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細價股出現股災,雖然市場消息一面倒將矛頭指向某莊家,但成因卻眾說紛紜,真不知誰真誰假。但有一點幾可肯定,就是與「交叉持股」有關。
所謂交叉持股,最簡單的形態是兩間公司互相持有對方股份。複雜一點的則是環形,如A公司持有B公司,B公司持有C公司,C公司持有A公司。至於David Webb早前公布的《50隻不能持有的股份》,當中繪畫的那個交叉持股關係圖,相信是最高級的網形。值得一提,母公司和子公司也有交叉持股情況,但不是所有地方容許,如香港《公司條例》明文禁止,故不是此文討論範圍。需要強調一點,交叉持股本質上沒有好壞之分,全視乎如何運用。正如槍殺傷力強,用來犯罪當然邪惡,但用於維護法紀就是善良。
若要數本地最佳交叉持股例子,當然是國泰航空(293)和中國國航(753),國泰持有國航18.13%股權(2017年3月前是20.13%),國航則持有國泰29.99%股權。當年之所以有此安排,純粹出於雙方的發展策略,國泰欲打入內地市場,國航則希望走出世界,互相持股形成的聯盟,可以鞏固雙方關係,作用遠遠大於從持股得來的投資回報。
另一個例子是日本的富士汽車與鈴木汽車,雙方自1999年開始合作,並且互持對方股份,富士持有的鈴木股份約佔總發行量的1.18%,鈴木則持有富士1.75%股權。雖然持股量微不足道,但是意義重大,自此兩間公司加深合作,如2005年雙方夥拍豐田汽車推出跑車。可惜近年合作關係轉差,加上當地新企業管治規定出台,誘發雙方於去年將對方股份沽售。
於大股東而言,交叉持股有其吸引之處。首先是股權較為穩固不易被動搖,特別是面對惡意收購時,互相持有對方股權形成聯盟,既能出手穩定股價,又能以股東身份表決阻止收購。據說日本企業自二戰後,紛紛採用此法來防止敵意收購。此外,交叉持股能帶動資產升值。如國泰和國航,只要其中一方賺錢,必定惠及另一方的業績,資產值連帶上升,股價自然造好。當然,這是一把雙刃劍,若其中一方股價下跌,自然也會影響另一方。若交叉持股涉及多隻股份,就會出現骨牌效應,是次細價股股災就是一例。
還有一點,若安排得宜,便能做到以小控大的效果。舉個例子,如股東A同時持有B公司和C公司60%權益,股東A將B公司的60%權益賣給C公司,並將C公司的50%賣給B公司,最後股東A只須持有10%C公司股權,就能保住兩間公司的控制權,又可以將股權套現,一舉兩得。此外,若與其他行業的公司交叉持股,雙方既可分散經營風險,又不需額外資金作投資,締造雙贏。
於小股東而言,交叉持股雖然可為股份增值,但最大問題在於削弱企業管治能力。一來股權結構牢不可破,若要改革管理層將會很困難。二來若雙方互相透過所持股份的表決權來配合管理層行動,就能操縱股東會。如果雙方故意不派代表加入董事會就更恐怖,因對方身份是獨立股東,能左右關連交易的審批結果,完全為所欲為。
綜合而言,交叉持股是邪惡還是善良,主要靠企業管理層自律。經過這次細價股股災,或許是時候檢討一下,是否需要加強交叉持股的監管,如在披露方面。
原文刊於:am730 2017-07-07
&&&&&&&&
2 則留言:
近期高盛哋唱衰人嘅行徑,簡直同2/3線沽空機構無異...我就唔信高盛背後冇做嘢賺dirty money~
物必先腐然後蟲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