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國泰燃油對沖有沒有錯?
油價急跌,航空股受惠。如國泰航空(293)2015年業績,收益雖下滑3.4%至1,023.42億元,但計入對沖虧損後的燃油開支減18.2%及其他開支跌31.1%,即使其餘開支增幅介乎3.4%至9.2%,但整體營業開支減5.8%至956.78億元,令營業溢利多賺50.3%至66.64億元。
國泰未公布業績前,市場焦點放在其油價對沖虧損上。國泰去年下半年為70%燃油做對沖,並將價格鎖定在每桶90美元,但同期布蘭特期油市場平均價僅47.9美元,當時市場估計對沖虧損將達84億元。結果如何?一如所料,去年燃油對沖虧損創新高達84.74億元,較2014年勁升830.2%,不少評論認為國泰對沖失當。這樣批評其實不公平,也不明白對沖作用。國泰之所以為燃油做對沖,目的是要穩定燃油成本,將成本鎖定在某個範圍,避免開支波動而影響盈利。要知道航空公司最大成本是燃油,2015年開支佔總營運開支接近35%,2014年接近40%。
要評價對沖成敗,我們應先看看計入對沖盈虧後的燃油成本是否下降。首先國泰去年燃油成本總額跌37.8%至244.94億元,計入燃油對沖虧損後則減18.2%至329.68億元。但因去年燃油耗油量必未與2014年相同,單靠金額無法得知成本是否真的下降,故我們需計算每個單位的燃油價格。按公告披露,國泰於2015年的耗油量是4,350萬桶,燃油成本與之相除,每桶燃油平均成本為757.89元,較2014年的966.4元減達21.6%。既然每桶燃油成本下降,而且減幅不算低,證明對沖起作用。
當然,你可反駁不做對沖成本將更低,但世上沒有人能預知未來。正如沒有人能預測到石油輸出國(OPEC)不肯減產,也無人估到歐美會全面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進一步推高石油供應。若然國泰不做對沖,但油價卻上升,就會有人質疑為何不做對沖。再者,若將布蘭特原油過去6年的年度平均價(藍線)與國泰未做對沖的平均燃油成本(灰線)對比,就會發現布蘭特原油波幅比率(即最高和最低價的差異除以最低價)為53%,國泰略低,僅45%。若然計入對沖盈虧的平均燃油成本(橙線),國泰的波幅比率即時減至26%。可見相對市場油價而言,對沖後的燃油成本較沒有對沖穩定,顯示國泰的對沖達到穩定的目標。
有說其他不做燃油對沖的航空公司不用承擔對沖虧損,這是因為大家只將注意力放在油價下跌上,忘記油價上升對成本的影響。以中國東方航空(670)為例,他們未有為燃油做對沖,由2010年至2014年燃油平均成本介乎每桶118.75美元和164.91美元,波幅比率為39%,與布蘭特原油同期的波幅比率41%比較,只略低2個百分點。反觀國泰,計入對沖盈虧後成本的波幅比率於同期只有35%,比東方航空低4個百分點,顯示國泰的成本較東方航空穩定。
此外,也有評論認為航空公司已徵收燃油附加費,質疑做對沖是多此一舉。由於國泰未有披露附加費收入詳情,無法評估這項收入能否抵銷油價升幅,但有一點可肯定,徵收附加費須民航處批准,滯後無可避免,而且附加費的作用,只是讓航空公司收回部分增加了的成本,不是百分百抵銷。
綜合而言,雖然國泰通過對沖減輕油價波動帶來的影響,但不代表沒有改善空間,如對沖合約年期較長,在市場瞬息萬變的今天自然欠缺彈性。按國泰披露,今年至2018年的對沖合約鎖定在每桶85美元,對比起今年2月平均每桶33.2美元計算,未實現虧損已達每桶51.8美元或60.9%。國泰做對沖沒有錯,但看來需要檢討如何執行得更好。
原文刊於:am730 2016-03-30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6年3月23日星期三
核數人工智能:幫忙還是靠害?
Google早前在人類和電腦圍棋博弈中獲勝。 (資料圖片) |
身為會計師,很想知道具體操作如何,好奇心驅使下到Kira systems網站瀏覽,發現原來相當有趣。據網站的系統示範,如其租賃合同管理系統,用家只要將合同上載,系統自動識別和列出合同名稱、各簽約方名稱、物業資料如地址和面積、簽約日期、具體條款如租賃期和租金。不單如此,系統還可自動檢查,找出有問題或遺漏條款,甚至可能不符合當地法律要求的條款等。
據報德勤早年已引入Kira系統,是次合作則更全面,除向客戶推薦該系統外,德勤還負責「教導」Kira。為何由德勤來做呢?德勤貴為四大會計師行,業務遍布全球,每天接觸的文件數以萬計。但商業文件種類成千上萬,單是租賃合同,每份格式已不盡相同,所用具體條款、語言和遵守法規也有分別。不相信?嘗試在搜尋器中輸入「lease agreement template」,看看出來有多少個結果?與德勤合作,Kira有機會接觸不同文件,每當碰到新文件經驗就能累積,下次再碰到類似的,系統可即時識別並作分析。
核數師須閱讀文件,為的是搜集足夠證據作審計意見。簡單如審核一間企業租金開支帳目,查閱租賃合同的作用就是確定租金支出是否與合同一致,收款人是否業主,支付期數是否與租賃期相符等。此外,業主是獨立第三方還是公司關連人士,按金支付憑證,其他開支如物業管理費責任及計算租賃承諾總額等也須查閱合同才知道。
另外,審計工作最花時間就是閱讀文件,如審核製造商的銷售帳,最基本要看的文件包括銷售合同、買家開出的訂購單、按金發票、正式發票、退款單、產品價目表、倉庫發貨單、買家收貨簽收回條、收款紀錄和退貨紀錄等。若一切全自動由系統負責,審計員不需花時間逐一翻閱和核對,只需全力跟進系統分析出來的錯漏和問題就可。可以想像到,審計工作的人手和時間將大大減輕。特別是上市公司,按目前規定年報需於年結日後3個月內公布,若智能系統全面引入審計工作,業績公布期限有望縮短,企業財務報告的及時性就能改善。
更重要的是,電腦不像人類般受情緒、健康和意志等影響,工作質量較穩定。不信?每年臨近業績公布期,審計員例必做到人仰馬翻,天天工作至通宵達旦,出錯看漏在所難免。正如李氏與AlphaGo對戰,賽前信心滿滿的,但連敗兩局後已開始精力困倦。更有資深評論人認為,在第二局AlphaGo其實有兩次明顯失誤,但李氏未能趁機進攻,反而過分保守以致步步退讓,或許是壓力太大所致。反觀第四局,由於勝負已定,李氏在沒有壓力下回勇,終能扳平一局。
早前拙作《電腦如何取代會計師》提到,牛津大學研究指出,核數師在20年後被電腦取代的機率達94%,台灣一項研究也顯示,因人工智能電腦出現,連同會計稽核在內的6個工種將於30年後消失。
究竟發展人工智能,是幫助人類提升工作效率,擴展人類專業知識,還是如李開復所言,其最大威脅是讓人類失去鬥志,甚至給霍金說中,將導致人類滅亡?凡事皆有利弊,畢竟人工智能只是人類發明的工具,只要運用得宜將不會變成潘多拉盒子的。
原文刊於:am730 2016-03-23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6年3月22日星期二
若你這刻壓力爆錶…
若你這刻壓力爆錶,又不知如何是好,不妨花幾分鐘看個故事。瓜瓜小時候是個大蠢蛋 ( 其實現在也是 ),讀書、體育冇樣掂。雖然自知資質平庸,但也嘗試努力去做,希望至少取得合分數。或許是不得其法,成績不但沒有寸進,反而經常棒蛋令父母失望。因此,每次測驗和考試都背負著無比壓力。
可能是儍人有儍福,又或者受蔡志忠所畫的莊子漫畫所影響吧?壓力雖大,但也不至於看成是世界末日。小小年紀已經意識到,只要一切順其自然,上天總有安排。讀書不成嘛?大不了可以「瞓街」。因此,當年乘車時都會望出窗外,留意何處適合露宿。搞笑吧?
人漸年長,思想也隨之成熟,開始懂得管理壓力。記得一位老師曾講過,壓力並非壞事,若能施加適當壓力反能提升表現,關鍵是如何釋放過多壓力,不讓自己爆錶。
如何去做?瓜瓜喜愛做運動減壓,特別是長跑,累了就洗個澡然後抱頭大睡,包保管用。身體太疲倦做不了?那就打遊戲機吧!第一身射擊,無雙系列,和RPG等都是瓜瓜最愛。沒興趣打機?行山、聽歌、寫blog、養貓狗、煮嘢食、睇小說、看電影、當義工、彈結他、吃甜品、找朋友聊天,總之找一種興趣,並且謹守「三不政策」,即不沉溺,不損人,不害己,就盡情去做吧!
世上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點捨得走啫!
原文刊於:Education post 2016-03-18
&&&&&&&&
可能是儍人有儍福,又或者受蔡志忠所畫的莊子漫畫所影響吧?壓力雖大,但也不至於看成是世界末日。小小年紀已經意識到,只要一切順其自然,上天總有安排。讀書不成嘛?大不了可以「瞓街」。因此,當年乘車時都會望出窗外,留意何處適合露宿。搞笑吧?
人漸年長,思想也隨之成熟,開始懂得管理壓力。記得一位老師曾講過,壓力並非壞事,若能施加適當壓力反能提升表現,關鍵是如何釋放過多壓力,不讓自己爆錶。
如何去做?瓜瓜喜愛做運動減壓,特別是長跑,累了就洗個澡然後抱頭大睡,包保管用。身體太疲倦做不了?那就打遊戲機吧!第一身射擊,無雙系列,和RPG等都是瓜瓜最愛。沒興趣打機?行山、聽歌、寫blog、養貓狗、煮嘢食、睇小說、看電影、當義工、彈結他、吃甜品、找朋友聊天,總之找一種興趣,並且謹守「三不政策」,即不沉溺,不損人,不害己,就盡情去做吧!
世上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點捨得走啫!
原文刊於:Education post 2016-03-18
&&&&&&&&
Labels:
Education Post《專.業.人-會計篇》
2016年3月21日星期一
人仔貶值對港股全面收益影響大
人民幣貶值令於內地經營業務的上市公司業績受影響。 (資料圖片) |
如新世界發展(017)收入雖增25.2%至337.78億元,毛利增3.2%至100.69億元,但受外幣兌換虧損影響,純利不升反跌37.8%至44.92億元。若計入49.38億元其他全面虧損,業績即時轉盈為虧,全面虧損(Total comprehensive loss)達4.46億元,與2014年度同期91.34億元全面收益比較勁減104.9%。若簡單地以發行股份之加權平均數計,每股股東應佔資產淨值減4.1%至19.8元。其他全面虧損那麼大,因境外業務折算匯兌差額28.27億元,分佔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其他全面虧損12.31億元,可供出售投資虧損8.74億元及其他雜項虧損490萬元。
另一間發展商新鴻基地產(016)同受影響,截至去年12月底上半年度收入增8.7%至349.02億元,毛利增3.7%至135.69億元,純利減8.6%至150.91億元。但其他全面虧損僅49.43億元,對業績影響較少,埋單計數全面收益減37.6%至101.48億元,每股股東應佔資產淨值減3.5%至158.21元。與新世界一樣,其他全面虧損主要來自境外業務匯兌差額39.78億元,分佔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其他全面虧損6.68億元及可供出售投資虧損2.97億元。
至於信和置業(083)表現相對好得多。收入雖只增3.9%至54.77億元,但純利升5.7%至39.5億元。其他全面虧損僅8.7億元,當中包括7.53億元境外業務匯兌差額及可供出售投資虧損1.17億元,令全面收益只減11.9%至30.8億元。此外,每股股東應佔資產淨值只減0.1%至19.65元。
綜合而言,發展商之所以錄匯兌差額,主要受人民幣貶值影響。首先,3間企業綜合財務報表均以港元列帳,但內地業務的報表卻以人民幣作計量單位,故編製合併報表時需換算成港元。人民幣貶值,換算時出現虧損,按會計準則須計入其他全面收益內。值得留意,雖然其他全面虧損不影響每股盈利和股息,但須在股東權益和儲備內扣減,故每股資產淨值無可避免下跌。
若將匯兌差額除以期內純利,新世界的比率是3間最高,有63%,新鴻基及信置分別只有26%及19%。新世界受匯兌差額影響較大,主要是國內業務比重較大所致。於去年度上半年,來自內地的收入合共113.05億元,佔期內總收入33%之多。可是,新鴻基的內地收入佔總收入比率只有12%,信置更只有8%。
不單是地產發展商,早前拙作《比純利更驚嚇的銀行全面收益》就提到,銀行也面對相同問題。但他們的境況比發展商更差,因去年底環球金融市場極波動,銀行還要面對可出售投資虧損。
此外,製造業如理文造紙(2314),約95%收入來自內地。於2015年,全年收入增3%至176.16億元,年內純利更增22.4%至23.3億元。可惜境外業務匯兌差額高達14.2億元,全面收益大減52.2%至9.1億元。又例如理文化工(746)經營業務主要在內地,2015年全年收入增9.3%至17.06億元,年內純利減18.3%至2.7億元。由於境外業務匯兌差額急升98.9%至9,824.5萬元,雖錄63.2萬元現金流對沖工具收益,全面收益減39.2%至1.72億元。由此可推斷,旦凡綜合財務報表是以港元列帳及內地業務比重較高的企業,全面收益受人民幣貶值影響將較大。
原文刊於:am730 2016-03-18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同在失敗的路上奔馳,願共勉之
香港學生讀書壓力大。(資料圖片) |
無可否認,香港讀書壓力大,就以會計學生為例,那個不想畢業後能爭得一紙Big 4聘書?若能成功進入大行工作,好運的被派到FI team,日後進身投行就有保證。就算派到其他組別,那怕只是做爛job,只要捱過幾年然後跳出去,Big 4銜頭就是身價保證。但「理想」往往只是「你想」未必成真,每年畢業會計學生如恆河沙數,不論你是本地幫、NDS,還是海外回流生,一概須爭奪有限職位。要突圍而出,過三爆四的GPA、海外交流、大行summer intern等缺一不可。因此每位會計學生都出盡全力開行turbo,最怕落後於人進不了大行,從此永不翻身。但上天往往愛作弄人,剛巧情場失意或不巧生病,或家中發生事情而影響成績,就得盡快收拾心情在下個sem急起直追。心情有幾灰爆,壓力有幾巨大可想而知。
瓜瓜是過來人,是所謂香港教育制度下的失敗者,而且沒有Big 4經驗,絕對明白箇中感受。香港主流教育像賽跑,只有頭三甲才能獲獎牌,其餘參賽者變陪跑,沒有人關心之餘,更被視為失敗者。現實中,失敗者人數必定比成功者多,若未能躋身三甲,我們應如何自處?瓜瓜的經驗是「面對現實」。只有坦然面對自己,我們才能繼續前行。況且人生路漫長,今天的得失絕不是人生的成敗。
瓜瓜當年會考要重讀,好不容易「碌過」才取得中六學位,但高考成績卻未盡人意,儘管已有心理準備考不進大學,但收成績單那一刻,心情猶如世界末日。記得當時打算出來工作,但幸得工業學院會計系取錄,最後還發現自己適合修讀會計。自己的工作經歷更奇怪,雖在學院的成績優異,但畢業後卻沒有像其他同學般申請會計師大行職位,偏偏聽講師說只在細行找工作。既不是大學出身又沒有大行經驗,在不少人眼中,瓜瓜肯定是失敗者。結果呢?第一份工作是本地會計師行,公司雖小,但那裡學到的東西畢生受用,為職業路奠下不錯的基礎。雖然今天沒有甚麼成就,但至少找到自己所愛並組織家庭,三餐一宿無憂之餘,還有能力幫助有需要的人。
之所以分享失敗,就是想說明一點,失敗又如何。只要接受現實,而且自問盡了所能,根本不用理會他人說三道四,更不需與人比較。老讀者必定知道,瓜瓜經常勸勉說,與別人比較最無聊透頂,因我們總能找到一個比自己更好或更差的人。不是嗎?不少朋友抱怨人工低,收入比不上醫生和律師。好了,得到上天眷顧給你機會成功轉行,你也一樣可以說自己不像富商般富有。上帝說OK,給你做全球首富吧!但你仍慨歎不像皇室貴族般尊貴。上帝買你怕,將你搖身一變當上王子公主,受盡萬民景仰和膜拜。但你就羨慕平民百姓,不用每天被狗仔隊追訪。清楚不過吧?不論你站在甚麼位置,都可按自己喜惡選擇比較對象。既然如此,我們何必與別人比較?當然,沒有比較不會進步,那就拿昔日的你與今日的自己去比較吧。
不論是東方的「盡人事,聽天命」還是西方的「Leave it to God」,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盡能力做好本份,把其餘的交給上天,只要一切順其自然,即使心情灰爆壓力爆錶,總有一天會平復過來。若然真的「頂唔順」,不妨找東西發洩一下,打打機、行行山、唱唱K、煲煲劇、做運動、聽音樂、食甜品或找朋友傾訴,總之可以幫助自己減壓的,今日就盡情去做吧!
同學仔,不要嫌瓜瓜這個老餅囉唆,共勉之!若想找行內人傾訴,知道如何找到瓜瓜吧?
原文刊於:am730 2016-03-16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6年3月14日星期一
國泰燃油對沖是否失當?
國泰航空(293)未公布2015年業績前,市場估計在油價急跌影響下,料對沖虧損高達84億元,因此不少人批評國泰的對沖策略失當。
結果呢?一如市場所料,國泰去年錄得84.74億元燃油對沖虧損,較2014年的9.11億元勁升830%。若單以此數說對沖失當未免太過武斷,因為對沖的作用是穩定燃油成本,將成本鎖定在某個範圍,避免波動影響盈利。因此,若然計入對沖盈虧後的燃油成本下跌,其實是「交到功課」。
詳情如何?國泰去年燃油成本總額為244.94億元,較2014年減少38%至。計入燃油對沖虧損,埋單計數燃油成本減少18%至329.68億元。當然,單靠金額無法得知燃油成本是否真的下降,因為燃油耗油量必未相同,所以我們須要計算單價作衡量才公平。按國泰披露,去年的耗油量是4350萬桶,燃油成本與之相除後,燃油每桶平均成本為757.89元,較2014年減少22%。
既然燃油每桶成本下降,而且減少22%那麼多,證明國泰的對沖策略是成功而非失當。當然,有人可以反駁說不做對沖燃油成本將會更低,但世上沒有能預知未來的水晶球,無人能預測油價是升還是跌,若然國泰不做對沖但油價卻上升,又會有人跳出來質疑為何不做對沖了。
現在世界好像變了樣,盲目跟風批評的人愈來愈多,認真看清楚才下結論的人卻很少。
原文刊於:DBC博客 2016-03-10
&&&&&&&&
結果呢?一如市場所料,國泰去年錄得84.74億元燃油對沖虧損,較2014年的9.11億元勁升830%。若單以此數說對沖失當未免太過武斷,因為對沖的作用是穩定燃油成本,將成本鎖定在某個範圍,避免波動影響盈利。因此,若然計入對沖盈虧後的燃油成本下跌,其實是「交到功課」。
詳情如何?國泰去年燃油成本總額為244.94億元,較2014年減少38%至。計入燃油對沖虧損,埋單計數燃油成本減少18%至329.68億元。當然,單靠金額無法得知燃油成本是否真的下降,因為燃油耗油量必未相同,所以我們須要計算單價作衡量才公平。按國泰披露,去年的耗油量是4350萬桶,燃油成本與之相除後,燃油每桶平均成本為757.89元,較2014年減少22%。
既然燃油每桶成本下降,而且減少22%那麼多,證明國泰的對沖策略是成功而非失當。當然,有人可以反駁說不做對沖燃油成本將會更低,但世上沒有能預知未來的水晶球,無人能預測油價是升還是跌,若然國泰不做對沖但油價卻上升,又會有人跳出來質疑為何不做對沖了。
現在世界好像變了樣,盲目跟風批評的人愈來愈多,認真看清楚才下結論的人卻很少。
原文刊於:DBC博客 2016-03-10
&&&&&&&&
Labels:
DBC博客
2016年3月12日星期六
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 風華正茂莫輕生
這首聖詩,相信不少基督徒都耳熟能詳,就算不是教徒,若正在或曾於教會學校就讀想必也唱過或聽過。特別是其中譯版,如「一切美麗光明物,一切活潑生靈,一切聰明可愛物,都是父手所造」,讓人琅琅上口之餘,還準確地翻譯出歌詞原意。無可否認,聖詩是讚頌上主創造萬物,但同時也讓聆聽者感到世界如此美好。
之所以提及這首聖詩,皆因最近經常在商業二台的宣傳聲帶中聽到The Pancakes以她一貫獨特聲線,開心活潑地演繹出來。在歌聲襯托下,眾DJ還分享面對壞情緒的方法。例如小儀藉與寵物相處來平復不快、西瓜愛吃甜品踢走抑鬱、朱薰就以「湊」仔來趕走壞心情、Donald靠做運動保持愉快、梁文禮則聽歌讓自己開心。
宣傳雖短,但傳遞的訊息非常清楚,就是讓青年人知道,世上還有很多美好事物,怎捨得就此離開,不如好好呼吸每一口氣。無獨有偶,歌手鄭秀文和盧凱彤最近合作寫了一首歌名為《衝過去》,以鼓勵情緒病患者勇敢跨過難關。當中的歌詞很有意思,如「衝過去,難道開不開心需要世上允許。衝過去,能放得低才抱得起,有氣力豁出去,又怎可輸給情緒」。
教育局反應急緩有別
眾人努力散發正能量,就是有見抑鬱能夠殺人, 特別是最近不斷有學生輕生:執筆之日,據報自本學年開學至今累計已經有20宗,當中包括中學生和大學生,年紀最輕更只有11歲,實在令人嘆息。不要以為這點宣傳只是小事,電台節目廣受青年歡迎,DJ說一句往往勝過家長和老師說上十句。再者,他們並非以說教方式來勸戒青年,而是像朋友般分享自己的經驗。歌曲也一樣,當感到失落和絕望時,若聽到一首引起共鳴的歌曲,絕對是療癒心靈良方。
演藝界先知先覺,我們的政府卻不知不覺,尤其是掌管全港教育政策的教育局,到目前為止仍未聽聞做過些什麼。
更離譜的是,當傳媒追問局長吳克儉時,他只表示「很痛心,真是很痛心」,以及呼籲學生要逆境自強,並着學校、老師和家長加把勁,多些關心年輕人云云。
無可否認,管教子女家長責無旁貸,及早識別和開解受情緒困擾的學童,也是學校的責任。可是,身為香港教育政策最高負責人,見皮球迎面而來,不是控球在腳而是即時撞傳給家長和學校,球技之高超實在無人能及。不用說,此話一出群情頓時洶湧,輿論認為當局在推卸責任,教協更狠批局長未有正視教師和學生壓力問題。
或許是爭議太大,其後局長表示會「盡快」邀請津貼中學議會、香港中學校長會、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的主席及教育心理學家舉行緊急會議,討論及跟進有關事件。
教育局發言人也指出,有關學校已即時啟動危機處理小組跟進事件。可是,連續發生了多宗悲劇才開會,等到齊人開會兼推出措施,都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反觀去年7月港大校委會會議遭人衝擊後,教育局當天深夜就發出聲明譴責。
又例如該會議部分偷錄聲帶於10月被人公開, 教育局也隨即發表聲明譴責。教育局對兩事的反應急緩如此有別,我們不禁會問,是否學生的小命比不上校委的人身安全和聲譽?
騰多點時間關心子女
當然,學生自殺並非單純是教育問題,凡事以「誰賺得錢多」來衡量得失成敗才是最大元兇。所謂「人比人,比死人」,與別人比較最無謂,因為總能找到比自己好或差的人。若真的要比較,世上只有一個人值得去比,此人就是自己。通過比較昔日和現在的你,才能知道進步還是退步。
或許你會說新生代的心靈太過脆弱,既然事實如此,我們就必須正視。不要忘記,負能量極具傳染性,在朋輩間傳播分分鐘比流感還要快和廣。與其等待政府出手,家長不如自求多福。
長遠來說,能改變社會價值觀固然是好,但遠水不能救近火,騰出多點時間關心子女,以他們的角度去想事情,多些聆聽少些批評,並且鼓勵發展興趣以減少壓力。此外,身教比言教重要,若連自己也不相信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信報》年青有計專欄 2016-02-05iful,子女又怎會相信?
原文刊於:《信報》年青有計專欄 2016-03-11
&&&&&&&&
Labels:
《信報》年青有計
2016年3月11日星期五
新世界中國匯兌虧損豈止12億
新中中期少賺64.2%,圖為旗下樓盤。 |
這筆虧損可在「全面收益表」中找到。有別於匯兌損失,換算差額不會計入損益表,但須在股東權益和儲備中扣減。此外,該表顯示新中還有兩項其他全面虧損,包括1.85億元應佔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其他全面虧損,及611萬元出售附屬公司時的儲備撥回。3項虧損合共19.48億元,將期內4.38億元溢利全數抵消之餘,新中還要承擔15.11億元全面虧損。難怪出現有趣情況,上半年度錄盈利,按理應加大股東權益和儲備,但最後反減2.7%至591.7億元。
甚麼是換算差額?與匯兌損失有甚麼分別?為何換算差額直接在股東權益和儲備扣減?首先匯兌損益大致分3類。第一類是交易匯兌損益。如出口一件售100港元貨品,對方要求支付美元,按當日兌換價1美元兌7.8港元計,發票金額為12.82(100/7.8)美元。買方其後按發票支付美元,但收款日兌換價跌至1美元兌7.75港元,公司實際只收99.36(12.82x7.75)港元,相減後的0.64元(100-99.36)差額就是匯兌損失,並須計入損益表中。
第二類是在會計期末,換算外幣金融資產和負債出現的損益。如一筆1,000元人民幣銀行存款,兌換成本是1,250港元,即1元人民幣兌1.25港元。於年結時,這筆存款仍在帳內沒有動用,但人民幣兌換價跌至1.15港元,年結時存款只值1,150港元,100元(1,250減1,150)差額就是匯兌損失,須在損益表中確認。第三類是海外業務換算差額。若一間港資企業在海外設有業務如子公司,其財務報表以當地貨幣計,但企業編製的綜合財務報表以港元列帳,須將子公司報表換算成港元,而產生的差額按會計準則須計入股東權益和儲備。
回說新中,在損益表列帳的12.47億元匯兌損失,就是來自上述第一和第二類情況,全面收益表的17.57億元換算差額屬於第三類。值得留意,只有第一類是「已實現」,第二和第三類則屬於「未實現」。如上述人民幣存款例子,一天未有把存款兌換成港元,損益都只是帳面數。特別是第三類,不少朋友(包括會計師)並不太過在意,因普遍認為這些損益只是暫時。雖則如此,若要全面評估人民幣貶值對企業的財務影響,個人認為其他全面收益也應一併考慮。由2015年6月底至12月底,人民幣兌港元匯價由1.27元跌至1.19元,跌幅達6.2%。在此期間,新中匯兌損失合共30億元,即平均每月損失5億元,認真恐怖。沒法子,因新中業務主要在國內,但財務報表卻以港元列帳,匯兌損失不大才怪。此外,上半年度能錄盈利,全靠出售瑰麗酒店集團賺到的7.69億元。因瑰麗期內錄1,960.3萬元虧損,若沒有此項交易,相信新中的中期業績不會好看。
最後一提,新中早前以每股作價7.8元提出私有化,按2015年6月底每股資產淨值6.995元計,作價較每股資產淨值高11.5%。現在如何呢?截至2015年12月底,新中資產淨值629.64億元,扣除37.94億元非控制性權益後,股東應佔資產淨值591.7億元,按當日86.94億股已發行股份計,每股資產淨值約6.81元,私有化作價較此值高出14.6%,看來私有化計劃將會成功。
原文刊於:am730 2016-03-11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6年3月9日星期三
德勤有沒有錯?
亞視經營情況峰迴路轉。 (資料圖片) |
此事上,德勤有否做錯?此事或進入司法程序,這裡不便評論。但就臨時清盤人有甚麼責任,我們不妨討論一下。瓜瓜認同德勤的做法,不是因自己也是會計師而偏幫同行,而是德勤確實盡了臨時清盤人的責任。
首先,德勤不再是早前的經理人,而是由法庭委任的臨時清盤人。之所以有此轉變,因王征早前以債權人身份入稟高院申請將亞視清盤,並同時要求委任臨時清盤人。高院決定清盤聆訊於今年4月才進行,為保護亞視資產免於聆訊前流失,法庭委任德勤為臨時清盤人。若法庭日後頒布清盤令,德勤到時就會收集亞視的一切資產並變賣,以求所有債權人獲發還最高額的債款。由此可見,德勤目前的責任只有一個,就是保護亞視資產。
所謂保護資產,不單是找幾個保安看守著那麼簡單,當中涉及不少程序,如鑑別所有值錢而且可變賣的資產,為這些資產進行初步估值,並且加以保護及尋找潛在買家等。除了防止資產流失,更重要是盡快停止不必要的開支。亞視主要收入來自廣告,但據報收入不足以支持營運,加上所持現金僅得20萬元,繼續經營只會進一步加重債務。再講,亞視目前債台高築,撇除欠王征的20億元不說,單是能否支付基本營運開支也成問題。如拖欠員工今年1月和2月合共1,600萬元薪金,其他欠債還包括110萬元電費和雜費等。不單如此,亞視自去年10月起已停止為僱員向強積金供款,連勞工保險也無力續保。既然如此,遣散員工是負責任做法。一來沒理由要員工無償工作,二來不再加重欠薪,保障債權人和員工最大利益。
至於保護公司價值,若德勤仍是經理人當然責無旁貸,但臨時清盤人是否須負此責就值得商榷,特別是公司價值與資產保護出現衝突時。即使需要負責,但亞視究竟還有多少價值實在成疑。一間公司價值多少,大前提是能否持續經營。再者,亞視價值並非以每日能夠服務多少人來計算,最重要是能否通過服務產生現金流。因為不是每人都願意接受服務,亞視收視長期低企足以證明此說。若果一間公司不能產生現金流,而且也不能為所有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供應商和員工等帶來滿意回報,其價值只可以說是「一文不值」。
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形容亞視貼切不過,這樣說當然傷盡一眾支持者的心,但亞視收視低迷,除了新聞報道外,每日只是不斷重複播放舊製作。瓜瓜寧願他們播放魚樂無窮,至少可以看到活生生的魚在暢泳。香港政治爭拗不斷,經濟又步入不景,亞視還要播放無人問津的舊作,死氣沉沉了無生氣,誰看?與其苟延殘喘經營下去,倒不如引刀成一快,及早把頻譜騰出讓其他人接手。不要忘記,電視頻譜是珍貴的公共資源,如此糟蹋實在可惜呀!
原文刊於:am730 2016-03-09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6年3月7日星期一
內審通識:審計內外之別
外間經常對內部審計存在誤解,有人以為工作與外部審計一樣純粹查數,又有人以為是管理層的情報人員。
其實兩者擔當的角色完全不一樣,外審是企業聘請的獨立第三方,基本工作是審核企業的財務報表並給出意見,說明報表是否公允及真實地反映財務實況,以及是否按會計準則編制。至於內審,顧名思義,「內部」是指企業內的一個職能,「審計」則是指詳細考究和核查賬目。不過,其實此名稱未能完全反映內審的工作實況,因查賬只是其中一項手段,主要工作是協助企業建立和維持有效的內部控制以管理風險。
所請內部控制,就是指管理層訂下的一系列措施,讓企業規避風險以達成其目標和目的。例如員工請假要填寫請假紙,公司開出支票須要授權人簽署等,這些都是內部控制,以防止員工胡亂請假,以及避免現金花在不合理的地方甚至弄虛作假。
不論是那一個行業,所有企業都需要面對風險。根據COSO ( 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readway Commission ) 的《內部控制整合框架》,風險可分為策略性 ( 如企業目標難於實現 )、營運性 ( 如資源錯配,使用率偏低 )、報道性 ( 如財務報告不準確 ) 以及遵循性 ( 如相關法規未能遵從 )。若以風險來區分外審和內審的工作範圍,外審著眼於滙報性和遵從性關於財務的部分,內審則專注所有風險。
雖然兩者都叫審計,但工作方法並不相同。外部審計講求重要性,若發現問題但金額低於重要水平,而且無礙給出審計意見的話,一般來說是不會理會的。相反,內審除了考慮重要性外,還會看問題的原因及發生的可能性,若涉及內部制控出現漏洞,即使金額很低也須要關注。
簡單地說,外審是財務報表的稽查,內審則是企業的風險管理顧問。
原文刊於:Education post 2016-03-04
&&&&&&&&
其實兩者擔當的角色完全不一樣,外審是企業聘請的獨立第三方,基本工作是審核企業的財務報表並給出意見,說明報表是否公允及真實地反映財務實況,以及是否按會計準則編制。至於內審,顧名思義,「內部」是指企業內的一個職能,「審計」則是指詳細考究和核查賬目。不過,其實此名稱未能完全反映內審的工作實況,因查賬只是其中一項手段,主要工作是協助企業建立和維持有效的內部控制以管理風險。
所請內部控制,就是指管理層訂下的一系列措施,讓企業規避風險以達成其目標和目的。例如員工請假要填寫請假紙,公司開出支票須要授權人簽署等,這些都是內部控制,以防止員工胡亂請假,以及避免現金花在不合理的地方甚至弄虛作假。
不論是那一個行業,所有企業都需要面對風險。根據COSO ( 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readway Commission ) 的《內部控制整合框架》,風險可分為策略性 ( 如企業目標難於實現 )、營運性 ( 如資源錯配,使用率偏低 )、報道性 ( 如財務報告不準確 ) 以及遵循性 ( 如相關法規未能遵從 )。若以風險來區分外審和內審的工作範圍,外審著眼於滙報性和遵從性關於財務的部分,內審則專注所有風險。
雖然兩者都叫審計,但工作方法並不相同。外部審計講求重要性,若發現問題但金額低於重要水平,而且無礙給出審計意見的話,一般來說是不會理會的。相反,內審除了考慮重要性外,還會看問題的原因及發生的可能性,若涉及內部制控出現漏洞,即使金額很低也須要關注。
簡單地說,外審是財務報表的稽查,內審則是企業的風險管理顧問。
原文刊於:Education post 2016-03-04
&&&&&&&&
Labels:
Education Post《專.業.人-會計篇》
2016年3月4日星期五
蘋果疊水為何仍要發債?
蘋果早前發債共120億美元。 (資料圖片) |
一個有趣問題,蘋果以「疊水」見稱,為何仍要發債?截至去年12月底,蘋果手頭現金有166.89億元,可出售證券有1,990.5億元,換句話說,可變現流動資金高達2,157.39億元。可是,蘋果的負債水平不算高,負債總值是1,650.17億元,與資產總值2,932.84億元相除,負債比率只有56.3%。另外,蘋果年年賺大錢,過去5年純利介乎259.22億元和533.94億元,即使今年首季度,純利也有183.61億元。
從上述幾點可看到,蘋果並沒有融資需要,為何仍要發債?首先,蘋果於去年4月宣布擴大股東回饋計劃的規模,在2017年之前向投資者「歸還」2,000億元,包括動用1,400億元於股份回購,較之前900億元加56%。此外,由去年5月開始增加季度股息至每股0.52元,與早前的0.47元比較增加11%。根據蘋果早前的業績電話會議記錄,蘋果已花了1,350億元在該計劃上,若要兌現承諾,未來兩年還須動用650億元資金。
以蘋果目前的財務狀況,按理650億元不是問題。可是,由於流動資金主要存放於海外,一旦調回國內,就需要向美國政府繳納重稅,正所謂「有得睇,冇得使」。以今年首季度為例,手頭現金和可出售證券共是2,157.39億元,但約有93%,或2,001億元是存放在海外分公司。若這筆資金調回美國,簡單地以美國企業稅率35%計算,稅款將達700.35億元。翻查近五年的財務報表如2011年和2012年,存放在海外的流動資金佔總額比例其實分別只有67%及68%。到了2013年和2014年,此比例分別增加至76%和88%,去年更達到91%。海外流動資金增加,相信與海外銷售的比重愈來愈高有關。如2013年,美洲與海外的銷售比例為45:55,即是每100元收入,45元來自美洲,55元來自海外。2014年微跌至44:56,2015年則跌至40:60。來到今年首季度,比例更進一步跌至39:61。
蘋果發行債券,當然需要支付利息。例如2013年的利息開支只有1.36億元,隨著發行債券,2014年和2015年的利息開支分別增加至3.84億元和7.33億元。不過,若以稅款相比,利息開支只是小數目。再者,由於蘋果投資在可出售證券的表現不俗,利息和股息收入遠遠高於利息開支,如2013年至2015年,相關收入分別有16.16億元,17.95億元和29.21億元,足以抵消利息開支。此外,海外流動資金主要以美元資產為主,因此匯兌風險不大。
綜合而言,雖然蘋果依靠借錢來派息和回購股份,條數計落仍然有賺。一個有趣問題,蘋果一天不把資金調回國內,一天都不用繳納重稅。可是,存放在海外的資金愈來愈多,這個情況還可以維持多久?美國政府又可以容忍到何時呢?
原文刊於:am730 2016-03-04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6年3月2日星期三
比純利更驚嚇的銀行全面收益
渣打去年虧損23.6億美元。 (資料圖片) |
說渣打業績驚嚇,除是來港上市13年以來首見紅外,也因虧損達到23.6億(美元,下同)。不過,更嚇人的在後頭,只要翻開損益表後面那張全面收益表(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就會發現「其他全面虧損(Other comprehensive loss)」有22.94億元。加上全年虧損,渣打去年全面虧損(Total comprehensive loss)共錄得44.9億元!甚麼是其他全面收益和虧損?比較籠統的說法是任何不計入損益表的盈虧,包括可供出售投資(Available-for-sale investment)的公允值變動。如今天以10元買了一隻股票作可供出售用途,若年結時股價跌至8元,2元虧損將視為公允值變動,並須記入其他全面收益表內。渣打的全面虧損那麼大,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可供出售投資出現3.85億元虧損。此外,渣打還錄得19.13億元「海外業務匯兌差額」虧損。由於海外業務的財務報表以外幣結算,當編制綜合財務報表時須換算成美元,若果出現差額,按會計準則須計入全面收益表內。雖然匯兌差額只是帳面上而且屬於未實現,但金額之大確實嚇人,難怪渣打股價一蹶不振。
至於早前公布業績的滙豐控股(005),全面收益情況也差不多一樣壞,雖然2015年錄得150.96億元盈利,但海外業務匯兌虧損達到109.45億元,還有可供出售投資的30.72億元虧損,加上其他零碎雜項,將滙控辛苦賺回來的九成盈利抵消,全面收益最終只餘11.47億元。
其他銀行股又如何?東亞銀行(023)去年錄得56.38億(港元,下同)盈利,但其他全面虧損達到24.96億元,相當於盈利的44%,結果令全面收益僅得31.42億元。其他全面虧損這麼高,主要是21.57億元的海外業務匯兌虧損,以及2.77億元可供出售投資虧損。又例如恒生銀行(011),雖然去年大賺274.94億元,但其他全面虧損卻有137億元,差不多是盈利的一半,兩者相減後全面收益僅餘137.94億元。有別於上述3間銀行,恒生的其他全面虧損主要來自可供出售投資,相信與出售興業銀行股權有關,金額達到150.73億元,海外業務匯兌虧損卻只有5.4億元,按比例計算較東亞為少。為甚麼?相信是恒生的海外業務比重較低所致。於2015年,恒生的經營收入只有5%來自內地和其他地方,其餘95%則來自香港業務。反觀東亞,中國和國際業務收入佔總收入高達50%,香港業務和其他地區分別只佔47%和3%。從中可以推斷,在美元和港元持續升值下,海外業務比重愈高,銀行匯兌虧損就會愈大。
回說渣打,去年業績那麼差,其中一個原因是貸款減值撥備勁升87%,東亞更增加106%,反觀滙控和恒生則分別減少3%。不過,若計算減值撥備對貸款總額平均值的比率,渣打,東亞和恒生均上升,升幅最高是渣打有0.71個百分點,東亞和恒生則分別上升0.51和0.08個百分點,反映銀行貸款質素有轉差跡象。有趣的是,滙控卻反其道而行,比率減少0.04個分點。究竟是滙控對貸款質素過於樂觀,還是其他銀行過於悲觀,還是留待讀者自行判斷。此外,是次渣打業績大倒退,坊間不少評論認為是「Big bath」,因為現任總裁上任不夠1年,不用為去年業績擔帶太多,不趁現在盡情劈殺將基數拉低,下次未必有此良機。當然,實情是否如此就不得而知。綜合而言,當審視銀行股業績時不要只看損益表,還需留意全面收益表才能得知銀行的資產管理表現。
原文刊於:am730 2016-03-02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