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如何面對國內會計本地化三部曲:評估後果
上兩篇談過國內會計業本地化的前因,也評估過財政部的新例一旦實施,香港會計業將會出現人手過剩的情況。個人認為,新例是勢在必行,問題是香港能否獲得豁免。其實有不少同行已經進行游說,希望能看到轉機。
不過,即使這次我們能幸運地躲過了新例的影響,但內地專才本地化的趨勢仍在,我們必需要想想,身處在這個風雨飄搖的環境,會計新人應如何面對挑戰。要聲明一下,瓜瓜不懂得教大家如何做,極其量只能提出一些想法和分享一下經驗,幫助大家去思考,希望能從中得到啟發。
首先,會計是商業通用語言,懂得會計在任何行業發展都很有利。況且,會計行業「行頭」寬闊,除了傳統的審計和財務會計外,還有管理會計,財務管理,企業財政,公司秘書,內部審計,稅務策劃等,其他工作例如財務分析員,股票分析員和投資顧問等也需要會計知識,因此,除非打算日後非執業不可,否則不要局限自己的選擇。
此外,年青一代的教育程度愈來愈高,不用說得太遠,即便在二十年前,擁有大學學位就是天之嬌子,畢業後根本不愁沒有出路。現在呢?單是香港本土的會計學位畢業生,每年就有千幾二千人,這還未計副學士和高級文憑等的畢業生,以及海外回流的大學生。由此可以想像得到,人力市場的競爭是何等激烈。其實到求職網站看看已經可以看出端倪,現在連會計文員以及會計助理等基層職位,入職資格早已提升至學位持有人。故此,想以學歷來做自己的競爭優勢已不用想。要突圍而出,就得靠Soft skills,即是所謂的「軟技能」。
會計工作需要那些軟技能呢?兩文三語、溝通技巧、人際關係、團隊建設、演示技巧、組織能力等,這些當然是少不了的。於畢業生而言,語文能力和溝通技巧尤其重要,因為新人沒有工作經驗,僱主多以這些做標準去取錄新人。故此,若在這兩方面出色的話,找到好工作的機會就自然增加。
至於工作了幾年的會計朋友又要如何呢?下篇再續。
文章來源:education post 2014-6-30
&&&&&&&&
2014年6月30日星期一
2014年6月26日星期四
恒發財務波動大
香港最大的西洋參批發商恒發洋參(911)最近招股上市,看過他們最近3年的財務數據,得到的印象是「乜咁波動」。此話怎講?首先是毛利,2011年有8,815.6萬元,2012年減少8.8%,至8,039.6萬元,到了2013年卻急升123.2%,至1.79億元。毛利率也一樣,2011年有19.7%,2012年下跌至16.3%,2013年卻突然飆升至23.5%,波動猶如過山車。
這就奇怪了,恒發近3年收益增長可觀,2012年收益按年增10.3%,至4.92億元,2013年就更厲害,收益急增55%,至7.63億元。既然如此,為何毛利和毛利率如此波動?正如招股書中風險因素章節所示,主因是近年西洋參採購價格不斷上升。以種植參為例,它們是恒發主要收入來源,2013年銷售佔總額的88.5%。於2011年,每千克種植參平均採購價只是320.2元,到了2013年飆升83.9%,至588.8元。野山參也一樣,2011年和2013年平均採購價分別是9,895.7元和16,116元,期間增幅高達62.9%。因此,若採購成本不能轉嫁給客戶,毛利就會減少。相反,若產品供不應求,售價自然能提升,毛利也能增加。
正如2012年,種植參的每千克平均售價跌3.7%,至398.9元,但其平均銷售成本卻只跌2.7%,由於收入跌幅大於成本,故此毛利減少7.8%,毛利率也減少0.8個百分點,至18.9%。但只不過一年光景,種植參於2013年每千克平均售價大升52.7%,至609.3元,銷售成本卻只升41%,該年毛利因此增103.3%,毛利率也隨之增加6.2個百分點,至25.1%。
野山參波動更厲害,2012年每千克平均售價微跌0.6%,至13,881元,銷售成本卻升17.6%,因成本增幅較大,令毛利減65.6%,毛利率也大跌14.3個百分點至7.5%。到了2013年,每千克平均售價突大升25.4%,至17,402.9元,銷售成本卻只增14.3%,令毛利增161.3%,毛利率也提高8.2個百分點,至15.7%。西洋參價格波動,因受制於質量、供應、客戶需求、過往價格走勢、天氣及季節性等。此外,西洋參屬瀕危公約內瀕危物種,故其種植和採收、買賣及進口和出口,在世界各地受不同程度規管。另一問題是匯率,恒發銷售收入以港元和人民幣為主,採購卻是以加元、美元和港元付款,匯兌外幣時產生的損益無可避免。
恒發從事產品批發,流動資本尤其重要。但其3個重要周轉期變動也很大。先講存貨周轉期,2011年和2012年分別是208天和203天,時間雖稍長,但相對來說算穩定。但到了2013年卻突飆升至278天,期間增長足有70天之多。此周轉期上升原因主要是存貨續增,2011年僅1.32億元,2012年增145.3%,至3.25億元,到了2013年增73.5%,至5.64億元。有趣的是,截至今年4月,存貨突大減68.8%,至僅1.76億元。按招股書解釋,這是西洋參採購量續增所致。至於為何去年底大升,皆因當時預期市場需求將續增。其後約有75%存貨於今年首4個月陸續出售,令截至4月底存貨大跌,足以證明他們當時預期正確。
反觀貿易應收帳周轉期,2011年有84天,2012年減至65天,2013年續跌至29天,3年期減少55天之多,為甚麼?主要是野山參的收入比重於近年增加,而相關客戶信貸期較短,故拖低整體應收帳周轉期。此外,他們也收緊信貸控制,並減少長信貸期客戶的銷售。這就解釋了,為何帳齡超過90日的應收款對應收帳的比率續降。如2011年,約有58.1%的應收帳是超過90日,到了2013年卻戲劇性地降至只有0.5%。至於貿易應付帳周轉期,2011年有100天,2012年增至124天,2013年更增至151天,3年間增加了51天,主要原因是採購續增。
綜合而言,存貨周轉期上升,應收帳周轉期減少,應付帳周轉期增加,令現金周轉期由2011年的192天,減少35天,至157天。雖然此乃「利好」信號,但周轉期波動那麼大,且恒發流動資產淨額比重比較高,截至去年12月底有1.49億元,佔淨資產約61.4%之多,加上西洋參價格令毛利和毛利率波動,這就教人有點擔心,若日後經營環境有何突如其來的轉變,將如何影響恒發的業績。
文章來源:am730 2014-6-26
&&&&&&&&
這就奇怪了,恒發近3年收益增長可觀,2012年收益按年增10.3%,至4.92億元,2013年就更厲害,收益急增55%,至7.63億元。既然如此,為何毛利和毛利率如此波動?正如招股書中風險因素章節所示,主因是近年西洋參採購價格不斷上升。以種植參為例,它們是恒發主要收入來源,2013年銷售佔總額的88.5%。於2011年,每千克種植參平均採購價只是320.2元,到了2013年飆升83.9%,至588.8元。野山參也一樣,2011年和2013年平均採購價分別是9,895.7元和16,116元,期間增幅高達62.9%。因此,若採購成本不能轉嫁給客戶,毛利就會減少。相反,若產品供不應求,售價自然能提升,毛利也能增加。
正如2012年,種植參的每千克平均售價跌3.7%,至398.9元,但其平均銷售成本卻只跌2.7%,由於收入跌幅大於成本,故此毛利減少7.8%,毛利率也減少0.8個百分點,至18.9%。但只不過一年光景,種植參於2013年每千克平均售價大升52.7%,至609.3元,銷售成本卻只升41%,該年毛利因此增103.3%,毛利率也隨之增加6.2個百分點,至25.1%。
野山參波動更厲害,2012年每千克平均售價微跌0.6%,至13,881元,銷售成本卻升17.6%,因成本增幅較大,令毛利減65.6%,毛利率也大跌14.3個百分點至7.5%。到了2013年,每千克平均售價突大升25.4%,至17,402.9元,銷售成本卻只增14.3%,令毛利增161.3%,毛利率也提高8.2個百分點,至15.7%。西洋參價格波動,因受制於質量、供應、客戶需求、過往價格走勢、天氣及季節性等。此外,西洋參屬瀕危公約內瀕危物種,故其種植和採收、買賣及進口和出口,在世界各地受不同程度規管。另一問題是匯率,恒發銷售收入以港元和人民幣為主,採購卻是以加元、美元和港元付款,匯兌外幣時產生的損益無可避免。
恒發從事產品批發,流動資本尤其重要。但其3個重要周轉期變動也很大。先講存貨周轉期,2011年和2012年分別是208天和203天,時間雖稍長,但相對來說算穩定。但到了2013年卻突飆升至278天,期間增長足有70天之多。此周轉期上升原因主要是存貨續增,2011年僅1.32億元,2012年增145.3%,至3.25億元,到了2013年增73.5%,至5.64億元。有趣的是,截至今年4月,存貨突大減68.8%,至僅1.76億元。按招股書解釋,這是西洋參採購量續增所致。至於為何去年底大升,皆因當時預期市場需求將續增。其後約有75%存貨於今年首4個月陸續出售,令截至4月底存貨大跌,足以證明他們當時預期正確。
反觀貿易應收帳周轉期,2011年有84天,2012年減至65天,2013年續跌至29天,3年期減少55天之多,為甚麼?主要是野山參的收入比重於近年增加,而相關客戶信貸期較短,故拖低整體應收帳周轉期。此外,他們也收緊信貸控制,並減少長信貸期客戶的銷售。這就解釋了,為何帳齡超過90日的應收款對應收帳的比率續降。如2011年,約有58.1%的應收帳是超過90日,到了2013年卻戲劇性地降至只有0.5%。至於貿易應付帳周轉期,2011年有100天,2012年增至124天,2013年更增至151天,3年間增加了51天,主要原因是採購續增。
綜合而言,存貨周轉期上升,應收帳周轉期減少,應付帳周轉期增加,令現金周轉期由2011年的192天,減少35天,至157天。雖然此乃「利好」信號,但周轉期波動那麼大,且恒發流動資產淨額比重比較高,截至去年12月底有1.49億元,佔淨資產約61.4%之多,加上西洋參價格令毛利和毛利率波動,這就教人有點擔心,若日後經營環境有何突如其來的轉變,將如何影響恒發的業績。
文章來源:am730 2014-6-26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4年6月24日星期二
泛亞既集資又派息
最近一家從事專業服務的公司在港招股上市,說的就是泛亞國際(6128),他們主要向客戶提供觀景設計服務,項目包括旅遊及酒店、基礎設施及公共空間、商業及多用途開發,以及住宅開發四類。因此,他們的客戶包括政府及公共機構、地產商、城鎮規劃公司、建築及工程公司等。以數量計算,泛亞承接內地項目最多,以2013年為例有580個,香港及其他地區只有76個,佔總數的比重分別是88%和12%。
究竟一個觀景設計項目能收取多少收入呢?於2011年至2013年,包括已完工及尚未完工的項目合共901個,涉及的合約金額總計是15.16億元,以此計算,每個項目的平均合約金額為168.3萬元。此外,若將合約金額分為三類,500萬元或以上的有34個,平均合約金額為694.3萬元;500萬元以下及200萬元以上的有222個,平均合約金額為295.8萬元;200萬元或以下有645個,平均合約金額為96.7萬元。
若將收入按項目分類,住宅開發項目的觀景設計服務的比重最高,於2013年為例,已確認的收入有1.09億元,佔該年總收入約50.1%;其次是商業及多用途開發,已確認的收入有5,654萬元,佔該年總收入約26%。若將之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內地的收入最高,於2013年有1.98億元,佔該年總收入約91.3%之多。
寫到這裡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泛亞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內地的住宅和商業開發項目。換句話說,內地房地產市場好壞,將間接影響泛亞的收入。根據最近內地3個房地產業協會所做的研究指出,現時內地房地產開發投資開始放緩,住宅成交持續回落,開發商競爭壓力增加。若情況持續,不知會否影響泛亞的收入。
與其他企業不同,專業服務公司的成本結構較偏重於僱員成本。泛亞也一樣,以2011年為例,僱員成本對收入的比率是39%,於2012年增加至47%,到了2013年稍為回落至45%。換句話說,目前每賺到100元,當中有45元就是僱員成本。
為甚麼僱員成本對收入的比率升了那麼多?首先是員工人數,2011年只有399人,2012年增加13%至451人,到了2013年再增加2%至460人。
其二是僱員平均年薪,2011年只是17.5萬元,2012年增加2.5%至17.9萬元,到了2013年再增加17.7%至21.1萬元。有趣的是,三位現任董事和行政總裁薪金的加幅比平均數高。於2011年,不計算那位未有收取薪金的董事,該年的平均年薪是78萬元。到了2012年,3位高層的平均年薪增加了121.1%至172.4萬元。及至2013年,他們的平均年薪進一步增加80.4%至311萬元。
此外,若將3位高層的薪酬與收入相除,2011年是0.9%,即是公司每賺取100元,公司高層合共得到0.9元。不過,此比率於2012年上升至3%,到了2013年更加增至4.3%。公平點說,公司高層薪金升幅如此之高,或許是過往薪酬偏低,現在需跟隨市場水平調整所致。由於缺乏資料,因此不予評論。此外,根據泛亞與各董事所簽訂的服務合約,董事可以收取花紅,惟設有上限,金額不得超過純利的5%。再者,翻看關聯交易章節,發覺只有兩宗租賃交易,涉及的金額也很少,看不到高層有濫用公司資源的情況。
除了僱員成本外,泛亞比重較高的開支還包括樓宇辦公室租金,分包顧問費用和差旅費等。於2013年對收入的比率分別為6%、9%和4%,再減去僱員成本45%,其他開支11%以及稅項8%,剩下的17%就是溢利率。若與2011年比較,2013年的溢利率下跌了2個百分點。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僱員成本和樓宇租金分別增加6%和2%。同一時間,分包顧問費用,差旅費和其他開支合共減了6%,因此令溢利率下跌。
最後一提,是次泛亞上市擬集資8,880萬元(何不8,888?),當中約3,550萬元將用作資本開支,以擴大公司服務範圍,但目前仍未確定具體目標及方式。事有湊巧,泛亞於上市前宣告派發3,500萬元股息,於股東而言當然皆大歡喜,但於企業而言,這邊廂集資,那邊廂又派息,上市集資就顯得沒有迫切需要吧!當然,泛亞這樣做沒有問題,而且此做法在新股上市中十分普遍,人人都這樣做,自己不做豈不「蝕底」?寫到這裡實在有點迷茫,證券市場的作用,不是讓有資金需要的企業集資嗎?
文章來源:am730 2014-6-24
&&&&&&&&
究竟一個觀景設計項目能收取多少收入呢?於2011年至2013年,包括已完工及尚未完工的項目合共901個,涉及的合約金額總計是15.16億元,以此計算,每個項目的平均合約金額為168.3萬元。此外,若將合約金額分為三類,500萬元或以上的有34個,平均合約金額為694.3萬元;500萬元以下及200萬元以上的有222個,平均合約金額為295.8萬元;200萬元或以下有645個,平均合約金額為96.7萬元。
若將收入按項目分類,住宅開發項目的觀景設計服務的比重最高,於2013年為例,已確認的收入有1.09億元,佔該年總收入約50.1%;其次是商業及多用途開發,已確認的收入有5,654萬元,佔該年總收入約26%。若將之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內地的收入最高,於2013年有1.98億元,佔該年總收入約91.3%之多。
寫到這裡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泛亞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內地的住宅和商業開發項目。換句話說,內地房地產市場好壞,將間接影響泛亞的收入。根據最近內地3個房地產業協會所做的研究指出,現時內地房地產開發投資開始放緩,住宅成交持續回落,開發商競爭壓力增加。若情況持續,不知會否影響泛亞的收入。
與其他企業不同,專業服務公司的成本結構較偏重於僱員成本。泛亞也一樣,以2011年為例,僱員成本對收入的比率是39%,於2012年增加至47%,到了2013年稍為回落至45%。換句話說,目前每賺到100元,當中有45元就是僱員成本。
為甚麼僱員成本對收入的比率升了那麼多?首先是員工人數,2011年只有399人,2012年增加13%至451人,到了2013年再增加2%至460人。
其二是僱員平均年薪,2011年只是17.5萬元,2012年增加2.5%至17.9萬元,到了2013年再增加17.7%至21.1萬元。有趣的是,三位現任董事和行政總裁薪金的加幅比平均數高。於2011年,不計算那位未有收取薪金的董事,該年的平均年薪是78萬元。到了2012年,3位高層的平均年薪增加了121.1%至172.4萬元。及至2013年,他們的平均年薪進一步增加80.4%至311萬元。
此外,若將3位高層的薪酬與收入相除,2011年是0.9%,即是公司每賺取100元,公司高層合共得到0.9元。不過,此比率於2012年上升至3%,到了2013年更加增至4.3%。公平點說,公司高層薪金升幅如此之高,或許是過往薪酬偏低,現在需跟隨市場水平調整所致。由於缺乏資料,因此不予評論。此外,根據泛亞與各董事所簽訂的服務合約,董事可以收取花紅,惟設有上限,金額不得超過純利的5%。再者,翻看關聯交易章節,發覺只有兩宗租賃交易,涉及的金額也很少,看不到高層有濫用公司資源的情況。
除了僱員成本外,泛亞比重較高的開支還包括樓宇辦公室租金,分包顧問費用和差旅費等。於2013年對收入的比率分別為6%、9%和4%,再減去僱員成本45%,其他開支11%以及稅項8%,剩下的17%就是溢利率。若與2011年比較,2013年的溢利率下跌了2個百分點。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僱員成本和樓宇租金分別增加6%和2%。同一時間,分包顧問費用,差旅費和其他開支合共減了6%,因此令溢利率下跌。
最後一提,是次泛亞上市擬集資8,880萬元(何不8,888?),當中約3,550萬元將用作資本開支,以擴大公司服務範圍,但目前仍未確定具體目標及方式。事有湊巧,泛亞於上市前宣告派發3,500萬元股息,於股東而言當然皆大歡喜,但於企業而言,這邊廂集資,那邊廂又派息,上市集資就顯得沒有迫切需要吧!當然,泛亞這樣做沒有問題,而且此做法在新股上市中十分普遍,人人都這樣做,自己不做豈不「蝕底」?寫到這裡實在有點迷茫,證券市場的作用,不是讓有資金需要的企業集資嗎?
文章來源:am730 2014-6-24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4年6月19日星期四
淺談Prada今年首季業績
記得早年曾有段時間只要到街上走一圈,就發覺不少人手拿一個Prada袋或背著一個Prada背包。但看真一點,不難發現大部分不是A貨就是冒牌貨。對普拉達(1913)來說,當時肯定是個災難。其實道理不難明白,當人人用假貨,除影響銷售收入外,更重要是,即使用家手拿正貨,也被人誤當成假,高價買個袋無非想炫耀一番,既然沒有效果,購買正貨意欲自然大減,這還不是劣幣驅逐良幣?可幸的是,此情況已收斂很多。
於奢華品牌商而言,假貨影響生意外,豪客數目也一樣,近期普拉達銷售收入增長不再,分析指與內地經濟擴張減慢及政府提倡節儉有莫大關係。普拉達亦坦言大中華地區銷售增長於本年度首季放緩,主要受中國旅客減少所致,令香港、南韓及新加坡銷售轉弱。不用看太遠,看看廣東道Prada專門店人龍長度,已估計到這股淡風威力有幾大。
究竟普拉達最新業績如何?截至今年4月底,本年度首季銷售收入7.78億(歐元,下同),按年微跌0.6%。即使撇除匯率因素,增長也僅3.8%。可幸的是,銷售成本下跌2%,令毛利只減少0.1%,毛利率更加是不跌反升了0.4個百分點至74%。但受同期營運開支大增10.3%影響,最後埋單計算,純利減少了22.9%,至1.09億元。
營運開支增加得那麼多,主要原因是銷售開支增12.3%至3.02億元。計一計此項開支與銷售收入比率,去年度首季是34.4%,本年度同期卻升至38.8%,多出來的4.4個百分點就是導致純利比率跌4.1個百分點至14.1%的元兇。或許說明白一點,於去年度首季,每賣100元產品,當中花34.4元在銷售開支上,扣除其他如銷售成本和行政開支後,最終純利18.1元。但到本年度首季,銷售開支增至38.8元,令純利減至僅14.1元。
為甚麼銷售開支上升?雖然業績公告未有解釋原因,但相信與新增店舖數目有關。截至今年1月底,直營店數目462間,與今年4月底的551間相比,期內增加19.3%,數量相當於89間。不要忘記,本年度首季只有89天,換句話說,普拉達於期內平均每天開設一間新店。此外,要不是每間直營店的平均銷售開支減少了5.8%,此項開支可能會更高。
至於銷售收入,若按地區劃分,亞太區仍是普拉達主要收入來源,該區收入佔總收入約40%。可是,本年度首季表現並不理想,金額減少819.6萬元,跌幅相當於2.6%,撇除匯率影響卻增加2.1%。收入排行第二位的歐洲就更差,收入減少656.4萬元,下跌幅度相當於4.1%,撇除匯率影響也要下跌3%。相反,日本地區卻有驚喜,期內收入增加16.9%,撇除匯率影響更增加30.2%,相當於多賺1,335.6萬元。中東地區的收入增長也不錯,未撇除及撇除匯率影響的增幅分別是12.2%和17.3%,相當於多賺278.6萬元。可惜的是,兩者對總收入的比重不高,前者是12%,後者更只有3.3%。但其增長剛好彌補其他地區的跌幅,令本年度首季的收入得以持平。
若將銷售收入按品牌劃分,Prada品牌收入幾乎不變,本年度首季略增0.3%,至6.41億元。有趣的是,若將收入與359間Prada直營店和特許經營店相除,店舖平均銷售收入是178.5萬元,較去年同期的208.8萬元下跌了14.5%。換句話說,收入增加主要是店舖數目增加。至於另一隻品牌Miu Miu,同期收入下跌了4.9%至1.07億元,店舖平均銷售收入更大跌22.4%至65.8萬元。
值得一提,普拉達的應收帳周轉期沒有大變動,目前仍維持在31天。可是,存貨周轉期卻大幅上升,去年度首季和去年度全年分別只有151天和154天,到了本年度首季卻增加至210天。公告未有解釋原因,估計是為了開設新店而增加存貨量。截至今年4月底,存貨淨額有5.04億元,較3個月前增加12%。可是,由於本年度首季的銷售增長放緩,因此拖長了存貨周轉期。若然銷售增長仍未見起色,就容易造成庫存積壓,我們需要在往後密切留意。
文章來源:am730 2014-6-19
&&&&&&&&
於奢華品牌商而言,假貨影響生意外,豪客數目也一樣,近期普拉達銷售收入增長不再,分析指與內地經濟擴張減慢及政府提倡節儉有莫大關係。普拉達亦坦言大中華地區銷售增長於本年度首季放緩,主要受中國旅客減少所致,令香港、南韓及新加坡銷售轉弱。不用看太遠,看看廣東道Prada專門店人龍長度,已估計到這股淡風威力有幾大。
究竟普拉達最新業績如何?截至今年4月底,本年度首季銷售收入7.78億(歐元,下同),按年微跌0.6%。即使撇除匯率因素,增長也僅3.8%。可幸的是,銷售成本下跌2%,令毛利只減少0.1%,毛利率更加是不跌反升了0.4個百分點至74%。但受同期營運開支大增10.3%影響,最後埋單計算,純利減少了22.9%,至1.09億元。
營運開支增加得那麼多,主要原因是銷售開支增12.3%至3.02億元。計一計此項開支與銷售收入比率,去年度首季是34.4%,本年度同期卻升至38.8%,多出來的4.4個百分點就是導致純利比率跌4.1個百分點至14.1%的元兇。或許說明白一點,於去年度首季,每賣100元產品,當中花34.4元在銷售開支上,扣除其他如銷售成本和行政開支後,最終純利18.1元。但到本年度首季,銷售開支增至38.8元,令純利減至僅14.1元。
為甚麼銷售開支上升?雖然業績公告未有解釋原因,但相信與新增店舖數目有關。截至今年1月底,直營店數目462間,與今年4月底的551間相比,期內增加19.3%,數量相當於89間。不要忘記,本年度首季只有89天,換句話說,普拉達於期內平均每天開設一間新店。此外,要不是每間直營店的平均銷售開支減少了5.8%,此項開支可能會更高。
至於銷售收入,若按地區劃分,亞太區仍是普拉達主要收入來源,該區收入佔總收入約40%。可是,本年度首季表現並不理想,金額減少819.6萬元,跌幅相當於2.6%,撇除匯率影響卻增加2.1%。收入排行第二位的歐洲就更差,收入減少656.4萬元,下跌幅度相當於4.1%,撇除匯率影響也要下跌3%。相反,日本地區卻有驚喜,期內收入增加16.9%,撇除匯率影響更增加30.2%,相當於多賺1,335.6萬元。中東地區的收入增長也不錯,未撇除及撇除匯率影響的增幅分別是12.2%和17.3%,相當於多賺278.6萬元。可惜的是,兩者對總收入的比重不高,前者是12%,後者更只有3.3%。但其增長剛好彌補其他地區的跌幅,令本年度首季的收入得以持平。
若將銷售收入按品牌劃分,Prada品牌收入幾乎不變,本年度首季略增0.3%,至6.41億元。有趣的是,若將收入與359間Prada直營店和特許經營店相除,店舖平均銷售收入是178.5萬元,較去年同期的208.8萬元下跌了14.5%。換句話說,收入增加主要是店舖數目增加。至於另一隻品牌Miu Miu,同期收入下跌了4.9%至1.07億元,店舖平均銷售收入更大跌22.4%至65.8萬元。
值得一提,普拉達的應收帳周轉期沒有大變動,目前仍維持在31天。可是,存貨周轉期卻大幅上升,去年度首季和去年度全年分別只有151天和154天,到了本年度首季卻增加至210天。公告未有解釋原因,估計是為了開設新店而增加存貨量。截至今年4月底,存貨淨額有5.04億元,較3個月前增加12%。可是,由於本年度首季的銷售增長放緩,因此拖長了存貨周轉期。若然銷售增長仍未見起色,就容易造成庫存積壓,我們需要在往後密切留意。
文章來源:am730 2014-6-19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4年6月17日星期二
自由行對零售股有幾影響?
自由行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成社會熱門話題。先不說影響有幾大,單是梁特首輕輕拋出一句「削減自由行兩成」,零售股即被拋售。今年4月零售數據指珠寶、鐘錶等消費價值跌四成,大家推測是否與自由行有關。
好了,既然自由行那麼重要,萬一內地訪港旅客人數下跌,對那些零售企業的收入影響最大呢?旅客訪港離不開「衣食住行」這四方面,瓜瓜隨意找12間與自由行有一定關係的上市零售企業,試找出其歷年營業額與內地訪港旅客人數的「相關系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為何要計此系數?因它可驗證兩組數據有否線性關係。系數範圍由「-1」至「1」,若結果愈接近「0」,代表企業收入與自由行人數沒有多大關係。相反,若計算結果愈接近「1」,代表收入依賴自由行人數。
數據分析最重要是「Apple to apple」,為達到目的,計算時只選香港業務及來自外部客戶的營業額。這些數據可在財務報表內的分部資料中找到。但有些公司如莎莎(178),周大福(1929)和六福(590),香港地區營業額包括澳門或其他海外市場,但相信比重不多,應不會影響結果。此外,每間公司年結日期並非一致,如莎莎年結日在每年3月,計算系數時,需用每年4月至翌年3月內地訪港旅客人數。又如I.T(999)年結日在每年2月,故改用每年3月至翌年2月旅客人數。此外,某些企業於近年才上市,用於計算的財政年度範圍並不一致。如翠華(1314),我們只能追溯至2010年的營業額;又例如港鐵(066),因兩鐵於2007年12月才合併,計算車費收入時就需由2008年開始。
說了一大堆計算方法還未入正題,急不及待想知道計算結果吧?其實相當有趣,在12間上市企業中(見附表),以港鐵相關系數最高,於2008年至2013年期間,數值是0.9935。其他企業除大家樂(341)和堡獅龍(592)外,其餘相關系數都逾0.9,非常接近「1」這個完全相關水平,反映這些企業收入與內地訪港旅客人數有著明顯線性關係。
換句話說,近年內地旅客訪港人數上升,他們的收入也隨之上升。由此推斷,若旅客人數下跌,他們的收入也下跌。此外,若看化妝品行業,莎莎和卓悅(653)相關系數都較其他行業高,反映他們的收入較依賴自由行。其他如百貨行業的利福(1212),酒店行業的美麗華(071),及珠寶手飾行業的六福和周大福,其系數都高於0.9,反映這些行業較依賴自由行。至於飲食行業較特別,翠華相關系數較大家樂高,結果顯示前者相對較後者依賴自由行。但若看以最近3個財政年度計算的相關系數,大家樂的數值升至0.9859,顯示他們近年的收入也傾向依賴自由行。
至於服飾行業的差別較大,I.T系數最高,利邦(891)雖較低,但也逾0.9,堡獅龍則只有0.8028,依賴自由行程度相對較少。不過,若進一步看看以最近3個財政年度計算的相關系數,I.T系數降至0.9486,反映收入依賴自由行的程度於近年減少些。
反觀利邦和堡獅龍系數卻升,顯示收入依賴自由行的程度增加。從分析推斷,若削減自由行人數,以上各零售行業收入無可避免受影響,無一幸免。所謂花無百日紅,各零售企業是否應想一想,如何減少依賴自由行?
文章來源:am730 2014-6-17
&&&&&&&&
好了,既然自由行那麼重要,萬一內地訪港旅客人數下跌,對那些零售企業的收入影響最大呢?旅客訪港離不開「衣食住行」這四方面,瓜瓜隨意找12間與自由行有一定關係的上市零售企業,試找出其歷年營業額與內地訪港旅客人數的「相關系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為何要計此系數?因它可驗證兩組數據有否線性關係。系數範圍由「-1」至「1」,若結果愈接近「0」,代表企業收入與自由行人數沒有多大關係。相反,若計算結果愈接近「1」,代表收入依賴自由行人數。
數據分析最重要是「Apple to apple」,為達到目的,計算時只選香港業務及來自外部客戶的營業額。這些數據可在財務報表內的分部資料中找到。但有些公司如莎莎(178),周大福(1929)和六福(590),香港地區營業額包括澳門或其他海外市場,但相信比重不多,應不會影響結果。此外,每間公司年結日期並非一致,如莎莎年結日在每年3月,計算系數時,需用每年4月至翌年3月內地訪港旅客人數。又如I.T(999)年結日在每年2月,故改用每年3月至翌年2月旅客人數。此外,某些企業於近年才上市,用於計算的財政年度範圍並不一致。如翠華(1314),我們只能追溯至2010年的營業額;又例如港鐵(066),因兩鐵於2007年12月才合併,計算車費收入時就需由2008年開始。
說了一大堆計算方法還未入正題,急不及待想知道計算結果吧?其實相當有趣,在12間上市企業中(見附表),以港鐵相關系數最高,於2008年至2013年期間,數值是0.9935。其他企業除大家樂(341)和堡獅龍(592)外,其餘相關系數都逾0.9,非常接近「1」這個完全相關水平,反映這些企業收入與內地訪港旅客人數有著明顯線性關係。
換句話說,近年內地旅客訪港人數上升,他們的收入也隨之上升。由此推斷,若旅客人數下跌,他們的收入也下跌。此外,若看化妝品行業,莎莎和卓悅(653)相關系數都較其他行業高,反映他們的收入較依賴自由行。其他如百貨行業的利福(1212),酒店行業的美麗華(071),及珠寶手飾行業的六福和周大福,其系數都高於0.9,反映這些行業較依賴自由行。至於飲食行業較特別,翠華相關系數較大家樂高,結果顯示前者相對較後者依賴自由行。但若看以最近3個財政年度計算的相關系數,大家樂的數值升至0.9859,顯示他們近年的收入也傾向依賴自由行。
至於服飾行業的差別較大,I.T系數最高,利邦(891)雖較低,但也逾0.9,堡獅龍則只有0.8028,依賴自由行程度相對較少。不過,若進一步看看以最近3個財政年度計算的相關系數,I.T系數降至0.9486,反映收入依賴自由行的程度於近年減少些。
反觀利邦和堡獅龍系數卻升,顯示收入依賴自由行的程度增加。從分析推斷,若削減自由行人數,以上各零售行業收入無可避免受影響,無一幸免。所謂花無百日紅,各零售企業是否應想一想,如何減少依賴自由行?
文章來源:am730 2014-6-17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4年6月15日星期日
如何面對國內會計本地化三部曲:評估後果
續上:如何面對國內會計本地化三部曲:了解前因
就國家財政部擬對境內審計活動設限,禁止境外會計師在華進行審計工作。不少同業擔心,新例一旦實施將摧毀整個會計行業。不過,部份朋友不以為然 ,認為新例影響有限,皆因從事審計的會計從業員人數不多,況且只有在港上市的國內企業,其審計才受新例約束,因此後果不會那麼嚴重。
真的可以如此樂觀嗎?口講無憑,引用數字最實際,我們就先來計計數。首先,香港從事會計工作的人數是多少?當中有多少是審計,又有多少需要經常到內地工作呢?職業訓練局對會計業每兩年進行一次人力調查,根據他們最新發表的《會計業2013年人力調查報告》,截至於2013年1月,全港會計從業員合共有10.1萬人,當中約有21%,即是2.1萬人於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當中需要到內地工作的則有3442人,佔核數界別人數約16%。雖然統計是一年前進行,但相信與目前情況不遠相差很遠,假設一旦新例實施後,這批同業被逼裁走,他們能否重投審計行業呢?根據報告對職位空缺的統計,同期會計師事務所的空缺只有402個,根本吸納不了這批回流同業。
所謂「不打東家打西家」,會計行業界別甚多,而且審計專才見多識廣,他們可以轉到其他界別嘛!說得一點也沒有錯,不過,看看其他界別同期的空缺數目,政府部門及資助機構只有119個,商業及服務行業機構好一點有312個,工業機構則可憐兮兮只有14個,即使計入上述會計師事務所的空缺,總數也只有847個。
好了好了,一個行業有新人入行,自然也有舊人離開嘛!的確有的。不過,根據報告推算,2013年的流失人數只有1533人,與職位空缺相加起來,總數也只不過2380個,仍然是吸納不了所有回流同業。還有一點,各大專院校每年都會培訓大量會計畢業生,按報告統計,單是2013/14年度的學位畢業生就有1995人,若計入2711位副學位畢業生,總畢業生人數合共4706人,就算假設一半副學位畢業生選擇升學而不投入人力市場,我們仍有3350位生力軍進入市場。不要忘記,上述統計只是以總人數來衡量,還未考慮不同職級的影響。
寫到這裡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旦新例實施,核數界別的衝擊最大最直接,因為約有16%的核數人員將受影響,到時不少會計師事務所必然縮減規模,在人手過剩的壓力下,影響自然漫延至會計業內其他界別。在供過於求下,新入職人員的工資自然有下調壓力。現在新人已經抱怨入職工資過低,若果工資再度調低,相信很難吸引優秀人才入行。在此情況下,難怪業界對前景感到悲觀。那麼,會計新人應要如何面對?下篇再續。
文章來源:education post 2014-06-13
&&&&&&&&
就國家財政部擬對境內審計活動設限,禁止境外會計師在華進行審計工作。不少同業擔心,新例一旦實施將摧毀整個會計行業。不過,部份朋友不以為然 ,認為新例影響有限,皆因從事審計的會計從業員人數不多,況且只有在港上市的國內企業,其審計才受新例約束,因此後果不會那麼嚴重。
真的可以如此樂觀嗎?口講無憑,引用數字最實際,我們就先來計計數。首先,香港從事會計工作的人數是多少?當中有多少是審計,又有多少需要經常到內地工作呢?職業訓練局對會計業每兩年進行一次人力調查,根據他們最新發表的《會計業2013年人力調查報告》,截至於2013年1月,全港會計從業員合共有10.1萬人,當中約有21%,即是2.1萬人於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當中需要到內地工作的則有3442人,佔核數界別人數約16%。雖然統計是一年前進行,但相信與目前情況不遠相差很遠,假設一旦新例實施後,這批同業被逼裁走,他們能否重投審計行業呢?根據報告對職位空缺的統計,同期會計師事務所的空缺只有402個,根本吸納不了這批回流同業。
所謂「不打東家打西家」,會計行業界別甚多,而且審計專才見多識廣,他們可以轉到其他界別嘛!說得一點也沒有錯,不過,看看其他界別同期的空缺數目,政府部門及資助機構只有119個,商業及服務行業機構好一點有312個,工業機構則可憐兮兮只有14個,即使計入上述會計師事務所的空缺,總數也只有847個。
好了好了,一個行業有新人入行,自然也有舊人離開嘛!的確有的。不過,根據報告推算,2013年的流失人數只有1533人,與職位空缺相加起來,總數也只不過2380個,仍然是吸納不了所有回流同業。還有一點,各大專院校每年都會培訓大量會計畢業生,按報告統計,單是2013/14年度的學位畢業生就有1995人,若計入2711位副學位畢業生,總畢業生人數合共4706人,就算假設一半副學位畢業生選擇升學而不投入人力市場,我們仍有3350位生力軍進入市場。不要忘記,上述統計只是以總人數來衡量,還未考慮不同職級的影響。
寫到這裡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旦新例實施,核數界別的衝擊最大最直接,因為約有16%的核數人員將受影響,到時不少會計師事務所必然縮減規模,在人手過剩的壓力下,影響自然漫延至會計業內其他界別。在供過於求下,新入職人員的工資自然有下調壓力。現在新人已經抱怨入職工資過低,若果工資再度調低,相信很難吸引優秀人才入行。在此情況下,難怪業界對前景感到悲觀。那麼,會計新人應要如何面對?下篇再續。
文章來源:education post 2014-06-13
&&&&&&&&
Labels:
Education Post《專.業.人-會計篇》
2014年6月12日星期四
中航工業副業較正職出色
最近無意中翻閱中航工業(232)年報,發現其董事會成員的學歷非常高。他們目前有9位董事,包括5位執董,一位非執董和3位獨立非執董,全部都擁有學士學位,當中8位更具備碩士資格。不單如此,其中4位是高級會計師或註冊會計師,兩位是高級工程師,認真厲害。
此外,中航工業業績也很特別,2013年收益僅4,797.9萬元,但年內純利竟高達3.97億元,純利是收益的8倍。更特別的是,去年收益按年減45.1%,純利反而增加9.9%,為甚麼?
純利之所以高於收益,主要是「副業」較「正職」更賺錢。按年報披露,中航工業主要業務是「針織及紡織業務」和「航空技術相關業務」。或許先講前者,由於行業不景氣,去年收到的訂單較2012年減少,銷售量跌29.2%至2,219噸。若將營業額除以銷售量,2013年單價是每噸21,622元,較2012年減少22.4%。可見因「價量齊跌」,導致針織及紡織業務營業額按年跌45.1%至4,797.9萬元。
等等,此數不就是該集團去年整體收益嗎?既然如此,莫非航空技術相關業務沒有收益?說得對,不單是去年,2012年也是零。為甚麼?按年報解釋,因其「EC120」項目沒有盈虧。故事有點複雜,細心研究年報也只能了解個大概。原來EC120是一款多用途直升機型號,此項目早於1992年成立,目的是開發、製造及全球經銷這款直升機,參與方包括中航工業主要股東「中航國際」、Eurocopter S.A.及Singapore Aerospace Ltd。於2002年,中航工業向中航國際購入此項目80%應計淨收入權益。換句話說,若中航國際在此項目錄盈利,中航工業可分到當中八成。但雖然此項目於2013年賣出9架直升機,但由於成本和開支與收入剛好相抵,因此去年中航國際在此項目上未能錄得盈虧,連帶中航工業也未能錄得任何收益。
還有一點,於中航工業而言,此項目歸類為「可供出售的財務資產」,截至2013年12月底,中航工業投資於此項目的成本為3,975.9萬元。可是,考慮到項目的未來盈利及現金流入,中航工業已將此項資產作出全數減值撥備,換句說話,此項資產的帳面值已經是零。
既然兩項「正職」不賺錢,「副業」又如何?看看損益表主要有3項,包括「分佔合營公司盈利」、「出售聯營公司之利潤」,及「出售可供出售的投資之淨利潤」。先講合營公司,相關公司是「四維遙感」,目前持有一項營運航空技術業務之投資。不過,中航工業並非該公司股東,只持該公司69.4%股本權益的若干經濟收益權,故這項投資被歸類為合營公司,並以權益會計法入帳。於去年,這項投資向中航工業貢獻6,083.9萬元溢利,雖然較2012年減少73.5%,但所佔金額卻高於「正職」全年營業額。
接著是出售聯營公司,去年中航工業以3.4億元代價出售旗下新寶集團全部權益,買家為「天下圖」。由於部分代價是以買家可換股債券和遞延可換股債券,按公平值入帳並減去該項投資的帳面值後,埋單計數獲利高達3.58億元。
最後是投資的淨利潤,於2010年之前,中航工業持有一些非上市的股本證券投資。於2009年,該批證券的帳面值只有3,323.1萬元。到了2010年,該批證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允值隨即增加至1.87億元,之後陸續分批出售,直至2013年全數沽出。出售該批證券的利潤甚豐,單是2012年和2013年就分別獲利2.23億元和1.4億元。
從以上可見,中航工業的「副業」較「正職」賺錢,相信與投資眼光不無關係,不知是否與管理層擁有會計師資格有關?此外,於本年4月,他們透露已開始從事貿易業務,目前的範圍主要是電子元器件、電子產品及金屬材料等,這項「正職」能否做得出色,我們拭目以待。
題外話,翻看年報第134至135頁的附註,四維遙感財務數值的單位應該印錯了吧?以2013年的投資之帳面值為例,怎會只有339,150元那麼少?單位看來應是「千港元」吧?此外,第141至143頁關於聯營公司權益的數值,似乎也有相同情況,希望他們注意並且跟進。
文章來源:am730 2014-06-12
&&&&&&&&
此外,中航工業業績也很特別,2013年收益僅4,797.9萬元,但年內純利竟高達3.97億元,純利是收益的8倍。更特別的是,去年收益按年減45.1%,純利反而增加9.9%,為甚麼?
純利之所以高於收益,主要是「副業」較「正職」更賺錢。按年報披露,中航工業主要業務是「針織及紡織業務」和「航空技術相關業務」。或許先講前者,由於行業不景氣,去年收到的訂單較2012年減少,銷售量跌29.2%至2,219噸。若將營業額除以銷售量,2013年單價是每噸21,622元,較2012年減少22.4%。可見因「價量齊跌」,導致針織及紡織業務營業額按年跌45.1%至4,797.9萬元。
等等,此數不就是該集團去年整體收益嗎?既然如此,莫非航空技術相關業務沒有收益?說得對,不單是去年,2012年也是零。為甚麼?按年報解釋,因其「EC120」項目沒有盈虧。故事有點複雜,細心研究年報也只能了解個大概。原來EC120是一款多用途直升機型號,此項目早於1992年成立,目的是開發、製造及全球經銷這款直升機,參與方包括中航工業主要股東「中航國際」、Eurocopter S.A.及Singapore Aerospace Ltd。於2002年,中航工業向中航國際購入此項目80%應計淨收入權益。換句話說,若中航國際在此項目錄盈利,中航工業可分到當中八成。但雖然此項目於2013年賣出9架直升機,但由於成本和開支與收入剛好相抵,因此去年中航國際在此項目上未能錄得盈虧,連帶中航工業也未能錄得任何收益。
還有一點,於中航工業而言,此項目歸類為「可供出售的財務資產」,截至2013年12月底,中航工業投資於此項目的成本為3,975.9萬元。可是,考慮到項目的未來盈利及現金流入,中航工業已將此項資產作出全數減值撥備,換句說話,此項資產的帳面值已經是零。
既然兩項「正職」不賺錢,「副業」又如何?看看損益表主要有3項,包括「分佔合營公司盈利」、「出售聯營公司之利潤」,及「出售可供出售的投資之淨利潤」。先講合營公司,相關公司是「四維遙感」,目前持有一項營運航空技術業務之投資。不過,中航工業並非該公司股東,只持該公司69.4%股本權益的若干經濟收益權,故這項投資被歸類為合營公司,並以權益會計法入帳。於去年,這項投資向中航工業貢獻6,083.9萬元溢利,雖然較2012年減少73.5%,但所佔金額卻高於「正職」全年營業額。
接著是出售聯營公司,去年中航工業以3.4億元代價出售旗下新寶集團全部權益,買家為「天下圖」。由於部分代價是以買家可換股債券和遞延可換股債券,按公平值入帳並減去該項投資的帳面值後,埋單計數獲利高達3.58億元。
最後是投資的淨利潤,於2010年之前,中航工業持有一些非上市的股本證券投資。於2009年,該批證券的帳面值只有3,323.1萬元。到了2010年,該批證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允值隨即增加至1.87億元,之後陸續分批出售,直至2013年全數沽出。出售該批證券的利潤甚豐,單是2012年和2013年就分別獲利2.23億元和1.4億元。
從以上可見,中航工業的「副業」較「正職」賺錢,相信與投資眼光不無關係,不知是否與管理層擁有會計師資格有關?此外,於本年4月,他們透露已開始從事貿易業務,目前的範圍主要是電子元器件、電子產品及金屬材料等,這項「正職」能否做得出色,我們拭目以待。
題外話,翻看年報第134至135頁的附註,四維遙感財務數值的單位應該印錯了吧?以2013年的投資之帳面值為例,怎會只有339,150元那麼少?單位看來應是「千港元」吧?此外,第141至143頁關於聯營公司權益的數值,似乎也有相同情況,希望他們注意並且跟進。
文章來源:am730 2014-06-12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
聯合能源油田壽命
自從寫這個專欄以來,除了學到不少新知識外,也認識了不少讀者朋友。最近又多了一位,就是聯合能源(467)的CFO彭先生。彭兄來函說,如對聯合有興趣,可以找他提供資料。坦白講,初時並不抱有任何期望,皆因近年收過不少類似的邀請,但每次如言向對方提出問題時,只要稍為問得詳細一點,通常都回覆說不方便提供。不過,由於不熟悉上游能源行業,故此很有興趣了解多些,所以翻閱了聯合的年報後,便列出了幾個問題給彭兄。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收到詳盡回覆。
或許先講點背景,聯合是上游能源公司,主要生產石油和天然氣,2013年的業績亮麗,收入按年增加49%,至47.88億元,純利則增加47.8%,至11.74億元。他們目前有兩個大型項目,包括中國遼河油田和巴基斯坦油氣田。這些能源類股份,投資大,盈利高是自然的事,反而很想了解一下鮮為人知的一面:項目壽命。
利用年報提供的數據做了個簡單分析,首先是中國遼河項目,於2013年,油田的平均淨日產量是1,634桶,一年就是60萬桶。以此與探明儲量2,830萬桶相除,得出的油田壽命有47.5年。
雖然仍有很長日子,但是看到一個現象,產量上升的速度較探明儲量快很多,按照今年4月發出的營運指引,目前的平均淨日產量已增至1,800至1,900桶,若以1,900桶去計算,項目壽命將再減少至40.8年。其實這不是現在才發生,利用過去兩年的數據計一計,項目壽命不斷縮減,2011年還有92.2年,2012年已跌至54.4年。
最令人擔心的是,年報還提到希望於5年內,將日產量提升至3,000桶以上,若果探明儲量追不上,是否意味項目的壽命將會進一步縮短?
就此問了彭兄,原來這是他們的策略。此項目其實是與中國石油簽署的生產合約,年期為25年,到目前為止,項目年期還餘下20年。為了獲取最大利潤,所以他們正設法加快生產速度,目標是要把油田壽命降至比餘下合約期為短。如此看來,情況是否有點像吃「放題」,要在限時之內盡量去吃才能回本?
其實該區自七十年代起已經開始勘探,並且生產至今,計一計已經逾40年歷史。彭兄解釋說,合約覆蓋的產油區不會再進行勘探,因此預期儲量在未來幾年不會大幅上升。要強調一點,壽命縮短主要是生產速度快,儲量實際上是上升的。
以去年為例,年初是2,650萬桶,年底是2,830萬桶,加上年內生產了60萬桶,去年儲量實際新增了240萬桶。有趣的是,所謂儲量原來是推算出來的,其估算的起點是地下的「地質儲量」,然後再按產品的售價和生產成本計算。由於近年油價上升,以及聯合推出措施令生產成本下降,因此儲量不跌反升。
接著是巴基斯坦項目。依樣畫葫蘆去計算,發現項目壽命不斷增加,2011年是3.7年,2012年是3.8年,2013年是5.7年。可是,年期那麼短,是否能夠回本?彭兄透露,有別於遼河油田,此項目需要勘探和開發,目前的儲量只代表已發現的部分,項目還包括一大片未勘探的土地。這裡的所謂儲量也有講究,只有指超過九成機會能夠產出的,才會計算入儲量。2013年的儲量年期由3.8年增加到5.7年,原因是年內有4,600萬桶新發現。
此外,產量同時由2012年的900萬桶增加到2013年的1,230萬桶。如果按今年4月發出的營運指引,產量將進一步提升到平均每天4.5萬桶,即一年1,643萬桶,若按2013年底的儲量7,000萬桶計算,儲量年期將會縮短至4.3年。因此,他們除了提升的產量之餘,還會加強勘探讓新增儲量加倍上升。難怪聯合的勘探開支於去年增加52.8%,至3.32億元了。這樣看來,此項開支於未來將會有持續增加。
說到勘探,根據年報披露,去年開支主要是用於「巴基斯坦三維地震研究」。看到「地震」二字,自然勾起瓜瓜的內審神經,故此還煞介有事地問彭兄所謂何事。原來該研究是利用炸藥做出地震波,並利用儀器收集其反射,從而估計大型油氣田的位置所在,是勘探前的初步工作。說來慚愧,還以為他們擔心那裡會發生地震,因而進行研究去看發生的機會率,認真慚愧!
文章來源:am730 2014-06-10
&&&&&&&&
或許先講點背景,聯合是上游能源公司,主要生產石油和天然氣,2013年的業績亮麗,收入按年增加49%,至47.88億元,純利則增加47.8%,至11.74億元。他們目前有兩個大型項目,包括中國遼河油田和巴基斯坦油氣田。這些能源類股份,投資大,盈利高是自然的事,反而很想了解一下鮮為人知的一面:項目壽命。
利用年報提供的數據做了個簡單分析,首先是中國遼河項目,於2013年,油田的平均淨日產量是1,634桶,一年就是60萬桶。以此與探明儲量2,830萬桶相除,得出的油田壽命有47.5年。
雖然仍有很長日子,但是看到一個現象,產量上升的速度較探明儲量快很多,按照今年4月發出的營運指引,目前的平均淨日產量已增至1,800至1,900桶,若以1,900桶去計算,項目壽命將再減少至40.8年。其實這不是現在才發生,利用過去兩年的數據計一計,項目壽命不斷縮減,2011年還有92.2年,2012年已跌至54.4年。
最令人擔心的是,年報還提到希望於5年內,將日產量提升至3,000桶以上,若果探明儲量追不上,是否意味項目的壽命將會進一步縮短?
就此問了彭兄,原來這是他們的策略。此項目其實是與中國石油簽署的生產合約,年期為25年,到目前為止,項目年期還餘下20年。為了獲取最大利潤,所以他們正設法加快生產速度,目標是要把油田壽命降至比餘下合約期為短。如此看來,情況是否有點像吃「放題」,要在限時之內盡量去吃才能回本?
其實該區自七十年代起已經開始勘探,並且生產至今,計一計已經逾40年歷史。彭兄解釋說,合約覆蓋的產油區不會再進行勘探,因此預期儲量在未來幾年不會大幅上升。要強調一點,壽命縮短主要是生產速度快,儲量實際上是上升的。
以去年為例,年初是2,650萬桶,年底是2,830萬桶,加上年內生產了60萬桶,去年儲量實際新增了240萬桶。有趣的是,所謂儲量原來是推算出來的,其估算的起點是地下的「地質儲量」,然後再按產品的售價和生產成本計算。由於近年油價上升,以及聯合推出措施令生產成本下降,因此儲量不跌反升。
接著是巴基斯坦項目。依樣畫葫蘆去計算,發現項目壽命不斷增加,2011年是3.7年,2012年是3.8年,2013年是5.7年。可是,年期那麼短,是否能夠回本?彭兄透露,有別於遼河油田,此項目需要勘探和開發,目前的儲量只代表已發現的部分,項目還包括一大片未勘探的土地。這裡的所謂儲量也有講究,只有指超過九成機會能夠產出的,才會計算入儲量。2013年的儲量年期由3.8年增加到5.7年,原因是年內有4,600萬桶新發現。
此外,產量同時由2012年的900萬桶增加到2013年的1,230萬桶。如果按今年4月發出的營運指引,產量將進一步提升到平均每天4.5萬桶,即一年1,643萬桶,若按2013年底的儲量7,000萬桶計算,儲量年期將會縮短至4.3年。因此,他們除了提升的產量之餘,還會加強勘探讓新增儲量加倍上升。難怪聯合的勘探開支於去年增加52.8%,至3.32億元了。這樣看來,此項開支於未來將會有持續增加。
說到勘探,根據年報披露,去年開支主要是用於「巴基斯坦三維地震研究」。看到「地震」二字,自然勾起瓜瓜的內審神經,故此還煞介有事地問彭兄所謂何事。原來該研究是利用炸藥做出地震波,並利用儀器收集其反射,從而估計大型油氣田的位置所在,是勘探前的初步工作。說來慚愧,還以為他們擔心那裡會發生地震,因而進行研究去看發生的機會率,認真慚愧!
文章來源:am730 2014-06-10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4年6月5日星期四
阿里巴巴企業結構風險
阿里巴巴最終選擇在美國上市,各方最關心的自然離不開其估值及早前鬧得熱烘烘的合夥人制度。但瓜瓜想探討他們的企業架構風險。
或許先說點背景資料,按照中國法例,某些受限行業包括互聯網,經營者需是中國公民或內資企業。若希望在中國境外上市,目前流行架構是VIE。甚麼來的?VIE是Variable interest entity簡寫,中文譯作「可變權益實體」。其實VIE與一般子公司無異,其帳目也併入集團合併財務報表,不同之處在於其股權並非由集團直接持有,而是找信得過的人代勞,如創辦人和公司高層。同時,集團與他們簽訂一連串協議。以阿里巴巴為例,協議包括借款、優先購股權、投票表決權和股權抵押等,目的讓集團能有效控制VIE。不單如此,集團還會在內地成一家外商獨資公司,為VIE提供獨家服務,VIE盈利可名正言順以服務費形式支付給外商獨資公司。
自科技行業興起以來,不少內地企業通過此法到外地上市,新浪(NASDAQ:SINA)是當中佼佼者,很多外資也藉此法進入內地受限行業。因此有人形容此等安排為「走法律罅」。但這是有法律風險的,雖然中國法例未有明文禁止,但始終有違受限行業必須為內資的原意,一旦中國政府說不許,此等安排就會無效。然而,多年來相安無事,情況好比一個蜜蜂窩,你不去捅它便不會有即時危險。
但偏偏早前它就被捅了一下,說的是2011年支付寶股權爭議。當時支付寶仍是阿里巴巴集團的VIE。但當年為了讓支付寶順利取得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阿里巴巴終止對支付寶的VIE關係,將其股權轉移至一家名為「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的內資公司內,馬雲則是該公司主要持有人。阿里巴巴當時解釋說,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牌照持有人必須是百分百內資,故不得不轉移。有趣的是,第一批獲得牌照的公司中有一、兩家是疑似外資背景。更重要的是,雅虎當時聲稱股權轉移前並不知情,且未獲阿里巴巴董事會和股東批准,阿里巴巴其後否認。無論誰是誰非,在整個事件上,阿里巴巴最為人詬病之處就是先終止VIE關係,然後才與雅虎等股東商討補償,馬雲當時也面對不少批評和指責。不單如此,此事還引起商務部注意,決定對VIE這種架構進行調研,當時令不少採用此法的企業擔心不已。
現在阿里巴巴上市,看看他們向美國證監會呈交的文件,內裡清楚顯示他們仍採用VIE方式。這難免令人擔心,類似支付寶事件會否重演。要知道VIE靠的其實只是幾紙合約,說到底還是講個「信」字。VIE持有人一旦單方面終止協議,集團得花時間和資源打官司,藉以強制協議執行去保障權益。既然有此前科,若你是小股東會如何想?還有一點,若果換了是其他普通公司,股東不滿董事表現可提出罷免,可是在合夥人制度下,阿里巴巴的股東想撤換董事並不容易,因為由合夥人提名的董事,只有合夥人才能罷免。
瓜瓜在危言聳聽?當然不是!上述各項風險皆在上市文件的風險因素中找到。但阿里巴巴的營運表現正是如日中天,2013年全年收入達到345.1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純利則有85億元,收入及純利過去3年平均增長分別有73%和202%。若撇開股份基礎開支及一次性開支,去年純利將是133.95億元。以此計,溢利率高達38.8%,即每收到100元收入,阿里巴巴能賺到38.8元。盈利能力如此高,又有誰會理會這些企業結構風險?此外,VIE對阿里巴巴集團的影響並不算高,例如資產,截至去年12月底只佔總資產約17%;如收入,截至去年12月底的9個月,來自VIE金額只佔集團總收入約11.1%。
話雖如此,現在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若類似支付寶的爭議再度發生,管理層被小股東控告的機會相信不會低。說到底,美國市場對雙重股權制較為寬容,因為人家有集體訴訟制度,香港是羨慕不來的。
文章來源:am730 2014-06-05
&&&&&&&&
或許先說點背景資料,按照中國法例,某些受限行業包括互聯網,經營者需是中國公民或內資企業。若希望在中國境外上市,目前流行架構是VIE。甚麼來的?VIE是Variable interest entity簡寫,中文譯作「可變權益實體」。其實VIE與一般子公司無異,其帳目也併入集團合併財務報表,不同之處在於其股權並非由集團直接持有,而是找信得過的人代勞,如創辦人和公司高層。同時,集團與他們簽訂一連串協議。以阿里巴巴為例,協議包括借款、優先購股權、投票表決權和股權抵押等,目的讓集團能有效控制VIE。不單如此,集團還會在內地成一家外商獨資公司,為VIE提供獨家服務,VIE盈利可名正言順以服務費形式支付給外商獨資公司。
自科技行業興起以來,不少內地企業通過此法到外地上市,新浪(NASDAQ:SINA)是當中佼佼者,很多外資也藉此法進入內地受限行業。因此有人形容此等安排為「走法律罅」。但這是有法律風險的,雖然中國法例未有明文禁止,但始終有違受限行業必須為內資的原意,一旦中國政府說不許,此等安排就會無效。然而,多年來相安無事,情況好比一個蜜蜂窩,你不去捅它便不會有即時危險。
但偏偏早前它就被捅了一下,說的是2011年支付寶股權爭議。當時支付寶仍是阿里巴巴集團的VIE。但當年為了讓支付寶順利取得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阿里巴巴終止對支付寶的VIE關係,將其股權轉移至一家名為「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的內資公司內,馬雲則是該公司主要持有人。阿里巴巴當時解釋說,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牌照持有人必須是百分百內資,故不得不轉移。有趣的是,第一批獲得牌照的公司中有一、兩家是疑似外資背景。更重要的是,雅虎當時聲稱股權轉移前並不知情,且未獲阿里巴巴董事會和股東批准,阿里巴巴其後否認。無論誰是誰非,在整個事件上,阿里巴巴最為人詬病之處就是先終止VIE關係,然後才與雅虎等股東商討補償,馬雲當時也面對不少批評和指責。不單如此,此事還引起商務部注意,決定對VIE這種架構進行調研,當時令不少採用此法的企業擔心不已。
現在阿里巴巴上市,看看他們向美國證監會呈交的文件,內裡清楚顯示他們仍採用VIE方式。這難免令人擔心,類似支付寶事件會否重演。要知道VIE靠的其實只是幾紙合約,說到底還是講個「信」字。VIE持有人一旦單方面終止協議,集團得花時間和資源打官司,藉以強制協議執行去保障權益。既然有此前科,若你是小股東會如何想?還有一點,若果換了是其他普通公司,股東不滿董事表現可提出罷免,可是在合夥人制度下,阿里巴巴的股東想撤換董事並不容易,因為由合夥人提名的董事,只有合夥人才能罷免。
瓜瓜在危言聳聽?當然不是!上述各項風險皆在上市文件的風險因素中找到。但阿里巴巴的營運表現正是如日中天,2013年全年收入達到345.1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純利則有85億元,收入及純利過去3年平均增長分別有73%和202%。若撇開股份基礎開支及一次性開支,去年純利將是133.95億元。以此計,溢利率高達38.8%,即每收到100元收入,阿里巴巴能賺到38.8元。盈利能力如此高,又有誰會理會這些企業結構風險?此外,VIE對阿里巴巴集團的影響並不算高,例如資產,截至去年12月底只佔總資產約17%;如收入,截至去年12月底的9個月,來自VIE金額只佔集團總收入約11.1%。
話雖如此,現在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若類似支付寶的爭議再度發生,管理層被小股東控告的機會相信不會低。說到底,美國市場對雙重股權制較為寬容,因為人家有集體訴訟制度,香港是羨慕不來的。
文章來源:am730 2014-06-05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4年6月4日星期三
忘了?忘不了!
忘了?當然忘不了!在今天這個日子,與大家重溫這一首歌。
千杯酒已喝下去 都不醉
何況秋風秋雨 幾多不對說在你口裡
但也不感觸一句 淚眼已吹乾
無夢再期望
山不再崎嶇 但背影伴你疲累相對
沙不怕風吹 在某天定會凝聚
若我可再留下來
逼不得已唱下去 的歌裡
還有多少心碎 可否不要往後再倒退
讓我不唏噓一句 白髮已凔桑
無力在回望
山不再崎嶇 但背影伴你疲累相對
沙不怕風吹 在某天定會凝聚
若我可再留下來
白髮已凔桑 無力在回望
山不再崎嶇 但背影伴你疲累相對
沙不怕風吹 在某天定會凝聚
若我可再留下來
山不再崎嶇 但背影伴你疲累相對
沙不怕風吹 在某天定會凝聚
若我可再留下來
千杯酒已喝下去 都不醉
何況秋風秋雨 幾多不對說在你口裡
但也不感觸一句 淚眼已吹乾
無夢再期望
山不再崎嶇 但背影伴你疲累相對
沙不怕風吹 在某天定會凝聚
若我可再留下來
逼不得已唱下去 的歌裡
還有多少心碎 可否不要往後再倒退
讓我不唏噓一句 白髮已凔桑
無力在回望
山不再崎嶇 但背影伴你疲累相對
沙不怕風吹 在某天定會凝聚
若我可再留下來
白髮已凔桑 無力在回望
山不再崎嶇 但背影伴你疲累相對
沙不怕風吹 在某天定會凝聚
若我可再留下來
山不再崎嶇 但背影伴你疲累相對
沙不怕風吹 在某天定會凝聚
若我可再留下來
2014年6月3日星期二
續談匯源果汁
早前寫了篇關於匯源果汁(1886)的文章,當中探討過他們去年的中期業績,發現全靠政府補助撐起。最近見到年報已經刊發,因此翻看一下,看看情況是否仍然持續。匆匆看了看損益表,去年收益增加13.1%,至45.04億元(人民幣,下同),純利增加1,353.1%,至2.35億元,表面看來相當不錯嘛!可是細看報表附註,年內收到的政府補助竟然高達2.25億元,並且已計入其他收入當中。換句話說,若撇除補助,純利其實只有1,064.4萬元。這還未止,由於匯源去年出售了兩個廠房,因此獲得4.26億元收益,若再扣除此特殊項目,去年核心業務實際上是虧損4.15億元。
其實將歷年純利減去政府補助和特殊收益,發覺均有下跌趨勢,例如2009年的年度溢利是2.33億元,扣除1,680.7萬元政府補助後,實際溢利有2.17億元。到了2010年和2012年,由於政府補助分別上升至1.08億元和2.01億元,實際溢利分別只有9,008.1萬元和1.1億元。情況在2012年出現逆轉,年度溢利有1,615.9萬元,減去2.51億元政府補助和7,043萬元其他收益後,該年實際出現3.05億元虧損。這就不禁令人擔心,政府一旦削減甚至取消補助,匯源營運將會如何。
為甚麼弄到如斯田地?四個字,入不敷支。論收入,其實過去5年度節節上升,以2009年和2013年來計算,每年平均增長有11.8%。毛利的情況也差不多,過去5年平均增幅有7.4%。不過,開支的升幅卻更高,因此利潤被蠶食。以去年為例,去年毛利增加了25.4%至13.98億元。可是,銷售及營銷開支大升27.4%,至12.49億元,行政開支急升49%至4.14億元,未計其他收入和開支,去年就已錄得2.64億元經營虧損。不單如此,兩者佔收益的百分比也顯著上升,於2012年,在每100元收益當中,24.6元是用在銷售及營銷開支,7元用於行政開支。到了2013年,兩者分別增加至27.7元和9.2元。
經營開支增加,最主要是廣告及其他營銷開支上升了54%至8.3億元,以及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上升21.5%至4.41億元,不過年報未有解釋原因。在眾多開支當中,有兩項是比較扎眼,包括應收帳減值和存貨減值,前者去年飆升了939.5%至7,441萬元,後者則增加42.4%至4,232.7萬元。之所以惹來注目,除了關係到流動資金外,還因涉及信貸風險管理和存貨管理。
應收帳分貿易和其他兩類,由於去年的減值撥備分別增加了4,129.9萬元和3,311.1萬元,因此令減值開支增加。看看應收貿易帳的帳齡,約有32%超過了6個月。可是,2012年同期只有9.9%,反映信貸風險似乎有惡化跡象。至於其他應收帳,年報沒有解釋撥備增加的原因,但看數值大小,估計與出售土地使用權或附屬公司的應收款有關。
帳齡延長,應收貿易帳款周轉期相信不會好到那裡去。估計沒有錯,按年報披露,去年周轉期增加了18天,至91天。可幸的是,由於原材料周轉期減少42天,至142天,成品周轉期降了10天,至12天,因此令資金回籠時間共縮短了34天,至245天。換句話說,產品由生產至賣出的時期加快。可是,不知何因,同期的應付貿易帳款周轉期跌了58天,至127天,導致現金周轉期升24天,至118天,顯示流動資金壓力增加。
至於存貨減值增加,年報也沒有解釋原因,究竟涉及的是原林料、製成品還是耗材,目前無法知道。不過,若將減值虧損與存貨金額相除,2012年是1.9%,2013年卻上升至3.2%,反映較多存貨需要減值。雖然相對來說仍不算是高水平,但需要留意往後會否惡化。
記得在去年底,匯源以59.66億元代價,向其主席購入濃縮果汁及果漿生產業務嗎?按年報披露,此項業務的可識別淨資產總值是21.91億元,佔總代價約36.7%,餘下的37.75億元,或63.3%代價則是商譽。換句話說,匯源以超過1.7倍溢價來購買此業務。
有趣的是,假設此業務於年頭併入匯源,集團的純利將會是2.95億元。將此數與目前的2.35億元純利相減,此業務去年的純利估計是6,000萬元。即是說,付出了的商譽,需要接近63年才能回本。當然,這樣並不準確,因為計算是假設一切不變,也沒有考慮協同效應和貼現等因素。究竟是貴是平,留待讀者自行判斷吧。
文章來源:am730 2014-06-03
&&&&&&&&
其實將歷年純利減去政府補助和特殊收益,發覺均有下跌趨勢,例如2009年的年度溢利是2.33億元,扣除1,680.7萬元政府補助後,實際溢利有2.17億元。到了2010年和2012年,由於政府補助分別上升至1.08億元和2.01億元,實際溢利分別只有9,008.1萬元和1.1億元。情況在2012年出現逆轉,年度溢利有1,615.9萬元,減去2.51億元政府補助和7,043萬元其他收益後,該年實際出現3.05億元虧損。這就不禁令人擔心,政府一旦削減甚至取消補助,匯源營運將會如何。
為甚麼弄到如斯田地?四個字,入不敷支。論收入,其實過去5年度節節上升,以2009年和2013年來計算,每年平均增長有11.8%。毛利的情況也差不多,過去5年平均增幅有7.4%。不過,開支的升幅卻更高,因此利潤被蠶食。以去年為例,去年毛利增加了25.4%至13.98億元。可是,銷售及營銷開支大升27.4%,至12.49億元,行政開支急升49%至4.14億元,未計其他收入和開支,去年就已錄得2.64億元經營虧損。不單如此,兩者佔收益的百分比也顯著上升,於2012年,在每100元收益當中,24.6元是用在銷售及營銷開支,7元用於行政開支。到了2013年,兩者分別增加至27.7元和9.2元。
經營開支增加,最主要是廣告及其他營銷開支上升了54%至8.3億元,以及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上升21.5%至4.41億元,不過年報未有解釋原因。在眾多開支當中,有兩項是比較扎眼,包括應收帳減值和存貨減值,前者去年飆升了939.5%至7,441萬元,後者則增加42.4%至4,232.7萬元。之所以惹來注目,除了關係到流動資金外,還因涉及信貸風險管理和存貨管理。
應收帳分貿易和其他兩類,由於去年的減值撥備分別增加了4,129.9萬元和3,311.1萬元,因此令減值開支增加。看看應收貿易帳的帳齡,約有32%超過了6個月。可是,2012年同期只有9.9%,反映信貸風險似乎有惡化跡象。至於其他應收帳,年報沒有解釋撥備增加的原因,但看數值大小,估計與出售土地使用權或附屬公司的應收款有關。
帳齡延長,應收貿易帳款周轉期相信不會好到那裡去。估計沒有錯,按年報披露,去年周轉期增加了18天,至91天。可幸的是,由於原材料周轉期減少42天,至142天,成品周轉期降了10天,至12天,因此令資金回籠時間共縮短了34天,至245天。換句話說,產品由生產至賣出的時期加快。可是,不知何因,同期的應付貿易帳款周轉期跌了58天,至127天,導致現金周轉期升24天,至118天,顯示流動資金壓力增加。
至於存貨減值增加,年報也沒有解釋原因,究竟涉及的是原林料、製成品還是耗材,目前無法知道。不過,若將減值虧損與存貨金額相除,2012年是1.9%,2013年卻上升至3.2%,反映較多存貨需要減值。雖然相對來說仍不算是高水平,但需要留意往後會否惡化。
記得在去年底,匯源以59.66億元代價,向其主席購入濃縮果汁及果漿生產業務嗎?按年報披露,此項業務的可識別淨資產總值是21.91億元,佔總代價約36.7%,餘下的37.75億元,或63.3%代價則是商譽。換句話說,匯源以超過1.7倍溢價來購買此業務。
有趣的是,假設此業務於年頭併入匯源,集團的純利將會是2.95億元。將此數與目前的2.35億元純利相減,此業務去年的純利估計是6,000萬元。即是說,付出了的商譽,需要接近63年才能回本。當然,這樣並不準確,因為計算是假設一切不變,也沒有考慮協同效應和貼現等因素。究竟是貴是平,留待讀者自行判斷吧。
文章來源:am730 2014-06-03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4年6月1日星期日
如何面對國內會計本地化三部曲:了解前因
國家財政部擬對境內審計活動設限,禁止包括香港在內的境外會計師在華進行審計工作。消息一出,引起業界廣泛討論,不少朋友擔心新例一旦實施,除了審計風險大增外,更可能摧毀整個香港會計業。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勢,會計從業員應該如何自處?就這個話題,瓜瓜打算連續發表三篇文章,分別是《了解前因》、《評估後果》和《面對挑戰》,希望給年輕的會計同業些少啟發。好了,如題所說,首先了解一下內地會計業本地化的概況。
或許說點背景資料,自上世紀70年代起,內地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對外貿易漸漸頻繁,國內經濟隨之而起飛。會計與經濟活動息息相關,可是,改革初期國內缺乏熟悉國際會計準則的專才,香港靠近內地,而且相對上兩地在語言和文化方面的障礙較少,港籍會計專才自然成為「搶手貨」。及後內地經濟日益蓬勃,不少國內企業紛紛到外地發展業務,大量國內企業更來港上市,令會計人才需求更加殷切,愈來愈多港籍會計專才到內地發展。不過,即使港籍專才如何熟悉內地情況和法律法規,始終及不上土生土長的國內專才,加上聘請國內人員的成本較低,會計人才本地化就變得順理成章。
其實國內的會計業早已實行本地化多年,早於1991年,國家已開始實行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制度,為國家培育會計專才。不說別的,單是內地會計師數目,近年就不斷高攀升。例如2010年,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個人會員人數是17.8萬,.到了2013年已經增至20萬。
除了國家政策外,於內地營運的外資企業,對培育當地會計專才的貢獻也不少。外資進入內地初期,主管和經理級的職位多由外籍專才出任,基層職位則是內地專才。不過,隨著國內人才供應愈來愈多,內地專才漸漸取代外籍專才,加上國內本地企業日漸壯大,他們紛紛以高薪從外資手中挖走人才,外資為了填補空缺又不斷培訓新人,在此情況下,國內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專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此外,近年國內經濟發展比外國好,不少企業將經營重點由出口外銷轉移到國內內銷。換句話說,以前內地企業只會將生產工序放在國內,現在連銷售也一樣,企業的兩個最重要營運都在國內,包括會計在內的支援部門,自然也會轉到國內去。
其實專才本地化是自然不過的現象,不單是內地獨有,全世界都是如此。例如我們的特區政府,未回歸之前,高官多數由英藉人士把持,回歸後則由港人出任。
明白了前因後,我們將會在下一篇評估對我們有甚麼影響。
文章來源:Education post 2014-05-30
&&&&&&&&
或許說點背景資料,自上世紀70年代起,內地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對外貿易漸漸頻繁,國內經濟隨之而起飛。會計與經濟活動息息相關,可是,改革初期國內缺乏熟悉國際會計準則的專才,香港靠近內地,而且相對上兩地在語言和文化方面的障礙較少,港籍會計專才自然成為「搶手貨」。及後內地經濟日益蓬勃,不少國內企業紛紛到外地發展業務,大量國內企業更來港上市,令會計人才需求更加殷切,愈來愈多港籍會計專才到內地發展。不過,即使港籍專才如何熟悉內地情況和法律法規,始終及不上土生土長的國內專才,加上聘請國內人員的成本較低,會計人才本地化就變得順理成章。
其實國內的會計業早已實行本地化多年,早於1991年,國家已開始實行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制度,為國家培育會計專才。不說別的,單是內地會計師數目,近年就不斷高攀升。例如2010年,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個人會員人數是17.8萬,.到了2013年已經增至20萬。
除了國家政策外,於內地營運的外資企業,對培育當地會計專才的貢獻也不少。外資進入內地初期,主管和經理級的職位多由外籍專才出任,基層職位則是內地專才。不過,隨著國內人才供應愈來愈多,內地專才漸漸取代外籍專才,加上國內本地企業日漸壯大,他們紛紛以高薪從外資手中挖走人才,外資為了填補空缺又不斷培訓新人,在此情況下,國內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專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此外,近年國內經濟發展比外國好,不少企業將經營重點由出口外銷轉移到國內內銷。換句話說,以前內地企業只會將生產工序放在國內,現在連銷售也一樣,企業的兩個最重要營運都在國內,包括會計在內的支援部門,自然也會轉到國內去。
其實專才本地化是自然不過的現象,不單是內地獨有,全世界都是如此。例如我們的特區政府,未回歸之前,高官多數由英藉人士把持,回歸後則由港人出任。
明白了前因後,我們將會在下一篇評估對我們有甚麼影響。
文章來源:Education post 2014-05-30
&&&&&&&&
Labels:
Education Post《專.業.人-會計篇》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