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9日星期五

如何衡量財險表現?

圖為財險董事長吳焰。(資料圖片)
早前寫《國壽的隱憂》時提過,人壽保險非常獨特,賠付率和綜合比率等衡量指標全部可以拋開。不過,今日講的中國人民財產保險(2328),業務主要是財產保險,這些比率就大派用場。

顧名思義,財產保險是為財產如汽車、物業、船隻等買保險。承保範圍不單是財產損失,還可包括相關責任和信用等,汽車第三者保險就是一例。於保險公司而言,保險合約有點像賭博,意外發生後須按條款賠償。相反若相安無事沒有索賠,投保人所付保費才可袋袋平安。故保險公司特別著重防災防損等教育。因保費往往比承保額低,若索賠發生,保險公司隨時輸凸,保單數量須有一定規模,只要非同時索償,拉勻計才有錢賺。但所謂天有不測之風雲,當遇上大規模災害,賠償開支或上億計,為減低風險,保險公司通過再保險安排分攤風險。

與壽險不同,財產保險屬短期合約,確認利潤時相對較簡單。要衡量財產保險公司表現,賠付率(賠款開支除以保費收入)是最基本指標,比率愈低代表賠付開支佔收入比例愈少。於2015年,財險淨賠款開支1,534.19億元(人民幣,下同),淨保費收入2,445.67億元,兩者相除後得出整體賠付率62.7%,即每100元保費收入中,62.7元用於賠付。與2014年比較,賠付情況改善1.6個百分點。在眾多保險業務中,賠付率最低是貨物運輸險,僅49.1%,與2014年比較更改善0.8個百分點。最高則是意外傷害及健康險達90.1%,與2014年比較升10.1個百分點。管理層解釋,主要是市場競爭持續加劇,費率水平呈下降態勢,加上大病保險責任範圍廣、保障程度較大,因而推高了賠付率。值得一提,因去年天津濱海發生大爆炸,加上其他自然災害,企業財產險的賠款開支急升12.4%至52.43億元,但保費收入卻下跌0.3%至79億元,最後令賠付率增加7.5個百分點至66.4%。

此外,財產保險還有其他開支包括保單獲取成本(如支付經紀和代理佣金)、其他承保費用(如保險保障基金、保險監管費)及行政及管理費用。為衡量費用水平,費用率是另一基本指標。於2015年,上述3項開支總額825.44億元,與保費收入相除後得出整體費用率33.8%,代表每100元保費收入中有33.8元是費用。按業務分類,費用率最高是企業財產險有42.5%,較2014年升3.5個百分點;最低是意外傷害及健康險,僅16.8%,較2014年減2.7個百分點。將賠付率和費用率相加,得出就是綜合比率,主要反映承保業務盈虧情況。若綜合比率少於100%代表有錢賺,高於100%代表虧蝕。於2015年,財險綜合比率下跌0.1個百分點至96.5%,代表每100元保費收入中,96.5元用於賠償和費用支出,餘下3.5元就是盈利。按業務分類,農險的綜合比率最低只有83.2%,反映此險種最賺錢,因利潤率有16.8%(100%-83.2%)。綜合比率最高是企業財產險有108.9%,而且虧損達到負8.9% (100%-108.9%)。

與壽險公司一樣,財產保險公司也依靠投資收益,於2015年增57.2%至216.51億元。收益主要來自利息、股息和租金,及已實現及未實現投資淨收益,佔總投資收益比率分別為65.9%和30.3%。雖然財險沒有公布投資回報率,但按投資資產平均值3,195.77億元(年頭加年尾除以二)及總投資收益216.54億元(包括匯兌收益和應佔聯營公司收益)計,該比率有6.8%,較2014年高1.6個百分點,較中國人壽(2628)同期總投資收益率6.24%略勝。

綜合而言,雖然財險承保業務盈利能力不變,但保費收入增加令承保利潤升18%,加上投資回報理想,純利增加44.5%至218.47億元。

原文刊於:am730 2016-04-29

&&&&&&&&

2016年4月27日星期三

香港也是避稅港?

劉鳴煒被揭擁有英籍身份。 (資料圖片)
與香港關係密切的「巴拿馬文件」終燒埋身,3間香港傳媒於上周披露離岸公司資料皆與本地幾位政商名人有關。以事論事,若這批離岸公司不涉逃稅或不法活動,與公職沒有利益衝突,或早已按規定如實申報,這樣公開有侵犯私隱之嫌。如傳媒公開劉鳴煒英籍身份,但他既不是政府主要官員也非立法會議員,毋須按法例放棄外國居留權,為何仍要公開呢?或許你會說好人好姐不會到避稅港成立離岸公司,這樣說就錯了,因離岸公司也可用於正途,廣義來說,香港在某程度也算是避稅港,難道外商來港開設公司就不妥嗎?

未討論香港是否避稅港前,首先解釋離岸公司如何避稅。如股票轉讓,香港公司需徵收印花稅,稅率是代價或價值的0.1%,雖比起其他地方便宜,如新加坡是0.2%,但大部分離岸公司熱門地如英屬處女群島不用繳納印花稅,投資成本自然大減。另一例子是「價格轉移」。原理很簡單,假設一件產品售100元,成本是40元,若香港企業直接向海外買家銷售,全數60元利潤需繳納所得稅。但若企業找一個低稅率國家或地區開設離岸公司,然後先以50元將產品售予離岸公司,再由離岸公司以100元賣給買家,在此安排下,香港企業課稅利潤僅10元(50元減40元),留在離岸公司的50元(100元減50元)利潤可享當地低稅率,甚至完全不用納稅。不單香港,不少跨國企業都通過類似方法減輕稅務負擔。如蘋果公司(NYSE:AAPL)藉愛爾蘭等地離岸公司,將海外銷售和利潤留在海外。按美國稅制,美國企業的全球盈利皆要課稅,但在蘋果巧妙安排下,只要利潤一天不調回美國,蘋果不用為海外利潤納稅。所以出現一個有趣現象,蘋果雖疊水,但仍要向外發債作股票回購和派息用途。

以離岸公司避稅實際操作有不少限制,如買家未必願與離岸公司做交易,銀行也不會為離岸公司開設帳戶。不少國家和地區稅務機關不容許離岸避稅安排。如香港,若稅局認為整個安排旨在規避繳稅法律責任,可引用《稅務條例》第61A條,假設離岸安排沒有發生過來徵稅。如歐盟最近推打擊避稅新措施,要求營業額逾7.5億歐元的跨國企業無論其總部是否設在歐洲,只要在歐盟成員國有業務,就必須披露稅務資料包括公司業務、員工數目、稅前盈利及向歐盟成員國家和歐盟以外地區,包括避稅港所繳交稅款金額等。新措施最快於2018年生效,料包括蘋果在內的6,500間跨國企業將受影響。

在離岸安排下,香港好像是輸家,但相對於某些高稅率國家和地區而言,香港其實也是避稅港。因香港稅制簡單,稅率又低,沒有資產增值稅和股息稅。因國內所得稅稅率高達25%,反觀香港僅16.5%,不少內地出口企業選擇來港設公司,以上述價格轉移法節省稅款。香港一向是歐美等地「眼中釘」,如G20國集團峯會於09年打算將香港列避稅港黑名單,最後因中國反對才逃過一劫。又例如去年5月歐盟將香港列入「不合作稅務管轄區」黑名單,幾經爭取才於去年10月除名。雖然兩次避得過,但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於去年發表報告直指香港是避稅港。

有別於離岸公司熱門地,香港金融交易透明度高,如企業於本地銀行開一個戶口,申請程序基本上與「查家宅」無異,銀行對大額匯款十分敏感,往往要求匯款人出示證明文件以證實交易真確。香港註冊公司的資料容許公眾查閱,加上香港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或稅務資料交換協定,除減少雙重課稅外,更防止納稅人避稅和逃稅。若將香港與熱門避稅港如巴拿馬等地看齊不公平。對避稅港喊打喊殺時,不要忘記在不少人眼中,香港也算是避稅港。

原文刊於:am730 2016-04-27

&&&&&&&&

2016年4月22日星期五

政黨開戶難 公司一樣難

香港眾志早前指難以在銀行開設戶口。 (資料圖片)
新政黨「香港眾志」未能成功在銀行開戶,本來暫時以其副秘書長周庭的個人戶口收取公眾捐款,但她早前接獲銀行通知,說戶口已非個人用途,因此取消戶口提款以外的功能。其實不單是周庭,但凡政治敏感人士(Politically exposed person),想要在銀行開設戶口都十分困難。如會計界立法會議員梁繼昌在電台節目中透露,最近與女兒到相熟銀行開設一個聯名戶口也遇到困難。梁議員更透露連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也面對類似問題。

近年國際致力打擊洗黑錢和恐怖分子集資活動,按規定香港銀行必須採取「認識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措施,以防止銀行帳戶遭犯罪分子或洗錢集團利用,因此在開戶時,銀行會詳細審查開戶人的身份和國籍。銀行嚴格審批政治敏感人士的開戶申請可以理解,如滙豐控股(005)近年屢遭各地監管機構調查客戶洗錢問題,可謂罰錢罰到怕。但目前情況似乎愈來愈糟,如最近幾年,經常聽到會計行家抱怨,說企業客戶在銀行開設帳戶十分困難。初時只限於離岸公司,及後連香港註冊公司也不能幸免,若公司董事中包括非香港居民,除要求一大堆身份證明文件外,還要全體董事親身到銀行辦理開戶手續。事情發展到現在就更糟糕,即使是港人全資擁有的香港註冊公司,若沒有實質營業地址,銀行一律拒絕開戶。已擁有銀行帳戶的企業就不用擔心?錯了!朋友的客戶是香港上市企業,在本地某大型銀行設有往來帳戶。不知何因,銀行要求每半年進行一次盡職審查,不勝其煩下,客戶無奈地將所有帳戶轉到另一間銀行。究其原因,相信是銀行計算過沒有錢賺,所以實行趕客。

最近弄到全球政商名人惶恐不安的「巴拿馬文件」,揭露香港與離岸公司密不可分的關係。按目前已公布資料顯示,香港是涉事律師行最大的中介,而且來自香港的客戶也最多,因此不少評論認為,隨世界各國著力打擊洗錢活動,事件勢必嚴重衝擊本地專業服務業云云。可是,實情並非如此,本地中介如會計師事務所和會計服務公司,早已很少為客戶成立離岸公司。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如文首所說,離岸公司在港開根本不了銀行戶口。

其實離岸公司這門生意愈見艱難,以「巴拿馬文件」涉事律師行為例,新註冊離岸公司數目續跌,如05年有約1.3萬間,去年僅4,341間,10年跌幅達67%。此外,仍活躍的離岸公司數目也續減,如09年有8.1萬間,是近20年最高,去年只餘下6.6萬間,跌幅有19%。既然離岸公司生意大不如前,但香港中介有另一盤更賺錢的生意——開立香港公司。於專業服務業界而言,為客戶成立香港公司較賺錢,因每年有不少後續服務如會計、核數、報稅、公司秘書和公司地址註冊等,收入加起來甚為可觀。這也解釋為何市面有不少服務公司以低價作招徠,願意收取幾百元甚至1元蝕本價客戶開公司。反觀開設離岸公司,中介收取佣金有限,況且又不需要核數和報稅,所賺到的錢不及開設香港公司多。

然而,香港公司這塊生意愈來愈難做,除業界競爭激烈,銀行開戶難是大問題。如文首所說,若現在成立公司但無實質營業地址,如Home office或無辦公室的網上生意,就休想開設銀行帳戶。即使開香港公司如何快捷方便,政府又如何鼓勵青年創業,把握電子商貿大趨勢以開拓網上業務,沒有銀行帳戶,試問如何營運?特別是電子商貿,實際營運未必需要一個辦公室,莫非為了開設銀行帳戶就無端花錢去租用?目前銀行對帳戶開立有矯枉過正之勢,若情況持續,必定阻礙正常經濟活動。金管局是否應想想辦法解決?

原文刊於:am730 2016-04-22

&&&&&&&&

2016年4月20日星期三

聯旺股價平定貴?

聯旺上市後,股價急升。 (資料圖片)
要數近期矚目股份就不得不提剛上市的聯旺集團(8217),除集團老闆是知名藝人黃翠如的父親外,其股價也是焦點。上市首日收報4元,較配售價0.26元高14倍,其後兩日更厲害,於本月14日股價升至11.6元。聯旺每手是1萬股,買入1手成本高至11.6萬元,將大部分藍籌股比下去。有趣的是,股價造好令市值增至140.77億元,反觀翠如BB所屬的電視廣播(511)只有124億元,這筆帳上富貴足以買起TVB,難怪不少報章大肆報道。

當聯旺股價達到11.6元時,其市值約為144.8億元,若以2014/15年度純利1807.9萬元計算,市盈率達801倍,究竟平定貴?未探討前須強調一點,股價升跌受多項因素影響,街貨流通量就是一例,當貨源歸邊,年年虧損的公司也可以炒上。不過,當公眾持股量增加,市場漸漸回復理性時,投資者就會開始關注企業的基本因素,因此研究上市企業的財務表現是必需。

若衡量聯旺目前股價是平是貴,可比較同類建築股市盈率如震昇工程(2277)同日市盈率17.3倍,三和建築更(3822)僅得2.9倍,聯旺好像太貴。單看市盈率不足夠,因財務表現各異,我們還要比較盈利能力。3間公司中,盈利能力最高是三和,截至去年9月底半年毛利率和溢利率分別有23.4%和19.2%。換言之每100元收入,減直接成本後能賺23.4元毛利,扣除經營開支,財務成本和稅項後淨賺19.2元。震昇排第二,期內毛利率和溢利率分別是13.3%和8.4%。最低是聯旺,於2015/16年度首8個月毛利率和溢利率分別11.2%和4.1%。

不論與震昇還是三和比較,聯旺盈利能力明顯較低,但他們的市盈率連20倍也不到,聯旺享有超高市盈率明顯不合理。再者,聯旺規模不大,去年純利僅1,807.9萬元,但上市開支1,840萬元,勢必影響本年度業績。影響有幾大?按上市文件披露,上市開支將分開在兩個年度扣除,當中960萬元在2015/16年度,其餘880萬元在2016/17年度。假設未扣除上市開支,純利於2015/16年度沒有增長,並維持在1,807.9萬元,扣除上市開支後,純利只餘847.9萬元,較2014/15年度跌53.1%。若純利增長是12.1%,即毛利於2015/16年度首8個月增幅,扣除上市開支後純利約106.67萬元,按年跌41%。上市文件中已指董事預期上市開支將影響2015/16年度財務表現。可推斷聯旺在公布業績前很大可能發盈利警告。

此外,聯旺財務表現有兩點值得留意。首先是利息支付倍數,即經營溢利除以利息開支,2014/15年度首8個月高達49.1倍,反映溢利應付利息開支綽綽有餘,但2015/16年度同期卻降至27.8倍,雖仍充足,但充足度急降。因經營溢利受上市開支影響跌34.2%,但利息開支卻增16.2%。但目前聯旺銀行借貸只有568.8萬元,管理層也表明部分上市所得款將用於償還借貸,預期目前的11.3%淨債務對權益比率將改善,利息開支也將減少,對業績有正面作用。

其次,聯旺是土木工程分包商,不少需要為工程項目墊支,因此流動資金至為重要。截至去年11月底,聯旺流動比率有1.1倍,較去年3月底的0.8倍改善不少。可是應收款項周轉日數急增51.2%,至50.2天,但應付款項周轉日數只增21.9%,至24.5天,兩者相減後的現金周轉日數增96.2%,至25.7天。按上市文件解釋,因幾個主要工程集中在期末,導致應收款急增所致,換句話說屬暫時性。執筆之日,聯旺股價稍回落,但仍處高水平。究竟股價何時回復理性,我們拭目以待。

原文刊於:am730 2016-04-20

&&&&&&&&

2016年4月18日星期一

內審通識:內審計劃

最近有朋友不清楚甚麼是內審計劃 ( Audit plan ),而且不知道如何去做,本文嘗試簡單地講解一下。

內審計劃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內審部門計劃,主要為內審部門未來幾年及每年的工作做規劃,如未來幾年的部門人手如何安排、部門開支需要多少預算,審計單元的審核周期和先後次序等。此類計劃包括長期 ( 如5年計劃 ),及短期 ( 如周年計劃 ),並且須經過審計委員會批准才能執行。

要編製部門計劃一點不簡單,第一步是劃分審計單元,如將企業所有業務按營運單元,流程或部門來劃分。第二步是為每個單元進行初步風險評估,然後按風險大小進行排序。第三步是決定每個單元的審核周期,並且預算審計時間。一般來說,單元的風險愈高,審核周期就會較頻密。如高風險單元的審核會每年進行一次,中風險單元每兩年一次,低風險單元每三年一次等。第四步就是按過往經驗,定出審核每個審計單元所需的人手和時間。第五步就是按審核周期、人手和時間編製長期計劃,然後據此編製年度計劃。

第二類是審計項目計劃,即是為每個審計項目開展前做準備,當中包括具體人手安排、審計日程、預計時間以及開支預算等。若然項目需要審計人員出差,食宿和交通安排也要一併寫入計劃內。此外,為使審計人員進行審核前對項目有一定了解,計劃還包括項目的審核目地與範圍、被審單位的背景資料如組織和架構、主要職能、所採用的政策和程序、主管和各級負責人名單等。另外,如時間許可,項目計劃還可加入一些前期工作,例如列出被審單位面對的風險,具體審計方法,跟進過往的審計結果,以至預先編寫審計程序。

綜合而言,編製內審計劃就像寫書,部門計劃就是內容大綱,項目計劃則是每個章節的具體內容。

原文刊於:Education post 2016-04-15

&&&&&&&&

2016年4月16日星期六

離岸公司:合法但不道德?

要數近期國際大事,「巴拿馬文件」肯定排在首位。論影響,文件猶如一顆核子彈,將各國政商名人炸得人仰馬翻。有趣的是,儘管文件揭露香港與離岸公司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但直至執筆之日,仍未見港府的財金官員出來為香港辯白半句。他們的想法如何在此不論,此文嘗試探討另一個有趣問題:成立離岸公司完全合法,為何輿論普遍將離岸公司與犯罪活動、洗黑錢、逃稅和避稅畫上等號?

未進一步探討前,究竟這蹚渾水香港趟得有幾深?按目前從巴拿馬文件所做出來的統計,香港是涉事律師樓最大的中介,從1995年至2015年,涉及的香港中介達2212間,佔中介總數的26%。此外,按客戶所在地計算,香港也獨佔鰲頭,與香港相關的離岸公司數目達3.76萬間,約佔總數的19%。

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從好處去想,文件反映香港是全球最成功的財富管理中心,不少政商權貴通過此地去管理財富。可是,從壞處去想,香港是否已淪為「扯皮條」,協助權貴從事見不得光的勾當?

沒有錯,開設離岸公司絕對合法,而且具有正當用途。君不見上市企業也有離岸公司嗎?例如在恒生指數成分股當中,本地知名企業長和(00001)和利豐(00494),以及國內巨擘昆侖能源(00135)和騰訊控股(00700)皆是離岸公司。

作為投資控股用途,離岸公司最大的好處就是手續簡便。資產注入離岸公司後,將來資產要轉手,只要辦理股票轉戶手續就成,不用每件資產做轉名,而且也不需向註冊地繳納印花稅,名副其實「快靚正」。特別是國內企業,若要到海外上市需通過不少申請,利用離岸公司作控股公司,上市時就可免卻很多麻煩。此外,離岸公司不需要每年為賬目進行核數,也不需每年呈交年報,節省不少行政成本。


另外,由於離岸公司的私隱度高,公眾不能查閱股東資料,有些離岸公司註冊地更連董事資料也查不到。害怕遭人綁架勒索的富豪,通過離岸公司就可以把資產收藏起來。不過,以上種種好處只是對投資者而言,對各國政府來說則是另一回事。例如香港,若然公司是本地註冊,股票轉讓需要繳付印花稅,改由離岸公司就變成免繳。雖然此等安排目前是合法,但就損害了公眾利益。這就出現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沒能力成立離岸公司的人得乖乖繳稅,有能力的卻可以規避,有違社會公平。

又例如早年國內企業到境外上市,若選擇境外直接上市必須向中國證監會申請,目的就是通過監管保證企業質素。可是,由於申請程序繁複,成本高、時間長,不少國內企業選擇境外間接上市。當然,此等上市方法絕對合法,但沒有了中證監的嚴格把關,境外市場就得面對企業質素參差風險。近年有不少在港上市的民企「爆煲」,結果犧牲了股民利益。

歐盟推強制新措施

此外,由於離岸公司私隱度高,犯罪分子可以通過離岸公司把犯罪得益隱藏,恐怖分子更可以透過離岸公司籌募資金。就算不是犯罪分子,若然投資者藉此隱藏資產,各地稅務機關無從得知,或者需要花費額外資源去搜集資料。美國的《外國賬戶稅務合規法案(FATCA)》就是一個好例子,此法案主要是防止美國納稅人利用非美國金融機構及離岸投資工具逃避美國稅項。可是,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只要與美國稍有關連,隨時被香港銀行要求申報FATCA身份。不要以為申報容易,若然見過那些堆FATCA表格,保證不知如何入手。這例子正好說明,全球正為那些避稅的美國納稅人埋單。

另外,不少企業通過離岸公司來避稅。有別於逃稅,避稅雖說合法,但若有一天政府修改法例,又或者監管機構將離岸安排交由法庭判決,避稅也會可能變成逃稅。例如歐盟為打擊避稅活動,最近就推出新措施,強制要求營業額超過7.5億歐羅的跨國大企業,不論其總部設在歐洲與否,只要與歐盟成員國有生意業務,就需要披露其稅務資料,包括公司業務、員工數目、稅前盈利,以及向歐盟成員國家和歐盟以外區,包括避稅港所繳交的稅款金額等。新措施最快於2018年生效,預計將有多達6500間跨國企業受影響。

這就難怪為何輿論將離岸公司當作洪水猛獸,其存在雖是合法,但只是遊走於灰色地帶之間,實際上是有違道德。港府財金官員沒有出來捍衞香港聲譽,究竟是巴拿馬文件如內地般已變成敏感詞說不得,還是他們也認為離岸公司根本不是好東西,香港牽涉其中實在是辯無可辯,因此不願埋沒良心說假話?

原文刊於:《信報》年青有計專欄 2016-04-15

&&&&&&&&

2016年4月15日星期五

誰與會計師談戀愛?

會計師談戀愛不易,何況結婚?(資料圖片)
《彭博商業》在情人節前刊登一篇有趣文章,作者根據2014年美國社區調查收集的資料,分析美國人與配偶的職業關係,結果發現有一定關連。如CEO等高收入女性,另一半多數是男性CEO。至於男性CEO,另一半除是女性CEO外,還有女秘書或行政助手(相信不少是CEO自己請回來的吧?太太們可小心了!)。一個有趣問題,究竟誰與會計師談戀愛,而且還能開花結果組織家庭?按彭博的分析,若是女會計師的話,她們的另一半多數是男性同行、男性經理、女律師或女法官。若是男會計師,他們的另一半除了是女性同行外,還包括中小學女教師、女秘書或男性電腦程式員。從中反映出,美國高收入女性找對象時,趨向找相同階層,而高收入男性則較為自由。

此外,不論男女,會計師多數會找同行為伴。為甚麼?相信與工作性質有關。例如做核數,每天須工作至天昏地暗,有時連周休二日也要加班,根本沒有空餘時間拓闊社交圈子,唯有在現有圈子內找對象。再者,做核數的經常一起出job加班,日見夜見,互相照應難免互生情愫。例如瓜瓜與瓜嫂就是昔日的舊同事,一起出差一起工作好不溫馨。不過,礙於當時自己嚴守「好兔不吃窩邊草」的規條,雖然未有發展,但情根早已暗種。身邊不少會計師朋友也一樣,另一半多數是同行。記得一位好友不想公開與女同事的戀情,所以只能發展地下情。有趣的是,一次下班後拍拖,碰巧電視台在附近做採訪,兩人路過時不慎被攝入鏡頭,結果新聞播出後戀情隨即曝光。

會計師要找同行做對象,其實也反映社交圈子窄,社交生活貧乏等問題。特別是近年行業內女多男少愈來愈嚴重,社會風氣又不容女性接受收入比自己低的伴侶,因此出現不少「盛女會計師」,就好像幾年前亮相電視真人Show的Florence。記得節目一出,網民把她批評得體無完膚,瓜瓜看不過眼,所以撰文力撐。其實「眼角高」沒有錯,每人都有權利選擇,有人喜歡寧缺勿濫,也有人喜歡寧濫勿缺,憑甚麼去批評人呢?

其實三高女性(即學歷高、收入高和職位高)並非會計行業獨有,但此行容易出產盛女。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業生態問題。要當會計師,花費心神應付專業考試和進修是必須。22歲大學畢業,投身社會後要花3至4年考取會計師資格。成為會計師已經26歲,花樣年華本應拍拍拖談談心,可是行內學歷競賽嚴重,再花2至3年讀個碩士學位,畢業後已經接近30歲。另外,因工時過長問題嚴重,根本沒有時間和機會認識朋友。即使已經有男朋友的,但天天日以繼夜地工作和進修,有男朋友也等於沒有,感情轉淡分手收場並不罕見。

如此生態下,其實男女會計師同樣受苦。可是,在選擇伴侶方面,男性面對的限制比較少,至少不用擔心伴侶收入比自己低,也不用怕對方比自己年輕。反觀女性可慘了,不單自己會被人恥笑為「湊仔」或「姐弟戀」,伴侶更會被人批評「吃軟飯」、「食拖鞋飯」或「無出息」等。有見會計師難覓對象,某大型會計師行已想出辦法,在公司內舉辦活動以撮合單身男女會計師。這樣的德政,希望多些企業能夠仿傚,畢竟人生不只是工作,家庭也同樣重要。與其和工作談戀愛,不如找個伴好好愛一場。不論丘比特已來訪了沒有,在此祝福大家幸福快樂。

原文刊於:am730 2016-04-15

&&&&&&&&

2016年4月13日星期三

漢能小股東可死心?

漢能去年蝕逾122億元。 (資料圖片)
去年漢能薄膜發電(566)股價急升時,拙作《淺談漢能薄膜業績》已提到儘管2014年營收和純利增加,但整體經營溢利率下降,加上聯屬公司應收帳逾期問題嚴重,質疑接近70倍的市盈率(以當時股價6.98元計)能否維持。言猶在耳,豈料股價在去年5月20日突急瀉至停牌,以收市價計跌47%。按當時每股盈利10仙計,停牌前市盈率仍有39倍。來不及離場的投資者或許認為爛船都有三斤釘,只要復牌還有仇可報。怎料證監會加一腳勒令漢能停牌,究竟何時復牌是未知之數。若對漢能仍存一絲奢望,相信現在可死心,因2015年業績由盈轉虧勁蝕122.34億元。因與母公司關聯交易大減,收入瀉70.7%至只有28.14億元。

按管理層解釋,虧損巨大主要是商譽、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的減值。論影響商譽減值為最大,金額79.15億元,即將資產負債表中商譽全數撇除。唯一慶幸是當年收購是以股份和可換股債券作代價,即用「街外錢」找數,無論收購還是撇帳都不影響漢能現金流。相反股東可慘了,特別是高位接貨的。當年已有人質疑商譽太高,因購入的資產淨值僅3.68億元,僅佔代價4%,其餘96%溢價需視為商譽。此外,去年還為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減值分別9.7億元和7.7億元,加上出售附屬公司的1,149.9萬元虧損,特殊開支共96.67億元。

一般來說,特殊開支是一次性,未來幾年不再出現,特別是商譽已減無可減,將來不怕再有巨額虧蝕吧?瓜瓜對這說法有點保留,因在36.96億元貿易應收帳中,25.97億元來自母公司,逾期6個月或以上有17.1億元。來自第三方客戶的13.09億元應收款,逾期逾6個月共8.17億元。應收合約客戶帳款累計29.31億元,全數與母公司有關。雖拖欠嚴重,但漢能只肯為第三方客戶的2.1億元欠款做減值,與母公司相關的拒絕撇帳,故核數師已出具保留意見。若母公司日後無法償還欠款而須撇帳,業績將無可避免再受重創。

就算不計這幾筆呆帳,漢能業務根本入不敷支,撇除特殊開支稅前虧蝕24.21億元。只看經營溢利,不計財務和其他費用,漢能虧損15.63億元。因收入大減但費用大增,特別是行政費用急增104.7%至18.44億元,分銷費用勁升250.9%至6.29億元及研發成本增60.6%至8.25億元,單是這3項開支已花32.98億元。但收入大跌逾七成,毛利率降8.5個百分點至48.8%,毛利減75.1%至僅13.73億元,賺到的毛利不足以應付開支。

生意減為何開支仍升?管理層解釋年內未有向母公司交付生產線,但進行大量準備和研究工作,產生一定開支。雖說虧損來自資產減值,全屬非現金性質,對經營現金流不構成影響。但巨額虧損令股東應佔資產淨值減63.6%至僅74.47億元。若按去年12月底股數417.47億股計,每股資產淨值減63.7%至僅餘0.18元。因收支不平衡加上存貨增257.8%至23.58億元,及應收帳回籠太慢,手頭現金由2014年底的30.57億元減至去年底僅4.48億元,減85.4%。儘管漢能流動比率(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仍有3.2倍,但存貨及應收帳款佔流動資產達76%,實在令人擔心。

有趣問題,若漢能短期能復牌,股價將是多少?來個大膽假設,按停牌前股價及2014年12月底每股資產淨值計,當時市帳率約7.9倍,假設此比率不變並以去年每股資產淨值0.18元計,得出股價是1.42元,較停牌前減63.7%。當然目前業績能否維持近8倍市帳率是後話。面對這一份業績,漢能小股東還能不死心?

原文刊於:am730 2016-04-11

&&&&&&&&

2016年4月11日星期一

巴拿馬文件,對香港產業與商譽的衝擊


多謝曾國平教授推薦,以及 Albert Tzeng先生 Kam Yuen先生給予機會,讓我首次在Initium Media 端傳媒發表這篇近4000字的長文。

文章大致分三部份,首先敘述巴拿馬文件洩密的原由和影響,然後解釋成立離岸公司的好與壞處,最後探討事件對專業服務行業的衝擊,以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聲譽的影響。

這次能與端傳媒合作實在獲益良多,希望將來再有如此機會。

文章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411-opinion-bittermelon-panama-papers/

&&&&&&&&

2016年4月8日星期五

國壽的隱憂

國壽去年多賺8.2%。 (資料圖片)
中國人壽(2628)去年第三季投資表現欠佳,事前無發盈警令股價急跌。或許學精了,國壽發盈喜,料去年純利較2014年增約5%至10%。結果純利增8.2%至351.87億元(人民幣,下同)。有別於財產保險,人壽保險生意是非常獨特的生意,若單看保險業務來評定財務表現不夠,須連同投資收益一起看才成。何解?首先,人壽保險是極長期保險合約,客戶在承保期內向壽險公司付保費,合約到期或客戶在承保期內不幸離世,壽險公司須向客戶或其受益人支付擬定保額。以此點看,壽險是必賠生意。不信?看看國壽的壽險業務去年已實現淨保費收入3,080.81億元,但保險給付和賠付達3,136.12億元,未計其他開支虧損55.31億元,賠付比率(即賠付支出除以保費收入)102%。即使2014年表現較佳,也虧損32.94億元,賠付比率101%。

既然是必賠,為何還有人開壽險公司?很簡單,只要客戶一日不死而付保費,壽險公司可拿著保費做投資,而且長期不用歸還。換句話說,壽險公司保費收入愈多,投資規模愈大,當衡量壽險公司表現時,甚麼賠付比率和綜合比率全部可拋開,主力看保費收入增長和投資收益率就成。另外,有人喜歡以「內含價值」為壽險公司估值,日後有機會再解說。先看國壽保費收入,按已實現淨保費收入計,去年增9.8%至3,623億元。增長如此理想,因壽險收入增7.9%至3,080億元,另兩項業務包括健康險和意外險分別增25.2%和12.2%。業務看來一片好景,但細看公告就會發現隱憂。佔保險收入達85%的壽險收入,增長全來自首年業務,續期業務卻跌0.3%。初時以為是偶然,但2014年已減3.2%。這也解釋為何國壽退保率在近4年連連上升,2012年僅2.72%,2013年和2014年分別升至3.86%和5.46%,去年更增至5.55%。保單持續率情況也不妙,14個月持續率雖較穩定,4年間能維持在89%至91%間,但26個月持續率卻呈跌勢,2012年至2015年分別為88.5%、88%、86%及85.5%。如前所述,壽險生意之所以能賺錢,全靠拿客戶的保費去投資,就算首年業務增幅理想,但若退保率續升,保單持續率又不能維持,壽險公司就不敢將太多資金投放在風險較低的長期投資上,投資組合整體風險或受影響。

接下來看投資業務,國壽相關收入來自3方面包括投資收益(即股息和利息等)增4.3%至975.82億元,已實現金融資產收益淨額(即可供出售證券買賣差價)增353.6%至322.97億元,及通過淨利潤反映的公允價值收益淨額(即用作炒賣證券的買賣差價)增75.8%至102.09億元。3項收入合計增31.6%至1,400.88億元。

增長看來很理想,但與去年上半年的998.56億元相減後,得出的402.32億元就是下半年收益。與2014年比較後發現,去年上半年增120.1%,但下半年卻下跌34.2%。國壽之所以「賺頭蝕尾」,相信是受去年下半年內地股災影響。特別是已實現金融資產收益淨額,去年上半年轉虧為盈賺383.53億元,但下半年卻轉盈為虧錄60.56億元虧蝕,抵消上半年部分收益。通過淨利潤反映的公允價值收益淨額情況差不多,上半年多賺近20倍至117.7億元,但下半年卻轉盈為虧達15.61億元,同樣抵消上半年部分收益。國壽綜合投資收益率由2014年的8.56%減至7.23%。

綜合而言,投資收益率下跌主要受股災影響,還可算是非戰之罪。但退保率續升,保單持續率又呈跌勢,會否影響現金流和投資組合風險,我們須密切留意兩個比率的往後發展。

原文刊於:am730 2016-04-08

&&&&&&&&

2016年4月6日星期三

淺談銀行資本充足比率

恒生銀行普通股股東權益逾1,400億元。 (資料圖片)
本地銀行體系穩健,因「資本充足比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夠高,金管局季報披露去年第三季本地銀行「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CET1)」、「一級資本比率(Tier 1)」和「總資本比率」平均值分別為14.3%、14.9%和18.1%。比《巴塞爾協議III》最低要求如CERT1與Tier 1只需4.5%和6%,本地銀行資本充足度明顯高很多。

顧名思義,上述各比率旨在量度銀行的資本有幾充足,按金管局的描述,資本充足比率指「銀行的資本基礎與其風險加權資產的比率,是根據銀行所承受的信貸風險、市場風險及業務操作風險衡量其資本狀況的指標」。簡而言之,此比率反映銀行遭到損失時,銀行能以自身資本承擔損失的程度有幾大。外界如投資者和監管機構之所以關注,主要是銀行的生意模式,即是將借回來的錢轉借給別人來賺取利差。可是,錢借了出去必定有信貸風險,一旦有借無回銀行當然要虧蝕,最怕是嚴重影響資金流動。通過資本充足比率,就能監察這方面風險。

如何計算出來?將「資本基礎」除以「風險加權資產」,看起來簡單,但計算異常複雜。先說「資本基礎」,當中分為第一級和第二級。一級資本包括普通股權、保留溢利、繳入股本及資本儲備等項目;二級資本包括貸款虧損儲備或不公開的資本儲備、優先股、重估儲備及一般貸款撥備,以及後償債務等。不過,計算不同比率時需要先進行調整。以恒生銀行(011)為例,於2015年,普通股股東權益為1,419.81億元,在計算CET1時需要從中扣減多個項目如永久資本工具、未綜合計算附屬公司的儲備、物業重估儲備、監管儲備、無形資產及於未綜合入帳之金融業公司之重大資本投資等。最後用以計算CET1的普通股權一級資本總額為902.76億元。

若計算Tier 1,則需要加回永久資本工具及於未綜合入帳之金融業公司之重大資本投資,最後用以計算Tier 1的一級資本總額為972.57億元。此外,若計算總資本比率須用資本總額,即是將上述的一級資本總額加以154.31億元二級資本總額,得出的總額為1,126.88億元。

接著說「風險加權資產」,其實是按風險將不同資產分類並乘以風險權數得出來的數值。銀行資產如現金沒有風險,故風險權數是0%。又例如客戶貸款,須按個別客戶的違責風險分類,最低風險貸款的權數是0%,最高風險的權數是100%。換句話說,計算出來的「風險加權資產」數值愈高,反映銀行承擔的風險也愈大。再以恒生為例,2015年數值5,094.74億元,較2014年增8.4%。這麼說,恒生風險不是增加了?對!但因恒生的資本總額同時增加了52.8%,所以總資本比率反而上升6.4個百分點至22.1%。由此可以想像,受資本充足率影響,銀行欲加大風險加權資產以增加收入(因風險高,銀行所收的利率也高),就必須增資才成。

計算資本充足比率那麼複雜,為何不索性以銀行的借貸水平作衡量標準?例如資產負債比率愈大,反映銀行負債水平愈高,銀行投資者和存戶的風險不就愈大嗎?當然不成。首先,有別於普通企業,銀行是靠轉借資金做生意,負債愈大,理論上轉借的生意愈大。再者,企業借錢要支付借貸利息,銀行借錢的成本卻相對較低,所以負債水平不能反映銀行風險。例如2015年,恒生的負債權益比率(負債除以總股東權益)為840%,反觀東亞(023)只有812%,若以此認為恒生的風險較東亞高就大錯特錯,因恒生的總資本比率有22.1%,較東亞的17.2%為高。

原文刊於:am730 2016-04-06

&&&&&&&&

2016年4月4日星期一

內審通識:內審人的前途

早前在《內審人須具備的條件》中提到,要成為內審人並不簡單,除了會計學歷和會計師資格外,個人能力也要求多多,不單要溝通技巧包括講和寫要優,人際關係又要好,還要分析能力高,組織能力強。要求如此之高,究竟內審這一行的前途如何?具體的職業路是怎樣,以及如何入行呢?

坦白講,雖然內審在港發展已有好一段時間,但目前仍未算太受重視,不少大型或上市企業甚至沒有自己的內審部門,只是將此功能外判給外部專家負責。不過,此情況將可能有變,因港交所極可能修改上市條例,要求上市公司加強風險管理和內部監控。若最終成事,內審人員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

一般來說,內審的職業路由初級審計員 ( Assistant Internal Auditor ) 開始,接著是審計員 ( Internal Auditor ),高級審計員 ( Senior Internal Auditor ),副審計經理 ( Assistant Internal Audit Manager ),審計經理 ( Internal Audit Manager ),高級審計經理 ( Senior Internal Audit Manager ),到最後是審計總監 ( Internal Audit Director )。不過,由於內審人對企業運作非常熟悉,所以不時出現內部調遷的情況,例如轉到會計部做財務總監,甚至見過轉成CFO及CEO。見過有些大型機構,更要求所有高級行政人員在升遷前,需在內審部工作一段時間作訓練。記得多年前王維基先生曾寫過一篇名為《天使與魔鬼》的文章,他認為內審功能對企業管治非常重要。王先生更認為除了行政總裁外,最熟悉企業所有運作和工作流程的人就是內審,若內審做得出色,那人亦會是行政總裁的最佳人選。

不少朋友問要如何入行,老實講目前並沒有必然的方法,一來內審不像會計專業般有大學課程訓練新人,二來不同公司對內審人的要求也不統一,如有些喜歡聘請四大出身,相反有些則甚為抗拒。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若能通過Certified Internal Auditor ( CIA ) 專業試必然是優勢,因至少可以證明自己了解內審的工作和方法。

原文刊於:Education post 2016-04-01

&&&&&&&&

2016年4月1日星期五

滙控訴訟何時了?

滙控面對多宗訴訟。(資料圖片)
滙豐控股(005)2015年業績以列帳基準計的除稅前利潤僅升1%至186.8億(美元,下同),收入減2.4%至598億元。因業績遠遜預期,加上去年第四季竟錄8.58億元除稅前虧損,令市場大跌眼鏡。未詳細剖析業績前,有否留意在業績摘要首頁中,滙控提及的數值主要是「經調整」而非「列帳基準」?如經調整除稅前利潤204.18億元,較2014年減7.1%,數值比列帳基準好。相反,經調整收入增0.9%至577.65億元,較列帳基準差。所謂列帳基準即按照會計準則列帳,經調整數字則以列帳基準為基礎,再按管理層意願編製。有人說經調整數值是「包裝紙」信不過,但小心將兩者互相比較就可迅速了解滙控業績為何如此差勁。

先說經調整營業支出,因撇除幾個重大開支,故金額較列帳基準少。這些開支包括:16.49億元與法律事宜相關和解開支及準備、9.08億元達標支出、5.41億元英國客戶賠償計劃、1.72億元環球私人銀行業務就監管事宜提撥準備、1.17億元重組架構等相關成本、1.1億元售巴西業務成本及0.89億元在英國設分隔運作銀行的支出。

經調整收入較列帳基準少也是撇除幾項重大收入,包括:13.72億元售部分興業銀行股權利潤、10.02億元本身信貸息差及2.3億元衍生工具合約之借記估值調整。但有4項虧損抵銷部分利潤,包括3.27億元不合資格對沖之公允值變動、2.14億元售數批美國有抵押房地產帳項的虧損、0.18億元售巴西業務成本及0.1億元因應英國《消費者信貸法》持續合規檢討產生的準備。滙控在去年受數個重大事項影響,列帳基準除稅前利潤才微升。若撇除這些項目,滙控業績將倒退。

一般來說,重大事項只屬暫時性,但滙控這次陷入的多宗訴訟和違規事項,相信難在短期解決。如瑞士私人銀行,按公告披露為配合美國司法部及稅務局調查,滙控向當局出示相關文件,但不符合參與「瑞士銀行不起訴協議或非目標函件計劃」,意味將面對漫長且昂貴訴訟。此外,多個監管及執法機構如比利時、法國、阿根廷及印度等正對該私人銀行調查。如法國裁判官對滙控作正式刑事審查,單是保釋金就要1億歐元。其他訴訟包括美國按揭相關調查,美國當局於今年2月對美國滙豐融資及北美滙豐判處民事罰款1.31億元。美國按揭證券化活動訴訟、多宗美國反洗錢及制裁訴訟、倫敦銀行同業拆息、歐洲銀行同業拆息及其他基準利率調查及訴訟、匯率調查及訴訟、貴金屬定價相關訴訟及調查等。單是上述事宜滙控用逾7頁紙披露。究竟訴訟與和解開支影響有多大?如與法律事宜相關和解開支於2015年和2014年共做28.36億元準備。如2014年發生的滙豐瑞士私人銀行醜聞,該年已做0.65億元準備,去年再做1.72億元,升164.6%。若將去年所有與法律訴訟相關支出相加,總額佔該年營業支出5.9%,2014年更達7.5%。在資產負債表,為法律事宜所做相關準備累計增至31.74億元,較2014年增45.3%。

可以預期,沒完沒了的訴訟續影響滙控盈利。有趣的是,每股基本盈利雖跌5.8%,但滙控沒有減派息,還將派息比率由2014年的71%提高至2015年的76.9%,結果去年股息增2%至每股0.5元。滙控於去年底的一級資本比率為11.9%,較2014年增加0.8個百分點,向早年訂下的12%至13%目標邁進了一步。在最近的分析員會議上,主席范智廉表示,完成出售巴西業務後,該比率可望於今年上半年提升至12.5%,因此對達標感到樂觀,並有望維持穩定派息。結果是否如此,訴訟又會否進一步影響盈利,我們需密切留意。

原文刊於:am730 2016-04-01

&&&&&&&&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