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去年多賺4%,最近宣布加價。 (資料圖片) |
公共事業以甚麼形式運作,一向是值得討論的題目,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合適與否。公營化好處是由政府完全控制票價,市民可享受低廉服務。但缺乏自由市場用「錢」監督,所謂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公營企業往往落得虧蝕收場,還要由公帑埋單。反觀私營化,由於不受累贅的政府規則和程序規限,故提供的服務可更快更有效率,及更迎合市場需求。但企業是牟利機構,若在服務質素和收費上缺乏監管,加重市民負擔之餘卻得不到應有服務。
最近中華煤氣(003)宣布加價,按管理層解釋,理由是工資、租金和施工費用等經營成本增加。但輿論卻批評,煤氣去年錄得巨額純利下仍加價,是無良兼無理。究竟實情如何?翻閱去年年報,煤氣經營開支確實增加不少,營業開支增13%至243.54億元。但營業額也升12%至316.15億元,埋單計數,經營溢利增8%至72.61億元。減去利息支出及計入聯營和合資企業盈利,年內純利增4%至81億元。
營業額之所以增加,主要是煤氣銷售增10%。據年報披露,煤氣銷售量達288.35億兆焦耳,與2013年相比只增1%。此外,將燃氣銷售(包括燃油調整費)與銷量相除,得出就是煤氣平均售價,於去年升9%至每兆焦耳0.82元。這就奇怪了,煤氣說過去兩年沒有加價,但平均售價卻上升,年報又沒有解釋原因,究竟實情如何?唯一想到的原因,就是內地煤氣業務將單價拉高,是否如此,還望煤氣解釋一下。
至於整體盈利能力,若將去年營業額減去已使用之庫存及物料,得出的153.16億元就是毛利,金額較2013年增13%。此外,毛利率更升0.6個百分點至48.4%。即是說,煤氣向客戶收取每100元能賺得48.4元毛利,反映整體盈利能力有所提升。還有一點,若只看香港業務,去年燃氣、水務及有關業務營業額雖跌0.2%至96億元,但EBITDA(除息稅折舊及攤銷盈利)卻多賺1.8%至42.83億元,與營業額相除後得出的邊際利潤率更增0.9個百分點至44.6%。換言之,香港業務盈利能力上升,此結果相信是與煤氣的內部節約措施有關。
翻查新聞,煤氣管理層於去年12月曾表示,因近年經營成本續升,煤氣收費有上調壓力,但當時強調未有加價計劃,並期望可藉內部節省成本以降低加價壓力。好了,半年後的今天,財務資料證明盈利能力不跌反升,現在又以經營成本上漲為加價,似乎欠缺說服力吧?
不論是次加價是否合理,有一點幾可肯定,就是用戶處於弱勢。雖然香港崇尚自由市場,認為一切皆可選擇,但煤氣在香港近乎壟斷,因為用戶轉用石油氣的成本太大。不是嗎?煤氣管道在住宅建築時鋪設,建成後重新更換中央輸氣系統不切實際,即使個別住宅用戶轉用樽裝石油氣,怎樣也要重新安裝爐具吧,所費肯定不菲,變相是無得揀。
原文刊於:am730 2015-07-24
&&&&&&&&
其實煤氣在香港的長期壟斷能力(monopoly power)唔算強,因為絕大多數煤氣的功能可以用電力代替。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