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年輕朋友說,現在大學生泛濫,職場競爭巨大,莫說要上位,想找一份理想工作也很難。再者,近年樓價高企,想置業並組織家庭結婚很艱難,慨嘆為何生於此年代,若早投胎幾年,就能像我們這一代般,在移民潮中搭上順風車。
此話令我想起中四那年,班主任在早課上問了我們一個人生問題,現在回想起來仍記憶猶新。那時香港前途已定,但人心虛却,不少人都害怕97年來臨。班主任當時問我們,可有想過為何上天要我們這一代人,要在人生盛年經歷97。坦白講,不用說當年瓜瓜還是懵盛盛,即使到了現在仍想不出答案。
或許受莊子學說影響吧?當時覺得無謂多想,只要隨遇而安就可以了。其實要多謝蔡志忠先生,通過他的《漫畫莊子》,讓不諳中文的我也能偷窺探其道理。說這段往事的目的只有一個,每一代年輕人都需要面對挑戰,與其羨慕上一代人,且自怨自艾說生不逢時,不如最好目前為佳。
其實人浮於事並非香港獨有,早前看一輯《新聞透視》,台灣大學畢業生面對的景況比香港更慘。目前台灣有超過100間大學,大學升學率達100%。在大學生供應不絕下,沒有經驗只能拿取低微工資。即使是近年經濟發展一日千里的南韓,由於當地經濟長期由大財團壟斷,若畢業後未能擠身大企業,職業發展將受局限。因此,每年都有大量大學畢業生爭相考入大企業工作,但職位有限,競爭變得異常激烈。
不論那一年代或那一地方,年輕人都要面對不同的困境和挑戰,擁有正確心態尤其重要。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反正其他事情我們管不了,盡力而為做好自己已經足夠,願共勉之。
原文刊於:Education post 2015-6-26
&&&&&&&&
2015年6月29日星期一
2015年6月26日星期五
吳長江事件對雷士財務之影響
吳長江(圖)被罷免後,雷士照明CEO一職由董事長王冬雷兼任。 (資料圖片) |
有別於諾奇,雖然雷士主席與CEO分別由不同人士出任,但很明顯,CEO權力過大而沒有適當制衡。更有趣的是,翻查雷士的《組織章程大綱及章程細則》,雷士不得直接或間接為董事作貸款訂立任何擔保或提供任何保證,也不得為董事持有的公司作貸款或訂立任何擔保或提供任何保證。但奇怪的是,相關銀行在批出貸款時,既然要求以雷士做擔保,並以資金做抵押,明知對方是上市集團,公司章程也清楚顯示不可以,為保障自身權益,銀行怎不要求出示董事會授權?究竟是銀行沒有查核清楚,有人偽造文件,還是其他原因?須留待雷士進一步公布。
無論如何,是次事件對雷士已造成一定損失。首先,因該等公司未能償還銀行貸款,銀行因而按上述擔保協議從雷士帳戶提取5.51億元。此外,中國法院也發出指令,雷士若干資產包括帳面值2.56億元的樓宇及5,095.3萬元土地,於今年1月起兩年內被禁止轉讓、出售、質押及捐獻。可幸的是,因上述借款人向雷士提供反擔保,雷士預期通過訴訟可取回2.66億元,因此只為餘下2.85億元做減值。另外,銀行也按協議及法院判令將雷士一筆5,412.8萬元資金凍結,但該貸款具有足夠擔保,雷士認為資金將獲解除凍結並可取回。換句話說,在此事上雷士損失2.85億元,以2013年淨資產37.61億元計,損失僅為7.6%,此數差不多是2013年全年純利,並在2014年入帳,導致2014年出現3.28億元虧損。
單看數值似乎雷士「蝕得起」,但留意的是,核數師就此出具保留意見,認為「未能取得充分恰當的審核證據以評估該等法律訴訟的結果」,故未能肯定雷士可否取回2.66億元及為5,412.8萬元存款解凍。大吉利是講句,若雷士在訴訟中敗訴,損失將增至6億元,金額相當於2013年淨資產16%。
此外,雷士指因吳先生無理拒絕執行董事會決議影響,重慶雷士及雷士中國暫停營運逾2個月,導致雷士品牌在中國銷售降8.2%至19.52億元,而因LED照明產品不景,相關產品價格和訂單量受影響,令非雷士品牌在中國銷售減17.8%至3.21億元,於國際銷售跌15%至7.57億元。慶幸靠市場推廣,雷士品牌在國際銷售增20.6%至4.41億元,抵銷部分跌幅,去年總收入僅跌8%至34.71億元。
綜合而言,受事件影響,雷士去年錄大額虧損,即使撇除減值損失,稅前虧損也有2,922.7萬元,較2013年跌188.8%。不論是諾奇還是雷士,事件再次證明企業管治的重要,對高層管理人員權力的制衡尤其重要。說也奇怪,雷士似乎未有學精,自吳先生被罷免後,現任公司董事長王冬雷同時獲委任為CEO,變成一人身兼兩職,權力比以前更集中,未能符合《企業管治守則》A.2.1條文。雷士解釋,因所有主要決策均諮詢董事會及其有關委員會,董事會有4名獨立非執行董事提出獨立見解,故認為有足夠保障措施確保董事會權力平衡。無論如何,希望雷士能從事件中吸取教訓。
原文刊於:am730 2015-6-26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5年6月25日星期四
為何獨董令馬雲頭痛?
阿里執行主席馬雲稱,後悔將公司在美國上市。 (資料圖片)
|
認為獨董麻煩,此想法實在太有趣,目前阿里巴巴是以海外企業身份在美國上市,故獲不少企業管治規定的豁免,在這樣寬鬆條件下也覺得難受,反映該公司管治文化仍停留在私人公司階段,根本未準備好成為上市公司。按阿里巴巴上市文件披露,該等豁免包括不需像美國公司般,董事會成員必須由「大多數」獨董出任。雖然條例沒有說明何謂大多數,但按字面解釋,最低限度也要超過一半吧?阿里巴巴董事會目前有10位成員,當中一半是獨董,這個組合已令馬雲受不了,若沒有此豁免,那就更不用說吧?其他豁免還包括阿里巴巴董事會成立的薪酬委員會和提名及公司管治委員會可不須像美國公司般,全部成員須由獨董出任,故在薪酬委員會名單中可找到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在提名及公司管治委員會中則可以找到馬雲。
看看阿里巴巴的獨董名單,除前任特首兼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及雅虎創辦人楊致遠最矚目外,其餘3位絕非等閒之輩,郭德明是會計師,現為摩托羅拉系統(中國)資深顧問,同是多間上市公司獨董,名副其實的企業管治專家;J. Michael Evans在2013年退休前是高盛集團副主席,由08年起執掌此職,現為兩間慈善組織董事及幾間機構成員;Börje E. Ekholm是瑞典企業Investor AB旗下Patricia Industries負責人,之前是Investor AB總裁、首席執行官。不知馬雲所說喜愛放馬後炮的獨董是誰?
按美國上市條例,如紐約證券交易所,獨董不能與公司有任何重大關係,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如由另一間聯繫公司的合伙人、股東或管理人員出任。上市公司之所以需設有如此獨立職位,因公眾提供資金作公司發展之用,獨董代表公眾去監察公司運作。不要忘記,公司一旦上市就不再是私人公司,想利用公眾資金做生意,但管治文化還像私人俱樂部般,由自己人「圍威喂」說了算,世上那有如此便宜的事?馬雲說獨董愛批評,在他來說當然不好受,但於股東而言卻相反,這顯示出他們盡責。坦白講,作為監察者必然愛批評,不然如何做好獨董一職。再講,美國設有集體訴訟權,若獨董未有盡力監管公司,隨時被股東告上法庭,因此必然做得比較嚴謹。據報道,馬雲坦言因被香港拒絕才選擇在美國上市,單從此事上看,他選擇香港是我們的悲哀。當年阿里巴巴網絡曾在香港上市,馬雲沒有批評過香港的獨董制度,現在對美國制度不滿,反映我們的企業管治比美國寬鬆。可是,阿里巴巴最終未能來港上市,亦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地方,因為我們肯堅守原則。香港不像美國般有集體訴訟權守門口,對小股東的保障也很薄弱,當時不接受阿里巴巴的同股不同權安排,絕對是正確決定。
上星期港交所(388)公布《不同投票權架構概念文件》的諮詢結果,此話題將另文再談。
原文刊於:am730 2015-06-24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5年6月22日星期一
巡查的意義
最近護老院涉嫌虐老,被報章揭發院方讓長者在露天地方全祼等待洗澡。雖然該院最後不獲社署續牌而面臨倒閉。諷刺的是,原來社署過去五年曾巡查該院達96次之多,但卻沒有發現問題。據報章轉述知情人士指,社署的所謂巡查只是在院方辦公室翻閱文件,極少視察房間、洗手間、和廚房等其他設施,也不會考查職員的護理知識。此外,雖說巡查是突擊,但知情人士指巡查前院方已經知悉而有所準備。
若果報導屬實,巡查就變得毫無意義了。於內部審計而言,現場巡查是重要審計手段,通過此法我們可以了解被審單位的真實營運情況。除非有特殊需要,內審一般不會以突擊形式進行巡查,我們慣常會預先通知被審單位何時到達和審計時間。為何如此?因內審與被審單位是「合作」而非「對立」關係,我們希望在不太影響其運作下進行審計。不過,為了減低被審單位「補救」的機會,發出審計通知與現場審核的時間不會太久。
此外,巡查不應只翻看文件,更重要是借機在現場觀察。例如審核工廠飯堂,除了查看相關員工的任職資格和牌照外,我們還會觀察廚房及相關設施如食堂和倉庫的衛生情況,而且也向食堂職員問幾個問題,看看他們對食材處理的反應。此外,我們也會親身在食堂吃飯,並借機會與工廠職工攀談,藉此了解食堂的日常情況。當然,若只進行一次是沒有多大意思,連續幾天或在某段時間內觀察數次,就能大致清楚其表現。或許有朋友會問,飯堂也做審計?這個當然,因其風險甚高,飯堂繫著全廠員工的食用安全,一旦出了問題如集體中毒事故,將無疑影響工廠運作。
巡查的意義在於現場觀察,若只留在辦公室看文件,這是疏忽職守,要不得!
原文刊於:Education post 2015-06-15
&&&&&&&&
若果報導屬實,巡查就變得毫無意義了。於內部審計而言,現場巡查是重要審計手段,通過此法我們可以了解被審單位的真實營運情況。除非有特殊需要,內審一般不會以突擊形式進行巡查,我們慣常會預先通知被審單位何時到達和審計時間。為何如此?因內審與被審單位是「合作」而非「對立」關係,我們希望在不太影響其運作下進行審計。不過,為了減低被審單位「補救」的機會,發出審計通知與現場審核的時間不會太久。
此外,巡查不應只翻看文件,更重要是借機在現場觀察。例如審核工廠飯堂,除了查看相關員工的任職資格和牌照外,我們還會觀察廚房及相關設施如食堂和倉庫的衛生情況,而且也向食堂職員問幾個問題,看看他們對食材處理的反應。此外,我們也會親身在食堂吃飯,並借機會與工廠職工攀談,藉此了解食堂的日常情況。當然,若只進行一次是沒有多大意思,連續幾天或在某段時間內觀察數次,就能大致清楚其表現。或許有朋友會問,飯堂也做審計?這個當然,因其風險甚高,飯堂繫著全廠員工的食用安全,一旦出了問題如集體中毒事故,將無疑影響工廠運作。
巡查的意義在於現場觀察,若只留在辦公室看文件,這是疏忽職守,要不得!
原文刊於:Education post 2015-06-15
&&&&&&&&
Labels:
Education Post《專.業.人-會計篇》
2015年6月19日星期五
淺談NIRAKU業績
NIRAKU主要在日本東北部經營業務。 |
與Dynam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店做法不同,NIRAKU主要在本州東北部經營。論規模,NIRAKU較Dynam細,以2015年度為例,其總投注額和收益僅是Dynam的五分一,遊戲館數目僅55間,只及Dynam的14%。
與Dynam一樣,NIRAKU受日本上調消費稅影響,2015年度投注額倒退25.7%。但Dynam同期只減10%,主因NIRAKU對換領特別獎品實施2%至20%溢價新政策,藉此提高盈利以彌補消費稅不利影響。沒錯,盈利能力確提高了,收益率由2014年度的14%大增至2015年度的18.3%,幾乎與Dynam的18.7%看齊,但此舉令部分尋求高派彩的玩家喪失興趣,導致遊戲使用率下跌。埋單計數,2015年度遊戲館收益減2.7%至321.19億(日圓,下同)。遊戲館平均投注額跌幅更明顯,於2014年度,每間遊戲館投注額平均是44.61億圓,到2015年度降至31.93億圓,跌幅達28.4%,是否有點得不償失?
與Dynam不同,NIRAKU較專注在郊區發展,逾八成遊戲館設在郊區,其餘兩成則在城鎮。論盈利能力,城鎮遊戲館較高,以2015年度為例,收益率達20.6%,即每收到100圓投注能賺取20.6圓收益,較郊區遊戲館的18.1%高2.5個百分點。雖則如此,但管理層表示,仍續將業務重心放在郊區遊戲館。據管理層解釋,此舉好處包括土地成本較低、競爭較少,因郊區居民的博彩及娛樂選擇通常較少;且提供較穩固顧客基礎,其主要為退休人士、工廠工人及自僱人士,一般有較多空餘時間。此外,漸多公司於郊區開設工業園,預期工人人口將增加。
記得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嗎?災後重建令福島縣的工作人數上升,帶動日式彈珠機及角子機遊戲等娛樂需求增加,令NIRAKU直接受惠,該區遊戲館收益增長更高於地震前水平。現時福島縣業務佔NIRAKU總收益逾40%,有望在未來數年增加市場佔有率。值得一提,除遊戲機收益外,NIRAKU還兼營自動販賣機、酒店及餐廳業務,以2015年度為例,業務佔總收益2.3%。但遊戲館顧客流量減少,自動販賣機收益也連帶減15.9%至5.92億圓。反觀酒店業務因入住率稍增1個分點至81%,酒店業務收入升3.4%至1.54億圓。還有於去年10月開設品牌餐廳,多一個收入來源,2015年度收入增加2,100萬圓。
一個有趣的發現,NIRAKU於2015年度淨溢利率9.2%,即每100圓收益能賺9.2圓,較Dynam同期的7.3%高。因NIRAKU遊戲館經營開支及行政開支較低,同期僅86.1%,較Dynam低4.6個百分點。若單看遊戲館經營開支就更明顯,NIRAKU和Dynam分別是69.9%和87.1%,兩者相差達17.2個百分點,相信是NIRAKU業務主要在郊區,令經營成本較低。
從Dynam及NIRAKU業績所見,日本調高消費稅對國內消費造成不良影響,據報對當地經濟的打擊比預期大,難怪日本政府表示,原定於10月進一步調高消費稅至10%的措施,將押後至2017年才推行。經常有人說香港應徵收消費稅以擴闊稅基,是否值得推行,日本這個例子還不清楚嗎?
原文刊於:am730 2015-06-19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5年6月18日星期四
會計師政改意見調查
調查顯示有52.2%會計師反對政改方案。圖為立法會會計界議員梁繼昌。 (資料圖片) |
據3間大學對政改所做滾動民調最新結果(調查日期為本月3日至7日)顯示,反對政改達43%,首次超過支持的41.7%,支持淨值更跌至負1.3%新低。反觀會計業界,反對政改同樣佔多,但支持淨值卻是負6.6%,較滾動民調為高。由於問卷設計只有一條問題,無法進一步分析年齡層或從事職業等的分布。但個人估計是業界內年輕會計師較關心政治,他們較踴躍參與問卷調查,而此年齡層又比較偏向反對政改方案,因此得出此結果。
至於回覆率低,相信原因有兩個。首先,問卷是以電子方式通過會計師公會發放,但公會電郵不知何因,總是被系統列為濫發郵件而被放進雜件箱,不少會員均遇到相同情況,若不經常檢查郵箱就容易遺漏公會的電郵。
另一方面,低回覆率並非反映會計師不關心政改,個人相信是部分人認為問卷調查沒作用而未有參與。會計師關心政治,看看立法會會計界議席選舉投票率已知道,2008年和2012年分別達62.24%和69.66%,2004年更高達70.47%。但對一些他們認為「徒勞無功」事情如公會理事選舉,歷年投票率偏低,沒有記錯的話,通常是單位數,最多不過是十幾個巴仙。部分會計師認為調查無意思,因梁議員早表明不跟隨調查結果投票,必定否決人大8.31框架下的方案。不論心裡支持還是反對,既然結果不影響他的決定,他們不參與問卷調查了。
結果公布後,果然有政改支持者以此質疑調查不準確,指不少支持政改的會計師因梁議員的表態而沒有參與調查。但此論最大的謬誤在於,不參與調查的會計師並非一定支持政改。只要想一想,反對政改的會計師也可能因梁議員的立場而不參加,反正梁議員必投反對票,他們大可放心不填寫問卷了。故以此質疑調查結果不準確,根本完全站不住腳。再講,不論梁議員立場如何,表達自己的意向既是權利也是義務,自己放棄還可怪誰?最討厭還是那些老是搬龍門的人,調查結果不合心意就說調查不可信,若結果換了是支持者眾,肯定又會出來批評梁議員不跟隨業界意向投票。
該調查由籌備至公布結果,在業界確引起不少波瀾,梁議員也飽受批評。坦白講,瓜瓜覺得他大可不必進行此調查,因當初在立法會選舉中投他一票時,選民已知其政治立場。況且以他的個人利益而言,這次調查是一場豪賭,賭贏了(即反對政改者較多)固然好,證明他的立場與業界一致。但若賭輸了(即支持政改者較多),就會給下屆立法會選舉的競爭對手一個口實,說他不跟隨選民意向投票。
雖然瓜瓜不支持政改,但的確有想過轉軚支持,此念頭在悼念六四期間特別強烈。我們喊了「建設民主中國」二十幾年,結果是毫無寸進。若然我們肯「袋住先」,或許能為內地做個榜樣。遺憾的是,此想法一閃即逝,因為政改方案實在太爛而揀唔落手,害怕這個所謂普選制度起負面示範作用。政改方案將於今天表決,無論通過與否,冀望向香港仍能向前走。
原文刊於:am730 2015-06-17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香港經濟發展堪憂
金融及地產仍為香港最賺錢的行業。 (資料圖片) |
愚見認為,香港經濟問題正正在於大時代重臨,而愈來愈覺得不對勁。不用說甚麼,單看藍籌股名單,有哪一家本土企業(即港資)靠創意或科技搵錢的?相反,靠賺土地差價的地產商,及息差的銀行卻長期佔了重要比例,而他們每年利潤豐厚。香港號稱國際都會,但最賺錢的本土企業仍是傳統金融和地產行業,而不是像人家般,擁有蘋果、微軟、亞馬遜和臉書等靠科技講創意的企業。再看看我們的富豪榜,最有錢的十位港人中,有多少位不是涉足於金融或地產生意的,又有多少位是搞創意工業的?
其實香港以前不是這樣的,在過去幾十年,我們有不少實業家把香港工業發展得世界知名,珠寶鐘錶、玩具和時裝等就是上佳例子。但隨著生產線北移,加上香港地價愈來愈貴,現在還有多少商家可把生產設施遷回來?生產線不在,與工業相關的職位自然愈來愈少,也令香港不得不依賴所謂四大支柱產業。數據不會說謊,按統計處資料顯示,於2000年,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約4.8%,包括四大支柱產業在內的服務業則是87.3%,當中金融及保險佔12.8%,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佔9.2%。到了2013年,製造業僅餘1.4%,反觀服務業則大升至92.9%,當中金融及保險增加至16.5%,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佔10.8%。
上述是環境因素,更大問題出在港人心態。我們一向視李嘉誠為偶像,以成為他而不是喬布斯或蓋茨為榮。我們崇尚搵快錢,炒股炒樓賺大錢才叫成功而不是搞實業。大時代重臨,此等想法就更加牢不可破。還不相信?到書店走一趟吧!我們的書店,除旅遊和烹飪外,放在最顯眼而又暢銷的不外乎股票投資,至於科普、文藝等讀物只能在骨灰龕(即書架)上找到。當人人熱衷於資產增值而不是創造,大學畢業生爭相躋身投資銀行,不做金融才俊勢不罷休,這樣下去香港還有甚麼前途?
其實視李嘉誠為偶像和人生目標也是好的,但更令人擔心的是,現在新一代連李嘉誠也不想做了,反而渴望成為他的兒子,認定「成功需父幹」。不知道此現象是否與即食文化有關,接觸過的年輕一代少有願意思考的。曾收到幾位年輕讀者來函問前途,如面對兩份工作選擇,他們竟只轉貼相關招聘廣告連結,自己卻一點分析也不做,就希望有人為他們選定。如最近公司有位年輕職員出差,居然沒有留下任何單據回來報銷。問為何沒有,竟答覆說沒有人告訴他。但員工手冊和出差申請表早已列明,他說太忙沒有看清,總之就是別人不對,與他無尤。連報銷需單據這些基本常識也欠奉,還要懶惰兼不肯認錯,這就是時下某些年輕人的工作態度。究竟是否出於家長問題,把孩子照顧得太無微不至,反而害了他們。瓜瓜無意一竹篙打一船人,經常也遇到勤奮上進的青年,希望上述只是個別事件吧。
綜合而言,香港經濟過分依賴四大支柱產業,而且還有上升趨勢,加上部分新一代的工作心態,若我們繼續依靠食老本而不做點東西,日後香港經濟發展如何,想必心中有數吧?
原文刊於:am730 2015-06-12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Dynam業務發展方向
Dynam截至今年3月底全年收益跌6.8%。圖為董事長佐藤洋治。 (資料圖片) |
Dynam截至今年3月底全年收益減6.8%至1,545.56億圓,但經營開支沒有相應下降,經營溢利減39%至193.44億圓。收益倒退主因日本自去年4月起上調消費稅,由早前5%提高至目前8%,令高投注額遊戲館使用率大跌,以至總投注額減少。
何謂高投注額遊戲?按年報描述,投注額為每顆彈珠4圓的日式彈珠機,及投注額為每個遊戲幣20圓的日式角子機。以去年總投注額計,高投注額遊戲館佔67%,是Dynam重要收入來源。所謂高風險高回報,既然投注額較高,派彩自然較大。但派彩並非現金而是實物,顧客按贏得的彈珠或遊戲幣換取獎品。以去年為例,高投注額遊戲館的派彩成本佔投注額約83.6%,餘下的16.4%才是收益。既然有高投注額,想必也有低投注額吧?說得對,低投注額遊戲的投注額,彈珠機為每顆彈珠1圓以下,角子機則在每個遊戲幣5圓。投注額低,派彩自然較細。再以去年為例,其派彩成本佔投注額約76.5%,餘下的23.5%就是收益。
從上述分析可看到,雖然低投注額遊戲的投注額較少,但收益率卻較高投注額高出7.1個百分點,而且有增長之勢,去年增加7%,減去派彩後的收益也增4%。這就難怪Dynam正積極發展此業務,在去年新增的19間遊戲館中,18間就是低投注額,而且還將2間高投注額遊戲館轉營為低投注額。有一點需要留意,雖然低投注額業務能帶動顧客人數及光顧次數,但經營成本卻限制其盈利能力。以去年為例,低投注額遊戲館的經營開支佔投注額約23.2%,扣除派彩成本後,經營溢利率僅0.3%,與高投注額遊戲館的3.5%相去甚遠。因此,若要有利可圖,低投注額遊戲機的數目需增加,平均成本才能下降以達到規模經濟效果。整體來說,目前Dynam收益率18.7%,經營溢利率2.4%,若低投注額遊戲館業務續發展,相信收益率將提升,但經營溢利率卻下跌。Dynam管理層當然明白這點,他們在年報中透露將利用創新及專業知識推動低成本營運。
如何做得到?年報進一步披露,他們將採取「標準化及多館發展」以控制開業成本。例如建立新遊戲館時,選擇人口稠密地區發展,並以人口在3萬至5萬的小型農村及商業區為目標。此外,遊戲館租用期定在20年,而且採用統一裝修和設計,並使用標準木材建造。每間遊戲館的遊戲機數目也定在480台,並使用二手遊戲機。上述種種舉措旨在減低設計開支、降低建築費用和時間,及控制採購成本。
還有一點,員工薪金是重要成本,於去年佔經營開支達到33.5%,較上一個財年高出0.7個百分點。為了減省員工成本,Dynam計劃為每間遊戲館安裝獨立彈珠點算系統,除了讓顧客毋須拿著彈珠箱去領獎外,更可節省彈珠點算時間和人手,從而提高員工生產力而減低薪金成本。
最後一提,上述發展計劃記載在年報的「連鎖店管理及集團發展策略」章節內,寫得具體而且易明,先不論能否實現,單看內容已經感到管理層的認真和誠意,完全將其他企業的年報比下去。
原文刊於:am730 2015-06-10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5年6月9日星期二
從可口可樂看委內瑞拉
可口可樂純利連續兩年倒退。 (資料圖片) |
匯率折算虧損對收入的影響那麼大,主要是近來美元強勢所致。就以美元兌歐元為例,匯價於年初是1美元兌0.8222歐元,今年3月底已升至0.9233歐元,升幅達12%。可口可樂在世界各地均有投資,而且賺取的收入皆以當地貨幣為主,但公司是以美元入帳,若美元強勢,當地貨幣折算美元後的收入必定減少。
說到匯率,就不得不提委內瑞拉。可口可樂在當地設有投資包括裝瓶合作夥伴,由於當地經濟問題嚴重,加上匯率下跌和外匯短缺問題,在今年首季度需要為相關投資撇減1.35億元,去年同期更因當地匯價貶值而需要撇減2.47億元。這個南美洲國家究竟出了甚麼問題?委內瑞拉是產油國,據報逾九成外匯收入是依賴石油出口,而且七成基本用品需要進口。不幸的是,近年油價急跌,加上美國等西方國家實施制裁,令委內瑞拉經濟瀕臨崩潰,可口可樂會計政策將該國歸類為「惡性通脹經濟體(Hyperinflationary economies)」。其實要得到此「銜頭」殊不簡單,首先當地累計通脹要逾100%,其次要連續3年才成。據美國中情局網頁資料,在2013年和2014年,該國通脹分別達40.6%和69.8%,匯率也不會好到那裡去,早於2010年,當地貨幣兌換價是1美元兌2.6玻利瓦爾,2011年開始大幅貶值65%至4.3,到了2013年2月,該國再度將玻利瓦爾貶值並定在1美元兌6.3水平。
由於可口可樂的財務報表以美元計算,折算價不斷下跌,該集團在當地投資的價值自然不得不下調。於2013年首季度,相關投資撇減1.4億元。到2013年10月,該國推出SICAD貨幣制度,SICAD 1為外匯拍買價,適用於當地合資格外資及特定行業,容許他們有限度兌換外匯,SICAD 2則適用於其他。於2014年首季,SICAD 1和SICAD 2分別為10.8和50.9。可口可樂當時以SICAD 1為折算價,為當地投資估值後需再減值2.47億元。今年該國將兩個SICAD合併為一,並推出另一個新匯價叫SIMADI。於今年3月底,該兌換價為1美元兌193玻利瓦爾,可口可樂以此價為折算價,經估值後再為投資撇減1.35億元。可見用以投資估值的折算價由2010年的1美元兌2.6玻利瓦爾到今年首季的193,5年間貶值達73倍。該國民眾一點不好過。最近看過一則報道,當地通脹嚴重,國內日用品異常短缺,導致民眾每日都要排隊輪候購買牛奶、咖啡、糖和麵粉等。感同身受,若是當地民眾,手上的錢每天在下跌,但外匯又實施管制而無法兌換,為了「保值」,唯一方法就是立刻把錢花光如購買日用品。有趣的是,政府為遏止民眾搶購及囤積日用品,在全國超市安裝指紋掃描器,限制民眾購買數量。
油價持續低企而回升無期,我們在「享受」低油價的同時,原來委內瑞拉民眾正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原文刊於:am730 2015-06-05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5年6月4日星期四
2015年6月3日星期三
私校定期票據
不少家長會安排子女入讀名校。 (資料圖片) |
就以傳統名校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為例,最近就推出自願性「定期票據計劃」,只要認購一份為期12年期的100萬元票據,就可以提名1位孩童優先入讀未來學年小學一年級,而且面試將會由3次縮減至1次。雖然票據是無利息、不可更改、不可轉讓,以及無擔保,但據新聞報道,計劃反應熱烈,推出僅兩周已告超額申請。
早前看過一幅講贏在起跑線的漫畫正好說明此事,畫中有兩個站在起跑線上的孩童,身材瘦削的那位拉著木頭車,車上載著年邁而且貧窮的雙親,肥胖的那位則站在豪華轎車上,車輛由富有的雙親駕駛。當槍聲響起,誰最先跑出明顯不過吧?
詳細看了該計劃的簡介,每分票據可供一名孩童取得優先學位。若果認購票據後,孩子未能合符入學要求,或者入讀後於小六畢業前退學,又或者小六畢業後,沒有升讀中學部的話,家長可以提早取回款項,唯需要扣除票據兌換費。由於簡介未有提及兌換費率,若然所費不高,其實條款頗為公平的。
此外,由於票據不可更改和轉讓,此舉杜絕了炒賣。至於現在支付100萬元購買票據,並於12年後償還,此安排划算與否,或許先計算一下現值。若以2014年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4.4%來作折現率,12年後取回的100萬元,相當於現值59.6萬元。換句話說,認購票據的機會成本是40.4萬元。據報該校每年平均有1,700人報讀,但學額只有逾100個,申請成功率不到6%,以這個價錢來「買」一個優先權,是否昂貴就見仁見智了。
有意見認為,該校做法會造成教育上的貧富懸殊,讓學校變成「貴族校園」。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因該校根本就是一家貴族學校。按學校網頁資料,全期學費為72,500元,寄宿費用則為33,000元,未計其他使費,每年就要105,500元。
當然,若以國際學校如耀中國際相比,小學部全年的學費為接近17萬元,看來聖士提反的學費並不算貴,難怪家長對票據計劃如此歡迎。其實,學校推出定期票據並不是甚麼新鮮事,目前不少國際學校均有類似計劃,有些更是強制。再以耀中為例,所有入讀的中學生必須購買債券,每分面值20萬元,但無利息,款項於畢業或退學時退回。
據報聖士提反是首間推出定期票據的私立小學,因此有人擔心其他私校會仿傚,令社會貧富懸殊進一步加劇。另外,也有意見認為,該計劃其實是入學優待,令取錄學生的程序偏向富人而變得不公平。此說法令瓜瓜又想起一幅漫畫,畫中有兩個背著書包的小朋友,他們同時爬上同一道樓梯,但每級樓梯的高度超過他們身高,因此貧窮的那一位小朋友需要用盡氣力去爬每一級。反觀富有的那一位,由於樓梯級間墊著一疊疊鈔票,他可以輕而易舉地步上每一級。
從前相信跨代貧窮不會在香港出現,認為孩子只要肯努力讀書,最終必定捱出頭來。對此想法雖然尚未動搖,但現在的窮孩子要比上一代更加努力才有希望,畢竟社會給予的機會比以前少。
原文刊於:am730 2015-06-03
後記:根據該校更新的定期票據計劃簡介,面試次數應為3次而不是1次。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5年6月2日星期二
會計人力供求失衡
最近有位大學一年級生來函,由於有意轉讀會計,因此詢問香港會計業前景。相信不少朋友也關心此問題,所以寫下此文與大家分享看法。
一如以往,瓜瓜的看法頗為悲觀,主要是會計人供求失衡。不說什麼,只說香港會計師公會的會員人數,2004年才不過2.3萬人,到了2014年已經有3.7萬人,短短10年增幅達65%之多,而且每年平均有接近1,500位新增會員。供應如此強勁,需求又如何呢?根據職業訓練局每兩年進行一次的會計業人力調查,於2013年 ( 2015年報告還未出版 ),會計業人力需求 ( 即是現有人手加空缺數目 ) 為102,220個,當中21,687個是經理級或以上,主管級為22,874個,餘下的57,659個為文員和培訓人員。或許有人質疑2013年數據太舊不值得參考,但報告也為2015年做了預測,人力需求總數為103,104個,當中經理級或以上有21,766個,主管級有22,949個,文員和培訓人員則是58,389個。
從上述數字我們可以看到一點,2013年至2015年間的增幅不高,人力需求總數僅增884個 ( 或0.9% ),當中經理或以上和主管級的增幅較低,分別只有79個 ( 或0.4% ) 和75個 ( 或0.3% ),文員和培訓人員的增幅則有730個 ( 或1.3% )。一般來說,主管和經理級或以上職位需要具備會計師資格,但兩年間的人力需求合計也只有154個。反觀由會計師公會訓練出來的會計師,每年平均新增1,500人,那又如何消化?
若比較過去幾年的數字更會發現,會計業整體人力需求在2013年或以前是相當不錯的,例如2009年,2011年和2013年分別為4.3%,3.9%和2.3%。不過,從中也看到一點,就是人力需求有下降之勢,而且預期在2015年急跌至0.9%。
會計人才供應不減,但人力需求卻在萎縮,這就是香港會計業的前景。
原文刊於:Education post 2015-05-29
&&&&&&&&
一如以往,瓜瓜的看法頗為悲觀,主要是會計人供求失衡。不說什麼,只說香港會計師公會的會員人數,2004年才不過2.3萬人,到了2014年已經有3.7萬人,短短10年增幅達65%之多,而且每年平均有接近1,500位新增會員。供應如此強勁,需求又如何呢?根據職業訓練局每兩年進行一次的會計業人力調查,於2013年 ( 2015年報告還未出版 ),會計業人力需求 ( 即是現有人手加空缺數目 ) 為102,220個,當中21,687個是經理級或以上,主管級為22,874個,餘下的57,659個為文員和培訓人員。或許有人質疑2013年數據太舊不值得參考,但報告也為2015年做了預測,人力需求總數為103,104個,當中經理級或以上有21,766個,主管級有22,949個,文員和培訓人員則是58,389個。
從上述數字我們可以看到一點,2013年至2015年間的增幅不高,人力需求總數僅增884個 ( 或0.9% ),當中經理或以上和主管級的增幅較低,分別只有79個 ( 或0.4% ) 和75個 ( 或0.3% ),文員和培訓人員的增幅則有730個 ( 或1.3% )。一般來說,主管和經理級或以上職位需要具備會計師資格,但兩年間的人力需求合計也只有154個。反觀由會計師公會訓練出來的會計師,每年平均新增1,500人,那又如何消化?
若比較過去幾年的數字更會發現,會計業整體人力需求在2013年或以前是相當不錯的,例如2009年,2011年和2013年分別為4.3%,3.9%和2.3%。不過,從中也看到一點,就是人力需求有下降之勢,而且預期在2015年急跌至0.9%。
會計人才供應不減,但人力需求卻在萎縮,這就是香港會計業的前景。
原文刊於:Education post 2015-05-29
&&&&&&&&
Labels:
Education Post《專.業.人-會計篇》
2015年6月1日星期一
轉行做會計困難嗎?
本港會計主任的平均月薪,於過去10增長22.2%。 (資料圖片) |
但發覺不少朋友對入行有誤解,以為修讀會計課程,入行就暢通無阻,甚至認為考獲會計師資格後薪金便拾級而上,故甘願花錢花時間投資。但實情並非如此簡單,單單擁有學歷而沒有任何會計經驗,起點與會計畢業生無異。資格和學歷固然重要,但並非升職加薪主要標準。某些會計師行確給剛考獲會計師資格的同事加薪,但始終幅度有限,而且也只是鼓勵性質居多。
這麼說,辛苦讀書考試沒有用嗎?或許這樣說,會計師資格和學歷是入場券,憑券才能上路。但門票對日後職位高低和工資不會有太大影響,最重要是職責、工作經驗、個人能力及表現。若一家公司只看學歷來決定升遷,很難想像他們如何能在商界立足。
不少朋友選擇職業時,首要考慮是行業前景,卻從沒想過自己適合與否。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工作,有多痛苦可想而知。在決定入行前,不妨搞清楚會計專業是甚麼一回事,自己能否與它「過人世」,而欲轉行者就更應謹慎。特別是希望一圓「會計師夢」的,甘願放棄累積多年本行經驗,不介意收取較低薪酬,毅然重新發展,代價實在不菲。
坦白講,在認識的朋友中,成功轉行的例子不是沒有,可惜他們只是異數。有甚麼難處?首先是學歷。從事會計工作需有一定會計知識,總不成連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也搞不清楚就去當會計吧?要成功轉行並獲工作機會,具備基本會計學歷是必要條件。所謂人望高處,當然希望在會計專業有更好發展,最理想當然是修讀會計學位課程,參加會計師專業考試,完成後就能晉身成為會計師。但修讀學位課程加上專業考試時間是以「年」計,且所費不菲,若中途才發現自己不適合會計工作,浪費金錢事小,虛耗光陰事大。
試想欲轉行的朋友至少年過廿五、六歲吧?沒有任何會計資格但要轉行,最多只能當會計文員,等到取得相關學歷和會計師資格這張入場券,到時已年過三十,別人三十出頭已有望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自己卻在此時才開始,說到底起步比人遲。況且香港職場有年齡歧視,加上會計人才供應不絕,廿五、六歲沒有會計底子的,想當個會計文員也不易。由於入行承諾不輕,絕對有需要想清楚。若非會計畢業生,在決定轉行前不妨先花數月修讀會計短期課程,看看自己能否適應,並找行內人問清楚,了解會計工作是甚麼一回事。此外,工資偏低也是問題。目前一個會計文員工資約8,000至14,000元,但沒有經驗的能拿到10,000元已算不錯。欲轉行的朋友,在本身行業累積一定經驗,工資應達致一定水平。轉行後一切重新開始,拿取與會計新手一樣薪金,看來只有單身或沒有家庭負擔的朋友才有「有資格」轉行呀。
原文刊於:am730 2015-05-29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