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9日星期六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To do list

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人腦雖然複雜而且較電腦「先進」,但並非時常可靠。因此,把待辦的事情記下,除了避免遺忘外,也可以幫助管理自己的時間。記錄方法有很多,有人喜歡寫在告示貼上,然後粘貼在當眼處來提示自己,例如電腦螢幕或座位間隔牆。不過,若告示貼意外地丟了,待辦事情也有可能隨之而忘掉。又或者待辦事情多不勝數,即使貼滿了整個工作間也不足夠。況且,東一張西一張的告示貼也不便翻閱,始終要找個有效的記錄方法才成。

有甚麼好建議?「To-do-list」是個不錯的方法,目前有不少相關的電腦和流動電話程式可以應用,或者簡單如一部筆記簿也成。不過,編制時有些事項是需要注意的。

1. 定時檢視和更新

每天找兩個時間檢視和更新清單。以自己為例,先在開工前檢視一遍,以便預備和安排當天的工作。到了下班時份就更新清單,包括檢視和記錄各事項的進度,已完成的就標記為完成,未能依時完成的,則視乎其重要性和急趕程度重新安排時間。

2. 記下所有待辦事項

既然是To-do-list,所有一切待辦事項也應記下,即使是如何瑣碎,或者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為免忘記,最好也為每項待辦事情寫個簡單的摘要、到期日和重要性。一般來說,將重要性分為「高、中、低」三級已經足夠。當然,視乎個人需要再細分多幾級也是可以的,但避免混亂,原則是愈少愈好。

3. 為待辦事項排序

我們每天只有24小時,時間有限但事情可以無限,因此應把所有已知的待辦事項,按其緩急和重要性來排序。若發現同時有幾項重要性高而且急趕的待辦事項,代表To-do-list發揮了其中一個作用,就是協助管理時間。這個時候,應及早找尋解決方法,例如將工作下放或交托予別的同事,又或者與上司商討如何重新安排工作。

4. 分拆待辦事項

若果待辦事項所需的時間較長,或者需要分階段進行,應考慮分拆成多個小任務來記入To-do-list。例如進行會計月結,當中包括不少細項,例如做bank reconciliation、檢查發票cut-off、為該月的開支做accrual等,將這些細項分拆,除了容易監管外,也可以確保沒有遺漏。不過,對一些經常重複的工作,可以考慮做一個Checklist來代替分拆。

5. 每天只專注當日的事項

如上述所說,每天開工前檢視一下To-do-list。當我們執行時應只專注當天的事項,並且盡力將之完成。若然未能完成,則需要重新檢視To-do-list並應盡早尋求應變方法,例如將工作延期、下放或交托予同事等。

6. 突發事項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碰上突發事情需要即時處理,又或者某個待辦事項遇上了阻滯,To-do-list因而被搞亂。所以,在編排每日的工作時,盡量避免把工作排得太密,最好預留一些時間給偶發事件。有人認為這樣浪費了時間,其實不然,因為若果最終一切順利兼風平浪靜而多出了時間,也可以將翌日的工作提早進行。

由今天開始,嘗試以To-do-list來管理一下時間吧。

文章來源:Education post 2014-11-28

&&&&&&&&

2014年11月27日星期四

電郵詐騙得人驚


早前內地發生了一宗網上詐騙案,有人冒充某企業的財務總監,利用即時通訊軟件發信息給會計部,並以緊急為由,要求將企業資金匯到一個銀行帳戶。會計人員不虞有詐,按指示將資金匯出,及後找財務總監確認時,才知悉受騙。根據報道,類似案件不時發生,騙徒主要盜取他人的通訊帳戶,然後冒認公司高層,著會計人員匯出款項。

不要以為類似的騙案離我們很遠,根據最近本港警方公布的統計,詐騙案數目於今年上半年急升22%,至4,372宗,其中以網上商業騙案、社交媒體騙案、電話騙案及商務層面電郵騙案的升幅較大。以電郵騙案為例,今年上半年共接獲569宗,較去年同期上升超過10%,損失金額急升80%,至5.7億元。其實警方的數字未必完全反映實況,若計入被識破而沒有損失或未有報警的個案,相信實際宗數將會更多。究竟情況有幾猖獗?或許講講身邊朋友的一個真實事例。

朋友所屬公司從事金融服務,海外客戶主要通過電匯來支付款項,每次涉及的金額也頗為龐大。話說某一天,公司某部門經理收到客戶來電,說收到朋友公司的催款電郵,著他們立即將款項電匯至一個於海外的銀行戶口。客戶覺得奇怪,因此在匯款前致電確認。最後經朋友查證,發覺那個電郵是偽冒,客戶因此避免了損失。

此等手法看來很容易識破吧?瓜瓜初時也這樣想,但聽朋友詳細講述後才知道十分猖狂。首先,客戶在收到這個偽冒電郵前,朋友的公司的確曾發出一個催款電郵,不過並沒有提及要更改銀行戶口。可是,不知騙徒用了甚麼手法,他們先截取了由公司發出的催款電郵,然後暗中竄改,將海外銀行戶口資料加入在該電郵中,再冒充發送人將電郵發給客戶。不單如此,偽冒電郵上所載的發送人電郵地址,清楚顯示來自朋友的公司,但按回覆鍵後,就會發現原來該電郵是從一個免費電郵帳戶發出。若該客戶不以為意,就會碰個正著。

不要以為這些手法是甚麼高級科技,要偽冒電郵發送人其實很容易,只要在電腦上做些設定,就能更改電郵檔頭,不少網站更會圖文並茂教導如何去做。此外,未經加密的電郵其實好比明信片,由於電郵在發送過程中會途徑不少網絡,任何一個網絡管理人都可以輕易讀取經過的電郵。

雖然該客戶機警而不致損失,但也令朋友頭痛不已。首先,由於不知道有多少客戶收到類似的偽冒電郵,為了避免客戶中招,除了發出緊急通知外,公司還逐一致電所有客戶,提醒他們小心謹慎,若有懷疑應立即向他們查詢。雖然說是保障客戶利益,但發生了此等事故,或多或少也影響公司之商譽。

其次,騙徒居然明目張膽,在海外開設了一個與公司同名的銀行戶口,這就好比一個蜘蛛網,等著獵物自投羅網。為此,朋友二話不說立即向警方報案。可是,由於未有實際金錢損失,加上涉及的電郵和銀行帳戶皆來自海外,調查有一定難度,因此只能備案了事。朋友不甘心,因此到海外銀行的所在地報案,但當地警方也以相同理由只肯備案。不過,最令朋友不滿的還是那家海外銀行。朋友聯絡並通知他們有這一個問題帳戶,銀行只說或會進行調查,並且強調需要保障客戶私隱,因此不會通知朋友調查結果。

聽完這個故事,實在也叫人苦惱,明知陷阱存在,但好像做甚麼也無法阻止似的,警察不能跨境執法,銀行又要保護騙徒私隱,難怪他們如此有恃無恐,因為企圖行騙沒有成本,漁翁撒網般去設置陷阱,等到有人中招已經去如黃鶴。故此,要避免成為受害者而蒙受損失,還是自求多褔為佳。如何去做?每當進行匯款和支付交易前,必須小心核實一切文件。不要輕易相信電郵、即時通訊軟件和不明來歷的電話,若對方突然要求更改帳戶資料,千萬要致電核實。

此外,電腦系統和防火牆要定期維修,除了設定適當的存取控制外,防毒軟件和作業系統也要定期更新。如有需要,可考慮將電郵分類,屬於機密級別應要加密處理,以防止敏感資料外洩。

文章來源:am730 2014-11-27

&&&&&&&&

2014年11月25日星期二

領匯的使命


不少企業和機構都會為自己訂下「使命(Mission)」,例如港交所(388)的使命是:「我們旨在成為中國客戶走向世界以及國際客戶進入中國的首選全球交易所」,他們近年的舉動,包括最新的「滬港通」,就完全貫徹了這個使命。

身為亞洲地區最大型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領匯房產基金(823)當然也不例外,他們的使命是:「履行下列承諾,與持份者共建關係:優質服務,物有所值;結伴社區,合作無間;共同創造,持續發展」。聽起來這般友善,彷彿是社福或非牟利機構的使命吧?但有趣的是,早在2009年或以前,他們的使命比較直接。翻查年報,當時的使命是這樣寫的:「作為領匯管理人,我們會致力以市場為主導,不斷為資產增值,為顧客帶來廣受歡迎的購物體驗;為商戶帶來興旺的商業良機;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回報」。

兩者比較後不難發現,其主要分別在於新使命完全沒有提及「為投資者帶來可觀回報」。為甚麼?難道回報太差,索性刪去不提?非也,回顧領匯過去5年表現,每個基金單位分派總額續升,每年平均增長有14%之多。如2010年度,每基金單位分派總額只是97.37仙,到2014年度已增至165.74仙,兩者相差1.7倍。如今年上半年每基金單位中期分派額89.56仙,較去年同期升12%。既然如此,為何領匯要把「投資者回報」從使命中刪除呢?相信是要「政治正確」。自領匯成立並上市以來,一直被人批評為「地產霸權」,說他們為盈利而把小商戶趕盡殺絕,不時更有人說要政府回購領匯。為免進一步刺激民情,更改使命是個聰明做法。

即使新使命絕口不提回報,但數字不會說謊,領匯每次公布業績時皆難掩其亮麗表現。以今年上半年為例,收益增9.6%至38.3億元,因物業公平值變動大增關係,除稅後溢利更大升140.7%至170.32億元。以基金單位持有人應佔資產淨值於期內平均值計,股本回報率高達16.5%,即每投入100元股本可賺取16.5元利潤,在當今經濟環境下,有哪個生意能有如此可觀而且穩定的回報?

眾所周知,物業公平值變動只是帳面溢利,物業一天未賣出,一天都只是紙上富貴,若撇除此收益,領匯業績又如何呢?我們嘗試計算。期內收益減去物業經營開支後,得出物業收入淨額27.8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10.6%,撇除物業公平值變動及1.28億元用於收購現崇山開支,調整後經營溢利26.25億元,較去年同期仍有8.9%增長,反映核心業務表現可觀。

不過,此增幅低於物業收入淨額,代表期內一般及行政開支上升較多,計算後得出增幅高達49.1%。為甚麼?最主要原因是員工成本增加,當中又以長期獎勵計劃之獎勵(類似股權獎勵)為最大,今年上半年增338.5%至5,700萬元。若只計算工資及薪金以及MPF供款,升幅其實只有5.1%。

此外,期內收益增加,主要是全線租金收入上升所致。若論增幅,時租停車場和街市及熟食檔位表現最好,前者於期內收入增16.8%至2.16億元,後者則增13.1%至3.79億元。若論收入,商舖租金和月租停車場最佳,前者多收1.72億元,後者則多收6,500萬元。停車場表現理想,主要是泊位使用率由去年同期的86.4%增至91.7%,每個泊位每月收入因此增13.7%至1,738元。此外,每個泊位平均估值也因而升41.3%至29.4萬元。

至於商舖和街市及熟食檔位收入上升,主要是零售物業組合表現理想,租用率由去年同期的94.1%略增0.3個百分點,至今年同期的94.4%。此外,平均月租也由去年同期的每方呎40.2元,增8.5%至43.6元。每方呎租金增加,主要是續租租金調整率維持在23.6%。此值代表租約期滿後續租的租金平均上調比率,以領匯租約平均3年租期計算,每年租金升幅為7.9%。

於領匯而言,續租租金上調固然是好事,但於租戶而言,特別是小生意就不是這樣說吧?

文章來源:am730 2014-11-25

&&&&&&&&

2014年11月20日星期四

天虹純利暴跌原因


越南於5月發生反華暴亂,多家中港台企業受波及。記得當時天虹紡織(2678)曾表示,旗下位於當地南部的廠房遭示威人士闖入,部分財產被毁。由於廠房佔天虹全部紗線生產設施約26%,示威或多或少影響生產,股份更一度停牌。及後天虹發出通告,指財產受損狀況輕微,僅波及不足20,000個紗錠之機械控制板、若干廢棉、部分窗戶及電腦。此外,存貨及製成品未受破壞,當地員工也沒有受傷。雖則如此,股份於5月15日復牌後,以收市價計一度下跌7.5%。可幸的是,由於其後示威轉趨緩和,生產也恢復正常,令股價回升。可是好景不常,天虹於6月10日發出盈利警告,預計今年上半年盈利將較去年同期顯者下跌,受消息影響股價於當日下跌了7%。

究竟盈利減少了多少?原因何在?答案可以在中期報告中找到。截至今年6月底,上半年收入增26.5%至45.66億元(人民幣,下同)。可是經營溢利卻減49%至2.77億元,除稅後純利更大跌72%至只有1.25億元。收入上升但純利下跌,主要原因相信是紗線售價下跌,但銷售成本未能同步減少,所以令毛利下降所致。目前天虹的產品可分成「彈力包芯紗線」、「其他紗線」和「坯布及面料」3個系列,現嘗試逐一說說。

先講「彈力包芯紗線」,當中以「棉紗」最為重要,此產品貢獻天虹總收入達31%。今年上半年其平均售價是每噸24,711元,較去年同期跌12.6%。但同期銷售成本卻維持在每噸21,103元,與去年相比略升0.5%,故令每噸毛利大跌50.3%至僅3,608元。此外,雖然銷量增21.2%,收入也升5.9%至14.35億元。但由於毛利率由去年上半年的25.7%降至今年只有14.6%,兩者相差足足有11.1個百分點,相當於失去1.39億元。又例如另一項產品「牛仔紗線」,今年上半年收入佔總額約13%,同期平均售價跌4.5%至每噸24,330元,但銷售成本卻增7%至每噸19,927元,毛利因而下降35.7%至每噸僅4,404元。計一計數,毛利率降8.8個百分點至僅18.1%,失去的毛利相當於5,116.1萬元。綜合此系列因售價跌幅較成本高,但增加的銷量未能彌補損失,導致上半年毛利共失去1.95億元。

至於「其他紗線」系列表現稍不同。當中的「棉紗」產品於上半年的平均售價跌10.5%至每噸21,857元。但銷售成本只跌3.8%至每噸21,857元,最後令毛利減50%至每噸1,770元,毛利率也大降6.4個百分點至只有8.1%。慶幸的是,同期銷量飆升245.5%,足以彌補售價下降的損失。在「價跌量增」下,期內毛利反增72.8%。此系列其他產品的情況相同,今年上半年的毛利合共多賺了3,940萬元。

最後是「坯布及面料」系列,當中的「彈力坯布」雖然於上半年毛利率只減0.3個百分點至7.7%,平均售價更增1.9%至每米10.8元,但銷量卻減31.4%至只有2,270萬米,令收入銳減30.4%至2.45億元。計算後此系列毛利於上半年損失1,134萬元。總體來說,「其他紗線」系列表現雖較佳,但「彈力包芯紗線」和「坯布及面料」表現較差,最後令集團毛利倒退21.7%,整體毛利率減8.1個百分點至13.2%。

此外,兩項主要營運開支包括「銷售及分銷」和「一般及行政」分別增加59%和10.9%,加上1,867.3萬元匯兌虧損,令上半年經營溢利下跌接近五成。再者,為了增加產能,期內天虹借貸額增10%至30.78億元,導致利息開支升208.8%至1.45億元。埋單計數,期內除稅後純利暴跌72%至1.25億元。

綜合來說,因售價下跌,去年每100元收入當中可以賺取21.4元毛利,減去營運、財務和稅務開支後,賺到的純利達12.4元。到了今年上半年,賺取到的毛利只有13.2元,純利更只有2.7元,盈利能力倒退,這就解釋了近期股價一蹶不振的原因。

最後一提,天虹編製的中期報告內容詳盡,特別是「業務回顧」,當中自願披露了不少有用的營運數據,能讓投資者具體了解公司的營運表現,值得其他企業參考和借鏡。

文章來源:am730 2014-11-20

&&&&&&&&

打工仔分享到經濟成果嗎?


特首梁振英在今年特區成立17周年酒會上表示,香港回歸以來經濟取得可觀發展,經濟成就來之不易,呼籲市民好好珍惜,避免做出任何影響香港穩定、破壞香港繁榮的事。特首更引用數據,指出17年來,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取得可觀的發展,本地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實質增長3.4%,政府財政儲備累計增長65.2%,外匯儲備升2.35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按購買力平價計算,香港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在全世界排名第七。

所謂數據不會說謊,這些數值在在顯示香港經濟發展良好,我們今天理應較17年前生活得更好。但大家有否發覺,我們的口袋好像沒有進帳多少,甚至覺得生活質素比以前差呢?舉個例子,最近與朋友閒聊,他說2、3年前給家傭姐姐500元買餸錢,可以足夠一家人食用一周,現在卻只夠3天,反映物價飛漲。可是,打工仔薪金的升幅卻追不上,例如香港大型會計師行,十年前初級審計員的起薪點約有1.1萬元,到了現在也只不過1.3萬元。

有朋友抗議說,上述的例子不具代表性,怎能以此作準?好了好了,就拿統計數據來參考吧,按統計處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以環比物量計算),2013年的總值較2004年增加34.5%。可是,同期的「實質工資指數」(按選定行業主類劃分督導級及以下僱員)的升幅只有2.5%。

問題來了,既然本地生產總值增加了那麼多,為何工資卻幾乎停滯不前呢?或許問題在GDP本身,早前周顯兄在專欄《政經密碼》說過,看經濟不能單看GDP數字,而要全方位去看整個局勢。曾國平和徐家健兩位教授也在專欄《免費早餐》說過,GDP只是一個方便易明的經濟指標,而且問題多多,就連高鐵超支也會對GDP有貢獻,因此當聽到「對香港GDP有重要貢獻」之類的言論時,就要想起其的缺點,更要記得它和港人整體利益不一定是同一回事。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增加的生產總值未能落到打工仔女的口袋中。瓜瓜只是個會計人,《am730》名家眾多,實在不敢在這裡班門弄斧談經濟理論,但可以運用自己的會計強項,拿個實例去具體說明。

記得早前寫過一篇《自由行下誰吃得最多》,當中以莎莎國際(178)做例子,說明「餅」雖然於十年間造大了,但以百分比計,店舖業主分享到的收入其實沒有大變,總體員工分享到的更是下跌,多賺了利潤其實全落到股東手中。不過,此分析將員工視為一個整體去看,這次再以莎莎做例子,並以員工平均來考慮。

先說說分析方法,莎莎截至2014年3月底年度營業額87.56億元,減去46.83億元銷售成本後得出的40.73億元就是毛利,將之與該年5,000位員工相除,每位員工為莎莎賺取到的人均毛利就是81.46萬元。接著是工資,期內開支是11.11億元,與員工數目相除後,期內人均工資是22.23萬元。換句話說,莎莎從該年賺到的毛利中,拿出了27%(22.23/81.46)來分給員工。利用相同的方法計算過去11年的人均毛利和工資,並將所有數值以2004年做基準轉化成百分比,然後編製成折線圖。

從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幾個現象。於頭3年,人均毛利(藍線)的升幅稍低於人均工資(紅線)。例如2006年度,毛利比2004年度多賺了3%,但工資則上升4%。有一點值得留意,當時人均工資佔人均毛利的比率高達38%,較2014年度的27%高11個百分點之多。但由2007年度開始,人均毛利的升幅較人均工資大,兩者的差距也逐年擴大。到了2014年度,人均毛利較2004年度高85%,可是人均工資只高出35%。

莎莎這個例子正好說明,在過去十多年,香港因經濟發展而多賺到的生產總值,落到打工仔女的口袋實在有限,若計入通脹後相信會更低。其實這不是莎莎的問題,歸根究柢是社會收入應如何分配。再者,莎莎需要與同業競爭,若果自己改變制度,就會容易被市場淘汰,最終被投資者嫌棄。所謂「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在目前的制度下要分享經濟成果,看來買入受惠於經濟發展的股票,是最簡單而直接的方法。說到底,即是要「錢搵錢」,難怪香港的貧富懸殊那麼大了。

文章來源:am730 2014-11-18

&&&&&&&&

2014年11月17日星期一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善用電郵應用程式(二)

上一篇分享了五個善用電郵應用程式的好習慣,這一篇則三個常用的應用功能。

6. 善用提醒功能

對於那些需要回覆但未能即時處理,例如需要找尋或等待資料,為免忘記,我們可以將電郵加一個「Flag」。例如Outlook,你可以為每一個電郵設定開始日、到期日,並且可以加上提醒日期和時間。又例如免費版Gmail或Yahoo mail,雖然它沒有此功能,但可以建立一個名為「未處理」的標籤或文件夾,將所有未能即時處理的電郵加上這個標籤或此文件夾,並且定期翻閱這類電郵以避免遺漏。

7. 特定時間發送電郵

有些時候,寫好了一封電郵但想在某時段才發送。例如收件人在美國,現在是當地深夜時份,若太早發送擔心收件人忽略了。又例如要扮勤力讓別人以為自己不眠不休在工作,因此想將電郵於深宵才發放。面對這個情況,可以利用電郵應用程式的延遲發送功能。還有向工作伙伴發放生日電郵,以及定期向客戶發出提示電郵等。以Outlook為例,程式設有「Delay delivery options」,可以讓電郵到了指定日期和時間後才發送。又例如Gmail,坊間有個叫Boomerang的工具可以安裝進去,功能與Outlook的相若。

從小處著手,幫助自己提高工作效率

8. 慎用電郵訂閱及通知功能

為了方便獲取最近的資訊和消息,不少網站都會提供電郵訂閱服務,只要輸入電郵地址及簡單的個人資料作登記,就會收到提示電郵。雖然這個並非電郵應用程式,但也值得一談,因為訂閱得太多太濫,其實是自己玩自己,我們需要花時間去處理這些電郵提示。因此,訂閱前應考慮清楚是否有真正需要。對於己訂閱的,也應定期檢視其需要,沒用的宜盡早取消。

此外,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網站均提供電郵通知功能,我們應謹慎設定,避免增加處理電郵之負荷。以Facebook為例,其實它本身已經具備通知功能,根本無需再透過電郵通知多次。

其實以上各點包括上一篇提及的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而且也不是什麼「秘技」,但卻從小處著手,幫助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不妨由今天開始試試吧!

文章來源:Education post 2014-11-14

&&&&&&&&

2014年11月13日星期四

電腦如何取代會計師


早前看過一份由牛津大學所做的研究報告,說目前有不少職業將在20年後被電腦取代。報告還為702種職業計算出被取代機會率,瓜瓜是會計人,當然最關心會計相關職業機會率。可是不看尤自可,一看就心寒,核數師機會率竟有94%,與餐廳侍應生、單車維修員和速遞員等機會率一樣。不單如此,出納員及簿記、會計和核數文員,機會率更分別高達97%及98%。這類「高危職業」的相同之處在於,對感知及操控能力、創造力或社交能力要求相對較低。報告認為,電腦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但在可見將來,電腦在這3方面仍難與人腦匹敵,故那些要求高度創意、感知及操控能力強,或社交能力高的職業較難被電腦取代如時裝設計師、外科醫生、活動統籌顧問及公關等。

言猶在耳,最近看到一篇台灣新聞,說當地有研究指,包括會計稽核在內的6個工種將於30年後被人工智能電腦取代而消失,其餘5個工種分別是電話行銷、零售業銷售、房屋中介經紀、專業操作手冊翻譯,及文字打字員。不單如此,近日又有新聞報道說,法國某人力顧問做了一項研究,預測機械人將於2025年以前取代人類,並且搶走300萬個工作機會,當中以白領階層如會計師的影響最大。

在上述3個研究中,會計和審計相關工作均榜上有名,究竟我們這個職業有甚麼問題呢?坦白講,個人覺得有些小題大做,其實會計工作電腦化不是今天才發生。就以企業實務會計為例,最花時間和資源的工作要數帳務,即是「簿記」。不用說得太遠,在二、三十年前,當時電腦還未如此普及,會計人員需以人手將每筆收入和開支記錄在帳簿內,而且帳簿種類繁多,包括總帳、明細帳、日記帳等,當中還再分銀行帳、現金帳、銷售帳、採購帳、應收帳、應付帳、存貨分類帳等,單是開列出來已覺得很繁複,這還未計準備會計憑證及月結和年結等工作。因此,不要說會計師,那個年代即使當個會計文員也不容易,沒有接受過基本簿記訓練,根本無法處理複雜的帳務。而且當時會計是人力密集的行業,公司規模愈大,需要的會計人手就愈多。不過,電腦普及將此情況完全扭轉,現在只要通過會計應用軟件,即使沒有多少會計知識,基本上也能處理帳務,會計人手的需求也因此大減,往日幾十人才能處理的帳務,今天幾個人已經綽綽有餘。或許你會說,帳簿始終也要找人做輸入呀,會計文員等職位不至於完全消失吧?此話差矣,因為現今電子商貿愈來愈普遍,交易數據可以直接傳輸至會計系統,最佳例子就是銀行電子帳單,基本上連人手輸入也可以省掉。

我們不禁會問,為甚麼簿記能被電腦取代呢?若以上述牛津大學研究所用的3項能力去看,簿記工作不需要感知及操控能力,創造力更加用不上,只要按既定會計方法去處理就是了。唯一需要是具備些少社交能力,例如會計人員聯絡其他部門拿取數據。可是,當電子商貿成為主流,數據自動傳送,到時就不再需要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難怪會計基層職位被電腦取代的機會率如此高了。

既然如此,會計師這種職業豈非岌岌可危?其實帳務只是會計師眾多職責的其中一部分,其他還包括管理企業一切財務事宜,加上當今商業社會瞬息萬變,會計師不單只要熟悉會計準則,也要對各國經濟和商業法律法規有一定認識,現在的會計師已不是如昔日般,是個埋首在數字堆中的四眼會計佬,而是需要具備高度批判性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判斷力、談判技巧、溝通技巧和演說能力等的專業人士。再者,會計師的工作範疇相當廣泛,除上述實務會計外,還有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核數、稅務策劃、財務管理、內部審計、融資安排、投資評審和監管、投資者關係等。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士全部需要創造力和社交能力,並非那麼容易被電腦取而代之。

話雖如此,若果我們這班會計師仍不思進取,被電腦取而代之不是沒有可能的。

文章來源:am730 2014-11-13

&&&&&&&&

2014年11月11日星期二

為何雙匯連累萬洲?


來港上市不久的萬洲國際(288)因旗下附屬雙匯發展(SZ:000895)季度業績未符預期,觸發股份於10月27日被大幅拋售,以前一日收市價計,股價單日由6.19元急瀉19.9%至4.96元。翌日雖回升4.2%至5.17元,但截至執筆之日,股價仍在5元左右徘徊。

為何雙匯業績影響萬洲那麼大?因前者對後者財務貢獻不少。如營業額,萬洲於今年上半年有105.4億美元,以期內平均匯率1美元兌6.1419人民幣折算,金額相當於647.56億元(人民幣,下同)。至於雙匯同期營業額210.43億元,佔萬洲營業額約32.5%。又如純利,萬洲於今年上半年39.43億元(約6.42億美元),雙匯同期股東應佔純利有21.97億元,以萬洲持雙匯約73.26%股權計,雙匯貢獻的純利佔萬洲總額約40.8%。換句話說,其財務表現足以影響萬洲。

究竟雙匯出了甚麼問題?特意找最近財報看,發覺今年1至9月營業額和純利均有增長。初時以為市場太苛刻,但將業績拆成三個季度看就明白市場為何憂慮,因雙匯表現看來有點「虎頭蛇尾」。其實他們第一季表現「係威係勢」,營業額增長5.5%,股東應佔純利更升42.1%,給市場一個美麗的憧憬。第二季表現稍「收斂」,營業額和股東應佔純利升幅開始放緩,但分別也有1.9%和20.1%。但第三季卻「跌Watt」,營業額減少0.7%,股東應佔純利更倒退15.7%。何解第三季那麼差?其實期內毛利變化已看出端倪。為方便審視,將今年和去年各個季度毛利繪成折線圖,可清楚看到,2013年毛利(紅線)現升勢,反觀2014年(藍線)現跌勢,故形成一個「交叉」。再看具體數據,2014年第一季表現相當不俗,毛利有12.3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33.1%或相當於多賺3.06億元。今年第二季也不差,毛利略升至13.03億元,但與去年同期比較,升幅開始收窄至只有11.8%或多賺1.38億元。到了今年第三季,毛利跌至僅12.03億元,與去年同期比較更減9.8%或1.31億元。毛利率也出現同樣情況,今年第一季達12%,即每100元收入能賺12元毛利,較去年同期高2.5個百分點之多,反映產品盈利能力強勁。到今年第二季,毛利達12.1%,但較去年同期僅升1.1個百分點。今年第三季卻逆轉,毛利降至僅9.9%,較去年同期減1個百分點。今年第三季毛利和毛利率轉差,相信是產品銷量下跌導致營業收入減少,而營業成本未能同步下跌。

雙匯有兩項核心業務,先說屠宰生豬,若看今年1至9月,其銷量增16.4%至1,122萬隻,成績看來不錯。但增長主要來自首兩季,增幅分別是38.5%和8.2%,到第三季僅升6.2%。另一項是高、低溫肉製品,今年1至9月銷量增0.9%至1.28萬噸。拆開為各季度看,第一季和第二季增幅分別是7.4%和0.4%,但第三季卻不升反跌3.7%。歸納上述各點,今年第一季毛利的良好表現未能在第二季延續,第三季更開始轉弱。

接下來看看兩項重要營運開支,即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今年1至9月,前者增3.2%至18.3億元,後者升6.8%至11.18億元,兩者升幅均低於同期毛利的9%升幅。但若單看今年第三季度,兩者增幅分別是5.3%和7.2%,合計金額相當於多花了6,107.7萬元,但同期毛利卻跌9.8%,金額相當於少賺1.31億元,單是這兩個因素已導致當季純利減1.92億元。此外,開支對營業收入比率於此季也有增加,銷售費用佔收入5.3%,管理費用則佔3.5%,兩者與去年同期相比皆升0.3個百分點,反映需花較多營運費用才能賺取相同收入。營運開支增加但毛利反跌,導致今年第三季股東應佔純利減15.7%至9.65億元。

綜合而言,雙匯今年上半年純利增長雖可觀,但受第三季毛利下滑和營運費用上升影響,部分增長被抵銷,結果令今年1至9月的股東應佔純利只增11.6%。若情況於第四季未能改善,不知雙匯會否出現「賺頭蝕尾」局面,難怪市場有如此反應。

文章來源:am730 2014-11-11

&&&&&&&&

2014年11月7日星期五

會計界警察判官不可為


說政治一天也太長真的一點不假,佔中運動到執筆之時還未有任何解決跡象。不過,由於運動對民生影響實在太大,民意已經逆轉,豈料在退場呼聲愈來愈高漲之際,突然發生警察「涉嫌」濫用毆打佔中人士事件,結果令不少支持警隊的市民大感失望。

運動發展至今,由拘捕黃之鋒到施放催淚彈,及至最近示威者被毆打,激起的民憤全與警方有關。若果梁特首和一眾高官真的沒有參與決策,是否顯示警方處理失當?這樣說其實對警方不公平,因為他們的職責是維持公眾秩序,並無責任,更不應由他們去處理政治事件。如果政治爭駁不透過對話和協商,又怎麼能化解分歧?在整件事上,前線警員最辛苦,而且吃力不討好,無端成為政府與市民之間的磨心。

佔中人士應有法律保障

可是,同情歸同情,道德底線還是不能超越,就以個別警察涉嫌濫用私刑一事為例,我們不能因他們工作壓力大,或者說當時人涉嫌挑釁在先,來為涉事者開脫。由於此事正進行司法程序,此文不打算探討誰是誰非,但想討論一個有趣現象,就是不少人竟然支持警察濫用私刑,而且聽到不少人說受害人「打得少」或「抵打」,甚至有人用「俠義」來形容此等行為。

有此想法其實相當危險,香港之所以被譽為法治城市,不單是市民需要守法,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一個健全的司法制度,立法、執法和司法分開,達至互相制衡,避免了獨裁和濫用權力。

就以最近的電視劇《使徒行者》為例,身為警察卧底的主角「爆seed」,因為對法律失去信心,所以將一眾壞人非法禁錮。這裡不想討論此舉是對是錯,而是我們這個社會應否容許「警察判官」存在。

壞人害死了主角的親朋戚友,實在是死有餘辜,可是,未經司法審訊,主角私下綁架了壞人,說是為了彰顯公義,看似大快人心,但卻是存於個人的一念之間,變成了人治。

佔中的而且確影響不少市民的生計,而且近日佔領者不理會法庭禁令繼續佔據道路,行為實在值得商榷。可是,這並不代表他們不能獲得應有的法律保障。所以,我們不應支持執法人員動用私刑,更不該私自執法。試想想,若果支持警察同時成為判官,任由他們繞過法庭來做事,此例一開,後患有多嚴重可想而知。人容易受感情影響,對於那些說濫用私刑無問題的朋友,希望他們平心靜氣後會清醒過來。

警察不可兼任判官,這個道理相信人人明白,但不要以為只會是電影或電視劇情節,類似的情況即將在香港發生,說的就是上市公司核數師監管改革;在新方案下,日後的財務滙報局(下稱財滙局)將會集查核、調查和懲處於一身。

財滙局集查核調查懲處權一身

這種講求「效率」的監管制度,完全違背了司法和執法互相制衡的原則。奇怪的是,不少朋友支持新方案,更有人認為「監管不夠嚴」,大有「打得少」之意思。不得不承認,目前核數師監管制度存在不少問題,例如胡定旭案一拖二十年,不要說公眾,不少會計師也甚為不滿。儘管當前監管制度「抵打」,但不代表我們可以放棄互相制衡的原則,給財滙局過大的權力。

瓜瓜支持警察依例執法,並且希望學生認真考慮退場以爭取更多港人的支持,但反對一切濫用私刑行為;同一道理,瓜瓜支持核數師監管制度改革,但反對財滙局成為會計界的「警察判官」。

文章來源:《信報》年計有計專欄 2014-11-07

&&&&&&&&

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

忠實用家看南順


要數消耗得最快的廚房用品,相信少不了食油和洗潔精。純粹個人經驗,發覺用油愈多,碗碟自然較為肥膩,因此要多下些洗潔精來清潔。一直都覺得奇怪,為何南順(411)同時經營這兩項風馬牛不相及的產品,莫非他們正是看穿兩者有此關連?所謂無巧不成話,這一篇寫南順,就是因為剛買了他們的食油和洗潔精。事先聲明,瓜瓜並不是為他們賣廣告,只是小時候家裡已經使用。其實試過轉用其他牌子,但總覺得南順的食油較香,洗潔精的清潔效果較好。

身為「忠實用家」,自然也關心他們的財務表現。翻查最近5年財務報表,發現一個現象,營業額年均增長有17.5%,但純利年均增長僅3.1%。嘗試以實際數值來說明,2010年和2014年度營業額分別是21.93億元和41.17億元,5年間前後分別是19.24億元或87.7%。可是同期純利分別是1.22億元和1.41億元,差別僅1,900萬元或15.6%。

相同情況在今年度發生,營業額雖按年升13.8%,但純利只增7.6%。何解?主因銷售及分銷費用增幅較高及其他收入和收益下跌所致。先說前者,由於支持市場發展及宣傳新產品,南順投放更多資源於市場推廣,令開支漲20.8%,相當於多花費6,412.9萬元。至於後者,因去年度出售一項工業用物業,收益總額有3,268.4萬元。但當中2,862.6萬元收益計入去年度,餘下405.8萬元則計入今年度。這個入帳差異,令今年度其他收益減少。此外,因為年內出現匯兌虧損,雖然金額只有58萬元,但去年度卻錄1,732.3萬元匯兌收益,一來一回相差1,790.3萬元之多。綜合上述兩個原因,最後令其他收益跌65.3%或3,770.6萬元。其實南順於今年度營運表現不錯,毛利率增0.6個百分點至16.6%,毛利升18.3%,金額相當於1.06億元。可是,上述多花了的開支及少賺的其他收入,兩項加起來已是1.02億元,差不多抵銷多賺回來的毛利。這也解釋為何今年度經營溢利只升0.3%至1.81億元那麼少。幸運的是,年內融資成本跌13.5%至479.9萬元,而應佔合營公司虧損跌97.1%至僅26.9萬元,埋單計數,令除稅前溢利增6.2%至1.76億元。值得一提,若撇除上述出售物業特殊收益,今年度和去年度除稅前溢利將分別是1.77億元和1.52億元,代表年內增長有16.6%,進一步證明今年度營運表現不差。

計算一下,發現南順今年度流動資金轉好。截至6月底,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分別有16.71億元和7.64億元,代表流動資產負債比率是2.2倍,較去年2倍為佳。即使撇除6.24億元存貨,計算出來的速動比率(Quick ratio)也有1.4倍,較去年1.2倍高。究其原因,相信與存貨周轉期下跌有關。若將存貨年內平均計算,今年度周轉期是63天,按年減6天。應收帳周轉期雖升1天,卻被上升1天的應付帳周轉期所抵銷。故現金周轉期減6天,至62天,流動資金壓力也下降。如前所說,南順擁有食品和清潔用品兩項核心業務。論營銷和經營溢利的分額,食品較清潔用品高。以今年度營業額為例,前者佔集團總額87.4%,後者佔12.6%;例如經營溢利,前者和後者佔集團總額比例分別是65%和35%。但若論盈利能力,清潔用品較食品高。以今年度數據計算,前者經營溢利率達15.2%,代表每賺100元收入,15.2元是經營溢利,較食品的4元高11.2元。此外,清潔用品資產回報率也較佳,單以年結分部資產金額計算,其回報率有22.8%,較食品的7%高。

最後一提,若以地區劃分,內地是南順的主要市場,今年度在當地的營業額有33.79億元,是集團總營業額的82.1%,而且此比率於過去3年皆穩步上升,2012年和2013年度分別是77.7%和79.4%。此外,內地市場營業額今年度增長達17.9%,反觀香港和澳門稍為倒退1.3%,而且只佔集團總營業額的17.9%,較2012年度的22.3%,和2013年度的20.6%為低。這是否意味,南順愈來愈依靠內地市場?從風險角度來看,有沒有需要開拓新市場呢?

文章來源:am730 2014-11-06

&&&&&&&&

2014年11月4日星期二

互太紡織毛利率預測


最近看報道,說中國目前棉花儲備過剩,加上美國棉花大豐收,令棉花價格下跌。據中國棉花協會公布,3128B級棉花今年1月價格是每噸19,446元(人民幣,下同)。到8月價格是每噸17,076元,跌幅達12.2%。國際棉花價格也面對同樣情況,以美國棉花協會編製的「A Index」為例, 棉價由1月的每磅90.96美仙跌至8月僅每磅74美仙,跌幅達18.6%。

棉價下跌對那些行業較有利呢?相信要數紡織和製衣行業,這次找來針織布生產商互太紡織(1382),嘗試分析棉價對他們盈利能力有甚麼影響,並用近期棉價預測今年毛利率。互太生產線主要設在內地,若進口棉花需獲進口配額,相信互太較受內地棉價影響。看看內地棉價,3128B級棉花價格由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即互太2012財年)平均值是每噸21,491元。另有兩個級數棉花2129B和2227B,同期價格分別是每噸23,060元和19,002元。那麼3個級數棉價平均值是每噸21,184元。以同樣方法計,去年和今個財年棉花平均價分別是18,424元和19,014元。為方便分析,棉價以當年平均匯率轉為每磅港元計,3個財年平均價依次分別為11.7元、10.3元和10.9元。

接著看看互太,以2012財年為例,全年收入和銷售成本分別是64.2億港元和53.21億港元,以該年銷售量1.546億磅計,每磅收入和銷售成本分別是41.5港元和34.4港元。依樣畫葫蘆計算2013和2014財年各項數值,可以得出附表數據,並且從中可以看到幾個現象。


首先,棉價與互太銷售成本基本關聯。當前者上升,後者隨之增加。但留意一點,兩者變幅有著明顯差別。如2013年,每磅棉價雖跌12.1%,但每磅銷售成本只減7.7%。如2014年,每磅棉價升5.7%,但每磅銷售成本只增2.1%。換句話說,互太銷售成本變幅較棉價為少。為甚麼?原因之一是棉價只佔銷售成本若干比重而不是百分百,如2012年棉價佔銷售成本約34%,棉價隨後於2013年回落,比重減少2.2個百分點至32.4%。到了2014年,棉價稍升,比重也增1.1個百分點至33.5%。此外,為保持營運暢順,棉花採購不會在當月,而是預先進行,故棉價轉變不會即時影響銷售成本。還有一點,銷售成本包括其他不受棉價影響的開支如機械設備折舊和工人工資等,這也解釋為何棉價不會百分百影響銷售成本。

此外,棉價與互太收入基本也有關聯,與銷售成本情況一樣,收入變動少於棉價。如2013年和2014年,棉價雖然分別跌12.1%和升5.7%,但每磅收入只分別減7%和升2.8%。要解釋原因,相信道理也一樣,因銷售成本是產品訂價重要考慮因素之一,既然棉價不會對銷售成本有百分百影響,對收入自然也應一樣。看到一個有趣現象,2012年棉價是近3年最高,當時互太毛利率僅17.1%,較2013年的17.8%和2014年的18.3%為低。但若以每磅賺取的毛利計,2012年卻有7.1港元,雖低於2014年的7.3港元,但高於2013年的6.9港元。
換句話說,即使2013年產品盈利能力稍升,但賺取的毛利以每磅計卻下跌。但2014年則有改善,每磅毛利和毛利率分別增至7.3港元和18.3%。綜合來說,棉價變化影響互太產品盈利,棉價下跌,每磅收入和銷售成本也跟隨減少,反之亦然。但不論收入和銷售成本如何轉變,互太每磅的毛利於最近3年都維持在6.9至7.3港元水平。

來個大膽預測,內地棉價於4至9月平均值為17,214元,轉換至每磅港元計是9.8元。假設今個財年棉價佔銷售成本比重與去年相若,即維持33.5%,今個財年上半年每磅銷售成本將29.3港元。再假設互太能維持每磅毛利在7.3港元水平,每磅收入將是36.6港元,那麼,每磅毛利率將有19.9%,與2014財年上半年的19.5%相比,將有0.4個百分點的增長。究竟結果是否如此,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am730 2014-11-04

&&&&&&&&

2014年11月2日星期日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善用電郵應用程式(一)

今時今日,電郵已經是工作上重要的溝通工具。就以自己為例,每天收發的電郵至少有幾十封,而且不時需要翻看,要妥善處理實在頭痛。這篇文章嘗試與各位分享一些經驗,希望有助提高工作效率。

1. 避免全天候處理電郵

電郵非常方便,隨時隨地都可以收發,但若果連處理電郵也是全天候,就很容易打亂自己的工作日程,也令自己不能專心做其他事情。因此,建議安排每天若干時間閱讀和處理電郵,例如每天3至4次,每次30至45分鐘。經驗所談,最好不要安排在下班前,除非你希望留下來加班。

2. 未讀電郵要日日清

每當翻閱自己的郵箱,最好先把所有未讀取的電郵看一遍並且立即處理。需要回覆的就盡早回覆,需要轉發的就盡早轉發,需要存檔的就立即存檔,沒有用的就立即刪除。此外,最好能做到電郵「日日清」,不要將未讀取的留過夜。因為此類電郵累積得太多而無法處理的話,就很容易令自己「無心機」而棄用此功能。

3. 已讀電郵要分類、歸檔和刪除

所有已讀取的電郵應即時分類和歸檔,方便日後查閱。無需分類和歸檔的電郵應即是放進垃圾桶。因為電郵太多,除了佔用儲存空間外,也會令日後翻查不便。此外,不少企業和機構都為電郵訂立了保存期限。因此,我們應至少每年審視電郵一次,將過了期限的電郵刪除。

4. 定期檢視濫發郵件

我們經常會收到一些濫發郵件,所有電郵應用程式基本上都能處理。但經驗告訴自己,不要完全依賴此功能,最好定期檢視濫發郵件文件夾,看看有沒有正常電郵錯誤被當成Junk email。檢視完畢後應立即清理,若文件夾內積存太多濫發郵件,下次檢視時無端多花時間了。

5. 及時更新通訊錄

有沒有試過,將電郵發送到對方沒有回應,後來才發現用了舊email address?又或者發現同一人有幾個email address,不知道用那一個才對?瓜瓜經常遇到這個情況,皆因沒有及時更新通訊錄。特別是在急趕的情況下,準確的通訊錄尤其重要。

其實上述五點皆與我們的工作習慣有關,只要持之以恆,就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下一篇將分享三個常用的應用功能。

文章來源:Education post 2014-11-02

&&&&&&&&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