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8日星期五

會計師減壓良方

此文刊於今天(2012年9月28日)的《信報》年青有計專欄。

--------

會計師減壓良方(作者:Bittermelon)

筆者最近迷上了喝咖啡,皆因喜歡嗅那股咖啡香。咖啡最香的時間,是由咖啡豆研磨成粉的那一刻。可是,咖啡豆一經研磨,香味就會以萬倍的速度揮發,若想盡量將香味留住,就必須要盡快將咖啡粉煮成咖啡。

為了延長享受咖啡香,我愛用手動研磨器,雖然有點辛苦,但咖啡香味緩緩滲出,遠勝過用電動的,瞬間把豆磨完雖然香濃撲鼻,但就只是一剎那。此外,要煮一杯可口的咖啡,咖啡豆的選擇和新鮮度、研磨的粗幼度、水溫、浸泡時間等都很講究,稍有差別都會影響味道。

天天如是並大費周章地弄一杯咖啡,同事說這麼麻煩,何不到連鎖店購買。先不說他們的咖啡物非所值,其實我旨在借沖煮咖啡來減壓。我天生性急不喜歡等,壓力往往因此而來。所以每天早一點回公司,藉著煮咖啡來拖慢一下自己的步伐,而且喝咖啡有助提神,可以讓我在繁忙的一天有個好開始。

工作壓力逼人

港人生活壓力大,會計人尤甚。最近只要打開報章,不時都看到有同業不堪壓力而自尋短見,又或者行為不檢而惹上官非,不是家破人亡就是前途盡毀,看了心酸。

工時過長相信是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最近就有調查指出,接近四成的會計人每周工作超過50小時,當中的一成六更超過60小時,漫長的工作容易令人心身疲累,旺季時更要於周末加班,新手要應付專業考試,有家室的又要照顧家人,想好好休息也難,身心所受的壓力自然有增無減。

不論會計或核數,工作性質都是要追趕死線,公司會計須要盡早完成年結,好讓核數師做核數。核數師又要趕在期限前,為客戶完成核數並且處理報稅事宜。要趕及期限,但工作又不容有失,工作壓力也隨之而來。

近年入行者眾,每年的會計畢業生就有1000至2000人之多,競爭之大可想而知。新手如是,老手亦艱難:近年外圍經濟轉差,很多公司的生意都大不如前,加薪自然有限,但物價飛升,通脹壓力令購買力大減,加上會計是後勤部門,裁員凍薪必首當其衝,又要供樓又要養家,經濟壓力著實非輕。

不過,抱怨歸抱怨,人總要生活,壓力始終要面對。既然如此,愈早學會去駕馭它就愈早得益。

學會管理壓力

最近讀過由職業安全健康局出版的《工作壓力管理自用套件》,發覺極具參考價值;當中介紹的方法和我們的風險管理類似。首先是認識壓力的來源,然後審視目前的調節變數,之後再看壓力造成的影響,最後就是制訂對應技巧。

根據《套件》,港人的工作壓力來自多個方面,包括工作量、自決空間、人際關係、工作環境條件、組織氣氛、工作/家庭衝突、工作安全感、情緒勞動需求和組織約束。

「調節變數」像我們行內講的「內部控制」,當中可分為組織層面和個人層面。前者涉及公司或機構提供的支援、同事之間的關係和溝通,以及團隊精神;後者則涉及個人的特質和性格,例如抗逆能力、樂觀或悲觀、自我效能感和自控能力。以會計師行做例子,要在期限前完成客戶的核數和報稅就是壓力來源,若同事之間能互相鼓勵,公司又能提供足夠的支援,這些正面的調節變數就能讓工作壓力轉成積極影響。相反,若同事之間不合作,公司又沒有支援,這些負面的調節變數就令壓力變成消極影響。

因應不同的影響,我們需要不同的對應技巧,這就像我們行內的「審計建議」。對應技巧可以分成積極和消極兩種,而積極對應技巧又再分為「集中處理情緒」和「集中處理解決困難」。透過此套方法,加上不斷實踐,相信我們就能有效管理壓力。

除此以外,各會計專業團體不時都舉辦這方面的講坐,大家不妨試試。有備無患始終勝過臨渴掘井,及早學會管理壓力,又或者培養興趣去減壓,例如聽音樂、做運動、看電影、學烹飪等,各適其式,豐儉由人,對自己對家人都有好處。你可能會說,搵食那麼艱難,那來時間去學去做?這是「give and take」的問題,就以煮咖啡為例,每天只不過多15分鐘,若些少時間也不肯拿出來,誰能幫你?

文章來源:http://hkyaa.blogspot.hk/

&&&&&&&&

2012年9月24日星期一

QP畢業生

在今期會計師公會的期刊《A Plus》中,看到今屆QP畢業生的名單,密密麻麻兩大版,估計超過1000人。印象中公會通常會列出畢業生的總人數,但今次卻不刊登。另外,發現網上版A Plus居然沒有了QP畢業生名單的那兩頁,為何會有這樣安排呢?因為QP畢業生名單屬於廣告?還是因為與近年會員人數「爆升」,令部份會員不滿有關?


香港會計師人數屢創新高,截至今年7月,會計師人數已經達到34159人。我認識不少同行,特別是較年輕的都認為,弄致今日激烈競爭的局面,全因公會不肯控制會員人數,所以難辭其咎。

但我並不這樣想。首先,一個專業團體要發展得好,並且要在社會上具影響力,會員人數必不能少。再者,會計師專業試是公開考試,只要能達到所需要求,加上相關的工作經驗就可以。因控制人數而將達標的新生拒諸於門外,這樣就有欠公平了。

其實造成今日局面,並不是公會的責任,問題全在於整個社會。由於香港近年的經濟過於依賴金融業,學生爭相報讀商業和金融相關的學科。就算不是修讀商科的大學畢業生,由於在香港找不到相關學科的工作機會,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也要轉投商業和金融相關的行業,加上於商界中,會計師專業是少有可以接納沒有會計背景的人,所以近年「會計師」變得馨香。現在的情況有點像當年IT熱的初期,當時學生爭相修讀IT,IT人地位一時無兩。

由於競爭激烈,今時今日的會計師若要有好發展,學歷和經驗都不能少。學歷基本上要大專畢業,並按自身的發展需要再去修讀其他專科。經驗也要多元化,就以「地域」為例,香港的會計師不單要熟悉香港的會計準則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其他地方如中國大陸也不能少,若加上鄰近一、二個地方更是優勢。

同仁們,共勉之!

&&&&&&&&

2012年9月20日星期四

點解要放pea?

朋友的公司有兩位同事,他們都屬於表現出色的員工。可是,最近頂頭上司換了人,對他們有很大的影響。

他倆對新來的頂頭上司都非常不滿,皆因這位上司非常自私,功就自己獨領,鑊就向下屬盡卸。另外,從前公司都不時派他們去參加一些講座和研討會,好讓他們學習新知識和了解業界行情。可是,新上司永遠不讓他們去參加。

遇到此等上司,兩人採取截然不同的工作態度。

A君抱著「踼一踼,郁一郁」的態度,大概他在想,就算自己做得如何出色,最後的功勞必定歸老頂,既然如此,不如hea住做算了。此外,他對老頂的不滿也溢於言表,在人前人後盡講老頂的不是,永遠都是一副死豬不怕燙的樣子,要炒就炒,一於話知你。

B君則不一樣,就算明知功勞被搶,只要是對公司有利的,他還是很認真地去工作。雖然對老頂不滿,但不會太過出面,表面上仍舊客客氣氣。

某日朋友和大老闆談些東西,期間提及到他們,原來大老闆一早就知道他們的事,並且心中早已有盤算。當然,大老闆不肯向朋友透露他會怎樣做,但就以A君和B君的來說,他覺得B君成熟穩重,很有大將之才,公司要切法留著並要重點培養他。至於A君,朋友說大老闆顯得有點勞氣和失望,並揚言若他態度不改的話,就不要怪他無情了。

這個故事對你有甚麼啟發?於我而言,我是屬於B君那個類型。皆因我一向都認為,因為別人的不是而令自己受到影響,是世上最不值得的事情。情場上「被人撇」而放棄自己已經很不值得,為了一個自己討厭的上司而放pea自己?咪講笑!

&&&&&&&&

2012年9月17日星期一

再談QE3對香港樓市的影響:美元將會貶值多少?

上一篇《QE3對香港樓市有甚麼影響?》解釋了為何推出QE3,就算坐著甚麼都不做,香港的樓價也會上升,而且還用例子做計算,只要美元每貶值10%,樓價就會升值10%。

那麼,這次QE3會令美元貶值多少,因而令本港樓價「被逼」上升多少呢?在網上搜尋了一下,可是暫時還未有人做預測。不過,我們可以比較一下,由推出QE1和QE2至今,美元兌換價的走勢,希望從中能得到一些啟示。

首先看看美元和人民幣的兌換價。QE1於2008年11月開始推出,當時是1美元兌6.8621人民幣。再看看2011年6月,即是QE2結束的時間,兌換價已是6.4593,計算兩者差價,美元貶值了5.9%。可是,人民幣還未可以自由兌換,所以對其參考價值有保留。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看看澳元吧。2008年11月的兌換價是1美元兌1.5480澳元,2011年6月則是0.9469澳元,即是美元貶值了38.8%。看看日圓如何?2008年11月的兌換價是1美元兌93.5日圓,2011年6月則是80.27,即是美元貶值了14.1%。英鎊也是國際主要貨幣,不如也看一看。2008年11月的兌換價是1美元兌0.6710鎊,2011年6月則是0.6464鎊,即是美元貶值了3.7%。

既然用英鎊,不如也試試歐元。2008年11月的兌換價是1美元兌0.7879歐元,2011年6月則是0.7000歐元,美元貶值了11.2%。

既然用貨幣來比較各有差異,由3.7%至38.8%不等,何不試試利用其他,例如黃金?2008年11月,黃金的兌換價1安士兌779.215美元,2011年6月則是1531.690美元,即是美元貶值了49.1%。不過,黃金價格升值不單是因為美元貶值,而且也有自身的因素令其上升,例如供求。所以,我們不能以此作結論,說美元貶值如斯。

人民幣、澳元、日圓、英鎊、歐元,甚至黃金都用了,究竟美元貶值了多少?其實所謂貶值是相對的,就以上述例子為例,利用不同的對象做比較,貶值或升值幅度都會不同。所以,我們不能準確說出美元貶值了若干。

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參考「美匯指數 US dollar index」。這個指數是將美元與一籃子主要貨幣掛鉤,並且計算出美元匯價和各國貨幣的變化。一籃子貨幣中,各種貨幣的比重都不同。根據維基,歐元比重最大佔57.6%,接著是日圓13.6%、英鎊11.9%、加元9.1%、瑞典克朗4.2%,以及瑞士法郎3.6%。2008年11月,指數是86.72,2011年6月則是74.3,反映美元經過QE1和QE2後貶值了14.3%。

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參考由美國聯儲局所創出來的「美元貿易加權指數 Trade Weighted US dollar Index」,這個指數與「美匯指數」類似,不過用來做比較的外國貨幣更多更廣。2008年11月,指數是100.983,2011年6月則是95.646,反映美元貶值了13.8%。

以前要看某個國家的貨幣升值或貶值了多少,我們大多數會都採用美元做比較,因為美元受國際廣泛接納,而且價格又相對穩定。可是,現在出事的是美元,就像用來量度長度的間尺都出了問題一樣,現在全球的金融體系有幾混亂可想而知。

撇除黃金價格不計,若參考美匯指數和美元貿易加權指數,即是美元因QE1和QE2已令美元貶值了14%。QE1的規模是1.725萬億美元,QE2則是6000億美元。若這次QE3的規模相若,即是說,單是貨幣因素,我們就要預備香港樓價將會至少再「乾」升14%。

&&&&&&&&

2012年9月14日星期五

QE3對香港樓市有甚麼影響?

QE3終於推出,此措施涉及每月購入400億美元的按揭債券,最「恐怖」是此措施沒有期限,而且美國聯儲局還說,若果美國的失業情況沒有好轉,還會額外購買資產,直至就業市場有改善為止。

其他不說,單是香港樓市,QE3肯定將會進一步推高樓價。

眾所周知,QE3會令美元貶值,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鉤,港元也會一同貶值。可是,樓宇的實質價值不會因港元貶值而轉變,很自然地,樓宇的票面值就要追上去,以反映樓宇的真實價值。

舉個例子,一個物業的現值是500萬港元,假設1個Unit的購買力相等於1港元,物業的現值就相等於500萬個Unit的購買力。

假設港元跟隨美元貶值10%,那麼1個Unit的購買力變成1.1港元,貶值後500萬港元等於455萬個Unit購買力(500/1.1)。

可是,物業的價值本來就是500萬個Unit,那麼,按新的兌換率1.1計算,物業的現值將會是550萬港元(500 units x1.1)。

換句話說,就算我們坐著甚麼都不做,只要美元每貶值10%,香港的樓價就會上升10%。還未上車的香港打工仔若想買樓,除非收入也同步增長10%,否則要置業就更難了。

&&&&&&&&

買相機後記

我的那部數碼相機雖然用了八年有多,但功能還是很好,所以一直在用而沒有更換。直到最近想買一張容量較大的記憶卡,可是竟然買不到。到腦場問問,原來那款記憶卡已經停產,要買就唯有到拍買網站去找。

以前的菲林相機沒有這些「時效」。當年我學習攝影,就是用家父的那一部,全人手操作,連對焦,測光也是手動。但就是因為這樣,我很早就能掌握運用光圈和快門等的技巧。

畢竟時代已轉變,無莫也要接受,唯有到電器舖購置一部新的相機。在商場逛了一圈,發覺某連鎖店的較便宜一些,在店員介紹下買了一部比較合意。豈料準備付錢時,驚喜一浪接一浪。

首先,店員說因我買這款型號是推廣產品(可能因為剛出了新款,所以將舊型做promotion),所以加送禮物若干,包括原廠鏡頭清潔掃和相機袋。接著店員跟我說,在他們的店舖買相機會有免費禮品,當中包括容量比原廠大一倍的記憶卡、讀卡器、後備電池、螢幕保護貼、鏡頭清潔套裝和腳架。而且腳架有三款可以選擇,分別是1.5米的大腳架,1米高的中腳架,和坐檯小腳架。最後,店員還額外加送一盒砌圖遊戲給我。

就在店員為相機做設定,和貼上螢幕保護貼時,另一位店員向我介紹他們的電器保險計劃。其實已並非第一次聽,對顧客來說的確頑吸引的,因為電子產品容易壞,多花數百元買個三年的保險計落有「So」。不過,暫時未試過索償,所以還不能下定論。但我一直在想,現在的顧客換電子產品那麼頻密,壞了就買過一部款式更新的,究竟有多少人會真的在三年保養期內去做保修呢,所以應該是一門挺賺錢的生意。

其後店員還為我們即場申請該集團的購物積分卡,並且兜售集團同系電訊公司的電話卡。買一部相機就這樣照顧周全,而且也一併抓住那麼多商機,怪不得該集團年年賺大錢了。



&&&&&&&&

2012年9月11日星期二

沒有氣場的校長

早前曾在中環上班,公司就在前立法會大樓和香港會附近,所以經常都會見到政經界名人。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身上有一股氣場,就算站得很遠也能感受得到。名人愈紅,身上的氣場就愈利害。我就曾見過一位立法會議在附近的咖啡店喝咖啡,當時他只坐在一邊,但我進店的一刻已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不過是有例外的。在見過的名人當中,只有少數幾位是沒有氣場,當中包括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在公司樓下碰見過他幾次,若不是打個照面的話,根本不知道是他,皆因他身上全無氣場,與平凡之輩如我者無異。

上星期中大學生決定發起罷課以支持反國民教育,沈校長不單沒有勸阻,反而配合學生的行動去提供場地和支援。若說此舉沒有政治壓力,我並不相信,但他仍然這樣做。很多人說沈校長難得,沈校長或許會反問,鼓勵學生有獨立思考,不是校長的應有之義嗎?在這個講求利益的世道,若能有多幾位這樣「守本份」的校長,才是香港之福。

今天911,除了要為當天的死難者祈禱外,也要為今天參與罷課的中大人祈禱。支持你!

&&&&&&&&

2012年9月10日星期一

致新任立法會會計界別議員梁繼昌先生

立法會選舉今早續一揭曉,剛看到公布,我們會計界的議席由梁繼昌先生勝出。

在此除了講聲恭喜以外,更希望梁先生負起立法會議員應有的責任,利用其專業知識,代表我們去監察政府的施政。

跟往年一樣,自己手上有兩票,一票是地區直選,一票是功能組別。雖然由今屆開始,每位選民手上都有兩票,但我認為仍是未夠不公平,會計界別的選民資格就是一例。根據職業訓練局最新的《會計業2011人力調查報告書》,全香港有98,394位會計從業員,但就只有香港會計師公會的三萬多名會員有資格登記成選民,以今屆的選舉為例,登記選民人數是25,174。換句話說,全港近十萬位會計人當中,就只有26%能在會計功能組別投票,個人認為並不公平。所以,希望梁先生能爭取擴大選民資格,並且在聽取業界的聲音時,千萬不要忽略另外的74%。

我始終認為,功能組別的立法會議員是代表業界去服務社會,而絕不是為業界去爭取甚麼。所以,請梁先生盡量以市民大眾的利益為依歸,做好這四年的議會工作。

最後,也請黃宏泰先生、陳普芬博士和林智遠先生不要氣餒,你們在選舉中的表現實在出色,請繼續為社會為業界出力。

&&&&&&&&

2012年9月7日星期五

CIA在誠品

現在才講「誠品」實在太過Outdated,但沒有辦法,因為我害怕人逼,所以誠品開業至今才去逛。可是,我的如意算盤打不響,皆因那兒還是很擠擁,每張書檯、每個書架都一定站滿人,無一例外。

踏進誠品之初,她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像是圖書館。身為一家書店,賣的圖書實在太多太豐富,特別是講手工藝和設計的,書量之多種類之廣簡直儍了眼,就連我喜歡看關於講咖啡的書籍也有兩大格。可是,當全場逛了一圈後我就走了,因為人實在太多,不要說希望悠悠閒閒地揀選幾本書,就算想轉個身也很難。無奈之下唯有速速逃離現場。

其實誠品人多,慕名而至如我者當然是主因,但商場的人流設計也應記一功,因為食肆和餐廳樓層就正正在誠品樓上,若乘扶手電梯到達,就必須要經過誠品了。不過,雖然誠品人多,打書釘的也不少,但在我逗留的大半個小時中所見,「有幫襯」的並不太多,反而生意最好的卻是店內的餐廳和售賣台式飲料的櫃檯。

有評論認為誠品不能在香港捱得過三年,也有人認為沒有問題。由於沒有經營數據,也沒有他們的具體業務計劃,我不敢謬然評論,但單看所賣書籍的品種,我對她能否在香港立足實在有些擔憂。就以港人熱愛的旅遊書籍為例,誠品大部份售賣的都是台灣版。當然,在營銷角度而言,賣一些別人沒有的東西是不錯的策略,但台灣人比較偏愛深度遊,喜歡捐窿捐罅發掘與眾不同的東西,與「到此一遊的Facebook打卡」港式旅遊截然不同。因此,台灣旅遊書以至其他書籍是否普遍為港人受落還是個問號。況且在港營商的開支實在不菲,單是租金就已經叫人頭痛,不多賣些本土主流書的話,要在港立足談可容易。

其實誠品走的路線跟星巴克相似,不單只賣咖啡,而且還賣品味和時尚。記得他們初次登陸香港時,手上拿著一杯外賣的星巴克咖啡在街上走就是「有品味」的象徵。咖啡本來在香港就不普及,星巴克都有本事將它改變(當然其他連鎖店也有功勞),誠品能否一樣將讀書變為時尚,手上拿著一個誠品紙袋就是品味象徵?我樂見其成,拭目以待。

其實香港現在的幾家大型書店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將書店「超市化」,他們的店員都像「理貨員」一樣,對書籍毫無認識,工作就只是把書籍上架下架。試過幾次想找幾本書,店員都不知道放在那裡,要查店內有沒有存貨的話,就要由樓面老遠跑進辦公室去按終端機。我一直都有個疑問,一個賣書的地方,連供客人查詢書籍的終端機都欠奉,店員又不能即時幫忙,這還算是一家書店嗎?純粹我的個人想法,若書店的店員都能像《You've Got Mail》電影中,由美琪賴恩飾演的女主角一樣,能對兒童書籍如數家珍的話,對讀者來說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圖片來源:多謝Terry Wu兄提供

最後一提,拙作《審計密探CIA》竟然在誠品有售,而且不是放在書架,而是放在誠品三樓的書枱上,看到時實在有點受寵若驚,在此要說聲謝謝。

&&&&&&&&

2012年9月3日星期一

政府會擱置國民教育嗎?

昨天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接受電台訪問,在節目中她說:「擇善固執係必要,但從善如流亦應有呢個勇氣,如果覺得政策真係需要作出修訂,無論係置安心,或者係鼓勵就業交通津貼,只要將市民利益擺第一位,我哋都應該有呢個勇氣去改動,甚至係推翻以前政府嘅做法同睇法」。

既然如此,國民教育是上一屆政府搞出來的大頭佛,現在的反對聲音又那麼明顯,為何政府仍不肯從善如流,把國民教育擱置呢?

撇開政治任務不說,最大原因相信是反對運動太過浩大,若這次政府乖乖讓步,勢必影響日後施政,令弱勢的政府更加弱勢。試站在政府的角度去想想,若這次因九萬人上街而跪低,下次推出新政時又有九萬人怎麼辦?堅持推出新政嗎?肯定會引發更多人上街抗議,每次都有十幾萬人遊行,民怨只會愈來愈深;撤銷新政嗎?若政府就範,威信將會蕩然無存,以後還怎樣管治下去?況且,若最後大家以罷課手段來抗爭,政府根本不會怕,皆因家長一定不會讚成。再講,就算罷課成功,香港家長一向緊張孩子的成績,罷課也不會長久。

可以預期,政府不會在今天五時前宣布擱置國民教育,估計他們會繼續用拖字訣,因為時間愈長,就愈對政府有利。港人比較善忘,只要出現另一宗大新聞,公眾視線就會自動轉移,輿論和反對聲音就會減弱。

預計政府會在此期間推出更多的利民措施,例如早前的梁十招,就業交通津貼雙軌制和在天水圍設立墟市等,盡量借這些措施來轉移市民的視線,以及平息最近不斷升溫的民怨。

所以,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這將會是一場持久戰。

&&&&&&&&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