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香港有某部小學教科書,因內容涉及歧視成分,竟然引起軒然大波,事緣當中有一頁的問答題,粗疏地將菲律賓人標籤成家傭,除了被該國網民猛烈抨擊外,事件還受到國際傳媒廣泛報道,認真令港人丟盡顏臉。
香港號稱為多元化社會,其實各種歧視俯拾即是,就連某些專業也不例外。不用說得太遠,就以近期電視劇集《點金勝手》為例,劇中的會計師都被描繪成為十惡不赦、大玩財技,以及朋比為奸,走法律罅之餘,還做出種種不法勾當,去為幕後老闆搵錢,彷彿所有的會計師都是為非作歹之徒。
所謂「講古唔好駁古」,例如一邊看《西遊記》,一邊罵現實世界何來那麼多妖怪神仙,必定是自討沒趣。不過,若果犯駁太厲害,而且還對外宣傳,說劇本是如何經專業人士看過,就不得不講幾句了。
例如頭幾集說,某美國企業收購了一家上市公司,可是其後發現被騙,說因賣方的會計師利用了中國和西方的會計計算差異,去隱瞞了企業的負債。然而,實際上做大型併購前,買方通常都會找自己人做盡職審查,而不會盡信賣方的會計師。
再講,就算為省錢不做盡職審查,但劇中出問題的核數師是香港會計師,換句話說,有問題的公司必然在港上市。既然如此,即使他們採用了內地會計標準,但在年報上也會披露兩地會計差異,以此造假的機會實在有限。
但想深一層,其實《點金勝手》何嘗不是一面鏡子,反映社會如何看待我們這班會計師!何解?還不是「操業不雅」,會計師每天都對著錢,無可避免惹來一身銅臭。這好比每天都要劏雞殺鴨的屠戶,總覺得他們滿手血腥一樣。
不要忘記,中國自古就有四民的階級觀念,即「士農工商」。雖然後來有研究認為,當年管仲提出此說時,四民並沒有先後尊卑之分,但後世卻將商排在末端,反映商人在中國社會上的地位低微。現在的情況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但若與學者相比,誰較受到社會尊重?商人況且如此,更遑論向商人服務的會計師?
不過,最重要的一點,其實一切還是自找,「會計師逃稅罪成」、「會計師涉內幕交易被罰」、「會計師誇大開支判囚」等新聞不絕於耳,最近還有朋友在Bloomberg撰文,說我們的行業龍頭「Sell out」香港,連《金融時報》和《華爾街日報》也發表文章批評,既然如此,又怎好怪責別人把我們標籤呢?
早前有朋友說,會計師飽讀詩書,學識淵博,怎麼說都算得上是「知識分子」吧?那要看定義了,根據以色列學者Michael Confino的意見,知識分子有五個特徵,包括(1)深切關懷公共利益;(2)經常有一種罪惡感 ,認為國事與個人有關;(3)傾向把一切政治、社會問題看作道德問題;(4)希望在問題背後找出最後的答案;(5)深信社會現況不合理,應當加以改變。此外,也有朋友認為,現代的知識分子能啟蒙別人,並且敢於挑戰權貴。
好了,看看我們,以上有那一點可以沾上點邊兒?其實想想也是,自第一天踏入會計師行業開始,「誠實」的基因就已經從我們的細胞中抽掉,因為連自己的timesheet也不能真實地填寫,東拉西補盡量不讓每個job爆鐘,甚至被迫賠上私人時間,每天不見太陽地去無償加班。
明知這樣是不該,但是沒有人夠膽說聲不,擺在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就選A餐辭職不幹,要麼就揀B餐隨波逐流,然後跟自己說只可認命接受,並且繼續活在矛盾中,一邊在timesheet上弄虛作假,同時又審核別人的財務報表是否真實公允。
朋友說,香港的會計師都是順民,初時覺得此說過於偏激,但想深一層覺得所言非虛。這也難怪,我們連基本僱員權利也怕去爭取,私人時間慘被剝削也只敢怒而不敢言,最可怕的是,大家漸漸習以為常,覺得這樣做無傷大雅。
所謂防微杜漸,大奸大惡不會一下子出現,而往往是一點一滴地崩壞。若香港會計師的工時問題仍不解決,相信點金勝手的會計師只會愈來愈多。
文章來源:am730 2014-07-17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