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港鐵(066)宣布與政府達成新協議,今年票價將平均上調2.7%。於乘客而言,協議條款較舊有的改善不少,其中一項是修改「生產力因素」計算方法。不論新舊協議,票價調整幅度是以「0.5x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變動+0.5x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變動-生產力因素」計算。生產力因素愈大,加價幅度就愈少。根據舊協議,此數未來幾年的數值本來是0.1%,在新協議下變成0.6%,因而令2013年至2017年的票價調整幅度,較舊協議下降了半個百分點。
細看公告,生產力因素是按「0.5x參考期內生產力的年度複合增長率」計算,2013年至2017年的數值,需按2008年及2012年港鐵的香港客運業務收入除以開支計算。到了下一個5年,即是2018年至2022年,就需要按2012年及2017年的數值計算。因此,若要避免生產力因素上升,港鐵必須將2017年的收入和開支比例維持在2012年水平。即是說,於未來5年,若收入增加,他們就需要同時增加開支。不過,由於生產力因素不能低於零,收入減少就沒有誘因去減低開支。況且,港鐵的固定開支相信較多,即使要減省也不容易。
找出2008年和2012年的數據來試算一下,倘撇除「折舊及攤銷」和「兩鐵合併每年非定額付款」這兩項開支,2008年收入與開支比例是1.76,2012年則是1.86,其間年度複合增長率就是1.3%。將此數乘0.5,得出來的生產力因素是0.7%,與港鐵公布的0.6%有些少出入,相信因會計準則及分部資料做了調整所致。無論如何,假設計算方法一致,在香港客運業務開支當中,員工薪酬佔50%,當票價上調時,港鐵可透過增加員工開支,從而減低生產力因素上升。再者,計算票價調整幅度時,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的變動是主要因素之一,既然港鐵是本港運輸業的龍頭企業,其員工薪酬對該指數應有一定影響。這樣看來,新協議對港鐵員工應是個喜訊。
此外,新協議規定港鐵每年要從整體利潤撥出若干百分比去回饋乘客,金額以上年的利潤去計算,利潤愈高,百分比也愈高,由1%至1.9%不等,上限為2.5億元。計算時需要計入所有業務,包括物業發展及香港以外的業務。不過,投資物業的估值收益或虧損則不包括在內。於2012年度,港鐵的股東應佔利潤有135.32億元,扣除37.57億元的物業估值收益,利潤為97.75億元,所以2013年的回饋金額是1.5億元。
新協議下還有兩項條款對乘客有利,一是票價調整幅度將與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按年變動比較,若前者高於後者,港鐵就要按規定提供折扣,變相為票價調整封頂。另一項則是加入罰款機制,若果列車服務時間延誤31分鐘或以上,港鐵需要就每宗延誤撥出100萬元至1,500萬元去回饋乘客。按2012年的表現,港鐵將要為此撥出1,300萬元。
消息公布後,輿論似乎不太滿意,不少意見認為,港鐵坐擁巨額盈利仍要加價並不合理。也有評論認為,雖然今年的票價加幅並不算高,但回饋優惠的金額只有1.63億元(利潤分享1.5億元加延誤罰款1,300萬元)實在太少,與去年的優惠6億元相比,相差太大,因此批評港鐵吝惜。
其實也沒有辦法,港鐵是上市公司,其最大功能是為股東增值,要他們只講社會責任而不顧股東利益幾乎不可能。雖然港府是港鐵的最大股東,但只按政府意願行事就會忽略小股東利益,換了在外國,不被小股東控告才怪。
其實自港鐵上市那天開始,我們就應預料有今天,道理很簡單,有人在一杯清水中放了鹽,但卻批評清水有鹹味不喝,問題在於那杯水,還是放鹽的那位仁兄?無論如何,現在說甚麼已經太遲,市民如瓜瓜者能做的,就是無奈接受。
忽發奇想,何不買入港鐵股份做對沖?瓜瓜與內子一年幫襯港鐵的金額大約為14,500元,按新協議的票價平均加幅2.7%計算,來年的額外支出將會是392元。去年港鐵每股派息0.79元,一手股票能獲取395元股息,剛好彌補差額。但在執筆之時,港鐵股價是30.5元,收益率只有2.59%,而且投資涉及風險,值得與否就見仁見智了。
文章來源:AM730 2013-04-23
&&&&&&&&
Sorry, may I suggest not to state that in your heading.
回覆刪除In my mind, you are one of the few that put other's interest before yourself.
If it is Social Injustice, then state so without mentioning any selfish hedging that can only be enjoyed by privilieged few, which in turn mingled with the problem of social injustice.
Practising unqualified Accountant
哈哈,PUA兄, 我明白你的意思, 的而且確, 不是每人都可以做如此對沖. 不過,是否不公平我有些保留,畢竟社會不平等是事實,我們無法避免,只能減輕其影響.
回覆刪除至於標題,其實我只是借題發揮,再講, 就算要做對沖,我也不會選這股票,因為yield不算吸引.
堅決不搭港鐵,票價貴是其次,服務不夠好才是致命傷,繁忙時間迫到令人難以忍受,也怪不得常有人在港鐵發生肢體碰撞和無力衝突!
回覆刪除九巴加價我地要買載通股票對沖,地鐵加價我地要買港鐵對沖,電費加價我地要買電能或者中電,水費加的人話要買越投.....到領匯加租搞到小商戶做唔住的人又叫商戶應該買領匯對沖...咁係咪要買齊全港股票先可以對沖?
回覆刪除青澀的投資者,理論上的確可以這樣做來抗加價,但如樓PUA兄所言,社會上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這樣做。再講,所謂買入股票純粹借題發揮,現實中有幾多人真的這樣做?
回覆刪除其實這也帶出一個問題,究竟公共服務應否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