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1日星期五

會計師公會 算吧啦?

近日收到香港會計師公會的電郵,指公會的系統曾於今年8月遭黑客入侵,一些數據被不當取存。涉及的數據可能包括一些會員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會員號碼、電話和傳真號碼、實際地址、電子郵件地址、香港身份證號碼,以及一小部分會員的信用卡和銀行帳號。敬請留意,上述說的只是「有可能」,遭洩露的數據究竟有哪些,涉及多少會員,公會聘請的專家仍在調查中。可是,公會會員人數接近5萬,此事絕對不是小事。

與同屬公會會員的朋友談起此事,反應一面倒負面,認為事發後兩個月才通知不能接受。有朋友打趣說,「山都拜完啦依家先至講!」愛計較的朋友說,「年尾都未到,公會就叫人續交會費!收錢咁快,咁緊要嘅事又唔見咁快!」更有心死的朋友說,「公會做事,算吧啦!」。題外話,在收錢方面公會的確是有心思的,在其《年度續會快速指南》中不忘提醒會員,不按時續會將從會計師名冊中除名,並且不能再使用「會計師」銜頭。

眾所周知,公會的會計師監管權已轉移至會計及財務匯報局,好些非執業會員已經在想,今年還要不要為會員資格續期。學生會員人數已經下滑,若連佔比甚大的非執業會員也動搖,公會前景就很不妙了。要知道非執業會員大多在商界工作,一般只需具備同等會計師資格,公會會員身份對仕途沒有太大關係。不是嗎?香港上市公司的CFO不必是公會會員,就連公司高層必須至少有一名合資格會計師(即公會會員)的要求,也於早年廢除。

在這個敏感時刻,公會更應謹言慎行。甚麼才算「謹言」?就以上述的續會指南為例,帶有強烈的官式口吻,令人產生冷冰冰甚至高高在上的感覺。建議公會與會員溝通時多用「We」和「Please」,少用「Must」、「Should」等字眼。不妨參考一下ACCA的會員續會需知,當中也提及不續會將被除名,但人家的讀起來,整體感覺就舒服得多。

慎行又是甚麼?就是多以會員角度去想事情。例如系統遭黑客入侵一事,相信因為公會擔心,若在未有詳情下通報會員容易造成恐慌。可是,在會員角度去看,其實只需知道事情有發生過就足夠,好讓大家提高警覺。此外,監管權轉移了,公會的職員人數以至辦公室面積有沒有壓縮空間?多出了的面積可否出租賺取收入?還有的是,明年會費將上調8.6%而不是下調,不少會員都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沒有了監管權這個包袱,公會應該全面加強對會員的支援。忽發奇想,例如設立專線,解答會員就會計準則、審計準則、稅務條例和公司法等的技術層面問題。若嫌專線成本太大、效益不彰,可考慮設立知識分享平台。記得早年公會曾成立了一個網上討論區,何不恢復起來,在會計、審計、稅務等領域以至閒聊設立分頁,並交由富經驗的會員協助打理,何樂而不為?

監管權旁落是不變的事實,若公會仍以監管者心態自居,與會員的距離只會越走越遠。其實公會轉型勢在必行,趁現在去做,既順理成章,遇到的阻力相信也較小,希望公會同仁認真考慮。至於具體方向如何,建議先徵詢會員意見。等到人人都認為「算吧啦」之時,公會就無望了啦。

原文刊於:am730 2022-10-21

&&&&&&&&

2022年10月14日星期五

挽留人才同樣重要

特首李家超說要搶企業、搶人才,具體措施且看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不過,說得上是「搶」,代表本身沒有或缺之。莫非特首在暗示,目前香港企業正在外移,並且鬧著人才荒?

翻查公司註冊處的統計資料,於2021年,在公司登記冊上註冊的本地公司總數有137.5萬間,較2020年減少了0.9%,與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計更跌1.84%。不過,截至今年8月,公司數目已大幅回升至138.9萬間。不單回復疫情前水平,更直逼2018年的140.1萬間近5年高位。雖然公司的總數持續上升,但境外企業的駐港公司(包括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和當地辦事處)就不太給力,其數目於2021年有9,049間,較2020年微升0.3%,與疫情前的2019年比較只升0.1%。雖然總數持平,但當中的地區總部持續下跌,2019年有1,541間,到了2021年只餘1,457間,期內跌幅有5.45%

所謂地區總部,是指對區內各辦事處和運作擁有管理權的辦事處。瓜瓜的前僱主就是一例,母公司是美國企業,在亞太各地擁有幾項重大投資。雖然公司在港沒有任何業務,但仍然將亞太區的總部設置在香港,負責管理區內所有業務,並在財務、會計、人力資源、資訊科技等作出支援。

為甚麼選擇香港?無他,位於區內中心地帶,地理位置優越,航空交通格外方便,大量直航航班來往世界各地。此外人才匯聚,各領域的專才供應充足。更重要的是,總部幾個高層都由母公司委派,由於香港的生活條件較貼近西方文化,他們較易適應,普遍認為派駐來港是一份優差。

回說目前問題。由於地區總部數目下跌,連帶拖累駐港公司的就業人數下跌。於2019年疫情前總數有49.3萬人,到了2021年跌4%47.3萬人,相當於同期本地就業人數的13%,是香港就業市場的主要供應之一。最新2022年的統計數字還未出爐,但觀乎特首的預告,看來數字將會更差。

純粹個人觀點,搶人不是問題,搶了回來留得住才是重點。一個小故事,內子從事實務會計,曾在幾間大型公司待過幾年。多年前會計業求才若渴,內子自然是搶手貨。某年有一間上市企業請了她,令瓜瓜羨慕不已。豈料內子首日上班就辭職,原來該公司打算將會計部徹底重組,計劃辭退大部分舊人,並以新人代之。難怪部門同事對她存有敵意,問甚麼皆不肯回答,工作上又諸多留難,甚麼都做不了。後來發現,她的職位在3個月內已經轉換了5人,全部都是自動辭職,留得最久的那位只做了一星期。

這個小故事說明兩點:一、人才不是USB手指可以隨插即用。人才像軟件安裝需時、要適應、要磨合。二、搶人才的先決條件是挽留人才。人心不穩,不單影響現有運作,新來的人更待不下去。

期望新一份施政報告,在強調搶人才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挽留人才。

原文刊於:am730 2022-10-14

&&&&&&&&

比亞迪停發港版財報

早前港交所(388)推出了一項新政,容許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採用《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來編製財報,同時也承認內地核數師的審計報告。因此,比亞迪(1211)決定由今年開始停止刊發《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編製的財報,改以內地準則編製的財報代替。順理成章,不再需要聘用國際核數師,直接承認由內地核數師簽發的審計報告即可。

於比亞迪而言,新政自然是德政。不用編製兩套財報,省錢省時又省力。對投資者來說固然也是好事,股東權益至少有所裨益,但閱讀比亞迪的財報時,就需要重新適應了。等等,比亞迪的公告不是說了,兩個準則造出來的財報「基本一致」嗎?

撇開字眼用詞不說,雖然兩地會計準則大致趨同,例如股東應佔溢利,資產負債等等的數值基本相同,但一些細項還是有分別的,典型例子是市場非常關心的「Top-line」,即是港版財報的「收入」。以2021年上半年為例,收入的金額為891.31億元(人民幣,下同)。至於內地版財報,Top-line叫「營業收入」,金額為908.85億元,較前者高出17.55億元。

究其原因,主要是港版財報列示的收入剔除了稅金(例如增值稅)。相反,內地版財報的營業收入包括了稅金,這些稅金同時在同一表內以單項列示。不過,就算將營業收入減去稅金及附加,得出的數值仍與港版財報相差6.38億元,差異原因就不得而知。所以,在分析比亞迪的年度收入時,投資者必須注意所用的是「收入」還是「營業收入」。特別今年轉用了內地版,千萬不要拿過往幾年的港版財報來直接比較。

說到收入,自然聯想到損益表(內地叫利潤表),兩地版本的格式以至內容也有差異。例如當中列示的「小計」。港版習慣列示毛利,即是將收入減去銷售成本。內地版則列示營業利潤,即是營業收入減去所有營業成本和開支。另外,港版財報習慣用括號來表達相減的意思。例如2021年上半年,比亞迪的銷售成本在港版財報是(792.1億元)。至於內地財報,同期的營業成本792.85億元是沒有加上括號的。不過,財報左邊有標示該項目是加還是減,用者需要留意。

還有一點,內地版利潤表習慣使用「其中」來列示一些項目明細。例如2021年上半年出現的4,844.7萬元投資損失,當中包括來自聯營和合營企業的7,835.8萬元投資損失。港版財報則視作個別項目分開列示。

雖然兩地損益表的分別有這麼多,但到了除稅前溢利(內地版叫利潤總額)以及Bottom-line,即港版的期內溢利和內地版的利潤總額,其數值都是相同。

有朋友說,香港市場很有趣,不單能夠容忍非本地會計準則造出來的財報,非本地核數師報告也照樣接納。其實不單內地企業,例如在港上市的意大利企業普拉達(1913),其核數師不單是意大利公司,委任年期更是每三年一次,有別於香港上市規則要求的每年一次。說到底,香港其實就是一個Hub,好聽的叫海納百川,難聽的叫龍蛇混雜,這不就是香港的生存之道嗎? 

原文刊於:am730 2022-10-07

&&&&&&&&

2022年10月6日星期四

為何市場要懲罰復星國際?

在眾多上市公司中,有一類叫綜合企業。港企的表表者是長江和記實業(001),內企則不得不提復星國際(656),業務包括醫藥、旅遊、物業投資、保險、投資管理、銀行、礦業、白酒等等,雜崩冷程度較長和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麼多互不相關的業務全放在同一份會計報表,財報複雜難明,與其他企業的可比性又極低,加上個別業務披露的信息有限,以致企業估值較為困難。因此,市場往往給予股價折讓的「懲罰」。

最近復星再因財報而遭市場懲罰。事緣有外媒報道指出,內地監管部門要求銀行摸底復星。坊間隨即炒作其6,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總負債,有人更質疑其償債能力,復星全系股份因而急跌。

等等,根據復星近期的中期財報,截至今年6月底流動負債有3,753.95億元,非流動負債有2,757.61億元,兩者合共就是6,511.56億元,白紙黑字,無花無假,哪裡有錯?將總資產與之相除,資產負債率高達77%,即每100元資產有77元靠借貸獲取,股本只有23%,還不是債台高築?

問題就在財報!首先,與其他上市公司一樣,復星刊發的是「合併報表」,即是將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財報合併起來(當中還有好些工序,在此不贅)。可是,其業務包括了保險和銀行,這裡就出事了!眾所周知,保險就是收了別人的保費然後拿去投資賺錢。銀行則以低息吸納別人的存款,然後以高息放債以賺取息差。簽出的保險合同以及收取回來的存款,於復星而言就是負債,而且愈多愈好

以銀行業務為例,去年年底客戶存款合共718.51億元,當中99.8%是流動負債,佔復星整體流動負債接近20%。可是,這些存款以活期為主,存戶可以即時提取,所以在會計上視為流動負債。由此可見,銀行業務高負債實屬正常。截至今年6月底,保險和銀行業務的總負債合共4,977.64億元,佔復星整體負債達67%,這就解釋了為何整體借貸水平那麼高。

若要比較準確衡量復星的借貸水平,不妨撇除保險和銀行業務來看。截至今年6月底,撇除後的總負債有2,227.13億元,與總資產3,637.56億元相除,資產負債率有61%。如前所述,綜合企業的財報可比性低,因此無法公平地評論此負債水平是否偏高。但值得注意,此比率較去年底增加2個百分點。其中一個原因,是計息銀行借款及其他借款在短短6個月增加了10%,至2,611.18億元,當中1,846.5億元需要在一年內償還。可是,包括了保險和銀行業務在內的手頭現金只有1,171.13億元,加上有評級機構下調其長期信貸評級,市場信心本已脆弱,謠言一出股價不跌才怪。

雖然復星其後發出公告解釋負債,但要讓市場恢復信心,以及避免相同事件再次發生,靠的還是詳細信息披露。要改善綜合企業財報的問題,復星可以考慮自願披露更多財務信息,例如分部業務的資產和負債明細,有助減輕市場給予的懲罰。

原文刊於:am730 2022-09-30

&&&&&&&&

渣哥市值應如何計算?

今個星期最新鮮滾熱辣的新聞,不得不提渣哥欲與毛記葵涌(1716)分手,並要求回購對方所持的49%股份。根據渣哥一方在臉書所述,他們要求「以2018年當時入股(只計算實際資產及負債)之同樣條件之下,以現時實際市值購回毛記葵涌持有之49%股份」。可是,毛記還以數倍價錢的「天價」,渣哥一方因此發出聲明表達不滿。

由於雙方都在談判中,外人不便評論誰是誰非。不過,事件帶出一個有趣問題,究竟一盤生意應如何估值?

主流方法大致有兩類,其一是「絕對估值法」,例如以現金流貼現模型來計算業務的內在價值。簡單來說,就是找出渣哥未來每年淨現金收入,再以合適的貼現率轉化為現值。此法好處是考慮了未來現金流,但壞處是需要非常詳細的財務資訊,且涉及大量預測、假設和估算,交易成本甚高,比較適合用於大型併購。其二是「相對估值法」,利用同業的市盈率或市帳率,然後代入渣哥的盈利或資產淨值找出市值。此法簡單易明,證券市場普遍採用。由於交易成本低,適合用於中小型併購,主要難處則是要找出規模相若的上市企業作比較。現在渣哥一方所要求的,就是類似市帳率的做法。

翻查毛記2022年度的年報,渣哥系內有三間公司,包括渣哥一九九六、大渣哥以及大渣哥()。截至今年3月底其淨資產(負債)分別是524.2萬元、614.5萬元和(308.4)萬元。既然核數師已給出資產淨值,按這個數值作回購不就成嗎?

毛記願意接受的價錢才是市價

此話差矣!一來核數師報告並非估值報告,資產淨值並不等同市值。二來市值是市場願意支付的價錢。現在股份唯一供應者毛記奇貨可居,他們願意接受的價錢才能說是市價,反之甚麼也不是。再講,市帳率有一個嚴重缺點,就是未有考慮盈利增長和獲利能力。如渣哥一九九六,去年度和今年度溢利分別是175.8萬元和252.4萬元,增幅高達44%。反觀淨資產按年卻減少11%,證明完全反映不到盈利實況

如前所述,核數師報告並非用於估值,特別是自用物業和設備之類的資產,由於以購入成本入帳,加上需要按使用年期計算折舊,資產淨值往往與市值相差甚遠。典型例子是電腦,一般可使用5年,每年折舊20%。假設以1萬元購入,一年後帳面值仍有8,000元。可是,電腦日新月異,到時二手價還值這個數就很難說了。此外,品牌知名度、顧客忠誠度、廣告推銷這些與收入相關的因素,全部都不會在淨資產中反映。

最終作價視乎雙方談判技巧

既然如此,市帳率不是沒用?那又不是,對於資本密集型產業以及金融企業,例如銀行和保險公司之類,擁有相對較多的金融資產如存款、貸款和證券等,其帳面值皆以公允價值入帳,因此較貼近市值。此外,市帳率清楚易明,相對於市盈率較為穩定,就算企業出現虧損也能估值,所以還是有捧場客。

就渣哥的規模而言,個人認為採用市盈率作估值較為合適,畢竟一盤生意為的就是賺錢。姑勿論採用甚麼估值方法,出來的結果往往只用於買賣雙方討價還價。最終作價如何,還是要看雙方的談判技巧、意向、底線等等,直至雙方找出可接受的價錢為止。

原文刊於:am730 2022-09-23

&&&&&&&&

從蔡瀾伏店說起

於上個星期,周顯在本報專欄向蔡瀾挑機,指對方連Food blogger都不如,更揶揄他沒去過多少間高級日本餐廳。蔡生淡淡回應,說不是吃不起,而是要價錢合理。雙方看法分歧,其實緣於對吃的追求

周兄食開大茶飯,社交應酬當然要最高級,總不能帶客戶去大排檔那麼寒酸。重點是要豪華花錢要夠多,令客人覺得受到重視,食物質素還是其次。相反,蔡生是美食家,愛好捐窿捐罅尋找美食。要主動去找的店,大多數都不出名,不出名的自然是便宜。況且,他的受眾大多是平民百姓,所以他著重的是價廉物美。

有人說蔡生介紹的多是伏店,瓜瓜有親身經歷。早年喜歡幫襯一家粉麵店,因為好吃到不得了,每逢周末都不惜長途跋涉去吃一頓。可是,經蔡生發現並在電視節目推介後,該店的食物質素急轉直下。無他,因慕名而來的客人太多,店舖根本應付不了,但又不想失去生意,唯有粗製濫造。

記得最後一次幫襯,就是因為其一道小吃太鹹所致。更氣人的是,落單前店員已作出「警告」,說錯手多放了鹽。當時不以為意,以為店舖肯拿出來賣,怎樣差也只是鹹了些,豈料是鹹到嘔,一吃即吐。食物太鹹根本就不應拿出來賣,出個「免責聲明」就將責任推給顧客,錢就照收,這樣的伏店從此無回頭。

似曾相識?現代審計不就是一樣嗎?帳目出了問題,核數師只能在其報告中作出提示,財報照樣可以刊發出來,信與不信、用與不用則閣下自理。再宏觀一點,當今整個證券市場也一樣。例如早前上市的商湯科技(020),原訂在去年12月上旬招股上市,豈料在過程中遭美國財政部列入投資黑名單。雖然招股活動急急煞停,但其後只需在招股書上補加相關風險,招股就得以重啟並成功上市。早前商湯股價暴跌,到目前為止仍然一沉不起。雖然未知與投資黑名單有沒有關係,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投資者不得以此為由向商湯責難。這就是美國以至全球金融市場都採用的「披露為本」監管模式,上市公司按要求披露所有相關資料,投資者按所得資料做投資決定,責任自負。

記得當年小店老闆說:「嗱!一早講咗你知鹹㗎啦,關我哋乜事!速速比錢啦,咪阻住晒做生意」。此例子與披露為本監管有所不同,因為當時店員沒有說多放了鹽的分量,顧客無從估計鹹度超標多少。反觀招股書,風險因素需要清楚列出相關風險可能帶出的後果,讓投資者有數得計。由此可見,在披露為本的原則下,上市公司披露的資料是否準確和及時是何等重要。同時又解釋了,為何一些專業如上市保薦人、核數師、法律顧問等需要大大力監管,為的就是要保住訊息披露制度。

下次投資新股時,切記細閱招股書內的風險因素,因為於上市公司而言猶如免責聲明,他們傾向將所有重要問題寫進去,方便我們識別伏店。(敬請留意,上述引用商湯科技純粹作為例子,本文並非指其公司及股份是伏店。)

原文刊於:am730 2022-09-16

&&&&&&&&

Tesla債務真的很垃圾嗎?

比亞迪(1211)遭股神巴菲特減持,股價因而低迷。是否吸納良機見仁見智,但買一手動輒要十幾萬元,非一般散戶能夠參與。相反,同是新能源車製造商Tesla就親民得多,繼2020年將股份「一拆五」後,最近再「一拆三」。執筆之日每股收報270(美元,下同),投資者入場費大幅降低,加上可以逐股買入,難怪愈來愈多人轉戰美股了。

說到Tesla,最近又有新話題。事緣有網紅不滿信貸評級機構穆迪給予Tesla「垃圾級別」債務評級,因而去信查詢。有趣的是,穆迪分析員居然回覆,還認真地列出理由。穆迪這下可慘了,被Tesla支持者群起攻之,批評其理據荒謬,還連累同行標準普爾和惠譽齊齊捱罵。其實穆迪今年1月已調升Tesla的信貸評級,由原來的「Ba3」跳升兩級至「Ba1」,與「投資級別」門檻「Baa3」級僅一步之遙。可是,支持者不滿意,認為Tesla貴為全球最有價值的電動車生產商,市值一度超過1萬億美元,與蘋果、微軟等看齊。這些藍籌的信貸評級皆是「投資級別」,反觀Tesla仍處垃圾級極不合理。

這說法看似正確,但實情是信貸評級機構主要看企業的違約風險,所以特別著重財務狀況、經營表現以至業務前景,跟市值沒有必然關係。

Tesla目前的債務真的很垃圾嗎?可以先從其債務水平看看。截至今年6月底,總負債有308.55億元,總資產有685.13億元,兩者相除得出的資產負債率有45%。被評為投資級別的蘋果又如何?同期總負債是2,782億元,總資產有3,363億元,兩者相除得出的資產負債率高達82.7%,反映其債務水平高於Tesla

再看看槓桿,Tesla同期付息債務是44.3億元,手頭現金有183.24億元,股東權益有372.37億元。由於現金高於債務,淨負債率是負37.3%,反映財務穩健。蘋果同期付息債務是1,196.91億元,手頭現金有482.31億元,股東權益有3,363.09億元,淨負債率是21.2%,反映槓桿水平較Tesla為高。最後看看短期償債能力,Tesla同期的短期債務有15.32億元,將上述的手頭現金與之相除,現金短債比高達12倍。至於蘋果,同期的短期債務有249.91億元,計算出來的現金短債比只有1.9倍,Tesla又勝一仗。

此外,量度現金償付能力其中一個常用指標是經營現金流與債務比率(Funds from operation to debt ratio)。於2021年,Tesla的比率是1.7倍,今年第二季的年化後比率更升至2.1倍。反觀蘋果同期的比率只分別是0.83倍和0.82倍。

上述比率在在反映Tesla在債務水平、槓桿、短期償債能力以及現金償付能力都較蘋果優勝,但其債務評級卻較低,難怪支持者不服氣。

究竟Tesla欠缺了甚麼,才令評級機構調升其評級呢?穆迪分析員給網紅的回覆已有解釋。原來他們看不起Tesla只有幾款型號,認為其產品線過於狹窄。可是,Tesla目前的經營策略就是注專於幾個型號,而且財務表現證明是成功的。情況有如連鎖快餐店,所有店舖每天的餐牌皆劃一,方便製作之餘,原材料採購變得容易和便宜。

如無意外,Tesla的財務表現將會持續強勁,到時評級機構會否仍然堅持給予垃圾級別,值得投資者注意。

原文刊於:am730 2022-09-09

&&&&&&&&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