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日星期四

打工仔分享到經濟成果嗎?


特首梁振英在今年特區成立17周年酒會上表示,香港回歸以來經濟取得可觀發展,經濟成就來之不易,呼籲市民好好珍惜,避免做出任何影響香港穩定、破壞香港繁榮的事。特首更引用數據,指出17年來,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取得可觀的發展,本地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實質增長3.4%,政府財政儲備累計增長65.2%,外匯儲備升2.35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按購買力平價計算,香港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在全世界排名第七。

所謂數據不會說謊,這些數值在在顯示香港經濟發展良好,我們今天理應較17年前生活得更好。但大家有否發覺,我們的口袋好像沒有進帳多少,甚至覺得生活質素比以前差呢?舉個例子,最近與朋友閒聊,他說2、3年前給家傭姐姐500元買餸錢,可以足夠一家人食用一周,現在卻只夠3天,反映物價飛漲。可是,打工仔薪金的升幅卻追不上,例如香港大型會計師行,十年前初級審計員的起薪點約有1.1萬元,到了現在也只不過1.3萬元。

有朋友抗議說,上述的例子不具代表性,怎能以此作準?好了好了,就拿統計數據來參考吧,按統計處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以環比物量計算),2013年的總值較2004年增加34.5%。可是,同期的「實質工資指數」(按選定行業主類劃分督導級及以下僱員)的升幅只有2.5%。

問題來了,既然本地生產總值增加了那麼多,為何工資卻幾乎停滯不前呢?或許問題在GDP本身,早前周顯兄在專欄《政經密碼》說過,看經濟不能單看GDP數字,而要全方位去看整個局勢。曾國平和徐家健兩位教授也在專欄《免費早餐》說過,GDP只是一個方便易明的經濟指標,而且問題多多,就連高鐵超支也會對GDP有貢獻,因此當聽到「對香港GDP有重要貢獻」之類的言論時,就要想起其的缺點,更要記得它和港人整體利益不一定是同一回事。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增加的生產總值未能落到打工仔女的口袋中。瓜瓜只是個會計人,《am730》名家眾多,實在不敢在這裡班門弄斧談經濟理論,但可以運用自己的會計強項,拿個實例去具體說明。

記得早前寫過一篇《自由行下誰吃得最多》,當中以莎莎國際(178)做例子,說明「餅」雖然於十年間造大了,但以百分比計,店舖業主分享到的收入其實沒有大變,總體員工分享到的更是下跌,多賺了利潤其實全落到股東手中。不過,此分析將員工視為一個整體去看,這次再以莎莎做例子,並以員工平均來考慮。

先說說分析方法,莎莎截至2014年3月底年度營業額87.56億元,減去46.83億元銷售成本後得出的40.73億元就是毛利,將之與該年5,000位員工相除,每位員工為莎莎賺取到的人均毛利就是81.46萬元。接著是工資,期內開支是11.11億元,與員工數目相除後,期內人均工資是22.23萬元。換句話說,莎莎從該年賺到的毛利中,拿出了27%(22.23/81.46)來分給員工。利用相同的方法計算過去11年的人均毛利和工資,並將所有數值以2004年做基準轉化成百分比,然後編製成折線圖。

從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幾個現象。於頭3年,人均毛利(藍線)的升幅稍低於人均工資(紅線)。例如2006年度,毛利比2004年度多賺了3%,但工資則上升4%。有一點值得留意,當時人均工資佔人均毛利的比率高達38%,較2014年度的27%高11個百分點之多。但由2007年度開始,人均毛利的升幅較人均工資大,兩者的差距也逐年擴大。到了2014年度,人均毛利較2004年度高85%,可是人均工資只高出35%。

莎莎這個例子正好說明,在過去十多年,香港因經濟發展而多賺到的生產總值,落到打工仔女的口袋實在有限,若計入通脹後相信會更低。其實這不是莎莎的問題,歸根究柢是社會收入應如何分配。再者,莎莎需要與同業競爭,若果自己改變制度,就會容易被市場淘汰,最終被投資者嫌棄。所謂「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在目前的制度下要分享經濟成果,看來買入受惠於經濟發展的股票,是最簡單而直接的方法。說到底,即是要「錢搵錢」,難怪香港的貧富懸殊那麼大了。

文章來源:am730 2014-11-18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若以匿名留言,系統有機會將留言視為spam,因此可能要遲一點才能回覆。如閣下的提問涉及升學或工作,請以電郵聯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