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經某私人屋苑附近的天橋,發現有很多途人駐足在橋上拍攝甚麼的。好奇地過去看一下,原來天橋旁邊有兩棵長滿了棉絮的木棉樹,由於天橋有兩層樓左右高,途人可以近距離觀賞到棉絮。


看見後不禁會問,為甚麼同是木棉樹,生長在公眾地方的要被斬至光禿禿,生長在私人屋苑的卻可以受到尊重和保護?廣東有句俗語完完全全可以將這個情況描述,就是「同人唔同命 同唔遮同柄」。
另外,不知道廣東話「遮」是否是「傘」的正寫,在網上查了一下,大部份人都用「遮」,而且「梁蘇記遮廠」也是用「遮」字,所以估計應該不會錯吧?。
&&&&&&&&
4 則留言:
讓我記著今年要回母校一轉
看看木棉樹的飄絮!
希望沒有讓我失望吧!
因為民建聯爭取唔到私人樓中上產住客,所以唔會幫佢"成功爭取"斬樹。
同唔遮同柄?
會唔會係"同遮唔同柄"會比較通順呢?
Ha ha, Ebenezer兄,你果然心細如塵,謝謝!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