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2日星期五

渣打與滙控的不履約貸款

上周探討國內四大銀行不良貸款,不良貸款率雖改善,但不良貸款餘額和減值費用均增。特別是減值費用對營業收入比率皆升,若情況持續,盈利將無可避免被蠶食。中國銀監會主席郭樹清早前指,今年首季內地不良資產升勢未變,關注類貸款及逾期類貸款餘額續升。看來內地不良貸款問題仍是內銀一大挑戰。內地信貸環境未見明顯好轉,國外又如何呢?這篇主要集中研究渣打集團(2888)和滙豐控股(005)的業績,看看能否找到端倪。

早前渣打公布今年首季度業績,表現出乎預期。不單經營收入增7.9%至36.08億(美元,下同),計入重組費用的除稅前盈利更是扭虧為盈,由去年第四季度蝕8.71億元,到今年首季賺9.9億元。若與去年同期比較,升幅達98%,成績令人鼓舞。究其原因,除經營收入增加,與貸款減值大減58%至1.98億元不無關係。貸款減值減少那麼多,主要受惠於整體信貸質素改善。截至今年3月底,渣打的貸款總額和淨額分別是2,760.55億元和2,697.4億元,兩者相減後得出的63.15億元就是累計減值撥備,將此數與貸款總額相除,得出的貸款撥備率為2.3%,即每借出100元就有2.3元有機會是壞帳,較去年底減少0.1個百分點。

此外,渣打的不履約貸款增1.9%至98.69億元,金額是貸款總額的3.6%,較去年底下降0.1個百分點。值得留意,渣打將客戶的信貸評級分成14級,第1級至12級為履約客戶,第13級及14級為不履約客戶,級數愈大代表信貸風險愈高。渣打除了披露不履約貸款(即第13級及14級)的情況外,還會披露第12級客戶的金額。按渣打年報所示,此級數的客戶在「企業及機構銀行業務以及商業銀行業務」上相等於標準普爾外部評級的「B-/CCC」 或違約或然率在15.751%至50%。若是「私人銀行」相當於由集團特別資產管理部管理的帳戶,在「零售銀行」則代表逾期30天以上至90天內的貸款。

截至今年3月底,第12級客戶的貸款金額為11.84億元,較去年底減少22.2%,佔貸款總額的比重也跌0.2個百分點至0.4%。上述各項數據反映出,客戶整體信貸質素的確有所改善。不過,管理層也不諱言今年首季的減值異常偏低。此外,若細看不履約貸款,持續經營業務的金額較去年底增4.5%,信貸質素會否改善須多加留意。

無獨有偶,滙控今年首季度的業績也符市場預期,列帳基準計的收入和除稅前盈利分別減13%至129.93億元和19%至49.61億元。經調整計則分別增加2%至128.43億元和12%至59.37億元。滙控表現理想,最大貢獻來自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以列帳基準計減幅達80%,經調整計也跌71%。在滙控的公告中找不到不履約貸款餘額和逾期貸款等資料,但披露了減值準備開支對貸款餘額的比率。經調整計於今年首季是0.11%,較去年首季跌0.26個百分點。值得留意,雖然整體信貸有所改善,但今年首季減值下跌,主要受惠於減值撥回和收回先前撇帳額增加,若只計新增減值,金額其實與去年第四季相若。

綜合而言,從渣打和滙控的業績來看,雖然減值開支大減,但不履約貸款並未有非常明顯的改善,目前的信貸狀況宜須維持審慎。

文章刊於:am730 2017-05-12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若以匿名留言,系統有機會將留言視為spam,因此可能要遲一點才能回覆。如閣下的提問涉及升學或工作,請以電郵聯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