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Tesla而言,2020年「應該」是意義重大的一年,皆因首次錄得盈利。等等,不是2019年已經開始有盈利嗎?Tesla於當年是這樣說呀!其實該年錄得的3,600萬(美元,下同)盈利,只是按非通用會計準則(以下簡稱Non-GAAP)計算,沒有任何法律地位,純粹只靠管理層加持。以通用會計準則(以下簡稱GAAP)編製的財報顯示,該年實際應是虧蝕8.62億元。
來到2020年業績大幅改善,Non-GAAP盈利升6,719%至24.55億元,GAAP盈利則轉虧為盈至7.21億元。有趣的是,市場不太滿意這份成績表,業績公布當日盤後股價跌4%。
有沒有發覺,上市企業以至市場愈來愈重視Non-GAAP指標。隨手翻看藍籌股的財報就會發覺,不少企業如長江和記實業(001)、滙豐控股(005)、騰訊控股(700)、阿里巴巴(9988)等都會提供和討論Non-GAAP指標,而且篇幅不少。
歸根究柢,就是目前的會計準則未能迎合市場需要。近年公允價值會計法當道,資產和負債需要按公允價值入帳。本來這是好事,但因為資產和負債的未兌現盈虧需要計入損益表,盈利隨時會變得波動,更有機會嚴重扭曲盈利以致誤導投資者。
瓜瓜亂說話?非也!股神巴菲特就說過類似的批評,詳見他於2018年初致巴郡(Berkshire Hathaway,NYSE: BRKA,NYSE:BRKB)股東的信函。於2019年他更以「瘋狂而反覆無常的波動」,來形容會計準則對巴郡盈利的影響。
現在GAAP就像一位喜怒無常兼且樣貌平庸的人妻,慘遭人夫疏遠而失勢,只靠一紙婚書維持大婆地位。Non-GAAP就是得寵而貌美的二奶,人夫不單愛她縱她,而且還帶她出席大小社交場合,儼如女主人一般。
回說Tesla去年業績,大婆(GAAP盈利)終於見得人,不過「貌美」程度與二奶(Non-GAAP盈利)仍有很大距離,後者高出前者17.34億元之多,主要是股份支付開支(Stock-based compensation expense)所致。甚麼情況下Tesla的大婆可以戰勝二奶?當發行給Elon Musk的股票市值低於行使價就成。至於有沒有這個可能,留待各位自行判斷。
值得一提,Tesla去年銷售升28.3%至315.36億元,主要是拜汽車銷售收入升30.8%所賜。不過,當中包括了「法定減碳績效金(Regulatory credit)」收益,撇除後汽車銷售收入實際只升26.8%至256.56億元。更重要的是,2020年的經營溢利是19.94億元,若撇除15.8億元的法定減碳績效金收益,去年的盈利只有4.14億元。換句話說,Tesla其實是靠出售績效金補貼汽車業務。
甚麼是績效金?美國有些州份要求汽車製造商生產零排放車輛。Tesla生產電動車因此累積了一堆績效金。不想或未能生產足夠零排放車輛的車廠,因為不想被罰款,所以向Tesla購買績效金作抵償。去年的績效金收益升幅達到166%之多,為Tesla提供可觀收入。但令人憂慮的是,售賣績效金始終不是長遠之計,Tesla何時可以不需依靠績效金收益撐起盈利,惹起部分市場人士關注。
最後一提,每次有企業採用Non-GAAP指標,其實都是對會計師兜巴星。辛苦做出來的財報,只是用來給別人「二次創作」(註:這句話不是在說Tesla),究竟會計師的工作意義何在?
原文刊於:am730 2021-02-05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