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8日星期五

會計師監管進一步改革的憂慮

會計業界近期的焦點,非財務匯報局(下稱「財匯局」)莫屬。繼早前該局發表查察報告,狠批一眾上市公司核數師不達標外,政府正計劃給該局擴權,進一步將所有會計師納入監管。對!你沒有看錯,是所有會計師,即不論執業與否,就算是商界專業會計師也不能倖免。

其實早於2013年,瓜瓜在拙作《頂著蘋果對著箭 公會非死即傷》中,已經預料核數師改革將會涵蓋所有會計師。有此想法,皆因當年的諮詢文件從來沒有說過,新制只針對上市公司核數師。其後的諮詢文件更表示,改革將會是循序漸進,待新制度運行後再作檢討,為進一步規管埋下伏線。可惜的是,當時沒有多少同業相信,一廂情願以為只有上市核數師才受影響,也未見很多業界朋友提出異議。現在可好,當年諮詢時大家不為自己爭取,自然被視為「同意」了。

擴大財匯局監管範圍,政府當然也大條道理,說要與國際標準接軌。所謂接軌,就需要取得歐盟等效資格(European Commission Equivalence),以及成為獨立審計監管機構國際論壇(IFIAR)的成員,香港目前仍未取得上述資格。既然如此,就算業界當年反對也沒有用吧?

其實有爭取空間的。就非公眾利益實體(Non-Public Interest Entities)的核數師監管,不論是IFIAR成員還是歐盟等效資格,都是容許監管權(包括註冊、查察、調查及紀律處分)下放至專業會計團體。例如英國的財匯局就將核數師註冊和Non-PIE核數師的查察、調查及紀律處分,交由認可監管機構(Recognised Supervisory Bodies)負責,當中包括ACCACAIICAEWICAS

可是,香港現在採用的是監管機構模式。即是不論是PIE還是Non-PIE,註冊、查察、調查及紀律處分,全由獨立的監管機構負責。目前美國和澳洲皆採用此模式。加拿大和新加坡基本上也一樣,唯一分別只在Non-PIE的查察方面,容許專業會計團體參與。現在香港有沒有可能改用英國模式呢?瓜瓜不敢說不可能,只是覺得遊說的最佳時機已過。目前只能在現有情況下,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再講,英國模式自身也有不少問題,當地也在醞釀進一步改革。

有朋友說,若然行得正企得正,監管者由香港會計師公會改為財匯局,會計師怕甚麼?其實不是怕不怕的問題,而是在於如何適應。就算審計準則寫得如何具體和細緻,執行時難免需要作出主觀判斷。如財匯局最近的查察報告,批評核數師缺乏專業懷疑態度就是一例。態度足夠與否無法客觀量化,何謂達標得看監管者如何解讀。簡單來說,核數師早已習慣了公會一套標準。未來改由財匯局接掌,意味大家需要重新適應。再講,財匯局首個查察報告,已給大家「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感覺。日後會否依樣畫葫蘆,殺一眾Non-PIE和非執業會計師一個下馬威,就是不少朋友所擔心的。

此外,日後公會大權旁落,角色由監管者變成服務提供者,如何適應和轉型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不過,相信公會同仁自有解決方法。瓜瓜感到憂慮的,是日後財匯局會否放寬註冊資格,直接向海外會計專業團體會員發出本地執業牌照。現時要在港執業,必先需要成為公會會員。公會交出註冊權後,會否也失去這方面的保障?

瓜瓜並非危言聳聽,真心希望只是自己過慮,也請當局給我們定心丸,給業界一個承諾。

原文刊於:am730 2021-06-18

&&&&&&&&

2 則留言:

傻貓 說...

港府現在甚麼都要管,全都攬上身。
而且,往往一言堂,冇彎轉。
想不到連會計師公會,都難逃一刧。

匿名 說...

已凌駕專業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