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1日星期五

溢利率偏低 小米如何營運?

若幫襯過小米,除發現其產品價格低廉,但品質可媲美大牌子外,相信在不少地方皆看到蘋果公司(NASDAQ:AAPL)的影子,例如產品的外形、簡約的包裝,直營店的裝修等。不少人批評小米在抄襲,先不論是否屬實,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小米的產品定價策略與蘋果背道而馳。

對於旗艦產品如iPhone,蘋果的策略是高價售賣以賺取最大利潤,如今年上半財年的整體毛利率達38.4%。小米則認為追求高毛利是不歸路,反而盡量將毛利率壓縮。翻查小米向港交所(388)提交的上市申請資料,整體毛利率於2015年只有4%,2016年和2017年也分別只有10.6%和13.2%,與蘋果何謂差天共地。

當然,小米資源不及蘋果,與其硬撼搶盈利幾乎沒勝算,走「物超所值」策略不失為聰明做法,而且也證明成功了。不過,產品盈利能力偏低,賺錢唯有靠薄利多銷。這種經營模式並不陌生,典型失敗例子就是759阿信屋,淨溢利率長期嚴重偏低,當市況稍有不穩就容易出現虧蝕。

至於小米以2017年為例,經調整的淨溢利率只有4.7%,即是做100元生意才淨賺可憐的4.7元。有趣的是,小米似乎無視盈利問題,董事長雷軍更豪氣地許下諾言,硬件業務的淨溢利率不會超過5%,若然超過也會將多出部分回饋客戶。

究竟小米如何在低盈利下發展甚至生存?首先,小米的主要業務是智能手機製造與銷售,收入佔比於2017年達70.3%,物聯網與生活消費產品也佔20.5%,其毛利率也十分低,分別只有8.8%和8.3%,但山大斬埋有柴,賺到的毛利有71.01億元(人民幣,下同)和19.51億元。另外,非硬件業務包括互聯網服務(即網上廣告和手遊增值)和維修服務,其收入佔比雖然分別只有8.6%和0.6%,但毛利率高達60.2%和19.7%,賺到的毛利分別有59.61億元和1.41億元,相加起來佔集團毛利總額逾40%。換句話說,小米利用互聯網業務所賺到的毛利來補貼硬件業務。

另一個重要利潤來源是金融資產所產生的公允值變動,於2017年有63.71億元,對收入的比率是5.6%。同期的經營利潤率只有10.7%,即每做100元生意可得10.7元經營利潤,當中逾一半(即5.6元)就是來自公允值變動。不過,此收益屬未兌現,只算是紙上富貴,小米始終要靠現金來周轉,這樣看來小米的現金流應相當緊張吧?

答案頗出人意表,竟然是「不會」。看看小米同期幾個重要流動性指標,存貨周轉期是45天,應收帳周轉期只有12天,即是由取得存貨開始至產品出售後貨款回籠需57天。可是,應付帳周轉期卻是95天。換句話說,資金回籠後,小米還有38天才須支付供應商。

總括來說,客戶之所以能夠以低價享用小米產品,背後主要靠補點,包括互聯網廣告和手遊增值的毛利、金融資產的公允值變動(只是帳面上,而且是雙刃劍,今天可以是盈利,他朝可能是虧損),以及供應商提供的信貸期。

小米的經營策略不追求高毛利,與主流大相徑庭,同股不同權制度有利創辦人控制公司以維持理念。至於小米是否值得認購,留待招股價公布後再作分析。

原文刊於:am730 2018-05-11

&&&&&&&&

1 則留言: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