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8日星期四

有樓揸手無得輸

香港有不少的上市公司,年結日都在3月31日。可是除此以外,也有不少公司的年結日都在12月31日,例如內地企業,以及部分大型跨國企業。按香港的上市規定,公司需要於年結日後的3個月內,公布全年業績。

坦白講,由「埋數」、「核數」,以至編製年報,需要的時間著實不少,3個月時間其實相當緊迫,所以大部分於12月31日年結的公司,都會安排在翌年3月份公布業績。然而,有些公司是例外,好像奧亮集團(547),他們於本月5日,已經公布去年的全年業績。換句話說,他們只用了36天,就完成年結等的工作,可說是非常快捷。

不說別的,單是核數師要求的銀行確認書(Bank confirmation),有些銀行早已表明,沒有三、四個星期的時間也不能開出。

若果企業在內地銀行開設了帳戶,核數師更加需要派遣專人,親身到銀行索取確認書。沒法子,內地造假風氣太盛,我就聽說過,連銀行分行也可以是假冒,核數師稍有不慎就會被騙。

過去兩年,奧亮的業績均是於翌年3月公布的。今年能這麼快完成,相信與去年度的業務比較簡單有關。根據年報顯示,他們的主要業務分別是金屬(例如銅)及塑膠廢料貿易,以及投資香港物業,這些業務的營運模式並不複雜,加上該集團的僱員人數只有23人,相信規模不大,難怪能較早完成年結及公布業績。

究竟奧亮去年的業績如何?先看看其綜合損益表,不計算已終止的電訊和娛樂媒體業務,2012年的營業額有1.84億元,較2011年增加32%。同期的溢利為564.1萬元,較前年增長79%。營業額及溢利的增幅主要來自廢料貿易,2012年的增長分別為33%和22%。

看來該集團業績不錯,不過要看看現金流量表才能下結論。於2012年,除稅前溢利加上已終止業務之除稅前溢利合共660.3萬元,但扣除了非現金項目,包括投資物業因公允值轉變而帶來的1,220萬元收益,結果經營活動現金淨額為負986.4萬元,代表現金淨流出。

目前奧亮持有的投資物業,包括位處於銅鑼灣萬國寶通中心地下的兩個舖位和十個車位。換句話說,若果不是這批物業升值,去年的業績其實是虧損559.7萬元。近年香港樓價「長升長有」,擁有物業的企業,在帳面上其實是「無得輸」。

細看「分部報告」,去年物業投資溢利有427.8萬元,溢利比率有79%;廢料貿易更有1,058.4萬元,溢利比率有6%;兩項加起來的溢利合共1,486.2萬元。那麼,若不計算投資物業的公允值轉變收益,為何業績由溢利改為虧損呢?

原來主要來自2,232.4萬元的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雖然財務報表沒有詳細列出,但從註腳得知,幾項比較大的開支包括:245.1萬元的租金,237.6萬元的董事酬金,720.3萬元的員工成本,以及核數師酬金,審計與非審計服務費用合共1,204萬元。

另外,根據報表提供的數據計算,去年的存貨、應收帳和應付帳的周轉期分別為15天、58天和24天,那麼現金周轉期就是49天了,較2010年的30天高出19天,代表奧亮的資金周轉需求增加。

加上從現金流量表得知,奧亮近兩年的經營活動均出現淨流出,資金壓力應該不輕。相信也是這些原因,所以去年新增的銀行貸款有6,755.3萬元,而且奧亮也將持有物業用作抵押。假設新增貸款是於去年12月借入,當時物業價值約為1.44億元,即是按揭大約為五成左右。

從奧亮例子可以看到,持有物業的企業近年享盡財務優勢,不單物業升值能增加企業溢利(縱使只是帳面),也能藉此借貸套現。然而,物業升值能帶來這些好處,但財務風險也很高,一旦物業價值下跌,企業溢利自然出現虧損,銀行貸款也可能因而需要提早還款。況且息率遲早會回升,財務開支必然大增,好處變成壞處。

文章來源:AM730 2013-02-28

&&&&&&&&

2013年2月27日星期三

鳥樣

記得早年和朋友到某地旅行,某日在街上等待過馬路之際,同行的朋友突然被身傍的一位外國人指著來駡,具體內容早已記不起了,大概說被中國人搶去飯碗之類,但有兩個字倒是印象深刻:「Fxxking Chinese」。聰明的你大概要猜到我的意圖。對!看了CK兄古德明先生的文章後,我也忍不住要抽抽水。

根據古先生的翻譯,「Fxxking Chinese」的中譯是「鳥樣中國人」。一般來說,甚麼人會對著一個中國人說出這兩個英文字呢?我想到的有以下幾種:

1)極度懷恨中國人的外國人
2)黃皮白心的白蕉
3)黃皮黑心的黑蕉
4)黃皮紅心的紅蕉
5)神志不清,喝醉了酒,以為自己是外國人的中國人
6)標僮上錯身,或者被真「鬼」上了身的中國人
7)不懂英文,以為「Fxxking Chinese」是稱美詞的中國人或外國人

不論是甚麼人,以上所有人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沒有一個是真正的「中國人」。因為,真正的中國人,是不會如此咒罵和看不起自己民族的。所以,說這兩個字的人,大抵是自覺高中國人一等的洋人。

&&&&&&&&

2013年2月26日星期二

阿信屋必須造大

上一篇文章提及過,根據2012至2013年度上半年的數據來分析,CEC國際(759)旗下的「759阿信屋」零食和食品零售業務,似乎「旺丁不旺財」。雖然零售業務的收益有3.5億元,毛利有9,657萬元,因而帶動CEC國際的總體收益和毛利分別急升66%和81%,但扣除分銷成本及行政開支後,零售業務的經營溢利只有450萬元。

金額低,比率也是一樣,經營溢利比率只有1.3%,較電子元件製造業務的4.4%低。若果再扣除用於擴充店舖網絡的借貸利息開支,相信阿信屋的經營溢利及其比率會更低。如何才能提升阿信屋的經營溢利呢?若是一般零售企業,會想盡辦法去提高毛利率。阿信屋目前毛利率只有27.5%,較一般零售為低,似乎有加價空間。可是預期阿信屋不會這樣做,因他們的賣點是「薄利多銷」。

顧客肯幫襯,就是因為相同貨品,在阿信屋購買,會比別的地方便宜。若不能以低價作招來,除非所售賣的東西,在別的地方找不到。所以,若要提升經營溢利,絕不能打售價的主意,一旦將售價提升,與競爭對手的價格差距就會收窄,競爭力必然大減。

不能加價,唯有從採購方面入手,阿信屋的貨源,主要是依靠海外供應商,來自日本的相信不少。近來日圓匯價不斷下跌,預期銷售成本將下降,因此能改善毛利。可是,阿信屋也有部分採購需要以人民幣作結算,人民幣近期持續升值,則令成本上升,管理層亦已表明,有需要時將以遠期合約做對沖。

另外,來貨要平,就必然要直接找廠商供貨,免除批發商中間的成本。可是,採購數量必定要夠多,否則廠商是不會供貨的,加上零食又有食用期限,所以散貨必定要快,這也解釋為何阿信屋近年不斷開設新店舖。

根據中期報告,阿信屋目前仍未得到本地主要經銷商供貨,主要依靠法例容許的平衡進口模式(即水貨)取得貨源。這意味除了匯率波動風險外,阿信屋還要面對缺貨風險。因海外採購運輸需時,若貨物數量訂得過少,店舖就沒有東西可賣,訂得過多就有庫存風險,特別是食物有食用限期,其風險更加大。

此外,近來因自由行關係,「打擊水貨」之訴求不斷高漲,雖然阿信屋的經營模式與此全無關係,但若競爭對手藉此來大造文章,企圖令政府收緊或限制平衡進口,是否殃及池魚也未可知。至於要提升經營溢利,就要依靠「多銷」來彌補「薄利」的損失。阿信屋銳意擴充銷售網絡,例如於本年度上半年,分店已由71家,增加至111家,於本年1月,再增至117家,筆者認為方向絕對正確。不過,有人擔心他們會過度擴張,其實只要店舖管理得宜,公司不胡亂借貸,並且嚴格遵守預算,相信問題不大。

提升顧客人均收益也很重要,目前阿信屋設有VIP卡制度,卡主享有折扣優惠。筆者認為,若能推出優惠去吸引顧客買多一些,如多買多折扣,或能提高人均收益。

另外,最近不時見他們選出幾樣貨品做大特價,如某日本牌子果凍,在日式超市要賣20元以上,實在不捨得買來吃。不過,阿信屋在去年推出優惠,每個只賣9.9元,當時就引起哄動,朋友們紛紛購買5至6個,放在家中和辦公室的雪櫃內,留待慢慢享用。類似推廣不妨定期多做一些,以我為例,每次幫襯都不會只買一款東西,此舉應能吸引顧客定期光顧。

說到借貸,根據中期業績報告所顯示,目前阿信屋主要依靠銀行的短期借款來擴充,雖然現時利息仍處於低水平,但利息開支蠶食溢利,本年度上半年利息開支已經634萬元,佔整體經營溢利的52%。由於阿信屋的經營模式是「薄利多銷」,賺的都是「辛苦錢」,個人認為不宜利用財務槓桿去做擴充,因借貸成本高,風險也高。所以,增加股東資本是較好的出路。

CEC國際早前已澄清,未有計劃將阿信屋分拆。然而透過股東集資來籌措發展資金,自主性較強,財務風險也較低,CEC國際不妨認真考慮。阿信屋的故事,反映港人逆境求存的拼搏精神,要好好加油呀!

文章來源:AM730 2013-02-26

&&&&&&&&

2013年2月22日星期五

雍澄軒小業主稅務考慮

昨天談論過「759阿信屋」的業績,本來打算今天繼續講他們的業務,但「雍澄軒」這個話題,實在太過熱騰騰,而且現在資訊發達,新聞隨時變成舊聞,所以先安排這篇刊登,原來的文章則會順延至下周,敬請原諒。

長江實業(001)將旗下酒店的房間分拆出售,引起各界關注,而眾人都將焦點放在「可否自住」身上。實在懷疑究竟有多少人真的買來自住,曾住過類似的住宅式酒店幾次,說實話我就不太喜歡。雖然可以用電磁爐煮食,但沒有廚房始終不太方便。而且根據報道,這類酒店太多限制,例如不可以按自己的意思去裝修,購置喜歡的家具也可能有問題,事事都需要事先申請,那何來有「家」的感覺呢?

不過,就是因為限制多多,樓價才會較為便宜。而且因為不是住宅項目,不受特別印花稅和買家印花稅的影響。難怪開售短短兩日,推出的單位就悉數沽清。言歸正傳,究竟買家有甚麼稅務考慮呢?愚見認為,主要視乎買家的身份和單位用途。

若果單位用作投資,問題相對簡單。或許可以將酒店看成是一個商場,雍澄軒的買家就像商場內每個舖位的小業主。不同的是,買家不單要將舖位的出租事務,交由管理處全權打理,連租給誰人也不能異議。

接下來要看看買家的身份,若果是公司就很大機會需要繳交利得稅。稅款計算很簡單,將酒店單位的租金收入,減去期內的相關成本,例如按揭利息、維修保養開支、管理費、差餉等,再扣除稅例給予的折舊免稅額,如商業建築物免稅額(按年扣減單位建築成本的4%,如一手單位,稅局通常假設是購入價的一半),及其他相關裝設的免稅額(如有),得出來的就是應評稅利潤,再按稅率16.5%計算出來的金額,就是利得稅。

若果買家身份是個人,就可能需要繳交物業稅。計算就更加簡單,只要將單位的租金收入,減去差餉(地租卻不可以扣減),以及修葺及支出的標準免稅額(收入減差餉後乘以20%),得出來的,就是應評稅淨值,再按個人標準稅率15%計算,出來的金額就是物業稅。

要注意,其他一切開支如管理費和按揭利息不能扣減。不過,若果買家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就可以扣除按揭利息開支,更可享受個人免稅額及累進稅率的優惠。

相反,若果單位用作自住的話,問題就變得繁雜。先講公司,若果買家向酒店租住自己的物業,以供公司董事或員工居住,而且租金是按市價計算,在稅務而言,按理是可以的。即是公司向酒店支付的租金將會視為開支,而酒店歸還的租金將成為公司的收入。兩數互相抵銷後,基本上不用繳交利得稅,而且在計算公司的整體稅款時,還可以扣減按揭利息支出和商業建築物免稅額。

題外話,由於單位是自住,在「Substance over form」的會計原則下,會計師可能要求將收入和租金互相抵銷,以避免收入和支出雙雙被「谷大」。另外,由於公司向董事或員工提供居所,其租值將會包括在他們的薪俸稅內一起計算。租值計算方法是薪金收入減去支出後乘以8%或10%。

接著講個人,若果將單位用作自住,相信他們的稅務問題最麻煩。雖然稅例列明,自住物業無需繳付物業稅,可是單位的確是真金白銀租出,所以從酒店收取回來的租金,很大機會被視為收入。

況且酒店也要報稅,若果他們向買家支付了租金之後,卻不能扣減這筆開支,酒店就要為此繳交利得稅。因此,酒店必然視此為成本而向稅局申報。收取這筆款項的買家,就無可避免要繳交稅款了。

更大的問題是,買家早前向酒店支付的租金,按稅例不能在物業稅的計算中扣減。那麼,就算買家未來將單位用來自住,最後也要繳交物業稅。再者,將單位用作自住,據聞可能觸犯酒店牌照的相關法例和地契條款,一旦酒店不獲續牌,物業就可能被迫丟空。

最後強調,以上純屬個人意見,由於目前有很多細節都尚未清楚,因此上述的稅務問題和見解未必準確。若有疑問,請自行尋求稅務顧問、會計師或律師的意見。

文章來源:AM730 2013-02-22

&&&&&&&&

2013年2月21日星期四

阿信屋是否丁財兩旺?

CEC國際(759)股價最近不斷攀升,以龍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為例,股價創52周新高,當天市盈率高達37倍,本周股價更抽升超過1元,市盈率高達48倍。相信與公司轉型,主力做零食及食品零售有莫大關係。究竟「759阿信屋」對集團的財務貢獻和影響有多大呢?不如看看其最新的2012至2013年度中期業績吧。

每當看財務報表,我習慣先看結算日是何時。CEC國際半年結於10月31日,即代表年結日是每年的4月30日。香港大多數企業年結日不是3月31日,就是12月31日,為甚麼他們這樣獨特呢?相信與稅務安排有關,因為在此安排下,公司足足有1年時間去造帳和報稅,支付稅款的日期也因而推遲,盡享報稅期限的著數。

從此點來看,CEC國際的管理層比較「識計數」。翻閱其收益表,截至去年10月31日,本年度首6個月收益高達6.1億元,同比增2.4億元,或66%。

聰明的讀者大概也估計得到,收益上升主要來自阿信屋業務,此業務為集團帶來3.5億元收益,同比急升544%。相反電子元件製造業務的收益就較差,期內僅2.6億元,同比跌17%。

此外,該集團的毛利總額和毛利率均上升,前者期內升81%至1.6億元,後者亦由23.8%,增至25.9%。

寫到這裡,看來CEC國際因阿信屋關係,本年度上半年財務表現相當理想。可是再沿著收益表往下看,發覺銷售及分銷開支,以及一般及行政開支的升幅更高。期內前者漲274%,後者也升16%,令總營運開支急升104%。

根據中期報告,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主因是擴充阿信屋業務,所以店舖租金、前線員工薪金和物流開支等相繼上升。由於本年度上半年毛利上升幅度不及營運開支,引致經營溢利同比跌24%,金額僅1,214萬元,再扣除633萬元的淨融資成本,CEC國際稅前溢利只有582萬元,同比跌49%。

雖然報表沒有將銷售成本按業務分列出來,但從「管理層論述及分析」得知,阿信屋業務的毛利率於本年度上半年有27.5%,較去年同期的27.8%稍微下跌,但較電子元件製造業務的23.6%為高。

另外,根據報表註腳「分部資料」所顯示,阿信屋業務於期內經營溢利有450萬元,由於同期收益有3.5億元,所以經營溢利比率只有1.3%,較電子元件製造業務的4.4%為低。截至去年10月31日,阿信屋業務的資產有3.2億元,所以資產回報比率只有1.4%,同樣較電子元件製造業務的2.1%低。

由此看來,阿信屋雖然為集團帶來可觀的收益和毛利,但埋單計一計數,扣除分銷及行政等開支之後,賺到的溢利其實不算很多,是否有些少「旺丁唔旺財」之感?

這還未完,截至去年10月31日,CEC國際的負債總值達到5.1億元,較6個月前增加了44%。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銀行借款急升,令去年10月31日的未償還的借款金額有4.1億元,較6個月前,增加了1.4億元,增幅或高達48%。因此,該集團於本年度上半年的利息開支,較去年同期升35%,至634萬元。

根據該集團的管理層解釋,借款主要是用於擴充阿信屋業務以及添置物業。

CEC國際於本年度新增物業的金額是5,707萬元,筆者大膽假設餘下的7,805萬元借貸,全數用於擴充阿信屋業務,若以此來攤分上述的利息開支,阿信屋業務應佔366萬元。將此數與上述450萬元經營溢利相減,估計阿信屋業務的稅前溢利只有84萬元。

以上分析,純粹是根據中期報告提供的數字計算,或許與實際有所差異,敬請留意。不過,若計算正確,在本年度首6個月,阿信屋業務對CEC國際的財務貢獻其實有限。

然而,阿信屋是以售賣日本零食居多,相信近日來,日圓匯價急跌,應該有助阿信屋的毛利和毛利率上升,若果此優勢能夠持續下去的話,本年度的業績應會有所改善。

下一篇將嘗試探討一下,阿信屋可以如何提升溢利。

文章來源:AM730 2013-02-21

&&&&&&&&

2013年2月19日星期二

思捷價錢牌的啟示

最近與內子到澳洲旅行,於某遊客購物區,見到思捷環球(330)於當地開設的Esprit分店,八卦之下便入內逛逛。該店給人的印象是簡約時尚,沒有誇張和華麗的裝飾,一切都很平實,而且予人舒適的感覺。可能由於已過了下午4時,接近當地店舖關門的時間(當地店舖於星期天會提早關門),所以只有我們兩個客人。

隨意翻一下店內的衣裳,發覺款式較香港多,上班服飾尤甚,男女款式都很好看。我們看中了一件款式不錯的恤衫,看看價錢牌,盛惠89.95澳元,按港元兌換價8.1計算,折合大約為729港元。

有到過Esprit買東西的話,或許會留意得到,他們的價錢牌有一個特色,就是一併列出鄰近國家和地方的售價。這件恤衫的價錢牌也沒有例外,列出的港元售價是429元。

即是說,同一件恤衫,我在澳洲需要花729港元去買,但回到香港才買的話,則只需429港元,相差高達1.7倍。

為甚麼相差這麼大呢?第一個想法是當地購物需要繳付10%的商品及服務稅。不過,撇除稅項這個因素,折合成港元的稅前售價要662元,相差也有1.5倍,那麼稅款應不是主要原因。

定價過高嗎?看來又不是,因為隔鄰另一家品牌,差不多質料和款式的恤衫,售價也是這個水平。那麼,澳洲Esprit對恤衫的定價應是貼近市場,所以定價過高之說可以排除。

是工資、店舖租金和當地利得稅等開支較香港高昂,所以售價需要相應提高嗎?我沒有這方面的資料,不過就我所知,雖然人均薪金開支在澳洲應該較高,但就當日所見,店舖有兩層高,舖面面積頗大,可是店員就只有3位,店舖平均員工人數應比香港少。由此推斷,兩地的薪金開支佔銷售額的比率,估計不會相差很遠。

另外,雖然澳洲的利得稅率高達30%,較香港的16.5%高出1.8倍,但店舖租金應較香港便宜,此消彼長下,估計澳洲店舖的溢利率和香港不會相差很遠。因此應不是這個原因令兩地售價有這麼大的差距。

那為甚麼?相信與匯率有莫大關係,即是港元被過分低估。學習過財務管理的,大抵應聽過《巨無霸指數》吧?每年《經濟學人》都會利用麥當勞餐廳在各地的巨無霸售價,來測量各種貨幣的匯率是否合理。背後理論涉及「購買力平價學說(Purchasing Power Parity)」,名字雖長,但計算其實並不複雜。

例如現在於澳洲麥當勞餐廳買一個巨無霸,單售需要4.95澳元,扣除10%商品及服務稅,售價是4.5澳元,按8.1兌換價折算,售價相當於36港元。可是,現時巨無霸於香港的售價只是17元,若撇開其他因素,例如兩地營運成本的差異,港元兌澳元被低估了53%。

利用相同方法去計算Esprit恤衫於澳洲售賣的價錢,港元則被低估了35%。值得留意一下,此數並不準確,因為沒有考慮其他成本的差異,例如運費等。

不過,同一件恤衫,放在澳洲賣的價錢較香港高出1.5倍,難怪早年歐元匯率不斷上升時,因憧憬匯價令思捷的溢利上升,所以思捷的股價也一同上升。走水貨之所以有利可圖,匯率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港元兌澳元被大幅低估,其他貨幣又如何?

看看恤衫的價錢牌,當中還顯示了新台幣、新加坡元,馬來西亞令吉和新西蘭元,利用相同的方法去計算,港元相對各地分別被低估了39%、27%、28%和25%。無論如何計算,在在顯示出港元都是被大幅低估,相信是美國政府推出量化寬鬆,導致美元貶值惹的禍。

最後一提,除了《巨無霸指數》外,《經濟學人》還推出了星巴克的《中杯鮮奶咖啡指數》,也有人推出過《iPod指數》,方法也是大同小異,有興趣不妨於網絡搜尋引擎找一下。

忽發奇想,既然思捷的價錢牌能測量貨幣的匯率是否合理,何不也弄個Esprit指數,以此來提升企業知名度也不錯吧?

文章來源:AM730 2013-02-19

&&&&&&&&

2013年2月18日星期一

小一面試商機

最近在巴士上看到一則廣告,有補習社搞了一個「小一升學面試課程」,為將要報讀名校的幼兒準備。師資資歷也很利害,不單是名校高材生,更加擁有碩士銜頭。

既然課程專為「升小一」的學童而設,即是4、5歲左右的K2幼稚園學生。年紀那麼小就要學習面試,有沒有必要就見仁見智。不過,卻令我想起另一則賣奶粉的電視廣告。片中所見,幼兒參加面試,有人問他住在那裡,爸爸叫甚麼名字。可是幼兒怕羞,所以一直低著頭,連一句也沒有回答。相信很多家長都害怕,相同情況會發生在自己子女身上,所以面試課程才有這市場。

另外,名校面試的內容非常豐富,除了要應付連串的中英文語文問題外,還有數學及觀察題等,更有學校要求幼兒利用iPad來作答。此外,校方不單只單獨見見小朋友,而且還有小組面試,整個面試過程歷時幾小時。

不要以為只有K2學生才參加面試班,上網瀏覽了一下,原來為K1而設的面試班一樣有開辦。另外,坊間還有不少甚有特色的課程和服務,例如兒童司儀訓練班、小朋友心理訓練、皮紋檢測等等。

有朋友告之,除了面試課程外,還有人專為學童製作Portfolio(即個人資料履歷表),完全度身訂造,以提升得到名校面試的機會。這還不止,原來Profile內的照片也很嚴謹,不是簡簡單單拍幾張證件相就了事的。還有協助家長預備「叩門信」和自薦信等服務,可謂服務周到。

另外,幼兒面試時的衣著也有講究,名牌西裝加Bow tie或者套裙少不了。怪不得那麼多名牌時裝店也售賣童裝,幼兒一套西裝的價錢,隨時比成人的還要貴。

單是入學面試就能帶來這麼多商機,其他方面,例如興趣班,補習班等就更不在話下。說到底,家長都是怕子女輸在起跑線上。難怪幼兒教育機構看來愈來愈多,而且也愈來愈專了。

&&&&&&&&

2013年2月16日星期六

會計盛世終結時

此文刊於昨日(2013年2月15日)《信報》的年青有計專欄。

另外,可能由於排版關係,紅色字體的那一段刪除了,現將原文貼出。

--------

會計盛世終結時 (作者: Bittermelon)

新年伊始,不論是否從事會計的朋友,祝願各位新體健康,萬事如意。

自從寫作以來,不時都收到會計新手的查詢,大多數都關於職業前途問題,說在會計行業工作了好幾年,但發展仍停滯不前,工資依然低企。

有不少朋友說,即使考取得到會計師牌,但仍看不到前景,升職加薪更是奢望,感到前路茫茫,不知如何是好。更有不少朋友產生轉行的念頭,寧願在新行業重頭來過。

其實也難怪新手朋友有如此想法,早前有報導指出,新畢業生的工資十年來停滯不前,而同文馬振峰先生寫的那篇《一代彈散》,就道盡會計新手缺乏實戰機會的慘況。坦白講,會計工作最講實戰經驗,即使能說到天花亂墮,「吹水」吹到十萬八千里,但只要「埋位」把工作一一做出來,懂與不懂立見真章。

就以審計為例,若沒有切切實實做過Fieldwork(實地現場審計工作),即使日後貴為審計經理甚至合伙人,小則給Junior「放飛機」,大則放了一只穿梭機也不知,在新近通過的《公司條例》第408條下(即是未通過前的第399條),就隨時要面對被刑事起訴的風險,還有隨之而來的罰款兼釘牌,後果可以相當嚴重。所以,個人認為要在會計行業有好發展,實際工作經驗非常重要。

工作需求萎縮

會計工作需求正在萎縮,雖然暫時未有最新數據去支持此說法,但從幾個跡象已看出端倪。例如中港兩地會計師融合,按目前上市條例,香港的H股和紅籌上市公司,可以選用內地會計師進行審計工作,而不需要像其他香港上市公司一樣,必須選用香港執業會計師。據說已有不少公司採用此方法。

另外,由於內地各大會計師行早已實行本地化多年,早已不再外聘大量香港核數師,人力需求自然大減。

核數如此,會計也是一樣。由於愈來愈多大企業將會計部門遷離本港,香港辦公室只留下幾位會計人員,負責編制財務報告和日常支付等工作。

大企業的會計工作一向被視為「筍工」,除了待遇較優厚外,最重要還是工作上的學習機會和體驗(Career exposure)。例如於稅務管理、收購合併、財務預算編製、開發會計資訊系統等實際經驗,企業沒有一定規模,會計新手較難有機會接觸得到。可是,隨著大企業將會計部門遷離,這些職位不斷減少。

我在危言聳聽?Numbers never lie,或許看看一些具體數據。職業訓練局每兩年進行一次會計人力調查,雖然2013年的報告還未出爐,但回看2011年那一份,其實已看出趨勢。

先講全港會計從業員人數,2009年有95518人,較2007年增加了5333人,增幅接近6%。到了2011年,雖然人數高達98394人,但與2009年相比,兩年間只增加了2876人或3%。另外,會計人員的流動比率也下跌,2009年是12.7%,2011年跌至9.7%,反映轉工意欲或者機會下降。

從業人員持續減少

此外,於內地工作的香港會計從業員人數也下跌。2009年有14145人,較2007年增加了2456人,增幅21%。2011年情況逆轉,兩年間人數大幅減少了8445人,令總人數急跌至5700人,跌幅高達60%。數據變化反映內地對香港會計人員的需求大減,也間接引證國內專才本地化愈來愈快。

不過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將會計職務遷離本港的企業數量,原來早於2011年已經有增加的趨勢。根據統計,2009年只有7家企業或0.03%,表示會將會計職務遷離香港。到了2011年,這些企業的數目急升33倍至230家。在這些企業當中,只有17家或7%表示將會留下10%的會計人員並派至境外。

於2009年的同一調查,14%的企業會有這樣安排,而且派駐比例介乎11%至20%,較2011年高。以上數據變化顯示,愈來愈多香港企業將會計職務遷離,早年還會派駐多些香港人員到搬遷地,現在派駐則減少。

行文至此,大概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會計職位需求正在萎縮。可是,會計師的供應近年不斷增加,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難怪會計新手對前景感到悲觀了。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是會計盛世的開端,那麼二十一世紀一零年代將會時盛世的終結。新正頭說這些不吉利的說話,瓜瓜在此致歉。

文章來源: http://hkyaa.blogspot.hk/2013/02/bittermelon.html

&&&&&&&&

2013年2月15日星期五

北上發展

朋友A君在某家外資公司當財務經理,最近因經營環境惡劣,公司決定將他的職位裁掉。可是,A君的工作表現實在出色,除了具備多年財務經驗外,也精通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設計,可能公司覺得讓他這樣離開太過可惜,剛巧內地某子公司將有個管數的空缺,所以問他是否願意北上發展。由經理跳升至管數,的確是個不錯的機會,但要離鄉別井,有點捨不得,A君於是問我意見,我說:「若沒有太多家庭負擔,家人又願意的話,why not?」

香港近年會計人才供應相當充裕,但機會卻沒有相應增加,所以職場的競爭異常激烈。就以會計畢業生為例,各大專院校每年供應接近二千人,此數還未計算海外回流的畢業生。或許這個原因,經常聽到有人想北上發展。

就好像早前有一個調查,結果顯示不少大學畢業生希望在內地工作,就連勞工處的網頁也專闢了一頁叫「內地就業資訊」,協助港人北上就業。

現在的情況與我出身時的分別很大,當年內地經濟還是在起步階段,機會多但人才供應卻很少,那時不論年資和資歷,只要一聲「我願意」,不單能在內地得到發展機會,待遇也比較好。今天就不同了,由於專才本地化已在內地推行多年,現在港人在內地的工作機會,比以前已經少了很多,而且這些工作的要求也相當高,普遍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資格和工作經驗,待遇也沒有從前般吸引。

此外,內地的大學畢業生質素愈來愈高,對於沒有工作經驗的香港畢業生來說,要北上發展,就要和他們直接競爭。坦白講句,香港畢業生的處境相當困難。就好像我朋友的例子,要不是他表現出色,並且具備專門知識和經驗,要在內地有好發展談何容易?我瀏覽了一下勞工處求職空缺網頁,登記的內地空缺約有400個,好的工作不是沒有,只是大部分都要求申請人具備相當程度的資歷。

若要北上發展,最好先認識我們的優勢所在。我曾在內地工作過幾年,發覺除了專業知識和技能外,普遍來說,港人的優勢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工作效率高,二是擁有國際視野,三是誠實可信。

先講工作效率,港人在這方面的優勢,不是我們特別勤力,而是我們執行力強,而且懂得變通。我在內地一家大型企業工作過,他們的CEO就寫過一篇文章,去比較兩地職員的表現。文章以秘書做例子,他說香港的秘書有條有序,一會兒就能將工作完成。反觀內地秘書們,對工作終日都在摸索,最可怕是做完了還不知道是否合格,所以要開個會議去評審一下。人家要整幫人一星期才能辦好的事,我們一個人一天就能完成。當中的秘密是我們不單懂得將工作規範化,遇到問題時還懂得「轉彎」。然而,隨著內地企業管理愈來愈完善,內地的專才早已學會了港人這一套,我們已漸漸失去此項優勢。

之後是國際視野,香港資訊發達,社會多元開放,而且又經常接觸外國的人和事,相對於內地情況而言的確是項優勢。不說別的,單是外國人在街上問路,在以前,要在香港找到一位懂說英語的人的機會率,肯定比內地一線城市高。可是,隨著內地資訊愈來愈發達,接觸外界的機會比以前多,加上大量曾在外國留學和工作的專才回流,港人已慢慢喪失此項優勢。

最後是誠實可信,到目前為止仍是港人的優勢。雖然不是每位港人都能奉公守法,廉潔自愛,但相對於內地的情況來說算是很好的了。我曾聽過內地朋友這樣說,香港人宗教自由,或多或少在年幼時接受過信仰薰陶,知道那些該做,那些不該做。反觀很多內地人的信仰只是錢,一切都是唯利是圖,覺得為了錢是理所當然。對此我不敢貿然評論,只能說是部分內地朋友的心聲。準備北上的你,希望此文對你有些少啟發。今天是大年初六,祝大家蛇年進步,身體健康!

文章來源:AM730 2013-02-15

&&&&&&&&

2013年2月14日星期四

春節.煙花,春晚

無關中港矛盾,只是覺得,香港回歸十五年以來,與內地融合之快,確實令人有點咋舌,就以說話和書寫用語為例,香港以前那一套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例如剛過了的「春節」和「周日」,以前沒有多少人會這樣說的,大家都只會說「農曆/舊曆新年」和「禮拜日/星期日」。

約十年前的某次經歷非常深刻,早年我在內地工作,某次回港跟舊同事聚會,由於腦袋來不及轉回廣東話台,言談間用了「春節」和「周日」二詞。當時的舊同事一聽就大笑,有些更偷偷暗笑,大概恥笑我被「大陸化掉」。現在此兩個字詞,早已經被常用了。

說到「春節」,香港每年都會放「煙花」,今年就突然全人類都改說放「煙火」。還有「春晚」,香港早已依樣畫葫蘆來個香港版,但一向都沒有多少人會視。不過,像內地一樣,近年已被視為盛事,某日聽某個電台節目,節目主持人就春晚前,春晚後說過不停,說如何如何精彩,彷彿不看就會蝕大底。

還有「Kung Hei Fat Choy」這句英文譯音,於以前的新年期間,都能在各大小廣告中見得到,現在有多少年沒有再見過?反而「春節快樂」就見到不少。

職銜也是一樣,現在開口埋口叫聲陳總、李總、張總甚麼的就「實無衰」。又例如早前行政長官發表了施政報告後,各大報章紛紛用上「聚焦」、「亮點」等字眼,例如甚麼「輿論聚焦施政報告」,「報告缺乏亮點」等。還有「氛圍」、「素質」、「打造」、「班子」、「空調」、「開幕式」、「閉幕式」,數之不盡。

或許是不習慣,但總是覺得香港已經變了,變成一個不是你我土生土長和熟悉的地方。

&&&&&&&&

2013年2月8日星期五

富貴閉翳表

在我讀書的年代,若於學校公然講「Shit」肯定會被老師責罰。當年我們就想出一個字詞來代替,就是「Balance sheet」,因為「Shit」和「Sheet」發音近似。可是說起來不太順口,之後就變出「Ba-你-lance sheet」和「Ba-佢-lance sheet」等。現在回想起來,對著我們這班壞學生,老師有多勞氣可想而知。

「Balance sheet」就是資產負債表,就算未修習過會計,總會聽過了吧?顧名思義,此表反映一家企業或者機構於某個時間有多少資產和負債。不過有沒有發覺,現在已被新名稱「財務狀況表(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所取代?

新名出現於《香港財務報告準則》,據說新名更能顯示此表的作用。從讀書以至出來工作都習慣了使用舊名,對新名實在有點抗拒。可能像我這樣的人著實很多,所以《準則》沒有強制使用新名稱。就好像百麗國際(1880),他們2011年的年報是用舊名稱。

不論叫資產負債表,還是財務狀況表,此表都包括三個重要部分,分別是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簡單而言,能令你富貴的叫資產,能讓你閉翳的叫負債,兩者相減就是股東權益。當資產比負債多的時候,股東權益是正數,代表企業的財務狀況正常。當然,股東權益愈大就反映出企業愈富貴。相反,若負債比資產多,即是資不抵債,股東權益就會變成負數。按道理,負數愈大股東就愈閉翳。不過,若是有限公司的股東,萬一企業倒閉,輸到盡也只是投資了的金額,就算閉翳也有個限度。

說資產能令你富貴,但也會有例外。例如企業的資產內有一敗家仔(公司),不單年年蝕錢而且還要伸手向母(公司)借錢打救,這些不良資產就令人頭痛。負債也未必一定是閉翳,例如銀行給予的低息長期貸款,只要付出些少利息,就能運用大筆金錢來做生意,賺到的利潤又不需要和銀行對分,盡享財務槓桿的好處,這些債務就令人富貴。

資產負債表的確能讓人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但最大的缺點是時間性。由於此表只能反映出企業在某一天(即結帳日)的財務狀況,若事後有大變動,單看此表是無法得知的。例如現金,結帳當日手頭現金有1億元,就算之後的一天把所有錢花掉,理論上結帳日的資產負債表也會顯示1億元出來。當然,要得到核數師首肯是另一回事,而且很大機會需要在註腳的期後事項(Subsequent event)中披露,甚至要在資產負債表中調整。

另一個缺點是時效性。由於編製財務報表需時,加上又要經過核數師審核,一份經審核的資產負債表沒有兩、三個月也不能完成。可是,一些資產像上市股票、窩輪、牛熊證等價格的波幅可以很大,等到資產負債表發布以後,資產價值可能已經有很大分別。

還有一個是估值問題。根據會計準則,資產和債務需要以公允值表示。例如有企業投資了主板上市公司的股票,企業的結算日是12月31日,那我們就可以使用當天股票的收市價,來作公允值入帳。主板市場流通量高,股價由市場決定,我們當然可以安心使用。不過,不是所有資產也要市價,有很多資產和負債都需要經企業管理層,或專家估算出來,是名副其實的「靠估」。例如非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不在市場流通的公司認股權證等,其公允值就得用合適的方法去估算。雖則如此,但估算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很多假設,而假設或多或少與實際情況有偏差,更何況世界不停在變,即使今日的假設如何精準,明日可能已經完全不同。所以,在選擇相信資產和負債的數值前,最好看看相關的註腳,了解估值是怎樣做。

以後再看「富貴閉翳表」時,不要單看總資產,總負債等幾個大數,不妨花些少時間去研究一下,企業是假富貴還是真閉翳?

文章來源:AM730 2013-02-08

&&&&&&&&

2013年2月7日星期四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上一篇提及到,海洋公園利用財務槓桿為重建做融資。這一篇則講些題外話,動物。

公園到了今天,重建大致已經完成,而且經過多年努力,公園於去年11月獲得2012年度Applause Award全球主題公園大獎。根據報道及主辦機構介紹,此獎項被譽為主題公園的奧斯卡,由1980年開始,每兩年頒發一次,用以表揚管理、營運和創意俱備的主題公園。能獲得此獎項,足見海洋公園的成就備受各方認同。公園是香港特區政府全資擁有,是我們的公園,每次入場都份外有親切感。

若在早年提及到海洋公園,第一個印象必定是其舊有「海馬」標誌吧?還記得種在山上的大海馬嗎?難怪公園有一個暱稱叫「海馬公園」了。現在提起公園,就必定想起可愛的盈盈樂樂,以及安安佳佳。除了熊貓,當然少不了海豚和海獅,還有各式各樣的動物。

其實完成重建的海洋公園不單多了新設施,而且近年也添置了不少動物供觀賞,對此公園由2011年度開始,就在年報內披露詳情。因「海洋奇觀」、「冰極天地」及「熱帶雨林天地」等新設施的關係,公園於2011年度添置了接近6,000隻動物,於2012年度又再添置6,000隻。截至去年6月的年結日,園內動物總數達12,415隻。

知不知道那種動物的數量最多?當然難不到聰明的讀者,答案是魚類,合共有11,233條。其實只要去過公園就會知道,單是那個幾層樓高的「海洋奇觀」水族館,內裡飼養著的魚類就有5,000條。除此以外,按數量排序,園內的動物還包括鳥類944隻,爬蟲類82隻,海洋哺乳類和兩棲類各54隻,以及陸上哺乳類48隻。

按公園的會計政策,觀賞動物是「固定資產」,折舊率按照「可使用期」來計算,由2至15年不等。相信此數是動物的壽命或退休年齡吧?根據年報提供的數字計算一下,園內動物的死亡率於2011年度平均有7%,當中以魚類最高有7.8%,兩棲類最少有0%。不過,於2012年度,死亡率卻上升至9.4%,當中以爬蟲類最高有26.3%。為甚麼呢?原來在現存、出生和新購置的118隻爬蟲類動物當中,有31隻於期內壽終正寢,包括27條蟒蛇BB,懷疑因出生前已受病毒感染。

若按數量計算,魚類死亡數量最高,於2010及2011年度,分別共有572及1,217條魚歸天。根據公園解釋,魚類死亡均是自然流失,因其壽命平均只有2至4年。既然動物是公園的固定資產,有動物死亡按理就需要撇帳,但想不通的是,雖然2012年度共有1,303隻動物死亡,而且也有168隻放歸野外,或與其他動物園交換,但在財務報表的相關註腳中,「出售及撇銷」居然顯示為零。唯一想到的解釋,就是這些動物的帳面淨值少於10萬元,而報表的單位是百萬元及小數點後一個位,所以沒有在報表中顯示出來吧。

雖然年報沒有顯示每類動物的成本,但從報表註腳的得知,2011年度新添置動物的成本是370萬元,即是每只動物的平均成本是628元;而去年度的成本是110萬元,即是平均成本是183元。去年度的平均成本那麼低,相信因為魚類佔大部分有關。於2011年度,新添置魚類的數量佔總數94%,而去年度則高達99%。

除了財務數據外,年報不時都會提供其他有用的資訊,供不同的利益關係者參考,海洋公園的年報就是一個好例子,讓關心動物的朋友加深對園內動物的了解。

就好像早前有報章報道,說公園視海豚為生財工具,於暑假旺季時,將本來每天四場表演加至六場。雖然公園作出澄清,但經過廣泛報道及飽受批評後,公園最終回復每日四場表演的安排。純粹個人想法,即使被畜養在園內的動物好食好住,又有專人打理,生活無憂,但始終覺得動物在野外生活較為自由自在,應該比困於園內「開心」。或許你會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又不是魚,怎麼能知道牠們活得不開心?很簡單,只要試試將雀籠打開,看看籠內的雀仔會不會一飛沖天,就能知道答案了吧。

文章來源:AM730 2013-02-07

&&&&&&&&

2013年2月5日星期二

海洋公園巧用債務槓桿

一家企業要持續發展,投資是必需的。較為保守的企業,會動用本身的儲備來投資,就算投資失敗,也只會將以前賺回來的輸掉;較為進取的,則會透過發行新股本。可是,現有股東的權益將會被攤薄,若不想這樣,則可以利用「債務槓桿」。

簡單來說,就是借別人的錢來投資,槓桿愈大,投資規模就可以愈大,日後的收益也能夠大增。可是,好處同時也是壞處,投資成功當然富貴,但投資失敗將會非常閉翳,因為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去還債。

海洋公園於2005年宣布的重建計劃,就是利用「債務槓桿」作投資的典型例子。重建預計成本需要55.5億元,可是內部儲備不足。例如公園於2006年度的累積盈餘只有6.205億元,從經營活動賺到的現金,也只有2.337億元。

重建計劃得以實行,公園就是透過借貸去獲取資金。借貸分兩部分,分別是13.875億元的定息政府附屬貸款,以及兩筆合共41.625億元的浮息商業貸款。

換句話說,公園財務盈餘雖少,但就利用財務槓桿來「撬」起55.5億元的投資。於2012年度,公園的債務股權比率(Debt to equity ratio)高達3.4倍。坦白講,若公園不是得到政府的支持,普通企業很難可以有如此高的比率。

從公園近年的現金流也可看出來端倪(圖)。重建於2007年度開始動工,由那時開始,投資和融資活動的現金流逐年增加,而且用於投資活動(大部分是重建項目)的現金,基本上全是利用借貸所得來維持,公園自己卻不用出資很多。於2009年度更到達最高點,自此以後,兩項活動的現金流開始逐年減少,而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則持續上升。將2006和2012年度比較,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由2.337億元,增加至4.867億元,相差有兩倍之多,證明重建後的新設施吸引遊客,因而令公園收入增加。


雖然公園於2012年度出現現金淨流出,金額達到2.627億元之多,但主要原因是該年開始償還部分貸款。截至2012年6月,未償還貸款金額是48.225億元,若連同利息,未來6年每年大約需要償還2.6億元,按照目前經營活動的現金流看,還款方面可算綽綽有餘。

不過,根據早幾年前的報道,公園打算於10年內還清所有貸款,若果他們仍維持這個目標,相信有點進取了。從財務報告的註腳所示,相關貸款連同利息和利率交換契約的負債合共77.005億元,假設提早還款能節省40%利息開支,金額也要65.493億元,即是餘下9年,每年平均要償還約7.277億元。可是,2012年度的經營活動現金流不到5億元,除非未來幾年的收入上升50%才足夠。

有說不少新設施於今年才落成,遊客人次方面應該可以再創新高。以2012年度為例,全年人次達到710萬人,較去年的590萬人,升20%,假設票價和園內消費格價和需求不變,人次要上升50%,即1,065萬人,或平均每日約2.9萬人,才可望完成10年還債目標。據報公園每日的遊客人數極限是6.9萬人,但要讓客人有良好體驗,所以上限維持在3.6萬人,雖然2.9萬人還未到上限,但也要訪港旅客人數配合才成。

反觀收入按人次計算,2011年度是212元,2012年度是225元,升幅只有6%,看來還有很大空間可以向遊客吸金,預期公園會在這方面著手,吸引遊客在園內多消費。此外,若公園興建酒店計劃能如期進行,應該能大幅提升人均收入。

順帶一提,公園於2012全年的總收入接近16億元,較2011年同期勁升28%。溢利則有1.033億元,較2011年的1.051億元,微跌了1.7%。收入大升,為何溢利卻下跌呢?主要原因就是上述貸款,該年的財務費用就高達1.326億元,加上因重建而增加了不少資產,令折舊大幅飆升至2.848億元,溢利因而大受影響。

營業額大升但溢利下跌,可能這樣不太好看,所以在2012年度的「行政總裁報告」中強調EBITDA,此數於2012年度有5.054億元,按年高出49%,溢利卻在報告內輕輕帶過。

會計師公會某一期的期刊,曾經引述過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前主席Sir David Tweedie的名句:「What is EBITDA?It’s just like saying earnings without the bad stuff.」下次見到有企業只講EBITDA,這可能是一個提示,叫我們深究一下其Bottom line呀!

文章來源:AM730 2013-02-05

&&&&&&&&

2013年2月1日星期五

歲寶的前車

早前寫了一篇《歲寶百貨年報精彩》,朋友以為我揶揄該公司,但實情並非如此,我是真心認為他們的年報,是近年難得之作,值得存起來作日後的參考。

自去年第一季開始,不少在港上市的內地民企公司相繼出現帳目問題,而未能如期公布業績因而停牌的,為數也著實不少。面對如此景況,不少企業的負責人已經跳船,留下爛攤子,讓其不了了之。

反觀歲寶百貨(312),他們最終「排除萬難」讓年報完成,證明他們非常渴望復牌。

坦白講,核數師點出的問題雖然不多,但要善後和解決,亦並不是一時三刻能夠做得到,還要按要求去改善,並證明公司有適當的內部監控系統,所花的資源和心力其實也不少。

另外,年報最終得以完成,前任核數師也應要稱讚一下。和客戶的關係到了這個地步,明知將會辭任,就算立即辭職不幹,交由繼任人去收拾殘局,相信也沒有太多人會怪責,但他們仍用心協助歲寶,把年報完成,足見其專業態度。

歲寶於1月17日發出通告,說將於1月29日公布2012年中期業績。當日5時許仍未見相關通告在港交所(388)的披露易出現,心想:「說好了的中期業績呢?莫非又一次要延期?」。及後約5時半終於見到了,真替他們抹一把汗。除了公布半年業績外,他們並且申請於翌日復牌,復牌第一天股價暴跌,收市股價較停牌前股價急挫25%,相信這就是市場對是次是事件的最大懲罰。

根據該集團業績公布,他們於2012年上半年錄得1,546萬元(人民幣,下同)的經營虧損,較2011年同期倒退了114%。其中一個原因是一筆為數1,000萬元的物業減值。至於期內亦錄得轉盈為虧,蝕1,383萬元,營業額亦減少3.7%,至6.8億元。

其實歲寶於本月發出的通告已經有所預告,初時以為再次涉及於2011年度,核數師出具保留意見的海豐物業收購,估計還要再做減值。但細看財務報表附註,原來涉及的是另一項新的物業收購。

於2012年3月,歲寶以5,327萬元購入一項位於汕尾陸河的商用物業,並用作開設他們的陸河店。可是,根據合資格估值師進行的物業估值,該物業於2012年3月的市值只有4,300萬元,與購入價相差1,000萬元多,差距所涉金額或相等於購入價19%。因此,歲寶於2012年上半年,將該差額做了減值撥備。

Wait a minute!又有新收購物業需要做減值?說好了的內部監控程序改善工作呢?2011年的年報內,不是說了要規範交易批核程序和物業交易程序,而且也說過設立內部稽核部的嗎?若果已經改善了,為甚麼仍出現此等情況?為了看個究竟,特意翻看該股2011年的年報。原來規範了的交易批核,和物業交易程序於2012年7月才訂立,內部稽核部也於7月才成立,但很不幸地,陸河物業於2012年3月已經簽訂。

至於2011年,歲寶在海豐物業的收購,已經虧損了3,200萬元,於2012年上半年,又來個陸河物業要再做1,000萬元減值,單是這兩筆已經損失了近半億元,由此可見,歲寶在物業收購方面的監控不單不足,更加是完全令人失望。

再講,根據年報所示,歲寶以往進行物業收購時,在訂立交易前也會聘請獨立估值師為物業估值,為甚麼陸河物業沒有呢?若果做了,為何出來的結果相差這麼多,為何仍繼續該收購呢?歲寶是否有必要向股東交代一下?

要不是這項物業減值,歲寶去年上半年的業績,也不會倒退得那麼難看吧?

我們經常說內部監控重要,雖然有了它不就能百分百保證不會有錯漏,但設計得宜的話,至少能減低潛在風險。就以歲寶為例,他們這兩年就繳交了近半億元的「學費」。與其因物業收購而不斷交學費,歲寶不如考慮租用物業,可能更為化算。

根據中期業績報告,歲寶於2012年10月,又再收購了一項物業,以用作發展陸豐店,並預期於今年下半年開業。既然已有前車可鑒,希望歲寶的內控真的可以起到作用,並且在2012年全年業績公布中,不要再讓我們看見涉及物業收購的減值吧!

文章來源:AM730 2013-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