2012年12月6日星期四

專櫃生意好和味(一)

對上兩個周末和內子逛街,潛意識下走進銅鑼灣崇光百貨,步入後便心知不妙,為甚麼好像那麼多人?當意識到原來當天正舉行「感謝周」,想調頭離開已經太遲,因為我倆早已淹沒在人潮之中。既然沒有三文魚逆流而上的能耐,唯有隨水漂流順勢內進。

所謂感謝周,其實是崇光百貨每年兩次的大減價活動,每個專櫃都拿出幾款受歡迎的產品,來做限量折扣,例如某個經常用「奇蹟」來推銷的化妝品牌,男士護膚套裝原價1,204元,現售870元;同一牌子的女士精華套裝,原價3,239元,現售2,310元,各款限量300套,其他產品的折扣也很可觀。除此之外,崇光還舉辦幸運大抽獎,買得愈多中獎機會愈大。

當日所見,簡直可以用瘋狂來形容,每個專櫃都堆滿了產品和逼滿了顧客。記得行至女裝樓層,有個小朋友叫悶「扭計」要走,但媽媽正殺得性起,那肯離開,兩母子拉拉鋸鋸沒完沒了。又行至家品樓層,見到3位女士手拿著幾大袋物品,從她們的言談得知,各人已花了萬多元,購買床上用品。

難怪各個專櫃都黑壓壓的企滿一大堆人,店員除了照顧客人外,還拿著一大疊信用卡,和現金穿梭於收銀處與專櫃之間,可謂「收錢收到手軟」。

究竟感謝周為崇光帶來多少生意額?原來在其母公司利福國際(1212)的中期報告和年報中有披露。此項活動每年舉行兩次,今年5月那一次的銷售額,就高達5.65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3.3%。由於去年11月感謝周的銷售額有5.99億元,以同一升幅去推算,相信這次減價活動的銷售額,可能高達6.79億元。

看利福的財務報告時,有一點是需要留意的,就是銷售額和營業額的分別。前者是向顧客賣出貨品後所收取的銷售款項,當中包括利福自營的銷售,和專櫃商的銷售;後者是扣除了專櫃商的款項,即是自營銷售加上向專櫃商收取的佣金。

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利福的銷售總額有61.37億元,而營業額則有26.46億元。由於利福向專櫃商收取的佣金,是按銷售額計算,所以銷售額的升幅基本上與營業額同步。例如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期比較,前者增長了9.8%,後者則上升了10%。

若到過百貨公司購物大抵都會發現,即使是在品牌專櫃購物,顧客都要在百貨公司的收銀處付款,單據也是由百貨公司發出的。按利福的會計政策,當專櫃賣出貨品後,佣金收入就會按寄售協議計算和確認入帳,扣除了佣金的餘款,將會按照信貸期(即數期)支付給專櫃商。

究竟利福向專櫃商支付餘款平均要多少天?八卦之下找出他們的年報來看看。其實計算並不複雜,只要找到「應付專櫃商結餘」和「專櫃商的銷售額」就可以。前者在資產負債表可以找到,後者則需要靠特許專櫃率(即佣金比率)倒算出來。可是,除了2011年之外,利福最近幾年,都沒有在年報中披露有關比率。既然如此,唯有運用被喻為會計師最厲害的工具「Reconciliation」了。

如上面所述,利福於今年上半年的銷售總額有61.37億元,而直接銷售的營業額則有14.79億元,所以推算出來的專櫃銷售額約是46.58億元,再扣除利福的10.48億元佣金,屬於專櫃商的銷售額應該是36.1億元。

此外,截至今年6月,利福共欠專櫃商8.17億元,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數則是9.92億元,將此數除以專櫃商的銷售額再乘以183日,得出來的50天,就是支付專櫃商的平均周轉數期。用同樣方法計算,2009年至去年的周轉期介乎55至57天。不過,有一點不明白,據利福的年報所顯示,他們設有財務風險管理政策,確保應付款項於45天的信貸期限內支付。那麼,是我計算錯誤還是其他原因?當然,周轉期的計算方法只是估算,與實際天數有差異並不罕見。說到這裡,究竟專櫃生意有幾「和味」?下篇揭曉。

文章來源:AM730 2012-12-06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若以匿名留言,系統有機會將留言視為spam,因此可能要遲一點才能回覆。如閣下的提問涉及升學或工作,請以電郵聯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