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麗(1910)上周遭沽空機構殺人鯨資本狙擊,股價急挫後停牌是意料中事,現在尚待管理層如何具體回應。好奇下找出該份沽空報告,發覺幾個重要指控與會計有關,內容比較艱澀難懂,會計底子不好,不易明白。市場瞬息萬變,要等到消化報告才作投資決定已經太遲,投資者大多先行沽貨離場靜觀其變,沽空機構已先贏一仗。報告提出的指控和理據,恕不在此贅述,就3點比較重大的,本文嘗試分析和探討其真確性。
首先是靠借巨債收購Tumi來提高利潤和盈利,以隱藏低業務增長。翻查未收購前業績,銷售淨額增幅於2013年和2014年有15%,2015年急降至3%。多得收購Tumi,2016年和2017年分別急升至16%和24%。若撇除收購因素,則升4%和10%。至於溢利率,收購前如2015年只有9%,收購後如2016年和2017年均是10%。股東應佔溢利也一樣,收購前如2015年僅1.98億(美元,下同),收購後如2016年增29%至2.56億元,去年更漲31%,至3.34億元。從上述數據來看,收購Tumi的確提升利潤和盈利。可是這些數據全在新秀麗年報中找到,沽空報告批評管理層利用收購來掩飾業務低增長並不合理。再講,眼見自身業務發展空間有限,以收購合併手段壯大業務看不出有甚麼問題。
另外,收購加重新秀麗債務是事實,收購前2015年負債對權益比是37:63,收購後2016年升至68:32。不過,重債不一定是壞事,最重要是看Tumi是否賺錢,以及額外的財務費用有否侵蝕盈利。上述已經提過,Tumi提高了新秀麗的利潤和盈利,股本回報率由2015年的15%,提升至2016年的18%和2017年的21%。另外,財務費用升幅確實驚人,如2015年至2017年分別升7%、220%和57%,利息覆蓋率(即EBITDA除財務費用)也在下降,如2015年至2017年分別是19.7倍、7倍和5.8倍,但個人認為現水平仍屬健康。
接著的指控是大玩收購價會計法,說收購Tumi時故意谷大其貿易應付帳至1.39億元,此舉可讓新秀麗其後減少6,200萬元至1億元開支。其實這種招數叫「餅乾罐儲備」,主要是看準了應計制弱點,先將負債不必要做大,日後當然不需要支付那麼多,到時將差額回撥變相降低開支。不過,此招用於收購未必著數,因谷大負債的後果是商譽隨之增加,商譽逾大減值壓力愈大,若日後Tumi營運表現欠佳,隨時得不償失。
最後想討論的是存貨估值問題,沽空報告指新秀麗有大量存貨是以可變現淨值入帳,如2016年和2017年分別佔製成品的46%和42%。可變現淨值代表存貨價值低於成本,因此質疑新秀麗怎可能維持現毛利率水平。
翻看該兩年業績,存貨撇減至可變現淨值分別是600萬元和620萬元,扣除因高於先前估計的售價出售過往撇減的存貨,撇減淨值分別是490萬元和310萬元,金額分別只是同期銷售成本的0.4%和0.2%,如此微不足道何以影響毛利率?就上述3點而言,沽空報告提出的指控乍看有理,但印證後發現理據甚薄弱,而且整份報告有賣弄會計知識之嫌,是否扮高深博市場不察而從中取利,留待大家評論。不過,新秀麗CEO似乎不爭氣,在學歷上給沽空報告拿個正著,看來將成為市場沽貨借口。
原文刊於:am730 2018-06-01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若以匿名留言,系統有機會將留言視為spam,因此可能要遲一點才能回覆。如閣下的提問涉及升學或工作,請以電郵聯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