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5日星期五

奈雪的茶是茶飲星巴克?

奈雪的茶(2150)(簡稱「奈雪」)來港招股上市,當看到其商標,第一個印象就是日本文化。先別說「奈」字在日本女孩名字中常見,單是那個「の」字,就誤以為他們來自日本,最近才知道是地道的內地品牌。當然,使用一個日本化名字完全沒有問題,中港兩地不少商標也採用外國化名字。只是覺得,奈雪標榜的是中國茶文化而非日本茶道,配了個日本化名字,就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創辦奈雪的初衷也很有趣。創辦人有見奶茶和飲料茶難登大雅之堂(她的朋友在進入高級酒店前扔掉茶飲,拿咖啡的朋友卻自然地內進),因此希望建立新式茶飲,讓喝茶變得「時尚」。這就解釋了為何奈雪走高檔路線。不單茶飲和食物用料要優質,門店選址也是大城市高級商業中心的核心地段,裝潢也是極具設計感。換句話說,奈雪貌似賣茶(和優質麵包),其實主菜是賣「品味」。手執一杯奈雪,等於為自己貼上「我是中產」的標籤。似曾相識?這不就是星巴克(NASDAQSBUX)成功之路嗎?

說了那麼一大堆介紹,其實只想帶出一個信息,就是奈雪不可以走平民路線。一個簡單道理,名牌包包之所以受女士們趨之若鶩,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貴。手執一個名牌手袋是身份象徵,假如名牌將包包大幅降價至人人都買得起,奢侈品不再奢侈,還會受中產歡迎嗎?

作為茶飲界的奢侈品,奈雪雖然複製了星巴克的營銷模式,但仍未成功複製其賺錢之法,最近3年仍然要虧蝕。不過,若以非通用會計準則計量,即是撇除融資開支、上市費用、股權支付,以及增值稅免徵和不可抵扣等項目後,奈雪總算能轉虧為盈,由2019年蝕1,173.5萬元(人民幣,下同),至去年賺1,664.3萬元。雖然轉盈,但經調整的利潤率低得可憐只有0.5%,即是每賣出100元茶飲才賺5亳子利潤。

反觀星巴克,撇除重組成本和股權投資收益,2019年的經營利潤率有16.1%,在疫情下的2020年仍然維持在8.3%。究其原因,相信是奈雪目前的材料和配送成本較高所致。奈雪在這方面對收入的佔比,粗略估算於去年需要43.4%,較星巴克同期的32.7%,高出10.7個百分點之多。

奈雪在招股書也直言需要改善盈利能力,其盤算有二。首先是大量開設新店來維持收入增長。去年同店銷售額、利潤和利潤率皆下降,雖說可能受疫情影響,但管理層似乎也不太寄與厚望。因此,加速開新店是唯一能維持收入增長的選擇。於2018年,奈雪門店數目有155間,去年底已增至491間,目前更升至562間。收入由2018年的9.1億元,躍升至去年的28.71億元,平均增幅有107.8%,與店舖增幅相若。

另一盤算是提升成本效率。由於店舖數量持續增加,在規模效應下,攤分到每一店舖的總部成本將會減少。此外,隨著業務規模變大,也有助減低營運成本,典型例子是設立中央廚房以及原材料集中採購,增加己方的議價能力。

綜合來說,現在投資奈雪,就是押注於其收入和利潤將出現高速增長。可是,於前文所述,奈雪的業務不能走平民路線,意味只能在一、二線城市開店。這就不禁令人憂慮,目前內地高檔茶飲市場的規模,究竟可以容許奈雪擴張多少?而且不要忘記,內地茶飲市場競爭激烈,進入門檻又不高,奈雪能否成為內地茶飲的星巴克?我們拭目以待。

原文刊於:am730 2021-06-25

&&&&&&&&

2021年6月18日星期五

會計師監管進一步改革的憂慮

會計業界近期的焦點,非財務匯報局(下稱「財匯局」)莫屬。繼早前該局發表查察報告,狠批一眾上市公司核數師不達標外,政府正計劃給該局擴權,進一步將所有會計師納入監管。對!你沒有看錯,是所有會計師,即不論執業與否,就算是商界專業會計師也不能倖免。

其實早於2013年,瓜瓜在拙作《頂著蘋果對著箭 公會非死即傷》中,已經預料核數師改革將會涵蓋所有會計師。有此想法,皆因當年的諮詢文件從來沒有說過,新制只針對上市公司核數師。其後的諮詢文件更表示,改革將會是循序漸進,待新制度運行後再作檢討,為進一步規管埋下伏線。可惜的是,當時沒有多少同業相信,一廂情願以為只有上市核數師才受影響,也未見很多業界朋友提出異議。現在可好,當年諮詢時大家不為自己爭取,自然被視為「同意」了。

擴大財匯局監管範圍,政府當然也大條道理,說要與國際標準接軌。所謂接軌,就需要取得歐盟等效資格(European Commission Equivalence),以及成為獨立審計監管機構國際論壇(IFIAR)的成員,香港目前仍未取得上述資格。既然如此,就算業界當年反對也沒有用吧?

其實有爭取空間的。就非公眾利益實體(Non-Public Interest Entities)的核數師監管,不論是IFIAR成員還是歐盟等效資格,都是容許監管權(包括註冊、查察、調查及紀律處分)下放至專業會計團體。例如英國的財匯局就將核數師註冊和Non-PIE核數師的查察、調查及紀律處分,交由認可監管機構(Recognised Supervisory Bodies)負責,當中包括ACCACAIICAEWICAS

可是,香港現在採用的是監管機構模式。即是不論是PIE還是Non-PIE,註冊、查察、調查及紀律處分,全由獨立的監管機構負責。目前美國和澳洲皆採用此模式。加拿大和新加坡基本上也一樣,唯一分別只在Non-PIE的查察方面,容許專業會計團體參與。現在香港有沒有可能改用英國模式呢?瓜瓜不敢說不可能,只是覺得遊說的最佳時機已過。目前只能在現有情況下,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再講,英國模式自身也有不少問題,當地也在醞釀進一步改革。

有朋友說,若然行得正企得正,監管者由香港會計師公會改為財匯局,會計師怕甚麼?其實不是怕不怕的問題,而是在於如何適應。就算審計準則寫得如何具體和細緻,執行時難免需要作出主觀判斷。如財匯局最近的查察報告,批評核數師缺乏專業懷疑態度就是一例。態度足夠與否無法客觀量化,何謂達標得看監管者如何解讀。簡單來說,核數師早已習慣了公會一套標準。未來改由財匯局接掌,意味大家需要重新適應。再講,財匯局首個查察報告,已給大家「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感覺。日後會否依樣畫葫蘆,殺一眾Non-PIE和非執業會計師一個下馬威,就是不少朋友所擔心的。

此外,日後公會大權旁落,角色由監管者變成服務提供者,如何適應和轉型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不過,相信公會同仁自有解決方法。瓜瓜感到憂慮的,是日後財匯局會否放寬註冊資格,直接向海外會計專業團體會員發出本地執業牌照。現時要在港執業,必先需要成為公會會員。公會交出註冊權後,會否也失去這方面的保障?

瓜瓜並非危言聳聽,真心希望只是自己過慮,也請當局給我們定心丸,給業界一個承諾。

原文刊於:am730 2021-06-18

&&&&&&&&

2021年6月11日星期五

財匯局免責聲明的荒謬

問大家一個常識題。假如你懷疑家裡一部電器漏電,於是找來電工師傅。經他用儀器檢測了後,發現電器運作正常。可是,後來驚覺檢測儀器有問題,你預期電工師傅會如何處理?當然是先把儀器修理好,或者轉用另一部儀器,然後再為電器進行測試,確保真的沒有漏電,對吧?

有趣的是,這位師傅卻跟你說,雖然儀器存在問題,但與電器是否漏電無關,該電器不應被視為有問題。然後說回去會好好修理儀器,確保其質素良好。至於電器實際有沒有漏電,他不置可否。面對這樣一位電工師傅,你會如何反應?

瓜瓜你說得誇張,哪有如此荒謬之事?哈哈,恰巧現實就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財務匯報局(下稱「財匯局」)在上星期發表首個年度查察報告,就18個上市核數師的質素監控制度作出意見。報告指出,在37個經查察的審計項目中,有73%需要改進或重大改進,並認為有關質素遠低於預期。

乍聽之下相當嚴重啊!18間上市核數師不乏「四大」和「Second Tier」,他們為大部分在港上市的公司進行核數。這麼說,這些核數師過去發出的審計報告和財報,投資者還可以信賴嗎?可惜的是,查察報告沒有交代,而且還用上加粗字體強調,該局的發現並非有關上市實體財務報表的質素,亦不應被視為有關該等質素的問題。

看見這一段免責聲明即時傻了眼。身為投資者,瓜瓜只想財匯局簡單總結一句,究竟上市公司的財報有沒有問題。就算範圍太廣不好下結論,那至少告訴我們,涉及的37個經查察的審計項目,其財報究竟是否可信?答得出固然最好,但若果答不出,我們就不禁要問,究竟財匯局的作用是甚麼?

根據財匯局的年報所示,該局的營運開支於20191月至9月就花了3,075萬元,2018年全年更是3,520萬元。新核數師監管制度於201910月開始實施,因此估計往後的開支將會更高。目前財匯局的收入主要來自政府給予的4億元種子資金,2022年起將向證券買賣雙方、上市公司及其核數師收取徵費,以作營運資金。不論是公帑還是向市場徵收,每年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審查上市公司核數師,若連一句財報質素是否可靠可信都說不出,如何說得過去?

朋友說瓜瓜強人所難,若要求就財報是否可信而下結論,非要重做一次審計不可,莫非要財匯局親身去做嗎?

為甚麼不可以呢?若然上市公司拒絕合作,就修改法例和上市規則,逼令他們配合。況且,財匯局的報告認為,核數師對上市客戶缺乏足夠的專業懷疑態度,就由他們來向業界示範一下,如何挑戰客戶提供的各項假設是否恰當的同時,又能在人手緊張和有限時間內完成審計項目,相信很多核數師,都引頸以待大師級的表演。

當然,財匯局近來某些的工作成就不可抹煞,例如就某幾個公眾關注的個案主動介入調查。雖然至今未見調查結果,但至少起了震懾作用,警惕一眾核數師要盡責,不可亂來。

最後,在此寄望局方往後的查察報告,能夠正面而清楚交代一下,就那些局方認為不達標的核數師,其過往出具的財報究竟是否可靠。

原文刊於:am730 2021-06-11

&&&&&&&& 

2021年6月4日星期五

京東物流:Cost center也能上市

上星期京東物流(2618)來港招股上市,市場反應異常踴躍,合共有136.5萬人申請認購,是港股有史以來第二多認購人數。京東物流在過去3年皆錄得虧損,管理層也表明今年仍未可以轉虧為盈,但仍有那麼多人認購,實在好奇。

嚴格來說,京東物流只是一個「內部物流部門」,主要負責為母企京東集團(9618)提供物流配送服務。京東物流於2007年成立,直到2017年才開始向外部客戶提供服務。此外,物流業務也是在上市前才完全分拆。在A輪優先股融資協議生效前(2018214),有些業務全由母企掌控,有些業務更連獨立銀行帳戶也沒有。

所以,會計師在編製京東物流的往績時,採用了「分拆」方法。例如一些由母企支付,但無法明確識別是否屬於京東物流的開支(當中包括營銷、研發、一般及行政),均以收入、員工人數和經營費用總額作基準來分配,務求做到「猶如」為京東物流的收入和開支。

此外,京東物流的收入極度依賴母企,2018年就有70.1%的收入來自聯屬公司,2019年也有61.9%。雖然2020年降至53.8%,但仍要過半。

似曾相識嗎?最經典的莫過於已除牌的漢能薄膜發電(566),高峰時有99.8%的收入來自聯屬公司。還有中國鐵塔(788),主要客戶包括中國移動(941)、中國聯通(762)和中國電信(728),但他們同時也是股東。於2020年,約有95.4%收入來自這三間公司。京東物流就更進一步,原先只是一個成本中心,也能做到分拆上市,怎不能佩服得五體投地?

純粹個人投資喜好,瓜瓜一向對這類依靠關聯交易的企業存有戒心,因為財務風險不小。例如漢能薄膜,除牌前一直受母企及聯屬公司拖欠帳款所困擾。其次是服務定價,若涉及的是獨市生意,基本上沒有第三方價格作參考。更壞的情況是操控盈利。如母企希望增加盈利,只要向關聯公司壓價,盈利就可以擠進母企。相反,希望關聯公司多賺些,只要提價就成。

當然,京東物流的情況應好些。京東集團規模龐大,相信不會拖欠帳款。物流業務也不是獨市生意,加上擁有外部客戶,至少與母企之間的服務定價有所依據。

要分析京東物流的業務,個人認為不如看京東集團較全面。就算要看,還是集中看外部客戶的部分為佳。於去年來自外部客戶的收入升79.7%338.57億元(人民幣,下同)2019年也升70.8%。另外,在年度收入中貢獻超過100萬元的外部客戶(以一體化供應鏈客戶計),於去年增49%,至2,306個,相關收入也升55.6%112億元。外部客戶的收入看來增長不俗,若要挑剔的話,就是相關信用減值準備。截至去年12月,外部客戶的貿易應收款有55.18億元,當中4.3%需做減值準備。此比率較2019年增0.9個百分點。

多年以來,京東集團在物流配送上作出了巨大投資,更成功發展成市場優勢,與其他電商抗衡。現在將整套物流配送系統打包成服務,並向外部客戶提供以收取報酬,就是京東集團的盤算。

一個有趣問題,假若有一天,外部客戶和母企的利益出現衝突,京東物流會如何取捨呢? 

原文刊於:am730 2021-06-04

&&&&&&&&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