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5日星期五

中國遠洋難有起色

上篇談及過,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年報顯示,商船運費已經到達無利可圖的水平,並且以乾散貨船、液貨船以及集裝箱船的影響最為嚴重。中國遠洋(1919)的收入有七成來自集裝箱,另外接近兩成來自乾散貨,從中已經可以估計得到,他們的經營環境必定艱難。究竟情況如何?這一篇將會深入探討他們於今年上半年的營運表現。

先說集裝箱業務,雖然期內集裝箱運載量上升8.7%,但平均單箱收入按每個標準箱計下跌10.6%,因此收入按年減少1.6%至227.46億元(人民幣,下同)。若按航線來劃分,以跨太平洋航線的收入最高,金額有67.51億元,佔集裝箱業務總收入的29.7%。不過,期內表現並不理想,收入按年下跌3.2%。最差勁的要算是亞歐包括地中海的航線,收入按年倒退16.7%至50.77億元。此航線的收入於去年同期排第二位,今年因表現欠佳以至跌落第三。

亞洲區包括澳洲航線的表現也不好,收入按年下跌5.9%至34.39億元。反觀中國沿海航線,同期表現最佳,期內收入按年增加13.5%至64.02億元;跨大西洋及其他航線,收入更增加45.8%至10.76億元。總括來說,若非這兩條航線的增長抵消了另外三條航線的部分損失,集裝箱業務的表現肯定更差。

若果以「價跌量升」來形容集裝箱業務是的話,那麼乾散貨運業務就是「價量齊跌」了。乾散貨運期內收入只有64.61億元,按年大跌22.1%。貨運量按年減少3.5%至1.08億噸固然是原因,但主要元兇是每噸計的平均收入急挫19.3%至只有59.7元。根據公告透露,期內波羅的海指數的平均值是842點,較去年同期的943點下跌了10.7%。由此推斷,中國遠洋乾散貨運的表現比指數的平均值差。

乾散貨運業務以國際航線為主,其收入佔此業務總額接近九成,期內表現也是最差,收入按年倒退22.5%至57.37億元。細看箇中原因,貨運量按年減少6.3%至9,141.29萬噸,每噸計的平均收入則急降17.2%至62.8元。至於佔總額逾一成的國內沿海航線,貨運量按年增加15.6%至1,684.39萬噸,可是平均收入大瀉30.2%至每噸42.9元,因此收入按年減少19.3%至7.23億元。此外,若將貨運量按貨物種類來劃分,金屬礦石和糧食貨運量雙雙按年跌逾14%,煤炭和其他貨物則分別增12.1%和4%。

總括來說,包括了集裝箱和乾散貨的航運業務,期內合共錄得292.06億元的收入,但由於經營成本331.1億元,結果出現39.04億元經營虧損。

至於中國遠洋另外一項業務,即是集裝箱碼頭營運,期內因吞吐量保持穩定增長,今年上半年就上升了9.7%,因此收入按年增長9.3%至12.31億元。增長動力主要來自環渤海的碼頭,其吞吐量按年急增12.5%,其餘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及東南沿岸的碼頭,吞吐量的增長也有10%。論收入對集團的貢獻,碼頭業務只有4%,然而此業務於期內錄得3.99億元的經營溢利,因此抵消了部分虧損。此外,集裝箱租賃業務於期內貢獻了5.53億元經營溢利,令集團的經營虧損收窄至31.77億元。

有一點值得留意,由於中遠物流的100%股權以及中集集團的21.8%股權分別於今年4月和6月出售,因此被看待成「終止經營」項目,收入和經營溢利沒有計入集團的經營虧損內。雖然兩家公司期內收入並不多,金額分別為18.46億元和24.56億元,但除稅後溢利分別有2.66億元和1.44億元,稍為舒緩集團的經營虧損。

中國遠洋持續虧損,現金流情況自然惹人關注。按公告披露,期內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達33.83億元。不過,由於期內出售了中遠物流和中集集團,因此產生投資活動現金淨流入,金額是18.32億元。另外,因為期內的借貸增加,令籌資活動產生現金淨流入110.8億元,所以期內的現金增加了95.24億元。

借貸增加的必然後果是利息開支相應增加,期內相關開支為16.14億元,按年上升了37.1%。在經營依然蝕錢的情況下,利息開支無疑會加重經營虧損。目前中國遠洋似乎依靠出售資產來維持現金流以及改善業績,雖然可以解燃眉之急,但並不是長遠之計。

看來航運業一天未復甦,中國遠洋的營運表現也難會有起色。

文章來源:am730 2013-10-25

&&&&&&&&

沒有留言: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