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9日星期四

譚仔盈利能力高

歷史有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說法,商場的例子也有不少,當中的表表者相信非「譚仔」莫屬。由譚氏一家經營的米線食店譚仔,始創於1996年,及後於2008年分家,發展成今日的「譚仔雲南米線」和「譚仔三哥」兩個品牌。兩者於2018年被日本丸龜製麵的母公司收購,重組後最近申請上市,頓時成為城中熱話。

譚氏一家的恩怨情仇在此不贅,有興趣可自行搜尋。有趣的是,譚仔發展至今,頗為切合電影《食神》的經典對白前半段,即是將平民食店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之後上市。至於上市後會否如對白後半段所言,再集資然後炒股,搞埋房地產和再分拆上市,我們拭目以待。

譚仔靠家族起家,但分家後能得以再合併,並在今天申請上市,全靠的卻是外力,同時也道出經營家族生意之難。與外人經營一盤生意,出現爭拗可以透過商業手法去解決。與親人經營生意,就多了一層「親情」的顧慮,你說煩不煩?一個簡單例子,與別人合作,一切以股權多少說了算。與長輩們合作,他們股權佔多還好說,若你是大股東,日常決策聽你還是聽他們?再講,做生意時有爭拗,語不合在所難免,鬧翻了以後如何再相見?

大家關心的問題,譚仔一碗米線才賣二十幾三十元,如何賺錢呢?答案是頗為好賺。幫襯過也知道,譚仔店舖的裝修樸實,米線烹調方法又簡單,而且用料多數是平民食材,相對於茶餐廳之類的中式食店,營運成本不會太高。以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2019年度為例,在每100元收入中,食材佔28.3元、租金開支(即租金,使用權資產折舊及相關租賃負債利息合計)17.3元、員工成本佔27.2元,再扣除其他雜項約6.1元,經營利潤有21.1元。反觀其競爭對手味千中國(538),於2019年的經營利潤只有6.6元,香港分部更是虧蝕,看來譚仔的盈利能力不能小覷。

不過,細看味千中國的財報,發覺其他開支對收入的比率較高(財報未有詳細披露原因),若只計食材、租金和員工成本,調整後的經營利潤率有31.5%,以同樣方法計算譚仔只有27.3%,味千中國的盈利能力反而更佳。當然,一盤生意最終還是看整體盈利能力,即所謂Bottom line的股東應佔盈利。於2019年,味千中國賺1.56億元人民幣,純利率為6.1%,譚仔同期賺1.98億元,純利率高達12.7%,還是譚仔更勝一籌。

慎防讀者忘記,自2019年開始,會計準則將租賃物業(短期和少額租賃除外)列作資產,相關的租賃合約同時列作負債。租金支出不再直接在損益表確認,而是當作還款在租賃負債中扣減,部分租金則當成利息開支計入損益表。此外,租賃物業需按租賃年期計算折舊。若要較為準確地還原年內租金支出,就需要將相關折舊和利息加起來。相關討論請看拙作《HKFRS 16:新會計準則意義何在?》。

原文刊於:am730 2021-04-23

&&&&&&&&

沒有留言: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