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3日星期五

足球經濟二三事

卡塔爾世界盃終於告一段落,身為會計人職業病發作,自然關注國際足協究竟從中賺了多少錢。根據他們於2020年發布的預算,總收入是46.66(美元,下同),當中56%來自出售電視轉播權,29%來自出售營銷權予贊助商,11%來自賽事門票收益,3%來自品牌授權,以及1%其他收益。

另一方面,支出預算是16.96億元,當中最高的兩項是作賽獎金和營運開支,分別佔總支出的26%19%。收入減去開支後,獲利將是26.7億元。值得留意,上述數字只是「預算」,而且是兩年前編製,並非實際數值。不過,就算日後完成結算,國際足協一慣也不會單獨公開世界盃的最終盈利,我們只能單憑每年的年報來粗略估算。

根據傳媒報道,事次盃賽透過商業交易的收益實際高達75億元,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的統計則是65億元。無論最終金額是多少,其實你我都有份付鈔,因為盃賽那麼多家贊助商,總有一兩家幫襯過吧?既然大家也是持份者,國際足協好應該增加透明度,公開歷屆世界盃的實際盈利。

在足球經濟圈中,球會的角色非常重要。球會賺錢的途徑其實和國際足協差不多,但先決條件是要贏波。要贏波,就得邀請優秀球員加盟。可是,優秀球員往往價值不菲,需要大量金錢以支付轉會費和薪金。

有趣的是,歐洲足協有一個財政公平競賽條例,限制球會不可過度花費,亦同時不容許球會虧損太多,旨在避免有球會花錢買成功,否則將受到重罰。因此,球會愈要花錢在球員身上,收入就要愈多才成。可是,近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關係嚴重影響球會收入,在這環境下,一些球會鋌而走險,藉種種會計手段去虛增收入和少報開支。

在歐洲股票市場上市的意甲球會祖雲達斯(意大利交易所:JUVE),早前因為涉嫌造假帳,而遭意大利金融監管當局調查。今年11月尾,球會董事突然集體辭職。此舉引起歐洲足協關注,表示將對該會展開正式調查。相關指控主要有二,其一是球會聲稱在疫情期間停止向球員發放薪金,但實際繞過球會用其他方法支薪。其二是與其他球會進行球員互換來推高短期收入。方法好簡單,因為換出的球員被視為出售,會計準則要求相關收入即時入帳。另一方面,換入的球員被視為收購,其成本可在5年內分攤,兩者的時間差造就了盈利。

據聞其他球會的手法也是防不勝防,主要是透過球會班主來進行。例如班主的關聯公司與球會簽訂巨額球衣贊助協議,球會就可以增加收入。又例如班主以高價向球會買入旗下球場,然後以低價租回給球會,球會收入即時大增。

純粹個人意見,所謂財政公平競賽條例的原意是避免長期無節制地花費,讓球會陷入財務危機甚至倒閉。可是,這些限制只會鞏固大球會的地位,小球會要力爭上游位置變得更難。這樣是否公平呢?

原文刊於:am730 2022-12-23

&&&&&&&&

Netflix能重拾初戀嗎?

有人說過,初戀最是刻骨銘心,因為你永遠不會得到。所以,不論電影還是劇集,都是受歡迎的拍攝題材,最近在Netflix(NASDAQNFLX)播放的日劇《First Love》就是一例。此劇故事簡單且老土,節奏也很緩慢,還有現實和回憶不斷穿插的敘事手法,初時看起來有些混亂。不過,靚人靚景加靚歌,觀眾怎能不乖乖黏在螢幕前同喜同悲?

瓜瓜是Netflix訂戶,這一年都幾乎沒有收看過,更曾想過終止訂閱。無他,一來沒有想看的內容,二來廸士尼(NYSEDIS)旗下的Disney+內容豐富,單是順時序看一遍漫威英雄和星戰系列,已經花上不少時間。可是,Netflix近來大有長進,推出了很多自家片,當中不乏令人期待的續集,因此打消了此念頭。當然,瓜瓜的情況不能代表全球訂戶,但或多或少反映出,串流平台要留客,內容決定一切。

其實Netflix今年的處境不太妙。首先是美元升值打擊盈利。就以今年頭9個月為例,匯兌令經營利潤少收3.58(美元,下同)6.6%,同時令經營利潤率減少1.1個百分點至21.4%。接著是近年用戶增長放緩,今年第一季和第二季更出現按季流失,可幸第三季重現增長。故此,收入在今年頭三個季度的增長率分別跌至10%9%6%,與去年同期的24%19%16%相差甚遠。

在過往,Netflix只靠加價來應對。現在則多了三招。其一是寓禁於徵,有見帳戶私下分享嚴重,Netflix於今年上半年在三地試行新措施,訂戶只需支付小許額外費用,就可以將帳戶分享給非同住者。這個做法似乎有效,優化了的新規將於明年在各地廣泛實施。

其二是推出手遊,將受歡迎的影集改編成遊戲,免費供訂戶遊玩,而且無廣告和內購。不過,據聞反應一般,目前只有約1%的訂戶捧場。

其三最厲害,就是打破免廣告傳統,在12個國家推出較便宜的含廣告訂閱計劃,用戶只需每小時觀看5分鐘廣告,月費就較現有計劃便宜20%40%。更重要的是,該12個國家在電視和串流媒體的廣告支出約為1,400億元,佔全球市場75%以上,是個龐大的潛在收入來源。

難怪管理層信心滿滿,還在今年第三季度的業績公告中,霸氣地拿競爭對手來比較。例如英國的訂戶參與度,Netflix聲稱有8.2%,是亞馬遜的2.3倍,以及是Disney+2.7倍。此外,更不忘揶揄對手的盈利能力,估計對手於2022年的虧蝕加起來高達100億元,反觀Netflix每年賺50億至60億元。

值得留意,訂戶參與度的計算方法未必每間一樣,可信程度也不高。就以Netflix為例,據聞去年進行了調整,由過往用戶看完一套電影或影集的70%才納入計算,現在則只需2分鐘。

Netflix不惜打破免廣告的傳統,勢要重拾昔日的高增長,其實有點像劇中拋棄未婚妻的佐藤健。最終能否與滿島光在一起,請自行找該劇來看。至於Netflix,且看往後兩、三年業績,到時自有分曉。 

原文刊於:am730 2022-12-16

&&&&&&&&

商譽爭論告一段落

一直都認為會計上的「商譽」是個地雷。企業沒事沒幹,它就乖乖埋在財報裡,相安無事。可是,當企業表現不似預期,這個地雷便會被引爆,隨時炸得業績血肉橫飛。受市場關注而又廣為談論的商譽減值可不少,較遠的要數微軟(NASDAQMSFT)2012年為線上業務aQuantive減值62(美元,下同)2015年為手機業務諾基亞減值76億元。較近的要數滙豐控股(005)2019年做了73.49億元商譽減值,以及中電控股(002)2019年為澳洲EnergyAustralia業務做了64億港元減值。一下子減值這麼厲害,多得會計準則所賜。

首先說明一下,會計上的「商譽」是一項無形資產,反映商業實體公允價值以外的價值。其會計概念是要將一切難以獨立定價的無形資產,以一個金額籠統地歸納起來。當中可能包括品牌知名度、客戶忠誠度、市場地位等。值得留意,商譽只會在企業收購合併時才會產生。當企業收購另一間企業時,若作價高於該企業資產的公允價值,超出的溢價就是商譽,須視作無形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確認。例如一間公司的公允價值是1億元,但你用2億元來買下,多付的1億元就是商譽,並歸類為無形資產。此外,企業需要每年為商譽進行減值測試,若結果顯示其最新的公允價值低於帳面值,差額就會在損益表中確認。

故此往往出現一個現象,以高溢價收購買回來的資產,只要往後表現稍有偏差,就隨時觸發商譽減值。支付的溢價愈高,潛在的減值風險就愈大,因此屢屢遭人詬病。再者,減值測試極為勞民傷財,進行時又需要大量估算,可靠程度存疑。因此,有意見認為應該恢復多年前的攤銷做法,即是像固定資產般,將商譽逐年攤銷。

應該攤銷還是減值,在會計業界爭論不休。世界兩大會計準則制定者的想法就是一例。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傾向保留現有的減值做法,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則傾向分10年或最多25年逐年攤銷。

財報用家又如何想呢?CFA Institute2020年底進行了一項調查,雖然回覆率不高只有7%,但其結果值得參考。調查發現其會員偏向支持目前的減值方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商譽是資產,有著消耗和非消耗的元素,而且不一定會隨著時間而貶值。反觀攤銷做法假設了商譽是完全消耗的資產,因此認為不合適。調查同時發現,大部分受訪者認為目前財報對商譽和減值的相關披露無用,需要改善以促進對收購後交易績效的評估。更重要的是,絕大部分受訪者都認為,IASBFASB應該採用統一的方法,來為商譽入帳。

拖拖拉拉多年的爭論,來到今年終於完結。今年6月,FASB突然將商譽後續會計的項目從技術議程中刪除,意味委員會不再討論商譽攤銷的討論。IASB就更直接,在今年11月的會議中,決定保留減值測試做法。

有趣的是,據聞商譽會計方法的爭論早於75年前已經發生,雖然現在告一段落,相信幾年後又會捲土重來。

原文刊於:am730 2022-12-09

&&&&&&&&

雅生活服務核數師辭職

早前會計及財務匯報局(會財局)砲轟一眾上市公司核數師,指以「傾唔掂核數費」為由辭職有濫用之嫌。碰巧上星期雅生活服務(3319)發出公告,指羅兵咸永道已辭任其核數師一職。市場焦點自然在辭職原因上,這次不單沒有以費用爭議為理由,而且還列出核數師認為可能影響今年度財報的重大事項。當然,我們不能就此下定論,說會財局敲山震虎見效,因為兩件事沒有必然關係,瓜瓜深信羅兵咸是以專業判斷來處理是次辭職的。

核數師辭任一向被市場視為警號,繼而影響股價。這次雅生活服務也不例外,公告在上星期五晚上發出,股價在接著的交易日以收盤價計下跌接近15%。無他,羅兵咸的核數工作還未正式進行,只在計劃過程就已經跳船,怎不耐人尋味?難得上市公司肯列出核數師關注的重大事項,我們不妨翻一翻中期財報,看看能否找出甚麼蛛絲馬跡。

羅兵咸的關注有三(關注並不代表有問題,敬請留意),首項是一筆16.12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金融產品投資。翻閱中期財報後,相信與一筆計入「以公允價值計量並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的「基金及信託」投資有關。之所以引起核數師關注,一來涉及金額龐大,以雅生活服務於今年6月底的資產總值216.82億元計算,佔比達到7.5%。二來該項投資所用的估值方法屬於「第三級」。

簡單解釋一下,在衡量金融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時,會計準則以估值方法的可信程度分做三級。第一級指於活躍市場買賣的金融工具,其公允價值可按市值計價,例如股票、短期國債、外幣等。第二級指於非活躍市場買賣的金融工具,但可以根據該些市場的報價,或具有可觀察參數的估值模型來計算公允價值,例如利率掉期和場外衍生工具等。第三級指該金融工具的交易並不活躍,其價值只能結合複雜的市場價格、數學模型和主觀假設來估計。例如結構存款、私募股權股票和房產抵押擔保證券等。與前兩級的估值方法相比,第三級金融工具的可信度最低。當核數師遇到時,必定會要求管理層提供非常詳細的資料,以審視所用模型和參數是否合理,意味核數師的工作量將會大增。

至於另外兩個事項,分別是向業務合作方提供9.42億元借款,以及向有業務合作意向的第三方支付2.5億元誠意金,兩者的金額分別約佔資產總值的4.3%1.2%。雖然涉及金額較細,但核數師的工作也不少,包括探究商業理由是否合理,審視公司對合作方的還款能力分析、查詢潛在交易進度,以及審視公司對兩筆款項的預期信用減值損失評估等。

基於上述已知的事實,我們只能大概估計出兩個令羅兵咸辭職的極端情況。最壞的情況是帳目出現問題,但管理層表明不接受非無保留意見報告,羅兵咸唯有離去。最好的情況是羅兵咸因人手調配關係,無法兼顧額外的工作量而辭職。究竟真正原因是甚麼,看來只有當事人才知道。至於雅生活服務的帳目有沒有問題,留待新任核數師為我們找出答案。

原文刊於:am730 2022-12-02

&&&&&&&&

騰訊的餅罐

不少朋友都喜歡投資騰訊控股(700),主要是看好其業務。不過,認識一些朋友卻看中管理層的質素。所謂沒比較沒傷害,看看另一科網巨企,因為其最高領導經常亂說話,最終拖累公司。該公司早前更被爆出醜聞,有員工投訴疑遭上司性侵但拒受理,要公開抗議才惹起關注。相比之下,騰訊就沒有那麼多負面消息。更重要的是,當遇上大問題大麻煩時,騰訊的管理層總能找到方法應對。

近幾年因內地收緊對遊戲的監管,加上高基數效應,騰訊的收入和利潤增長已大不如前。另外,早年四出投資,很多項目都已成熟,隨時可以收割。去年5月,拙作《騰訊業績與聯營公司的潛藏價值》一文就提到,截至去年3月底,騰訊投資於聯營公司的帳面值是3,231.45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涉及上市的有2,053.5億元,包括美團(3690)、京東集團(9618)和拼多多(PDD)等。按財報披露,這些上市聯營公司同期的公允價值達到11,116.47億元,較帳面值高出9,062.97億元。換句話說,當時騰訊有超過9,000億元的「潛藏價值」沒有在財報體現。說時遲那時快,騰訊於去年12月底宣布以實物分派方式,將持有的京東股份當作股息派發給股東,今年11月以同樣方式宣派美團。

因為派發京東股份,騰訊去年產生782億元其他收益,相當於去年全年盈利的34%。那麼,這次分派美團可以獲利多少?雖然騰訊未有具體交代金額,但還是有數得計。首先,騰訊目前持有美團19.31%股權,由於持股比例不超過20%,一般來說會當成FVPL(Financial assets at fair value through profit or loss,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不過,由於騰訊的執行董事兼總裁劉熾平在美團董事會佔有一席位,會計上騰訊被視為對美團具有重大影響力,故此美團變成騰訊的聯營公司,需以權益法入帳。所謂權益法,即是將投資於美團的成本加上所佔的累計盈虧,然後計入騰訊的資產負債表。此外,美團每年的盈虧按股權所佔部分,騰訊視之為其他收入並在損益表入帳。理論上,在騰訊帳目中,美團這項投資的帳面值應與美團股東應佔權益的19.31%相若。截至今年6月底,美團股東應佔權益是1,236.21億元,按持股比例計算,這批股份的帳面值就是238.71億元。

另一方面,於宣派當日美團的股份將由聯營公司重新歸類為FVOCI (Financial assets at fair value through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以美團同日的收市價162.3港元計算,轉化為人民幣後該批股份的市值約是1,539.67億元,兩者相差的1,300.96億元隱藏價值,將會在今年第四季入帳。不過,由於近日美團的股價回落不少,最終計入全面收益的金額需等待明年派發結算日後才能確定。

會計有一門盈利管理,當中有一個方法叫「餅乾罐儲備」。騰訊持有的聯營公司好比餅乾,那麼這個餅罐目前有多大呢?不計算已派發了的京東,並且包括美團在內,截至今年6月底聯營公司的帳面值是3,102.09億元,同期的公允價值是4,700.31億元,兩者相減後得出的隱藏價值高達1,598.22億元。有著這麼大的一個餅罐,那一年遇著盈利不佳,只要宣布派餅業績即時變靚,這樣厲害的財技,盡顯管理層的質素,對吧?

原文刊於:am730 2022-11-25

&&&&&&&&

沃爾瑪與亞馬遜

網購早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新冠肺炎更鞏固其地位。無他,由自用到送禮,只要點幾下就成,真是方便到不得了。不過,收到東西後拆開包裝就最頭痛,易碎的物品還能理解,但就算普通又或者體積很小的東西,除非是集運,否則都會用上大量獨立包裝,既浪費又不環保。究其原因,主要是避免在配送過程中損毀物品,以及方便配送中心自動取存。

一個親身經歷,瓜瓜是某本地電商的常客,經常大量訂購同一款飲料。可是,該商品從來沒有原箱選項,每次送來都是散修修。曾經幾次向客服反映也不得要領,據說是要遷就配送中心自動取存要求,無法只為瓜瓜一個客戶而更改設置。

說到配送中心自動化,是所有大型電商的基本投資。跨國零售商沃爾瑪(NYSEWMT)雖然擁有大量實體店,但也發展電商業務,並且投放不少資源在配送上。他們最近就收購了一家名為Alert Innovation的機械人公司。此公司自2016年始已經與沃爾瑪合作,專門開發配送用的機器人。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可以在倉庫內不同的溫度區域進行檢索和分發訂單。

事有湊巧,有報道指,沃爾瑪在亞特蘭大的派送中心將會裁減1,500位員工。沃爾瑪全球擁有364個派送中心,機械人代替人類工作,若然成效顯著,看來裁員將陸續有來。

沃爾瑪自2000年開始發展電商業務,並於2007年將電子平台與實體店結合,顧客可在網上下單然後到實體店取貨。目前沃爾瑪在全球有8,000個取貨點和6,000個派送點,顧客也可以選擇以速遞公司派送。

有人說沃爾瑪在複製亞馬遜(NASDAQAMZN)的電商營運模式,有趣的是亞馬遜也涉足實體店。早於2015年在西雅圖開設了第一家實體書店,於2017年收購了雜貨零售商Whole Foods Market,之後接著幾年分別開設了多家實體店,包括雜貨店和時裝店等。不過,因疫情關係,今年初向傳媒證實將陸續關閉68間實體店。

如前所述,疫情關係令大家足不出戶,造就亞馬遜的網購和雲業務生意滔滔。就以收入為例,疫情爆發首年,即2020年升38%3,861(美元,下同)2021年升22%4,698億元。可是好景不常,雖然今年首三個季度的收入分別錄得7%15%增幅,但高基數效應、美元升值、通脹高企等因素疊加在一起,嚴重削弱其盈利能力。例如同期的營業利潤分別下跌48%57%。反觀沃爾瑪,同期收入增長只有0.5%8%,營業利潤也分別跌23%至升7%,但走樣程度沒有亞馬遜那般厲害,難怪其股價自今年年初以來升4%,亞馬遜則跌42%

除了沃爾瑪裁員,有傳亞馬遜也將裁減1萬名員工,據聞多間美企亦計劃裁員以控制成本,或多或少反映經濟前景暗淡。趁最壞時刻還未來臨,盡早做好準備,多留點資金傍身,看來是最佳避險策略。

原文刊於:am730 2022-11-18

&&&&&&&&

誰說股神損手 誰就不懂會計?

最近看財經新聞,一些傳媒大字標題說「股神損手」。事緣股神巴菲特的旗艦公司巴郡(Berkshire Hathaway)公布業績,今年第三季度轉盈為虧,股東應佔盈利由去年同期賺103.44(美元,下同),變成今年蝕26.88億元。

其實巴郡在其業績公告中,已經提醒投資者,這些由通用會計準則計算出來的數字「沒有意義」。請看看公告首頁,巴郡就以加粗字體寫到:「任何特定季度的投資盈虧通常是沒有意義,以此計算出來的每股淨收益或損失,對會計規則知之甚少或不了解的投資者來說,可能造成極大誤導。」

這樣毫不客氣的批評,相信只有巴郡才有這個膽量。可是,為甚麼他們這樣認為呢?公告第二頁就作出了解釋:「根據適用會計準則的要求,在計算特定期間的投資損益時,我們需要將證券投資的未兌現盈虧計入。總之,任何特定時期的投資盈虧並不代表季度業務表現」。明白了吧?巴郡的不滿,源於會計準則將投資的未兌現盈虧計入損益表。股神巴菲特就曾大肆批評,認為盈利因而被嚴重扭曲,以致誤導投資者。

就以今年第三季度為例,虧損主要來自104.49億元投資虧損,當中101億元虧損屬於「未兌現」。若撇除這些未兌現損益,期內將錄得73.12億元盈利,按年升幅有1%。帳面「本來」有賺,但按現行會計準則計算卻變蝕,換作你是股神也會生氣吧?不過,看來市場還是明白事理的。當巴郡公布這份由盈轉虧的業績後,股價不跌反升。

等等,雖說是未兌現損失,但真的是虧損嘛,會計準則那有問題?嘗試以簡單例子說明一下。假設你今年41日以100元買下了一份股份,該股的股價於今年630日升至150元,因此你出現50(市價150元減成本100)未兌現收益,除了需要在第二季度的損益表確認外,該股票在帳上的帳面值也需調升至150元。可是,到了今年930日,股價跌至120元,第三季度因此出現30(市價120元減帳面150)未兌現虧損。若單看第三季度而不看第二季度的損益表,這筆投資好像虧損了,但實際上仍有20元的累計未兌現收益(市價120元減成本100)

巴郡今年第三季度的虧損就是這樣發生。截至今年930日,巴郡持有美國運通、蘋果公司、美國銀行、可口可樂和雪佛龍等股票,市值合共3,061.67億元,但當初的投資成本僅為1,423.1億元。即是說,累計未兌現盈利高達1,638.57億元。若只看今年第三季度的虧損,就取笑股神損手,那就未太過免斷章取義了。

縱然巴郡不認同相關會計準則,但還是表現得很尊重。以巴郡的江湖地位,大可像其他企業般大玩Non-GAAP數據。即是按自己的意思把財報數值改頭換面,將列帳盈利改成經調整盈利。可是,巴郡卻十分克制,只是將股東應佔盈利以投資損益和營運損益來劃分,並以文字交代未兌現損益狀況。

想深一層,巴郡的提醒字眼可能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讓大家識別那些缺乏會計知識的人。誰說股神這次輸錢的,就代表他們不懂會計,薑果然愈老愈辣,有趣吧?

原文刊於:am730 2022-11-11

&&&&&&&&

 

核數師不許辭職嗎?

會計及財務匯報局(會財局)最近向全港上市公司的核數師發出公開信,內容大致說他們不應在業績匯報期限即將屆滿前辭職,以逃避對財報作出不利報告的責任。就算最終需要辭職,也必須說明真正原因,不應以核數費談不攏作借口。有會計師朋友慨嘆,近年監管已愈來愈嚴,現在連核數師的「終極武器」也收繳,還是及早退休,免得晚節不保「臨老唔過得世」。

記得初入行時,第一份工作就是核數,當時已覺得這行非常矛盾。無他,公司聘用核數師來審核自己盤數,名義上由股東會委任,但挑選核數師和核數費議價都是管理層說了算。由於管理層才是老闆,要求核數師妥協就不能杜絕。因此,即使當年所屬的會計師樓待瓜瓜非常好,但做了幾年就轉行去另覓發展。

核數其實是一盤生意,並不是非牟利團體。既然是生意,顧客自然至上,而且也要盡力維持雙方關係。可是,核數無可避免會找到問題,若然審計報告需要發出保留意見,如何說服客戶接受已是一項挑戰。所以,核數師臨在死線前才辭職,通常是雙方分歧無法化解,實在是無奈之舉。此外,所謂山水有相逢,為了減低辭職給客戶帶來的影響,有些人以核數費談不攏作擋箭牌已不是秘密。

為了減低以上種種矛盾,法例法規施加了好些限制以加強核數師的獨立性。例如會計師樓的收入不能依賴某幾個客戶,核數師聘任需要由股東大會通過等等。不幸的是,搞了那麼一場大龍鳳卻搔不到癢處,根本改不了管理層是老闆的本質。

那如何才好?最理想的做法當然讓核數師完全獨立於公司,例如上市公司的核數師統一全由監管機構委派,並規定核數費按實際工作時數計算,沒有任何議價空間。如前所說,核數也是一盤生意,若嫌統一委派敗壞自由經濟,可以考慮修改法例和上市條例,進一步加強核數師的獨立性。例如強制上市公司必須先向核數師全數支付核數費;核數師任期由現在每年一任改為幾年一任(意大利是三年一任的);在委任期內,上市公司不可以隨意辭退核數師,逼不得已下也必須先向監管當局取得批准。說了那麼多奇想,其實旨在讓核數師沒有後顧之憂,妥協空間自然消失。

香港目前的核數師委任制度源於美英等地,就連負責監管的會財局也是與美國的PCAOB看齊。發展出一套比美英更好的制度,其實未嘗不可。

朋友抗議說,新加坡的制度與香港類似,為何人家的核數師就敢於說不?因為人家整個民族的處事文化是「揸正嚟做」,不論是那個專業,對法律法規都不敢輕易妥協,就此瓜瓜有不少親身體驗。反觀香港的營商文化講究「靈活變通」,說穿了其實是「走精面」、「走法律罅」。一家對客戶說不嗎?那就找另一家吧,反正聽話的不難找到,這就是香港的情況。

會財局經歷了兩次擴權,此時針對行業陋習加以管制,我們當然額手稱慶。當行內人人都企硬不妥協,上市公司也沒奈何。最後一提,若會財局連行內的加班文化和「艇仔」也一併處理,那就真是功德無量了。

原文刊於:am730 2022-11-04

&&&&&&&&

滙控業績很驚嚇嗎?

滙豐控股(005)公布今年第三季業績,表現遜預期,股價因而下跌超過5%。若看列帳基準數值(意即按照通用會計準則計算),表現似乎不太理想。收入按年跌3.3%116.16(美元,下同),按季跌幅更有9.1%。除稅前盈利就更驚嚇,按年減41.8%31.47億元,按季跌幅也有37.2%。盈利大幅倒退,主要受三個事項影響,分別是美元升值、預期信貸損失增加,以及法國業務因重新分類而產生減值損失。

首先是美元問題。雖然滙控註冊地在英國,來自北美業務的盈利貢獻也不多,以上季計只有15%。但貴為國際金融機構,大部分業務都以美元或與美元掛鈎貨幣進行,滙控因此採用美元作為列帳貨幣。問題來了,由於美國聯儲局正在加息,引致美元持續升值,直接打擊以美元列帳的企業盈利。

舉個例子,一年前1美元可兌換約7.78403港元。假設一部iPhone7,000港元售出,蘋果帳面收入就是899元。一年後的今天兌換率是7.84958港元,以相同價錢售出,收入降至892元,跌幅達0.8%。跌幅那麼小,皆因港元與美元掛鈎。其他非美貨幣可慘了,例如人民幣兌一美元,一年前和今天的兌換率分別是6.46633人民幣和7.15604人民幣。假設一部iPhone的售價是7,000元人民幣,蘋果每部手機帳面收入就少收104元,跌幅達9.6%

回說滙控,上季收入減少,當中貨幣換算影響就已經是10億元,相當期內收入8.6%。換句話說,就算滙控坐著不動,其列帳收入也要減少一截。

接著是預期信貸損失,今年第三季達到10.75億元。可是,去年第三季卻是回撥5.61億元,兩者差額達到16.36億元,嚴重衝擊盈利。預期信貸損失變動那麼大,是否反映滙控看淡全球經濟前景呢?未必!

去年之所以回撥,皆因滙控在2020年過於悲觀,從而作出巨額損失準備。可是,去年卻樂觀起來,發覺以前減值太多需要撥回,造就了去年盈利急升。當中的來龍去脈,有興趣可回看寫於20208月的拙作《滙控業績大倒退的疑惑》,以及20024月的《滙控盈利大反彈真相》。

大家關心的問題,滙控有問題的壞帳很多嗎?不妨看看預期信貸損失覆蓋率,即是將損失準備除以貸款總額,去年第三季度是0.45%,即每100元貸款預期有0.45元收不回來,今年第三季度卻下降至0.43%,反映預期信貸損失其實略為改善。

最後是法國業務減值。於20216月,滙控宣布將此業務售與私募基金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 L.P,預計於明年上半年完成出售,並預料整項交易將出現30億元虧損。等等,還有半年時間,為甚麼現在就確認損失?按照會計準則,該業務需歸類為待售資產,並以帳面值和公允價值減去銷售成本的較低者入帳。上季確認了24億元,餘下約6億元將在出售完成後確認。

若撇除法國業務減值和其他非經常性盈虧,滙控第三季經調整收入其實升27.7%,至143.03億元,經調整除稅前盈利則升18.2%65.05億元,整體業績其實不差。

值得一提,在批發業務方面,香港的預期信貸損失覆蓋率達1.17%,較去年12月底的0.8%,增加了0.37個百分點,估計不少與內地房地產市場有關。會否進一步上升,大家需密切留意。

原文刊於:am730 2022-10-28

&&&&&&&&

2022年10月21日星期五

會計師公會 算吧啦?

近日收到香港會計師公會的電郵,指公會的系統曾於今年8月遭黑客入侵,一些數據被不當取存。涉及的數據可能包括一些會員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會員號碼、電話和傳真號碼、實際地址、電子郵件地址、香港身份證號碼,以及一小部分會員的信用卡和銀行帳號。敬請留意,上述說的只是「有可能」,遭洩露的數據究竟有哪些,涉及多少會員,公會聘請的專家仍在調查中。可是,公會會員人數接近5萬,此事絕對不是小事。

與同屬公會會員的朋友談起此事,反應一面倒負面,認為事發後兩個月才通知不能接受。有朋友打趣說,「山都拜完啦依家先至講!」愛計較的朋友說,「年尾都未到,公會就叫人續交會費!收錢咁快,咁緊要嘅事又唔見咁快!」更有心死的朋友說,「公會做事,算吧啦!」。題外話,在收錢方面公會的確是有心思的,在其《年度續會快速指南》中不忘提醒會員,不按時續會將從會計師名冊中除名,並且不能再使用「會計師」銜頭。

眾所周知,公會的會計師監管權已轉移至會計及財務匯報局,好些非執業會員已經在想,今年還要不要為會員資格續期。學生會員人數已經下滑,若連佔比甚大的非執業會員也動搖,公會前景就很不妙了。要知道非執業會員大多在商界工作,一般只需具備同等會計師資格,公會會員身份對仕途沒有太大關係。不是嗎?香港上市公司的CFO不必是公會會員,就連公司高層必須至少有一名合資格會計師(即公會會員)的要求,也於早年廢除。

在這個敏感時刻,公會更應謹言慎行。甚麼才算「謹言」?就以上述的續會指南為例,帶有強烈的官式口吻,令人產生冷冰冰甚至高高在上的感覺。建議公會與會員溝通時多用「We」和「Please」,少用「Must」、「Should」等字眼。不妨參考一下ACCA的會員續會需知,當中也提及不續會將被除名,但人家的讀起來,整體感覺就舒服得多。

慎行又是甚麼?就是多以會員角度去想事情。例如系統遭黑客入侵一事,相信因為公會擔心,若在未有詳情下通報會員容易造成恐慌。可是,在會員角度去看,其實只需知道事情有發生過就足夠,好讓大家提高警覺。此外,監管權轉移了,公會的職員人數以至辦公室面積有沒有壓縮空間?多出了的面積可否出租賺取收入?還有的是,明年會費將上調8.6%而不是下調,不少會員都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沒有了監管權這個包袱,公會應該全面加強對會員的支援。忽發奇想,例如設立專線,解答會員就會計準則、審計準則、稅務條例和公司法等的技術層面問題。若嫌專線成本太大、效益不彰,可考慮設立知識分享平台。記得早年公會曾成立了一個網上討論區,何不恢復起來,在會計、審計、稅務等領域以至閒聊設立分頁,並交由富經驗的會員協助打理,何樂而不為?

監管權旁落是不變的事實,若公會仍以監管者心態自居,與會員的距離只會越走越遠。其實公會轉型勢在必行,趁現在去做,既順理成章,遇到的阻力相信也較小,希望公會同仁認真考慮。至於具體方向如何,建議先徵詢會員意見。等到人人都認為「算吧啦」之時,公會就無望了啦。

原文刊於:am730 2022-10-21

&&&&&&&&

2022年10月14日星期五

挽留人才同樣重要

特首李家超說要搶企業、搶人才,具體措施且看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不過,說得上是「搶」,代表本身沒有或缺之。莫非特首在暗示,目前香港企業正在外移,並且鬧著人才荒?

翻查公司註冊處的統計資料,於2021年,在公司登記冊上註冊的本地公司總數有137.5萬間,較2020年減少了0.9%,與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計更跌1.84%。不過,截至今年8月,公司數目已大幅回升至138.9萬間。不單回復疫情前水平,更直逼2018年的140.1萬間近5年高位。雖然公司的總數持續上升,但境外企業的駐港公司(包括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和當地辦事處)就不太給力,其數目於2021年有9,049間,較2020年微升0.3%,與疫情前的2019年比較只升0.1%。雖然總數持平,但當中的地區總部持續下跌,2019年有1,541間,到了2021年只餘1,457間,期內跌幅有5.45%

所謂地區總部,是指對區內各辦事處和運作擁有管理權的辦事處。瓜瓜的前僱主就是一例,母公司是美國企業,在亞太各地擁有幾項重大投資。雖然公司在港沒有任何業務,但仍然將亞太區的總部設置在香港,負責管理區內所有業務,並在財務、會計、人力資源、資訊科技等作出支援。

為甚麼選擇香港?無他,位於區內中心地帶,地理位置優越,航空交通格外方便,大量直航航班來往世界各地。此外人才匯聚,各領域的專才供應充足。更重要的是,總部幾個高層都由母公司委派,由於香港的生活條件較貼近西方文化,他們較易適應,普遍認為派駐來港是一份優差。

回說目前問題。由於地區總部數目下跌,連帶拖累駐港公司的就業人數下跌。於2019年疫情前總數有49.3萬人,到了2021年跌4%47.3萬人,相當於同期本地就業人數的13%,是香港就業市場的主要供應之一。最新2022年的統計數字還未出爐,但觀乎特首的預告,看來數字將會更差。

純粹個人觀點,搶人不是問題,搶了回來留得住才是重點。一個小故事,內子從事實務會計,曾在幾間大型公司待過幾年。多年前會計業求才若渴,內子自然是搶手貨。某年有一間上市企業請了她,令瓜瓜羨慕不已。豈料內子首日上班就辭職,原來該公司打算將會計部徹底重組,計劃辭退大部分舊人,並以新人代之。難怪部門同事對她存有敵意,問甚麼皆不肯回答,工作上又諸多留難,甚麼都做不了。後來發現,她的職位在3個月內已經轉換了5人,全部都是自動辭職,留得最久的那位只做了一星期。

這個小故事說明兩點:一、人才不是USB手指可以隨插即用。人才像軟件安裝需時、要適應、要磨合。二、搶人才的先決條件是挽留人才。人心不穩,不單影響現有運作,新來的人更待不下去。

期望新一份施政報告,在強調搶人才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挽留人才。

原文刊於:am730 2022-10-14

&&&&&&&&

比亞迪停發港版財報

早前港交所(388)推出了一項新政,容許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採用《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來編製財報,同時也承認內地核數師的審計報告。因此,比亞迪(1211)決定由今年開始停止刊發《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編製的財報,改以內地準則編製的財報代替。順理成章,不再需要聘用國際核數師,直接承認由內地核數師簽發的審計報告即可。

於比亞迪而言,新政自然是德政。不用編製兩套財報,省錢省時又省力。對投資者來說固然也是好事,股東權益至少有所裨益,但閱讀比亞迪的財報時,就需要重新適應了。等等,比亞迪的公告不是說了,兩個準則造出來的財報「基本一致」嗎?

撇開字眼用詞不說,雖然兩地會計準則大致趨同,例如股東應佔溢利,資產負債等等的數值基本相同,但一些細項還是有分別的,典型例子是市場非常關心的「Top-line」,即是港版財報的「收入」。以2021年上半年為例,收入的金額為891.31億元(人民幣,下同)。至於內地版財報,Top-line叫「營業收入」,金額為908.85億元,較前者高出17.55億元。

究其原因,主要是港版財報列示的收入剔除了稅金(例如增值稅)。相反,內地版財報的營業收入包括了稅金,這些稅金同時在同一表內以單項列示。不過,就算將營業收入減去稅金及附加,得出的數值仍與港版財報相差6.38億元,差異原因就不得而知。所以,在分析比亞迪的年度收入時,投資者必須注意所用的是「收入」還是「營業收入」。特別今年轉用了內地版,千萬不要拿過往幾年的港版財報來直接比較。

說到收入,自然聯想到損益表(內地叫利潤表),兩地版本的格式以至內容也有差異。例如當中列示的「小計」。港版習慣列示毛利,即是將收入減去銷售成本。內地版則列示營業利潤,即是營業收入減去所有營業成本和開支。另外,港版財報習慣用括號來表達相減的意思。例如2021年上半年,比亞迪的銷售成本在港版財報是(792.1億元)。至於內地財報,同期的營業成本792.85億元是沒有加上括號的。不過,財報左邊有標示該項目是加還是減,用者需要留意。

還有一點,內地版利潤表習慣使用「其中」來列示一些項目明細。例如2021年上半年出現的4,844.7萬元投資損失,當中包括來自聯營和合營企業的7,835.8萬元投資損失。港版財報則視作個別項目分開列示。

雖然兩地損益表的分別有這麼多,但到了除稅前溢利(內地版叫利潤總額)以及Bottom-line,即港版的期內溢利和內地版的利潤總額,其數值都是相同。

有朋友說,香港市場很有趣,不單能夠容忍非本地會計準則造出來的財報,非本地核數師報告也照樣接納。其實不單內地企業,例如在港上市的意大利企業普拉達(1913),其核數師不單是意大利公司,委任年期更是每三年一次,有別於香港上市規則要求的每年一次。說到底,香港其實就是一個Hub,好聽的叫海納百川,難聽的叫龍蛇混雜,這不就是香港的生存之道嗎? 

原文刊於:am730 2022-10-07

&&&&&&&&

2022年10月6日星期四

為何市場要懲罰復星國際?

在眾多上市公司中,有一類叫綜合企業。港企的表表者是長江和記實業(001),內企則不得不提復星國際(656),業務包括醫藥、旅遊、物業投資、保險、投資管理、銀行、礦業、白酒等等,雜崩冷程度較長和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麼多互不相關的業務全放在同一份會計報表,財報複雜難明,與其他企業的可比性又極低,加上個別業務披露的信息有限,以致企業估值較為困難。因此,市場往往給予股價折讓的「懲罰」。

最近復星再因財報而遭市場懲罰。事緣有外媒報道指出,內地監管部門要求銀行摸底復星。坊間隨即炒作其6,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總負債,有人更質疑其償債能力,復星全系股份因而急跌。

等等,根據復星近期的中期財報,截至今年6月底流動負債有3,753.95億元,非流動負債有2,757.61億元,兩者合共就是6,511.56億元,白紙黑字,無花無假,哪裡有錯?將總資產與之相除,資產負債率高達77%,即每100元資產有77元靠借貸獲取,股本只有23%,還不是債台高築?

問題就在財報!首先,與其他上市公司一樣,復星刊發的是「合併報表」,即是將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財報合併起來(當中還有好些工序,在此不贅)。可是,其業務包括了保險和銀行,這裡就出事了!眾所周知,保險就是收了別人的保費然後拿去投資賺錢。銀行則以低息吸納別人的存款,然後以高息放債以賺取息差。簽出的保險合同以及收取回來的存款,於復星而言就是負債,而且愈多愈好

以銀行業務為例,去年年底客戶存款合共718.51億元,當中99.8%是流動負債,佔復星整體流動負債接近20%。可是,這些存款以活期為主,存戶可以即時提取,所以在會計上視為流動負債。由此可見,銀行業務高負債實屬正常。截至今年6月底,保險和銀行業務的總負債合共4,977.64億元,佔復星整體負債達67%,這就解釋了為何整體借貸水平那麼高。

若要比較準確衡量復星的借貸水平,不妨撇除保險和銀行業務來看。截至今年6月底,撇除後的總負債有2,227.13億元,與總資產3,637.56億元相除,資產負債率有61%。如前所述,綜合企業的財報可比性低,因此無法公平地評論此負債水平是否偏高。但值得注意,此比率較去年底增加2個百分點。其中一個原因,是計息銀行借款及其他借款在短短6個月增加了10%,至2,611.18億元,當中1,846.5億元需要在一年內償還。可是,包括了保險和銀行業務在內的手頭現金只有1,171.13億元,加上有評級機構下調其長期信貸評級,市場信心本已脆弱,謠言一出股價不跌才怪。

雖然復星其後發出公告解釋負債,但要讓市場恢復信心,以及避免相同事件再次發生,靠的還是詳細信息披露。要改善綜合企業財報的問題,復星可以考慮自願披露更多財務信息,例如分部業務的資產和負債明細,有助減輕市場給予的懲罰。

原文刊於:am730 2022-09-30

&&&&&&&&

渣哥市值應如何計算?

今個星期最新鮮滾熱辣的新聞,不得不提渣哥欲與毛記葵涌(1716)分手,並要求回購對方所持的49%股份。根據渣哥一方在臉書所述,他們要求「以2018年當時入股(只計算實際資產及負債)之同樣條件之下,以現時實際市值購回毛記葵涌持有之49%股份」。可是,毛記還以數倍價錢的「天價」,渣哥一方因此發出聲明表達不滿。

由於雙方都在談判中,外人不便評論誰是誰非。不過,事件帶出一個有趣問題,究竟一盤生意應如何估值?

主流方法大致有兩類,其一是「絕對估值法」,例如以現金流貼現模型來計算業務的內在價值。簡單來說,就是找出渣哥未來每年淨現金收入,再以合適的貼現率轉化為現值。此法好處是考慮了未來現金流,但壞處是需要非常詳細的財務資訊,且涉及大量預測、假設和估算,交易成本甚高,比較適合用於大型併購。其二是「相對估值法」,利用同業的市盈率或市帳率,然後代入渣哥的盈利或資產淨值找出市值。此法簡單易明,證券市場普遍採用。由於交易成本低,適合用於中小型併購,主要難處則是要找出規模相若的上市企業作比較。現在渣哥一方所要求的,就是類似市帳率的做法。

翻查毛記2022年度的年報,渣哥系內有三間公司,包括渣哥一九九六、大渣哥以及大渣哥()。截至今年3月底其淨資產(負債)分別是524.2萬元、614.5萬元和(308.4)萬元。既然核數師已給出資產淨值,按這個數值作回購不就成嗎?

毛記願意接受的價錢才是市價

此話差矣!一來核數師報告並非估值報告,資產淨值並不等同市值。二來市值是市場願意支付的價錢。現在股份唯一供應者毛記奇貨可居,他們願意接受的價錢才能說是市價,反之甚麼也不是。再講,市帳率有一個嚴重缺點,就是未有考慮盈利增長和獲利能力。如渣哥一九九六,去年度和今年度溢利分別是175.8萬元和252.4萬元,增幅高達44%。反觀淨資產按年卻減少11%,證明完全反映不到盈利實況

如前所述,核數師報告並非用於估值,特別是自用物業和設備之類的資產,由於以購入成本入帳,加上需要按使用年期計算折舊,資產淨值往往與市值相差甚遠。典型例子是電腦,一般可使用5年,每年折舊20%。假設以1萬元購入,一年後帳面值仍有8,000元。可是,電腦日新月異,到時二手價還值這個數就很難說了。此外,品牌知名度、顧客忠誠度、廣告推銷這些與收入相關的因素,全部都不會在淨資產中反映。

最終作價視乎雙方談判技巧

既然如此,市帳率不是沒用?那又不是,對於資本密集型產業以及金融企業,例如銀行和保險公司之類,擁有相對較多的金融資產如存款、貸款和證券等,其帳面值皆以公允價值入帳,因此較貼近市值。此外,市帳率清楚易明,相對於市盈率較為穩定,就算企業出現虧損也能估值,所以還是有捧場客。

就渣哥的規模而言,個人認為採用市盈率作估值較為合適,畢竟一盤生意為的就是賺錢。姑勿論採用甚麼估值方法,出來的結果往往只用於買賣雙方討價還價。最終作價如何,還是要看雙方的談判技巧、意向、底線等等,直至雙方找出可接受的價錢為止。

原文刊於:am730 2022-09-23

&&&&&&&&

從蔡瀾伏店說起

於上個星期,周顯在本報專欄向蔡瀾挑機,指對方連Food blogger都不如,更揶揄他沒去過多少間高級日本餐廳。蔡生淡淡回應,說不是吃不起,而是要價錢合理。雙方看法分歧,其實緣於對吃的追求

周兄食開大茶飯,社交應酬當然要最高級,總不能帶客戶去大排檔那麼寒酸。重點是要豪華花錢要夠多,令客人覺得受到重視,食物質素還是其次。相反,蔡生是美食家,愛好捐窿捐罅尋找美食。要主動去找的店,大多數都不出名,不出名的自然是便宜。況且,他的受眾大多是平民百姓,所以他著重的是價廉物美。

有人說蔡生介紹的多是伏店,瓜瓜有親身經歷。早年喜歡幫襯一家粉麵店,因為好吃到不得了,每逢周末都不惜長途跋涉去吃一頓。可是,經蔡生發現並在電視節目推介後,該店的食物質素急轉直下。無他,因慕名而來的客人太多,店舖根本應付不了,但又不想失去生意,唯有粗製濫造。

記得最後一次幫襯,就是因為其一道小吃太鹹所致。更氣人的是,落單前店員已作出「警告」,說錯手多放了鹽。當時不以為意,以為店舖肯拿出來賣,怎樣差也只是鹹了些,豈料是鹹到嘔,一吃即吐。食物太鹹根本就不應拿出來賣,出個「免責聲明」就將責任推給顧客,錢就照收,這樣的伏店從此無回頭。

似曾相識?現代審計不就是一樣嗎?帳目出了問題,核數師只能在其報告中作出提示,財報照樣可以刊發出來,信與不信、用與不用則閣下自理。再宏觀一點,當今整個證券市場也一樣。例如早前上市的商湯科技(020),原訂在去年12月上旬招股上市,豈料在過程中遭美國財政部列入投資黑名單。雖然招股活動急急煞停,但其後只需在招股書上補加相關風險,招股就得以重啟並成功上市。早前商湯股價暴跌,到目前為止仍然一沉不起。雖然未知與投資黑名單有沒有關係,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投資者不得以此為由向商湯責難。這就是美國以至全球金融市場都採用的「披露為本」監管模式,上市公司按要求披露所有相關資料,投資者按所得資料做投資決定,責任自負。

記得當年小店老闆說:「嗱!一早講咗你知鹹㗎啦,關我哋乜事!速速比錢啦,咪阻住晒做生意」。此例子與披露為本監管有所不同,因為當時店員沒有說多放了鹽的分量,顧客無從估計鹹度超標多少。反觀招股書,風險因素需要清楚列出相關風險可能帶出的後果,讓投資者有數得計。由此可見,在披露為本的原則下,上市公司披露的資料是否準確和及時是何等重要。同時又解釋了,為何一些專業如上市保薦人、核數師、法律顧問等需要大大力監管,為的就是要保住訊息披露制度。

下次投資新股時,切記細閱招股書內的風險因素,因為於上市公司而言猶如免責聲明,他們傾向將所有重要問題寫進去,方便我們識別伏店。(敬請留意,上述引用商湯科技純粹作為例子,本文並非指其公司及股份是伏店。)

原文刊於:am730 2022-09-16

&&&&&&&&

Tesla債務真的很垃圾嗎?

比亞迪(1211)遭股神巴菲特減持,股價因而低迷。是否吸納良機見仁見智,但買一手動輒要十幾萬元,非一般散戶能夠參與。相反,同是新能源車製造商Tesla就親民得多,繼2020年將股份「一拆五」後,最近再「一拆三」。執筆之日每股收報270(美元,下同),投資者入場費大幅降低,加上可以逐股買入,難怪愈來愈多人轉戰美股了。

說到Tesla,最近又有新話題。事緣有網紅不滿信貸評級機構穆迪給予Tesla「垃圾級別」債務評級,因而去信查詢。有趣的是,穆迪分析員居然回覆,還認真地列出理由。穆迪這下可慘了,被Tesla支持者群起攻之,批評其理據荒謬,還連累同行標準普爾和惠譽齊齊捱罵。其實穆迪今年1月已調升Tesla的信貸評級,由原來的「Ba3」跳升兩級至「Ba1」,與「投資級別」門檻「Baa3」級僅一步之遙。可是,支持者不滿意,認為Tesla貴為全球最有價值的電動車生產商,市值一度超過1萬億美元,與蘋果、微軟等看齊。這些藍籌的信貸評級皆是「投資級別」,反觀Tesla仍處垃圾級極不合理。

這說法看似正確,但實情是信貸評級機構主要看企業的違約風險,所以特別著重財務狀況、經營表現以至業務前景,跟市值沒有必然關係。

Tesla目前的債務真的很垃圾嗎?可以先從其債務水平看看。截至今年6月底,總負債有308.55億元,總資產有685.13億元,兩者相除得出的資產負債率有45%。被評為投資級別的蘋果又如何?同期總負債是2,782億元,總資產有3,363億元,兩者相除得出的資產負債率高達82.7%,反映其債務水平高於Tesla

再看看槓桿,Tesla同期付息債務是44.3億元,手頭現金有183.24億元,股東權益有372.37億元。由於現金高於債務,淨負債率是負37.3%,反映財務穩健。蘋果同期付息債務是1,196.91億元,手頭現金有482.31億元,股東權益有3,363.09億元,淨負債率是21.2%,反映槓桿水平較Tesla為高。最後看看短期償債能力,Tesla同期的短期債務有15.32億元,將上述的手頭現金與之相除,現金短債比高達12倍。至於蘋果,同期的短期債務有249.91億元,計算出來的現金短債比只有1.9倍,Tesla又勝一仗。

此外,量度現金償付能力其中一個常用指標是經營現金流與債務比率(Funds from operation to debt ratio)。於2021年,Tesla的比率是1.7倍,今年第二季的年化後比率更升至2.1倍。反觀蘋果同期的比率只分別是0.83倍和0.82倍。

上述比率在在反映Tesla在債務水平、槓桿、短期償債能力以及現金償付能力都較蘋果優勝,但其債務評級卻較低,難怪支持者不服氣。

究竟Tesla欠缺了甚麼,才令評級機構調升其評級呢?穆迪分析員給網紅的回覆已有解釋。原來他們看不起Tesla只有幾款型號,認為其產品線過於狹窄。可是,Tesla目前的經營策略就是注專於幾個型號,而且財務表現證明是成功的。情況有如連鎖快餐店,所有店舖每天的餐牌皆劃一,方便製作之餘,原材料採購變得容易和便宜。

如無意外,Tesla的財務表現將會持續強勁,到時評級機構會否仍然堅持給予垃圾級別,值得投資者注意。

原文刊於:am730 2022-09-09

&&&&&&&&

2022年9月8日星期四

審計底稿有甚麼秘密?

國家財政部聯同中證監,於上星期與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簽訂協議,容許美方人員查閱核數師審計底稿。消息一出,在美國上市的一眾中概股,股價在股市盤前時段急升。但升幅維持不了多久,當PCAOB隨後發出聲明,中概股股價急速回落,好些股份於當晚收市更出現倒跌。類似情況其實已經非首次。每當中方就審計底稿問題發表言論或發出聲明,由於用詞通常較樂觀,每次都能刺激股價上升。可是,每當美方作出回應,言詞通常較悲觀,所以都拖低股價。

中概股審計底稿問題前因後果在此不贅,有興趣請參閱拙作《封殺中概股的前因》和《封殺中概股的後果》。此篇主要討論一個核心問題,審計底稿是何物,究竟藏著甚麼秘密?為甚麼美方堅持要審視,而中方卻又不允許?

顧名思義,審計底稿就是核數師進行核數時所做的紀錄,內裡詳細記載進行核數日期、核數團隊名單、審計目的、所用方法、抽樣比例、測試過的樣本和結果,以及審計結論等等。核數師監管機構如香港的財匯局,就是透過審視審計底稿,來判斷核數師有否按照審計準則來為企業進行審計。視乎會計師行的內部需要,好些客戶資料都會留存在底稿中,例如具體的營運流程、所有重大合同、客戶清單及其銷售總額、供應商清單及其購買總額等等。

有說審計底稿涉及國家機密,視乎機密的定義。不過,一般來說,審計底稿大部分所載的,極其量都只是商業機密。舉個例子,科技公司研發很重要,但核數師主要關注的只是研發開支是否真實,審計底稿自然也只是記載有關事項。例如研發人員薪酬往往佔比重大,一般的審計程序包括抽查相關人員的人事檔案,並核對其薪金發放紀錄。又例如研發儀器,核數師將會抽查購買單據,現場查看儀器是否存在,以及檢查使用紀錄等。至於研發成果,通常檢查其專利文件以證實其存在。其他機密資料如設計圖之類、一般都不會抄錄到審計底稿中。

既然如此,為甚麼中方那麼重視審計底稿呢?因為商業機密對企業非常重要,相信因為擔心機密外洩,將會影響內地企業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例如企業的盈利能力,我們可以通過財報計算其毛利率,但銷售成本結構如何,怎樣控制成本,具體客戶和供應商的清單和份額等,這些資料都可以在底稿找到答案。

純粹個人意見,國家定立法規去確保信息安全絕對是好事。可是,個人不太相信美方借審計底稿窺探中概股的商業秘密,因為太轉折。簡單地派員到會計師行當核數師,甚至直接到目標企業當財務就成,效果遠勝依靠核數師底稿。

話雖如此,但打壓中國已是美國的國策,美國中期選舉在即,如果拜登政府在選舉前把中概股退市問題解決,無疑是政治自殺。再講,在審查核數師底稿一事上,PCAOB要求的是無限制地選擇核數師和獲取任何資料,與中方的立場存在分歧。

無論如何,據報第一批獲選作檢查的審計底稿包括了阿里巴巴(9988),審查結果將反映中美協議能否順利落實,我們拭目以待。

原文刊於:am730 2022-09-02

&&&&&&&&

Non-GAAP盈利標準化?何其難也

上星期騰訊控股(700)公布今年中期業績,期內盈利倒退53%429.63億元(人民幣,下同),遜預期。可是,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盈利只倒退14%732.05億元,勝預期。結果,業績公布後翌日以收市價計股價升3%。當然,股價升跌受多項因素影響,但某程度反映市場較著重Non-GAAP盈利。

顧名思義,Non-GAAP盈利代表不按照會計準則計算出來。不過,此說似乎不太準確,因現時普遍做法,是將會計準則計算出來的盈利做一些加減調整,加減項目通常來自財報。情況像烹飪,廚師(管理層)採用相同食材和配料(財務數據),依足標準食譜(會計準則)烹調菜餚(盈利等指標)GAAP,將食譜加以改動叫Non-GAAP。請留意,上文避免了「改良」、「創新」等字眼來形容Non-GAAP,因它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用來幫助投資者,也可以用來誤導投資者。

相對其他股份如滙豐控股(005),騰訊的Non-GAAP盈利較簡單。如今年上半年,調整後Non-GAAP盈利較GAAP高出302.42億元。影響較大要數股份酬金開支108.74億元、來自投資公司的淨收益246.37億元、減值撥備110.21億元,以及無形資產攤銷61.52億元。

一般來說,Non-GAAP盈利比GAAP高,管理層當然樂意採用。再者,市場普遍認為,把非現金及與業務無直接關係項目從盈利中剔除,較能反映企業經常收益和業務表現。典型例子是非金融機構金融資產未兌現盈虧,按照會計準則需要計入損益表,結果令盈利變得波動,惹得股神巴菲特曾出言批評。

會計準則制定者對Non-GAAP盈利卻深惡痛絕,多年來推動反制運動不遺餘力,但事與願違。看看大小上市企業業績公告,以Non-GAAP盈利來表達十分普遍,以新經濟股尤甚。

礙於市場壓力,於201612月,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成立工作組,研究將Non-GAAP盈利標準化,並計劃以「小計(Sub-total)」形式納入損益表中。可是,工作進程相當緩慢。一個看似非常簡單的事情,為何到了現在仍未解決?首先,如何計算Non-GAAP盈利沒有統一標準,大家都是各施各法。目前較流行包括經營利潤(Operating profit)、息稅前盈利(EBIT)、息稅折舊和攤銷前盈利(EBITDA)、非經常性項目前盈利(Income before non-recurring items),以及核心業務盈利(Income from core operations)等。但這些指標計算方法和用途不盡相同。所謂順得哥情失嫂意,選擇那些納入標準十分困難。何不一攬之?

就算同一個指標,企業之間或有不同定義。如運營一體化的關聯公司,其派發的股權收入應不應算進經營利潤?如訴訟費用,慣常視作正常經商成本,計入非經常性項目前盈利。若然輸掉了大案要作出巨額賠償呢?相關開支要不要算進去?

其次是指標組成所採用的基準。由會計準則硬性規定那些收支應加入或排除在計算嗎(Explicit approach)?由企業管理層自訂(managerial approach)?還是採用會計準則相同的原則基準(Principles-based approach)?簡單如股份酬金,因其非現金性質,相信不少朋友認為應該在計算Non-GAAP盈利時排除。可是CFA Institute早年曾進行調查,發現大部分受訪分析員認為,這個做法並不合適。由此可見,要將Non-GAAP盈利標準化甚至納入會計準則,相信還要經過漫長的諮詢和討論,才有機會實現。到了那一天,倘若瓜瓜還未退休,就再為大家撰文跟進。

原文刊於:am730 2022-08-26

&&&&&&&&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