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星期三

會計究竟搞乜鬼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以為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必需精於算術及數學。可是,我們會計日常的工作中最常用的卻只是「加減乘除」,其中以「加」最多,「減乘除」較少。如果有留意坊間的會計用計算機的話,會發現「+」的那個按鈕會特別大。除了把一大堆數字加起來以外,坦白講,會計的要旨是將這堆數字搬來搬去,將簡單的數字「複雜化」。

為什麼要這樣做?其實是和會計方法的天生缺憾有關,這就是歷史成本(Historical Cost)的問題。什麼是歷史成本?例如一年前用了1萬元買了一手股票,一年後的今天,如果股票仍未出售,以歷史成本方法入賬,那麼這手股票的賬面仍然是1萬元。可是看看今年股票的牌價,原來已經升值了5千元,為了反映這手股票的「現在」價值,我們就將這未有真實賺到的5千元「得益」入賬。可是故事還未完,這5千元的得益要當做收益放入盈虧賬(Profit & Loss Account),還是當成資本增值(Capital Gain)放入資產負債表呢?那又要回看當時買股票的動機是什麼了。

為了統一不同企業的做法,會計準則就應運而生。但商業世界不停在變,舊有的會計準則隨著時間可能就變得不合時宜需要重新修訂,或者需要有新的準則。以香港為例,會計準則(Accounting Standard)和財務報告標準(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合共就有三十幾份,而相關的解釋(Interpretation)又有三十幾份。當中有些只有7-8頁,有些則超過200-300頁,所以會計師其中的一個工作就是需要鑽研這一大堆準則和解釋。

有人覺得會計/財務報告沒有真實作用,特別是它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未能及時反映企業的真正價值。例如09年12月31日的財務報告通常要在1-2個月後才能完成,在這期間,企業的財務狀況就可能完全與報告內的有很太分別。即使是這樣,但目前還沒有比財務報告更可靠的東西來代替,所以大家還是需要以它來做評定企業表現的基礎。

&&&&&&&&

2 則留言:

Ebenezer 說...

哈哈,俾你踢爆添!

會計師查實只係計埋d「加減乘除」數,其中以「加」最多,「減乘除」較少。

波蘿游 說...

會計師將簡單的數字「複雜化」。

仲有律師及經濟師,都係化簡為繁的表表者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