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保險公司當中,如中國人壽(2628)專注於人壽保險,中國財險(2328)專注於財產保險,中國平安保險(2318)則兩者也涉及,如今年上半年來自壽險和財險的收入佔總收入分別有59%和19%。壽險和產險雖同為保險,但業務性質完全不同。
首先,壽險的保險對象是人,作用是填補經濟損失,而且偶然事件的發生的機會率較有規則和穩定,再保險的需要較少。產險的保險對象是人的財產,主要是按財物的損害情況彌補財物損失,偶然事件的發生較不規則和穩定,再保險的需要較大。再者,壽險的契約年期以幾年甚至數十年計,保費收入較為穩定;產險則按年續保,保費收入較不穩定。因此,要分析平保的表現並不容易,與其他保險公司比較更是困難。
話雖如此,我們仍可進行整體比較,如A股的市盈率、滾動市盈率、市帳率和股息率,按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公布的《行業市盈率》,於本月20日平保的比率分別是17.29倍、16.59倍、2.53倍和1.78倍,行業平均值則是25.7倍、23.77倍、2.6倍和1.32倍。除了股息率高於行業平均外,其餘3個比率較低,反映平保的股息回報較同業高,但股價相對較為便宜。當然,這只是以平保A股而論,是否意味現價值得購入則見仁見智。
上述方法與估值有關,若要分析平保營運表現,我們可以從個別業務入手。首先是收入佔比最大的壽險,盈利貢獻一樣高,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增36.3%,至238.06億元(人民幣,下同)。壽險是必賠生意,全靠投資收益賺錢,如今年上半年壽險及健康險的已賺保費有2,336.8億元,但3項相關支出包括賠款及保戶利益、保險業務佣金支出和管理費用已合共2,534.58億元,若不是期內錄得518.94億元投資收益補貼,業務將會虧損。因此看綜合比率和賠付比率沒意思,應看保費收入增長和投資回報。今年上半年,規模保費(即簽發保單所收取的全部保費)升31.6%,至2,871.16億元,佔比達96%的個人業務增32.9%,至2,757.17億元,當中新業務的表現最好,上升38.6%,續期業務也增29.5%。保單繼續率也有改善,13個月升0.6個百分點至93.7%,25個月升2個百分點至90.1%。至於投資表現,總投資收益率升0.6個百分點至4.9%,加上投資投入增加,故投資收益增55.8%。
接著是產險,今年上半年收入增17.8%,但淨利潤幾乎沒有增長,只升0.4%,主要是賠付支出增加令承保利潤倒退2.8%。看看賠付率,今年上半年增3.9個百分點至58.8%,即是在每100元已賺保費當中,58.8元是用來賠償。在眾多險種中,車險貢獻已賺保費最多達87%,但賺錢卻最少,綜合比率高達97.1%,即是每100元已賺保費減去97.1元賠付和費用後,承保利潤僅得2.9元。最賺錢則是意外傷害保險,綜合比率只有69.7%,即每100元已賺保費可得30.3元利潤。
最後一提,於今年1至9月,平保旗下4間主要子公司的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增31%,當中壽險業務升35.5%,產險升23.6%,與今年上半年的升幅相若。由此推斷,今年1至9月淨利潤的增幅有望與今年上半年相同,即維持在6%。按此升幅計算,今年1至9月淨利潤約有687億元。結果如何,今天第三季業績公布時便知曉。
原文刊於:am730 2017-10-27
&&&&&&&&
2017年10月27日星期五
2017年10月20日星期五
吉利現價平或貴?
吉利汽車(175)今年3月被納入恒指成分股,市場大感意外之餘,亦認為當時股價升穿10元已經很貴,所以不宜高追。有趣的是,只是短短8個月就一地眼鏡碎,股價大幅飆升至26元水平,近日更高見27.75元,創52周新高。要衡量一隻股份平或貴,慣常做法是參考市盈率(Price to Earnings Ratio,PE,內地叫靜態市盈率)。各大投資網站均顯示,吉利目前的市盈率為42倍左右,即是假設所有內外因素不變,現時股價相當於未來42年盈利的總和。看來很誇張,但此市盈率是以去年每股盈利(57.96分人民幣)折算成港元(64.8分)後,再以現時股價26.95元除之而得出。
問題來了,吉利於本年8月中公布中期業績,溢利增1.2倍,每股盈利增1.2倍至48.77分人民幣。這些利好因素相信已包括在股價內,若仍以去年每股盈利來計算市盈率並不準確吧?應如何計算才好?不妨使用滾動市盈率(Trailing PE)。計算方法與市盈率無異,只是不用最近年度全年每股盈利,而是將過去4個季度每股盈利加起來。套用在吉利,即是將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每股盈利相加,折算成港元後再以現時股價26.95元相除,得出的滾動市盈率是28.3倍。滾動市盈率另一個好處是解決數據滯後問題。如吉利的年結在每年12月底,審計報告一般在年結後3個月內才公布,等到那時才計出市盈率,投資先機還不盡失?
雖然滾動市盈率考慮了現時的盈利狀況,但還未反映市場對公司未來的期望。要考慮未來因素,我們可以利用預測市盈率(Forward PE,亦叫遠期或動態市盈率)。顧名思義,計算每股全年盈利時需要靠估,有人喜歡簡單地將每股中期盈利乘以2,此法適合上下半年盈利穩定,或不受季節性影響的企業。至於吉利,由於汽車銷售具季節性,下半年賺取的盈利一般較上半年多,如去年來自上下半年的盈利分別佔全年盈利的37%和63%。假設今年的佔比相同,將今年的每股中期盈利(折算為港元後)除以37%,得出的1.46元就是今年全年的預測盈利,再與吉利目前股價26.95元相除,得出的預測市盈率就是18.5倍。
回到基本問題,究竟吉利現價貴嗎?今年3月底公布2016年全年業績後,吉利的收市價11.86元,以2016年的每股盈利計算,當日的市盈率是18.3倍,與目前的預測市盈率相若。換句話說,目前市場給予吉利的市盈率與3月公布業績時其實沒有變過。
此外,另一內地汽車股比亞迪(1211),同期的市盈率、滾動市盈率和預測市盈率分別是37.4倍、43.9倍和55.1倍,相比之下,吉利較為便宜。若要二揀一,瓜瓜寧選吉利。值得一提,按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行業市盈率》,A股汽車業同期的靜態市盈率是20.98倍,滾動市盈率是20.43倍。吉利沒有發行A股,所以沒法比較,但若「北水」以此作為買賣決定的參考,吉利和比亞迪明顯較同行貴。當然,貴未必是壞事,因這兩隻股份同受惠於新能源政策。問題是高出的「溢價」是否物有所值,須由讀者自行判斷。
綜合而言,上述3個市盈率分別考慮了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盈利。論相關性預測市盈率最好,因股市是向前看。市盈率和滾動市盈率的相關性較低,但計算用的每股盈利來自財報,數據較為可靠。無論如何,為股票估值時不妨把3個比率找出來一起參考,分析自然就更全面。
原文刊於:am730 2017-10-20
&&&&&&&&
問題來了,吉利於本年8月中公布中期業績,溢利增1.2倍,每股盈利增1.2倍至48.77分人民幣。這些利好因素相信已包括在股價內,若仍以去年每股盈利來計算市盈率並不準確吧?應如何計算才好?不妨使用滾動市盈率(Trailing PE)。計算方法與市盈率無異,只是不用最近年度全年每股盈利,而是將過去4個季度每股盈利加起來。套用在吉利,即是將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每股盈利相加,折算成港元後再以現時股價26.95元相除,得出的滾動市盈率是28.3倍。滾動市盈率另一個好處是解決數據滯後問題。如吉利的年結在每年12月底,審計報告一般在年結後3個月內才公布,等到那時才計出市盈率,投資先機還不盡失?
雖然滾動市盈率考慮了現時的盈利狀況,但還未反映市場對公司未來的期望。要考慮未來因素,我們可以利用預測市盈率(Forward PE,亦叫遠期或動態市盈率)。顧名思義,計算每股全年盈利時需要靠估,有人喜歡簡單地將每股中期盈利乘以2,此法適合上下半年盈利穩定,或不受季節性影響的企業。至於吉利,由於汽車銷售具季節性,下半年賺取的盈利一般較上半年多,如去年來自上下半年的盈利分別佔全年盈利的37%和63%。假設今年的佔比相同,將今年的每股中期盈利(折算為港元後)除以37%,得出的1.46元就是今年全年的預測盈利,再與吉利目前股價26.95元相除,得出的預測市盈率就是18.5倍。
回到基本問題,究竟吉利現價貴嗎?今年3月底公布2016年全年業績後,吉利的收市價11.86元,以2016年的每股盈利計算,當日的市盈率是18.3倍,與目前的預測市盈率相若。換句話說,目前市場給予吉利的市盈率與3月公布業績時其實沒有變過。
此外,另一內地汽車股比亞迪(1211),同期的市盈率、滾動市盈率和預測市盈率分別是37.4倍、43.9倍和55.1倍,相比之下,吉利較為便宜。若要二揀一,瓜瓜寧選吉利。值得一提,按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行業市盈率》,A股汽車業同期的靜態市盈率是20.98倍,滾動市盈率是20.43倍。吉利沒有發行A股,所以沒法比較,但若「北水」以此作為買賣決定的參考,吉利和比亞迪明顯較同行貴。當然,貴未必是壞事,因這兩隻股份同受惠於新能源政策。問題是高出的「溢價」是否物有所值,須由讀者自行判斷。
綜合而言,上述3個市盈率分別考慮了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盈利。論相關性預測市盈率最好,因股市是向前看。市盈率和滾動市盈率的相關性較低,但計算用的每股盈利來自財報,數據較為可靠。無論如何,為股票估值時不妨把3個比率找出來一起參考,分析自然就更全面。
原文刊於:am730 2017-10-20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7年10月13日星期五
眾安股價還會升嗎?
萬眾期待的眾安在綫(6060),掛牌首日股價表現一般,除早段高見70元水平外,整日都在65元至69元左右徘徊,最終收報65.2元。以此計算,每手公開認購的股票只賺550元。之後兩個交易日的表現也令人失望,股價分別收報63.45元和67元。豈料上周股價突然勇猛起來,上周三急升19.9%至80.35元,上周五進一步升16.6%至93.65元。若留待此時才將公開認購的股票賣出,每手可賺3,395元。多等幾天就多賺5倍,難怪仍持股的股民樂翻天。
眾安會否晉身成為紅底股,股價會否繼續節節上升,相信是不少投資者關心的問題。當然,影響股價的因素有很多,如股票流通量,若在市場上可供買賣的股份數量少,股價就愈容易波動。一般來說,只有細價股才會發生,但就近日的觀察,眾安的股票流通量似乎不高。
雖然眾安合共發行了4.4億H股,佔註冊資本約31%,但當中只有45.1%或1.99億股是拿出來公開發售,其餘已發行的股份於上市後一年內不能沽售。更重要的是,在這1.99億股當中,約36%或7,191萬股是基石配售,這批由基石投資者軟庫所持有的股票,在上市後半年內不可沽售。即是說,目前在市場流通的眾安股票最多只有1.27億股。是多還是少?就拿成交量來比較吧。本月4日眾安的成交量是4,498.4萬股,相當於1.27億股的35%;10月6日眾安的成交量是6,113.4萬股,相當於1.27億股的48%。差不多三分一至一半的公開認購股票在市場流動,除可解讀成股份受市場歡迎外,是否容易被炒乾,貨源是否容易歸邊,也是值得大家深究。
另外,分析了9月28日至本月6日眾安在中央結算系統的持股紀錄,撇除不願意披露的投資者戶口,發現持股量介乎100至1萬股的市場中介及投資者戶口數目,由最初的284個減16.5%至237個,持1萬股以上的戶口則由130個增50.8%至196個。當然,這樣分析不準確,因市場中介為個別投資者持股的明細沒有提供,但是否某程度反映出,散戶正在沽貨,而大戶卻在收集股份,留待讀者自行判斷。
另一個影響股價的因素是業績,雖然眾安今年上半年仍錄得虧損,但無損其股價表現。截至今年6月底,眾安錄得2.87億元(人民幣,下同)淨虧損,較去年同期的2.28億元擴闊了25.6%。虧損全來自承保業務,雖然今年上半年的總保費和已賺保費分別增84.3%和50.5%,但按公布的綜合成本率129.3%計算,承保仍出現5.75億元虧損,較去年同期增2.7倍。承保業務表現轉差主要是賠付增93.9%至10.35億元,還有向生意夥伴支付的手續費及佣金升1.2倍至2.69億元,以及其他經營及行政開支增59.1%至12.95億元。簡而言之,在每收到的100元已賺保費中,52.8元用於賠償,76.5元用於手續費及佣金和行政費用,賺錢不成還要倒貼29.3元。可幸的是,今年上半年投資表現較去年突出,今年的總投資收益率有3.3%,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5.2個百分點。故包括投資收益在內的其他收入增432.7%至3.32億元,彌補了部分承保虧損。
純粹個人推測,若上述股票流通量分析準確,加上「三馬」和Fintech概念,相信眾安在基石配售的半年禁售期內,股價仍有上升空間,但波動難免,投資者謹慎為上。
原文刊於:am730 2017-10-13
&&&&&&&&
眾安會否晉身成為紅底股,股價會否繼續節節上升,相信是不少投資者關心的問題。當然,影響股價的因素有很多,如股票流通量,若在市場上可供買賣的股份數量少,股價就愈容易波動。一般來說,只有細價股才會發生,但就近日的觀察,眾安的股票流通量似乎不高。
雖然眾安合共發行了4.4億H股,佔註冊資本約31%,但當中只有45.1%或1.99億股是拿出來公開發售,其餘已發行的股份於上市後一年內不能沽售。更重要的是,在這1.99億股當中,約36%或7,191萬股是基石配售,這批由基石投資者軟庫所持有的股票,在上市後半年內不可沽售。即是說,目前在市場流通的眾安股票最多只有1.27億股。是多還是少?就拿成交量來比較吧。本月4日眾安的成交量是4,498.4萬股,相當於1.27億股的35%;10月6日眾安的成交量是6,113.4萬股,相當於1.27億股的48%。差不多三分一至一半的公開認購股票在市場流動,除可解讀成股份受市場歡迎外,是否容易被炒乾,貨源是否容易歸邊,也是值得大家深究。
另外,分析了9月28日至本月6日眾安在中央結算系統的持股紀錄,撇除不願意披露的投資者戶口,發現持股量介乎100至1萬股的市場中介及投資者戶口數目,由最初的284個減16.5%至237個,持1萬股以上的戶口則由130個增50.8%至196個。當然,這樣分析不準確,因市場中介為個別投資者持股的明細沒有提供,但是否某程度反映出,散戶正在沽貨,而大戶卻在收集股份,留待讀者自行判斷。
另一個影響股價的因素是業績,雖然眾安今年上半年仍錄得虧損,但無損其股價表現。截至今年6月底,眾安錄得2.87億元(人民幣,下同)淨虧損,較去年同期的2.28億元擴闊了25.6%。虧損全來自承保業務,雖然今年上半年的總保費和已賺保費分別增84.3%和50.5%,但按公布的綜合成本率129.3%計算,承保仍出現5.75億元虧損,較去年同期增2.7倍。承保業務表現轉差主要是賠付增93.9%至10.35億元,還有向生意夥伴支付的手續費及佣金升1.2倍至2.69億元,以及其他經營及行政開支增59.1%至12.95億元。簡而言之,在每收到的100元已賺保費中,52.8元用於賠償,76.5元用於手續費及佣金和行政費用,賺錢不成還要倒貼29.3元。可幸的是,今年上半年投資表現較去年突出,今年的總投資收益率有3.3%,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5.2個百分點。故包括投資收益在內的其他收入增432.7%至3.32億元,彌補了部分承保虧損。
純粹個人推測,若上述股票流通量分析準確,加上「三馬」和Fintech概念,相信眾安在基石配售的半年禁售期內,股價仍有上升空間,但波動難免,投資者謹慎為上。
原文刊於:am730 2017-10-13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
支付寶怎樣才可打低八達通?
上周二(9月26日)長江和記實業(001)與螞蟻金服合組合資企業,共同營運「支付寶HK」。以為長和股價必定抽升,豈料翌日開市只升1%,收市的升幅更收窄至0.3%。今時今日,但凡與BAT(Baidu,Alibaba,Tencent)其中一員沾上邊都是利好消息。如早前獲阿里巴巴入股的聯華超市(980),消息一出刺激股價急升25%。擁有三馬概念的眾安在綫(6060)更不在話下,招股超額認購,掛牌首日收市也較招股價增9%。相比之下,長和股價表現顯得相形見絀。
兩地首富破天荒合作搞大茶飯,市場卻如此冷淡,相信是不看好支付寶的前景。無他,目前本地儲值支付工具(金管局的叫法)市場由八達通壟斷,一卡在手就能通行本地主要公共交通系統,以及應付在便利店和食肆等小額消費。八達通也廣泛用作屋苑和停車場門禁,學校學生考勤和圖書館借書證,普及程度堪稱世界之冠。除了那些堅離地的政客和富豪外,試問那個港人身上沒有八達通卡?
八達通豈非無懈可擊?當然不是,個人認為最弱點在增值額。雖然增值點眾多,但大部分都是現金增值。當然,個人八達通卡具自動增值功能,但限額最多只是每天500元,用來消費略嫌不足。其實當初八達通的設計主要用於公共交通繳費,及後才擴展至零售消費,但增值額未能與時並進配合發展。
相信是其他支付工具來勢洶洶,八達通公司早前推出手機程式「好易畀(O! ePay)」,用家可透過程式,將好易畀帳戶、已登記的八達通卡和銀行戶口互相轉帳或增值,帳戶又可當作電子錢包在網上消費。瓜瓜特地親身試用,發覺登記八達通卡極為簡易,但要連結銀行戶口甚為麻煩。首先,用家需要透過好易畀程式上傳身份證副本,以申請將帳戶升級。升級後再透過程式與指定銀行設定直接付款授權,需時大約兩星期。此外,銀行轉帳也限制多多,除了過帳需時兩天外,金額只可在300至1,000元之間,並且每天只可發出1個增值請求。若連結的是渣打銀行存款戶口,就可以做到即時轉帳,但轉帳需在渣打的網上理財程式進行,而且申請也頗為麻煩,完成網上登記後,用家必須親自到渣打分行辦理轉帳限額提升申請。
綜合來說,八達通已壟斷本地儲值支付工具市場,特別在交通系統,本地幾間主要公共交通企業都是八達通公司的股東,其他支付工具要取而代之並不可行,只能搶攻零售的線上和線下支付市場。支付寶夥拍零售網絡龐大的長和,策略絕對正確。不過,港人購物喜歡使用信用卡,雖然支付寶也可綁定信用卡來付款,但怎樣吸引用家使用,相信要花點心思。如使用支付寶付款可得雙倍「易賞錢」積分,或享有額外折扣,以及網上海外付款匯價特低等。
另外,商戶使用八達通須申請租用其收費機,一些流動行業如的士和貨Van極不方便,因司機收車後需要將收費機上線,而且又要按金、月費和每宗交易抽取手續費,因此業界反應冷淡。反觀支付寶只需一部手機,加上交易手續費相對便宜,最適合初創企業和小本經營如的士、貨Van,街市商販等生意,支付寶不妨考慮主攻此市場。馬雲能否如願將香港變成無現金城市?我們拭目以待。
原文刊於:am730 2017-10-06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