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9日星期五
港版《楢山節考》貧窮悲歌
上世紀80年代曾有一套名為《楢山節考》的電影上映,瓜瓜當時不敢去看。是恐怖片來嗎?不是,其實是悲情片,但劇情無比淒慘。楢山是個地名,楢山節考則是指流傳在該地的山歌。故事背景是古時的日本,內容主要講述一個座落在楢山山腳的貧窮村落,他們有一個非常殘忍的習俗,所有老人家只要年屆70歲,不論健康與否,都要由子女背上楢山等死。為什麼?因為村落經常糧食不足,所以要控制人口,畢竟老人沒有生產力,少一張口就能減輕負擔。記得瓜瓜當時還是學生,得悉劇情後怕心情太過沉重,所以一直沒有去看。豈料到了今天,竟然聽到類似主張。
沒能力長者被標籤「大食懶」
事緣扶貧委員會最近發表《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研究報告,建議政府向所有長者每人每月發放3000元老年金。報告還建議,政府先為計劃注資500億元,以及負責每年相關支出的一半。報告同時建議引入「薪俸老年稅」,全港僱員和僱主按薪金某個百分比徵稅,薪金愈高,稅率愈高,上限為薪金的2.5%。報告一出,反對聲此起彼落,當中最多人質疑的問題,是計劃能否持續。按報告推測,計劃將於2026年開始出現入不敷支,老年金於2041年將僅餘135億元,由於該年已經需要由老年金結餘拿出143億元來補貼赤字,若情況持續而且沒有新資金注入,意味老年金將於2042年完全耗盡。
眾所周知,政府正面對結構性赤字,在勞動人口下降,以及人口老化等因素下,此計劃勢必加重政府的財政壓力。雖則如此,退休保障以討論多年,除了自2000年開始實施那個成效存疑的強積金外,退休保障制度根本毫無寸進,港人退休生活依然沒有安全感可言。不過,拖延不是辦法,社會始終要為此達成共識。
計劃影響深遠,各方持有不同意見可以理解,但最令人失望的,就是不少人將沒能力退休人士標籤為「大食懶」,就好像李兆波先生最近寫的《助置業好過加老年稅》,當中有一段寫道:「加稅津貼大食懶只會加劇社會矛盾,大部分人還是靠自己的努力好了」。拜讀李先生的鴻文後得出一個印象,沒能力退休人士可分兩類,一類是沒有能力付款的弱勢社群,另一類是有能力但理財不善,退休前夜夜笙歌,退休後生活迫人。李先生還提到,對於第一類的弱勢社群,政府可以照顧一下,但這批人為數不多。
港人不缺錢卻無「人心」
根據上述研究報告引述《2012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的計算,2012年貧窮長者人數達38.8萬人。既然李先生認為弱勢社群是少數,是否意味這批貧窮長者,大部分都是第二類的大食懶?再者,瓜瓜不清楚李先生如何得出第一類為數不多的結論,可是,現實是香港有不少人仍是「餐搵餐食餐餐清」,不要說儲蓄,平常生活也甚為艱難,去年貧窮人口就多達134萬人,佔整體人口約19%,莫非他們大部分都是理財不善嗎?退休保障制度不完美,我們可以再檢討,大家尋求共識找出可行方法,但不應用二分法,簡單地將無力退休長者標籤,這樣才是加劇社會矛盾的元凶。
最近有調查指出,近四成的受訪長者表示,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不獲讓座,無力退休又被標籤成大食懶,在港生活的長者認真淒慘。香港沒有楢山,但卻滿布楢山的想法,把老人家看待成社會的負累,難道我們真的如此貧窮嗎?想深一層,香港的確是窮,但不在金錢上,而是人心。
文章來源:《信報》年青有計 2014-08-29
&&&&&&&&
Labels:
《信報》年青有計
2014年8月28日星期四
騰訊GAAP盈利反敗為勝
騰訊(700)公布本年度中期業績,期內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122.9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急升59.2%。有沒有留意,公告內同時有一項數字,名為「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甚麼來的?顧名思義,此數值並非根據通用會計準則(GAAP)來計算,而且未經審核,只能視為自願披露的補充資料。公告還披露,管理層相信此數值有助投資者評估核心業務的業績。有趣的是,此數於期內只有110.68億元,較上述按GAAP計算出來的盈利少12.25億元,或10%。
不少上市企業都有一個通病,就是總愛報喜不報憂,既然只是自願披露,為何騰訊還要公布?要回答這個問題,相信要追溯至2011年。由那年起,騰訊的non-GAAP盈利首次在其年報出現,而且數值較GAAP盈利高出7.37億元,或7%。細閱該年年報,兩者差異主要在於某些非現金開支,以及與收購相關的收益或虧損,當中包括為數7.24億元的股份酬金,4.03億元無形資產攤銷,2.43億元減值撥備,及7,574.9萬元認沽期權。將這些項目加起來並減去7.08億元的視同處置收益,淨額是7.37億元。
簡單來說,2011年non-GAAP盈利之所以較GAAP高,主要是前者沒有計入上述幾個項目。其實相同情況於近兩年持續發生,2012年non-GAAP盈利較GAAP高出15.54億元,或12%;2013年則高出15.61億元,或10%。但到了本年度上半年,GAAP盈利卻反敗為勝,其數值較non-GAAP盈利高出12.25億元,或10%。究其原因,主要是期內的處置投資公司及業務收益達37.34億元之多,即使其他非現金開支合共有25.09億元,也抵銷不了其影響。
有理由相信,騰訊當年公布non-GAAP盈利是因為其數值較「靚仔」,正如不少企業喜歡公布EBITDA和EBIT一樣,數值看起來比較高。況且,以non-GAAP盈利來計算純利率,結果也會比GAAP的好。就以2011年為例,該年收入有284.96億元,以GAAP盈利計算的純利率只有35.8%,換了是non-GAAP盈利則變成38.4%。不過,由於本年度上半年GAAP盈利較大,純利率有32.2%,比non-GAAP計算出來的29%高。難得的是,騰訊沒有因此而棄用,繼續對外公布non-GAAP盈利。
寫到這裡有個疑問,為甚麼今年處置投資公司及業務會出現巨額收益?其實這關係到京東(NASDAQ:JD)的投資。騰訊於本年3月入股該公司,支付代價除了現金和易迅(騰訊的全資附屬公司)的9.9%股權外,也轉讓了部分電子商務相關業務及資產給京東。由於這些業務及資產的淨值低於轉讓代價,其差額就被視為收益,並且在收益表中列帳。
說到利潤,當然不得不提騰訊的盈利能力,計一計整體毛利率,今年上半年有59.7%,較去同期增4.6個百分點。三大核心業務又如何呢?公告雖無披露,但按公告和去年中期報告收入和收入成本就能計算出各業務毛利和毛利率。結果顯示,增值服務表現最佳,上半年增4.4個百分點至69.7%,主因網絡遊戲和社交網絡收入增加。
但另外兩個業務表現卻倒退,首先是電子商務交易,毛利和毛利率均大跌,主因是與京東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致使流量轉移,加上出讓相關平台業務,期內收入減少6.4%。但同期收入成本只微跌0.4%,令毛利銳減96.1%至只有1,000萬元,毛利率也隨之而減少6個百分點至0.3%。
網絡廣告業務期內收入飆升51%至32.41億元,但相關收入成本升幅卻高達72.7%,令毛利率跌7.4個百分點至41.2%。但毛利仍錄得升幅,金額增加28%至13.35億元。成本之所以增加,按管理層解釋,因自去年第四季起加快對視頻內容成本的攤銷,及廣告代理商佣金增加。從以上可見,增值服務的毛利率較高,增幅也較佳,由於接近八成的收入來自此業務,所以帶動整體毛利率上升。
綜合而言,騰訊今年中期盈利急升近六成,除毛利增加外,另一個原因是收購項目帶來帳面收益,若撇除此因素及非現金開支,騰訊核心業務純利其實僅110.68億元,升幅僅36%。雖則如此,在今時今日的經濟環境,還有那個行業的利潤增長能如此強勁?
文章來源:am730 2014-08-28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4年8月26日星期二
大麻經濟
最近兩位知名港台藝人,因涉嫌吸食大麻而被內地公安拘捕。其實在內地以至東南亞等地,大麻普遍被視為毒品,吸食或收藏能被判囚,販賣更可被判終生監禁甚至死刑。不過,某些國家或地方卻合法,例如荷蘭,人們可以在當地的大麻咖啡店,合法地購買少量大麻自用。又例如美國,雖然聯邦政府視大麻為非法藥品,但不少州份卻允許以「醫療」用途為由來持有和服用大麻;尤更甚者,華盛頓州和科羅拉多州於2012年通過法例,容許市民和遊客以「娛樂」為由吸食大麻。此外,加拿大自2001年開始放寬限制,容許有醫療需要的人士吸食自家種植的大麻,最近還實施新法,由持牌藥商供應大麻以取代私種。
此等放寬大麻限制的舉動,著實為不少企業帶來無窮商機,投資市場更視之為高回報的新興行業。例如加拿大,一家名為Tweed Marijuana Inc(多倫多創業板市場:TWD)的企業,他們持有當地的大麻營運執照,由於是首家在加國上市的大麻企業,其股票於本年3月掛牌當日,股價由發行價0.89(加元,下同)暴升473%,至5.1元,即使其後有投資者獲利回吐,但最終收市價也有2.59元,較發行價上升了191%。
升幅如此可觀,反映市場憧憬大麻合法化帶來的商機。究竟加國的藥用大麻市場有幾大?根據Tweed招股書透露,該國的藥用大麻使用者於2012年只有2.8萬人,2013年已上升35.7%至3.8萬人,而且每年消耗的大麻達到19萬公斤,即是每人每年平均耗用5公斤,若以每克平均售價8.8元計算,一年的銷售額就有16.72億元。
不單如此,招股書進一步披露,藥用大麻使用者的數目在2024年之前,預計最高可達到45萬人,按上述每人每年的平均耗用量和售價計算,一年的總耗用量將攀升至225萬公斤,銷售額就有198億元。難怪Tweed到目前仍未有盈利,但股價卻居高不下了。
至於美國就更熱鬧,以科羅拉多州為例,於本年1月1日開始,娛樂用大麻可以公開向21歲或以上人士發售,而且也容許使用者少量收藏。經過短短6個月,州政府收到的相關稅款和牌照費合共是3,010.4萬(美元,下同)。稅收那麼多,因為州政府向大麻徵收重稅,除了2.9%基本銷售稅外,娛樂用大麻之用家還要繳納10%額外銷售稅,以及按批發價計算的15%特殊貨物稅。
根據州政府的公開資料,2014年上半年收到的額外銷售稅有1,149.7萬元,以此倒算,科羅拉多州期內的大麻銷售總額合共是1.15億元。市場如此龐大,稅收如此豐厚,難怪其他州份也蠢蠢欲動,大打大麻合法化的主意。
美國投資市場也十分關注此行業的發展,例如該地有一個「大麻股票指數(Marijuana Index)」,主要追蹤大麻上市企業的股價表現和相關資訊。該指數目前涵蓋的企業數目有44家,自今年1月初以來,指數的升幅已經有12%。若以市值計算,當中以GW Pharmaceuticals Plc(NASDAQ:GWPH)的規模最大,執筆當日的市值有13.5億元。但從中發現了一個現象,指數內大部分企業均仍處於虧損狀態。即使當中四家錄得盈利,但他們的主要業務並非直接製造和售賣大麻,而是向大麻營運商提供服務。為甚麼大麻企業仍未有盈利?
就以上述的GW為例,截至今年6月底,本年度首9個月的收入增加12%至3,870.2萬元,減去280.5萬元銷售成本,毛利有3,589.7萬元,毛利率高達92.8%。可是,同期的研發開支卻有5,338萬元,加上1,319.8萬元的行政開支以及其他項目,期內錄得2,555.6萬元虧損。
娛樂用大麻的市場在美國仍在起步階段,大麻企業仍然未錄得盈利可以理解,難怪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最近提醒投資者,對那些聲稱涉足大麻業務的投資要格外留神。他們指出,騙子往往利用新興行業來作幌子,並承諾以高回報來誘騙投資者。
不少人認為,大麻的毒性比煙酒低,加上其經濟效益,因此,倡議讓其合法化。純粹個人意見,大麻始終是毒藥,用於醫療當然無可厚非,但說要用於娛樂實在無法苟同,人生有很多事可做可試,又何必拿自己的健康來換取一時之快?朋友,生命冇take two呀!
文章來源:am730 2014-08-26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4年8月24日星期日
會計人生 善敗者勝
有朋友向瓜瓜訴苦,說近來工作並不順利,簡直可以用「頭頭碰著黑」來形容。最慘是自己辛苦經營和建立的專業形象,因為一次疏忽而泡了湯,所以覺得很苦惱。瓜瓜是過來人,其實工作不順利是很正常,因此不用想得太灰。況且,若果一生人事事順景反而不妙,為何這樣講?或許先說說故事。
內地有位作家名為二月河,他寫了幾部非常暢銷的小說,及後還被改編,最後拍成多套電視連續劇。其中一部小說叫《康熙大帝》,講述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的事跡。書中有個角色叫周培公,康熙有一次微服出巡見到他,無意中發現他是個軍事奇才,康熙即席考驗他時有以下一段對話:
康熙:「那麼,你願意做個甚麼樣的將軍呢?」
周培公:「回萬歲,臣願意做善敗將軍!」
康熙:「甚麼?善敗將軍?」
周培公:「對!善敗將軍並非常敗將軍。小敗之後,連兵結陣,透徹敵情,就可再造勝勢,一鼓而定。這樣的善敗將軍,比那項羽雖然百戰百勝,卻在烏江一敗塗地,不是要好得多麼?」
雖然是小說情節,但道理明顯不過,簡單點算其實是「失敗乃成功之母」。看似老套過時,但真正明白而且身體力行的人不多。其實每打一次敗仗都是經驗,雖然現在「衰咗」,只要不再重蹈覆辙,並且能從中汲取教訓,最終就能成功。相反,若果事事順利,可是人生難免有失意之時,習慣了成功,一旦失敗就未必能夠一下子接受得來。因此,從風險角度去看,善敗將軍比長勝將軍好得多。
屢戰屢敗,有人選擇知難而退,但瓜瓜卻認為,屢敗屢戰更值得尊敬。兄弟姐妹們,共勉之!
文章來源:Education post 2014-08-22
&&&&&&&&
內地有位作家名為二月河,他寫了幾部非常暢銷的小說,及後還被改編,最後拍成多套電視連續劇。其中一部小說叫《康熙大帝》,講述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的事跡。書中有個角色叫周培公,康熙有一次微服出巡見到他,無意中發現他是個軍事奇才,康熙即席考驗他時有以下一段對話:
康熙:「那麼,你願意做個甚麼樣的將軍呢?」
周培公:「回萬歲,臣願意做善敗將軍!」
康熙:「甚麼?善敗將軍?」
周培公:「對!善敗將軍並非常敗將軍。小敗之後,連兵結陣,透徹敵情,就可再造勝勢,一鼓而定。這樣的善敗將軍,比那項羽雖然百戰百勝,卻在烏江一敗塗地,不是要好得多麼?」
雖然是小說情節,但道理明顯不過,簡單點算其實是「失敗乃成功之母」。看似老套過時,但真正明白而且身體力行的人不多。其實每打一次敗仗都是經驗,雖然現在「衰咗」,只要不再重蹈覆辙,並且能從中汲取教訓,最終就能成功。相反,若果事事順利,可是人生難免有失意之時,習慣了成功,一旦失敗就未必能夠一下子接受得來。因此,從風險角度去看,善敗將軍比長勝將軍好得多。
屢戰屢敗,有人選擇知難而退,但瓜瓜卻認為,屢敗屢戰更值得尊敬。兄弟姐妹們,共勉之!
文章來源:Education post 2014-08-22
&&&&&&&&
Labels:
Education Post《專.業.人-會計篇》
2014年8月21日星期四
市帳率限制多
最近有朋友問,用市帳率(Price to book ratio,簡稱PB)來衡量股價平貴是否可靠。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甚麼是市帳率。顧名思義,「市」代表公司股票的市值,「帳」代表公司的帳面資產淨值。計算方法很簡單,只要將公司市值除以資產淨值,或將股票每股市值除以每股資產淨值即成。以思捷環球(330)為例,截至去年12月底資產淨值是169.47億元,以當日已發行股本總數19.4億股計,每股資產淨值是8.74元。執筆之日,思捷的收市價是12.12元,因此當日的市帳率是1.39倍。
但計算時要留意一點,若資產負債表內有「非控股股東權益」的話,就要將此數在資產淨值中剔除。為甚麼?於會計而言,此項目屬股東權益,但以投資者角度看,此乃負債。既然市帳率是用於投資,故需剔除。如東亞銀行(023),截至今年6月底資產淨值有712.1億元,減去45.52億元的非控股權益後,得出666.58億元,以當日已發行股本總數23.28億股計,每股資產淨值是28.63元。執筆之日,東亞收市價是33.55元,故當日市帳率是1.17倍。
了解過PB的計算方法後,究竟如何用來衡量股價平貴?例如某公司在股票市場的股價是100元,但資產淨值卻是110元,兩者相除後得出的PB只有0.91倍。不少朋友認為,既然股價比資產淨值低,因此「抵買」。相反,若股票股價是110元,而資產淨值卻只有100元,計算出來的PB是1.1倍,由於股價比資產淨值高,因此認為股票「貴」。此外,也有朋友認為,既然公司淨資產每股值100元,若現在把資產賣掉,股東每股就能分得100元,既然股票在市場只賣90元,現在買入就即賺10元了。
真的如此簡單?當然不是,因市帳率有著不少限制。首先是資產淨值計算的問題,當我們編製財務報表時,大前提需要假設企業將會持續經營(Going concern),因此資產淨值只反映在持續經營下的價值。若果企業不再經營,實際價值未必與帳上相同,甚至能否變賣也很難說。這是因為不少資產都是以歷史成本入帳,例如物業、廠房和設備,帳面值和市值的分別可以很大。例如某企業於兩年前以1萬元買入一部電腦,預計可用5年,以每年折舊率20%計算,電腦於今年的帳面淨值是6,000元。可是,現在電腦的運算速度愈來愈快,一部用了兩年的電腦,現在能否賣得6,000元實在難說。再者,有不少企業賴以成功和生存的「資產」,是不會記錄在資產負債表的,例如研發、市場營銷和廣告等,這些項目大多數被視為開支並在損益表確認,而不會當成資產在資產負債表內入帳。
接著是時間問題,資產淨值來自經核數師審核的財務報表,但報表每年只做一次,因此有機會出現數據滯後問題。舉個例子,若上市公司的年結日是12月31日,但審核需時,業績通常在翌年2月至3月會才公布,若果現在計算市帳率,就只能用去年的,數據足足相差一年。就算退而求其次改用非審核的財務報告,但香港不似外國般有季度報告(創業板除外),因此只能用中期報告,時間差距最多也有半年。
還有一點,就是PB沒有考慮企業的盈利能力。一家企業的資產淨值大小,其實與盈利沒有直接關係,當然你可以說,盈利愈大,股東權益內的滾存盈利或儲備就會愈大,自然令資產淨值增加,可是反過來看,資產大不等於有賺錢。況且,企業的主要功能是為股東帶來最多利益,要達到此目的就只有一個方法,賺錢。可是,PB只考慮資產淨值,因此不能單靠它來做斷定股票平貴。
這麼說,市帳率不是沒有用嗎?那又不是,對那些資本密集型產業或金融企業,例如銀行和保險公司,由於這些企業擁有相當多的流動資產和負債如存款、貸款和金融資產,其帳面值就較能反映市價。此外,PB較為穩定,特別是相對於市盈率而言,例如企業是虧損時,市盈率就用不著。
綜合而言,市帳率只反映市場給予企業股價多少溢價或折讓,在衡量股價平貴時,宜一併考慮所有其他因素。
文章來源:am730 2014-08-21
&&&&&&&&
但計算時要留意一點,若資產負債表內有「非控股股東權益」的話,就要將此數在資產淨值中剔除。為甚麼?於會計而言,此項目屬股東權益,但以投資者角度看,此乃負債。既然市帳率是用於投資,故需剔除。如東亞銀行(023),截至今年6月底資產淨值有712.1億元,減去45.52億元的非控股權益後,得出666.58億元,以當日已發行股本總數23.28億股計,每股資產淨值是28.63元。執筆之日,東亞收市價是33.55元,故當日市帳率是1.17倍。
了解過PB的計算方法後,究竟如何用來衡量股價平貴?例如某公司在股票市場的股價是100元,但資產淨值卻是110元,兩者相除後得出的PB只有0.91倍。不少朋友認為,既然股價比資產淨值低,因此「抵買」。相反,若股票股價是110元,而資產淨值卻只有100元,計算出來的PB是1.1倍,由於股價比資產淨值高,因此認為股票「貴」。此外,也有朋友認為,既然公司淨資產每股值100元,若現在把資產賣掉,股東每股就能分得100元,既然股票在市場只賣90元,現在買入就即賺10元了。
真的如此簡單?當然不是,因市帳率有著不少限制。首先是資產淨值計算的問題,當我們編製財務報表時,大前提需要假設企業將會持續經營(Going concern),因此資產淨值只反映在持續經營下的價值。若果企業不再經營,實際價值未必與帳上相同,甚至能否變賣也很難說。這是因為不少資產都是以歷史成本入帳,例如物業、廠房和設備,帳面值和市值的分別可以很大。例如某企業於兩年前以1萬元買入一部電腦,預計可用5年,以每年折舊率20%計算,電腦於今年的帳面淨值是6,000元。可是,現在電腦的運算速度愈來愈快,一部用了兩年的電腦,現在能否賣得6,000元實在難說。再者,有不少企業賴以成功和生存的「資產」,是不會記錄在資產負債表的,例如研發、市場營銷和廣告等,這些項目大多數被視為開支並在損益表確認,而不會當成資產在資產負債表內入帳。
接著是時間問題,資產淨值來自經核數師審核的財務報表,但報表每年只做一次,因此有機會出現數據滯後問題。舉個例子,若上市公司的年結日是12月31日,但審核需時,業績通常在翌年2月至3月會才公布,若果現在計算市帳率,就只能用去年的,數據足足相差一年。就算退而求其次改用非審核的財務報告,但香港不似外國般有季度報告(創業板除外),因此只能用中期報告,時間差距最多也有半年。
還有一點,就是PB沒有考慮企業的盈利能力。一家企業的資產淨值大小,其實與盈利沒有直接關係,當然你可以說,盈利愈大,股東權益內的滾存盈利或儲備就會愈大,自然令資產淨值增加,可是反過來看,資產大不等於有賺錢。況且,企業的主要功能是為股東帶來最多利益,要達到此目的就只有一個方法,賺錢。可是,PB只考慮資產淨值,因此不能單靠它來做斷定股票平貴。
這麼說,市帳率不是沒有用嗎?那又不是,對那些資本密集型產業或金融企業,例如銀行和保險公司,由於這些企業擁有相當多的流動資產和負債如存款、貸款和金融資產,其帳面值就較能反映市價。此外,PB較為穩定,特別是相對於市盈率而言,例如企業是虧損時,市盈率就用不著。
綜合而言,市帳率只反映市場給予企業股價多少溢價或折讓,在衡量股價平貴時,宜一併考慮所有其他因素。
文章來源:am730 2014-08-21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4年8月19日星期二
為何滙控未為交行做減值?
於上個季度業績發布會,滙豐控股(005)表示會在今年第二或第三季度完結前,決定會否對目前持有的交通銀行(3328)股份做減值。雖然相關股權只有19.03%,但自2004年至今皆以權益法入帳,即是將所佔交行的盈利在損益表內列帳。
有證券界人士估計,滙控或會改變此入帳方式,市場因此憂慮會否對其盈利構成壓力。結果呢?根據滙控早前公布的第二季度業績,雖然中期稅前純利倒退12%至123.4億(美元,下同),但因符合市場預期,股價不跌反升。可是,細看財報,發覺滙控仍未為交行作出任何減值,而且也沒有如市場所言改變入帳方式。究竟交行的投資有甚麼問題,因而出現減值壓力?究其原因,主要是交行近期的股價持續低迷。
繼續探討前,不妨先講些背景資料。按《香港會計準則第36號》,若一項投資的帳面值(carrying value)低於公允值(fair value),企業就需為該投資進行減值測試。甚麼是帳面值?就以滙控持有交行這筆投資而言,由於以權益法入帳,所有用於購買相關股權的成本,再加上所佔交行的保留利潤就是帳面值。
至於公允值,因篇幅所限不便詳述,簡而言之,衡量方法按可靠程度分為三個級別,級別一最可靠,主要是參考相同的活躍市場報價;其次是級別二,主要參考類似的活躍市場報價,或者採用可觀察市場數據來進行估值;最後是可靠性最低的級別三,主要是採用非可觀察市場數據來估值,例如投資項目未來的現金流折現預測。說得難聽一點,級別三其實是「靠估」。由於交行在香港上市,所以滙控使用了級別一之方法,即是按股票市場收市價,來為交行這筆投資做公允值。
回到正題,現在滙控面對的問題在於,交行的市價(公允值)低於帳面值,因此需要進行減值測試。情況有幾嚴重?截至2013年12月底,交行的收市價以美元計是0.71元(約5.84港元),按滙控持有的股權計算,整筆投資的公允值約是100億元。可是,當時交行的帳面值是134億元,公允值較帳面值低34億元,或25%。到了本年第一季,今年3月底的股價跌至只有0.65元(約5.07港元),公允值因而減少至92億元,雖然其後股價略為回升,於2014年6月底上升至0.69元(約5.35港元),公允值也隨之而增加至98億元,但同期的帳面值是141億元,公允值與帳面值的差距進一步擴闊至43億元或30%。
不過,這仍未構成減值的理由,根據會計準則之規定,若減值測試結果顯示帳面值低於可收回金額(recoverable amount),這時才需要進行減值。好了,甚麼是可收回金額?顧名思義,即是日後能夠取回的金額,而滙控選擇了採用使用價值(Value in use)來計算。這又是甚麼?其實是通過一個複雜的計算,預測交行這項投資日後所產生的現金流,並且再折現成為現值。按財報披露,截至今年6月底,計算出來的交行使用價值是146億元,較帳面值141億元為高,故此無需做減值。
等等!使用價值的計算方法,不就是上面提及過屬於級別三之方法?既然此法的可靠性較低,為甚麼在決定減值時,反而可以凌駕可靠性屬於級別一的市價?坦白講,瓜瓜也弄不明白,為何會計準則會如此自相矛盾。
看看使用價值的計算基準,主要是以管理層的估算為基礎,當中採用了不少假設,例如長期增長率和折現率,還有貸款減值準備佔客戶貸款百分比、風險加權資產佔資產總值百分比,以及成本收益比率。雖然釐訂這些假設都有一定的根據,但畢竟只是預測,始終不及市價般實在。
當然,市價也有不少問題,若市場並不活躍,市價就未必完全反映實況,而且容易被人操控。即使市場非常活躍,市價也可能被投機活動所扭曲,而不是由投資者充分掌握信息後決定出來。純粹個人意見,雖然市價並不完美,但始終容易觀察。反觀使用價值,其計算非常依賴管理層的估算,無疑造就「管理盈利」的空間。
當今奉行公允值會計,大方向固然是好,但就好像愈來愈複雜難明,連會計師也要花大量時間去鑽研,行外人就更加難以理解,在事事講求透明的今天,看來並非好事吧?
文章來源:am730 2014-08-19
&&&&&&&&
有證券界人士估計,滙控或會改變此入帳方式,市場因此憂慮會否對其盈利構成壓力。結果呢?根據滙控早前公布的第二季度業績,雖然中期稅前純利倒退12%至123.4億(美元,下同),但因符合市場預期,股價不跌反升。可是,細看財報,發覺滙控仍未為交行作出任何減值,而且也沒有如市場所言改變入帳方式。究竟交行的投資有甚麼問題,因而出現減值壓力?究其原因,主要是交行近期的股價持續低迷。
繼續探討前,不妨先講些背景資料。按《香港會計準則第36號》,若一項投資的帳面值(carrying value)低於公允值(fair value),企業就需為該投資進行減值測試。甚麼是帳面值?就以滙控持有交行這筆投資而言,由於以權益法入帳,所有用於購買相關股權的成本,再加上所佔交行的保留利潤就是帳面值。
至於公允值,因篇幅所限不便詳述,簡而言之,衡量方法按可靠程度分為三個級別,級別一最可靠,主要是參考相同的活躍市場報價;其次是級別二,主要參考類似的活躍市場報價,或者採用可觀察市場數據來進行估值;最後是可靠性最低的級別三,主要是採用非可觀察市場數據來估值,例如投資項目未來的現金流折現預測。說得難聽一點,級別三其實是「靠估」。由於交行在香港上市,所以滙控使用了級別一之方法,即是按股票市場收市價,來為交行這筆投資做公允值。
回到正題,現在滙控面對的問題在於,交行的市價(公允值)低於帳面值,因此需要進行減值測試。情況有幾嚴重?截至2013年12月底,交行的收市價以美元計是0.71元(約5.84港元),按滙控持有的股權計算,整筆投資的公允值約是100億元。可是,當時交行的帳面值是134億元,公允值較帳面值低34億元,或25%。到了本年第一季,今年3月底的股價跌至只有0.65元(約5.07港元),公允值因而減少至92億元,雖然其後股價略為回升,於2014年6月底上升至0.69元(約5.35港元),公允值也隨之而增加至98億元,但同期的帳面值是141億元,公允值與帳面值的差距進一步擴闊至43億元或30%。
不過,這仍未構成減值的理由,根據會計準則之規定,若減值測試結果顯示帳面值低於可收回金額(recoverable amount),這時才需要進行減值。好了,甚麼是可收回金額?顧名思義,即是日後能夠取回的金額,而滙控選擇了採用使用價值(Value in use)來計算。這又是甚麼?其實是通過一個複雜的計算,預測交行這項投資日後所產生的現金流,並且再折現成為現值。按財報披露,截至今年6月底,計算出來的交行使用價值是146億元,較帳面值141億元為高,故此無需做減值。
等等!使用價值的計算方法,不就是上面提及過屬於級別三之方法?既然此法的可靠性較低,為甚麼在決定減值時,反而可以凌駕可靠性屬於級別一的市價?坦白講,瓜瓜也弄不明白,為何會計準則會如此自相矛盾。
看看使用價值的計算基準,主要是以管理層的估算為基礎,當中採用了不少假設,例如長期增長率和折現率,還有貸款減值準備佔客戶貸款百分比、風險加權資產佔資產總值百分比,以及成本收益比率。雖然釐訂這些假設都有一定的根據,但畢竟只是預測,始終不及市價般實在。
當然,市價也有不少問題,若市場並不活躍,市價就未必完全反映實況,而且容易被人操控。即使市場非常活躍,市價也可能被投機活動所扭曲,而不是由投資者充分掌握信息後決定出來。純粹個人意見,雖然市價並不完美,但始終容易觀察。反觀使用價值,其計算非常依賴管理層的估算,無疑造就「管理盈利」的空間。
當今奉行公允值會計,大方向固然是好,但就好像愈來愈複雜難明,連會計師也要花大量時間去鑽研,行外人就更加難以理解,在事事講求透明的今天,看來並非好事吧?
文章來源:am730 2014-08-19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4年8月15日星期五
何必為政治活動背書
身為核數師,不論外部還是內部審計,當接手一個審計項目前,必定會先問一條問題:自己與被審對象有沒有任何關聯,若出任其核數師,審計之獨立性能否維持,以確保沒有利益衝突存在,並且能做出公平公正的專業判斷。
或許舉個例子來說明,例如自己是A公司之董事,就不能同時出任該公司的核數師。何解?理由很簡單,核數師負責查核企業的賬目,董事則是企業管治的負責人,若由同一人出任,無疑是自己查自己。好了,就算能真正做到持平客觀,問心無愧,但其董事身份難免被人質疑,這就是所謂「瓜田李下」。內審也一樣,例如某內審人員曾任職某部門,並且曾直接參與將會被審核的事項,他就不應參與該審計工作,直至其影響力消失為止。
舉個實例,若B君曾出任會計部經理,去年賬目就是由他一手包辦,B君剛轉了過來審計部,就不應參與今年對會計部的審計工作。等等,既然B君來自會計部,自然了解其運作,所謂知己知彼,讓他參與審計不是更好嗎?雖然說得對,但內部審核也非常著重獨立客觀,若容許自己查自己,就怕「隻眼開隻眼閉」的情況會發生。即使能公正持平,但要「今日的我打倒作日的我」,也實在叫人難堪,最可怕還是影響審計的公信力,權衡輕重下,還是不讓他參與為佳。
此外,要成為註冊會計師,除了必須完成專業考試和擁有相關工作經驗外,根據《專業會計師條例》,還要通過fit and proper之規定,即是申請人必須具備合適和恰當的的註冊標準。
例如財政是否穩健可靠,是否擁有良好信譽和品格等。若然早年犯了事而留有刑事案底,要過關就有難度了。就算我們這些擁有會計師資格的,做人也要規行矩步,一旦犯了刑事案而被判有罪,即使該罪與會計工作全無關係,若被認定不符合fit and proper之規定,也會被罰停牌甚至永久終止會計師資格。換句話說,只要第一天成為會計師,就沒有了「個人身份」。不單止我們,其他專業也有類似規定。
說了那麼多,其實都只是想說明「避嫌」的重要,而且社會對特定崗位有一定期望,根本沒有個人身份可言。那麼,公務員以個人身份支持或反對佔中,究竟有沒有問題呢?瓜瓜認為最重要的,要看會否有機會影響公務之執行,以及是否需要避嫌。
就以警察做例子,假如佔中發生,曾公開表態支持佔中的警員,會否同情佔中者而拒絕執行任務呢?相反,若他們曾表態反佔中,會否因討厭佔中者而過分使用武力呢?其實這是個人取態問題,無論公開表態與否,這些情況皆可能發生,故此應不會影響職務執行。雖則如此,但此舉卻把他們推向無法避嫌的困境,道理很簡單,當進行清場時,若警察曾表態反佔中,外界自然質疑他們是否過分使用武力。
兩派倘發生衝突又怎自處
警察稍為克制一樣糟糕,若他們曾表態支持佔中,自然也會被質疑同情佔中人士。由此可見,公務員要謹守政治中立何其重要。
特首和高官表態又如何呢?或許先舉個例子,不論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每當特首和高官以選民身份投票,從來都不會公開投票給誰,為什麼?因為有背書效應,連高官也投某某一票,難免會影響其他選民的選擇。
同一道理,身為香港最高管治團隊,出於不鼓勵公民抗命而簽署反佔中,基本上沒有錯,但問題在於為政治活動背書。
試想想,一旦佔中不幸發生,反佔中和佔中還發生衝突,甚至造成傷亡,表態支持一方的高官,是否也要為此負上責任?不要輕視這個風險,現在雙方壁壘分明,兩派勢成水火,發生衝突的機會有幾大,相信大家心中有數。
財爺最近在其網誌中說得很對,大家都是只是以不同方法,去表達對政改的意見,以人數來比拚其實沒有多大意思,因為雙方都是七百萬名市民的一部分。
高官為政治活動背書,只會令兩派矛盾加深,令社會進一步撕裂。身為市民,希望各方不要再堅持己見,大家通過協商尋求共識,畢竟政治講求妥協,對吧?
文章來源:信報《年青有計》專欄 2014-08-15
&&&&&&&&
或許舉個例子來說明,例如自己是A公司之董事,就不能同時出任該公司的核數師。何解?理由很簡單,核數師負責查核企業的賬目,董事則是企業管治的負責人,若由同一人出任,無疑是自己查自己。好了,就算能真正做到持平客觀,問心無愧,但其董事身份難免被人質疑,這就是所謂「瓜田李下」。內審也一樣,例如某內審人員曾任職某部門,並且曾直接參與將會被審核的事項,他就不應參與該審計工作,直至其影響力消失為止。
舉個實例,若B君曾出任會計部經理,去年賬目就是由他一手包辦,B君剛轉了過來審計部,就不應參與今年對會計部的審計工作。等等,既然B君來自會計部,自然了解其運作,所謂知己知彼,讓他參與審計不是更好嗎?雖然說得對,但內部審核也非常著重獨立客觀,若容許自己查自己,就怕「隻眼開隻眼閉」的情況會發生。即使能公正持平,但要「今日的我打倒作日的我」,也實在叫人難堪,最可怕還是影響審計的公信力,權衡輕重下,還是不讓他參與為佳。
此外,要成為註冊會計師,除了必須完成專業考試和擁有相關工作經驗外,根據《專業會計師條例》,還要通過fit and proper之規定,即是申請人必須具備合適和恰當的的註冊標準。
例如財政是否穩健可靠,是否擁有良好信譽和品格等。若然早年犯了事而留有刑事案底,要過關就有難度了。就算我們這些擁有會計師資格的,做人也要規行矩步,一旦犯了刑事案而被判有罪,即使該罪與會計工作全無關係,若被認定不符合fit and proper之規定,也會被罰停牌甚至永久終止會計師資格。換句話說,只要第一天成為會計師,就沒有了「個人身份」。不單止我們,其他專業也有類似規定。
說了那麼多,其實都只是想說明「避嫌」的重要,而且社會對特定崗位有一定期望,根本沒有個人身份可言。那麼,公務員以個人身份支持或反對佔中,究竟有沒有問題呢?瓜瓜認為最重要的,要看會否有機會影響公務之執行,以及是否需要避嫌。
就以警察做例子,假如佔中發生,曾公開表態支持佔中的警員,會否同情佔中者而拒絕執行任務呢?相反,若他們曾表態反佔中,會否因討厭佔中者而過分使用武力呢?其實這是個人取態問題,無論公開表態與否,這些情況皆可能發生,故此應不會影響職務執行。雖則如此,但此舉卻把他們推向無法避嫌的困境,道理很簡單,當進行清場時,若警察曾表態反佔中,外界自然質疑他們是否過分使用武力。
兩派倘發生衝突又怎自處
警察稍為克制一樣糟糕,若他們曾表態支持佔中,自然也會被質疑同情佔中人士。由此可見,公務員要謹守政治中立何其重要。
特首和高官表態又如何呢?或許先舉個例子,不論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每當特首和高官以選民身份投票,從來都不會公開投票給誰,為什麼?因為有背書效應,連高官也投某某一票,難免會影響其他選民的選擇。
同一道理,身為香港最高管治團隊,出於不鼓勵公民抗命而簽署反佔中,基本上沒有錯,但問題在於為政治活動背書。
試想想,一旦佔中不幸發生,反佔中和佔中還發生衝突,甚至造成傷亡,表態支持一方的高官,是否也要為此負上責任?不要輕視這個風險,現在雙方壁壘分明,兩派勢成水火,發生衝突的機會有幾大,相信大家心中有數。
財爺最近在其網誌中說得很對,大家都是只是以不同方法,去表達對政改的意見,以人數來比拚其實沒有多大意思,因為雙方都是七百萬名市民的一部分。
高官為政治活動背書,只會令兩派矛盾加深,令社會進一步撕裂。身為市民,希望各方不要再堅持己見,大家通過協商尋求共識,畢竟政治講求妥協,對吧?
文章來源:信報《年青有計》專欄 2014-08-15
&&&&&&&&
Labels:
《信報》年青有計
2014年8月14日星期四
和黃會計部賺錢兼避稅?
和記黃埔(013)最近公布本年度上半年業績,截至2014年6月底,純利大升129%至284.43億元。公布翌日翻閱新聞,發覺某網媒大字標題說「和黃會計部賺大錢」,即時嚇了一跳!何解?會計部一向被視為cost center,怎麼會倒過來替公司賺錢?細閱內文後,相信該網媒不明白「會計部」和「財務部」的分別。
雖然瓜瓜不清楚和黃內部架構,但像他們這樣的大型企業,會計部一般只負責造帳和編製財務報表,至於投資和財務管理等操作,則由財務部或類似財資管理的部門負責。此話怎講?這裡涉及內部控制問題。試想想,若果會計部同時負責記帳和投資,萬一投資失利,他們可以更改帳目來掩飾過失,若投資獲利,他們又可以悄悄地將收益據為己有。或許你會說,每年有核數師審核帳目,而且內部審計部不時查帳,還怕甚麼?此話差矣!先不說核數師能否在眾多的交易中抽出有問題的來查核,即使找到了,那怕涉案者早已遠走高飛。
核數雖然重要,但極其量只是偵測性的控制手段,要防止問題發生或者減低風險,還是預防性控制為佳,有效的職責分工就是當中的佼佼者。情況好比政府的庫務署,內裡有多個部門,當中的庫務會計部負責帳務,基金管理部則負責投資。所以,一家像和黃般規模的企業,很難相信他們會犯下如此低級錯誤,將投資和帳務集於會計部一身。當然,世事無絕對,若知情的讀者發覺瓜瓜錯了,敬請指正。
回說和黃業績,今年上半年純利大升,主要是出售投資所得非常可觀。細閱業績公告,出售所得主要來自分拆港燈(2638)所獲得的160.66億元。不過,期內需要為零售業務「瑪利娜」作出商譽減值,以及為退出費用和關店做撥備,涉及金額合共6.52億元,加上期內澳洲Vodafone的4.93億元經營虧損,期內錄得149.21億元特殊收益,較同期的經常性盈利135.22億元還要高。
等等!早前不是說過,新加坡淡馬錫以440億元作價,收購了屈臣氏約兩成半股權嗎?為何在收益表內看不到?答案是會計準則,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0號》,若果子公司出現股權變動,而最終沒有影響母公司的控制權,於母公司而言,股權變動將被視為「權益性交易」。準則內的附件更清楚規定,出售所得款項與非控股權益帳面值的差額,需要直接在股東權益內確認。由於未交易前,屈臣氏是和黃全資子公司,因此沒有非控股權益,加上是次淡馬錫只認購24.95%股權,和黃仍保留控股權,故此整筆所得款項需於股東權益中列帳。換個角度去看,和黃是次不是「賣」屈臣氏,而是讓淡馬錫「注資」。所以,在現金流量表中,440億元的所得款項被歸類為融資活動現金流入,而不是投資活動收入。
此外,由於所得款項並非「盈利」,本地幾份報章和網媒皆說和黃「巧施財技」,以避免繳納巨額稅項。其實這樣說有點奇怪,因為即使是次交易所得被視為盈利,但以香港稅制而言,相信需要納稅的機會不大。何解?因為和黃持有屈臣氏是一項長期投資,而不是拿她來短炒,交易所產生的收益便會視為資產增值,在香港是不用納稅的。
當然,除了擁有期的長短外,課稅與否還要看其他因素,如出售投資的性質、同類交易於過往發生有幾頻密、有否為投資加工或促銷、出售投資的原因和情況,及持有投資的目的和意圖。其實上述各點就是著名的「六點營商標記(Six badges of trade)」法則,稅局以此來斷定營商意圖,若果證明一項投資是營商性質,其出售所得就需納稅。但從表象來看,屈臣氏似是和黃的資本性資產而非營商用的貨品,只要能夠證明是次交易所得是資本增值,所謂盈利根本不用納稅。故說和黃施財技以避稅有點言過其實,根本就不用納稅,又何來避稅?
或說回來,上述只是於香港稅制而言,若果持有屈臣氏的子公司不在香港營運和運作,或許需要按該地稅法納稅也未可知。不過,和黃又豈會那麼笨,連這些基本的稅務策略也不懂?
文章來源:am730 2014-08-14
&&&&&&&&
雖然瓜瓜不清楚和黃內部架構,但像他們這樣的大型企業,會計部一般只負責造帳和編製財務報表,至於投資和財務管理等操作,則由財務部或類似財資管理的部門負責。此話怎講?這裡涉及內部控制問題。試想想,若果會計部同時負責記帳和投資,萬一投資失利,他們可以更改帳目來掩飾過失,若投資獲利,他們又可以悄悄地將收益據為己有。或許你會說,每年有核數師審核帳目,而且內部審計部不時查帳,還怕甚麼?此話差矣!先不說核數師能否在眾多的交易中抽出有問題的來查核,即使找到了,那怕涉案者早已遠走高飛。
核數雖然重要,但極其量只是偵測性的控制手段,要防止問題發生或者減低風險,還是預防性控制為佳,有效的職責分工就是當中的佼佼者。情況好比政府的庫務署,內裡有多個部門,當中的庫務會計部負責帳務,基金管理部則負責投資。所以,一家像和黃般規模的企業,很難相信他們會犯下如此低級錯誤,將投資和帳務集於會計部一身。當然,世事無絕對,若知情的讀者發覺瓜瓜錯了,敬請指正。
回說和黃業績,今年上半年純利大升,主要是出售投資所得非常可觀。細閱業績公告,出售所得主要來自分拆港燈(2638)所獲得的160.66億元。不過,期內需要為零售業務「瑪利娜」作出商譽減值,以及為退出費用和關店做撥備,涉及金額合共6.52億元,加上期內澳洲Vodafone的4.93億元經營虧損,期內錄得149.21億元特殊收益,較同期的經常性盈利135.22億元還要高。
等等!早前不是說過,新加坡淡馬錫以440億元作價,收購了屈臣氏約兩成半股權嗎?為何在收益表內看不到?答案是會計準則,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0號》,若果子公司出現股權變動,而最終沒有影響母公司的控制權,於母公司而言,股權變動將被視為「權益性交易」。準則內的附件更清楚規定,出售所得款項與非控股權益帳面值的差額,需要直接在股東權益內確認。由於未交易前,屈臣氏是和黃全資子公司,因此沒有非控股權益,加上是次淡馬錫只認購24.95%股權,和黃仍保留控股權,故此整筆所得款項需於股東權益中列帳。換個角度去看,和黃是次不是「賣」屈臣氏,而是讓淡馬錫「注資」。所以,在現金流量表中,440億元的所得款項被歸類為融資活動現金流入,而不是投資活動收入。
此外,由於所得款項並非「盈利」,本地幾份報章和網媒皆說和黃「巧施財技」,以避免繳納巨額稅項。其實這樣說有點奇怪,因為即使是次交易所得被視為盈利,但以香港稅制而言,相信需要納稅的機會不大。何解?因為和黃持有屈臣氏是一項長期投資,而不是拿她來短炒,交易所產生的收益便會視為資產增值,在香港是不用納稅的。
當然,除了擁有期的長短外,課稅與否還要看其他因素,如出售投資的性質、同類交易於過往發生有幾頻密、有否為投資加工或促銷、出售投資的原因和情況,及持有投資的目的和意圖。其實上述各點就是著名的「六點營商標記(Six badges of trade)」法則,稅局以此來斷定營商意圖,若果證明一項投資是營商性質,其出售所得就需納稅。但從表象來看,屈臣氏似是和黃的資本性資產而非營商用的貨品,只要能夠證明是次交易所得是資本增值,所謂盈利根本不用納稅。故說和黃施財技以避稅有點言過其實,根本就不用納稅,又何來避稅?
或說回來,上述只是於香港稅制而言,若果持有屈臣氏的子公司不在香港營運和運作,或許需要按該地稅法納稅也未可知。不過,和黃又豈會那麼笨,連這些基本的稅務策略也不懂?
文章來源:am730 2014-08-14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4年8月12日星期二
依波路與時計寶
早前寫了《依波路淨利潤率下降之謎》,文中提及依波路(1856)於2013年的銷售收益有6.04億元,但同期的存貨卻有4.24億元,反映存貨流動較慢。有幾慢?根據招股書披露,存貨周轉期長達617天之久,即是存貨由生產至出售需時1年零8個月。文章刊出後,朋友質疑他們的周轉期太過長,即使存貨不再增加,但若市況出現逆轉而引致收益下跌,容易出現庫存積壓問題,流動資金必然受壓。其實有這種憂慮不無道理,因為依波路明言於未來3年將會新增400個銷售點,以目前960個計算,增幅達42%。
銷售點數量增加,意味存貨也會隨之而增加,粗略將去年12月底的存貨除以銷售點數目,得出的44.2萬元就是每個銷售點的平均存貨額,假設此數不變,3年後的存貨將會衝破6億元大關。此外,招股書進一步透露,今年4月底的存貨已經增至4.87億元,短短4個月已經增加了14.7%。
究竟同行的存貨周轉期是多少?就拿另一家在港上市的時計寶(2033)來比較。兩家企業都是從事手錶製造和銷售,而且主要市場在內地,不妨互相比較一下。據時計寶最新的中期報告,今年上半年的存貨周轉期只有224天,較依波路短逾1年。為甚麼差別那麼大?相信是兩者的市場定位有別。依波路著重中、高端市場,以2012年為例,其機械手錶的平均售價是每枚6,352元,石英手錶是2,502元,整體平均則是4,327元。至於時計寶,他們的收益主要來自中、低端市場,以其主要品牌天王錶為例,2012年高、中和低端手錶的平均售價分別是每枚6,910元,1,501元和506元,但整體平均售價則只有844元。另一品牌拜戈的整體平均售價高一些,但也只是2,699元。
這說明甚麼?要應付中、低端市場,其生產模式必然是大量生產,否則難以有利可圖。其實看看銷售量已知道,以2012年為例,時計寶全年賣出120.2萬枚手錶,依波路同期只賣出14.1萬枚。或許這樣說,時計寶著眼中、低端市場,產品的生產工序自然相對簡單,可以大量生產以應付市場需要,因此存貨周轉期較短。
反觀依波路,他們主要著眼於中、高端市場,產品自然不可能量產,否則誰買?因此生產工序相對繁複,存貨周期自然較長。再者,目前依波路每年的產量不到8.5萬枚手錶,生產團隊只有19人,每名製錶師平均每天生產26枚,工序複雜程度可見一斑,若不囤積多一些存貨,隨時無貨可賣。
有一點要留意,其實兩個市場定位沒有優劣之分,只是大家做生意的方向不同而已,時計寶售賣平靚正的大眾化手錶,依波路則售賣奢侈品手錶,各取所需。有趣的是,兩家企業的整體毛利率差不多,以去年全年為例,時計寶有60.6%,依波路是62.9%,反映兩者的產品盈利能力相差不遠。雖則如此,若以金額計,時計寶手錶的平均售價較低,賺取的毛利自然也較低,故此必須要賣得多。依波路則相反,由於平均售價相對上較高,賺取的毛利自然也較高,所以銷售量也較低。
兩個截然不同的策略,當然有其好處和壞處。於財政而言,特別是流動資金,時計寶面對的風險相對上較少,因為資金回籠時間較短,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存貨和應收帳周轉期合計只有279天,減去應付帳周轉期的55天,得出的現金周轉期只有224天。至於依波路,去年全年的應收帳和應付帳周轉期分別是62天和46天,計入前述的存資周轉期後,現金周轉期達633天。
現金周轉期那麼長,其流動資金的壓力有多大呢?不妨拿依波路比較新的數字計算一下。截至今年4月底,其流動資產有7.09億元,與3.06億元流動負債相除,流動比率只有2.31倍,撇除存貨後的速動比率更只有0.73倍。不過,隨著依波路這次上市集資,扣除包銷及佣金等開支後籌得1.67億元,假設一切不變,此筆資金即時將流動比率推高至2.86倍,速動比率也大幅改善至1.27倍。
時計寶自去年2月上市後,營運表現不俗,最近還預示本財年的利潤將至少增長40%,雖然依波路因上市開支關係而發出盈警,但之後能否像時計寶一樣錄得佳績?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am730 2014-08-12
&&&&&&&&
銷售點數量增加,意味存貨也會隨之而增加,粗略將去年12月底的存貨除以銷售點數目,得出的44.2萬元就是每個銷售點的平均存貨額,假設此數不變,3年後的存貨將會衝破6億元大關。此外,招股書進一步透露,今年4月底的存貨已經增至4.87億元,短短4個月已經增加了14.7%。
究竟同行的存貨周轉期是多少?就拿另一家在港上市的時計寶(2033)來比較。兩家企業都是從事手錶製造和銷售,而且主要市場在內地,不妨互相比較一下。據時計寶最新的中期報告,今年上半年的存貨周轉期只有224天,較依波路短逾1年。為甚麼差別那麼大?相信是兩者的市場定位有別。依波路著重中、高端市場,以2012年為例,其機械手錶的平均售價是每枚6,352元,石英手錶是2,502元,整體平均則是4,327元。至於時計寶,他們的收益主要來自中、低端市場,以其主要品牌天王錶為例,2012年高、中和低端手錶的平均售價分別是每枚6,910元,1,501元和506元,但整體平均售價則只有844元。另一品牌拜戈的整體平均售價高一些,但也只是2,699元。
這說明甚麼?要應付中、低端市場,其生產模式必然是大量生產,否則難以有利可圖。其實看看銷售量已知道,以2012年為例,時計寶全年賣出120.2萬枚手錶,依波路同期只賣出14.1萬枚。或許這樣說,時計寶著眼中、低端市場,產品的生產工序自然相對簡單,可以大量生產以應付市場需要,因此存貨周轉期較短。
反觀依波路,他們主要著眼於中、高端市場,產品自然不可能量產,否則誰買?因此生產工序相對繁複,存貨周期自然較長。再者,目前依波路每年的產量不到8.5萬枚手錶,生產團隊只有19人,每名製錶師平均每天生產26枚,工序複雜程度可見一斑,若不囤積多一些存貨,隨時無貨可賣。
有一點要留意,其實兩個市場定位沒有優劣之分,只是大家做生意的方向不同而已,時計寶售賣平靚正的大眾化手錶,依波路則售賣奢侈品手錶,各取所需。有趣的是,兩家企業的整體毛利率差不多,以去年全年為例,時計寶有60.6%,依波路是62.9%,反映兩者的產品盈利能力相差不遠。雖則如此,若以金額計,時計寶手錶的平均售價較低,賺取的毛利自然也較低,故此必須要賣得多。依波路則相反,由於平均售價相對上較高,賺取的毛利自然也較高,所以銷售量也較低。
兩個截然不同的策略,當然有其好處和壞處。於財政而言,特別是流動資金,時計寶面對的風險相對上較少,因為資金回籠時間較短,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存貨和應收帳周轉期合計只有279天,減去應付帳周轉期的55天,得出的現金周轉期只有224天。至於依波路,去年全年的應收帳和應付帳周轉期分別是62天和46天,計入前述的存資周轉期後,現金周轉期達633天。
現金周轉期那麼長,其流動資金的壓力有多大呢?不妨拿依波路比較新的數字計算一下。截至今年4月底,其流動資產有7.09億元,與3.06億元流動負債相除,流動比率只有2.31倍,撇除存貨後的速動比率更只有0.73倍。不過,隨著依波路這次上市集資,扣除包銷及佣金等開支後籌得1.67億元,假設一切不變,此筆資金即時將流動比率推高至2.86倍,速動比率也大幅改善至1.27倍。
時計寶自去年2月上市後,營運表現不俗,最近還預示本財年的利潤將至少增長40%,雖然依波路因上市開支關係而發出盈警,但之後能否像時計寶一樣錄得佳績?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am730 2014-08-12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4年8月10日星期日
會計男上車夢碎?
最近有位年輕會計男,在網上討論區內訴苦,說自己月入僅得 18,000 元,無力結婚和上車,所以寧願一世單身。先不論是否想得太灰,現在樓價高企,二手細價樓的樓價更是愈炒愈高,究竟要月入多少才能夠一圓上車夢呢?
就以 300 萬元樓價為例,假設利用按揭保險借盡九成上限,還款年期也借足 30 年上限,並且加借按揭保費,以現時最優惠利率減 3 厘計(即 2.25%),每月總供款額是 10,687 元。以供款入息比率上限 50% 計算,只要月入達到 21,374 元就成。不過,根據金管局最新指引,承造按揭必須通過壓力測試,即以現行利率加 3% 計算,而每月供款額必須低於其每月入息之六成水平。若要通過測試,月入需要達到 25731 元才成。
根據統計署最新資料,目前會計主任的平均每月薪金是 24,268 元。換句話說,除非薪金較平均數為高,否則一位會計主任也無力置業。這麼說,會計男真的上車無望了?當然不是,若果他能找到另一半,只要「公一份,婆一份」,上車仍是有希望的。不過,上述只計算了供款能力,置業開支仍是不菲。以 300 萬樓價為例,首期需要 30 萬元,地產代理佣金至少 3 萬元,還有印花稅 9 萬元,總計就要 42 萬元。綜合上述計算,現在要置業的話,最低門檻是家庭入息至少要有 2.6 萬元,以及資產需要 42 萬元。
當然,現在樓價只升不跌,能找到一個 300 萬元的單位已經愈來愈艱難,就算找得到,質素也未必很好,或者要到偏遠的地區,交通甚為不便。記得前特首曾蔭權曾說過,年輕人可以在新界置業,雖然當時備受批評為涼薄,但其實是有道理的。其真意在於「上車」二字,所謂「上車盤」,其實是一個暫時性的蝸居,只要樓價跟隨市場上升,日後賣出後就可以換另一個較大較佳的單位。試想想,除非發大達,於一般人而言,薪金加幅很難追得上樓價升幅,若上了車,就等於將自己的資產與樓市同步。古語有云,青蠅之飛,不過數武,附之驥尾,可至千里。意思即是一只蒼蠅怎樣努力地飛,也只有幾步之遙,若果趴在好馬上,即使只是其尾巴,也可以將蒼蠅帶到千里之外。其實道理和上車一樣,單靠薪金很難改善蝸居質素,上了車就有希望了。
當然,瓜瓜並不是鼓勵大家置業,因為始終涉及投資成份,樓價可升也可跌,需要面對一定程度的風險。純粹個人經驗和看法,只要自己有需要,而且又有能力的話,置業不失為一個好選擇。至於如何透過儲蓄去首期等置業開支,不妨翻看拙作《小數怕長計,上車無問題》,雖然是去年舊作,但今時今日一樣適用。
文章來源:Education post 2014-08-08
&&&&&&&&
就以 300 萬元樓價為例,假設利用按揭保險借盡九成上限,還款年期也借足 30 年上限,並且加借按揭保費,以現時最優惠利率減 3 厘計(即 2.25%),每月總供款額是 10,687 元。以供款入息比率上限 50% 計算,只要月入達到 21,374 元就成。不過,根據金管局最新指引,承造按揭必須通過壓力測試,即以現行利率加 3% 計算,而每月供款額必須低於其每月入息之六成水平。若要通過測試,月入需要達到 25731 元才成。
根據統計署最新資料,目前會計主任的平均每月薪金是 24,268 元。換句話說,除非薪金較平均數為高,否則一位會計主任也無力置業。這麼說,會計男真的上車無望了?當然不是,若果他能找到另一半,只要「公一份,婆一份」,上車仍是有希望的。不過,上述只計算了供款能力,置業開支仍是不菲。以 300 萬樓價為例,首期需要 30 萬元,地產代理佣金至少 3 萬元,還有印花稅 9 萬元,總計就要 42 萬元。綜合上述計算,現在要置業的話,最低門檻是家庭入息至少要有 2.6 萬元,以及資產需要 42 萬元。
當然,現在樓價只升不跌,能找到一個 300 萬元的單位已經愈來愈艱難,就算找得到,質素也未必很好,或者要到偏遠的地區,交通甚為不便。記得前特首曾蔭權曾說過,年輕人可以在新界置業,雖然當時備受批評為涼薄,但其實是有道理的。其真意在於「上車」二字,所謂「上車盤」,其實是一個暫時性的蝸居,只要樓價跟隨市場上升,日後賣出後就可以換另一個較大較佳的單位。試想想,除非發大達,於一般人而言,薪金加幅很難追得上樓價升幅,若上了車,就等於將自己的資產與樓市同步。古語有云,青蠅之飛,不過數武,附之驥尾,可至千里。意思即是一只蒼蠅怎樣努力地飛,也只有幾步之遙,若果趴在好馬上,即使只是其尾巴,也可以將蒼蠅帶到千里之外。其實道理和上車一樣,單靠薪金很難改善蝸居質素,上了車就有希望了。
當然,瓜瓜並不是鼓勵大家置業,因為始終涉及投資成份,樓價可升也可跌,需要面對一定程度的風險。純粹個人經驗和看法,只要自己有需要,而且又有能力的話,置業不失為一個好選擇。至於如何透過儲蓄去首期等置業開支,不妨翻看拙作《小數怕長計,上車無問題》,雖然是去年舊作,但今時今日一樣適用。
文章來源:Education post 2014-08-08
&&&&&&&&
Labels:
Education Post《專.業.人-會計篇》
2014年8月7日星期四
為何維達財報出現持續經營基準
最近看了一部講行銷的書籍,當中提及美國食品製造商亨氏(Heinz),多年前一個反敗為勝的營銷故事。話說當年亨氏的番茄醬主要仍是玻璃樽裝,但自從競爭對手推出塑膠瓶裝後,醬汁較易倒出來,故搶去不少生意。苦思之下,最後亨氏憑一個廣告挽回劣勢。是甚麼?說來有趣,其實只在「番茄醬難倒出來」做文章,他們對外宣傳說,這是因為番茄醬太過濃郁所致。
成功將缺點變為優點,行銷技巧之高可見一斑。但有時優點也可讓用家吃不消。如某隻名牌紙巾,其堅韌程度無出其右,即使不小心掉進洗衣機,洗滌後仍然完好無缺,難怪不少慳家如瓜瓜者,經常將此紙巾一開三來用。早前他們推出廁紙,堅韌依然,但試過一次以後冇幫襯,為甚麼?正正因為太堅韌,不易在馬桶內沖走,這個品牌就是無人不識的Tempo。公平點說,或許是現居的喉管不夠暢通,又或許是馬桶的沖水力度太弱,但無論如何,其堅韌程度令瓜瓜卻步,其實他們可否出個減韌版,照顧一下部分用家?
說到Tempo,其所屬母公司就是瑞典愛生雅集團。他們曾是維達國際(3331)的第二大股東,去年全面收購維達,及後還出售部分股份,以維持維達在港的上市資格。有趣的是,維達於今年7月以11億元作價,向愛生雅收購了7個品牌在中國、香港和澳門的業務,當中包括Tempo,可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除宣布此項收購外,維達也同時公布今年度中期業績,單看top line(收入)和bottom line(純利),前者增加11.1%至36.8億元,後者減少21.8%至2.22億元。維達主力在中國市場,在內地今年經濟環境下,算是交到功課。不過,翻閱財務報表時,被當中一項附註吸引著,說的就是第2.1項「持續經營基準」。此項附註是這樣寫的:「本集團通過銀行貸款可滿足日常經營所需的營運資金。在經過詢問後,集團董事有理由預期本集團具備充足的資源以滿足在可預期的未來內持續經營。因此,本集團繼續以持續經營假設為前提製備此簡明合併中期財務資料。」
如何解讀?在編製財務報表時,假設企業能持續經營非常重要,因若企業不再有此打算,一切資產和負債都須歸類成流動,而且還需要以可變賣值來入帳。如機械設備,普遍以成本價入帳,每年扣除累積折舊得出帳面值,若沒有持續經營這個假設,就要即時以當時可變賣價值入帳。
一般此附註不需刻意列出,除非公司財政出現以下任何一個狀況,包括該年業績錄重大虧損,或流動負債高於流動資產。還有一個,也就是維達列出此附註原因,就是期內錄龐大現金淨流出。據現金流量表,於今年度首6個月,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2.11億元,加上融資活動的2.49億元現金淨流入,合共4.6億元。但同期投資活動現金淨流出卻高達5.65億元,故期內最終錄1.05億元現金淨流出。
投資活動動用的現金那麼多,主要是用於收購物業、廠房及設備這些固定資產,涉及金額5.57億元。其實今個年度已不算多了,去年度同期更高,金額達7.42億元。翻查維達過去3個年度的現金流量表,合共用了32.35億元在收購固定資產上,平均每年花10.78億元。寫到這裡有一個疑問,既然維達投資那麼多在固定資產上,究竟其效益又如何呢?
計算了一下,2012年和2013年固定資產(包括物業、廠房及設備,投資性房地產,租賃土地及土地使用權,和無形資產)的平均值(年頭加年尾再除二)分別是37.18億元和48.32億元,兩年收益分別是60.24億元和67.98億元,將收益除以固定資產平均值,兩年固定資產周轉率分別是162%和140.7%。換句話說,於2012年,每100元固定資產能創造162元收益,到了2013年卻下跌至140.7元,反映資產運用的效益轉弱。
其實,管理層在公告中已經透露,因行業新增產能超過消費量增長幅度,故此拉低整體產能使用率,並且促使同業拼價競爭,這也解釋為何維達今年度的中期純利倒退了。
文章來源:am730 2014-08-07
&&&&&&&&
成功將缺點變為優點,行銷技巧之高可見一斑。但有時優點也可讓用家吃不消。如某隻名牌紙巾,其堅韌程度無出其右,即使不小心掉進洗衣機,洗滌後仍然完好無缺,難怪不少慳家如瓜瓜者,經常將此紙巾一開三來用。早前他們推出廁紙,堅韌依然,但試過一次以後冇幫襯,為甚麼?正正因為太堅韌,不易在馬桶內沖走,這個品牌就是無人不識的Tempo。公平點說,或許是現居的喉管不夠暢通,又或許是馬桶的沖水力度太弱,但無論如何,其堅韌程度令瓜瓜卻步,其實他們可否出個減韌版,照顧一下部分用家?
說到Tempo,其所屬母公司就是瑞典愛生雅集團。他們曾是維達國際(3331)的第二大股東,去年全面收購維達,及後還出售部分股份,以維持維達在港的上市資格。有趣的是,維達於今年7月以11億元作價,向愛生雅收購了7個品牌在中國、香港和澳門的業務,當中包括Tempo,可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除宣布此項收購外,維達也同時公布今年度中期業績,單看top line(收入)和bottom line(純利),前者增加11.1%至36.8億元,後者減少21.8%至2.22億元。維達主力在中國市場,在內地今年經濟環境下,算是交到功課。不過,翻閱財務報表時,被當中一項附註吸引著,說的就是第2.1項「持續經營基準」。此項附註是這樣寫的:「本集團通過銀行貸款可滿足日常經營所需的營運資金。在經過詢問後,集團董事有理由預期本集團具備充足的資源以滿足在可預期的未來內持續經營。因此,本集團繼續以持續經營假設為前提製備此簡明合併中期財務資料。」
如何解讀?在編製財務報表時,假設企業能持續經營非常重要,因若企業不再有此打算,一切資產和負債都須歸類成流動,而且還需要以可變賣值來入帳。如機械設備,普遍以成本價入帳,每年扣除累積折舊得出帳面值,若沒有持續經營這個假設,就要即時以當時可變賣價值入帳。
一般此附註不需刻意列出,除非公司財政出現以下任何一個狀況,包括該年業績錄重大虧損,或流動負債高於流動資產。還有一個,也就是維達列出此附註原因,就是期內錄龐大現金淨流出。據現金流量表,於今年度首6個月,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2.11億元,加上融資活動的2.49億元現金淨流入,合共4.6億元。但同期投資活動現金淨流出卻高達5.65億元,故期內最終錄1.05億元現金淨流出。
投資活動動用的現金那麼多,主要是用於收購物業、廠房及設備這些固定資產,涉及金額5.57億元。其實今個年度已不算多了,去年度同期更高,金額達7.42億元。翻查維達過去3個年度的現金流量表,合共用了32.35億元在收購固定資產上,平均每年花10.78億元。寫到這裡有一個疑問,既然維達投資那麼多在固定資產上,究竟其效益又如何呢?
計算了一下,2012年和2013年固定資產(包括物業、廠房及設備,投資性房地產,租賃土地及土地使用權,和無形資產)的平均值(年頭加年尾再除二)分別是37.18億元和48.32億元,兩年收益分別是60.24億元和67.98億元,將收益除以固定資產平均值,兩年固定資產周轉率分別是162%和140.7%。換句話說,於2012年,每100元固定資產能創造162元收益,到了2013年卻下跌至140.7元,反映資產運用的效益轉弱。
其實,管理層在公告中已經透露,因行業新增產能超過消費量增長幅度,故此拉低整體產能使用率,並且促使同業拼價競爭,這也解釋為何維達今年度的中期純利倒退了。
文章來源:am730 2014-08-07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4年8月5日星期二
報章收入如何轉變
香港免費報紙競爭激烈,收入主要依靠廣告支持。最近翻看星島新聞集團(1105)年報得知,據廣告資料服務商於去年的統計,免費報章廣告收入續升,收費報章廣告收入卻停滯不前,因此認為免費報章的市場份額正擴大,且還併佔收費報章的廣告市場。面對如此情況,傳統報章的收入有甚麼影響?以星島為例,其免費報紙《頭條日報》於05年7月創刊,看前一年即04年,其廣告收入對發行收入的比例是3比1,到十年後的今天,即是去年,此比例已升至5.8比1。無獨有偶,另一間傳統報業經濟日報集團(423)也面對相同情況,其免費報紙《晴報》於2011年7月創刊,於前一年,即2010年至2011年度,集團廣告收入對發行收入比例是3.6比1,到2013年至2014年度升至5.1比1。
換句話說,從前報社每賺取100元收入,當中約75至78元是來自廣告,餘下的22至25元則來自報章和雜誌等發行。到了現在,廣告收入升至84至85元,發行收入則降至只有15至16元。由此可見,傳統報業的收入結構正在轉變,對廣告收入的依賴正逐漸增加。
究竟兩家報業集團最近的財務表現如何呢?先講收入和毛利,截至去年12月底,星島總收入20.36億元,按年減少7.9%。但由於同期銷售成本減少12%之多,最後令毛利略增0.7%至7.1億元。收入之所以減少,主因是2012年有一筆來自合營企業的一次性收益,故將去年計算增長的基數推高。其次是廣告收入跌2%,年報沒有披露具體原因,只透露其免費報章《頭條日報》和《英文虎報》的廣告收入持續增長。地產市道在政府「辣招」下轉趨淡靜,或因而影響收費報章《星島日報》的廣告收入。
至於經濟日報集團截至今年3月底收益10.65億元,金額雖較星島低,但按年增達3.1%。此外,由於同期銷售成本減1.4%,令毛利大增13.3%至3.63億元。收益增長主要是廣告收入帶動,雖然收費報章《經濟日報》的廣告收入於年內輕微下跌,但免費報章《晴報》的廣告收入卻增長可觀,因此令整體的廣告收入增加了5%,金額相當於多賺2,853.3萬元。
至於盈利能力,兩家集團的毛利率都差不多,星島有34.9%,經濟日報則有34.1%。有趣的是,若與上一個財年相比,兩家集團的毛利率均增加了3個百分點。星島沒有具體解釋原因,只約略透露與白報紙價格下調有關。反觀經濟日報,其解釋就詳細得多,他們也是受惠於白報紙價格下降,由於相關成本減少了12%,而且佔經營成本總額約11%之多,因此令毛利率得以改善。
接著是純利,兩家集團都出現倒退,星島的純利於2013年減少12.2%,主要是分佔合營公司利潤減少所致,若撇除此項,星島的業績基本上持平。至於經濟日報,2013年至2014年度的純利下跌了53.9%,主要原因是2012年至2013年度有一筆6,840.1萬元的出售物業所得收益。或許這樣說,若不計算此項特殊收益,經濟日報於該年其實是錄得虧損,但去年度因表現理想而轉虧為盈。
雖然兩家公司毛利率接近,但計一計淨溢利率,星島有5.2%,經濟日報則只有2.8%,反映出經濟日報的經營成本對收入的比率較高。就以最大的經營開支,即僱員成本為例,於2013年至2014年度,經濟日報的僱員成本是4.74億元,對收入的比率有44.5%,即是每100元收入當中,44.5元需要用在僱員薪酬和福利上。
反觀星島,2013年的僱員成本是6.96億元,對收入的比率只有34.2%,遠低於經濟日報的水平。此外,若計算僱員的平均年薪,經濟日報是31.7萬元,星島只有29.5萬元,難怪經濟日報的淨溢利率較低。
無意中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論董事會成員的平均年齡,經濟日報是58.7歲,星島則是53.7歲。雖然經濟日報較高,但星島董事的年齡差距卻較大,最年輕和最年長分別是33歲和81歲,經濟日報則只是41歲和66歲。根據港交所(388)於2012年所做的調查發現,香港上市公司董事平均年齡是53.7歲,換句話說,經濟日報高於平均,星島則與平均看齊。
文章來源:am730 2014-08-05
&&&&&&&&
換句話說,從前報社每賺取100元收入,當中約75至78元是來自廣告,餘下的22至25元則來自報章和雜誌等發行。到了現在,廣告收入升至84至85元,發行收入則降至只有15至16元。由此可見,傳統報業的收入結構正在轉變,對廣告收入的依賴正逐漸增加。
究竟兩家報業集團最近的財務表現如何呢?先講收入和毛利,截至去年12月底,星島總收入20.36億元,按年減少7.9%。但由於同期銷售成本減少12%之多,最後令毛利略增0.7%至7.1億元。收入之所以減少,主因是2012年有一筆來自合營企業的一次性收益,故將去年計算增長的基數推高。其次是廣告收入跌2%,年報沒有披露具體原因,只透露其免費報章《頭條日報》和《英文虎報》的廣告收入持續增長。地產市道在政府「辣招」下轉趨淡靜,或因而影響收費報章《星島日報》的廣告收入。
至於經濟日報集團截至今年3月底收益10.65億元,金額雖較星島低,但按年增達3.1%。此外,由於同期銷售成本減1.4%,令毛利大增13.3%至3.63億元。收益增長主要是廣告收入帶動,雖然收費報章《經濟日報》的廣告收入於年內輕微下跌,但免費報章《晴報》的廣告收入卻增長可觀,因此令整體的廣告收入增加了5%,金額相當於多賺2,853.3萬元。
至於盈利能力,兩家集團的毛利率都差不多,星島有34.9%,經濟日報則有34.1%。有趣的是,若與上一個財年相比,兩家集團的毛利率均增加了3個百分點。星島沒有具體解釋原因,只約略透露與白報紙價格下調有關。反觀經濟日報,其解釋就詳細得多,他們也是受惠於白報紙價格下降,由於相關成本減少了12%,而且佔經營成本總額約11%之多,因此令毛利率得以改善。
接著是純利,兩家集團都出現倒退,星島的純利於2013年減少12.2%,主要是分佔合營公司利潤減少所致,若撇除此項,星島的業績基本上持平。至於經濟日報,2013年至2014年度的純利下跌了53.9%,主要原因是2012年至2013年度有一筆6,840.1萬元的出售物業所得收益。或許這樣說,若不計算此項特殊收益,經濟日報於該年其實是錄得虧損,但去年度因表現理想而轉虧為盈。
雖然兩家公司毛利率接近,但計一計淨溢利率,星島有5.2%,經濟日報則只有2.8%,反映出經濟日報的經營成本對收入的比率較高。就以最大的經營開支,即僱員成本為例,於2013年至2014年度,經濟日報的僱員成本是4.74億元,對收入的比率有44.5%,即是每100元收入當中,44.5元需要用在僱員薪酬和福利上。
反觀星島,2013年的僱員成本是6.96億元,對收入的比率只有34.2%,遠低於經濟日報的水平。此外,若計算僱員的平均年薪,經濟日報是31.7萬元,星島只有29.5萬元,難怪經濟日報的淨溢利率較低。
無意中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論董事會成員的平均年齡,經濟日報是58.7歲,星島則是53.7歲。雖然經濟日報較高,但星島董事的年齡差距卻較大,最年輕和最年長分別是33歲和81歲,經濟日報則只是41歲和66歲。根據港交所(388)於2012年所做的調查發現,香港上市公司董事平均年齡是53.7歲,換句話說,經濟日報高於平均,星島則與平均看齊。
文章來源:am730 2014-08-05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