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星期二

利邦存貨周期長

經營高級和奢華男士服飾的利邦控股(891),最近公布去年全年業績,收入按年增7.4%至28億元,毛利亦按年升3.9%至21.9億元,毛利率稍降2.6百分點至78.1%。此外,去年股東應佔溢利達5.4億元,增5.2%。

翻閱其公告,被當中一組數字吸引,說的就是他們的「存貨周轉天數」。坦白講,瓜瓜是審計出身,能吸引我的東西,大抵都不會是甚麼好事情。這次也不例外,因他們去年的存貨周轉天數,竟然高達378天,前年也有372天。利邦主業是售賣男士服飾,又不是古董、傢俬、大型設備或器材之類,沒有理由那麼高吧?

初時以為自己看錯,又或是公告刊印有誤,但再三細閱,連公告內的「管理層討論及分析」以至英文版也翻了幾遍,自己並無眼花,公告看來也沒有出錯。或是計算方法比較特別吧?但附註清楚列明,其計算公式是「存貨的年初及年終結餘的平均數/年度銷售成本x年內日數」,與一般方法無異。此情況只是臨時出現的吧?但翻查過往的年報和上市文件,2006年只有107天,至2007年突急升了254%至379天,2008年更高達417天,雖然於2010年稍為回落至320天,但到2011年又再回升。這樣看來,他們的產品由完成生產至賣到顧客手中,的確需要超過一年,為甚麼呢?

一般來說有兩個可能,一是庫存管理或銷售渠道出了問題,引致大量產品長期積壓,以至未能及時推出市場;二是沒有把過時產品妥善處理,或者遲遲未肯將其撇銷。翻閱利邦早年的上市文件後,發現原來還有第三個可能,就是「刻意」的。

根據利邦於2009年的上市文件解釋,存貨周轉天數增加,主要是由於當時零售網絡擴張,大部分新店於2007年年尾及2008年開設,因預期消費者需求增加,所以維持較高的存貨水平以免存貨短缺,加上期內發生了全球性金融風暴,因此存貨周轉天數於2007年至2009年間持續高企。

可是,存貨周轉期沒有於往後回落。根據上市文件所載的「存貨政策」,因為產品不易受時尚趨勢影響,所以即使過了季,若干數量仍會繼續放在零售店出售。另外,管理層每月都會檢視過時產品的存貨水平,並通過百貨公司的特許專櫃、集團舉辦的私人銷售活動,以及品牌直銷折扣店,將產品促銷。還有一點,原來他們沒有嚴格的存貨控制政策和既定的存貨水平,因為要維持靈活性以對應市場需求。雖則如此,他們會每半年考慮一次,是否需要作撥備,並且將過時的存貨,於5年內全數撇銷,難怪存貨周轉期如此高了。

恕瓜瓜才疏學淺,貨如輪轉的經營策略聽得不少,說要維持較高存貨量以應市場需求也聽過,但像利邦這樣高的存貨水平,還是第一次碰見,相信只有少數行業會如此這般吧?究竟其他上市公司又如何呢?

於2012年,同是售賣高檔男士服飾的利郎(1234),同期的存貨周轉期是55天。其他從事服裝零售的企業,例如I.T(999)是197天(截至去年8月31日止6個月),佐丹奴(709)是74天(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12個月),思捷環球(330)是102天(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6個月)。

另外,售賣女鞋的達芙妮(210),周轉期也只是188天(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如此看來,利邦的存貨周轉期,則顯得比較長了。

然而,自上市以來,利邦的收入都有增長,毛利率也能維持在70%以上水平,看來超高庫存的策略,對經營暫時未見很重大的影響。不過,個人始終認為,若能從源頭做起,減少過時存貨出現的機會,除了改善庫存水平外,利潤自然也能提升。另外,由於利邦的收入和毛利超過一半是來自內地,中央正倡導節儉,並且制止奢侈消費,在此經營環境下,加上庫存高企,利邦末來的收入會否受到影響,確實值得關注。

不過,一山還有一山高,根據寶姿時裝(589)最近的財務報表計算了一下,他們去年的存貨周轉竟然高達658天,是否冠絕全港所有上市公司,就不得而知,至於他們去年的表現,日後另文再談。

文章來源:AM730 2013-04-30

&&&&&&&&

2013年4月29日星期一

有食鐘 無「局賭」

此文刊於上星期五(2013年4月26日)《信報》的年青有計專欄內。

--------

有食鐘 無「局賭」(作者:Bittermelon)

貨櫃碼頭工潮持續至今還未有解決迹象,和黄高層最近開腔,說不相信碼頭工人的待遇如此差劣。

由於勞資雙方各執一詞,我們難於判斷誰是誰非,但對高層那番「加班無得迫」的言論,卻令瓜瓜想起「有強姦,無局賭」這句粗俗語。

法國電影沒有看過幾部,但港產片卻看得很多,不時都會聽到有市井之徒說這句對白。初時不知何解,後來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其意思是說,強姦是硬來的,賭錢卻沒有被迫這回事,因為必定是自願。

所以賭仔不應推卸責任,說自己爛賭是被迫。說了那麼多,其實即是「牛唔飲水點撳得牛頭低」吧?

不過,聽說強姦也可以「自願」的。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某地方有一個法官在審理一宗強姦案時,因為受害人被施暴者虐打,在受不了的情況下,唯有「自願」被施暴,因此,法官只判施暴者較輕的傷人罪,而較重的強姦罪卻不成立。

故事還未完,有了此案例後,當地婦女的惡夢就開始,因為其他施暴者也仿傚,所以每當有強姦案發生時,受害人都被虐打而身心受創。由於沒有求證過,所以此事屬真屬假就不得而知。

食鐘文化甚普遍

可是,這類為勢所迫下的「自願」在香港就天天發生,而且瓜瓜也親身經歷過,說的就是會計行業俗稱「食鐘」的「自願無償加班」問題。

不論是審計還是會計,「食鐘文化」相當普遍。特別是會計師行,工作多以時間來計算成本,例如一件審計工作預算用100個man hours來完成,可是實際卻要150個鐘,若果如實上報,時間預算必然被「叉爆」,除非客戶肯額外支付多出來的50個鐘,否則必被上司責罵,甚至影響表現評級。

為免此等情況發生,唯有自己將多出來的鐘數吃掉,若果一個人吃不下,更會一併要求下屬也要吃,「食鐘」因而得名。如何食之?最普遍的方法是每天加班至深夜,或者利用週休二日和公眾假期開工,更甚者請年假和病假來加班也是有的。

經常聽到有人維護這種食鐘文化,最典型的說法就是「食得鹹魚抵得渴呀!」,甚至說「加班係你情我願,又冇人攞住支槍指住你,唔鐘意咪轉行囉!」。是否似曾相識?無他,大概大部份老闆也是這樣想吧!

何謂你情我願?以某位好友為例,出於工作關係,他經常都要晨早便回到公司工作,到了旺季,晚上加班更少不了。加上公司為每位經理配備了黑莓手機,基本上他是每天24小時on call。雖則如此,但由於公司聘用條件合理,而現有的工作也具挑戰,所以沒有半句怨言,這就是心甘情願。

為勢所迫非自願

另一位朋友,去年畢業後進了某會計師行工作,每天過著無休止的加班生活。若真的有需要,他是願意加班的。

可是,他漸漸發覺,幾乎所有獲派工作的時間預算都極不合理,一件工作明明需要20個man hours,但上司只讓他「叉」10個鐘。餘下的10個就唯有自己硬食。朋友本來打算據理力爭,但同事勸他看開一點,因為人人都是這樣,你不跟隨,以後就難以在公司立足。

瓜瓜曾也遇過相同情況,那時上司喜歡每天於下班前的一小時開工作會議,除了要求各人匯報進度外,更會派發新工作,並且要求翌日早上呈交結果。有同事膽敢跟她說時間不足夠,得到的回應是:「你有一整晚時間去做呀!」。

行外人或許會問,既然大家這樣不滿,為何不轉工?既然不轉工,那就是自願吧?

可是,食鐘文化在業界太過普遍,要找一家不奉行此文化的公司當然有可能,問題是給你遇上的機會有多少而已。

再講,由於行業不算很大,若你不肯自願加班,便會被視作工作表現欠佳,得了此評價,要繼續在行內有好發展就很困難。雖則表面是自願,但其實是為勢所迫而已。

相信很多同行和瓜瓜一樣,我們不是怕辛苦,也很明白審計和會計工作有時限性,加班把工作完成是負責任的表現。可是,請老闆們不要take it for granted,老是擺出一副「老馮」心態,要求所有員工「抵諗啲」去食鐘!

文章來源:http://hkyaa.blogspot.hk/2013/04/bittermelon_26.html

&&&&&&&&

2013年4月26日星期五

李寧前路堪憂

早前發出了盈利警告的李寧(2331),最近終於公布了業績,去年全年錄得19.6億元(人民幣,下同)虧損,因此也不派末期股息。其實大額虧損是預料中事,因為單是「渠道復興計劃」,已預料溢利將會大幅減少。只不過沒有想到虧損至這個程度。

其實「渠道復興計劃」有點像Earnings management中的Big bath,橫豎去年虧損無可避免,就索性將所有不好的東西都放在該年,像徹底洗了個白白,好讓企業重新上路。再者,當計算今年的表現時,去年的數字就是基數,由於數值低,只要有少許改善,升幅就可以非常可觀。

究竟李寧的復興計劃成效如何?看看實際數據吧。去年存貨減值撥備為4億元,較前年增加3.3億元或452%。壞帳減值撥備更加有9.3億元,較前年增加9.2億元或9008%。

單是上述這兩項,就令去年的Bottom line減少13.3億元。既然撥備金額突然增加,存貨和應收帳減少了,按理周轉期應該大幅改善才是。可是,去年這兩個指標不跌反升。前者去年上升至90天,按年增加18天。後者則更差,去年高達97天,較前年急增21天。為甚麼會如此呢?還不是因為收入和銷售成本下降!

根據該集團業績通告,去年收入只有67.4億元,按年急挫24.5%,按金額計減少了21.9億元。銷售成本也因此只有41.9億元,按年下跌14.3%,按金額計減少了約7億元。收入和銷售成本乃計算周轉期的基數,金額下跌,周期自然上升,難怪即使存貨和應收帳撥備大升,也未能改善周轉期了。

嘗試計算了一下,假若去年的撥備維持在前年水平,即是庫存減值前的14.2%和應收帳減值前的0.54%,兩個周轉期就分別上升至106天和122天,較現時分別高出16天和25天。可以想像,假若沒有復興計劃,去年的營運數據將會非常難看。

在拙作《李寧渠道復興計劃夠特別》中,就曾以「珍珠奶茶」來做比喻。若果問題只是飲管淤塞,用力吸吮或者更換一支新飲管就可以了。可是,若果已經喝飽了,多加兩支飲管也無補於事。從收入和銷售成本下跌的幅度來看,市場已經飽和之說,似乎不幸言中。

李寧去年的收入究竟如何呢?先講核心品牌「李寧牌」,去年相關產品的收入,總計只有59.3億元,較前年平均急挫27.4%,當中以服裝的跌幅最大,有31.1%。

其次是器材和配件,有27.7%,雖然鞋類的跌幅少於平均數,但也有22.8%。若以地區來看,各區域的收入更是全線下滑,並且以較為富庶的中國東部跌幅最高,比率高達39.1%。其次是北部市場,跌幅有28%。接下來則是西部、南部和國際市場,跌幅分別是21.3%、14%和7.8%。除了收入減少外,毛利率也隨之而下跌,去年只有38.7%,較前年的46.1%大幅下降了7.4個百分點。

「Lotto」品牌的收入就更差,去年收入跌破億元大關,只有8,395.6萬元,同比下挫29.8%。

此外,毛利率更由前年的25.8%暴跌至去年的負10.3%,即是每賣出100元的貨品,公司就要虧損10.3元。根據管理層解釋,因公司將注意力集中於核心品牌,所以不再為此品牌提供額外的市場推廣活動。

可幸的是,「紅雙喜」和另外兩款包括「Aigle」和「Kason」的品牌,去年收入不跌反升,前者增加11.7%,後者分別增加50.1%及40.5%。即使如此,由於他們的收入加起來只佔總收入的10.8%,所以幫助有限。

據聞李寧將會改走中低檔策略,不再與國際名牌直接競爭,實行以量取勝。有評論認為方向正確,因為論名氣,李寧始終較輸蝕,消費者是否肯用相等於國際名牌的價錢,來購買他們的產品是個疑問。

但此舉勢必進一步拖低毛利率。再者,若以產品的生命周期來看,當銷售量和毛利漸降,顯示產品已到了「成熟後期」,與「衰退期」只有一步之遙。個人認為,此仍最後板斧,李寧前路實在令人堪憂。

文章來源:AM730 2013-04-26

&&&&&&&&

2013年4月25日星期四

廉署酬酢開支問題

從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多年,甚麼古靈精怪的違規手法也見過,若要數最常見的,莫過於俗稱為「Order splitting」或「Payment splitting」的手法。

例如分支機構的銀行帳戶,很多企業都會容許由當地管理人員負責管理,當中包括簽發支票,將權力下放,用意是方便分支機構的日常運作,不單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更可以節省總公司的資源。

可是、有利也有弊,此舉最大的風險是「托水龍」。為了減低風險,不少企業都會為這些帳戶設定簽發上限,打個比喻,例如每張開出支票的金額不能超過10萬元,若支票超過此數,就需要由總公司加簽。

假設分支機構突然要支付一筆12萬元的款項,但因某些原因影響,不想驚動總公司,為了規避簽發上限,當地管理人員就開出兩張6萬元支票,這種行為就是「Payment splitting」。

有些銀行做得比較好,我就曾經收過某間銀行的電話,說收到兩張疑似Split cheques,要求總公司核實並確認。類似的手法還可以應用在企業向供應商開出的訂單及部門預算等。

為甚麼要這樣做?原因有很多,貪方便的有之,欺瞞總公司的有之,舞弊造假從中取利的有之。不過,不論是何種原因,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將金額拆開,務求避過規限。對不少企業而言,此等手法被視為蓄意欺詐和舞弊行為,因為是明知而故犯,所以不會容忍的。

廉政公署一向致力防貪工作,在他們編製過的教育資料當中,也提及過上述手法。例如《防貪錦囊:酒店管理》,第7頁就提到,涉及採購程序的貪污手法包括「透過分拆訂單越過正常採購程序或迴避向上級申請授權」。

另外,於《防貪錦囊-採購》的第13頁,就建議企業管理層應不時審閱異常情況報告,查看是否有「分拆訂單或不遵守既定甄選準則的採購情況」。

由於見慣了,所以每當聽到類似事情都不會驚奇,但最近的一宗新聞卻例外,講的就是審計署第60號報告關於廉政公署的部分。根據報告,廉署在控制開支方面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涉及去年一項屬於應酬性質的晚飯開支,根據廉署內部規定,開支上限是每人450元。雖然最後申報金額是431元,表面上沒有超標,但審計署卻發現實際開支應為523元,因為當晚另有一筆甜品開支分開了申報。另外,廉署還買了一批紅酒在席間飲用,相關費用沒有計入應酬費,但當成宣傳費來申報。

第二個問題,涉及去年另一項應酬活動,實際開支是每人1,045元,但沒有按照規定,於事前得到廉政專員的批准。廉署的解釋也很奇妙,他們認為,是次開支不屬於酬酢活動,所以當成宣傳費來申報。根據審計報告,上述兩個問題,明顯違反廉署的內部規定。

將同一項應酬活動分成三個細項申報,還將應酬當成宣傳費,是否等於「Order splitting」或「Payment splitting」,請讀者自行判斷。其實還有一點在審計報告中未有提及,就是廉政專員是否有「自己審批自己費用」的情況。

根據報章報道,就上述第一個問題的應酬活動,原來當時的廉政專員湯顯明也在場,而且根據廉署向審計署的回應當中,也說賓客是由專員邀請。既然如此,此項活動應算是專員的應酬開支。可是,審計報告透露此活動屬於「社關處人員的酬酢開支」。

正如部門經理將自己的應酬費用,交給下屬申報,並且由自己去審批,這樣做就能繞過上級的審批,很多企業是不容許的。由於缺乏具體資料,所以不能判斷廉署是否有此問題,惟有請審計署關注一下。

在整件事情上,或許有人認為傳媒在小題大做,但這絕不是一件小事,處理得不好的話,對廉署的公信力會造成嚴重影響。

廉署身為香港防貪的重要icon,其一言一行,都受到市民大眾關注,正如有企業的內審人員違反公司的規定,以後審查其他部門時就很艱難。所以他們應要做得比清水更清,比白紙更白,要是此事成為了國際笑話,市民絕對不依的!

文章來源:AM730 2013-04-25

&&&&&&&&

2013年4月23日星期二

買港鐵抗加價

上星期港鐵(066)宣布與政府達成新協議,今年票價將平均上調2.7%。於乘客而言,協議條款較舊有的改善不少,其中一項是修改「生產力因素」計算方法。不論新舊協議,票價調整幅度是以「0.5x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變動+0.5x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變動-生產力因素」計算。生產力因素愈大,加價幅度就愈少。根據舊協議,此數未來幾年的數值本來是0.1%,在新協議下變成0.6%,因而令2013年至2017年的票價調整幅度,較舊協議下降了半個百分點。

細看公告,生產力因素是按「0.5x參考期內生產力的年度複合增長率」計算,2013年至2017年的數值,需按2008年及2012年港鐵的香港客運業務收入除以開支計算。到了下一個5年,即是2018年至2022年,就需要按2012年及2017年的數值計算。因此,若要避免生產力因素上升,港鐵必須將2017年的收入和開支比例維持在2012年水平。即是說,於未來5年,若收入增加,他們就需要同時增加開支。不過,由於生產力因素不能低於零,收入減少就沒有誘因去減低開支。況且,港鐵的固定開支相信較多,即使要減省也不容易。

找出2008年和2012年的數據來試算一下,倘撇除「折舊及攤銷」和「兩鐵合併每年非定額付款」這兩項開支,2008年收入與開支比例是1.76,2012年則是1.86,其間年度複合增長率就是1.3%。將此數乘0.5,得出來的生產力因素是0.7%,與港鐵公布的0.6%有些少出入,相信因會計準則及分部資料做了調整所致。無論如何,假設計算方法一致,在香港客運業務開支當中,員工薪酬佔50%,當票價上調時,港鐵可透過增加員工開支,從而減低生產力因素上升。再者,計算票價調整幅度時,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的變動是主要因素之一,既然港鐵是本港運輸業的龍頭企業,其員工薪酬對該指數應有一定影響。這樣看來,新協議對港鐵員工應是個喜訊。

此外,新協議規定港鐵每年要從整體利潤撥出若干百分比去回饋乘客,金額以上年的利潤去計算,利潤愈高,百分比也愈高,由1%至1.9%不等,上限為2.5億元。計算時需要計入所有業務,包括物業發展及香港以外的業務。不過,投資物業的估值收益或虧損則不包括在內。於2012年度,港鐵的股東應佔利潤有135.32億元,扣除37.57億元的物業估值收益,利潤為97.75億元,所以2013年的回饋金額是1.5億元。

新協議下還有兩項條款對乘客有利,一是票價調整幅度將與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按年變動比較,若前者高於後者,港鐵就要按規定提供折扣,變相為票價調整封頂。另一項則是加入罰款機制,若果列車服務時間延誤31分鐘或以上,港鐵需要就每宗延誤撥出100萬元至1,500萬元去回饋乘客。按2012年的表現,港鐵將要為此撥出1,300萬元。

消息公布後,輿論似乎不太滿意,不少意見認為,港鐵坐擁巨額盈利仍要加價並不合理。也有評論認為,雖然今年的票價加幅並不算高,但回饋優惠的金額只有1.63億元(利潤分享1.5億元加延誤罰款1,300萬元)實在太少,與去年的優惠6億元相比,相差太大,因此批評港鐵吝惜。

其實也沒有辦法,港鐵是上市公司,其最大功能是為股東增值,要他們只講社會責任而不顧股東利益幾乎不可能。雖然港府是港鐵的最大股東,但只按政府意願行事就會忽略小股東利益,換了在外國,不被小股東控告才怪。

其實自港鐵上市那天開始,我們就應預料有今天,道理很簡單,有人在一杯清水中放了鹽,但卻批評清水有鹹味不喝,問題在於那杯水,還是放鹽的那位仁兄?無論如何,現在說甚麼已經太遲,市民如瓜瓜者能做的,就是無奈接受。

忽發奇想,何不買入港鐵股份做對沖?瓜瓜與內子一年幫襯港鐵的金額大約為14,500元,按新協議的票價平均加幅2.7%計算,來年的額外支出將會是392元。去年港鐵每股派息0.79元,一手股票能獲取395元股息,剛好彌補差額。但在執筆之時,港鐵股價是30.5元,收益率只有2.59%,而且投資涉及風險,值得與否就見仁見智了。

文章來源:AM730 2013-04-23

&&&&&&&&

2013年4月19日星期五

現代教育改名玄機

開辦補習社起家的現代教育(1082),最近向股東建議更改公司名稱。若果於本月25日舉行的股東特別大會通過決議的話,公司的新名稱將會是「香港教育」。根據通告,更改名稱的理由如下:「董事會認為新公司名稱能夠更佳反映本集團於未來發展中業務範圍內的潛在擴展及多元化」。請恕瓜瓜中文底子差勁,雖然每一個中文字都認得,但將整句句子反覆思量,也不明白當中意思,更莫說其理由是否充分和合理了。無奈之下惟有找出通告的英文版本來看,估計意思大概是說,為了配合公司未來的業務擴展計劃,以及其多元化發展,因此放棄「現代」而改為「香港」。

若真是這樣,莫非他們打算放棄中國市場,並且繼續專注香港業務?難怪現代教育不單要更改名稱,就連集資用途也要作出修訂了。根據3月28日發出的通告,他們打算擴大集資所得款的現有用途,將原先打算只用來於香港/中國進行「策略性合併及收購」的3,400萬元、「提供海外升學諮詢服務」的600萬元,以及「於中國設立兒童教育中心」中的1,000萬元,即合共5,000萬元(約為集資額的38%),也用來「投資於非教育業務」。雖然通告沒有具體說明投資範圍,但從他們最近的中期報告,就能約略窺探一二。於「管理層討論及分析」一欄中,管理層提到會致力分散其投資至「物業及證券市場」,並說此舉有助分散及降低業務風險。其實他們於去年7月已經進行了兩項物業投資。他們分別動用了1,750萬元和1,930萬元,購入旺角信和中心10樓3個單位,以及旺角中心一期13樓的一個單位。兩項物業均用作出租以賺取收入。

究竟為何修訂集資用途呢?按管理層解釋,是「缺乏合適合併及收購機會」和「多元化現有業務,從而分散及降低業務風險」。雖然由上市至今只過了一年半多,但商業環境瞬息萬變,所以前者還能理解。可是於股東而言,個人認為後者有點多此一舉,因為股東自己可以輕易分散投資以減低風險,根本不需要藉著公司來去做。或許你會問,於公司而言,分散風險沒有錯吧?但要搞清楚,公司的主要目的是為股東賺最多的錢。所以,只要做好本業就已足夠。試想一下,若果每家公司都說要分散投資,就會變成每家公司的業務都一樣,投資者的選擇便會減少,反而不利他們去分散投資風險。或許你再會問,既然公司發覺已沒有收購可做,集資得來的錢變成閒資,將其投資於證券和物業市場也無可厚非吧?雖則如此,但其實對股東來說,處理閒資的最佳方法是派發股息。

現代教育要降低業務風險,不知是否與2012至2013年度上半年的收入大幅減少有關。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6個月,收入按年減少了3,888萬元或23.3%。主要原因是由於香港廢除了高級程度會考,及香港高級補充程度會考,令中學補習服務收入下跌。翻看其明細,於本年度上半年,除了專科課程,雖然其他補習班的平均學費上調了1.5%至7.5%,但由於報名人次由去年同期的32.2萬人次下跌了25.2%,至本年只有24.1萬人次,因此補習服務收入下滑。單是此原因,同期收入就下跌了3,189萬元或23.5%。

另外,正規日校課堂收入也較去年同期減少了719萬元或77.8%。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取消了中七課程,令課程報名人次由去年同期的2,600人次急挫73.1%,至本年只有700人次。

由於收入下跌,本年上半年的稅前溢利只有422.1萬元,較去年同期急挫67.4%。可是,溢利當中有一筆2,005.3萬元的收益,是由可換股票據公平值變動所致。倘若不計算此筆帳面富貴,上半年將會錄得1,600.1萬元虧損。

儘管管理層表示對前景樂觀,他們認為廢除高級程度會考等的影響只屬短暫,長遠而言,新推出的中學文憑考試能為公司帶來商機。可是,他們卻將部分精力和資源投放在證券和物業投資,這就不禁令人有點擔心,是否連自己也對本業失去信心?

文章來源:AM730 2013-04-19

&&&&&&&&

2013年4月18日星期四

寧要Bitcoin不要美元?

最近有兩則新聞反映美國民眾對美元的憂慮,一則是美國亞利桑那州最近通過法案,將金幣和銀幣列為當地法定貨幣;另一則是紐約有物業管理公司,接受顧客以網上虛擬貨幣來付款。

先講第一則新聞,根據報道,當地議員直認不諱,通過法案全因對聯儲局狂印銀紙的舉措失去信心。值得關注的是,此舉並非該州首創,原來猶他州早於2011年已作出相同舉動,而其他州份的議會,如明尼蘇達州、北卡羅萊納州、南卡羅萊納州、愛達荷州和科羅拉多州等,近年也有相關討論。因此相信,陸續將會有州份通過類似法案。另外,目前法案只容許由聯邦政府發行的金幣和銀幣作為交易貨幣,亞利桑那州有議員正推動法案,希望連私人鑄造的包括在內。然而,法案在執行上仍有問題,因美國聯邦政府視黃金和白銀是商品(Commodity),若其價值上升,按美國稅法就要繳納資產增值稅(原文誤寫為增值稅,請見諒)。現在該州將金幣和銀幣列為法定貨幣,雖然在州分的層面,納稅人不需要繳納資產增值稅,但就保證不了聯邦政府不會徵收相關稅項。

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両」,每當有戰爭或政治動盪日子,貴金屬如黄金之類的價格例必上升。無他,因人們相信,黃金比貨幣更能保值。當某地政府倒台,銀紙隨時可變廢紙,黃金就不同,它本身有其價值,更是上佳投資避險工具。如香港的外匯基金,當中也有黃金投資。據金管局2011年年報顯示,外匯基金於2010年及2011年持有66,798安士黃金,當時市值分別為7.32億港元和8.17億港元,約佔外匯基金該年資產總值的0.03%。

黃金璀燦耀眼,民眾對它的信心大於鈔票容易理解。可是,網上虛擬貨幣的興起,卻令人有點摸不著頭腦。根據報道指,紐約物業管理公司Alvic Property Management最近推出新措施,接受租客以網上虛擬貨幣Bitcoin來付款。Bitcoin自塞浦路斯存款稅一役聲名大噪,不少歐洲民眾爭相購入來保值。Alvic這宗新聞或多或少反映當地民眾也有相同看法。

據維基資料指,Bitcoin是「一種用開源的P2P技術的軟件而產生的電子貨幣」。不明白說甚麼嗎?坦白講,我也不明白。按自己理解,看來有點像網絡遊戲點數卡,在銷售點以真金白銀購入後,將印在卡上那串像水蛇春一樣長的號碼輸入自己遊戲帳戶內,就能取得點數去換取不同武器和裝備。不同的是,Bitcoin可以兌換回貨幣,而且一切都在網上進行。

Bitcoin設有多個網上交易場,讓用家自由兌換Bitcoin和各種貨幣。如當中一個交易量較大的叫mtgox,其Bitcoin與美元兌換價,一年前(2012年4月17日)收市時是1Bitcoin兌4.97587美元,執筆時已升至174.78美元,升幅高達3413%。於今年4月10日更高見266美元,但同日卻低見105美元,最後收市價是165美元,單日高低價格相差2.5倍之多,看來相當波動。

據他們網頁介紹,Bitcoin使用十分方便快捷,特別是跨地域付款,由非洲至加拿大只需10分鐘。由於香港還未流行,自己又未使用過,方便快捷與否不願置評。不過,相信涉及的風險不少。

撇除網絡保安問題,例如,如何防此黑客攻擊和帳戶被盜取等不說,單是其違約風險就已經值得關注,因他們既不受金融監管機構監管,也不像實體貨幣有儲備來支持。一旦倒閉,情況就像網絡遊戲商執笠,之前所有購買的點數、武器和裝備等就會化為烏有。

再者,Bitcoin兌換交易場有21個之多,各處的成交價卻不相同,就執筆之時所見,於同一時段(相差5分鐘以內),某個交易場的美元兌換成交價是218.95美元,另一個則是176.37美元,相差達1.24倍,如何確保沒有人為造市和炒賣,又如何保證Bitcoin不會被濫發等,這些都是用家需要慎重考慮的風險。

說到底,網上虛擬貨幣的興起,加上有地方將金幣銀幣列為合法貨幣,雖然美元尚未說得上出現信心危機,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國民眾開始質疑現有的貨幣政策。美元一向被視為全球流通貨幣,現在連當地人也信心不足,我們又應該如何應對?

文章來源:AM730 2013-04-18

&&&&&&&&

2013年4月16日星期二

碼頭公司加薪底線

上星期寫了篇《碼頭公司企硬之謎》,約略探討了HIT(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在罷工工潮一事上企硬的原由。這一篇則深入一點,嘗試找出他們在工友加薪方面的底線。

由於HIT隸屬的HPH(和記港口信託)在新加坡上市,管理層的決定或多或少受信託基金持有人的取態所影響。上一篇講過,HIT每個貨櫃平均單價有下跌跡象,但碼頭運作效率已經很高,再能提升的幅度相信有限,加上成本又省無可省,自然不願意向合約員工加薪。再者,雖然HIT目前盈利可觀,但依靠主要是貨櫃吞吐量。可是,與鄰近地區競爭激烈,香港貨櫃碼頭「靠量」的日子不知道還可以維持多久。在此情況下,碼頭必然要繼續嚴控成本,以維持各項財務指標,否則難以向信託基金持有人交代。

不論任何企業(銀行除外),其中一個看得比較重的指標就是毛利率。究竟此比率變動多少,才會接觸動管理層的神經呢?由於受各種因素影響,例如管理層薪酬與財務指標掛鈎的程度,以及管理層就未來表現向股東許下甚麼承諾,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不過,純粹個人意見,若果沒有特別原因,毛利率下跌1至2個百分點以內的話,相信還可以推搪過去,超過此數就要預備向股東解釋,若然高於5%,那就甚麼都不用做,只需要執包袱便可以了。

HPH的財務報表沒有披露HIT的毛利率,就算自己計算也不成,因為缺乏具體數字。不過,翻查2011年的上市文件,於2010年,HIT每個貨櫃的處理成本(Cost of service rendered)是275.7元。將該年的收入,除以貨櫃吞吐量,得出來的574.1元,就是每個貨櫃的平均收入,再與成本相減,計算出來的毛利是298.4元,毛利率則是52%。

根據上市文件,HIT的每個貨櫃成本當中,50.4%或138.9元是直接成本(Direct cost),由外判商提供的合約員工,其開支也包括在內。假設合約員工的實際薪酬佔直接成本的75%,若按工友23%的加薪要求來計算,以及假設收入和其他一切開支不變,每個貨櫃的處理成本將上升8.7%,至299.6元,而毛利將會下跌8%,至274.5元,毛利率因而下跌4.2個百分 點,至47.8%。

若合約員工薪酬佔直接成本的50%,每個貨櫃處理成本將升5.8%,至291.6元,而毛利將跌5.3%,至282.5元,毛利率因而減2.8個百分點至49.2%。可以想像得到,若HIT的毛利率跌2.8至4.2個百分點,股價必然受影響,到時管理層就難於向信託基金持有人交代。所以,除非得到信託基金持有人首肯,否則很難想像,HIT會接受工友23%加薪要求。

究竟HIT肯接受多少的加薪幅度呢?利用相同的數據計算了一下,若毛利率降低1個百分點,每個貨櫃處理成本將升5.7元或2.1%。若果將此增幅全數撥給合約員工,並且假設他們的薪酬佔直接成本的75%,收入和其他一切開支不變,加薪幅度可以有5.4%。如上面所述,若毛利率下降2個百分點是HIT管理層願意接受水平,加薪幅度應可以有10.8%。要聲明一下,由於缺乏資料,上述計算和假設全是估算,而且可能已經過時,所以未必反映現況。

或許你會問,眾多上市企業年年賺大錢,為何沒有幾家肯犧牲多一些毛利去改善員工待遇,其實是次工潮已給了我們答案。要企業盡社會責任很難,一來社會責任沒有具體定義,何謂「盡」很因人而異。例如在某些僱主眼中,支付最低標準工資已經是盡了責,有些僱主卻認為,多付一些令員工安心才算叫盡責;二來,僱員和僱主有著天生的利益衝突關係,甚麼「街外錢齊齊搵」、「水漲自然船高」等說法,極其量只能減輕對立,但化解不了雙方根本的矛盾。此外,對很多上市企業而言,財務指標決定一切。即使業績亮麗,但若果不達標,減省員工成本就是最快最見效方法。近年就有不少金融機構以裁員來改善盈利,股價往往都有支持。

瓜瓜認為,將員工福祉與一堆堆冷冰冰的數字掛鈎,是現代資本體制最可悲的地方。

文章來源:AM730 2013-04-16

&&&&&&&&

2013年4月13日星期六

責任豈能外判

此文刊於昨日(2013年4月12日)《信報》的年青有計專欄內。

--------

責任豈能外判(作者:Bittermelon)

瓜瓜算是二月河的書迷,在他云云的著作當中,最喜歡就是《康熙大帝》,在小說的情節當中,不時都會看到河工(負責清理河道的工人)被剋扣工錢。記得其中一回講述康熙微服出巡,碰巧遇上一班河工和一個貪官,雖然朝廷明令河工的工錢不得少於五分錢,但河工實際只收到三分,餘下的二分卻給河道(負責管理河務的官員)袋袋平安。康熙知道了後氣炸得很,還當場把貪官殺了。雖然這是小說情節,但相信此等卑劣行為在中國歷朝歷代時有發生。

就算到了21世紀的今天也一樣,有些工友的工資被層層剋扣,不過換了一個形式叫「外判」,更離譜的是「合法」。

外判制度遭濫用

早於2007年就有社福機構做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建築工友被剝削的情況非常嚴重。按照統計處資料顯示,當時工人的日薪是1300港元,但工友實際到手只有650港元,南亞族裔的工友就更慘,實收只有400港元;最後還引發了紮鐵工友大罷工,歷時超過一個月之久。

有人認為外判制度是剝削工友的根源,所以要立例禁止。其實外判制度本身沒有問題,於商業社會有其好處,問題只是有人濫用了此制度而已。

外判制度有好處?答案是肯定的。在日常生活中,外判的例子多的是;例如小型公司聘請清潔公司,為寫字樓每日做清潔。若公司不將此外判而自己去做,首先就要聘請自己的清潔工友,還要添置清潔工具和用品。若果寫字樓面積不大,清潔工作可能1、2個小時就能完成,工資必然不會太高,聘請工友就有困難。另外,若工友請假,寫字樓的清潔工作就會沒有人去做,因此帶來不便。

又例如學校聘請餐飲供應商為學生提供膳食,若學校不外判而自己去做,就需要聘請廚師,而且還要在學校加設廚房設備,所費自然不菲;就算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其實在某程度上也是外判,因為我們自己不需要購置汽車,只要付出些少就能享受交通便利。就連為小朋友聘請補習老師,其實也是外判,自己沒有時間去教導,就惟有將此工作外判給別人代勞。

工作條件惡劣要改進

若果一家企業以為,將工作外判了出去,自己就沒有任何責任,這是大錯特錯。看看國際大型衣著品牌,為了避免被外界指摘幫襯血汗工廠,因而影響形象,大多數品牌都要求供應商和外判商負起社會責任,不單只要求他們嚴格遵守當地的勞工法規,還需要按個別品牌的要求去善待工人;例如,某品牌就要求供應商的製衣廠,確保車衣工人有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包括車間必需維持在某個溫度,而且還要不時播放音樂。

另外,工人不可以超時加班,每隔數小時就要安排小休。有些品牌還會要求工廠免費提供潔淨的食水和小食,工廠開工時間要有醫護人員駐守,甚至連洗手間的數量也有要求。另外,這些品牌還設有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epartment,專職負責監察所有供應商和外判商的遵從情況;倘若發現他們違反社會責任,例如聘用童工、強迫工人加班、剋扣工資、工作環境惡劣等,供應商和外判商從此就被列入黑名單,永不錄用。

因貨櫃碼頭發生罷工工潮,我們才知道工友們的工作慘況,例如負責吊臂機操作的工友,每日需要在狹小的臂機操作室工作,除了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外,連大小二便,甚至吃飯也要在操作室解決,衛生情況有幾惡劣可想而知。實在不明白,為何碼頭公司容忍此等情況發生。香港號稱先進城市,但竟然還有此等工作環境,連第三世界也不如,實在令港人蒙羞。

碼頭公司雖然不是工友們的直接僱主,就算在工友的薪酬上沒有直接責任,但身為本港貨櫃業的龍頭企業,在情在理,也應與其他國際衣著品牌一樣,負起社會責任去確保工友得到合理的待遇。再者,工友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工作,就更不應袖手旁觀,說自己沒有責任。將工作外判不等於責任也能外判呀!

文章來源:http://hkyaa.blogspot.hk/

&&&&&&&&

2013年4月12日星期五

忠旺的隱憂

最近中國忠旺(1333)公布2012年全年業績,收益接近13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0.9%,稅前利潤的升幅更利害,按年增加53.3%至23.4億元。去年經營環境不太理想,在此情況下仍能錄得如此佳績,究竟是甚麼原因呢?

若按區域來劃分,內地銷售金額增長達到25.7%,美國更是漲177.6%,至於其他地區卻下跌91.7%。不過,由於內地銷售對該集團的貢獻最大,在31.9億元的增長當中,25.3億元或79.3%來自內地,因此總體銷售收益較前年上升。

細看業績通告,去年的利潤主要來自鋁材銷售。撇開貿易業務不說,去年收益的增長主要來自銷量,2012年的總銷量共有55.6萬噸,按年上升25.6%。反觀平均單價就沒有大變動,去年的金額是每噸23,293元,基本上與前年的23,289元相若。

鋁材銷售的毛利也很可觀,去年錄得32.5億元,按年急升46.4%。另外,毛利率也由前年的21.6%上升至去年的25.1%。乍看起來,產品的賺錢能力提升了。可是,上面不是說過,去年銷售的平均單價沒有上升嗎?既然毛利率上升與單價無關,那必然是銷售成本減少。

究竟減少了多少呢?我們可以利用銷量來計算出來。根據通告,去年的鋁材的銷售成本合共96.9億元,將此數除以去年的總銷量,每噸計的銷售成本就是17,437元。相對於前年的18,267元,銷售成本按年下降了830元或4.5%。

根據通告,2012年和2011年原材料的價格包括鋁錠和其他金屬,分別佔銷售成本的88.4%和88.8%,以金額計算,即是每噸成本分別為15,414元和16,221元,兩年的相差為807元或5%,也代表去年因鋁錠等原材料價格下跌,所以省回的每噸銷售成本。上面提及過,銷售成本按年下降了830元,那麼餘下的23元就代表加工費下降了。

成本下降固然是好事,但相比起鋁錠價格的跌幅,忠旺似乎獲益有限。根據通告內的「管理層的討論與分析」,去年國際鋁錠的平均售價為每噸2,023美元,較前年下降15.6%。此外,內地鋁錠去年的平均價為每噸15,705元,較前年下降1,128元或6.7%。可是,忠旺實際上在原材料方面只能省下5%,未能做到和內地市場價格同步,與國際市場價格更有一段距離。

此外,忠旺業績有幾點值得注意。首先是變現能力(Liquidity),流動比率有轉差跡象。2010年,該比率高達4.7,顯示當時短期償債能力非常強。可是,到了2011年急跌至1.8,去年更跌至1.2。若看速動比率就更差,2010年高達4.5,2011年跌至1.5,去年更跌至0.8,低於1的合格水平。變現能力轉差,主要是短期負債急升。截至去年12月31日,融資債券和銀行及其他貸款的金額,較年初分別增加了12億元和12.7億元,令流動負債總值按年增加25.9%。

去年存貨也按年急升60.8%至39.9億元,令存貨周轉期由前年的77日增至去年的116日。雖然應收帳款及票據的周轉天數由前年的22日改善至去年的17日,但若看金額,去年高達7.8億元,較前年增2.8億元或57%。最教人擔心的是,帳齡有惡化趨勢。內地客戶信貸期一般有90日,海外客戶則有180日。

不過,截至去年12月31日,帳齡介乎91至180日的應收帳有2.2億元,超過180日的則有1.4億元,按年分別急升157.7%和123.4%。還有一點,忠旺去年財務成本有3.8億元,較前年的4.6億元減少18.8%,主因是部分利息被資本化,即是將用於購置資產的利息計入了資產值,而非計入損益表成為財務開支。若撇除資本化,去年的利息開支其實高達5.5億元,較前年增加17.9%。

最後,去年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7.9億元,較前年增185.1%。據通告解釋,因研發費用急升21.49倍至接近4億元,土地使用稅增1.5倍至1.6億元,及土地使用權攤銷開支增3.82倍至6,409萬元所致。

值得一提,去年忠旺獲2.1億元的政府補貼。據報是政府對忠旺為地方所做貢獻的獎勵及補貼科技研究及市場開發的開支。會否再次予別國口實,說是「出口補貼」呢?因補貼金額只佔總銷售成本2%,影響輕微。但保護主義日益高漲,只希望不再發生吧!

文章來源:AM730 2013-04-12

&&&&&&&&

2013年4月11日星期四

碼頭公司企硬之謎

自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IT)的罷工工潮發生以來,HIT態度強硬,而且沒有妥協跡象,究竟此事對HIT的財務表現,和狀況有多大影響?

由於他們是私人公司,普通人難以看到其財務報表,惟有翻閱其控股實體和記港口信託(新加坡交易所股票編號:NS8U,以下簡稱HPH)的業績通告。

然而,當中所載的資料非常有限,例如外界最關心的承辦商或外判商費用,通告並沒有披露,關於HIT的財務資料,也只有寥寥幾項如下:假設HPH的所有香港業務均來自HIT,截至去年12月31日,HIT的全年收入有57.2億元,非流動資產的帳面值有488.8億元,年內平均值則有493.3億元。按此計算出來的非流動資產收益比率為11.6%,即是每投資100元,就能獲取11.6元的收入。至於鹽田港業務,同期收入有67.1億元,非流動資產的帳面值及平均值分別為766.5億元和772.6億元。用相同方法計算,非流動資產收益比率為8.7%。單以比率來看,HIT的資產效益較鹽田港高。

本來打算將2012年與2011年的數字互相比較。可是,由於HPH於2011年2月才開始成立和運作,因此數據不足12個月,拿來比較沒有多大意思。另外,雖然通告的附件提供HIT過去5年的貨櫃吞吐量,但數字還包括了COSCO-HIT(即是與中遠太平洋(1199)合資經營的8號碼頭),所以未能準確計算每個貨櫃的平均收入。坦白講,資料有限之餘,數據又不能直接比較,這樣沒趣的分析還是第一次。惟一能做的,就是將數字轉化成每日平均值再作比較,看看結果如何。

於去年全年,HIT的每日平均收入是1,563萬元,較2011年的1,489.8萬元增4.9%。反觀鹽田港,同年每日平均收入是1,832.3萬元,較2011年的1,650.6萬元升11%。至於貨櫃吞吐量,HIT和COSCO-HIT於去年全年為1,228.2萬個,較2011年的1,165.7萬個,增5.4%。鹽田港又如何?於去年全年貨櫃吞吐量是1,066.7萬個,較2011年的1,026.4萬個,升3.9%。心水清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HIT的收入增長不及貨櫃吞吐量的增長,鹽田港則相反,其收入增長高於吞吐量,這是否代表HIT每個貨櫃的平均收入(即單價)正在下跌,而鹽田港卻上升呢?

翻查HPH的上市文件,HIT的每個貨櫃處理成本於2008年至2010年間續降,2008年為每個貨櫃需要374.2元,2010年只需275.7元,跌幅高達26.3%。反觀鹽田港的成本卻續升,2008年為218.9元,2010年增至224.1元,升幅有2.4%。按文件解釋,成本下跌皆因節省成本及提升運作效率所致。文件還提到,HIT和鹽田港均聘請承辦商(Sub-contractors),為碼頭內的「非核心職位(Non-core positions)」提供合約員工。為避免過分依賴個別承辦商,他們總數共有100家之多。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每次續約時,承辦商自然也不敢叫價太高。另外,HIT的資產流動比率較高,換句話說,營運效率能進一步提升的幅度有限,加上貨櫃的單價正在下跌,難怪工友近年的薪金持續低企了。

碼頭管理層對外說公司也是「苦主」,每日損失高達500萬元之多,按去年每日平均收入計算,損失金額差不多相等於三分一。有人批評碼頭寧願蝕錢,也不肯改善工友待遇,其實碼頭的想法不難理解,因為他們大約在想,一旦這次「屈服」,從此就沒完沒了。況且,就算貨船要改到附近港口泊岸,若能安排轉到HPH旗下的鹽田港,於集團整體而言,相信損失也會有限。

再者,雖然HPH去年的整體稅後溢利高達35.8億元,但在貨櫃單價下跌的情況下,成本增加就等於溢利減少,老闆與HPH持有人的荷包自然受影響,公司豈肯輕易妥協?這也解釋為何工潮至今仍未有解決跡象。雖然香港仍是國際航運中心,但其重要性已今非昔比,在此環境下,碼頭公司勢必繼續減省成本。坦白講,即使是次工運成功,工友於未來的待遇亦難望大幅改善。

文章來源:AM730 2013-04-11

&&&&&&&&

2013年4月9日星期二

此大眾不同彼大眾

塞浦路斯的破產危機總算暫時解除,雖然最後沒有推出「存款稅」,而且10萬歐元以下的小存戶可算是安然無恙,但大存戶可慘了,初時以為只會損失9.9%,到後來說是15%,及後歐盟與該國達成協議,當時預期是30%至40%。最近塞國央行終於確認,數額竟然是60%!若果是當地Laiki Bank的存戶,估計損失更加高達80%!

新聞報道說,連當地大學和教會都受此事影響,不少企業也因而出現資金周轉困難。其實歐盟要求存戶陪葬的理據何在呢?或許他們在想,假若沒有他們的借款,當地銀行必然倒閉,存戶最後也必損失。因此,他們才能理直氣壯,要求塞國打劫存戶吧?

股東購買銀行股票,當中涉及投資風險,就算股票變牆紙也無話可說。可是,存戶只是顧客,將資金存放於銀行,其實就是相信銀行以及整個銀行體制。

經此一役,相信該國以至歐元區其他國家,夾萬和錫罐之類必定大賣。無他,因為將錢鎖在家裡或埋在後花園,遠較存放在當地銀行安全。

事件發生以來,中文傳媒都將Laiki Bank翻譯成「大眾銀行」,不知同名的大眾金融(626)有何反應?八卦之下進入其網頁看看,發現果然作出了澄清。根據於今年3月22日發出的通告,他們與Laiki Bank沒有任何股權關係,而且馬來西亞總公司沒有持有於當地的金融機構。

那麼,他們在塞國以至歐洲的風險有多大呢?翻看2012年年報,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涉及西歐的跨國債權合共22.2億元,當中超過一半是借給法國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看來塞國事件沒有對他們帶來直接影響。

既然翻閱了他們的年報,不如順道看一下業績。2012年大眾金融的表現沒有驚喜,淨利息收入12.4億元,按年增長2.1%。另外,其他營業收入下跌21.2%,因此營業總收入較前年減少2.2%,至14.6億元。

根據管理層解釋,淨利息收入上升,皆因淨利息差距增加;其他營業收入減少,主要因為股票經紀業務的收入較前年減少4,140萬元,以及前年得到一筆8.1萬元的額外獎勵所致。

大眾金融的淨利息收入佔營業收入85%,究竟這方面的獲利能力如何?那就要看其「淨利息收益率(Net Interest Margin)」。很多人喜歡將它簡稱為「淨息差」,此比率相當於一般企業的毛利率。計算方法是將該年的利息收入減利息支出,之後再除以生息資產的平均餘額。

由於年報沒有提供具體數字,連生息資產的數值也欠奉,惟有依靠自己來估算吧。截至去年底止,資產總值是405.4億元,減去商譽和其他資產,估計其生息資產大約是365.6億元。以相同方法計算,2011年年底的數值是361.4億元,平均餘額就是363.5億元,按去年的淨利息收入去計算,淨息差就是3.41%,較2011年的3.35%,增加了6個點子。

上網瀏覽了一下,發現大眾金融於去年年初曾對外提及過,2011年的淨息差有3.56%,還說於三年後(即2014年後)可回復4%的水平。

可是,試算了幾遍也計不出此數,皆因沒有準確的生息資產數值。奇怪的是,他們至今仍未公布去年具體淨息差的數值,究竟4%的「目標」是否依然維持呢?

相比於其他本地銀行,例如恒生銀行(011),2012年的淨息差只有1.85%。金管局的統計也顯示,本地零售銀行於2012年首三季的息差只有1.4%,為何大眾金融的淨息差如此高呢?

銀行不是善堂,貸款息率高低與借款人的信貸風險必有莫大關係,相信他們比較注重高息借貸以及小型按揭有關吧?

實情是否這樣?例如息率較高的私人借貸,去年大眾金融合共借出39.7億元,佔香港業務貸款額的15.9%。反觀恒生,雖然借出金額高達163億元,但只佔貸款額的11.4%。此外,大眾金融於去年的逾期貸款,金額佔貸款總額0.69%,較恒生的0.2%高。再者,在抵押品佔貸款額的百分比方面,大眾金融有77.5%,較恒生的75.8%略高。對抵押品百分比的要求較高,為的是要減低客戶走數的損失。綜合上述兩點來推斷,大眾金融的貸款回收風險應該較高,因此借出的息率也應較高,相信這是淨息差高企的原因吧?

文章來源:AM730 2013-04-09

&&&&&&&&

2013年4月5日星期五

平保更改會計準則?

最近看到某報章報道,說中國平安保險(2318)「改動了會計準則」,將去年的折現率調高,以及將未來投資收益率假設調低,因此對去年業績造成不利影響。相信是一時搞錯了吧?首先,「會計準則(Accounting Standard)」是由國家或法定專業團體制訂。例如香港的會計準則,就是由香港會計師公會制訂,企業只能跟從,卻不能改動。相信該報誤將「會計政策(Accounting Policies)」當成「會計準則」。可是,平保是次的調整,也不是「會計政策改動」,其實只是「會計估計變更」而已。

或許你會問,究竟會計準則、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有甚麼分別?由於會計準則一般都存在若干選擇,因此每家企業都會按照準則,去制訂自己的一套會計政策。例如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般的會計準則皆容許「直線法(Straight-line method)」、「餘額遞減法(Diminishing balance method)」和「產量折舊法(Units of production method)」。企業可以按照自身需要選擇其中一種,並且放在自己的會計政策內。

可是,商業環境瞬息萬變,為了讓財務報表更能反映實況,國家或法定專業團體修訂會計準則就時有發生。若其修訂影響企業的會計政策,企業也需跟從。另外,若企業認為修訂會計政策後,能令其財務報表提供更加可靠的相關信息,這也是可以的。但有一點需要注意,修改會計政策是一項大事,為了不影響財務報表的一致性,早前涉及的相關數據都要一併修改和重列,令到數字可以比較。

接下來說說會計估計變更。在會計實務上,很多時候都需要做一些估算。可是,既然是「估」,日後要修正就在所難免。再以上述的直線折舊法為例,企業去年購入了一輛汽車,當時估計汽車可以用上5年,所以採用了每年20%的折舊率。到了今年底,企業發現汽車只能多用一年,所以將餘下的帳面凈值於未來一年全數折舊。

有別於修改會計政策,當會計估計變更後,涉及從前的數據並不需要修改,其影響只會在變更該年以及將來發生。再舉個實例,利福國際(1212)因業主提前解除租約,其尖沙咀分店將於2014年2月關閉。由於餘下的租約由7年減至1年,涉及該物業的3,900萬元裝修費帳面凈值,便需要於餘下的租賃期全數攤銷。因此,由2012年下半年開始,折舊開支由原先每年的640萬元增至2,340萬元。至於2012年上半年及以前計提的折舊開支,就不需要重新計算了。

回看平保,是次調整折現率和未來投資收益率,其實和更改折舊率的性質類似,只涉及估計的變更,不能說是修改會計政策,更加不是更改會計準則。根據業績公告,此項變動令去年的長期壽險責任準備金增加了5,400萬元(人民幣,下同),同時也令稅前利潤相應減少。另外,平保作出此類調整已非首次,翻查2010年和2011年的年報,他們也曾作出過相同的變動,令稅前利潤分別減少21.75億元和增加10.59億元。

或許你會說,這不是容許靠估嗎?豈非造就機會,讓企業將業績舞高弄低?其實這種行為有一個漂亮的名稱,叫「盈利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坦白講,這是不能避免的。若果一刀切,規定企業的會計估算,必須這樣那樣而別無他選,這就會犧牲彈性,可能令財務報表不能真實和公平反映實況。

然而,情況又不是完全不受控。要改變假設,企業必須提供客觀證據,去證明修訂是有需要而且合理,否則難以闖過核數師的一關。另外,若果其變動能左右業績,為了讓投資者進一步了解其影響,財務報表的註腳內需要附上「敏感性分析」供參考。

由於平保2012年的年報還未發布,我們就以2011年做例子。假若折現率或投資收益率增減10個基點(即0.1%),2011年的稅前利潤就會增加46.33億元或減少48.13億元。此外,發病率/死亡率、保單退保率和保單維護費用率的變動也會影響利潤。但敏感程度較低。下一次翻閱任何財務報表時,不妨留意敏感性分析,對財務表現將會有更深切的了解。

文章來源:AM730 2013-04-05

&&&&&&&&

2013年4月3日星期三

有得食唔食 罪大兼惡極

此文刊於上星期五(2013年3月29日)《信報》的年青有計專欄內。

--------

有得食唔食 罪大兼惡極 (作者: Bittermelon)

內子和我是正牌的「無飯夫妻」,除了星期日,我倆基本上不會開火鑽,所以經常幫襯快餐連鎖店,而我們常去的那幾家,就經常在報章賣廣告兼送折扣優惠券。由於電腦打印出來的優惠券無效,惟有多拿幾份平時很少看的報紙,目的只為了剪多些優惠券。毫無疑問,我的確是個環保大敵,但現在百物騰貴,物價飛升,拿一些著數來幫補一下是沒有辦法的事。

說到快餐連鎖店的折扣,目前有兩家推出長期優惠。我們常去的那一家,早市或茶市滿18元就有2元折扣,午市或晚市滿26元就有3元折扣,即是大約可以節省11至12%。另一家則不需要剪優惠券,只要利用同一張八達通,於一星期內幫襯3至5次,每次超過18元就能有最多13元的現金優惠。我計算了一下,若論折扣大小,後者比較大,最多可以節省14%。不過,每年需要繳交20元會員費(但同時回贈共值20元的現金券),而且每星期必定要吃3至5次,彈性較小。雖然這些都是婆乸數,但積少成多,像我這樣的二人家庭,一星期有六天要幫襯快餐店,一個月就能省下385至485元,一年就是4620至5820元了。

謹守會計四大基礎概念

將此事在臉書告之一眾朋友,有人說會計師肥得連襪也穿不上(可是我不肥呀!),為何還要貪圖幾蚊的折扣?又有人說現在通脹猛於虎,慳得一蚊得一蚊實屬平常,不過其中一位朋友就講出重點,就是「有得食唔食,罪大兼惡極」的心態。

不知其他會計同行是否也是這樣,但於我而言,著數擺在眼前,不用多花力氣就能伸手可及,若不去做的話,罪惡感就會油然而生;特別在工作上,例如公司有足夠的現金去支付賬單,明知提前付款能獲取折扣,但不知為何沒有去做,心中就會產生內疚感。

若說算死草是會計師的天性,處事謹慎保守更是我們的座右銘。或許這是會計人的通病,不過事出有因。記得早年第一次學習會計理論時,我們就學過會計的四大基礎概念(Fundamental accounting concepts),分別是持續經營(Going concern)、應計(Accruals)、貫切性(Consistency)和謹慎性(Prudence)。

為免各位大呼沉悶兼且離題,首三個概念就不在此贅敍了,有興趣的請自行找來看看,現只簡單講一下謹慎。例如;預期將會有一筆收入,但若未能以現金或其他資產形式獲得的話,就不能入賬。相反,若預期有一筆債項或支出,即使金額仍未確定,也要根據已知的資料去估算和入賬。

會計天性:報憂不報喜

換句話說,資產不應誇大,而負債不應計少。即是資產可以少計,負債可以多計。不過,時移世易,現在公允值(Fair value)當道,謹慎已不合時而,就好像《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內已經沒有了此概念,而且所謂的四大概念亦增加了不少。

會計人傾向「報憂不報喜」,特別是我這一代的會計師,受謹慎原則和風險管理甚深。「謹慎」的意思即是「保守」。相比企業來其他崗位,會計人的確如此。就例如銷售部的同事,他們傾向將最美好的前景描繪出來。其實這是合情合理的,試想想,若連前綫的同事對前景也不樂觀,企業何來生意可言?可是,在會計而言,工作事事講求證據和憑證,不確定兼且未發生的事,會計人從來只會「聽住先」。就像煮米飯,單單看到生米是沒有用的,除非看到開始飯滾,飯很大機會煮成米飯,會計人才肯樂觀相信。

此外,會計人也先想最壞情況會怎樣,及早作出打算。於企業而言,這是很重要的;若每位同事都只看成功而不看風險並不健康,有會計人做個制衡,於企業管治而言是件好事來的。

文章來源:http://hkyaa.blogspot.hk/2013/04/bittermelon.html

&&&&&&&&

2013年4月2日星期二

阿里巴巴值千億嗎?

阿里巴巴集團有機會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新上市公司嗎?最近股票市場的話題,離不開於內地從事電子商務在線交易平台的阿里巴巴集團。繼於早前曾將B2B業務於香港上市後(但已於2012年私有化),市場盛傳他們整個集團將公開招股,各方對其估值非常有興趣,意見紛紜。就像《經濟學人》最近一篇文章說阿里巴巴IPO估值將介乎550億美元至1,200億美元(約4,290億至9,360億港元)。因此,他們有機會超越Facebook(NASDAQ股票編號:FB)於去年上市時創下的1,040億美元(約8,112億港元)紀錄。

阿里巴巴真是這樣值錢嗎?就此估值,市場做了一個非常好的分析。他利用雅虎公司(NASDAQ股票編號:YHOO)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的年報(Form 10-K),並根據當中的財務數據和資料,去計算出阿里巴巴的市值,再以騰訊控股(700)目前的市盈率來比較,得出來的結論是:「不是騰訊便宜,就是阿里巴巴太貴」。

雅虎的資料並不是第一手,而且想必不會詳盡到那麼去,何以有參考價值?這事令我想起天體觀測。由於星體距離我們甚遠,沒有可能進行實地測量。可是,科學家發現,透過測量天體發出的電磁輻射,就能分析星體的距離、質量、大小、密度和生命期等。

同一道理,阿里巴巴是私人公司,一般人無法看到他們的財務報告。可是,由於他們是雅虎的聯營公司,從雅虎的年報,可以有限度地窺探阿里巴巴的財務表現和狀況。另外,阿里巴巴於去年9月,向雅虎回購了部分股份,在年報當中披露的作價,就可以作為阿里巴巴目前市價的參考。

或許你會問,回購價是自己作出的,怎能作準?首先,股票的市價就是在交易過程中,買賣雙方達成的成交價。站在雅虎和阿里巴巴的立場,前者當然希望價格愈高愈好,後者恰恰相反,價格希望愈低愈好。再者,回購價格的釐定與日後上市價沒有必然關係,我們看不到有甚麼誘因,雙方要以此來左右估值,因此用來參考適合不過。

瓜瓜也依照此法計算了一下。根據雅虎的年報,阿里巴巴以每股13.54美元(約105.6港元)的代價,向雅虎回購5.23億股股份,總金額就是70.81億美元(約552.3億港元)。未出售股份之前,雅虎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數是10.47億股,持股比例是42%。

至於出售股份之後,持股數量減少至5.24億股,持股比例降至24%。以此推算,阿里巴巴回購後的股份總數應是21.83億股。既然阿里巴巴的新近成交價是13.54美元,那麼,阿里巴巴現在的市值應是295.62億美元(約2,305億港元),即《經濟學人》所說的下限相等於該市值約1.9倍,而上限更加相等於該市值高達約4.1倍。

根據雅虎年報顯示,截至去年9月30日,阿里巴巴的股東應佔溢利只有4.85億美元(約37.8億港元),按上述股份數目計算,每股盈利約0.22美元(約1.7港元)。假若如《經濟學人》所料,阿里巴巴最終能以550億美元至1,200億美元上市,按目前的股份數目,每股股價大約要25.2美元至55美元(約196.5至429港元)。若以上述溢利水平計算,代表市盈率將高達113.5倍至247.7倍。

看看騰訊,今年3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其市盈率只是28.4倍,而eBay(NASDAQ股票編號:EBAY)亦只是26.2倍。即使是市盈率高企見稱的亞馬遜(NASDAQ股票編號:AMZN),該股1年的預期市盈率也只是73.7倍(由於亞馬遜去年虧損,所以沒有即期市盈率)。由此看來,阿里巴巴要以超過100倍,甚至200倍的市盈率上市,難度甚高。

有報道說,創辦人馬雲曾經說過,阿里巴巴計劃2015年上市,並且估值應有1,000億美元(約7,800億港元)。有沒有此可能呢?當然有,若以市盈率50倍計,只要阿里巴巴到時能將溢利提升至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水平就可以了,相等於去年股東應佔溢利的4.1倍。保守一點,將市盈率降至與騰訊相若,溢利更加要提升至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是目前溢利的7.2倍。

由於內地網上商貿日漸普及,交易金額預期於未來幾年高速增長,於兩年後將溢利提升4至7倍,未必不能實現。究竟阿里巴巴最終能否開創紀錄,大家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AM730 2013-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