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星期日

致演藝畢業生吳家進同學的信

吳家進同學:

最近在臉書上看到你的信,看了後有些想法,因此寫下此篇文章,希望藉此分享一下身為「觀眾」的一點感受。

昨天在演藝學院的畢業禮中,看見你們在台上以不同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對特首或者現屆政府的不滿,於我而言是十分感動。瓜瓜眼淺,看到你們的新聞圖片竟然流淚。坦白講,當時我正乘坐港鐵,一個男人對著手機流淚實在很怪,因此偷偷抹掉臉上的流水。可是眼淚還是不受控制地湧出來,真是叫人尷尬。

有人批評你們不懂得尊重別人,說香港教育制度下出來的大學生「一蟹不如一蟹」,也有人批評你們沒有尊重其他畢業學生的意願,硬要把party搞串。可是我不同意,與其要你們參加一個不喜歡的畢業典禮,倒不如讓你們在不影響整體的情況下作出你們想做的事。相信也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演藝校方早知你們有此舉動也沒有作出干預。況且,你們只是利用屬於自己的幾秒時間去表達想法,像在舞台表演一樣,實在看不到有甚麼問題。

此外,有不少人批評你們說,畢業典禮何等莊嚴,不應如此沒禮貌沒教養,但我反而覺得主角是活生生的你們,而不是那個硬邦邦的典禮,為何硬要你們像倒模的機械人一樣,個個做出相同的動作,去成就一個莊嚴的典禮?是你們重要,還是典禮重要?若說是後者,那未免有點本末倒置吧?

說感動,皆因你們忠於自己,不怕權貴,而且做了瓜瓜一輩子也不敢做的事情。或許老了,年紀愈大,顧慮也自然多,即使時光機能載我回到像你們般的年紀,我也肯定不會有那麼強烈的政治社會意識,更加沒有你們如此的膽量,實在令人敬佩。

你們讓我看到香港的希望!畢業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旅途的開始,祝你們鵬程萬里,前程似錦。

Bittermelon

文章來源:主場新聞 2013-06-28
主場臉書:Timeline photo 2013-06-28

&&&&&&&&

2013年6月29日星期六

小數怕長計,上車無問題

上一篇講了「一闊三大」,這個影響削赤成效的障礙。這裡講的削赤,其實主要是節省開支,以此令儲蓄計劃早日實現。

接下來說說其他削赤艱難之處,其中一個就是「小數怕長計」。舉個例子,某通訊商的手機月費計劃,68元就能3G無限上網,還有千幾分鐘基本通話,若不是上網煲劇,只是用來上上臉書,看看新聞的話,一般來說已經可以。

不過,原來只要多付70元,就能享用速度快的4G,就算是4G無限上網,最便宜的計劃也只是298元。用過4G才知道其速度之快,只要用來看一段Youtube片子,與3G的高下立見。每月只不過多給230元,佔每月收入少許而已,不會影響儲蓄計劃吧?

每個月額外多花230元,看來不是大數目,但不要忘記,儲蓄是長期的鬥爭,此數一年累積下來就是2760元,兩年就是5520元,三年就是8280元。用回上一篇的例子,假設儲蓄目標是5萬元,這筆多花了的錢就相當於目標的17%,足以影響儲蓄進度!

「小數唔多覺」亦是一個重要的障礙。例如手機月費68元、參加健身中心每月月費200元、家用上網月費150元、收費電視300元、網上音樂任聽月費50元,下載歌曲每首6至8元,下載一個App才20元,這些「小數」單獨看來真的不算多,但合計起來,一個月就可能是數百至上千,足以影響削赤成效。

要避免以上各種障礙,我們應盡量避免作出長期承諾,特別是那些參加容易退出難的,就更要想清想楚。其實在個人開支方面,能做到「應洗則洗」就最好,即是按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擇。其實這些與儲蓄的決心有關,決心愈大,儲蓄計劃成功的機會自然愈多。嫌太過淒慘,不想為了儲蓄而放棄那麼多享受?那就繼續享受,放棄儲蓄的念頭,只不過日後不要抱怨就可以了。

瓜瓜這樣說,當然有人不少人大力反對,說甚麼「人人不消費,經濟實閉翳」。其實這只是商家鼓勵消費的藉口,況且現今的消費模式既浪費又不環保,何不檢視一下自己的消費習慣,盡量減少無謂的支出?

文章來源:Education Post 2013-06-25

&&&&&&&&

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黃鴨仔講會計

早前黄鴨仔漂洋過海來到香港,小歇一會後終於離開,在牠臨走前的一天去了「朝拜」一下。聽說黄鴨仔來港以來,共吸引700萬人次來看牠,未知黄鴨仔為何能引起如此哄動,但就當日所見,人人都爭取有利位置合照,附近餐廳也推出黄鴨仔套餐,可謂非常熱鬧。這篇文章雖然說黃鴨仔,不過並不是牠,而是另一個他。碰巧,他也姓黄名鴨仔,人稱黃鴨仔。此篇文章就借他的故事,去說明一下會計上的一些常用名詞。

話說黃鴨仔功夫了得,因此廣受闊太們歡迎,每次表演功夫後,闊太都會給鴨仔金錢。於鴨仔而言,因表演而收到的金錢就是「收入(income)」。為接生意要和闊太保持聯絡,鴨仔買了手提電話,這就是「固定資產(fixed asset)」。鴨仔用手機用得比較粗,預計能使用1年,將機價分攤12個月,每個月成本就是「折舊(depreciation)」,加上通話月費、酒店租房費用、酒吧應酬費用,裝身費用等「營運開支(operating expenses)」,與收入相減出來的數值就是「經營溢利(operating profit)」了。

一般來說,鴨仔收到的報酬都會是「現金(cash)」,有些闊太卻會預先給鴨仔一筆錢,或者貴重禮品。若果鴨仔收了,以後就得表演功夫來償還,但禮物和現金暫時不能當成收入,應先視為「預收款(receipt in advance)」,並歸入「流動負債(current liability)」內。當鴨仔為闊太表演後,禮物和現金才能確認為收入。

若遇到相熟闊太,說將會給鴨仔一筆錢但還未如言支付,而鴨仔又開心過頭先表演功夫,闊太所欠的就是「貿易應收帳(trade receivable)」,和現金一樣,應歸類為「流動資產(current asset)」。若果闊太拖延不付,這筆帳就變成「呆壞帳(doubtful debt)」,需要做「呆壞帳撥備(provision of bad debt)」,相關金額同時會視為成本,需要反映在「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內。倘若闊太最後食言,這筆帳就是「壞帳(bad debt)」,需要在應收帳中「撇減(written off)」。

後來有位闊太看中了鴨仔,打算自用之餘,也用來賺錢,因此提出私有化,說一筆過給他500萬元,這就叫「收購(acquisition)」。鴨仔計算一下,現時每月現金收入減去現金開支約為5萬元,年終無休,一年淨現金收入60萬元。鴨仔身壯力健,健康情況良好,估計再做10年,「終值(Future value)」就是600萬元。可是,近年通脹在5%左右,以此來做「貼現率(discounted rate)」,鴨仔的「貼現現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就是486.5萬元。

由於收購價比貼現現金流高,鴨仔欣然答應,並與闊太許下口頭協議。於闊太而言,與鴨仔的口頭協議就是「全資擁有資產(wholly owned asset)」,其「公允值(fair value)」就是貼現現金流,收購價與公允值之間的13.5萬元差異就是「商譽(goodwill)」。

過了一年,闊太發覺鴨仔開始力不從心,預計未來的貼現現金流只值400萬元。可是,鴨仔的「帳面值(carrying value)」卻是500萬元,既然如此,闊太就需要為鴨仔做「減值(impairment)」了。將兩者相減,出來的100萬元就是「公允值變動虧損(loss arising on change in fair value)」,要在損益表中撇銷。順帶一提,由於此變動並不涉及現金,所以在現金流量表中,不會包括在「經營現金流(operating cash flow)」中 。

再過一年,此時有位富婆看中了鴨仔,鴨仔也有意跟她,所以向闊太提出分手。闊太大怒,心想鴨仔吃的穿的全靠她,現在竟想一走了之,沒有那麼便宜,所以不允。有見及此,富婆向闊太支付了450萬元的分手費。闊太見有利可圖,因而答應。

於闊太而言,分手費就是「資產出售所得(sales proceed from disposal of asset)」,以此減去當時的帳面淨值(即新的公允值),埋單計數合共賺取了50萬元,此數將會列入損益表內成為「其他收入(other income)」。

順帶一提,由於鴨仔是「自然人」,根據法律不能被買賣,因此上述講的是鴨仔和闊太之間的協議。

黃鴨仔這個故事純粹「老作」,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哈哈。

文章來源:AM730 2013-06-28

&&&&&&&&

2013年6月27日星期四

TVB個B

上一篇說過,電視廣播(511)(TVB)於2012年為聯營公司的借貸和應收帳做了減值準備,涉及的公司原來就是由TVB一手湊大的「無綫收費電視」,說是TVB的「baby」相信沒有人反對吧?細看年報,此公司的名稱於本年3月已經改名為「無綫網絡電視」。

不講不知,原來這個baby只是TVB的聯營公司,即是控股權介乎20%至50%,而非控股權超過50%的子公司。於2012年,TVB雖然擁有無綫網絡電視90%的經濟權益,但控股權只有15%。

換句話說,身為無綫網絡電視的股東,TVB只有15%的投票權,但享有該公司90%的盈利或虧損。因此,TVB將無綫網絡電視列作聯營公司並以權益法入帳。為何如此?為了考究其原因,所以翻查過去數年的年報。

早於1998年,TVB成立了銀河衛星廣播有限公司,同年獲得港府批出的衛星電視牌照,在2000年更取得收費電視牌照。

不過,為了防止壟斷,港府在牌照中加入了一些限制,包括TVB不可以擁有銀河衛星多於49%的控股權。於2003年,TVB為銀河衛星引入新股東,並將其51%的股權出售。可是,到了2004年,由於新股東退股,變成TVB全資擁有銀河衛星,引致違反控股權的限制。因此,當時TVB向政府申請豁免以方便TVB物色大股東接手,最後獲得批准,但豁免期只有1年。

於2005年,TVB成功將51%股權出售;2006年,銀河衛星改名為「無綫收費電視」;於2007年,TVB再將20%股權出售,變成只持有29%;及至2008年,TVB透過股本重組將股權降至15%,但經濟權益卻維持在29%;於2009年,TVB透過現金收購,將無綫收費電視的經濟權益進一步增加至60%,於2011年增至62%,直到2012年增至目前的90%,但控股權不變,並發展成今日的模樣。

截至2012年,TVB對這項投資的總權益,金額合共11.59億元,此數是將投資成本、長期貸款及貿易應收款結餘加起來,再減去應佔累計虧損。根據年報,截至2012年,TVB借給無綫網絡電視的貸款有7.32億元,貿易應收帳款也有4.21億元,兩項金額合計已經是11.53億元。若將此數與總權益金額相減,得出來的600萬元,就是TVB投資成本減去應佔累計虧損。換句話說,TVB多年來投資於無綫網絡電視,不單未有為TVB帶來盈利,而且更加是年年虧蝕。

雖然不知道TVB合共投資了多少,但根據財務報表的註腳,截至2012年,所有聯營公司(包括無綫網絡電視、泰國TVB3和無綫收費電視控股)的累計投資成本是7.36億元,但應佔累計虧損則是7.3億元,即是投資成本只餘下677萬元。

往上翻看TVB的年報至2004年,無綫網絡電視一直虧損,若只計算TVB應佔的部分,2005年的虧損最高,金額達到1.87億元。

由於這個原因,TVB向無綫網絡電視提供的借貸以及應收帳有回收不了的風險,所以TVB需要做減值準備,於2011年及以前,累計的減值準備合共4.1億元。

到了2012年,TVB再額外做了1億元撥備,令累計減值準備的金額進一步上升至5.1億元。看來TVB要湊這個「B」並不容易,而且包袱也非輕。

可幸的是,透過2012年1月1日生效的重組協議,無綫網絡電視的營運成本得以減輕。未有重組協議之前,無綫網絡電視需要每年向TVB支付1億元特許費,以換取TVB提供節目頻道。

重組協議生效後取消了特許費,改為從無綫網絡電視的廣告收益中抽取25%。因此,無綫網絡電視在去年終於轉虧為盈,由2011年的5,800萬元虧損,大幅改善至2012年的10萬元溢利。

再者,最近TVB宣布奪得2014年世界盃賽事的轉播權,除了將22場比賽於免費頻道播放外,其餘所有賽事均會在無綫網絡電視的收費頻道播出,看來無綫網絡電視的財務表現,可望於來年進一步改善。

文章來源:AM730 2013-06-27

&&&&&&&&

2013年6月26日星期三

等不到下一代的囍帖街

不知其他人如何去看,但就自己的一點小見識,街坊街里的「里」相當於英文的「Lane」,多用於描述狹窄的小徑,例如灣仔的聚賢里,中環的戲院里等。當然也有例外,比如灣仔的天樂里,就是一條繁忙的行車大路。可是,例外歸例外,一般來說,「里」給人的印象就是細小的街道或者行人小徑。

市建局伙拍地產商發展的利東街重建商業項目,最近就正式命名為「囍歡里」,英文名稱則為「Avenue walk」。Avenue有林蔭大道的意思,看過重建項目的模型圖,英文名稱算是改得比較貼切。可是,將一個擁有200米長,9米闊行人街道的地產項目稱之為「里」,這就未免太過突兀奇怪了。本來呢,於今時今日的香港而言,其實也不應大驚小怪。不是嘛,看看那些別具一格的樓盤名稱,例如凱旋門、君臨天下、碧海藍天、藍天海岸、帝柏海灣、別樹一居、都會駅、城中駅、逸峯、懿峯等,「囍歡里」就顯得有點普通和「娘」了。可是,利東街本身就有一個知名而且廣為接受的別稱--「囍帖街」,為何棄之不用而卻另起新名稱呢?莫非「街」太過平民,「里」才算高級?還是舊名平凡得有點嚇人,起個大玩食字的新名才叫時尚?抑或嫌「囍帖」太過單調,未能突出重建項目的商業主題?

其實對這個重建項目一向都不寄予厚望,由整個社區被拆毀的一刻,我們早已做足了心理準備,最後只會是個徒具虛名的「假保育」項目。但勢估計不到的是,現在連舊名字也要一併刪除,我們不禁要問,是否要將「囍帖街」從大家心中連根拔起才肯罷休?

最有趣的事,項目在設計上將會保留傳統特色,包括樓高不過三層,用上特色窗花和戰前街磚等,據說是希望重現惜日「行街」的情懷。既然要懷舊,那又為何要將舊有名稱改掉?要解釋這個既不合邏輯又矛盾的做法,除了是故意要讓人引起不快,硬要與民為敵外,恕瓜瓜愚昧,能否告之還有甚麼其他原因?

連一個舊名字也容不下,我們還敢奢望市建局伙拍地產商的發展模式,真的能夠認真將舊區保育做好?我們還要接受多少個「囍歡里」式的重建項目?這是我們想要的嗎?

從此以後,「囍帖街」只會成為我們的回憶,當時間流逝,最後便會漸漸被人遺忘。正如歌曲《囍帖街》的其中一句歌詞,「等不到下一代,是嗎?」。

&&&&&&&&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TVB員工薪酬似有改善

電視廣播(511)(TVB)於本年5月舉行周年股東大會,其中兩項關於全面授權董事局發行新股的議案,因得不到大會過半票數支持而遭否決。翻看TVB其後發出的通告,遭否決的兩項議案,反對票數高達1.63億股,約佔當日投票總數的52%。有趣的是,另一項關於全面授權董事局回購已發行股份的議案,卻獲得100%票數通過。這代表甚麼呢?可能部分股東擔心發行新股後,他們的股權將會被攤薄,因此投反對票吧。股東大會當日,TVB的已發行股份數量是4.38億股,即是反對票數佔已發行股數的37.2%,有如此數量的股東不滿議案,看來TVB不可以輕視。

反觀回購股份的議案,若果落實的話,股份的流通量將會減少,每股溢利將會提高,市盈率因而下跌,變相令股價變得吸引。要市盈率回復到回購前的水平,股價自然會被推高,難怪此議案受全體股東歡迎。

據報章報道,TVB的財務總監強調發行新股的需求不大,即使相關議案不獲通過,對公司的影響也不大。這樣就奇怪了,既然需求不大,為何當初要提出此議案?既然提出了,想必是有需要吧?現在又說需求不大,邏輯上說不通吧?

翻看TVB於2012年的年報,去年營業額高達54.48億元,按年增長5%。可是,同期的銷售成本卻上升12%至20.23億元,因此去年的毛利僅僅上升1%至34.24億元,毛利率也由2011年的65%,下跌2個百分點至去年的63%。雖則如此,由於應收聯營公司帳款和借款減值下降,聯營公司又轉虧為盈,TVB去年稅前溢利按年增2%至21.39億元。

既然稅前溢利上升,想必稅項開支也會增加,對吧?可是,2012年稅項開支只有4.03億元,較2011年大幅減少25%,為甚麼呢?原來與稅局的爭議有關。於2004年,稅局對TVB進行了稅務審核,結果認為TVB海外節目發行及分銷的溢利需要納稅,而且追溯至1998/99課稅年度。雖然TVB不同意並且提出反對,但仍於2011年為過去數年提撥了1.18億元的稅項撥備。由於2012年不再需要做撥備,因此稅項開支減少。另外,就此爭議,TVB已合共做了3.36億元撥備,而且為了獲取稅局的有條件暫緩繳付評稅,所以合共購買了3.19億元的儲稅劵。既然已做了撥備,即使日後TVB確實需要繳稅,對未來的財務表現應沒有大影響。

大家會否記起,自2011年年尾開始,電視圈出現挖角潮,到了去年中更達到高潮,傳聞當時無綫有一半幕後人員被挖走。究竟此事令TVB的員工成本增加了多少呢?先看看金額,於過去3年持續增加。未發生挖角事件之前,2010年員工成本是11.82億元,按年加3%;到了2011年,員工成本急升15%至13.64億元;及至2012年,金額上升至15.14億元,按年增加11%,乍看起來,加幅著實不少。可是,若按員工平均人數計算,截至去年底,TVB共有4,681人,2011年則有4,251人。因此,去年平均員工人數就是4,466人了。將去年員工開支與之相除,人均年薪就是338,979元。用相同方法計算,2011年人均年薪是325,739元。將兩數互相比較,按年人均加幅其實只有4.1%。不過,若再往上一年看,由於2010年的人均年薪是282,293元,2011年的人均加幅按年上升15.3%。

此外,員工成本佔營業額比例近年持續增加,2010年比例只是25%,到了2011年增加至26%,及至2012年進一步上升至28%。不過,此比例由2007年至2009年都維持在29%,相比起來,現時的比例並不算高。綜合看來,挖角潮的確令員工成本增加,不過,看來對盈利的影響沒有想像中嚴重。細看年報,原來合約藝員的薪酬是按逐次出鏡或包薪制支薪,記得於挖角潮時就有藝員說過,即使是一線演員,每集薪酬也只是約2萬至3萬元。不知道現在是否已有改善。但根據年報,去年工作表現較佳的香港僱員均獲發相當於1.25至2.25倍的基本月薪作花紅,較2011年的1至2倍高,加上人均年薪上升,TVB員工薪酬似乎改善了不少。

下篇將會講講TVB個B。

文章來源:AM730 2013-06-25

&&&&&&&&

2013年6月24日星期一

為甚麼要抵制印尼產品?

最近看到有人說,由於印尼農民焚燒林地以致濃煙密佈,煙霾更污染環境並且影響鄰國,因此說要罷買印尼農產品,以示懲戒。

個人認為罷賣行動是沒有甚麼實際作用的,因為商業世界從來都是看價值,基於某些政治考慮而抵制某地的產品,損失的未必是別人而是自己。

再講,世上不公義、不公平之事何其多,若實行抵制,恐怕全球貿易將要終止。不說別的,就以美國為例,華府近年推出量化寬鬆來挽救國內經濟,但卻弄至全球資金泛濫,資產價格急升,香港樓價遲遲居高不下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拜其所賜。況且最近的「斯諾登事件」,還爆出華府涉嫌監聽全球網絡資訊的醜聞,那麼我們是否也要一併罷買iPhone、罷吃麥當勞、罷喝Starbucks、罷看荷里活影片和NBA球賽?

這還未止,「斯諾登事件」也爆出英國政府涉嫌在元首峰會期間,暗地監聽別國元首的通訊,那麼我們是否又要罷買Mark & spencer、罷看BBC節目、罷閱Harry potter小說、罷說英語、抵制投資倫敦金、抵制到英國升學?

內地就更加不用多說了吧?我們能不喝東江水、不吃內地供港蔬菜和肉食,以及不用中國製品嗎?不要忘記,全世界所穿所用的東西,大部份都是由內地工廠生產,我們可以撇清嗎?若果不能,為何還要選擇抵制印尼產品?哦,說穿了,其實還不是小看人家可欺?

主張抵制這個,罷買那個的人,或許要搬到火星居住才行。但想深一層,要搬到火星也不成啊,現在有能力載送人類上太空的國家,或多或少都存有不公義和不公平的問題,要貫徹抵制就不能幫襯他們了。

回說印尼農民,根據報導,他們喜歡以傳統的火耕方式,將整片林地焚毀,焚燒留下的灰燼就可以作為肥田料來耕作。等到土地的養份用盡後,就焚燒另一遍土地繼續耕種。印尼主要出口橡膠和紙漿,為了滿足世界的龐大需求,所以每年都這樣焚毀林木。歸根咎底,還不是我們的浪費式消費?與其抵制他們,不如協助他們改善耕種技術。更重要的是,由今日開始從自身做起,減少無謂的浪費式消費,這樣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

2013年6月22日星期六

搞會計工會豈是降級!

此文刊於昨天(2013年6月21日)《信報》的年青有計專欄內。

--------

搞會計工會豈是降級!(作者:Bittermelon)

早前同文Webster兄寫了篇《香港會計師「工會」》,本意是呼籲會計同行要正視無償加班問題。Webster兄貴為會計師樓老闆,不單以身作則不讓自己的員工受「食鐘」之苦,而且還跑出來大聲疾呼,因為大家知道問題不能再拖,否則行業前景堪憂。

可是,他的文章卻惹來本報專欄名作家卓文先生撰文批評,在其《會計工會》一文中,說我們這班年青會計師不知民間疾苦,加班不是會計行業的專利,與其「降級」搞「工會」抗爭,倒不如找份不用加班的工作,或者北望神州,大有「唔鍾意咪唔好係香港做囉」之意思。就卓文先生的高論,瓜瓜想在此說幾句。

公會工會各司其職

首先,瓜瓜實在萬二分不明白,為何成立會計工會是「降級」?要知道「公會」與「工會」不應有階級之分,但卻有功能之別。若以詞義去解釋,公會泛指同業之間的組織,聚在一起的目的是維護同業利益,以及制定規則去規範行為。於香港而言,「公會」多數是法定專業團體,負責同業的註冊和監管事宜。香港會計師公會和香港大律師公會等就是例子。

至於工會,就是泛指某一個行業內的從業員,為了維護自身權益而成立的組織。香港有多個工會,例如香港工會聯合會、香港職工會聯盟、港九工團聯合總會、港九勞工社團聯會等。「公會」和「工會」在社會上各司其職,又何來有階級之分?現今已是二十一世紀一零年代,說成立工會就是降級,這還不是歧視和侮辱?何其豈有此理!

另外,卓文先生引用澳洲會計師公會期刊的數據,說內地會計師人數有9.8萬,但按國內人口比例計算,會計師在中國的比例是1:14000。可是,其他地方例如美國和澳洲,其比例分別是1:500和1:110,卓文先生因此認為內地嚴重缺乏會計師,而且市場需求龐大。

看到這裡瓜瓜倒有個疑問,眾所週知,國內鄉村人口約佔總人口一半,他們對會計師的需求能有多少?反觀美國和澳洲,非城鎮人口的比例分別是18%和11%,其人口結構與中國相差那麼大,用來比較已經有問題,更加重要的是,會計師又不是醫生,其供求跟人口又有甚麼直接關係?人口愈多,會計師的需求就愈多?敢問是甚麼邏輯?

還有一點,去年《中外合作會計師事務所本土化轉制方案》出台,要求港台注册會計師的持股比例在五年內大幅降低至20%,加上內地企業早已進行會計人材本地化多年,叫香港年青會計師如何北望神州?啊,想深一層其實沒有錯,得個「望」字嘛!

非正規調查不可靠

若要找出某地方會計師的需求情況,詳細的市場或人力調查必不可少,香港職業訓練局每兩年進行一次的會計人力調查就是一例。翻看2011年的報告,當時香港需要的會計人力為99873人,同期的從業員人數有98394人,職位空缺是1479人或是所需人力的1.5%,這些數據才能斷定市場需求!

由於未曾見過內地會計師的市場和人力調查報告,所以不敢肯定地說其需求情況。可是,若要找點東西來做參考的話,比較可取的做法是計算內地企業和會計師的比例。道理很簡單,因為執業會計師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企業,理論上企業愈多,會計師的需求愈大。

根據中國工商局的統計,截至2013年首季,全國實有企業合共1374.88萬戶。

按照目前的相關法規,國內企業不論是內資還是外資,其賬目每年需要經過執業註冊會計師審核,有說規模較少的內資企業可以豁免,先假設這些企業只佔小數,以目前國內執業註冊會計師9.8萬人計,會計師對企業的比例約是1:140。

香港又如何?根據公司註冊處的統計,截至2013年4月,註冊公司共有107.95萬間,以目前香港執業會計師4049位計,會計師對企業的比例是1:267。單看此數值,豈非香港會計師的需求更大?可是,若真的下了此結論,肯定令會計同行笑倒,皆因近年有不少國內中介公司分了香港市場一大杯羹。說那麼多只想指出,會計師的需求不能單單用一些簡單分析就能推斷的。

我們年青會計師不介意被批評,只要有理有據,道理清晰,我們道謝也來不及。但若如像卓文先生該文章那樣批評的話,恕我等實在無法接受。

文章來源:http://hkyaa.blogspot.hk/2013/06/bittermelon_21.html

&&&&&&&&

2013年6月21日星期五

續談蘋果的避稅安排

上篇曾提過,美國參議會調查報告指,蘋果公司(AAPL,蘋果)於享有低稅率的愛爾蘭,開設名為Apple Sales International(ASI)和Apple Distribution International(ADI)的子公司,並通過Cost-sharing agreement,將大部分盈利轉移至海外。表面上,蘋果和ASI各自提供資金去共同開發產品,因此產品的收益也順理成章按雙方出資比例去攤分,以符合稅法規定的正常交易(Arm’s length)標準。

不過,按照美國稅法,蘋果從本土以外賺取的盈利,也要一併繳納美國稅。當中一項名叫「Subpart F」的稅法,就是用來阻截跨國企業的避稅行為。這項稅法特別針對跨國企業將盈利轉移至海外,並明確地指出那些海外盈利屬於應課稅收入。換句話說,即使跨國企業將盈利轉移至海外,在「Subpart F」規定下,海外盈利也需即時納稅。

既然如此,蘋果公司搞了這麼大的一場龍鳳豈非白費?當然不是,記得在上一篇也提及過,美國稅法同時提供了一些機制,去讓跨國企業降低稅款嗎?其中一項就是在某種情況下,容許他們暫緩繳交屬於海外盈利的稅款,直至相關盈利調回美國本土為止。

據調查報告所說,就是因這些機制,所以不少包括蘋果在內的跨國企業,設法將盈利轉移到一些低稅率的海外地方。報告還引述了國會於2010年所做的一項調查,發現當時美國跨國企業的未分配海外盈利共超過1.7萬億(美元,下同),而且至少有六成的相關資金,是存放於海外而非國內。上述所說機制,其實是目前美國稅法容許的例外情況,蘋果就是通過一項叫做「Check-the-box」的規定來規避「Subpart F」。概括來說,根據此規定,當美國企業申報稅項時,可作出一項選擇,要求稅局在計算稅款時「忽略」下線的海外子公司(lower-tier foreign subsidiaries),並且將他們視為上線海外子公司(Upper-tier foreign subsidiaries)的一部分。換句話說,不論海外子公司有多少家,當企業選擇「Check-the-box」,稅局就必須將他們視作一個整體來看。

蘋果就正是做了此項選擇,並於愛爾蘭開設另一家名為Apple Operations International(AOI)的子公司作上線海外子公司,然後讓AOI直接或間接持有ASI、ADI及其他所有海外公司股權。因此,這堆持有巨額海外盈利的子公司變成下線海外子公司,在「Check-the-box」下被稅局「忽略」,因此她們之間的產品買賣交易也不會被視為「Subpart F」指定的應課稅收入。

據調查報告,單是2011年及2012年,蘋果巧妙地通過此方法,將350億元的產品買賣盈利「隱藏」起來,因此合共125億元的稅款無需立即支付。

此外,由09年至去年,AOI從各下線子公司收取共299億元股息。根據「Subpart F」,不論相關資金是否調回美國本土,蘋果應需要為此繳納稅款。可是蘋果也通過了「Check-the-box」,稅局不得不將這些股息看待成AOI的內部資金調動,因此不需要立即被徵稅。調查報告說,「Check-the-box」原意並非將海外的「應課稅收入」變成「非課稅收入」,但包括蘋果的美國跨國企業卻做到了。

報告亦提到,即使修補「Check-the-box」的漏洞,蘋果也能透過另外兩項稅制漏洞,來避開「Subpart F」的規管。綜合而言,蘋果通過多層子公司架構,將海外盈利轉移至愛爾蘭的子公司,然後利用Cost sharing agreement將盈利「合理化」,之後再通過美國稅例「Check-the-box」的漏洞,令海外盈利不需要即時繳納美國稅。

不少人批評蘋果用盡方法去避稅,是缺乏社會責任表現。可是調查報告揭露出來的稅務安排,蘋果沒有違反任何法例,全部稅務得益都是在現有法律框架下獲取。情況像我們想盡辦法,如何去享盡稅例給我們的免稅額和稅務寬免一樣。因此,蘋果CEO庫克才能理直氣壯地在聽證會中表示,蘋果不欠華府任何稅,一美元都不欠。庫克還建議美國應全面改革稅制,並且降低稅率,這樣才能促進經濟發展。究竟蘋果應避稅,還是甚麼都不做而繳足稅款,你又如何看呢?

文章來源:AM730 2013-06-21

&&&&&&&&

2013年6月20日星期四

蘋果的避稅安排

上篇文章提過,蘋果公司(AAPL,簡稱蘋果)的避稅成效有目共睹,去年整體實際稅率(Effective tax rate)僅25.2%,較美國聯邦稅率35%低9.8個百分點,海外溢利實際稅率更低至只有1.9%,可謂成績斐然。

究竟蘋果用甚麼方法來避稅?早前美國參議院撰寫的調查報告,就詳盡揭露其方法,非常值得參考。不過,由於報告連同附件共142頁之多,而且涉及繁複的美國稅法,要三言兩語講解清楚並不容易,但仍然嘗試盡量簡單來說明。

概括來說,蘋果避稅安排的主軸在於「Offshore tax planning」,即是所謂離岸稅務安排。或許先簡單介紹一下美國稅法,理論上,美國本土企業所有收入,不論是來自國內還是海外,均需繳納最多35%稅款。

不過,企業可通過一些機制將稅款降低,其中一項廣受跨國企業歡迎的,就是在某種情況下,容許他們暫緩繳交屬於海外盈利的稅款,直至相關盈利調回美國本土為止。

要將盈利有效轉移到海外,主要方法是透過「價格轉移(Transfer pricing)」來進行。調查報告指,蘋果透過兩家位於愛爾蘭的子公司,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零售子公司來做價格轉移。如賣到歐洲的產品,首先由愛爾蘭子公司Apple Sales International(ASI)向製造商訂購產品,ASI再將產品轉售予另一家名為Apple Distribution International(ADI)的愛爾蘭子公司。ADI再將產品轉售給蘋果旗下位於歐洲各地的零售子公司,由他們將產品售賣給顧客。

賣到香港及亞洲等地的產品也一樣轉折,產品同樣是由ASI負責向製造商訂購,ASI然後將產品轉售到蘋果的新加坡子公司,由這家公司再將產品轉售到亞洲各地的子公司,並由他們把產品售賣給顧客。反觀美國市場就簡單得多,蘋果直接向製造商訂購產品,然後轉售給美國客戶。美洲其他地區一樣簡單,蘋果將訂購回來的產品,轉售給當地的子公司,由他們向顧客發售。

總括來說,美洲區的銷售是通過蘋果直接來做,其他海外地區則全通過兩家愛爾蘭子公司。據調查報告所述,雖然於海外銷售的產品全都是由這兩家愛爾蘭子公司購入,但實際上只有少量產品會運送到當地,大部分產品均是由製造商直接付運到零售子公司。

報告因此質疑,愛爾蘭子公司在整個銷售過程中,根本沒有實際作用,並且懷疑此安排純粹只為了將海外盈利集中在低稅率的愛爾蘭子公司。另外,報告也提及到,愛爾蘭政府給予ASI和ADI特低稅務優惠,稅率少於2%,甚至低至0.05%。

這還未止,雖然ASI是愛爾蘭公司,但卻於當地享有非稅務居民身份(Non-tax resident status),報告因此質疑,ASI賺到的大部分盈利,不單只毋須在當地繳稅,更加不需要向世界其他地方繳納稅款。

可是,由於美國的稅法十分嚴謹,倘子公司之間的價格轉移並非正常交易(Arm’s length)的話,即使銷售安排如何巧妙也沒有用。

因此需要依靠ASI和蘋果簽訂的Cost-sharing agreement。通過此協議,蘋果將產品專利的成本與ASI按銷售比例來攤分,如2011年,約有40%的銷售來自美洲,60%來自海外。

因此,40%的專利成本由蘋果負責,40%銷售收入也順理成章歸蘋果所有。至於餘下60%的專利成本和銷售收入,自然由ASI負責和擁有。

根據調查報告,由2009年至2012年的4個年度,蘋果(不包括海外)的稅前溢利共290億元(美元,下同),負責的專利成本則是40億元,兩者比例是7:1。反觀ASI,同期的稅前溢利共740億元,負責的專利成本則只是49億元,兩者比例是15:1。

因此看來,蘋果雖是產品專利的實際持有人,但獲利卻較只擁有專利之經濟權益的ASI少,加上ASI的實際稅率遠低於蘋果,因此調查報告質疑,ASI的用途純粹只為避稅。可是,由於此價格轉移符合「Arm’s length」的標準,議會也無可奈何。

以上只是避稅安排的上半部,下半部將於下一篇再續。

文章來源:AM730 2013-06-20

&&&&&&&&

2013年6月19日星期三

一闊三大,削赤太難

一連寫連三篇關於大學生的理財問題,終於來到今天最後一篇。頭兩篇講剪卡和減債,其實主旨在於不要讓自己周身窿(loan),因為這些loan隨時變為無底洞,一不小心掉了進去,要期望翻身就很難。至於上一篇講儲蓄的,其實是理財最基本的手段,在此不贅。不過,儲蓄要見成效,除了要有目標和預算外,最重要還是「削赤」。

削赤即是盡量減少無謂的支出,為要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可以考慮記錄自己的開支。
多年來瓜瓜都有個習慣,就是利用手機App,詳細記錄自己每天的每項支出,方便記錄之餘,又能將數據倒出來做分析,從中就能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

這個方法是初出來工作時朋友所教,以前手機還未普及,每晚回家時就將當天的各項支出記下。可是,有時可能工作得太累,偶有支出忘記了,令分析不準確。也試過隨身帶備一本「簿仔」,在付錢後,或者在搭車搭船時寫下來。現在有手機App就不同了,付錢後可以即場把詳情記下,還可以附加圖片和地點,更能立即分類及做排序,實在方便得很,而且這類App很多是免費的。

以自己的經驗,減少無謂支出可以說很易,也可以說很難,因為很多時和 追求生活質素有關。例如手機,最便宜的幾百元就有交易,加一個幾十元的月費計劃,基本上就能滿足最基本的通訊要求。不過,現在時興在網上聯繫,寫近況,貼相片,打卡簽到少不了,不用智能手機就很麻煩了。

再講,不是說要用手機App來記錄開支嗎?那就狠心一點,暫將儲蓄計劃擱置,立即去買部智能手機吧!買了功能齊備的手機,自然就要選用4G服務,否則得物無所用,實在浪費呀!手機買了回來,日後轉售時要值錢,熒幕貼、保護殼自然不可少。有說保護殼反映個人性格,太便宜的貨色不能突顯自己。還有還有,現在手機差不多等於隨身聽,不配備一個高質素的耳機怎對得起自己呢?

以上所舉出的例子,其實就是「一闊三大」,削赤之難可見一斑。

下篇再續。

文章來源:Education Post 2013-06-11

&&&&&&&&

2013年6月18日星期二

蘋果避稅成效顯著

早前施先生寫了一篇題為《蘋果避稅 美國常態》的文章,提及蘋果公司(NASDAQ股票編號:AAPL)因指避稅,其行政總裁庫克被傳召出席美國國會的聽證會時遭議員圍攻。可是議員們也沒奈何,因蘋果公司只是避稅而非逃稅,並沒有觸犯任何法律。施先生還提到參議員的調查報告,好奇之下找來看看,內文一共有40頁,若計入附件的話,報告長達142頁之多。

美國稅法以繁複和嚴謹見稱,究竟蘋果公司用了甚麼方法來避稅?身為會計師當然很有興趣知道,加上根據《紐約時報》報道,蘋果公司早年已聘用不少會計和稅務專才,為公司設計出有效避稅的營運模式。坦白講,若不是參議員這份報告,要窺探箇中究竟談何容易。因此將整份報告從頭到尾硬啃了幾遍,從中學到不少東西。瓜瓜將於未來兩篇文章,與大家分享其具體避稅方法,這篇文章則先看看他們的避稅「成效」。

據蘋果公司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2012年年報(Form 10-K),去年預提稅款開支是140.3億(美元,下同)。看看明細,當中以美國聯邦稅款佔最多,共有122.58億元,是預提金額的87.4%;美國州政府和海外的稅款,則分別只有10.59億元(或7.5%)和7.13億元(或5.1%)。由於該年的稅前溢利是557.63億元,將預提稅款開支與之相除,得出來的25.2%,就是蘋果公司的實際稅率(Effective tax rate),較美國聯邦稅率(即35%)低了9.8個百分點。

為甚麼那麼低?究其原因,主要是蘋果公司有相當大部分的稅前溢利是來自海外,相關盈利雖然要繳納美國稅,但卻歸類為「遞延」,即是在未來才會支付。據年報顯示,於去年涉及海外的稅前溢利是368億元,佔總額的66%。其餘的34%或189.63億元則來自美國本土。有趣的是,若將海外稅項開支除以海外稅前溢利,其實際稅率只有1.9%,以相同方法計算,美國本土稅前溢利,其實際稅率卻是70.2%。換句話說,蘋果公司從海外賺到的溢利,需要繳稅的部分少於2%,反觀美國本土的溢利,卻超過七成要納稅。

如上文所言,去年的140.3億元預提稅款開支並不是實際稅項開支,因會計準則規定,未來需要支付的稅款,不論最後是否真的繳納,也要在該年一併計入。所以在稅項開支內,還有「即期」和「遞延」之分。若只計算即期稅款的話,金額只有96.25億元,只佔預提稅款的68.6%。

參議員調查報告也看到這點,他們將蘋果公司向稅局上報的金額,與年報所載的數值比較,結果發現,由2009年至2011年的3個年度,年報的數值較上報金額高出合共44億元。雖則如此,但蘋果公司並沒有違法,差異之所以存在,相信與海外盈利有關。按照目前的美國稅法,企業的稅款是按全球盈利來計算。可是倘企業不把海外賺到的盈利調回美國,在某些情況下,相關稅款可以暫時不用繳納,直至資金調回美國為止。這就是蘋果其中一項避稅方法。

或許你會說,這些海外盈利早晚也要調回來,到時也不是要交稅嗎?可是,聰明的蘋果公司當然不會不知道,那麼他們如何解決?有沒有留意到,蘋果公司為了向股東派發股息,因此於今年4月底發行總值170億元的債券嗎?有沒有想過為何要發債?他們缺乏資金嗎?當然不是,截至今年3月30日,公司手頭現金有120.53億元,短期證券投資有270.84億元,長期證券投資更加高達1,055.5億元,金額合共是1,450億元,蘋果公司何愁缺錢?

其實他們已明言,發債是為避免將海外資金調回美國,因而繳納巨額稅款。因此,只要將資金永遠放在海外,蘋果公司也永遠不用繳納相關稅款,據參議員調查報告,截至今年3月30日,蘋果公司存放於海外的資金有1,020億元,若全數調回美國,粗略以35%聯邦稅率來估計,稅款可以高達357億元。蘋果公司的避稅成效有目共睹,下兩篇文章將深入探討他們採用甚麼避稅方法。

文章來源:AM730 2013-06-18

&&&&&&&&

2013年6月17日星期一

難為平貴定分界

最近臉書流傳一幅張圖片,內容是某食肆推介一款極為豪華的餐肉煎蛋飯。據說材料非常講究,所用的午餐肉、雞蛋和白米特別之外,醬油更更加是秘制,因此價錢並不便宜,盛惠128大元。圖片不斷在網上廣傳,網民也議論紛紛,觀乎大部份言論,以收費太高太過份的批評居多。不過,大家似乎單以「餐蛋飯」三字就斷定太貴,卻沒有細心想想為何。


其實平、貴沒有既定標準,即使是同一件產品,你我的想法也未必相同。就如這款豪華餐肉煎蛋飯,雖然大部份不認同,但也有部份人認為,既然是酒店餐廳的出品,價格自然較茶餐廳貴。細心想想也是,就例如喝一杯汽水,相同牌子和份量,酒店與茶餐廳的價格就已經不一樣,若果自己從超市買回家喝,價錢就更加低。既然如此,為甚麼還有人在酒店喝汽水?很明顯,為的不單是汽水本身,還包括其他例如環境、服務、甚至酒店用餐給自己的身份象徵。

此外,平貴是靠互相比較得出來的,要比較,就必需要在「Apple to apple」的原則下才有意思。有從事茶餐廳的朋友說,一個普通餐蛋飯的材料成本約為9元左右,以毛利70%計,茶餐廳普遍賣30元左右,若果賣128元就的確是癲價了。可是,豪華餐肉煎蛋飯用料講究,因此價錢自然也較貴。若果不探個究竟,單以「餐蛋飯」三字就斷定是「癲價」,那就未免太過武斷了。

可以這樣說,平貴是一種主觀印象,因此難以去劃分界線。其實不論平貴,只要自己認為是物有所值就可以吧。

&&&&&&&&

2013年6月14日星期五

霸王流動資金惹關注

上一篇提過,霸王國際(1338)近年業績不太理想,營業額和毛利自2010年起下滑至今,毛利率更由2010年的61.8%大幅萎縮至去年的38.1%。最令人擔心的是營業額跌勢持續,在6款品牌中,5款營業額均現倒退,如2012年,其跌幅介乎15.6%至89.5%,唯一例外是「雪美人」品牌增4.8%,但其份額只佔該年總營業額的1%,可謂杯水車薪。此外,霸王已連蝕3年,金額也逐年擴大。於2010年,股東虧損1.18億元(人民幣,下同),到了2011年突擴大373%至5.59億元,及至2012年,虧損進一步增至6.18億元。

收入不理想,只要經營成本能同步削減,按理也不會連年虧蝕。其實從2012年年報所見,霸王經營成本已下降不少,如銷售及分銷成本,該年金額是6.35億元,按年減少27.2%。但若將此數與營業額相除,銷售及分銷成本對收入比率卻是114.2%,代表霸王於該年花在此項的開支,較全年賺到的營業額還要多!而比率於近年不斷上升,2009年只有36.3%,到了2010年和2011年,比率分別急升至63.8%和98.1%。行政費與營業額比率也一樣增加,2009年只有4.3%,2010年及2011年分別上升至6.9%和11.5%,及至2012年進一步升至16%。

由於年報沒有提供各項成本說明,不清楚具體花費在那裡,但相信與員工成本不無關係。於2009年,包括董事在內員工薪酬開支只有9,508.9萬元,與當時營業額比較,比率只有5.4%。到了2010年,雖然員工開支增51.1%至1.44億元,但與營業額的比率也只是9.7%;2011年員工開支激增87.6%至2.7億元,但該年營業額下跌,與營業額的比率急升至30.3%;來到2012年,雖然員工開支減少13.4%至2.34億元,但營業額按年下跌37.5%,令比率進一步升至42%的高位。從以上推斷,霸王固定開支應該不少,在營業額減少情況下,經營成本卻未能同步削減,這就解釋了為何近年屢屢出現虧損。

既然如此,霸王流動資金是否有問題?或許先看看他們的現金流量表,由2010年、2011年至2012年,霸王一直處於現金淨流出狀態,各年手頭現金分別減少5.52億元、5.78億元和3.78億元。2010年現金淨流出,主要是該年錄得經營虧損,及向股東派發上一年股息所致。至於其餘兩年,除因經營虧損外,也因兩年間合共投資約2.8億元於機器、裝修等固定資產開支上。

再者,霸王存貨周轉期於過去3年續升,2009年只有35天,2012年則增加至94天,3年增幅高達168.6%。應收帳款周轉期也不遑多讓,由2009年的50天增加至2012年的80天,增幅也有60%。兩個指標反映資金回籠時間延長,使現金淨流出情況加劇。綜合而言,由於霸王連續3年都是現金流出多於流入,手頭現金由2009年的17.43億元,大幅減少至2012年只有2.45億元。

所謂「Cash is king」,由於霸王手頭現金減少,流動資產和負債比率(Current ratio)因而大幅倒退。如2009年,比率高達5.1,代表當時流動資產較流動負債高出4倍多。此比率於其後兩年下跌,但能維持在4.5左右水平。可是到了2012年,此比率突跌至僅1.3,若看速動比率(Quick ratio),即撇除存貨不計,比率更只有1.1,僅超過「1」的合格水平。倒退主因除手頭現金減少3.78億元外,還包括存貨於年內做了5,755.6萬元減值,因營業額減少和呆帳撥備大增,令應收帳款按年減少了35.4%,以及流動負債添加了一筆7,639萬元的銀行短期貸款。

此外,截至2012年12月31日,雖然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即是流動資產淨值)還餘下9,148.5萬元,但霸王仍有不少財務承擔和或然負債,當中包括3,005萬元已簽約的資本承擔、1,364.4萬元的未來租約承擔(其中537.3萬元是一年內繳付),以及涉及訴訟的640萬元或然負債。因此,資金壓力非輕。總括而言,按照2012年年報所示,雖然霸王流動資金似乎沒有問題,但昔日優勢已失,倘若經營持續虧損,公司流動資產以至現金流會否惡化值得關注。 

文章來源:AM730 2013-06-14

&&&&&&&&

2013年6月13日星期四

霸王不再?

記得早年在內地工作時,每天打開電視機,都必定看到那個「動L」廣告十幾遍。並不是說笑的,那時早出晚歸,在宿舍看電視的時間,就只有早上起來看新聞的一個小時,以及晚上睡前的一、兩個小時,但只要扭開電視機,該廣告就不停地播放,務求要你把「霸王」二字牢牢記住。

說的其實是霸王國際(1338)於未上市前,找來電影明星成龍為旗下洗頭水產品賣的廣告。撇開廣告質素不說,單是這種近乎催眠的手法,廣告情節現在還歷歷在目,而且當時有不少內地同事也買了他們的產品來用,看來這套廣告於當時頗為成功。

霸王於2009年7月在本港上市,當年的業績可算是最風光。營業額高達17.56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市前一年高出24.4%。

另外,同年的毛利錄得11.66億元,按年上升29.2%;毛利率更加高達66.4%,按年增加2.5個百分點。

可是,霸王近年的業績不太理想,營業額自2010年開始一直下滑至今,該年的金額是14.75億元,按年下跌16%;於2011年,更跌破10億元大關,至8.89億元,按年大減39.7%。

及至2012年,金額再度下跌37.5%,至5.56億元。毛利和毛利率也不斷下滑,於2010年是9.11億元和61.8%,按年分別減少21.8%和4.6個百分點。

到了2011年,毛利率急挫23個百分點至38.8%,毛利因而大幅減少62.2%至3.45億元;2012年跌勢持續,毛利率再跌0.7個百分點至38.1%,毛利進一步萎縮38.5%至2.12億元。

由於營業額、毛利和毛利率一蹶不振,溢利想必不會好到那裡。自2010年起,霸王連續三年錄得虧損,而且逐年擴大。於2010年,股東應佔年內虧損只有1.18億元,到了2011年突然暴跌373%,至5.59億元,及至2012年虧損進一步擴大至6.18億元。

究竟為何出現虧損?細看最近三年的合併損益表,主要原因是收入下跌,但經營成本卻沒有同步減少。先講營業額,一向以來,護髮產品都是霸王的主要收入來源,2009年高峰時,營業額高達16.69億元。可是,不知是否受二噁烷的失實報道所影響,於2010年護髮產品的營業額,急挫20%至13.28億元,到了2011年,金額更加暴跌57%,至5.67億元。可幸的是,跌勢於2012年稍為喘定,但按年跌幅也有21%,至4.47億元。

霸王於2010年4月推出涼茶產品,該年的營業額有6,975.7萬元,可是成績並不理想,因為看看分部業績報告,此產品於該年錄得6,508.4萬元的虧損。及至2011年,雖然營業額急升140%,至1.67億元,但該年仍錄得8,685.1萬元虧損。情況於2012年更進一步轉壞,營業額只有1,758.3萬元,虧損則擴大至9,850.6萬元。

至於護膚及其他護理產品方面,2009年的營業額是近5年的高位,金額有8,697.6萬元,2010年稍為回落11%,至7,751.9萬元。到了2011年,營業額重拾升軌,金額大升99%,至1.54億元。可是,於2012年再度回落41%,至9,170.6萬元。

若將營業額按品牌來分類,「雪美人」的表現最佳,於2012年的營業額,有661.4萬元,按年增長4.8%。

其餘五個品牌,營業額均按年倒退,當中以霸王涼茶最差,跌幅高達89.5%,接著是77.7%的「麗濤」,29.4%的「追風」,26.4%的「本草堂」。至於核心品牌「霸王」算較好,按年跌幅只有15.6%。

值得一提,若將2012年的營業額拆分做上下半年來看,霸王涼茶可算是慘不忍睹,因為於全年的營業額中,超過九成是於上半年賺取,下半年只有147.5萬元。

另外,麗濤下半年的營業額居然是負241.3萬元,根據年報解釋,此乃經銷商退貨所致。

最後,若將營業額按地區分類,只有香港市場是錄得增長,於2012年微升3%。可是,由於香港的營業額只佔整體比重約3%,因此作用不大。

至於比重高達97%的內地市場,於2012年的營業額,則按年下跌38%。此外,其餘市場包括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跌幅也介乎10%至39%之間。至於緬甸和澳洲,跌幅更是高達100%,即是2012年完全沒有營業額。

下一篇則接著探討霸王其他方面的表現和問題。

文章來源:AM730 2013-06-13

&&&&&&&&

2013年6月11日星期二

黃金借貸的具體操作

早前寫了一篇題為《周大福真黑仔》的文章,當中說過周大福(1929)以黃金借貸(Gold loan)的方式,來為黃金存貨做對沖。由於在文中提及過,自己並不清楚詳情,有一位從事貴金屬買賣的讀者來信,與瓜瓜分享操作的具體方法。現在就借花敬佛與大家共享。

講如何做對沖之前,或許先講一些背景資料。目前世界各地中央銀行的黃金,大多數都存放在英國倫敦。我們經常聽到「倫敦金(Loco London gold)」,就是指存放在倫敦的黃金。根據網上資料,倫敦金的純度為99.5%,重量為400安士。

好了,由於存放黃金需要成本,例如倉租、保險和保養費用,中央銀行為了收回這些成本,所以會將黃金借給大型銀行,例如滙豐控股(005)和摩根大通,以賺取收入。這些銀行統稱為Bullion banks,他們將借回來的黃金拆借給珠寶商、礦業公司、煉金商和製造商等,從中賺取利潤。

接下來說正題。究竟珠寶商要面對怎樣的價格風險呢?打個比喻,若果今天買入黃金去製造金飾,但製作和銷售需時,至少幾個星期後才能把產品出售。可是,產品售價是與市場的金價掛鈎,倘若到時的金價突然下跌,珠寶商就可能錄得虧損。

假設現在有一家位於倫敦的珠寶商,希望利用黃金借貸來減輕黃金價格下跌的風險。他們可以向當地的Bullion bank借入3萬安士的倫敦金,金價和利息息率將會是固定,假設前者是每安士1,400美元,後者是年息2厘,而借貸期為60日吧。

按黃金借貸條款,珠寶商支付利息的方法可以有兩個選擇,其一是以美元支付,金額的算式是「3萬安士x年息2厘x借貸期60日/360日x金價1,400美元」,得出的14萬美元就是應付利息;其二是以黃金作支付,算式是「3萬安士x年息2厘x借貸期60日/360日」,計算出來的100安士就是應付利息。接著珠寶商向銀行提取黃金,並且送到廠房生產金飾。假設珠寶商將所有黃金製成指環,為方便計算,假設1安士黃金能造出1隻指環吧,3萬安士既等於3萬隻指環了。

戲肉來了,珠寶商開始出售指環,其售價是按當日的黃金價格再加上若干利潤(即mark up)。當一天過去,珠寶商點算當天售出了多少指環,然後即時於市場購入同等重量的黃金。例如今天賣出了1,000隻指環,珠寶商即時向Bullion bank購入1,000安士倫敦金;明天賣出了5,000隻指環,就同時購入5,000安士倫敦金,如此類推,直至所有指環賣出為止。

換句話說,3萬隻指環以市價加利潤賣出後,珠寶商也同時持有3萬安士黃金作償還借貸用。由於這些黃金是以指環出售時的市價購入,珠寶商因而避免了黃金價格波動的風險。

但理論歸理論,在實際執行上當然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指環售價未必能夠做到與黃金市價完全同步。不過,由於售價是市價加上mark up,若果mark up夠高就不是問題。另外,每天需要購入多少的黃金,全視乎當天售出指環的數量,但要等到每天的日結後才能知道。因此,珠寶商可能需要提早日結的時間,或者於將購入黃金的時間推延到翌日。

除了用作對沖外,黃金借貸也是融資渠道之一,其實與一般的銀行貸款融資無異,主要分別是交易涉及的不是貨幣而是黃金。舉個近期的實例,於美國上市的內地金飾製造商金凰首飾(Kingold Jewelry Inc,納斯達克市場編號:KGJI),今年1月與中國建設銀行(939)簽訂了一份黃金借貸協議,借貸額度為2.5億元人民幣(相當於4,020萬美元),年利率為6厘,提取和償還均以黃金來進行。通過此借貸,金凰首飾既能獲得新的黃金貨源,又能減輕公司對現金流的壓力,可謂一舉兩得。

最後,除了要多謝那位讀者外,也要多謝《am730》。自去年11月寫這個專欄至今,認識了不少來自各方的讀者朋友,因而學到不少新知識,更擴闊了自己的眼界,實在感激。

文章來源:AM730 2013-06-11

&&&&&&&&

2013年6月10日星期一

執業難皆因客戶蠻

此文刊於上星期五(2013年6月7日)《信報》的年青有計專欄內。

--------

執業難皆因客戶蠻(作者:Bittermelon)

最近朋友在臉書上展示了兩張「現金券」的相片,據說是某會計師事務所招攬新客的手法。從相片所見,券面面值4000大元,券底列出細則,每次惠顧可以使用該券一次,服務費高於8,000元時適用。換句話說,若果服務費是8001元,顧客就可以獲得49.99%的最高折扣。

相片上載以後,引來不少會計同行熱烈討論,以專業人士不應靠噱頭招攬生意的批評居多,雖則如此,但此事或多或少反映出,目前在港執業並不容易。與其他行業一樣,執業會計師同樣要面對經營開支不斷上漲的問題,寫字樓租金就不用多說了,最低工資令薪酬開支上升也令人頭痛。

監管嚴格 如履薄冰

等等!早前不是有位知名專欄作家,說過大學生入行做初級審計員,若順利捱過三年取得會計師執照後,月薪就會超過2萬大元嗎?為何會受最低工資影響?作家還說,會計師在中港供不應求,所以上位機會陸續有來,更說內地機遇處處,所以勸說我們這班年青會計師,與其爭取合理工時,倒不如北望神州找機會?

面對這些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兼且不明白行內辛酸的謬誤,同文Webster兄早已一一回應,為免離題就不多說了。提出來只是想帶出一點,執業會計師受最低工資影響,因為不少審計員的薪酬,即使考取得到牌照,也並不如作家所說般理想。

除此以外,執業會計師還需要面對嚴格的監管,稍一不慎,罰款事小(但金額並不算少),釘牌事大。現在會計師監管制度之改革正如火如荼,若真的如傳聞所說,日後監管將由行外人主導,萬一多了幾位像上述作家般,不甚了解業界情況的人士來監管,那就是業界之「福」了。

執業艱難,怪不得執業會計師的人數,多年來升幅都很有限。看看統計數字,2003年執業會計師有3246人,2013年卻只有4049人,十年來只增加803人或25%。反觀非執業會計師,2003年有18572人,2013年則有30467人,十年來增加了11895人或64%,從中反映出大家寧願打工也不肯執業。

話雖如此,但執業的商機其實是不少的。最近財爺在某訪問中提及過,目前有數以「千」計的公司於香港成立。好奇下翻查公司註冊處的統計資料,發覺財爺說得太保守了,其實應是數以「萬」計才對。

於2012年,在港註冊成立的公司總數合共150165家,平均每月就有12514家。到了2013年,首四個月的總數已經有55063,平均每月就有13766家。若以目前開新公司的基本「街價」4,000元計(即是只給你一個綠盒,並不包括其他服務),每個月為香港帶來的生意額就是5506萬元了,還未計隨之而來的核數費、會計服務費、稅務咨詢費、秘書服務費,以及其他商業咨詢服務費,新註冊公司帶來的商機實在龐大。

不過,上述服務只有核數必須由核數師提供,其他服務都可以由律師、專業公司秘書、稅務專家,以至其他任何擁有相關知識的人士來做,因此競爭也異常激烈。

一毫子都唔畀你賺

執業另一難處,莫過於客戶蠻。最近聽到同行訴苦,說有客戶要開新公司但嫌貴。客戶以行內人的口吻說,成立本地公司,公司註冊處收費1720元,商業登記450元,其他什項例如印刷、公司鋼印和膠印等約400元,成本合共2570元。目前街價4000元,毛利率已經有36%,你們做會計師的食水那麼深,肥得連襪子也穿不了,因此要求減價。

或許客戶忘記了,所謂36%毛利還未包括工資、寫字樓租金,和其他成本,若計入這些開支,其實盈利有限。再者,收費高低還取決於提供甚麼服務,就正如幫襯咖啡店,一杯咖啡的材料成本其實少於5元,若果不理會人家在咖啡器材上的投資、咖啡師的手藝,店鋪提供的環境和設施,就說他們賣30元一杯是食水深,其實也無話可說。

既然不甘心讓人家去賺,何不自己去做?反正現在政府的「註冊易」快捷方便。不過,若遇到甚麼註冊上的問題或者錯漏,甚至不小心違反公司條例,最後弄至麻煩多多的話,到時就不要怨天尤人了。

其實這位客戶與上述專欄作家一樣,似懂非懂最難攪。

文章來源:http://hkyaa.blogspot.hk/2013/06/bittermelon.html

&&&&&&&&

2013年6月7日星期五

續談國航營運開支

上一篇談過中國國航(753)於去年收入表現,這篇則談營運開支。從總金額看,國航去年營運開支相當理想,按年只增0.52%至926.29億元(人民幣,下同)。雖然同期收入只有2.47%的輕微增長,但營運開支幾乎沒有增長,因此去年經營溢利較2011年上升31.16%至82.09億元。

營運開支升幅有限,相信燃油開支是重要因素之一,因國航燃油開支佔營運成本比重最高,於去年有38.5%,金額高達356.38億元,按年只增2.69%。據年報解釋,金額上升主要是飛行時數增加。看看國航輪檔小時數(Block hours),於2012年是146.24萬小時,按年升5.74%。按道理,燃油消耗量應與飛行時數同步上升,可是同期的耗油量只上升3.17%至487.16萬噸,為甚麼呢?

若將耗油量與輪檔小時相除可能得出答案。於2012年,國航每小時耗油量是3.33噸,2011年則是3.41噸,將兩年互相比較,2012年每小時耗油量降2.43%。看來國航飛機的耗油效率提升了,相信與引進新飛機和淘汰舊飛機有關。此外,據年報解釋,國航開展計算機飛行計劃、控制APU(輔助動力系統)的使用、優化放行條件、提升限載機場載量等措施,也減少航油消耗。坦白講,不熟悉航空公司的運作,故不大明白具體是甚麼。無論如何,從耗油量與飛行時數變化來看,國航在控制燃油方面確下了不少功夫。

另外,若將燃油開支與耗油量相除,2012年燃油的每噸開支是7,316元,較2011年微跌0.46%。於2011年或以前,國航是通過新加坡航油及布蘭特和紐約原油的衍生產品來做對沖,但於2012年就沒有再做。若計入2011年的8,544.7萬元對沖虧損,2012年燃油開支按年升2.95%。值得一提,據年報內提供的敏感性分析,倘若每噸油價變動1,000元,國航於2012年稅前溢利則變動48.72億元,這相等於該年稅前溢利的74%。

題外話,甚麼是輪檔小時數呢?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是指飛機於出發地關上艙門的一刻起計,直至到達目的地機場後打開艙門為止。

2012年營運開支沒有大增另一原因,主要與行政管理費用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大幅減少有關。以金額計,行政管理費用大減13.64億元或60.31%,主要是早前計提了的壞帳準備,需於去年做8億元回撥。其中一筆壞帳涉及國航旗下深圳航空的聯營公司深航房地產。自2009年起,該公司尚欠深圳航空9.96億元,國航並於2010年將全數確認為減值損失。但於去年重新評估後,發現當中的3億元可回收,故將此金額回撥。另一筆壞帳也是與深圳航空有關,有筆20.21億元應收款於2010年全數做壞帳準備,涉及一家名為匯潤投資的公司。深圳航空於去年收到該公司破產管理人的債務抵消通知,深圳航空可將應收款項與應付匯潤投資的5億元欠款做抵消,故去年將此金額回撥。

另外,物業、廠房及設備,及持有待售飛機及航空設備減值準備於2012年分別大減73.8%及77.15%,涉及的金額合計減少了17.28億元。若撇開上述回撥和減值準備不計算,得出來的2012年經營開支與2011年相比,將增14.06億元或1.57%。那些開支升幅較高呢?若按金額計,去年員工薪酬成本增加最多,按年增11.23%至136.48億元。若按百分比計,飛機保養、維修和大修成本升幅最高,按年增24.72%至32.59億元。

根據年報解釋,員工成本增加,主要是僱員薪酬標準調整以及僱員數量的增加。薪酬上調多少就不清楚了,但若論人數,不計算子公司和合營公司,國航員工由2011年的24,474人增加795人或3.25%,至2012年的25,269人。

至於飛機的保養和維修等費用,金額增加主要是因為機隊規模擴大。國航的飛機數目由2011年的432架增加至2012年的461架。另外,若將保養和維修費用與飛機數目相除,2011年每架飛機的費用需要604.79萬元,2012年則上升至706.86萬元,按年增加102.07萬元或16.88%。換句話說,相關開支增加不單是飛機數目,每架飛機所花的相關成本也一併上升。 

文章來源:AM730 2013-06-07

&&&&&&&&

2013年6月6日星期四

淺談國航收入表現

最近愛上了韓劇《拜託機長》,坦白講,劇中演員的演技其實一般,相比起港劇,節奏更是緩慢得有點嚇人。可是,此劇勝在劇情吸引,加上全由俊男美女擔綱演出,因此一直追看。不知是否此劇的原因,最近對航空公司的財務表現感到興趣,所以早前寫了兩篇關於國泰航空(293),今期也嘗試探討一下國泰的聯營公司,中國國航(753)近期的表現。

對於這家航空公司,瓜瓜其實並不認識。只記得早年有一次由海外回港,本來是選乘國泰的,可是由於航班突然調動關係,所以被安排轉乘國航的班機回港。那次給人的印象其實是不錯的,空中服務員態度親切殷勤(而且漂亮,嘻嘻),航班又能準時起降,唯一不好就是機上的食物很難吃,不知道現在是否已經改善?

究竟國航的表現如何呢?總體來說,營業額於2012年已達到1,008.3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加2.47%。反觀經營費用,同期的金額是926.29億元,按年的增長只有0.52%,因此經營溢利較2011年上升31.16%,至82.09億元。

營業額上升的動力,主要來自佔收入比重達86%的客運業務,按年增長有4.06%,至868.99億元。根據年報解釋,客運業務收入增加主要來自投入的運力增加,相信是引進了新飛機吧!按年報顯示,國航於2012年合共有53架新飛機投入服務,同時也有24架舊飛機退役。一般來說,新飛機的座位數目較多,例如國航新引進了B737-800客機,座位數目是167個,退役的B737-300客機,座位數目只有128個。因此,國航的可用座位公里數(即是航機座位數乘以航程),就由2011年的1,515.7億,增加6.47%至1,613.8億,客運收入也因此增加了54.86億元。

可是,同期的客運運載率僅80.41%,按年跌1.06個百分點,乘客收益率也按年跌了1.47%,至0.67元,令收入分別減少9.35億元和11.62億元。由於增加大於減少,客運業務收入最終錄得33.89億元的增長。

雖然國航與國泰的市場不盡相同,但不妨互相比較一下。就以客運運載率為例,國泰同期的比率是80.1%,雖然較國航低0.31個百分點,但國泰的按年跌幅只有0.3個百分點,較國航的1.06個百分點低。

運力方面,國泰去年可用座位公里數有1,295.95億,較國航少19.7%。國泰的按年增長也較國航低,同期增長只有2.6%。至於乘客收益率,國泰同期折合為人民幣的數值是0.539元(約0.673港元)。由於此數值受航程長短影響以及沒有考慮運力,所以不宜用於航空公司之間的比較。不過,若看同期升幅,國航去年跌了1.47%,反觀國泰於同期上升了1.2%。似乎國泰在這方面的表現較國航好,可是,國泰的乘客收益率上升,只是因為調升了燃油附加費而已。

總括來說,國航可用座位公里數增加,但客運運載率和乘客收益率下跌;國泰則是可用座位公里數和乘客收益率增加,但客運運載率下跌。

接下來說一下貨運業務的收入,於2012年,此業務佔總營業額的8.35%,按年減少14.36%至84.2億元。雖然貨運的運力,即可用貨運噸公里數按年增加3.58%至84.66億,貨運收入因此增加5.3億元。可是,同期的貨運運載率卻按年下降0.17個百分點,至59.14%,收益率更按年急挫6.15%,至1.68元,貨運收入因而分別減少14億元和5.4億元。此消彼長下,貨運業務收入按年減少了14.1億元。

若與國泰的64.2%相比,國航的貨運運載率較差。雖則如此,若論跌幅,國泰按年下跌3個百分點,國航則微跌0.17個百分點。

綜合而言,國航的貨運收入下跌,主要是運力提升也彌補不了運載率和收益率下跌的影響。另外,將貨運收入按地區來劃分,論跌幅,亞太及其他地區最大,按年急跌29.5%;論金額,歐洲的貨運收入減少得最厲害,按年減少8.42億元,至30.1億元。看來國航的貨運業務頗受歐洲地區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下一篇將會嘗試探討國航的營運開支。

文章來源:AM730 2013-06-06

&&&&&&&&

2013年6月4日星期二

員工是重要資產?咪呃人!

經常都聽到有企業負責人說,員工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可是,若然真的如此重要,為何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欄目內,從來都不見員工的蹤影?不是嘛?無論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遞延資產、金融資產,還是流動資產,員工都不會被包括在內。就算有,也只會以員工成本的方式,包括在存貨、專利,以及自己編寫的自用系統程式內,鮮有看到將員工單列為企業的資產。

相反,員工只會以「應付工資」或「退休金提撥準備」等形式,在流動負債和長期負責等的欄目出現。不單如此,員工還在損益表內找到,並且以「員工成本」,「薪金支出」等形式,在營運開支一欄中顯示出來。清楚不過了吧?企業的財務報表,就足以向我們證明,企業只會視員工為「負債」和「開支」,甚麼「員工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很明顯是鬼話連篇!

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這只是會計準則的問題,準則不容許將員工確認為資產,即使企業有此打算也不能。再講,要如何去量化,以甚麼客觀條件去確認也是疑問,因此認為,沒有相關的會計準則實屬正常。

此話差矣!要知道會計準則的出現,是因應企業的需要而產生,而不是先了有會計準則,才會有企業的需要。舉過例子,就在會計方法還未發展形成之初,有企業買了機械,預計使用數年來做生意。可是後來發現,若將購買機械的成本,在購買之年全數當成開支,計算出來的盈虧就不能反映實況,因此才有固定資產和折舊的會計方法,其後更發展出會計準則,而不是先有折舊的會計方法和準則,才有企業對反映財務實況的需求。由此可以推斷,企業這種做生意的形式,day one開始發展之今,根本從來沒有想過,要將員工視為資產,否則相關的會計方法和準則必定早已出現了。

或許你會問,員工付出勞力以換取工資,企業藉員工去賺取利潤,其實都是各取所需,只要企業沒有壓榨員工,而且準時出糧兼盡了僱主責任,不將員工視作資產而作「負債」和「開支」又如何?

其實分別很大,因為財務報表往往影響管理層的決策,上市企業尤甚!試想一下,企業資產總值往往是企業的重要財務數值,股價或多或少受其影響。此外,做商業併購時,此數值也是釐訂作價的重要參考因素,按理來說,資產數值愈大當然愈好。所以,若果員工被確認為資產的話,必受企業百般呵護,情況就像企業對待其他資產一樣,例如機器設備,會由專人負責保養、定期檢查和維修。

可是,若員工是負債和開支,情況就不同了。和其他負債一樣,為了資產負債表「靚仔」,企業會盡量避免負債。損益表就更甚,想必大家聽過無本生利吧?做生意的,都會千方百計壓低成本。既然員工被視作開支,要提高或保持企業的盈利,與其他開支一樣,當然要控制得愈少愈好。君不見各大小上市企業,在業績倒退時,裁員凍薪就是最快最有效的省錢方法。有企業即使賺到巨額盈利,若果達不到預期的財務指標,照樣也會通過裁減員工來提高盈利。其實這也是Agency theory的題目,上市企業管理層的薪金,往往與盈利指標和股價等表現掛鈎,若然企業表現差勁,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和利益,還會管員工的死活嗎?因此經常都會看到,有企業將員工棄如敝履。

當然,我們不能抹煞例外的可能,在瓜瓜的職業生涯中,的確見過有真心對待員工的企業,可是,問題的癥結在於,企業在社會上的主要作用,就只是為股東追求最大利潤,這也是現今資本主義最為人詬病的地方。雖則如此,但直到現在,還未有一套更好更完善的體制可以取代。諺語有云:「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莫非就是我們現今唯一的生存之道?忽發奇想,若果全世界的企業,都規定要像《am730》一樣,每年拿取三分一的盈利分給員工,三分一給股東,餘下的三分一則留作公司發展,是否能舒緩問題呢?

最後,今日是個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祝願民運早日平反,這才能讓死者安息,生者平安。

文章來源:AM730 2013-06-04

&&&&&&&&

2013年6月3日星期一

首次印象不易改

相信大家都看過一幅叫做《老婦與少女》的畫作吧?有人看到畫中人是位老婦,但也有不少人看到是少女的側面。其實類似的畫作多不勝數,例如《人臉與燭臺》、《免子與鴨子》、《馬和青蛙》等。奇妙的是,同一幅畫作,你我所看到的未必一樣。即使是同一人,於不同時間、環境、年紀、心情,看出來的東西也未必會一樣。


最近於臉書也流傳著一幅類似的貼圖,說的就是ATV為慶祝56周年而設計的標誌。有人說那個標誌是「56」的草書,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標誌像個「死」字。相信設計者從來都沒有想過會如此,而且ATV在審批前,也應不會有如此想法,若果一早已經聯想到的話,就不會拿出來吧?

有不少朋友看到標誌是個「死」字,不知是否受到固有的觀念影響?比如說,希望此電視台早點關門大吉的朋友,就較為容易看到或者認同?其實單看此事在臉書廣泛流傳,留言也是幸災樂禍的居多,或多或少反映出大家對此電視台有多不滿。

不滿知情或許與「慣性收視」有關。眾所週知,TVB有「慣性收視」的優勢,據說因為頻率次序較ATV先,例如新買一部電視機回來,當選擇自動掃台時,翡翠台往往是第一個掃到的。加上TVB免費頻道早於1967年已經啟播,ATV的前身麗的電視要到了1973年才推出免費頻道,因此港人慣性收看TVB。

雖然未有研究確定此說是否屬實,但在不少人心目中,ATV節目的質素比較差。不單是收視率,連每年的「電視欣賞指數調查」,他們的節目普遍排在榜尾就已知一二。ATV若要扭轉這個局面,看來並不容易,因為人的固有觀念不易改變。

記得讀書的時候,曾經有位學兄講過,不論做人還是處事,給別人的第一個印象非常重要,倘若首次做壞了差事,又或者初見面就讓人留下不良印象,往後要別人改觀就很難,即使以後做得到怎樣好,人們也只會記著你當初的過失。相反,若首次就做得好,給別人良好印象,日後就算做得不好,人們也只會認為你是偶有失誤,所以較易得到別人的諒解。

就是因為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用心經營一下自己給別人的印象,於做人做事的確會有幫助。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樣做人流於造作,若果經營的形象與自己的本性不乎,做人就很辛苦了,不及「我就是我」般來得舒服自然。

無論如何,突然很想知道,究竟瓜瓜在大家心目中留下了甚麼印象?可否留言告之?

&&&&&&&&

2013年6月1日星期六

有Cash先有Say,唔駛理Min Pay

大學生畢業後,普遍薪金都不會太高,現在通脹嚴重,單是日常花費例如交通和膳食,就已經用去了一大截,加上Grant loan還款,進修開支和給父母的家用等,每月的薪金其實所餘無幾,相信用「餐搵餐食餐餐清」來形容最貼切不過。若再買部手機或者心儀之物,一不小心隨時「洗突」,要靠信用卡渡日的話就更慘,因為還min pay等於飲鴆止渴。

若果打算買樓結婚,又或者想出國留學,那豈不是絕望?其實又不至於這樣悲觀,因為低薪情況通常只在畢業後頭幾年發生,隨著經驗累積,職位和工資都會隨之而上升,經濟壓力自然會有改善。雖則如此,早日學會理財還是有需要的。

其實理財離不開儲蓄,養成儲蓄習慣是最基本而且穩健的方法,特別在今天是「Cash is king」年代,手持現金主宰一切,要有cash才有say。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量化寬鬆下,現金會被通脹吃掉,還叫人儲蓄?投資才是正理吧?其實這是個風險問題,通脹固然會蠶食現金,放在銀行賺到的利息跟本追不了通脹。可是,投資必定涉及風險,世上並沒有投資是零風險的,最怕投資失利賠了儲蓄。瓜瓜並不反對投資,只不過,若果未來的資金需求是容不下風險的,例如儲錢結婚,儲蓄始終是最原始而又穩健的方法。

儲蓄要見成效,建議先訂立目標和預算,例如想儲一筆旅費、大學進修費用,又或者投資本金,假設目標金額是5萬元吧。之後計算一下自己每月的日常駛費是多少,將每月薪金減去基本駛費,再預留一些作年頭交稅以及突發用途(例如朋友結婚要做人情),看看每月能餘下多少做儲蓄,之後就可以計算出何時能達標了。

不過,俗語有云「有錢身痕」,儲蓄的最大敵人就是把持不定,提早動用了資金,又或者沒有嚴格控制每月花費,令儲蓄目標遲遲未能實現。若果自問定力不足,可以考慮一個方法:每月將洗費從薪金中拿取出來,其餘的全放在銀行戶口,這個戶口最好沒有櫃員卡之類,又或者選擇「零存整付」,總之取錢要愈麻煩愈好。

即使是「月光族」(即是每月都會將薪金花得光光的人),就算暫時沒有儲蓄的能力,最好也記錄和分析消費習慣,說不定能從中找到可節省的支出。

文章來源:Education Post 2013-05-28

&&&&&&&&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