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31日星期一

世人對資產淨值的誤解

發覺不少朋友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都有一個誤解,誤以為「資產淨值」等於公司賣掉所有資產和還清所有債務後,股東可以取回的金額。更有人以為公司的資產淨值就等如市價,若果股價低於每股資產淨值就抵買,相反就不應買云云。

目前幾乎所有在港上市的本地地產發展商,其股價對資產淨值都出現折讓,那不是遍地黃金?例如長江實業集團(1113),截至20216月底的每股資產淨值有97.69元,執筆之日股價是51.45元,股價對資產淨值的折讓達到47%。又例如恒基地產(012),同期的每股資產淨值有67.88元,執筆之日股價是33.75元,折讓更達到50%

港股資訊發達,流動性也很強,既然那麼多隻蛤乸隨街跳,按理這些股票很快就被市場吸納,折讓幅度也理應快速收窄然後趨平。若然上述的投資方法有效,如何解釋地產股長期出現折讓?難道市場沒有人看到嗎?

說到底,資產負債表並非估值報告,資產淨值只是會計上的產物,主要反映一間企業在持續經營下,資產減去負債後的淨值。更重要的是,會計是採用歷史成本法入帳,即是以交易發生時的實際收入或支出來紀錄和計量。除了若干指明的資產和負債,其帳面值需要在結算日按公允價值調整外,其他一般資產和負債,只要帳面值不低於預期的可變現值,就不用作出調整。

Tesla(NASDAQTSLA)持有的Bitcoin就是一個好例子。按會計準則,加密貨幣被視為「無限期無形資產(Indefinite-lived intangible assets)」,首次入帳時需要以成本計價。此外,公司需於不時進行減值測試,若然Bitcoin的公允價值低於帳面值,差價就會被視為虧損並在損益表入帳。相反,若Bitcoin的公允價值高於帳面值,就甚麼調整也不用做。

另一個典型例子就是騰訊控股(700)的聯營公司投資。按會計準則,這些投資需以當初的投資成本入帳,其後按所佔聯營公司的累計盈虧調整。截至去年9月底,已上市聯營公司的帳面值有2,434.74億元,但實際公允價值卻有9,474億元。兩者相差高達7,039.26億元。

Tesla和騰訊的例子可見,資產淨值並不反映企業所持資產的價值,更遑論資產淨值等於股東可取回的金額了。再者,資產淨值是基於企業將會持續經營下去來計算,若果企業不再經營而將資產變賣,實際可回收金額往往比市價更低。況且,編製財務報表需時,而且還要核數師審核。就以年度財報來說,港股最長要等3個月,美股(視乎申報人的公眾持股量)最短也要兩個月。數據滯後的結果,可能影響資產淨值的可用性。

這麼說,資產淨值豈非沒用?那又不是。由於歷史成本法的特性是客觀和易於核算,以此作為計算基礎的資產淨值就比較可靠,意味交易成本也較低。此外,對於持有大量金融資產的企業和機構(例如銀行),以及證券投資基金等,資產淨值能夠充分反映其價值。例如盈富基金(2800),於本年111日的資產淨值是每單位23.88元,當日基金在股票市場的收市價是23.86元,相差只有0.08%

下次使用財務報表時,請謹記資產負債表並非估值報告。

原文刊於:am730 2022-01-14

&&&&&&&&

1 則留言:

  1. 請教一下以下邏輯是否正確:

    Stock Price <E = Discount (折讓)

    即係,其實好多時因為件Asset的公允價值高於帳面值,而且有部份資產(如上面的Bitcoin等)帳面值不需要在結算日按公允價值調整外,所以個Asset會overstate左,造成大幅折讓

    P.S.: 我見到"從Tesla和騰訊的例子可見,資產淨值並不反映企業所持資產的價值,更遑論資產淨值等於股東可取回的金額了"呢個結論,原因就係上面個邏輯?

    回覆刪除

若以匿名留言,系統有機會將留言視為spam,因此可能要遲一點才能回覆。如閣下的提問涉及升學或工作,請以電郵聯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