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最近發表了最新的失業率,雖然香港的總體失業率在5-7月是5.7%,但「金融、保險、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在同期的失業率只有3.9%,細看「選定職業的平均每月薪金」,「簿記員/會計文員」的薪金在過去一年有1%的增幅,「會計主任」的薪金同期更上升6%,其他行業則普通下跌。似乎香港會計業不受金融風暴影響,前景一片光明。
最近與朋友討論到會計業前景這話題,其實我的看法是頑為悲觀的。我知道這樣說可能會引起部份會計同仁的不快,認為我們這些「既得利益者」在說風涼話,甚至認為我們想減低新人入行的意欲以減少競爭,先不論我是否既得利益者(至少我不認為自己是),也不討論新入行者是否有能力去和既得利益者競爭,但我覺得如果我們還只像駝鳥般不去正視這個問題,日後只會不可收拾,難以挽回。
目前的問題目前在香港,很多企業的支援部門(Supporting Department)正面臨職位和機會減少的問題。例如某著名的上市貿易企業,最近便把物流部門遷往珠三角某城市。又例如香港的IT行業,擁有豐富經驗的人才很多,但香港的職位和機會則越來越少,雖然我沒有具體的數字支持我的看法,但就不時聽到很多大企業大機構,不是將某部份IT功能外判(特別是 Technical Support 這一環),就是將一些功能如 Programming及 Data Center 等搬遷到附近營運成本較低的地方,例如深圳和廣州。企業將支援部門北移其實有兩個誘因:
第一個誘因是國內人員的工資,普遍還是比香港便宜很多(北京和上海則除外),而且他們的質素越來越高。在國內的外資(包括會計師行),不論是港、美、日還是來自其他地方,其實本地化(Localization) 一早已經開始了,現時很多在國內的外資企業,經理級及以下的差不多全是由國內人出任了,而且很多表現突出的已經坐上了高層位置,只有最高層的幾位才是由總部派駐過來,加上國內本地的企業日漸壯大,不斷以高薪吸納由外資訓練出來的人才,外資為了填補空缺又不斷地培訓新人,慢慢地在國內便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專業人才了。事事講求成本效益的企業,既然國內工資平宜而且質素又好,有那一家能抗拒將支援部門北移的誘惑?
第二個誘因是由於美國經濟還未復甦,不少企業都將經營的重點由出口外銷轉移到國內內銷,換句話說,以前企業只會將生產工序放在國內,但現在連銷售也北移了,即是說企業的兩個最重要的循環都在國內,在營運的需要下,支援部門自然也會轉到國內去。
香港會計人的優勢會計是一個支援部門,香港會計界會不會步IT的後塵,職位出現求過於供呢?我相信在短期內未必,但長遠來說機會是很大的。
現在香港會計人仍有一定的優勢,其主要在於我們過去累積的工作經驗和應付外國人的能力。工作經驗在上面已說過了,國內現時人才輩出,當他們累積了一定的經驗後,香港人在這方面的優勢便沒有了。至於應付外國人的能力,國內人也漸漸提高,但香港卻慢慢下降,此消彼長下,這個優勢也在可見的將來消失。以我從事的內部審計為例,從前很少會派遣國內同事到海外出差的,就算要派遣也要找個香港同事一起才成,主要原因是他們的外語能力有限,寫勉強還可以,講則幾乎完全不成,加上香港人出國沒有簽證的問題,而且交通發達,所以早年企業喜歡將內審部門設在香港,由他們負責亞洲地區的審計項目。但近年情況有些變化,因為現時在國內招聘到的大學生,他們英語的講寫能力普遍都不差,而且有些還比香港的大學生更好,加上他們的出國限制寬鬆了很多,據了解,一些外資企業已將亞洲地區的內審部門設在大陸了。
當香港人的優勢慢慢和國內人收窄,可以想像得到,在五至十年後,如果兩地會計的工資差距還是很大的話,不難看到有企業會將整個會計功能完全北移,加上特區政府正大力推動所謂「前舖後居」的珠三角大融合,到時交通更為方便,將會有更多支援部門向深圳和廣州以外的地方北移,現在是IT,遲些便會是會計。
會計業北移的情況將會計功能北移已經不是新鮮的事,其實很多公司已經這樣做了,最典型的是將日常的簿記功能(Book-keeping Function)設在內地,每天將相關文件和單據運上國內入賬,香港則只留下幾個人負責做 Consolidation、Management Accounting 和零碎的 Account Receivable 和 Account Payable 之類。但是Consolidation、Management Accounting 和 Account Receivable 又不需要一定在香港進行,而香港的 Account Payable 也可以透過互聯網來做,不難想像,這些工作日後都會北移,香港根本沒有什麼優勢可言。
另外,近年香港的會計行業發展不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香港的股票市場。已往國內企業渴望在香港上市,所以直接帶旺了會計行業,特別是會計師行,但目前有兩個隱憂,其中一個是內地股票市場的吸引力日漸增加,不說其他,單看成交額,香港每天的成交額是以百億來計算,而國內則是千億,國內股票市場有幾吸引可想而知。另一個隱憂是兩地會計審計準則等效落實,例如港交所已表明將會發出諮詢文件,諮詢有關香港採納內地公司使用內地會計準則及財務報表,並希望明年1月採用,而且港交所亦打算接納外國公司使用國際會計準則,當實行之後,對香港會計業的沖擊是相當大的。
會計業的前景雖然香港會計業的前景有得多隱憂,但可幸的是香港的經濟始終以中小企為主,中小型企業將會計功能北移的意欲和成本效益相對較大型企業低,所以會計行業在香港還有一定的需求,不過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可能只局限於中小企的層面。會計業北移的情況再這樣下去的話,可以預見香港會計人員的整體薪金水平將會降低,而價值較高的工作機會,例如 Consolidation,Corporate Finance,Treasury,Management Accounting,Planning and Analysis 則會越來越少。
有人說香港應收緊相關的法例以保障本地會計業甚至其他行業,但單靠保護手段真的能保持香港人的優勢嗎?各位會計同仁,你們有什麼看法?我們的未來路向應該怎樣走?歡迎留言發表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