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會長馬振峰上周說到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瓜瓜也邯鄲學步,湊湊熱鬧獻醜幾句。
CFO這個職銜早在上世紀60年代已經於西方世界出現,及後漸漸在各地普遍起來。有趣的是,不少華文地方對其中文翻譯都很彆扭,其中以「首席財務官」為最,極其量只是英文硬譯,與Ngong Ping Sam Luk Ling(昂平360)如出一轍。
說「首席財務官」這個翻譯不妥,最大問題是那個「官」字。什麼是官?《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史事君也」,這裏的「史」是「吏」,吏事君代表「侍奉君王的官吏」。
講呢啲?太過古舊老套兼不合時宜吧?好的好的,看看《新華字典》吧,官的意思是「在政府擔任職務的人」;再看看《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官是「A public servant, an official」,即是官吏、官員。總括來說,官就是在政府任職的官員。可是,企業屬於私人機構,他們的CFO又怎能翻譯做官?況且,英文的officer並不一定是官,根據《韋氏詞典》,Officer其中一個意思就是「a person who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a company, organization, or government」,根本不能與「官」字相通。
那麼,要如何翻譯才好?根據證監會的《證券、期貨及財務用語》,CFO可翻譯為「財務總監」。不過,很多時候Financial Controller(FC)也作此譯,容易引起混淆。有分別嗎?當然有,雖然兩者都屬於企業內的高層職位,若論工作性質就稍有不同了。在不少企業,CFO屬於董事,是財務管理的最高負責人,為企業訂立財務策略、目標和方向;至於FC,一般來說不是董事,主要負責財務管理的具體設計和執行。也有企業把CFO譯作財務長或首席財務長,雖然有點不對勁,但也比什麼官來得強。
時移世易,CFO的工作已經不再局限於財務,不少CFO還兼任其他範疇。
環球商業雜誌Quartz的資深記者Jason Karaian,早前研究全球200家最大的上市企業,發現其中15%的CFO需要兼管業務部門,甚至負責企業的全面營運。此外,根據一項由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於2005年進行的聯合調查顯示,於60年代至70年代末期,不少美國企業採用CEO與COO這種搭檔模式來管理,而且逐漸流行,到了80年代初期達到高峰,接近30%企業採用此模式,可是,自此以後光輝不再,而且還有回落迹象。反觀CEO與CFO這個配搭,自70年代後期開始急升,到了90年代末期更成為主流,當時約有60%企業奉行此模式。
CFO的興起,相信與營運環境轉變有關。以前科技和交通沒有今天那麼發達,企業多着重本土市場,融資渠道也比較簡單,主要依賴本地股本集資和銀行借貸,因此,會計和財務人員並不特別受到重視。把賬目造好,以及準時完成各種財務報表以協助企業日常運作,就是會計人的首要任務。到了現在,由於愈來愈多企業依靠國際資本,加上不少企業拓展海外市場,自然需要嚴格控制客戶信用、滙率和利率等的風險,擁有會計資歷和財務經驗的CFO自然受到重視。
此外,不少人都認為,CFO其中一項重要職責就是橋樑,連結投資者和企業管理層,例如把企業的理念、營運表現和財政狀況傳遞結資本市場,好讓投資者了解企業的運作情況;CFO還要把市場訊息和投資者的要求帶回公司,並透過商討訂出企業的營運策略。
各位會計師,你們準備好未?
撰文:Bittermelon
文章來源:信報財經新聞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