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0日星期四

i瘋和便溺

從最近兩單自身見聞,發覺iPhone潮流真的是勢不可擋。

先講第一單,從舊同事那裡得知,我的前上司棄用了多年的舊式手電,換了一部iPhone 4。在我的印象中,前上司比較保守,不喜歡追潮流。她以往用的手電,只要能打電話及一個簡單的通訊錄就已經足夠了。而且她的兒女都十幾廿歲,比較難想像這一代的人也會使用iPhone。

第二單是關於同事的孩兒。小人兒不過才一歲多點,就懂得說:「媽媽iPhone」,這還未算,年紀輕輕的他就能自己開啟iPhone,按下自己喜歡的Apps來玩了。驚訝的同時,以為同事的孩兒比較醒目,只是個別事例而已,怎料前幾天乘地鐵時,對坐的小孩子正全神貫注地玩iPhone,小孩子的年紀最多也不過兩歲吧。

從以上兩單見聞中,反映出iPhone已經不單只是年輕一代的潮人玩意。不論年紀也可以輕鬆使用,證明iPhone的功能的確是相當方便好用。我沒有使用iPhone,原因是我現在的手機才買了一年多,看來再不用的話,我將會與潮流脫節。

除了蘋果的iPhone外,微軟的Kinect也是值得一提的。不要輕視Kinect只是一款遊戲,其革命性的設計可能像iPhone的Touch-screen一樣,將會影響科技產品的發展路向。我最近就買了一套來玩,玩了一天,就覺得它對身體的辨認能力相當高,連我手指的郁動也能準確感應,而且郁動範圍不局限於二維空間而是三維,相比傳統的手掣或者Wii和PS3的感認器,其技術更為創新和先進。

希望這篇文章的標題不會影響你們的食慾,不過每次讀到Kinect,都不能自禁地聯想起便溺,嘻嘻。

&&&&&&&&

2010年12月27日星期一

阿哥風雲

維園阿哥因涉嫌一宗風化案被補,一件未完,另一單又來,因有人報警指控他非禮,又再度給警方拘捕扣查,並將案件為非禮案。

我不是女生,所以不清楚她們對「非禮」的定義。有人說男生對女生摸手摸腳就是非禮啦,但單據動作可以做界定嗎?我看未必。試想想,如果做出非禮的是個貌似吳彥祖金城吳尊古天樂等類型的美男而不是猥瑣男,摸手摸腳可能變成紳士風度。所以,我覺得問題不在維園阿哥有沒有做過,而全在於事主的感覺。如果我的想法錯了,請各位姊妹指正。

其實維園阿哥這次事件頑有趣的。有趣不是案件本身,而是事件引發出來的其他火花。例如阿哥的前度女友出來說話,幾位政界女生表態與阿哥無任何感情瓜葛等。另外,阿哥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壁壘分明,對他的爭議比起梁國雄議員更是不遑多讓,對一個既不是立法議員又不是區議員的政界新人來說,形象突出而又口齒伶俐,其實政途是無可限量的。

有人認為他的政途就此玩完,又有人認為事件不會對他有大影響。現在社會變得太快了,普羅大眾將會怎樣看待他,實在難以預料呀。不過,近人阿哥透過某周刊高調反擊,看來風波不會就此休止。

根據報導,阿哥的案件現交由律政司考慮是否起訴,處理時間需時兩個月。這兩個月的等待,對阿哥來說肯定不好受吧。

&&&&&&&&

2010年12月23日星期四

愜意的早餐

上星期的某天天氣嚴寒,從大廈門口出來已感到陣陣刺骨的寒風。吃厭了連鎖店的早餐,忽然很想吃些傳統的早點,那時剛好記起在新居附近有家舊式的粥店,不過需要走一點路程。去不去好呢?正在躊躇間又來一陣寒風,那就不用細想向粥店方向走過去。

粥店在街尾,但走到街頭已嗅到淡淡的粥香及油炸鬼的香味,嗅到這股香味就已經知道找對了地方,此行沒有白費。

粥店的鋪面已後舊,但地方很乾淨。可能時間尚早,粥店客人不算多,找了位置坐下後即向亞姐要了白粥、腸粉、油炸鬼,這是小時我最吃的早餐。不到一分鐘,亞姐就將東西送來。先在白粥裡下些鹽,再在腸粉裡下點甜醬和麻醬,和著切開了的油炸鬼就吃了。在狂風掃落葉下,不消十分鐘就把它們幹掉。本來想再叫個义燒腸粉的,但已經吃不動了,唯有等待下次再光顧吧。


這裡的白粥、腸粉、油炸鬼其實沒有甚麼特別,只是和兒時吃到的味道一樣而已。但就是因為這一點,我就愛上了。沒法,現在要再吃到粥有粥味、腸粉有腸粉味的早餐實在很難。雖然快餐連鎖店也有供應,但粥沒有米香,腸粉又不似腸粉,連蝦米也是硬的。曾經試過幫襯某粥品連鎖店,但他們食物的質量愈來愈差,粥底啖而無味,腸粉乾硬,只有油炸鬼一味還能保持水準。

向老闆付了錢就離開,價錢才十七元,是我近期吃過早愜意的早餐。

&&&&&&&&

2010年12月20日星期一

追求不完美的控制

初入內部審計(Internal Audit)這一行時,經常認為企業應該追求完美的內部控制,如果被審者不認同的話,我會視他們為懶惰,怕麻煩及欠承擔。

現在回想起來也覺得自己當時的想法幼稚,工作了多年,最後才醒覺,一盤生意講求的是利益和成本效益,不能像藝術般去追求完美。況且,完美的控制根本就不存在,至少我未見過。

其實控制要去到那一個程度要視乎成本效益,當控制帶來的效益高於設置及執行的成本的話,這個控制就值得去做。

舉個極端的例子,一家公司有幾百元現金用來做Petty cash,公司不會花幾十萬去買個夾萬來鎖這些現金,而且也不會在放置現金的地方特別加装CCTV,以及派護衛24小時守候吧,對不對?現實中,公司只會花相配的資源去做控制,例如將現金鎖在抽屜,及找人不定期做盤點就已經可以了。

其實控制的設計要點在於「剛剛好」,有時比起追求完美還來得辛苦和困難。因為如果要追求完美,時間金錢效益可以通通不管不理,就以上Petty cash的例子,夾萬、CCTV、護衛等通通都拿來用,乾手淨腳。但如果追求不完美而且要做到剛剛好的話,控制的成本效益就必需要考慮,較甚麼都不用理會麻煩,是吧?

我不時都會收到從事內審的網友的電郵,而最普遍的提問是那裡可以找到流程的標準做法。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標準,因每家公司的情況不同,就算是相同的行業,不同公司的做法都可以不一樣,所以設計控制時要因時制宜,不要將所謂的標準當做聖經而硬套在流程中。

&&&&&&&&

2010年12月16日星期四

自己面子比別人肚子重要

特區政府在星期二公開表示決定支持申辦亞運會,在新聞報導中得知後,第一個感覺是生氣。

星期三早上翻閱各大報章,幾份報章都以「硬上弓」「硬闖」等字眼來形容政府的決定,輿論有多支持可想而知。

我始終認為,與其花費60億來搞這些面子工程,推不如直接資助運動員及項目來得實際。大家都知道香港的運動員有幾淒慘得幾淒慘,遠的不說,單看陳學殷退役的後故事,再看政府豪花公帑去申辦亞運會,實在氣忿難平。

60億!假設資助每名運動員每年50萬生活費及相關培訓費用,60億足以幫助12000名運動員一年,或者6000名運動員兩年了。

高官的面子真的重要過運動員的肚子嗎?

&&&&&&&&

2010年12月13日星期一

領導才

不論是打工或是做生意,要有好的發展,領導才是不可或缺。

領導才可以後天培養,這種屬於技術型,但也有很多是天生的,靠口才靠魅力就能夠令人跟隨。

怎樣才是一個好的領導?就以登山為例吧,當到了一座高山的山腳,眾人看見高聳入雲的山峰就已經不想前行了,好的領導這時會震臂一呼,身先士卒走在前頭,帶領眾人爬上山去。但好的領導不會一味向前衝,還會不時走在隊尾,照顧落後的隊員,為他們打氣。所以,領導付出的力氣比其他隊員都要多,而且意志也要比人強,否則連領袖也洩氣的話,士氣就不能維持了。

在工作上,領導除了要有上述的能耐外,我認為最重要是有擔帶,勇於承擔責任,並且為下屬提供一個令他們安心工作及發揮的環境。

在工作上遇過不少富有領導才的上司,從他們身上學習了不少東西。但同時也見過有些差勁的上司,只靠罵靠嚇來領導下屬,有些更以疲勞轟炸的方式,天天批評下屬表現如何之差如何之蠢,希望藉此來打擊下屬的自信,好讓自己容易管理。遇到這樣的衰上司,很多人會大嘆倒楣,但我卻慶幸有此機緣,因為他們令我以此為戒,讓我學習要怎樣去做一個稱職的領導。

&&&&&&&&

2010年12月9日星期四

上得山多是真的會遇虎的

最近有位會計同行,因為多年來雙重報銷國內的出差開支,被法庭裁定袁罪成並判處監禁。與友人談及此事,友人說涉案的數額不多(其實也很少,八年來共取了四十九萬多,平均每年也不過是六萬元多),為什麼事主還甘願冒險去做,就算要貪也貪多些嘛。

其實類似的事件在各大企業及機構時有發生,身為Internal Auditor的我,更調查過不少同類的案件。雖然我不認識事主,但我估計此事是由「貪小便宜」而引起。

到過國內出差的朋友都會知道,吃飯打的住酒店等等,如果要求商店給你收據,他們會開出定額的統一稅務發票給你。這些發票不會像其他地方如香港般,列明店舖名稱、商品/服務事項、日期、付款方法等等。如果以信用卡簽賬的話,除了稅務發票外,你還收到一張客戶存根。

如果某人以客戶存根及沒有詳細資料的稅務發票當成兩單來報銷,其實是很難查得出來的。加上公司裡沒有適當的監控的話,某人就可以藉此獲利。坦白講,填寫報銷表格及整理單據頑為煩瑣,偶然重複報銷可能真是無心之失。但發現了這個漏洞之後,又沒被人發現的話,就會可能貪圖這些小利而愈陷愈深,最後不能自拔。

以我的經驗,若果只涉及幾單重複報銷,除非公司的監控很嚴格,否則查出來的機會不高。而事主之所以被人揭發,就是因為「上得山多終遇虎」,八年間三百項重複報銷,銀碼性質相若,只要有人稍為留意一下,就很大機會給人發現了。在眾多的欺詐行為中,以此最為愚笨,因為證據確鑿地留存著,問題只是何時給人發現而已。

道理就和「輸錢皆因贏錢起」一樣,當初嚐過了甜頭,就以為自己會一世夠運,最要命的想法是以為拿些少著數是無傷大雅。

我不是批評這位同行,我只是為他感到可惜而已。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是真理呀!

&&&&&&&&

2010年12月6日星期一

哭笑不得

最近在討論區看到一篇留言,看後令我哭笑不得。笑,不是因為留言者對會計準則的謬誤,而是因為其自以為是的態度;哭,是因為我們會計業界還有這類吃不到葡萄的人存在。

先講會計準則。其實會計準則是給有會計底子的人看的,如果不懂得基本的會計知識的話,根本是看不明白的。另外,香港的會計準則是原則些基礎(principal based)而不是規範基礎(rule-based),所以不會有很詳細的規定,而且還容許會計編纂者自行詮釋及判斷。

回說那段留言,「邊條會計準則白紙黑字講:"明年期票不準(准)在今年入帳"?」。會計準則當然不會白紙黑字說明,因為這問題涉及最基本的會計原理,Accrual/Matching concept(應計概念)。例如你去看一部英文小說,小說不會教你ABC,也不會教你A for apple, B for boy。你要看這部小說的話,你必需懂得英語。會計準則也一樣,要懂讀會計準則,也必需擁有基本的會計知識。

本來呢,對會計準則有謬誤其實不是大問題,肯虛心學習就是了。但留言者不但不知道自己的見解有問題,還說連其Qualified Accountants下屬也「不懂」其見解,並以此斷定會計專業試沒有用。

看到這些言論,除了以慨嘆及可悲來形容外,實在沒有其他詞彙可以說明我此刻的心情。

&&&&&&&&

2010年12月2日星期四

審計報告學審計-卸鑊的藝術

審計署最新的一份審計報告,揭露了為數不少直資學校在管治及行政上的問題。其中有學校座擁大量儲備仍加學費,其爭議不絕。有人認為不應該,但也有人認為並無不妥。

不過我留意到一個現象,就是不論傳媒或者網上的討論,大多數人都說審計報告「批評」直資學校管理混亂,就例如曾淵滄先生在《大公報》撰文,批評審計署對直資學校的指斥是大錯特錯。又例如直資學校議會發表聲明,批評審計報告內的指控對他們不公平。

但其實大家只要稍為認真去看一看那份報告,報告的「被審單位(Auditee)」不是直資學校,而是教育局。所以,其批評對象也應該是教育局而不是直資學校。

審計署是次的審計,旨在評審教育局有沒有適當地監管直資學校,為了測試監管是否有效及足夠,審計署抽查部份直資學校,以評估監管工作有沒有做好。另外,我估計因為直資學校不是被審單位,所以審計報告並沒有列出有問題的學校名單,而且也沒有要求個別學校解釋原因。

只不過當報告出爐後,其審計發現實在太震撼,教育局在輿論壓力下公開名單。但以我個人來看,教育局突然公佈涉及的學校名單,其做法極不道德。為什麼我這樣說?主要原因是審計報告為了突顯教育局在管理上出問題,所以必需在報告內提供具體的數字及例證,但這些東西只是表象,審計署不會(也不應)深入探討個別學校出問題的原因(因為審計的範圍是教育局對直資學校的監管,而不是直資學校本身)。既然明知學校對報告的內容無從辯白,但卻突然公佈學校名稱,不就是要她們吃食貓嗎?

簡單舉個例子,一家學校十個學生有九個會考攞U,校方因此飽受家長批評,學校此時卻向外公佈攞U學生的名字,對學生們公道嗎?學生成績差有多種原因,有些可能是懶,也有些可能是情有可原的,但如果學校謬然公佈學生的名字而令他們被批評,你是家長怎樣看這家學校?雖然有人說,直資學校涉及公帑,所以公眾有知情權,但學生也是接受公帑的資助去讀書,難道我們就可以公開學生的學業成績嗎?

謬然公佈涉及問題的學校名單,我不知道教育局是有意還是無意,但從「陰謀論」來看,將公眾批評的焦點成功由自己轉向學校,其「卸鑊」手法異常高明,而一句「沒有牙力」更是神來之筆,是Auditee如何應付Auditor及管理層質詢的上佳教材。

另外,教育局這次做法,必定令其他學校(不論是直資與否)有戒心,在將來必然不願配合和合作,當審計署日後進行類似的審計工作時必定倍感困難。

既將視線有效轉移,而又可以打擊Auditor,面對這樣辛辣的Auditee,唯有祝審計署仝仁好運。

&&&&&&&&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