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1日星期四

天瑞是否產能過剩

上一篇探討了天瑞水泥(1252)的債務問題,究竟他們借那麼多錢來幹甚麼呢?查閱了招股書和年報後,相信是用於業務發展,把生產能力擴大。利用財務槓桿把生意造大,做得漂亮的要數香港的海洋公園,詳情將會另文再講,今日想繼續講講天瑞的情況。

根據2011年招股書內的資料去計算,不論是槓桿比率(Gearing ratio),還是流動資產負債比率(Current ratio),天瑞於2008年的數值都較目前理想,原因是當年的大額借貸相對較少。例如借貸金額,截至2008年12月只有28.6億元(人民幣,下同),總負債金額也只有43億元,以當時的29.8億元股東權益計算,債務股權比率(Debt to equity ratio)有1.44。至於資產流動性,流動資產有10.6億元,流動負債則有15.9億元,流動資產負債比率為0.67。

到了2009年,天瑞向銀行及金融機構借入的資金開始大增。截至2009年12月,借貸金額結餘有53.5億元,較對上一年飆升87%。自那時起,各比率開始出現重大變化。例如債務股權比率急升至2.38,代表天瑞的融資主要依賴借貸,而流動資產負債比率,則急挫至0.4,代表天瑞的流動負債增幅擴大。

及後至上市的前一年,即是2010年,相信當時天瑞的債務比率達到了頂峰。截至2010年12月,借貸金額的結餘高達63億元,較2009年增加18%,債務股權比率因而上升至2.87,流動資產負債比率則稍為改善至0.47。

由於天瑞於2011年12月才上市,但天瑞的年結日在每年的12月31日,若看該年的財務數據,未必能全面看到上市後的轉變,所以參考2012年的中期報告較為穩妥。截至去年6月,借貸金額的結餘稍為回落至62.6億元。心水清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天瑞不是透過上市和重組,合共籌得12.7億元來還債嗎?為何2010年12月和2012年6月的借貸結餘只減少0.4億元?原來他們在上市後仍有借貸,包括7.4億元的新增銀行貸款,並且發行10億元短期債權證及2億元中期債權證。

雖然借貸可以把生意造大,但它是一把雙刃劍,壞處是財務開支可以蠶食利潤,所以投資項目必須有利可圖才化算。看看天瑞由2009年至2011年的銷售增長,3年升幅都超過30%,而毛利率、盈利率及總資產回報率等都持續上升。如2009年,3個比率數值分別是16.3%、3.7%和1.5%,到了2011年,數值分別升至29.4%、15.4%和7.4%。再看看經營活動現金流,3年金額都非常可觀,如2009年有9億元,2010年有12.9億元,2011年更跳升至24.3億元。看來投資的確有利可圖。可是,若將多年來擴充了的產能和銷量對比一下,那就是另一回事。

根據上市文件披露,天瑞於2008年的水泥產能1年只有1,860萬噸,熟料也只有1,200萬噸,產能合共3,060萬噸。2009年開始大幅舉債擴展產能,兩者分別增加至2,700萬噸和1,690萬噸,合共4,390萬噸。及後天瑞繼續依靠借貸而令產能持續增加,直至2011年,兩種產品的產能分別增至3,520萬噸和2,220萬噸,合共5,740萬噸,較2008年升88%。

反觀銷量,水泥加上熟料於2008年有1,470萬噸,與當時的產能比較,使用率只有48%。2009年和2010年的總銷量分別有2,150萬噸和2,820萬噸,對比相應年度的產能後,得出的使用率為49%和50%。到了2011年,銷量合共3,000萬噸,使用率則是52%。

將產能和銷量對比一下,2011年的3,000萬噸銷量,不是和2008年的3,060萬噸產能相若嗎?這代表甚麼?單看數字及撇開地域和其他因素,若果天瑞於2008年不開始借錢,也不投資,以當時的產能也能滿足2011年的銷量。

換句話說,天瑞多年來舉債以加大產能,但銷量似乎未能配合。情況有點像花錢買了一杯Venti size的20安士咖啡,但永遠只喝一半就已經飽了,其實買一杯12安士的Tall size已經足夠。不過,兩個咖啡杯裝的價錢只相差約1.2倍,但天瑞的借貸以2008年及2011年結餘計算,相差則有2.2倍,而財務費用更相差3.5倍。或許天瑞的管理層認為不應那麼短視,因為通過增加產能和收購能擴大市場佔有率。無論如何,此舉是物有所值,還是錢使得有點冤枉,則留待讀者自行判斷吧。

文章來源:AM730 2013-01-31

&&&&&&&&

2013年1月29日星期二

天瑞是否資不抵債

早前天瑞水泥(1252)被網民組織質疑其財務狀況,認為他們的貸款有違約風險,皆因當中一筆帶息債券需於短期內償還,但手頭現金卻不足夠。天瑞看來相當重視此評論,所以於去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申請股份停牌,並於本年首日發出公告澄清。

根據公告,天瑞不認同違約之說,因為他們還有26.4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銀行信貸額度還未提用,並且聲稱近期獲取了額外的10億元額度。另外,他們表示近期不會有重大資本開支,加上經營現金流穩定、短期借款續貸能力高等,因此認為網民的評論是片面和缺乏適當基礎。除此以外,天瑞也對網民的其他幾點批評作出回應,在此不贅。

究竟天瑞的財務情況如何?坦白講,他們上市只有1年,上市後的財務報表,也只有一份年結和一份半年結,若要較全面去做財務分析,個人認為資料略為不足,因為很多時都需要看趨勢,所謂「三歲定八十」,數據少於3年的話,實在很難下結論。

不過,既然天瑞目前已沒有重大資本開支,發展相對較為穩定,分析一下也無妨。

首先,天瑞是否如外間所指是「資不抵債」呢?那要看「資」和「債」的定義了。

若果看「總資產」和「總負債」,答案是「並非如此」。截至2012年6月,該公司總資產有176.9億元,總負債則有117.4億元,所以資產較負債高出59.5億元。

可是,若果看「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答案是「的確如此」。天瑞同期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金額分別是60.8億元和96.7億元,因此流動負債較流動資產高出35.8億元,而流動資產負債比率(Current ratio)為0.63。不過,回顧過去3年,其實此比率持續改善,於2009年12月,比率只有0.4,上市後的2011年,則攀升至0.63。

記得早前拙作曾經提及過酸性測試比率(Acid test ratio)嗎?其實我比較喜歡將它翻譯為「嚴格考驗比率」,即是將存貨等流動性較低的資產從比率中撇除。可是,無論如何翻譯,都無改天瑞的現況,因為考驗「不合格」。

於2009年,此比率只有0.27,雖然上市後持續改善,到了2012年6月,則上升至0.51 ,但仍與「1」這個合格分數有一段距離。

流動資產負債比率和酸性測試比率偏低,主要是1年內到期的借款持續高企。截至2011年12月,以及2012年6月,金額分別是49.5億元和36.1億元。若計入1年後到期的借款,金額更分別高達63.6億元和47.6億元。

究竟借款額佔天瑞的資產多少?或許看看他們的資產負債比率(Debt to asset ratio)。該公司於上市前,此比率一直高企,於2009年和2010年12月分別為70%和74%,代表他們的資產超過七成,是依賴借貸來維持,其餘則靠股東資本。於上市後的2011年和2012年,比率大幅改善至68%和66%。

從以上幾點顯示,上市後天瑞的資產流動性,以及負債雖然有所改善,但情況不算理想,難怪網民會如此質疑。雖則天瑞其後澄清尚有銀行信貸額度未曾動用,可是一旦使用,一直高企的財務開支勢必增加。

例如2012年上半年,其支出已經有3億元 ,較2011年同期上升44%之多,並且佔營運開支53%,大幅蠶食盈利。儘管人民幣短期借貸利率近期回落,但仍約有6厘左右,是否有點「飲鴆止渴」的味道?

另外,借貸金額和比重偏高,借款人為了減低違約風險,通常都會在借貸合同上加入若干條款,例如將指定資產抵押給借款人並向相關政府機關登記,企業的槓桿比率不能超過某水平,以限制進一步借貸的規模,以及定時向借款人提供帳目和財務資料等。

天瑞的借款人當然也有類似的要求,但根據2011年的上市文件顯示,他們曾經違反相關規定,最壞情況是借款人有權要求即時還款。有此前科,加上流動資產欠佳,相信也是網民質疑天瑞財務管理的原因。

就各大報章報道所見,大多數傳媒將該網民組織形容為「土炮渾水」或者是「土產渾水」,筆者個人認為,除非旨在仿傚「渾水」的手法去「摸魚」,否則的話,類似的網民行動愈多愈好,因為反映出大家肯做功課兼分析,而不是盲目炒冧巴,更重要的是,將有助監察上市公司,對香港股票市場來說,絕對是件好事。

文章來源:AM730 2013-01-29

&&&&&&&&

2013年1月28日星期一

肯與不肯—That is the question!

此文刊於上星期五(2013年1月25日)《信報》的年青有計專欄。

--------

肯與不肯—That is the question! (作者: Bittermelon)

早前某家會計師大行要員接受報章訪問,說勤力的員工在升職方面會較有優勢。要員舉了個例子,說若有兩位表現一樣好的員工,一位每周工作50小時,另一位60小時的話,工時長的那一位是首選,還說這是一個很「公道」的指標。報道一出,大家就非常熱烈地討論,就網上所見,批評的似乎佔多數,而且當中以「會計師果然識計數」來揶揄的最多。

其實,要員沒有說錯呀!勤力的員工當然較受老闆歡迎。你是老闆,也會升較為勤力的那位吧?可是,舉出的那個例子合適與否實在值得商榷,而且也容易讓人聯想到業界的無償加班。況且出自要員之口,就不禁有鼓勵員工「食鐘」之嫌。

不過,這也難怪別人如此批評,假設一周工作5天,每周工作60小時即代表每天要平均工作12小時,加上午飯和晚飯時間,即是每天朝9晚11都留在公司。付一份薪水卻得到1.5份的人力,「算死草」、「識計數」等評語已經算克制和厚道了。

會計的加班文化

至於要員認為60小時的那位較為勤力,有人不以為然,認為應該升50小時的那位,因為他/她用的時間較少,所以工作較為有效率。究竟工時長短是否與勤力有關呢?我認為沒有直接關係,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60小時的那位「肯」犧牲較多的私人時間,這也反映出香港會計人悲哀之處。

多年前筆者於某機構工作,某一年來了個新老闆,她剛從某會計師大行空降而來,除了工作經驗和方法外,也將大行的「勤力」文化一併帶進了部門。她就讓我們見識到,究竟如何令你「肯」留下來加班,現在回想起來的確非常奏效。

當年我們的下班時間是5時半,老闆每天約4時許就召集所有人去開工作會議,除了聽取各人滙報工作進度外,她還會下達指示,要求我們如何去做,又或者委派新工作。而在大多數情況下,老闆都要求我們翌日早上把結果呈上。你說時間不夠嗎?她卻說現在距離翌日還有15、16個小時,怎會不夠?會議結束時通常已過了下班時間,同事們就匆匆到附近餐廳吃點東西,然後回公司繼續搏殺。結果是每位同事都要晚上11、12時才能收工回家,周一至周六天天如是。

記得有一次因有點要事,我只加班一個小時,並於6時半離開。翌日回到公司,同事說昨晚老闆向眾人詢問為何我要「早走」。加班一小時也被看成早走,你說滑稽不滑稽?以為只是個別例子,但和很多同行說起,也不時聽到類似的故事。

不肯加班代價高

行外人或許會問,為什麼會計人這樣蠢肯去加班?其實「肯」並不代表甘心情願,因為「不肯」是要付出代價。

首先,不論會計或核數,工作性質都有限期,例如上市公司的業績發布,向稅局報稅等,不能及時完成工作的話,後果可以非常嚴重。為保公司聲譽和自己的飯碗,「點都死掂佢」就是香港會計人的職場文化。你當然可以選擇不加班,不過就得有心理準備,隨時要轉行去也。不肯加班首先要面對的是同組或部門的同事,人人加班你卻拒絕,這就是不合群,會令其他組員覺得不公平,日後要繼續合作就很難了。

再講,香港會計這一行不算很大,全港的會計從業員只有約10萬人,當中的審計就更加是「行頭細」,全香港的會計師行數目不到1600家。大家就擔心,若離職時和老闆鬧得不愉快,又或推薦書寫得不好,日後想在這一行「有運行」都好難。

久而久之,我們就不太願意改變,最後更有「食得鹹魚抵得渴」、「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和「天下烏鴉一樣黑」等想法,企圖自我安慰一番,甚至將無償加班合理化。

很早以前已經有人提出要在香港推行標準工時。正如先前所說,很多會計工作都有完成限期,要業界跟隨的確有困難。不過,既然老闆和從業員都不願意改變現況,那就惟有靠立法。根據報道,政府將於本年3月底前成立專責委員會,去探討標準工時立法問題。屆時,不知道老闆們主導的香港會計師公會的立場會是怎樣呢?無論如何,香港的會計人還是要繼續「肯犧牲」下去的!

文章來源:http://hkyaa.blogspot.hk/2013/01/that-is-question-bittermelon.html

&&&&&&&&

2013年1月25日星期五

歲寶年報的啟示

歲寶百貨(312)2011年的年報姍姍來遲,雖然不知2012年全年業績能否在期限前公布,但中期業績將於下周出爐,而且上周也發出了盈利警告,預示純利大跌。

其實現在拿2011年的數據來做分析沒有多大意思,單是「及時性」已經大打折扣。但看了報表後,加上最近的盈警,覺得有幾點值得留意一下。

第一點是營業額和毛利率上升,但整體溢利卻下跌。歲寶2011年營業額有14.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10年增長12%。可是經營利潤只有9,500萬元,較2010年急挫64%。原因是經營成本增加,例如員工薪金和租金的升幅,前者漲36%,後者則增加25%。另外,盈警已經表明,此情況將於2012年上半年延續。

另一個原因是兩筆減值撥備。記起上一篇文章提及過,核數師對收購海豐物業「有意見」嗎?因收購價是1.68億元,但最後估值卻只有1.36億元,歲寶因此要將3,200萬元差額做減值。另外,盈警表示再有物業收購需要做減值,是否再次涉及海豐物業呢?下星期自有分曉。

第二點是專櫃銷售額上升,但佣金比率卻下跌。2011年專櫃銷售額有11億元,較2010年上升7%。可是佣金比率卻由2010年的21.2%,下跌至2011年的17.9%,佣金收入因而減少10%,至1.98億元。據管理層解釋,佣金減少是因為促銷活動增加。

等等!照常理,佣金是按售出貨物金額的某個百分比收取,減價促銷應不會影響佣金比率。既然歲寶的比率下跌,就反映出專櫃給予客戶的折扣成本,歲寶也要承擔一部分。日後若歲寶多搞促銷,是否會出現折扣愈大,佣金比率就愈下跌的情況呢?

佣金比率下跌的另一個原因,是由於東莞開設的三家新店傾向超市部分所致。由此可見,食物和家居日用品等的專櫃佣金比率較其他貨品低。2011年專櫃佣金收入佔總營業額比率,已較2010年下降了3%,至14%。最近有報章報道指,歲寶有「超市化」的跡象,若真的如此,預期歲寶的專櫃佣金分額,將會進一步下跌。其實也不用擔心,因為盈警預示了專櫃佣金收入將會減少。

第三點是預付卡的問題。長期未有使用的預付卡餘額,於2011年開始確認為收入,金額有2,125萬元,佔該年營業額的1.5%。金額雖少,但意義重大,因為多了一個收入來源。根據年報顯示,當公司管理層「認為」長期預付卡獲贖回的可能性極低時,就能確認為收入。

聽來有點兒戲,不過相信核數師已要求歲寶訂下某些客觀標準,例如超個某年期,來確定何謂「可能性極低」,估計這類收入於未來將會大升。不過,這項「新收入」純粹是帳面調撥,而不會影響現金流。

另外,增值稅的問題也要注意。當預付卡售出時,或客戶以預付卡消費時,兩者都能產生增值稅責任。歲寶如何做呢?年報說他們會在後者發生時,才會開出增值稅發票。但不明白的是,當客戶購買大量預付卡時,他們同樣也會開出稅票。

那麼增值稅如何解決?是否設定已繳稅的預付卡在消費時不需再繳稅?如何去辨別這些卡呢?稅局同意了嗎?由於這些問題在年報都不需要交代,所以不知道是否構成稅法上的合規風險,值得密切留意。

第四點是貿易應收帳大幅上升,金額由2010年的411萬元,急升339%至1,804萬元,可是總營業額只增加12%,因此應收帳周轉期,由過往的1天,大幅飆升至5天。

零售多以現金和電子貨幣交收,應收帳周轉期照理只會1至2天,現在多出3天就有點不尋常。看帳齡分析,3個月內的應收款增加了1,346萬元,而超過3個月但1年內的,金額就由2010年的沒有,增加至47.5萬元。數額雖然相對較小,但轉變之大反映有些事情發生了。特別是應收帳較敏感,其變動直接影響營業額和現金流。最怕是為了吸引企業客戶,而將信貸銷售增大。應收帳周轉期特短是百貨業的重要優勢,一旦加大信貸銷售,缺口開了麻煩自然會來。既然報告沒有解釋原因,唯有密切關注,期待下星期的中期報告,看看情況是否惡化。

文章來源:AM730 2013-01-25

&&&&&&&&

2013年1月24日星期四

歲寶百貨年報精彩

若要選出2011年度最精彩的上市公司年報,就非上周發出盈利警告的歲寶百貨(312)莫屬。等等,現在已經是2013年呀,寫2011年?對,你沒有看錯,我也沒有寫錯!說精彩,除了編製經年外(的確延遲了約一年才公布),內容嘆為觀止兼十分豐富,一般上市公司無可比擬。

或許簡單講講背景,歲寶截至2011年度12月31日的業績,本來應該不遲於2012年3月公布,豈料當時核數師表示,歲寶未能提供足夠資料,以至審核工作未能如期完成。可是具體原因成謎,股份也因而停牌。

去年12月,該年報終於出爐,謎底也一併解開。年報所示,原來核數師對數筆合共4.64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預付款和按金,以及供應商提供的6,960萬元墊款「有意見」。好聽一點,是核數師對這些交易的真確有所保留。難聽一點,核數師不相信這些交易,所以過不了關。

對於這些問題帳項,雖然核數師報告只用了一頁來交代,但若看報表註腳,篇幅足足佔了4頁,還有44頁「董事作出的回應及審核委員會對交易進行獨立檢討後作出的意見」,實在佩服撰寫報告的核數師,能把問題扼要描述。

董事會報告也不讓核數師報告專美,於「過往的關連交易」一節中披露,原來於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間,該集團向三家關連公司,提供19項免息短期現金墊款,金額合共7,250萬元。可是,歲寶並無按照上市條例向外披露,事前也沒有諮詢法律意見,也沒有得到董事會的批准。歲寶的解釋也很特別,居然是「本集團當時具備的現金結餘過剩」!是否精彩得無話可說呢?

截至2011年12月,歲寶的資產淨值是15.6億元,以上述兩宗「有意見」的款項,加上關連交易涉及的金額合共是6億元,佔資產淨值39%之多!

首先講講預付款和按金,按性質分成三類,包括店舖裝修的5,530萬元預付款、收購物業的2.57億元按金,以及1.53億元的購貨預付款。店舖裝修預付款涉及兩個店舖的裝修工程,按合約要求,歲寶先向裝修公司支付七成裝修費,但付款後工程一直都未有展開。據公司解釋,是因為相關物業交付及收購延誤所致。由於物業交易最後取消,所以連帶工程也取消,預付款於年結日後全數退回。

收購物業的按金涉及三項物業,當中兩項現已取消,為數1.73億元的按金也全數退還。另一項位於海豐的仍然繼續,合約金額是1.68億元,並且已繳付了8,400萬元的按金。核數師質疑此交易,皆因只有1,600萬元按金是直接付給發展商,其餘6,800萬元則按照發展商要求,於香港支付給三名人士及一家公司。

另外,雖然合約金額是1.68億元,但只向政府申報了1億元。還有一點,其實歲寶在收購前已委聘了獨立估值師估值,結果是收購價合理。但不知何因,核數師卻要求多一位估值師的意見,出來的結果相反,估值較合約金額低3,200萬元,歲寶也因此要為預付款做減值撥備。

購貨預付款涉及三家供應商,於2011年歲寶已合共支付了2.97億元,可是只收到3,340萬元的貨物。根據歲寶解釋,預付安排可以獲得特定供應或折扣。不過,此安排已於年結日後取消,預付款亦已經收回。

最後是由供應商提供的6,960萬元墊款,歲寶於臨近年結日時收到,但當中的6,360萬元卻於年結日後退還。根據歲寶解釋,款項是向供應商提供促銷和廣告服務的收款,但由於政府於2011年12月實施了新規定,嚴格限制零售企業這類收費,所以於年結後將款項退回以避免違規。

上述各項解釋是否合理見仁見智,但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雖然簽訂了合同,但於年結日後幾乎全部「可以」取消及還原,這些交易對手真的很疼愛歲寶呀!有人說核數師太過嚴格,可是,臨近年結日前後有大額資金流入流出,難免惹人疑竇。

公平點說,歲寶的問題其實於內地很普遍。例如收購海豐物業,合約金額和政府申報金額不同,類似的「陰陽合同」安排就已經由來已久。不過,既然來香港上市,一切就得循規蹈矩,希望他們按照年報內的企業管治報告所言,認真去改善內部監控。

文章來源:AM730 2013-01-24

&&&&&&&&

2013年1月22日星期二

收緊公司查冊的是與非

最近私隱專員公署炮轟數家學校和院校,批評他們未有做好防範措施,在網上洩露了學生的個人資料,例如姓名、學生編號、電郵地址及電話號碼等。私隱專員更指,涉及的學生人數超過八千名,而且資料可被不法之徒用來行騙或假冒身份。消息一出,輿論譁然,指責之聲此起彼落。

有沒有想過,若果有機構將你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證號碼公開的話,你會如何反應呢?相信會罵得更兇吧?但奇怪的是,輿論對此卻大表支持。說的就是現時沿用已久,公眾可以透過公司註冊處查閱公司資料的法律條例。現時任何人士,只要到公司註冊處或其網站,支付11或22元,就可以取得任何一家香港公司,所有董事上述的三項資料。

不過,港府早前重寫《公司條例》時收緊了此制度。在新條例下,所有新登記的資料不再顯示董事的整個身份證號碼,住址也只限某些人士查閱。新法例早已於去年由立法會通過,草擬的法例條文很早已經上載於立法會網站,而且也做了公眾諮詢。可是,輿論現在卻認為改不得。

最先「發現」有問題的是傳媒,他們提出反對絕對可以理解,皆因新例直接影響記者的採訪工作,就好像陳局長的「劏房事件」,靠的就是公司註冊處資料。

另外,有人認為,此次修例是現屆政府的陰謀,企圖以此阻礙新聞採訪工作。當然我不敢抹煞此可能,但公平點說,條例重寫工作早於2006年已經開始,相關條文也早於2009年已經討論和諮詢,按常理推斷,現屆政府沒此能耐吧?不過,是否借此機會,乘機收緊新聞採訪,那就請讀者自行判斷。

新法例也對某些行業帶來不便,就好像我們核數師,很多時都需要查閱公司登記冊,並利用身份證號碼來核實董事身份,以及查核董事有沒有作出關連交易。若果沒有完整的身份證號碼,就不能百分百肯定董事的身份,需要向當事人確認。至於董事住址披露問題,銀行業界也不同意改例,因為沒有住址,他們就難以追數。

根據《公司條例草案》委員會的討論文件,不公開董事住址是為了防止被濫用。有說此情況在香港很少發生,但連雷曼當年也能倒閉,誰敢說沒有風險?另外,有說此乃「公器」,在保障公眾知情懽下,在香港做生意的董事就要有所犧牲。

不過,上述這點恕我不能完全同意,公眾知情權固然重要,但也不是無限大吧?例如政府曾表示,現在找地興建公屋相當困難,因為要照顧該區居民的需要。同一道理,在顧及公眾利益時,是否也應盡力保障個人私隱?

坦白講,無論新例還是舊例都只能「裝無心人」。若有心隱姓埋名做壞事,只需要在海外開設一家離岸公司,例如BVI或Cayman Islands,然後利用它來做香港公司的董事或股東,又或者找個人和他簽訂一份委託人協議(Nominee agreement),由他「出面」做公司董事或股東。在這個安排下,除非有特別門路的私家偵探,否則任你如何去查也查不出來。

平心而論,新機制並非完全不公開資料,而是設了某些限制。以身份證號碼為例,法例只要求遮蓋某幾個數位,例如A1234XXX。若果另有一同名同姓名之人,其身份證號碼也是如此,很大程度上可以確定為同一人吧?就算不成,合資格人士也可以向公司註冊處申請獲取完整號碼,雖然是麻煩了點,但至少顧及別人的私隱吧?

個人認為,與其推翻已通過的法例,不如爭取如何在現有的法例下將影響減少。例如減少遮蓋身份證號碼數位的數目,甚至將傳媒也納入為合資格的查閱人士。其實也難怪輿論如此敏感,一來修例時沒有諮詢傳媒機構,二來近年傳媒感到採訪工作屢屢受阻,加上現屆政府民望實在太低,要取得市民信任非常困難。

相信有不少朋友不認同我的看法,可是設身處地想想,姓名,住址和身份證號碼都是極敏感資料,有誰願意公開?若果連自己都不願意,為何又要求他人呢?

寫此文的目的,只希望此事能在保障個人私隱和公眾利益上取得平衡,而不是「all-or-nothing」的兩極結果。

文章來源:AM730 2013-01-22

&&&&&&&&

2013年1月21日星期一

不肯認錯唔著數

我們自小就受父母和師長教導,做錯事不緊要,只要肯承認,並且誠心認錯,別人都會給你機會。就算最後得不到對方原諒,但至少盡了力,給自己一個交待。

德國與日本就是最佳例子。二次大戰時,德軍犯下不少戰爭罪行,即使如此,當年被她侵略的國家,現在也鮮有公開高調指責德國。就算有,也只是針對納粹主義。這事我特意問了一位英國朋友,他也是這樣說,而且解釋說,因為德國肯誠心認錯,所以普遍得到鄰國的原諒和尊重。

反觀日本,在二次大戰時同樣犯下不少罪行。最近寫《老牌百貨》時,因為要找尋香港日治時期的兌換率,所以看了不少資料,難怪老一輩對日本仍相當忿恨,所以兩岸三地以及南韓不時都有反日遊行,抗議日軍在二戰時的種種暴行。無他,因為日本有不少高官一直都否認其事,還纂改歷史,企圖掩飾當年的罪行,結果與鄰國的關係一直都不太好。真的不明白,究竟那些日本官員,是真心相信當年日軍沒有犯罪?還是明知犯錯但礙於面子不肯承認?

人的心理就是這樣難明,明明退一步就可以海闊天空,但就堅持不肯認衰,苦苦死撐。我們的梁特首就是絕佳例子。

上星期我在《信報》寫了對施政報告內經濟措施的意見,在此不贅了。不過,連日來輿論都批評特首,說施政報告內某幾項措施,與他競選時提出的政綱有出入。本來一句「對不起,雖然已盡了力,可是暫時無法實踐當初的承諾」,再加一句「但我不會放棄,並且會繼續盡力最好每一項工作」,相信不少市民會明白和體諒。可是,特首還是利用「無承諾過」、「沒有放棄目標」、「未提及不等於不去做」等字眼來解釋,就令人有「愈是解釋,愈是掩飾」之感。

道歉對梁特首非常重要,因為在於對梁粉和支持者有所交待。說實話,反對特首的,無論道歉與否也會繼續不喜歡他下去。但不道歉,除了令反對者多了一個口實外,更令支持者失望,因此而離棄他就不值得吧?這樣簡單易計,為何特首如此失算?或許,特首認為支持者全是忠心不異的鐵梁粉,又或者認為他們都是善忘,不會記起競選承諾吧。

相關文章:信報-《施政報告》之我感:不合格!

&&&&&&&&

2013年1月19日星期六

《施政報告》之我感:不合格!

此文刊於昨天(2013年1月18日)《信報》的年青有計專欄內。

--------

《施政報告》之我感:不合格! (作者: Bittermelon)

梁特首上任後第一份《施政報告》於星期三出爐,報告全文分為200段,合共45頁。

我做了一個簡單統計,在九個大範疇當中,經濟佔了五頁半,房屋及土地供應佔十頁,關懷社會,家是香港(包括扶貧、社會及退休保障、安老、社福等)佔八頁多些,環保和保育佔三頁半,其餘範疇包括教育、醫療、交通運輸、文化藝術和體育發展,以及行政及政制,篇幅則介乎頁半至兩頁半之間。

若以此來推算,房屋及地產,以及社會福利應該是《施政報告》的重點,經濟次之,其餘各項則較次要。

細閱過後,報告沒有甚麼驚喜和新意,而且中期措施居多,短期措施欠奉,看後有「遠水真能救近火嗎」的疑問。說「遠水」的另一個原因,是在報告中經常說要進一步研究這個、將會檢討那個。

我又統計了一下,不計算目錄、引言和結語,整份《施政報告》合共約25000字,但「研究」此字詞出現了49次,「檢討」出現了32次。另外,「探討」、「檢視」、「加快」和「盡快」合共出現了52次。

適度有為令人擔心

身為會計師最關心就是經濟。翻開報告的相關章節,「適度有為」四個字最吸引我,皆因政府不單口講,而且正式將干預市場列為施政理念,報告還舉出買家印花稅做政府近期「適度有為」的例子。可是此舉將炒家趕盡殺絕,令市場失去平衡,因為炒家既能令樓價上升,也能令樓價下跌,措施是否真的「有為」實在見仁見智。

可是更重要的是,措施同時也減低了企業投資於物業市場的意欲,影響他們在港做生意的自由度。香港經濟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有賴於政府過去的「積極不干預」。現在政府明言要干預,就不禁令人擔心,日後在港做生意的制抓將愈來愈多。

究竟《施政報告》在經濟方面將有甚麼作為呢?原來主菜是要「做多做闊」。眾所周知,香港目前主要依賴幾個產業,做闊即是要發展其他行業把餅造大,朝這個方向走絕對正確。可是報告內容了無新意,仍是上兩屆特首「說」要重點發展的那些產業,令本來稍為寬了的心應聲下沉。

本地人才培訓不足

就拿國際航運中心這點為例,報告說要鞏固和提升香港在這方面的地位,在現有的碼頭業務基礎上,發展國際航運服務業。報告還說香港目前有優秀的專才,而且發展勢頭良好。實情或許是如此,但就我所知,這些專才主要依靠外面輸入,本地人才培訓根本不足。

例如海商法(Maritime Law)的專才,現在想招聘一位主修海商法的本地大學畢業生嗎?對不起,除了城大有一個碩士課程外,各大專院校的供應幾乎是零(有錯請指正)。要找的話,唯有找那些來港深造的國內大學生,他們有不少是來自國內某著名海事大學,又或者直接聯絡台灣和英國某幾家大學,她們專門培訓這方面的專才。

可是,航運服務業又豈只需要海商法專才?還有驗船顧問、海事保險經紀、索賠顧問、船舶買賣經紀、融資中介人等等呢?單是海事保險,保賠險和船殼險所需要的知識就已經很不同,其他險種更是五花八門,香港根本缺乏這方面的培訓,而且這些專才相當缺乏,香港各大專院校開辦相關的課程也不多,就算有,也只是副修而不是主修。

以為在教育章節會有相關措施,去支持航運業發展,但翻了報告好半天,也未能找到片言隻語。這就不禁令人擔心,沒有人才培訓又如何發展航運服務業呢?

另外,整個經濟施政理念缺乏危機意識,各項措施太過依賴內地,對於拓展海外市場,報告只用了兩小段交代,具體完全欠奉。

做投資的都知道,不要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內。同一道理,一旦內地經濟逆轉,香港經濟自然不能幸免,若現在還不向外拓展,到時就為時已晚。

最後想講的是對中小企的支援。雖然報告略有提及,但只是舊酒新瓶,而且也偏重於拓展內地市場,租金高企問題未見提及。以為在房屋及土地供應章節有交代吧,但就只提及過增加商業用地和設施,以及活化工廈,沒有言明是否能惠及中小企。

綜合上述各點,個人認為《施政報告》關於經濟的措施欠缺新意,若要評分,對不起,我認為不合格。

文章來源:http://hkyaa.blogspot.hk/2013/01/bittermelon.html

&&&&&&&&

2013年1月18日星期五

晨鳴的Acid test

上一篇探討過晨鳴紙業(1812)的債務問題,不論金額以及與資產的比率,借貸近年續升。借貸主要用於各個投資項目,但目前的利潤和回報都並不理想。這一篇則探討另一個被外界關心的問題,就是晨鳴是否資金周轉不靈。

要求證的話,最佳的方法是看看他們的流動資金比率(Liquidity ratio),當中以流動資產負債比率(Current ratio)最為廣泛使用。一般來說,此比率至少要超過1才算是正常,而且比率愈高,理論上企業的短期資金流動性就愈好(但太高則可能存在其他問題,日後有機會再談)。

不過,若果低於1的話,則代表流動負債較流動資產高,這反映企業資產的流動性低,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較弱。於2012年6月,晨鳴的流動資產有178億元(人民幣,下同),不過,流動負債卻有207億元,將前者與後者相除後,得出來的數字是0.86,就是流動資產負債比率。換句話說,若於2012年6月,晨鳴將所有流動資產耗盡,理論上不足夠償還所有短期債務。

由於流動資產和負債會因應營運情況而不斷改變,若單以2012年6月一個時間點,就斷定晨鳴有問題並不公平,最好還是查看一下其他時段。根據過去幾年年報的數據來計算,2009年12月的流動資產負債比率是1.49,屬於正常水平。可是,到了2010年12月則急挫至0.91,及至2011年12月再下跌至0.87。即是說,晨鳴的流動資產比率自2010年開始轉差,並且持續下跌,來到2012年6月更是新低。

在流動資產中,存貨一向被視為流動性最低,因為要將貨物變成現金,需要通過銷售程序。所以,為了更進一步了解企業的資產流動性,有人喜歡使用速動比率(Quick ratio)。顧名思義,這裡的「速動」是指流動性高的資產(Quick assets),例如現金、銀行存款、應收款、短期投資等,而速動比率其實就是將以上這些資產與流動負債相除後所得出的比率。

回看晨鳴的速動比率,2009年12月有1.18,代表資產流動性健康。但是,到了2010年12月,比率下降至0.67,及至2011年12月和2012年6月,比率分別下跌至0.58和0.6,反映資產流動性不理想。

題外話,速動比率又叫做酸性測試比率(Acid test ratio)。為甚麼有這個叫法?聽過有一個說法,話說古人利用硝酸來測試黃金的真偽,因為硝酸能溶解大部分金屬,但卻不能動黃金分毫,所以在英文的諺語當中,Acid test被喻為嚴格的考驗。與此同時,速動比率較流動資產負債比率嚴苛,若企業的黃金份量(即速動資產)足夠,此測試就能合格,所以因而得名。

不論是流動資產負債比率還是速動比率,目前晨鳴都是處於低水平。反映他們資金周轉的確緊絀。不說別的,單說他們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金額,於2012年6月分別是116億元和18億元,合共就是134億元,而此數已經佔用流動資產的七成半了。這也解釋,為何晨鳴於去年底發行38億元的5年期公司債券。相信此舉將會令負債比率進一步上升,而且借貸開支難免再度增加。就好像2012年上半年,財務費用高達5.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5億元高出3.5倍之多。這次發行的債券,票面利率為5.65厘,即是在未來5年,晨鳴每年的利息開支就要增加2.2億元了。

流動資金比率下跌,原因都離不開存貨和應收帳周轉期轉差。回顧過去兩年半,晨鳴的存貨周轉期由2010年的70天,急升至2011年的106天,而於2012年上半年更加升至119天,反映存貨可能出現滯銷情況。

至於該集團應收帳周轉期也一樣,於2010年才只有39天,到了2011年變成52天,2012年上半年升至58天。兩個周轉期皆屬持續增加,顯示該集團資金回籠的時間不斷拖延。可幸的是,晨鳴同時將應付周轉期延長,由2010年的64天,上升至2012年上半年的90天,所以現金周轉期也只是由2010年的45天,上升至2012年上半年的87天。

根據最近一期的中期報告,晨鳴管理層認為,雖然目前行業低迷,但公司已擴張了前景較好的紙種產能,行業一旦復甦,業績將會「爆發式」增長。現在先立此存照,看看何時能夠實現。

文章來源:AM730 2013-01-18

&&&&&&&&

2013年1月17日星期四

晨鳴是否債台高築

早前有報章報道,說晨鳴紙業(1812)債台高築,而且現金周轉不靈,因而拖欠武漢工廠員工的薪金達半年之久,上個月還引發遊行示威。亦有報道指,事件起因是工廠需要搬遷,可是當地員工不滿意補償金額,因而聚眾鬧事。隨後晨鳴澄清,武漢工廠停產是按照當地政府規劃,以及公司發展需求所致。晨鳴強調沒有拖欠工資,並已為受影響員工作適當安排。

不論報道是否屬實,相信不少朋友都關心一個問題,究竟晨鳴是否欠債纍纍?相信最佳方法,就是查看他們的財務報表吧。截至2012年6月,他們的非流動負債有114.7億元(人民幣,下同),流動負債更有207.1億元,總負債高達321.8億元,較2011年12月,高出5%,若與2010年12月相比,更加高出62%。單看金額和升幅相當嚇人,但金額巨大未必等於負債高,還要看企業的資產大小,並與之比較才能判斷。

要如何比較?較為普遍的做法是看資產負債比率(Debt to asset ratio)。於2009年,晨鳴的比率是47.77%,表示他們的資產約有四成八是靠借貸來維持,其餘的五成二,則依靠股東資本。可是,到了2010年和2011年,此比率分別上升至56.5%和67.15%。來到2012年6月,比率再升至68.68%。換句話說,他們目前依靠借貸去維持資產的比率,已上升至六成九,由此可見,晨鳴於近年不斷增加借貸。

此比率算很高嗎?或許看看同業的比率如何吧。例如玖龍紙業(2689),2012年的比率是62.2%,2011年是58.7%。另一家理文造紙(2314),過去兩年的比率分別是49.5%和46.7%。相比之下,晨鳴的資產負債比率,的確較同業為高。

另外,若看債務股本比率(Debt to equity ratio)也能看出端倪,此比率主要用來衡量企業的財務槓桿有多大。於2012年6月,晨鳴的比率是2.2 ,於2011年12月也有2,這代表他們在融資安排方面,向外借貸比股東權益高出2倍之多。一般來說,借貸人不願意見到此比率上升,因為代表借貸風險增加,倘若企業倒閉,借貸人能收回貸款的機會就會相對大減。

寫到這裡,晨鳴的負債可以說是相對較高。不過,於股東角度去看,並非一定是壞事,因為利用財務槓桿來營運,就能借別人的錢去把生意造大,即使資產負債比率,和債務股本比率增加,只要營業收入和回報也能相應增加,這樣就不是問題。那麼晨鳴這方面的表現又如何?

翻看過去3年的營業收入,金額都有穩定的升幅,例如2010年,收入升幅有15.58%,2011年則有3.16%,到了2012年上半年,收入更高達99.6億元,較去年同期升12%。可是,利潤總額就沒有那麼理想了。雖然2010年增加了33.2%,但2011年卻大幅下跌55.26%。到了2012年上半年,利潤總額只有1,251.8萬元,較去年同期勁挫97.89%。

晨鳴的回報率也有著相同的命運。以他們的淨資產收益比率為例,即是每運用1元能夠賺到多少收益,於2012年上半年只有0.7%。若看過去3年,即2009年至2011年,比率也只介乎4.5%至8.59%。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比率更只有2.11%至7.64%。

負債不斷增加,但回報卻持續下跌,反映晨鳴在資本運用方面不太理想。究竟他們的資金用在何處?

查看現金流量表,原來近年主要用於資本性開支。根據年報所顯示,投資包括子公司壽光美倫紙業的幾個銅版紙、生活用紙和高檔塗布白牛卡紙項目,還有湛江木漿項目,以及高檔文化紙項目等。

不過,根據最新的中期報告,在目前主要7家子公司當中,只有湛江晨鳴漿紙廠和山東晨鳴熱電公司是賺錢的,其餘5家均蝕錢,特別是山東晨鳴紙業銷售有限公司,2012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有76.1億元,是晨鳴的主要收入來源,但卻出現2,962萬元虧損,難怪回報比率並不理想了。

綜合以上各點,用「債台高築」來形容相信也不失為過。有說目前整個造紙行業因過度擴張以致生產能力過剩,無論如何,晨鳴的投資於未來能否賺取足夠的回報才是關鍵。下一篇將探討晨鳴的資金周轉問題。

文章來源:AM730 2013-01-17

&&&&&&&&

2013年1月15日星期二

自由行下誰吃得最多

自由行從2003年7月推行至今快有10年,是典型的「造大個餅」政策。雖然受惠行業眾多包括旅遊、零售、地產和酒店等,但時常都聽到有企業說,因租金和人工等成本不斷上漲,因此做生意不容易。

記得有朋友曾於銅鑼灣開設樓上舖咖啡店,經營了1年已經收支平衡,而且第二年已經回本。本來以為第三年開始就是收成期,豈料業主竟然加租一倍。咖啡店只是小生意,朋友計過數後,發覺難以維持,業主又企硬半分不減,無奈唯有將咖啡店結業。

一直都有一個印象,近年因自由行關係,餅的而且確是造大了,但卻被地產商狠狠咬了一大口,究竟事實是否如此呢?為了探個究竟,我選了較為受惠於自由行的零售企業,莎莎國際(178)來研究一下。選莎莎的原因,是他們的主要市場都在香港,股價對自由行的消息較為敏感,而且生意也較受工資和店舖租金影響。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未有自由行時,已經在港有業務,因此才能做比較。

先看「餅身」變化。按金額計,莎莎的營業額在自由行實施後升幅可觀。莎莎的年結日在每年3月31日,即是2002至2003年度,就是他們在自由行推出前的最後一個年度,當時營業額只有16.4億元。接著看看莎莎最近的一個全年業績,即是2011至2012年度,營業額高達64.1億元 ,10年間激升2.9倍。由此可見,「餅的確是造大了」。

接下來看看這個「大餅」如何分配。首先是租金,2002至2003年度金額共1.7億元,2011至2012年度已升至6.3億元,增加也有2.7倍,與營業額升幅相若。單看金額升幅,地產商現在吃到的分量,的確比自由行推出前大。

可是,若將租金除以同期的營業額,即是租金成本對營業額的比例,結果就令人有點意外。2002至2003年度的比例是10%,2011至2012年度仍是10%。回顧過去10年,此比例也維持在10%左右,最新的2012至2013年上半年,則稍為增至11%(圖)。簡單來說,餅雖然造大了,地產商從莎莎拿到的分量也比以前多了,但按份額計算,10年來也只是10%左右。

工資又如何?2002至2003年度,薪金支出合共2.9億元,2011至2012年度,升至8.2億元,上揚1.8倍,較營業額和租金升幅為低。

若看金額升幅,員工現在吃到的分量較自由行前大。可是,薪金對營業額的比例,就由2002至2003年度的18%,下跌至2011至2012年度的13%。

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此比例在過去10年持續下跌(圖)。即使於2012至2013年上半年,回升至14%,但仍然較10年前低4個百分點。和地產商一樣,員工從莎莎拿到的分量雖然比以前多,但份額反而減少。


那麼,多出來的餅去了那裡?答案是股東。於2002至2003年度,稅前經營溢利撇除其他收入,只有0.7億元,對營業額的比例是4%。到了2011至2012年度,該溢利勁升至7.9億元,較10年前高出約10.2倍,對營業額比例,更跳升8個百分點至歷史高位12%。雖然2012至2013年上半年回落至9%,但分到的餅不單比以前多,份額更是大幅上升。

總括而言,自由行前是一個一磅蛋糕大家分,供應商分到56%、地產商得10%、員工得18%、其他得12%,股東最後分得4%。來到今天,蛋糕變成了四磅,供應商分到54%、地產商得到11%、員工得14%、其他得12%,而股東亦分得9%。

公平嗎?那要看你站在那個角度去看了。員工可能會說,沒有我們努力打拼,公司怎會有今天,辛苦工作但份額卻沒有相應增加,實在不公平呀!但股東可能會說,出資讓公司做生意是要冒風險的,沒有我們投資,何來生意可做?何況出錢愈多風險愈大,拿多些份額理所當然呀!其實在資本社會下,一個餅能分到多少,全看各方的議價能力。綜觀這10年,誰的議價能力較高,顯而易見,但肯定不是員工。

值得一提,莎莎租金對營業額比例,10年間能穩定地維持在10%左右,反映他們在控制租金開支方面有一定能力,如近年見到他們在旺區開設樓上舖,相信此舉有助減輕整體租金開支。這就證明他們識變通,且嚴格遵守預算,不會盲目在旺區搶舖而犧牲溢利率,對股東來說自然是信心之選。

文章來源:AM730 2013-01-15

&&&&&&&&

2013年1月14日星期一

找藉口比冷漠更可怕

印度巴士輪姦案近日開審,事件反映出當地婦女長期抱受不公平對待,連日來已經有很多討論,在此不贅。不過有一點想講講,就是當地人的冷漠。

從新聞畫面中所見,事件發生了之後,當地人個個咬牙切齒,位位義憤填膺。可是,根據受害者男友人憶述,他們受害之後被拋在道路上,竟然沒有人肯停車施以援手,實在冷漠得令人吃驚。

為甚麼會這樣呢?大抵出於「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又或者「免惹麻煩,閒事莫理」的心態吧?但可有想過,其實冷漠等於縱容罪行?道理很簡單,若果每人都肯關心一下身邊發生的事,罪惡就無所遁形。

不過,比起冷漠,為惡行塗脂抹粉才叫恐怖。上星期三在議會之上就出現這種醜態。梁特首公然講大話,他要不要因此而受彈劾甚至下台,各人想法各異並不稀奇。例如有人認為,既然他做錯了,身為特首的他就無資格再領導港人;也有人認為,雖然他做錯了,但已經道了歉,可以理解和原諒,所以支持他繼續擔任特首一職。

個人認為上述兩種想法都應受尊重,因為兩者都是基於「特首做錯了」為出發點,彈劾或下台與否只是處理問題。正如裇衫染上了污漬但清洗不了,有人覺得礙眼而選擇整件棄掉,但也有人不介意而繼續穿著。

若論最可怕的,就是認為特首「沒有做錯」。特首明明講了大話,但竟然有議員為他找出種種可笑的藉口掩飾,說忘記了花棚又有何稀奇。其實這種行為比冷漠更可怕,因為不單超出了縱容的範圍,還企圖為他人的錯誤找藉口,變相是鼓勵繼續犯錯,價值觀大有問題。有這些議員在議會代表我,真羞家!

&&&&&&&&

2013年1月11日星期五

陳豪上身

或許真的受了陳豪影響,年多前開始學習自己沖煮咖啡。初時以為很容易,豈料原來是一門大學問。不說其他,單是選擇咖啡豆就已經不簡單,例如產地,不同地方出產的咖啡豆都有不同的風味。例如哥倫比亞和巴西出產的咖啡豆,前者酸度較高,但口感較厚,後者酸度較低,但苦味較重,現時全世界主要有30個產地,每種嘗試一下,去找出自己喜愛的口味,所花的心機和時間已經不少。這還未完,將不同產地的咖啡豆併配,風味又可以完全不同。就算不作併配,只喝單一品種,咖啡豆的洗水和烘焙程度也能改變口味。

除此以外,沖煮方法也令人著迷,現在流行的方法共有8種之多,包括意式濃縮、蒸濾、過濾紙、虹吸式、法蘭絨濾網、冰滴、法式壓濾壺及摩卡壺。每種所用的器具和方法都不同,所花的時間也各異,而沖煮出來口味也有分別。一頭栽進了去咖啡世界就難以自拔!

講起咖啡,除了連鎖店外,在香港就不得不講捷榮咖啡(新加坡交易所股票代號T26)了。八卦心態下,找出他們的年報來看看,原來捷榮在香港起家,並於2001年在新加坡上市。業務主要是製造和批發咖啡及紅茶產品。他們從外地買入咖啡豆和紅茶茶葉,加工製成各式產品後,售予酒店和餐廳,主打香港和內地市場。

細看他們近4年業績,每年銷售都超過4億(港元,下同),2011年更加突破至5.3億元,而2012年首9個月也有4.4億元,賣咖啡紅茶有如此成績並不簡單。可是,近4年毛利率似有下跌趨勢,例如2009年有39%,2012年首9個月只有32%。

另外,股本回報率於2009和2010年分別有10%和9%,但到了2011年因溢利大幅下跌,導致股本回報率降至3%,可幸的是,2012年首9個月略有改善至4%。其實捷榮於2008至2010年,稅後溢利都在2,000萬元之上,溢利率都能維持在5%至7%。但由於經銷和行政開支上升,2012年首9個月的稅後溢利只有1,286萬元,溢利率下跌至3%。

根據年報所說,近年業績不理想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咖啡豆價格急升。自己的審計性格不改,所以特意找來近年的咖啡豆價格來查證。咖啡豆可分為兩大品種,一種叫「Robusta」,防害力強,適宜大量種植,但口味較為酸澀,大多數用來製造即溶咖啡。另一種叫「Arabicas」,防害力弱,所以較難種植,但口味絕佳,市面上的精品咖啡大多數採用此品種,所以價錢較貴。

雖然不知道捷榮購買兩個品種的比例是多少,但單從價格走勢(圖)就會發現,當咖啡豆價格下跌時,捷榮的毛利率就會上升,反之亦然。例如2009年,Arabicas咖啡豆的平均價格是每磅141.6美仙,Robusta是77.13美仙,捷榮的毛利率就有39%。


可是,兩隻咖啡豆的價錢在2011年分別飆升了93%及50%,至273.21美仙和116美仙,捷榮的毛利率就跌至只有32%。從此看來,捷榮的毛利的確受咖啡豆價格影響,而且他們似乎不能將咖啡豆價格的升幅,全數轉嫁給客戶。另外,雖然2012年首9個月咖啡豆平均價格回落,但捷榮的毛利率依然在32%而沒有回升,這點則值得留意跟進。

除了向酒店餐廳供應產品外,他們也經營自己的餐廳。從官方網頁得知,他們於2007年在香港中環開設一間名為TW Coffee Concept的餐廳,於2009年在尖沙咀也有一家。可是上網看看食評,發現風評不佳,說咖啡和食物水準只是一般。不知是否這個原因,餐廳的營業額逐年下跌,由2009年的520萬元跌至2011年只有161萬元,兩家餐廳現在已經結業。於2011年,他們在中國深圳開設了另一家名為So-in的飲品店,主打年輕人市場,由於2012年中期和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都沒有披露其營業額,暫時未知業績如何,具體情況需要留待年報來交代吧。

註:咖啡豆價格來自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網站,並參照Other Mild Arabicas和Robustas的紐約市場價格。

文章來源:AM730 2013-01-11

&&&&&&&&

2013年1月10日星期四

老牌百貨

早前在「臉書」看到一幅圖片,內容是香港老牌百貨公司先施(244)於1943年的財務報表。就圖片中所見,整份報表是以毛筆手寫而成。細看資產負債表,當時先施的資產總值是982萬元,而損益表顯示,當年的純利有400萬元。


不過,由於當時香港正處於日治時期,而且在數位欄上見到有「円」字樣,相信報表的貨幣單位應是日圓。在維基找了一下,當時港元與日本軍票的兌換價是4:1,若以此來計算,估計當時的資產帳面值大約為3,928萬元,以現時先施市值大約是3.96億元來做比較,70年後的今天,先施帳面升值了10倍。

不過,當時的經濟處於混亂狀態,全國通脹率達到245%,若去除這些因素,升值倍數相信肯定更高。

根據先施的官方網頁和維基的資料所記載,該公司自1900年已經成立,再查看公司註冊處的紀錄,發現目前於主板上市的「先施有限公司」,則是於1919年成立,當時公司的註冊名稱,只有英文字樣,直至1974年,才加入中文名稱。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註冊處給予先施的公司編號,是個三位數「262」,而目前最新的公司編號,則已經是「18」字頭的七個位數字,由此可見,該公司果然是歷史悠久。

一家企業,能夠生存超過一百年,其實真的不容易,不說別的,單是經過戰亂仍然可以屹立不倒,已經是相當難得。

再翻閱他們最近的財務報告,該公司於2011年至2012年度虧蝕了855萬元,而2012年至2013年度的上半年,則虧蝕了1,238萬元。雖則如此,論賺錢的能力,他們其實不算弱。

就好像顯示盈利能力的毛利率,該公司於2012年至2013年度的上半年,就有65%,過去兩年,也可以維持在此水平。雖然存貨周轉期有點長,在2012年至2013年度上半年是173天,但應付周轉期達到221天,相減之後,再加上5天的應收帳周轉期,還剩下43天,可以把資金用作投資。

應付帳周轉期長,相信是受惠於寄賣和專櫃銷售。其實專櫃是一盤很好賺的生意,自己不用掏錢去進貨,只需提供地方,以及後勤支援給貨主便可,當貨物賣出後先把錢穩袋,扣起佣金後才支付餘款,每月的現金流因而相當強勁。

由於2012年至2013年度的中期報告比較簡單,看不到專櫃的份額。不過,從2011年至2012年度的年報所得知,在先施百貨業務的4.9億元 營業額當中,其中64%是來自售賣自家貨品的,而寄賣和專櫃銷售則佔36%的比重。扣除各項開支之後,百貨業務的溢利達到4,196萬元,溢利比率接近9%。

再看看先施的流動資產和負債比率,於2012年8月底的結算日有2.8倍,流動性屬於健康水平,難怪他們有不少金融資產,截至2012年8月,相關資產有2.5億元。

不過,雖然於2012年至2013年度的上半年,其中利息及股息等收入合共有833萬元,可是在證券買賣方面,卻錄得有1,769萬元的虧損,主要原因是對市場公允值調整所致,這也是百貨業務的溢利被蠶食,致使先施於2012年至2013年度上半年出現虧損的原因。

其實2011年至2012年度的情況也差不多,百貨業務貢獻了4,196萬元的溢利,而利息及股息等收入也共有2,224萬元。可是,期內在證券買賣方面,亦出現了2,726萬元的虧損。

此外,該公司還有兩筆海外投資,是需要做減值撥備,其中包括一家美國軟件開發公司的1,930萬元減值,以及來自中國內地酒店項目的954萬元撇帳,再加上聯營公司虧損等項目,該公司於該年度的溢利,便出現855萬元的虧損。

換句話說,若他們只要守住本業不作其他投資,溢利是頗可以的。當然,現在這樣說,則有點馬後炮,若一家企業只著重單一業務的發展,一旦經濟逆轉時,就可能出現大麻煩。所以,在主業發展以外,搞其他投資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文章來源:AM730 2013-01-10

&&&&&&&&

2013年1月8日星期二

李寧的現金流

於上一篇提及過,內地著名體育服飾品牌李寧(2331),最近推出一次性的「渠道復興計劃」,規模約為14億至18億元(人民幣,下同),管理層強調是以非現金方式,以新貨回購經銷商的舊貨,並且將相關應收帳款抵消。

假設計劃最終規模是下限的14億元,究竟對李寧的財務有多大影響?或許這些比率能給我們一個概念:截至2012年6月底,李寧的資產總值有76億元,將復興計劃與之比較,規模是資產總值的18%。若看撇除了固定和無形資產等項目的流動資產又如何?數值於同一時間有54億元,復興計劃相當於此值的26%。

流動資產尚未計算負債,不如看看流動資產淨值好嗎?此數於同期有25.9億元,復興計劃相當於此數的54%。由股東的角度去看又會怎樣?那就看看股東權益吧。總值有38億元,計劃規模佔總值36%。

或許更簡單地以溢利來做比較吧,2010年及2011年的稅後溢利合共是15.4億元,即是復興計劃將過去兩年的利潤全數奉上。

無論用甚麼去作比較,在在都顯示出,復興計劃影響李寧的財政狀況甚大。例如股東權益,其實就是以當中的三成六去做注碼。若果如管理層所言,能重塑渠道盈利固然好,但失敗的話,股東的損失將會相當慘重。

不過,對財務影響大還是次要,究竟李寧有沒有足夠資源去實行呢?計劃主軸是以新貨換舊貨。可是,截至2012年6月底,李寧的存貨總值只有11.4億元,距離14億元下限,還相差2.6億元。那麼,李寧至少需要多動用2.6億元資產去維持吧?

正所謂遠水不能救近火,動用現金就是最快捷的方法。截至2012年6月底,李寧手頭現金約有13.3億元,拿出約20%出來應急,看來足夠應付。

說到現金,就不得不看現金流。一家企業的現金流是否健康,最重要還是看「經營活動」能否可以產生足夠的現金。看看由2010年上半年至今,李寧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由最初的5.3億元持續下跌,至2012年上半年的負6億元(圖),只是兩年半,上下波幅足足相差11億元之多。


究其原因,除了因為稅前溢利下降外,另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營運資金變動所致。

以2011年全年為例,李寧的稅前溢利有5.5億元,較2010年的15億元,下降64%。不過,未計入營運資金變動,以及調整了非現金等項目後,其實經營溢利高達10億元。可是於同一時間,因存貨上升而令現金流減少了4億元,應收帳款增加,更令現金流減少了4.9億元,因此,該集團全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最後只剩下4.3億元。簡單來說,李寧近年不單賺少了錢,存貨及應收帳上升,更嚴重影響其現金流。

不單現金流量減少,連帶現金周轉期也被拉長。於2010年,存貨及應收帳周轉期各為52天,即是貨物由賣出至收到貨款,合共需要104天。與此同時,向供應商支付貨款的應付帳周轉期是71天。將兩數相減,現金周轉期就是33天了。

到了2011年,由於存貨、應收帳及應付帳周轉期分別上升至73天、76天及94天,因此現金周轉期增至55天。再看看2012年上半年,三個周轉期分別急升至95天、108天及112天 ,所以最新的現金周轉期跳升至91天。簡而言之,李寧的現金回籠時間,兩年半前只需要33天,今天就需要91天。

雖然李寧的現金流和周轉期並不理想,可幸的是,從現金流量表得知(圖),李寧近年通過融資來解決。

於2011年,李寧由銀行獲得的新增借貸有22.4億元,期內償還了17.1億元的貸款,那麼新增貸款淨額就有5.3億元。

至於到了2012年上半年,李寧再從銀行獲得的新增借貸有9.2億元,期內償還了7.3億元,新增貸款淨額就有1.9億元。另外,李寧再於2012年2月,發行了票面總值7.5億元的可換股債券,扣除相關支出,因而獲得7.46億元的資金,加上還未使用的銀行信貸額度,相信李寧的資金,於短期內將不會出現大困難。

不過,可以預期的是,李寧來年的利息開支將會大升。至於「渠道復興計劃」是否成功,千萬不要只看財務指標,最重要還是未來一、兩年,該集團的經營活動的現金流是否有所改善。

文章來源:AM730 2013-01-08

&&&&&&&&

2013年1月7日星期一

殘忍

首先警告一下,此文內容有點血腥,不喜歡的話就請不要閱讀下去。

殘忍之事無日無知,生命不斷遭受殘殺,鋸頸放血的有,斬首示眾的有,扑頭劏肚的有,斬手斬腳的有,滾水活灼的有,可謂林林總總,應有盡有。死後屍骨也不得安寧。把內臟掏空,再將之煎皮拆骨,或者將之切塊,又或者剁成肉碎,絞成肉泥。

初生之犢當然也不會放過,只有幾個月大就被生劏活剝,以慢火燒烤並且斬件有之,放入滾油中泡炸也是有的。

其實這些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兇手包括你和我,每天間接或直接殘害無數生命,當中包括豬牛羊,雞鴨鵝,魚蝦蟹等,有些地方更連蛇貓狗馬兔也不放過,一些稀有動物更被捧成上品,為的就是滿足人類口腹之慾。

在這個地球上,相信人類應該是最貪婪。除了「為食」以外,有人為了美麗,喜歡活剝動物皮毛做皮草,或從活鵝身上拔毛做羽絨,又或者射殺大象取其象牙。為了保健,就從活熊抽取膽汁,射殺公鹿取其鹿茸,閹割老虎取其陽具。

有沒有看過一套電影叫《War of the Worlds》?港譯為《強戰世界》,當中就講述外星人如何屠殺地球人,並且從活生生的人類身上把血和組織抽乾。將外星人代入成現實中的人類,而片中的人類代入成現實中的牲畜,看了後就能明白,被先進文明屠宰的感受和滋味。這也是因為最近翻看了此片後自己的感想。

我並非呼籲大家從此茹素,因為自己不會也不能。可是,從今以後我會多吃素,並且盡量減少吃肉。不為甚麼,只求少些生靈因我而蒙難。

&&&&&&&&

2013年1月4日星期五

李寧渠道復興計劃夠特別

內地著名體育服飾品牌李寧(2331)最近推一次性「渠道復興計劃」,以新貨換舊貨方式,打算將經銷商積存的舊貨回收,抵消相關應收帳。計劃規模約14億至18億元(人民幣,下同),強調不涉現金。

個人覺得說法有點取巧,以貨換貨的確沒有現金「過手」,但貨物如何得來?還不是靠現金?而且貨物是流動資產,只是未換成現金罷了。坦白講,於會計角度去看,計劃最大的目的,似乎希望將呆帳撇除。截至2012年6月,李寧的應收帳高達25.2億元,較2011年12月上升了20%。應收帳上升可以有很多原因,例如營業額上升。不過,若看看收入與應收帳的比例,2011年全年是4.3倍,於短短6個月後的2012年上半年,比例已經急降至1.5倍,這就是一個警號。

李寧的應收帳急升,相信與應收帳周轉期上升有關,即是資金回籠出了問題。回看過去數年,應收帳周轉期基本上持續上升。李寧未上市前,例如2001至2003年,周轉期只介乎25至29天,於2004年上市那年,周轉期上升至33天(圖),到了2006年更加升至55天。雖然其後3年有所改善,但近年情況卻急轉直下。於2010年,周轉期是52天,2011年急升至76天,到了2012年上半年更加像火箭一樣爆升至112天。


另外,呆帳撥備也有上升趨勢。於2011年全年,撥備只有1,140萬元,只佔未減值前應收帳的0.5%。到了2012年上半年,撥備大升至6,122萬元,佔未減值前應收帳2.4%之多。於一般企業而言,客戶應收帳周轉期轉差,呆帳撥備又急升,理應收緊信貸才是,就算日後仍有生意往來,金額也會大幅減少。但李寧的復興計劃就很「特別」,不單只將舊帳撇除,而且還繼續向客戶供應新貨,完全跟信貸管理背道而馳。

為甚麼要這樣做?相信與內地體育服飾行業的「獨特」經營模式有莫大關係。李寧現時負責設計,生產和批發,只要將產品賣給經銷商,收入就能確認入帳,產品最終賣了多少給消費者,那是經銷商的事。但李寧的生意卻非常依賴經銷商,就以旗艦產品「李寧牌」為例,於2012年上半年,77%的營業額是來自他們,怪不得要出手相助了。

近期李寧應收帳周轉期爆升,反映經銷商的生意應該甚為困難,而且連帶令李寧的存貨周轉期也急升。於2010年,存貨周轉期只有52天(圖),2011年上升至73天,2012年上半年更高達95天。存貨周轉期代表產品由買入至送到經銷商手中的平均時間,除非李寧在庫存管理出了問題,否則的話,從存貨周轉期可以估計得到,兩年前經銷商不用兩個月就能「返貨」一次,一年前則要兩個半月,到了現在更超過3個月,反映出李寧產品可能滯銷。不單李寧,其實內地其他體育服飾品牌也有相同情況。造成今日局面,坊間說法不一。

有報道認為,內地體育品牌多年來通過經銷商「識做」,故意多入貨以「谷大」營業額,現在市場飽和,他們只是把之前賺到的回吐罷了。是否有此可能呢?我不敢評論,因經銷商和品牌全無關係,品牌雖不時向經銷商回購產品,但貨物賣出時又確是賣斷的,在會計上必須確認為收入,故只能說確有此空間,實際如何則靠讀者自行判斷。但也有報道說,經銷商的角色像「拆家」,利潤全靠貨物轉手以獲取差價圖利。所以他們從體育品牌大量進貨,然後設法傾銷給下游的特許經營店,根本沒有考慮市場需求。回說李寧,其實他們的復興計劃非常聰明,因兩大財務指標,存貨和應收帳周轉期必能大幅改善。

就以2012年上半年數據做例,假設存貨和應收帳均減少14億元,存貨周轉期即時由現時的95天勁減至37天,而應收帳周轉期則由108天,大幅下降至75天。

但財務指標好轉未必代表業績會有改善,最重要還是李寧品牌是否仍受市場歡迎。像喝台式珍珠奶茶,飲管塞了,用力吸吮或將珍珠吹出就能再喝到奶茶。可是,若你已經飽了,就算飲管如何暢通也無用吧?

文章來源:AM730 2013-01-04

&&&&&&&&

2013年1月3日星期四

iEconomy

早前寫了兩篇關於蘋果公司的文章,這篇想講一下他們對經濟的影響。先旨聲明,瓜瓜並不是蘋果教徒,而且對潮流電子產品有點抗拒,覺得新產品推出得太多太快,就像被熱捧的iPhone,新款應市不久就有更新的型號推出,而且銷售手法又以「擠牙膏」方式,企圖去製造供求緊張,令人感到不買就是蝕底。

自己是那種比較講實際的人,買回來的電子產品大多數按需要而買,所以一直以來都未擁有過蘋果產品。不過,身邊就有不少朋友使用,而且在街上不時都見到上了年紀,但衣著打扮不似追求時尚的人也用。我甚至見過一位80歲的老人家用iPad打遊戲,而且玩得不亦樂乎。

「真是很好用嗎?」就因為心中這個問題,我買了人生第一部蘋果產品-iPad。用過後發覺真是很方便,介面設計簡單易用,熒幕可隨意放大縮小,瀏覽速度又快,加上外殼設計簡約有型,難怪大受歡迎。

最令我欣喜的,莫過於其應用程式iTunes U,在那裡可以足不出戶就能飽覽各種知識。未有iPad前,在家時都是「坐定定」通過手提電腦上網,現在有了iPad,則「攤」在沙發,或半卧在牀來上網。

除親身體驗到iPad的好處外,也發現它對經濟的影響。首先,將它接駁到互聯網世界很重要,否則不能發揮其應有功能。向網絡供應商購買一個最平的98元月費計劃,一年總計是1,176元。

之後發現還要添置些配件,例如原裝電源線不夠長,以45元買了一條3米長的,iPad面積大容易刮花,保護殼和熒幕保護貼就少不了,前者388元,後者150元,單是這些基本配置就合共盛惠1,759元。

iPad儲存容量夠大,可擺放大量好歌曲和好電影,買個稍為好一點的耳筒或者揚聲器,便宜的500元左右,有要求的3,000元至5,000元少不了,高級的就由5,000元至11,000元不等。換句話說,每賣出一部iPad,幾百以至上萬元的商機隨之而來。

蘋果公司於美國上市,和其他於當地上市的美國本土公司一樣,每個季度都需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一份季度報告(Form 10-Q),及每年提交一份年報(Form 10-K),當中內容及格式都有嚴格規定,而且提交也有期限,大型機構的季度報告要在40天內,年報則需要在60天內。

根據他們最新公布的年報顯示,iPad於2010年年中推出至今,在短短的兩年半,已經賣出共9,816萬部。假設用家只為每部iPad配置保護殼和熒幕貼,以65美元(約500港元)來推算,營業額已是64億美元,就算只有半數iPad做這些配置,營業額也有32億美元。

另外,在上一篇文章也提及過,蘋果數位媒體的銷售額也很可觀,2011年iTunes Store,App Stores和iBookstore的銷售金額合共63億美元,2012年更加高達85億美元,增長達35%,實在商機無限。

iPhone5於去年9月推出,當時已有經濟學家預計,其銷售足以帶動美國去年度第四季GDP上升0.33%。但是,GDP上升不代表經濟會有實際改善,若蘋果將利潤留下,不作投資或者不派息也是沒用的。

不過,從iPad的例子所見,iPhone5誘發的商機應該能令很多人受惠。雖然蘋果最新的年報沒有透露iPhone5的銷量,但過去3年,所有iPhone型號共賣出2.4億部,對經濟有多大推動可想而知。雖說iPhone5對經濟有利,但是否只是浪費式消費?由第一代iPhone於07年6月推出至今的5年零6個月,iPhone已推出6個型號,平均每11個月就推出新款。

世人大部分都是貪新忘舊,舊型號將會淘汰而遭棄置。雖然舊機可回收,並且可拆卸某些零件重用,但根據一項環保調查發現,只有10%舊機能夠回收。另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的調查顯示,手機平均壽命只有18個月。

假設2010年賣出的3,999萬部iPhone將要更換,意味只有400萬部會循環再用,其餘3,599萬部將會變成電子垃圾,還有因型號轉換,將會引致大量配件銷毀,不說別的,單看舊型號的手機保護殼,浪費之大無法想像。

再宏觀一點看,不單iPhone5,還有其他不斷推陳出新的手機品牌呢?這樣的浪費式消費,真是我們想要的嗎?

文章來源:AM730 2013-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