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星期二

不爽了

壹傳媒(282)旗下的《爽報》宣布停刊,坦白講,除了創刊號外,之後都未有看過,其中一個原因,是瓜瓜所住的屋苑沒有派發。說也奇怪,在多份免費報紙中,獨欠《都市日報》和《爽報》。前者可以理解,因為他們主要在鐵路沿線派發;後者呢?第一天在屋苑派過後就再沒蹤影了。雖然公司附近仍然可以拿到,但瓜瓜習慣在車上看報紙,看完其他報紙後已經知道當日的新聞,因此不會再拿取。

另一個原因就是《蘋果日報》的免費網上版。老實講,由於它的內容太豐富,重要新聞和追看的專欄全部看得到,因此,不會再拿同系的《爽報》。問了問身邊朋友,原來有此想法的為數不少。

根據壹傳媒發出的通告,《爽報》停刊是要整合香港之印刷業務,理順資源和專注於有利可圖的業務上。言下之意,即是該報沒有錢賺吧?根據2012年至2013年度的年報披露,該報於2012年每日平均讀者人數達105.5萬人,在免費報紙中排行第二。既然擁有如此數量的讀者群,為甚麼仍然沒有錢賺,實在想不通。由於沒有《爽報》的具體資料,所以無法評論。那麼,壹傳媒整體的財務表現又如何?截至2013年3月,全年收益錄得34.74億元,按年減少3.6%。值得留意的是,此數沒有計入壹電視,因為這項業務已經出售,所以需要列作「已終止業務」,與「持續經營業務」分開披露。

或許你會問,2012年度的收益不是包括了壹電視嗎?若2013年度不計入,下跌幅度豈非無端被放大?請放心!編製財務報表有一項重要原則,就是必須維持「可比較性」,即是數字必須能夠比較。雖然壹電視於2012年度還未出售,但在2013年度的損益表上,也當成是已終止業務,並將2012年度的數字重新列示以方便比較。

至於業績方面,壹傳媒於2012年度和2013年度都錄得虧損,金額分別是1.81億元和9.46億元。為甚麼如此差勁?其實重列後的損益表已清楚反映出問題所在,就是受壹電視拖累。此話怎說?

看看壹傳媒的持續經營業務部分,收益減去所有成本和開支後,其實是有利可圖的,於2012年度,除稅後盈利有2.08億元,可是已終止業務,即壹電視卻錄得3.89億元虧損,埋單計數令年內業績變為1.81億元虧損。2013年度的情況也一樣,持續經營部分賺到的盈利有1.62億元,壹電視卻蝕了11.08億元,令全年錄得9.46億元虧損。

壹電視虧損那麼大,或許與遲遲未能取得播放頻道有關,但最大問題是廣告收益有限。例如2013年度,收益只有5,309.2萬元,雖然金額按年增加了66%,同期的生產成本也減少了36%至4.32億元,可是收益遠遠追不上生產成本,因此出現3.79億元毛虧。這還未止,加上各項其他開支,包括員工薪酬、折舊、呆壞帳等合共4.25億元,以及各項資產減值合共3.18億元,除稅後虧損達到11.08億元。即使不計算折舊和減值等非現金影響,經營活動現金流於這兩年也是持續流出,2013年度的流出金額是1.89億元,2012年度更加是8.51億元。截至2013年3月,壹電視的淨資產是4.23億元,然而根據年報披露,是次出售的代價只有3.64億元,兩數相減得出的帳面損失有5,835.3萬元。但不要忘記,壹傳媒早前為壹電視做了不少資產減值,單是2012年度和2013年度的金額就合共5.04億元,若計入的話損失將高至5.62億元。

據聞壹電視「燒」了近100億元新台幣,折合港元若為26億元,雖然不知「燒」的定義是如何界定,但也反映損失非輕。不過,既然已甩掉這個大包袱,加上將不賺錢的《爽報》停刊,相信壹傳媒能重新上路,若果市場沒有重大變化,未來的業績還有可能轉虧為盈的。

題外話,香港電視(1137)不獲政府發牌,有朋友建議轉做網上電視台。可是,壹電視在台灣的經驗告訴我們並不容易,儘管兩地的情況不一樣,但要說服客戶肯將電視台的廣告預算轉投網台,看來已相當困難,至少互聯網的覆蓋與電視台還有距離。況且,目前香港電視的投資是以電視台為目標,投資金額龐大,單是每年的折舊開支,對盈利的壓力已經是相當沉重。因此,香港電視不宜轉做廣告收益有限的網台,除非新的商業模式能夠想得通。

文章來源:am730 2013-10-29

&&&&&&&&

2 則留言:

the inner space 說...

兄台的屋苑管理處and管理公司和業主立案法團把關有力不讓免費報《爽報》可以任由未成年住客取閱荼毒心靈!

匿名 說...

網上電視先唔理師奶唔識睇; 最大問題係廣告商未必信點撃率; 因為點撃率比收視率更易亂作。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