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探討過I.T(999)經營現況及各地區銷售表現,這篇則談一下其他方面的財務表現。開始前,先來重溫幾項數據。今年上半年,雖然毛利微跌1.5%至17.4億元,但經營開支上升了4.6%至16.85億元,加上融資成本大升125.4%至3,124.5萬元及分佔合營公司的1,065.3萬元虧損,期內溢利只有2,814.8萬元,按年急挫76.8%。
經營開支增加,店舖租金可算「厥功至偉」,今年上半年就花費了6.8億元,按年上升8.9%或5,531.6萬元。與營業額相比,比率更由去年的21.1%增加至今年的23.1%,相差足有2個百分點。比率轉變反映租金的升幅高於營業額,這就不禁令人擔心,情況會否持續惡化。這是在港搞零售需要面對的困境,不願意和別人搶舖位嗎?顧客可能減少幫襯;願意支付高昂的租金嗎?賺到的利錢就要被蠶食,正所謂「做又死,唔做又死」。
金額僅次於租金是僱員薪酬,今年上半年是5.06億元,按年上升2.8%或1,384.4萬元。對營業額的比率則由去年的16.6%增加至今年的17.2%,相差只有0.6個百分點。此外,期內僱員人數有6,462人,以此簡單推算,期內人均薪金是78,336元,按年增長只有3%,看來薪酬開支的升幅算是相當克制。
正所謂「貨如輪轉」,零售生意講求資產運用效率,目前I.T的情況又如何?先看存貨周轉期,今年上半年是181天,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6天。可是,若與去年全年的172天比較,卻增加了9天。存貨周轉期反映產品由購入至賣出的時間,I.T目前要花6個月那麼久,看來還有縮短的空間吧?另外,按業績公告披露,目前的存貨主要是當季貨品及今年的秋冬新款,預料不會出現庫存問題。
接著是應收帳款周轉期,即是產品出售後收回貨款所需時間。不要以為零售多以現金交收就不用理會,因為I.T也有少量賒售。今年上半年,應收帳款周轉期達到9天,與去年同期比較沒有轉變,但若與去年全年比較則增加了1天,看來沒有甚麼大問題。
應付帳款又如何?今年上半年只有46天,與去年同期比較減少23天,與去年全年比較則減少了6天。此周轉期反映向供應商支付貨款的時間,一般來說愈穩定愈好,若果大升反映資金周轉可能出問題,大跌則可能因供應商收緊信貸。至於應付帳款周轉期為何減少,由於資料有限,所以無法判斷。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資金周轉期轉差。
此周轉期代表向供應商支付了貨款後,積壓在存貨和應收帳的資金還有多久才回籠,時間愈長反映流動資金需求愈大。計算方法很簡單,只要將存貨和應收帳款周轉期相加,再減去應付帳款周轉期即成。如法計算了一下,今年上半年是144天,與去年同期比較增加了7天,與去年全年比較則增加了16天。由此推斷,流動資金壓力著實不輕,這就難怪I.T於期內發行了12.6億元的優先票據了。
看看年初財務狀況,流動資產負債比率有2.1,但存貨佔流動資產達47%之多,速動比率只有1.1,僅高出合格水平0.1個百分點。優先票據發行後,兩個比率即時分別改善至2.7和1.9。可是票據的息口不輕,年利率為6.25厘,令今年上半年的融資成本按年急升125.4%。
若將今年的經營溢利與融資成本相除,得出的利息覆蓋率只有1.9,即是說利息開支已吃掉了逾半的經營溢利。由於優先票據於2018年才到期,而且是以人民幣發行,未計匯價因素,預料未來5年的融資成本每年至少要7,903萬元。I.T本身的溢利率已不算高,去年同期只有4.1%,今年更低見1%,即是賣100元衣服,股東最終只分得1元,若盈利只能維持在現有水平,辛苦賺來的僅有利潤將會所餘無幾。
此外,既然是人民幣票據,日後也需要以人民幣去支付利息和還款吧?I.T內地業務於今年上半年錄得虧損,究竟能否賺取足夠溢利去應付?若果不能,就要在市場買入人民幣,可是匯價持續上升,額外成本看來在所難免。不過,I.T應早已做了對沖去鎖死匯價,相信最終成本有限。
看來如何提升毛利和控制經營開支是I.T當務之急,希望優先票據有助提升資產回報,而不是減弱盈利的負累。
文章來源:am730 2013-11-15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若以匿名留言,系統有機會將留言視為spam,因此可能要遲一點才能回覆。如閣下的提問涉及升學或工作,請以電郵聯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