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刊於昨日(2013年8月16日)《信報》的年青有計專欄內。
--------
打風半日閒 何必太認真(作者:Bittermelon)
強颱風尤特剛於本周三在香港周邊掠過,其實我們相當幸運,因為沒有受她正面吹襲。其他地方就倒楣了,例如菲律賓,尤特於當地造成3死54人失踪。由於八號風球關係,大家平白多了半天假期。然而大家似乎意猶未盡,在社交網站所見,各方朋友都盼望當天下午不用上班。
天氣資訊語意不明
在認識的朋友當中,大部份僱主都是以下午二時做cut off,若果八號風球在二時後取消的話,那麼員工就可以全日休息了。記得當天於十時看了看由天文台提供的熱帶氣旋路徑圖,據肉眼估計,當時尤特距離內陸大約80公里,移動速度則是每小時16公里。以此估算,尤特將於四、五個小時後登陸,那時心想下午應該不用上班了吧?豈料天文台其後表示將會在「下午二時前後」改發三號強風訊號。
尷尬事情來了,大家都在想究竟是二時前還是在二時後?若果剛好在二時改發又怎樣,需要上班嗎?就是因為天文台這個模棱两可的訊息害苦了公司的HR同事,不少同事都找她們問個究竟。結果呢?天文台當天於一時四十分改發三號波,大家就唯有「死死地氣」穿衣上班。
所謂天有不測之風雲,苛求天文台準確公布改發時間,實在有點強人所難。不過,天文台對外發放的訊息不時都語意不明,例如「在晚間考慮是否須要改發八號」,那代表機會有多少?還有「天亮前不會改發更高信號」,是否意味天亮後立即改發?
身為市民,很希望他們可以說得確實一點,例如本周二在社交網站廣傳了一份疑似天文台的內部文件,寫出了改掛風球的機會率。雖然不知是真是假,但若果天文台依樣畫葫蘆,你說有多好。
此外,最不希望打風的應該是會計師樓吧?因為周四就是「D Code Return」的最後期限,若果企業的年結日是介乎12月1日至31日,報稅表就必須要於當天或之前提交。周三因打風而沒有了半個工作天,相信會有些少影響。
雖然現在流動通訊科技發達,即使在家仍能工作。可是,若碰到問題要找客戶問,又或者需要客戶進一步提供資料,工作仍舊不能完成。不過,聽聞稅局早以預料得到,因此將會寬鬆處理並允許順延一、兩天。事先聲明,上述只是道聽途說,若有問題請直接和稅局商討。
「李氏力場」不可靠
每次說起打風,「李氏力場」之說就必定出現,不少朋友都認為力場是不會讓weekday打風的。究竟實情是否如此?八卦之下,利用天文台網頁提供的颳風資料做了一個小統計,假設懸掛八號風球就等於「打風」,並且只計算首個八號風球,若果颳風其後因轉風向而改變訊號,例如由八號東北轉八號東南則不會計算。
此外也假設沒有風球是由一號或三號直接跳至九號或以上,在過去的68年(即由1946年開始),香港曾打風144次,當中106次(約74%)是在Weekday(星期一至五)發生,其餘38次(約26%)則在Weekend(星期六和日)發生。上述結果顯示,Weekday打風的次數較Weekend多。這樣看來,即使不能證明「力場」是否存在,但至少顯示其效力也不外如是吧?
此外還有一個有趣發現,初時以為一星期七天出現的打風次數應該很相近,然而結果有些出人意表。按次數計,星期三打風的次數最多,在144次當中佔了27次(約19%),其餘依次是星期四有24次(約17%)、星期五有22次(約15%)、星期二,六和日各有19次(約13%),次數最少是星期一,只有14次(10%)。
歌仔都有得唱,「天氣不似預期,但要走總要飛」,當今科技連颱風動向也難以準確預測,更何況力場之說?其實也不必太認真,難得打風有半日假期,何不輕鬆點讓自己好好休息。
文章來源:http://hkyaa.blogspot.hk/2013/08/bittermelon_16.html
&&&&&&&&
1 則留言:
看看力場的威力是否於近年比早年增強才有意思。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