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8日星期五

封殺中概股的後果

上一篇談到中概股被封殺的前因,這篇將討論其後果。如前文所述,目前涉及核數師問題的內地公司有195間,若然中美雙方在明年底前,仍未談妥核數師工作底稿審閱問題,這些公司很大機會須要全面撤出美國證券市場。

所謂退市只是股份不能在公開市場交易,私下買賣未有禁止,只要雙方談好條件就成。當然,股票流通度將大減,定價也變得困難。可以預期,交易成本將大增,對投資者帶來不便。如何解決?全球一體化下跨境證券買賣蓬勃,中概股只要另找市場上市,如港股或A股,投資者一樣可以買賣股份。值得注意,目前外資買賣A股仍有不少限制,如不可即日買賣、孖展買賣和借貨沽空交投設有上限等,而且對持股設限,單一海外投資者上限為10%,所有海外投資者總和的上限為30%。港股的限制較少,中概股選擇上市地時,港股相對較有優勢。

同時在港美兩地上市的公司,如阿里巴巴(9988)、網易(9999)和京東集團(9618),若然甚麼都不做就從美國退市,香港上市地位也會連帶失去。因當初來港第二上市,先決條件是在美國擁有上市地位。再講部分上市條例獲得豁免,因香港股份的監管某程度依賴第一上市地。不過,不用擔心,3間公司只要改以香港為第一上市地,並且遵循香港上市條例,到時股份可繼續買賣,股份交易額更有望急升。以阿里為例,來港上市時將兩成股份由美國搬到香港買賣,若港股轉為第一上市,意味更多股份將搬到香港交易。其實基金大戶已經著手,將手上部分阿里的美股轉換成港股,以規避政治風險。

核心問題,為何那麼多內地企業赴美上巿?其中一個原因是融資渠道。特別是新經濟股,追溯至十幾年前,他們仍在燒錢階段,資金需求極大,但不符合中港兩地上市要求。就算可以上市,由於市場對新經濟股並不熟悉,故難獲得較高估值。反觀美國市場,投資者較願意接受新經濟股,媒體關注度較高、分析師報道也較多,加上融資所得是美元,有利內地企業在境外進行併購,自身理財也較有彈性。況且,創辦人能將部分股權套現成美元,變相將資產轉移到海外。種種因素加起來,難怪掀起內地企業走到美國上市熱潮。

中美角力,內地企業赴美上市意欲大減,但發展始終需要資金,另覓上市地就很重要。由於香港資金自由流動,外幣買賣不設限制,正好補上這缺口,代替紐約為中概股服務。當然,大前提是美國不會限制香港銀行購買美元。跨境上市上,有一學說叫「綁定假說(Bonding hypothesis)」,認為財務報告和監管標準較弱地區公司,自願到監管較嚴地方上市,以此證明自己管治質素,企圖提高企業價值。有朋友認為,在中美、港美或中港美同時上市的內地企業,若股份最終被迫從美國退市,跨境上市溢價(Cross-listing premium)便會消失,意味企業價值將會下跌。

中概股確存在跨境上市溢價,如阿里去年1126日開始在港買賣,來港上市前30個交易日在美平均收市價是180.11美元,上市日和其後29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是208美元,升幅達15.5%。但個人認為溢價並非如綁定假說般,來自企業管治質素提升(相信沒有人會說香港監管較美國嚴謹吧),而是本地投資者願意給予更高估值。畢竟港股市場對中概股的認識更深,分析師報道也更廣更全面。由此推斷,除非美方進一步限制中概股業務,否則即使從美國退市,對股價的衝擊相信有限。香港未來要如何定位,融合還是與眾不同?從封殺中概股事件中,我們找到答案了吧? 

原文刊於:am730 2020-08-28

&&&&&&&&


2020年8月21日星期五

封殺中概股的前因

近年中國企業屢被美方針對,先有華為和中興通訊(763),後有字節跳動和騰訊控股(700),而且更威脅將一眾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除牌。其實美方一直在抱怨,無法監管中概股的核數師,問題拖拖拉拉超過十年。直至早前瑞幸咖啡(OTCLKNCY)會計醜聞,加上總統特朗普推波助瀾下,終於將問題推至浪尖。據大部分傳媒報道,美國財長姆欽上星期揚言,不符合「會計準則」的中概股須於明年底除牌

或許是問題很難以三言兩語說清楚,所以姆欽簡單地以「Accounting」來概括。他的原話是「they (Chinese firms) all have to comply with the same exact accounting, or they will be delisted on the exchanges」。查實此問題與「會計準則(Accounting standards)」無關,相信是美國傳媒誤會了其意思,本地傳媒照譯不誤因而出錯。

坦白講,若果問題只是會計準則就易辦,所有中概股的帳目改用美國會計準則就成。可是,現在問題在於中概股的核數師,牽涉公司內地業務的相關「工作底稿」無法被美國監管機構PCAOB(The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查閱。

PCAOB2001年安然會計醜聞的產物,根據《Sarbanes-Oxley Act》於2002年創立,目的旨在規範上市公司的審計方法和標準。PCAOB運作十幾年,震懾了不少美國核數師。不過,對於中概股的核數師卻一直束手無策,因為內地不准許工作底稿外流。於今年3月起生效的《證券法》第177條更明文規定,境外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不得在中國境內直接進行調查取證等活動。未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向境外提供有關文件和資料。

其實中美雙方一直都在進行磋商和談判,但美方不滿意進展緩慢,而且一些原則問題談不攏。直至今年5月,美國參議院通過《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HFCA)》,若上市公司的核數師未能被PCAOB審查,其股票不能在美國市場買賣,包括OTC市場。一般來說,若上市公司從美國三大證券交易市場除牌,按理可以搬到OTC市場進行交易,瑞幸咖啡就是一例。另外,一些公司的美國預託證券如騰訊(TCEHY),也是在OTC市場進行買賣,其好處上市條例相當寬鬆(投資風險有幾高可想而知)。可是,這次新法連OTC市場這個安全氣墊也拿走,可謂趕盡殺絕。

此外,今年6月,特朗普政府成立工作組,研究修改上市條例以解決問題。該工作組於今年8月發表報告並提出五項建議,包括修改上市條例,規定PCAOB有權檢查相關審計底稿,或經由認可的核數師進行聯合審計。

HFCA尚待眾議院通過和總統簽署才能生效,上市條例修改也需時。不過,似乎美方已動了真格,為中概股除牌掃除法律障礙。根據工作組報告,涉及核數師問題的中國公司有195間,市值合計約1.7萬億美元,以目前美國股市總市值大約35.5萬億美元計,中概股的市值只佔不到4%,一旦除牌對美國市場的影響有限,難怪美方不留手了。由於涉及兩國角力,中概公司甚麼也做不了。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除牌後可以來香港上市甚至回A嘛!這裡帶出一個核心問題,為何那麼多中概股選擇在美上市?為何當初不選擇中港兩地?除牌對來港作第二上市的中概股有何影響?這些問題將另文探討。

原文刊於:am730 2020-08-21

&&&&&&&&

2020年8月14日星期五

誰要遵從美國制裁措施?

要數近日的熱門詞,「制裁」必定上榜,因為近來中美關係處於低谷,美方更頻頻出招。本港時間上星期五才封殺TikTok和微信,翌日就向中港11名官員實施制裁。有趣的是,翻看Google上星期六的熱門搜尋榜,排頭位竟是「楊明」。就算將11位官員的搜尋量加起來,楊明依然遙遙領先。

一個設身處地的問題,對於美國向中港官員實施制裁,香港企業如銀行、保險公司、保險中介、證券商、律師行、會計師行等,有沒有需要遵守?先旨聲明,就美國的制裁問題而言,雖然瓜瓜因工作關係偶有接觸,但本文純屬個人見解,如閣下對美國的制裁法規有任何疑問,務請尋求相關專業人士之意見。

首先,美國的經濟制裁措施由財政部轄下的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The 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簡稱OFAC)負責執行。當總統簽署行政命令後,OFAC就會制訂相關法規以執行命令。若然有人違反OFAC的規定,目前最高罰金是25萬美元,視乎涉及違規交易的金額而定。另外還可能牽涉民事和刑事訴訟,罰金隨時是天價。

回到正題,若是百分百的香港公司,按理是不必遵從美方制裁法規。因為香港關於金融制裁的法律,主要是第537 《聯合國制裁條例》和第575 《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簡單而言,我們只須跟從聯合國安理會就制裁事宜所作出的決議。若然違例罰則不輕。經循簡易程序定罪,可處不超逾500,000元的罰款及不超逾2年的監禁。若經循公訴程序定罪,可處無限額的罰款及不超逾7年的監禁。

既然這次是美國單方面實施制裁,在香港法律下不需跟從。不過,這只是從法律層面考慮,在實際操作上,若果公司的業務與美國有任何關聯,一旦不遵從而又被美方盯上就很麻煩。瓜瓜的一位外國商界朋友於幾年前就聲稱,因他的公司沒有理會美國某項制裁措施,最後遭美方針對而結業,信與不信請自行判斷。

值得一提,OFAC法規適用於所有美國人。根據OFAC網站,美國人的定義包括:(1)所有美國公民和永久居留外國人,無論他們身在何處;(2)在美國境內的所有人和實體;以及(3)在美國成立的所有實體及其外國分支機構。另外,對於某些制裁措施,(4)由美國公司擁有或控制的外國子公司也必須遵守。某些措施還要求(5)擁有美國原產商品的外國人也須遵守。

可是,涉及這次制裁11位中港官員的《行政命令第13936號》,在Section 10中明確指出「美國人」只包括上述的(1)(3),並沒有提及(4)(5)。由此推斷,在港註冊的美資企業,例如香港的蘋果公司,花旗銀行(香港),甚至已賣盤給中信股份(267)的麥當勞,似乎不一定需要遵從是次制裁。開心樂園餐應可照食,iPhone保養應可照買。

至於美方是故意留一手未有趕盡殺絕,還是挖個陷阱以試探美國公司的忠誠,則留待大家自行判斷。說到底,中美互相角力下,苦了一眾國際企業,無辜成了磨心。若香港的政治環境日益惡劣不利營商,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還能保得住嗎? 

原文刊於:am730 2020-08-14

&&&&&&&&

2020年8月7日星期五

滙控業績大倒退的疑惑

滙豐控股(005)最近深陷政治漩渦當中,落得豬八戒照鏡的局面。過去香港屢屢被評為最自由經濟體,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商只須言商。如今滲入了政治,是好是壞留待大家討論,畢竟在商言政的例子中外比比皆是,只是往日香港得天獨厚免了疫。但有一點肯定,就是遊戲規則改變了,企業要繼續爭利就要學會適應,近期的滙控以及早前的國泰航空(293)就是絕佳例子。

滙控在政治爭拗上久久未能脫困,近期的財務表現更是慘不忍睹。以列帳基準計算(即按會計準則計算),今年上半年稅前利潤倒退65.2%至只有43.18(美元,下同)。細看財報,發覺滙控的業績其實不算太差。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下,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只跌8.9%267.45億元,營業支出更減少3.4%165.72億元。不單如此,期內作出了12億元的軟件無形資產減值,若撇除所有重大項目,成本效益比率將由62%降至56.4%,較去年同期的56.6%稍有進步。

稅前利潤之所以差勁,主要是預期信貸損失急升5倍至68.58億元。將預期信貸損失以業務劃分,工商金融業務所佔的金額最大,期內急升6.4倍至35.26億元。雖然相關業務的淨收益只跌8.5%70億元,但預期信貸損失太大,令經調整稅前盈利銳減95.3%1.84億元,在三項主要業務當中表現最差。其次是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預期信貸損失急升3.2倍至22.02億元,加上淨收入跌12.5%112.51億元,故經調整稅前利潤減64.9%16.95億元。至於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預期信貸損失急升10.5倍至11.18億元。可幸淨收入增7.7%81.78億元,營業支出更跌5.2%45.12億元,故經調整稅前盈利只跌6.8%25.48億元,在三項主要業務當中表現最佳。

值得留意,管理層預測今年全年的預期信貸損失可能介乎80億至130億元。去年列帳基準除稅前利潤才是133.47億元,意味今年的全年盈利隨時泡湯。不過,《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自2018年開始生效後,由「已產生」的信貸損失改為目前的「預期」信貸損失,「預期」有幾準確值得關注。

細看今年上半年財報,預期信貸損失的計算包括了多個境況假設,當中權重佔55%70%的核心境況(Central Scenario)就假設了全球經濟將出現V型反彈,並且假設今年下半年世界各地不會再重施上半年的活動限制,使經濟活動得以反彈。至於較具體的假設,包括全球整體GDP2020年為3.9%2021年將升至4.8%。當中香港今年的GDP假設為負4.8%,明年則為正4.2%,而在未來的八個季度,經濟增長最差預測發生在今年第三季。瓜瓜不是經濟學家,不懂評論這些預測假設是樂觀、悲觀還是持平。

可是,簡單看借貸損失比率(Loan loss rate),即是年率化的預期信貸損失佔客戶貸款總額平均值之百分比,今年上半年是1.33%,與渣打集團(2888)同期的0.92%比較,滙控的比率明顯較高。當然,兩者業務的客戶結構和地域佔比不盡相同,將兩者直接比較未必可靠。然而,從陰謀而論,管理層會否借疫情將壞消息盡出,趁機推低基數以造就未來業績大反彈,就留待讀者自行判斷。

原文刊於:am730 2020-08-07

&&&&&&&&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