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3日星期五

贖回永續債 恒大股東有冇着數?


原文刊於《壹週刊》2018215日第1458



&&&&&&&&

亞馬遜無人商店 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文刊於《壹週刊》201828日第1457



&&&&&&&&

九巴第三者保險知多啲

若問甚麼是人生,我的體會十分之灰,就是不停與無奈戰鬥,至死方休。雖然現今科學進步,既可複製羊又可複製猴,大有與造物者比高之勢,但世上仍有太多東西我們無法掌握,就如生老病死中的死,即使醫學如何昌明,人類壽命因而如何延長,一場意外就足以奪去多條人命。就如最近發生的大埔巴士車禍導致19死66傷,死亡人數僅次於2003年屯門公路巴士墮橋事故。突然遭逢巨變,死傷者家屬有幾無奈可想而知。

意外就是意料之外,為保障道路使用者,香港法例要求所有車輛必須備有第三者保險。不看報道也不知,因歷史緣故,九龍巴士公司獲豁免此項要求。不是吧?既然如此,莫非遠遠見到巴士就要調頭走?放心,豁免並沒有影響道路使用者的保障,因九巴有一套特別的自行承保制度。

翻查立法會資料,九巴的第三者保險安排分兩層,第一層是賠償額於指定範圍內,由九巴自行承保,第二層是超出指定範圍,由保險公司負責。打個比喻,若自行承保上限是6,000萬元,但賠償金額是1億元,在此安排下,首6,000萬元由九巴支付,餘下的4,000萬元由保險公司承擔。

這種保險安排最大的好處就是省錢,特別是九巴這種大型交通運輸企業,全數向保險公司投保,保費肯定不菲。當然,省錢是在索償宗數和金額較低的前提下,相信九巴有定期檢討成效,計過有賺才繼續此安排。

另一好處是有助改善損失紀錄,因對保險公司的依賴減少,內部自然須提升安全意識。不過,壞處倒也不少,如須自行承擔風險,若索賠宗數突然增多,但每宗金額又未超出第一層保險上限,九巴就要全數承擔。另外,九巴須成立部門或外判以處理索償事宜,行政費用省卻不了。

根據立法會議員陳健波估計,九巴是次意外的總賠償額最少1億元。看看九巴母公司載通國際(062)的業績,2017年上半年的純利才不過3.72億元,即使以2016年的純利8.24億元相比,賠償額相當於全年所賺的12%,九巴有沒有能力應付?截至2017年6月底,載通的手頭現金有7.52億元,而且設有準備金,每年從純利撥出若干金額,作為巴士業務有關的訴訟及索償用。截至2017年6月底,準備金帳面淨值是4.6億元,相信足以應付是次意外的索償。

至於第二層的保險安排,按年報披露的資料估計,應該由同系的新鴻基地產保險負責。當中一份保險合約是由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截至去年6月底已付及應付款項是3,380萬元。假若是次意外的索償超出第一層保險範圍,作為第二層承保人,新鴻基地產保險有沒有足夠財力應付?莫說香港保險公司必須按法例維持一定的償付準備金(保費收入或未決申索在2億元以內部分的五分一,另加超逾2億元部分的十分一),保險公司須安排再保(即為承保合約買保險),相信償付沒有問題。

坊間有一個說法,由於是次意外司機違反交通規例,因此承保人或會拒絕支付賠償。其實不然,承保人一般會先支付賠償,事後再向司機追討。即使第三保失效,香港汽車保險局會先行墊支賠償,然後再向司機或相關人士追討。再講,自意外發生以來,特首林鄭處處表現迅速果斷,在她的領導下又豈容拒賠發生呢?

原文刊於:am730 2018-02-23

&&&&&&&&

2018年2月12日星期一

從國際足協學新會計準則

去年4月,國際足協公布2016年財務業績,結果讓人嚇了一跳,收入減8%至5.02億(美元,下同),足球運動相關開支升41%至6.17億元,行政開支增23%至2.76億元,雖然稅項和財務開支減少,但財務收入下跌,結果全年錄得3.69億元虧損,較2015年擴闊6倍之多。值得留意,由於國際足協提早採用新會計準則,即《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5號-客戶合約之收入》(以下簡稱IFRS15),故2015年的數字需要重列,從中可看到新準則如何影響收入。

國際足協大部分收入均來自合同,而且履約責任是隨時間逐步或於某一時點完成。未採用新準則前,國際足協主要採用「定工百分比法」。顧名思義,是按合同完工進度來確定收入和費用,如期內合同完成了一半,合同收入總額的一半須確認為收入,達至此階段的相應成本也須確認為費用。此方法下,2015年收入和費用分別是10.54億元和12.41億元,計入稅項和財務收入及開支,全年虧損為12.24億元。採用IFRS15後,國際足協將通過5個步驟來確認收入,第一步,識別與客戶的合約;第二步,識別合約中的履約責任;第三步,釐定交易價;第四步,將交易價分配至合約中的履約責任;第五步,當完成履約責任時確認收入。按此步驟將2015年的數字重列,收入需減少5.1億元至5.44億元,開支減5.79億元,至4.38億元,結果讓虧損收窄6,963萬元,至5,275.6萬元。

無論2015年如何重列,有點可肯定,就是幾個合作多年的頂級贊助商不再續約,當中包括索尼、阿聯酋航空、嘉實多汽油、德國馬牌等。這些藍籌企業紛紛割席,評論認為與近年國際足協貪污醜聞有關。所謂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藍籌離去卻造就機會給其他企業,如中國萬達集團已躋身頂級贊助商行列,而且贊助合約一簽就是15年。

國際足協收入有一個特色,就是4年一個循環,如2015年至2018年,頭3年是世界盃籌備年,收入通常較少,今年舉行世界盃,預期收入將會大升,故2015年至2018年總收入預期是56.56億元,較上一個循環高5%。雖則如此,但外界對此預期並不樂觀。其中一個理由是意大利隊和美國隊無緣晉身俄羅斯世界盃決賽周。球隊輸波為何影響國際足協收入?首先是美國,近年足球在當地發展蓬勃,大眾愈來愈關注足球賽事。據說現約有1,800萬家庭收看足球賽事,霍士電視台更以4億元購入今明兩屆世界盃賽事。美國隊意外失落決賽周,將令企業贊助意欲大減。

意大利隊被淘汰更是災難,除國際足協找贊助較困難外,意國的電視轉播權更以原先一半價錢才能賣出。另外,意國國內不少行業也將大受打擊,如專門組團到俄羅斯觀看球賽的旅行社、博彩公司,以及本可在比賽期間大賺特賺的酒吧及食肆。還有一眾電視銷售商,原本預期世界盃期間將掀起換機潮,銷量將升4%,現在大概泡湯了。綜合而言,有評論保守估計意國經濟將損失逾10億歐元。更有評論認為,意國聯賽將失去吸引力,或會影響其海外電視轉播權的收入和廣告贊助,加上國家隊失去的獎金和分紅,經濟損失可達160億歐元,相當於意國GDP的1%。

最後一提,IFRS15由今年開始生效,與舊準則相比,需運用較多的判斷,做出更多的估計。純粹個人想法,從前會計準則比較保守拒絕靠估,現今卻反其道而行,公允值會計如是,現在連合同收入也一樣,但新準則只空泛地說出原則而非具體指引,是否造就「盈利管理」值得深思。

原文刊於:am730 2018-02-09

&&&&&&&&

2018年2月2日星期五

扶不起的思捷?

港股近期屢創新高,有一隻股份卻反其道而行,說的就是思捷環球(330)。說思捷令股民心碎並不為過,自2011年度純利大瀉九成八後,昔日賺幾十億元的美好日子已不復再,7年間兩度出現巨額虧損,其餘時間雖錄得盈利但不多,身為忠實顧客實在不勝欷歔。

經歷多番改革和重組,表現不佳地區砍的砍,虧損店舖關的關,管理高層換的換,還引入垂直經營模式以改善產品盈利,並且在2012年供股集資52億元,勵精圖治艱苦經營下,近年雖賺得微利,但總算有點起色。

特別是截至20176月底年度,儘管收入跌10%,但經營虧損由5.96億元大幅收窄至1.02億元,加上稅項回撥,純利倒升2.2倍至6,700萬元。以為擺脫困局漸入佳景,豈料上周發出盈警,預料截至201712月底,上半年錄9.5億至9.8億元虧損。

巨額虧損原因主要是中國業務大幅下跌,故相關資產包括商譽和客戶關係須全數減值,涉及金額為7.95億元,相當於無形資產的28%。思捷的公告還不忘提醒,這是非現金項目。但凡有企業出現類似虧損,坊間總有一種說法,認為資產減值只是帳面上的非現金開支,而且屬一筆過,不會影響現金流云云。此論調看來沒有錯,但不要忘記,資產之所以減值,因其公允值下跌,預期資產所產生的現金流低於資產值。

若全數撇清,代表投入資金全數泡湯,這叫血本無歸。當初靠股本來融資還好一點,小股東最多嘈幾句也沒奈何,如果是借回來可慘了,既要還息又要還本,錢從何來?慶幸思捷沒有負債,但也不要看輕資產減值,其出現預示未來收入以至盈利將會減少甚至虧損。

中國業務下滑其實早現端倪,在20172018年度第一季的業績公告已經透露,中國百貨店的客流量大跌,故特約店表現相當疲弱,加上季節影響,去年中秋節假期在10月而非往年在9月,故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區收入跌16.3%,以當地貨幣計算更跌17.1%。當中實體店舖的跌幅最大,按港元和當地貨幣計分別跌19.4%20.3%。因該區的分店數目減少,其實已經預期收入將會下跌,但看同店銷售收入,亞太區於第一季仍要下跌12.9%,反映業務本已不理想,削減店舖令情況惡化。

寫到這裡,精明的讀者或許已發現,20172018年度上半年虧損接近10億元,但中國業務減值才不過8億元,還有2億元是甚麼來的?如前所述,中國以至亞太區收入下跌,整體收入跌幅更高於預期。雖然毛利率略為改善,營運開支也進一步減少,但收入減少太多,即使未計中國業務減值,20172018年度上半年的稅前虧損也有1.5億至1.8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300萬元虧損比較,反映核心業務仍未止血,而且有惡化跡象。

思捷的問題在於產品老化,質料雖佳,但款式較保守,價錢也略貴,年紀大的長者不會幫襯,但又無法打入年輕人市場,只靠X世代(35歲至50)顧客支撐,加上Fast fashion當道搶去不少生意,思捷要翻身仍需繼續努力才成。最後一提,思捷由去年開始在市場回購股份,但成效不彰。與其花錢撐住股價,倒不如從根源做起,將資金留作業務改革,才是扶起思捷長遠之道。  

原文刊於:am730 2018-02-02

&&&&&&&&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