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空機構GMT Research最近發表報告,指內地體育用品股的財報造假,聲稱已有9間來自福建的已被證實是騙子,另外7間包括安踏(2020)、特步(1368)和361度(1361)有著涉嫌騙子的特徵。報告還點名批評安踏,認為其利潤率高得令人難以置信,要麼他們是世界最好的體育用品公司,要麼就是一個騙局。報告認為安踏股價只值10元,而且也不忘補一腳,說即使安踏是最好,但目前估值太高建議沽售。
報告於6月13日發表,但市場出奇地平靜,要等到6月14日整個板塊才下跌,當中安踏的股價跌8%。此現象或許與報告發布方式有關,有別於其他沽空報告,此報告只能登入GMT Research網站才能下載。由於未能找到相關報告,其指控也只憑媒體報道才得知,因此不宜評論其真確性。不過,就安踏的盈利能力媲美甚至超越國際品牌如Nike這一點,本文嘗試探討一下。
首先,安踏去年的毛利率有49.4%,較Nike的44.6%高出4.8個百分點。安踏的產品之所以較Nike賺錢,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自己生產,Nike則依賴第三方廠商供應。就算不計用料質素,安踏毛利率較高不足為奇。
再者,其實在2016年兩者差距只有2.2個百分點,去年差距擴大,一來是安踏零售營運拓展及成本控制改善,故毛利率升1個百分點,二來是Nike因生產成本上升、外幣匯兌不利影響,以及加大直銷折扣等原因,致毛利率降1.6個百分點。
特別是近年美元轉強,對Nike極為不利,因為Nike大部分採購均以美元結算,但海外收入卻以當地貨幣計價。反觀安踏,大部分收入和成本均以人民幣計價,毛利承擔的外匯風險不大。
接著是營運利潤率,以去年除息稅前溢利計算,安踏是23.9%,即每100元收入減去銷售成本和經營開支後淨賺23.9元,Nike則只有14.4%。看似安踏高得不尋常,但不要忘記,Nike的市場遍布世界各地,安踏只集中在中國,正如蘋果與橙直接比較沒意思。
要得出公平結果,應看Nike大中華區業績,去年除息稅前溢利率有35.6%,較安踏高出11.7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安踏的盈利能力其實是低得離譜才對。蘋果對蘋果是財報分析的基本法則,不明白為何GMT Research不採用。
不過,內地體育用品股不是沒有問題,最為人詬病的是收入極度依賴分銷商。安踏核數師在去年的審計報告中,就將分銷商的銷售列為關鍵審計事項。原因很簡單,按安踏與分銷商簽訂的合約,當產品送至分銷商指定地點時,產品所有權即轉移至分銷商,安踏據此確認收益。由於收益是業績表現重要指標,因此存在管理層為了達到特定目標或滿足期望而操縱收益確認時點的內在風險。
GMT Research不在分銷商這一死穴著墨,反而只將安踏等體育用品股的盈利能力與國際品牌比較,而且也沒有提出具體造假證據,似乎有欠說服力。
要知道公司規模與盈利能力沒有必然關係,過江龍也未必一定勝過地頭蟲!
原文刊於:am730 2018-06-22
&&&&&&&&
2018年6月22日星期五
2018年6月15日星期五
領展回購
領展房產基金(823)上周公布截至2018年3月底年度業績,可分派總額升7%至54.31億元,每基金單位分派(Distribution per unit,DPU)則增9.4%至249.78仙(見圖),後者升幅高於前者,為甚麼?答案是領展去年進行了回購令基金單位數量減少。
在盈利管理中,有一招叫「Shrink the ship」,具體方法就是透過回購股份以提升每股盈利。不少公司愛用此法,除可以支持股價外,在損益表不留痕跡。因按會計準則,股份回購出現任何盈虧均不須在損益表內確認。其理論是公司和股東被視為一個整體,回購只是左手交右手,直接在權益扣除即可。至於原理非常簡單,每股盈利的計算是將當期盈利除以已發行股份加權數量,回購能讓後者減少,分子不變分母變少下每股盈利自然增加。
領展回購基金單位,有著相同的效果。舉個實例說明,截至今年3月底,領展已發行基金單位(即分母)是21.5億個,將末期可分派總額27.58億元(即分子)與之相除,得出的末期DPU是128.28仙。好了,領展去年利用部分出售資產所得,合共回購了6,450萬個基金單位,假設沒有回購並將回購數量加回,已發行基本單位將是22.15億個,末期DPU將會是124.54仙。
換句話說,回購令末期DPU多派了3.74仙或3%。若與2017年度的末期DPU比較,沒有回購的升幅只有6.8%,回購則增至10%。領展管理層已表示將於未來幾個月,持續回購最多8,000萬個基金單位,以抵銷物業出售對DPU的影響。
其實領展回購自2015年度已經開始,該年度比較特別,可分派總額只增9.5%,是首次出現單位數增長。反觀前3年(即2012至2014年度)的增長介乎14.4%和18.9%,當時不少評論認為業務發展已經放緩甚至見頂。
巧合的是,該年首次進行回購,涉及資金9.56億元,全來自出售9項物業的部分所得款項。當年回購的理由也和今天一樣,主要是抵銷物業出售對DPU之影響,結果該年的DPU因而增10.3%,剛好保得住雙位數增長。自此之後,領展回購未有停止過,皆因每年均有物業出售,並且動用部分出售所得來進行。
值得留意,在2015年度前,可分派總額的增長皆高於DPU的增長。全靠回購,2015年度及以後則反轉過來。不過,從圖表所見,可分派總額和DPU的增長均有放緩趨勢,2018年度可分派總額的增幅是近年新低。即使進行了回購,DPU也只能錄得單位數增長,是歷年首次。
有趣的是,市場似乎不太介意,股價於公布業績後照樣上升,或許是憧憬新物業如旺角T.O.P將帶來可觀收益,以及物業租用率和續租租金調整率升幅強勁,前者增0.9個百分點至97%,後者升5.3個百分點至29.1%。
最後一提,以執筆時股價71.7元計,領展的收益率只有3.48%,但房託的行業平均值是5.89%,當中最低的冠君產業信託(2778)也有4.4%,由此反映據領展現價貴絕同行。再者,被視為零風險的美國30年期國債,息率也有3.125%,領展現價是否吸引,留待各位自行判斷。
利益申報:本人持有領展股份。
原文刊於:am730 2018-06-15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8年6月8日星期五
空置稅
香港樓價高企,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最新統計,4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創歷史新高,而且已連續第25個月上升。
愈住愈貴,換來的是愈住愈細。如最近某九龍區一個新樓盤,發展商巧妙地將275方呎的開放式單位,打造成一個聲稱適合三人家庭的蝸居。單位既沒有間格,還有露台、工作平台和玻璃幕牆,放得下床卻放不下衣櫃,如何讓一家三口生活?原來秘訣在兩張摺床,雙人床藏在牆內,單人床則藏在電視櫃內,發展商可謂費盡心思。不過,衣櫃只得2呎闊,如何擺放一家衣衫是個挑戰。
政府自2009年推出辣招以來,樓價仍然居高不下,有人提出開徵一手物業空置稅,試圖迫使發展商加快推出新盤,減少囤積居奇。其實此稅已提出多年,一直未見落實。近日財爺透露政府正著手研究,預計在短期內公布結果。
每當說到空置稅,各方皆引用差餉物業估價署統計的空置率,最近3年(即2015年至2017年)介乎3.7%至3.8%,空置量則是43,000伙左右。另外,若扣除年內落成樓宇的空置量,近3年的空置率分別是2.8%、2.6%和2.3%,數量則是3.1萬伙、3萬伙和2.6萬伙。由於似有回落跡象,瓜瓜一向認為開徵空置稅是無用之舉。
可是進一步了解過後,發覺此統計只反映未被使用單位的數量,未獲簽發滿意紙或轉讓同意書、正在裝修或者待租以致空置的單位也包括其中。若要了解一手物業空置情況,較為相關的統計是運房局每季公布的《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數字》。截至今年3月底,發展商持有已落成但仍未出售的私人住宅單位(即一手貨尾)有9,000伙,較去年同期增加2,000伙或29%,是近3年新高。
若看帳齡更突顯問題嚴重,如2015年或以前落成但未出售的貨尾,於2016年和2017年分別餘下5,000伙和3,000伙,到了今年首季仍剩2,000伙,情況算是較好。若看2016年落成的貨尾,於該年餘下1,000伙,今年首季不變仍未出售。2017年落成的貨尾就更差,該年預計有3,000伙,最後增至5,000伙,現在也是仍未售出。
當然,貨尾數量增加未必一定是發展商刻意囤積,如那些沒有太多新項目的發展商,往往出於會計原因惜售貨尾,以維持賣樓收入平穩入帳。又例如屬於豪宅的貨尾,不是一時三刻可出售。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落成量上升,如2016年及2017年新落成單位的升幅分別是29%和22%。可惜因數據欠奉,無法準確計算貨尾與落成量比率。不過,粗略地將每年的落成量與3個月後的貨尾量比較,2015年的比率是25%,代表該年落成的單位,於2016年第一季仍有25%未售出。至於2016年和2017年的比率分別是7%和28%,情況未見十分嚴重。
地產項目主要靠借貸來融資,盡快將建成單位出售套現的誘因,似乎較囤積所賺到的為大,君不見近年新盤皆以預售樓花為主,等到落成才開售的樓盤並不多。況且持貨需承擔樓市一旦轉跌的風險,個人偏向相信,大部分發展商並非刻意囤積貨尾,若政府開徵空置稅,或許能加快售樓速度,但現在樓市供不應求,發展商會否將稅負轉嫁買家,變相推高樓價,值得政府小心研究。
原文刊於:am730 2018-06-08
&&&&&&&&
愈住愈貴,換來的是愈住愈細。如最近某九龍區一個新樓盤,發展商巧妙地將275方呎的開放式單位,打造成一個聲稱適合三人家庭的蝸居。單位既沒有間格,還有露台、工作平台和玻璃幕牆,放得下床卻放不下衣櫃,如何讓一家三口生活?原來秘訣在兩張摺床,雙人床藏在牆內,單人床則藏在電視櫃內,發展商可謂費盡心思。不過,衣櫃只得2呎闊,如何擺放一家衣衫是個挑戰。
政府自2009年推出辣招以來,樓價仍然居高不下,有人提出開徵一手物業空置稅,試圖迫使發展商加快推出新盤,減少囤積居奇。其實此稅已提出多年,一直未見落實。近日財爺透露政府正著手研究,預計在短期內公布結果。
每當說到空置稅,各方皆引用差餉物業估價署統計的空置率,最近3年(即2015年至2017年)介乎3.7%至3.8%,空置量則是43,000伙左右。另外,若扣除年內落成樓宇的空置量,近3年的空置率分別是2.8%、2.6%和2.3%,數量則是3.1萬伙、3萬伙和2.6萬伙。由於似有回落跡象,瓜瓜一向認為開徵空置稅是無用之舉。
可是進一步了解過後,發覺此統計只反映未被使用單位的數量,未獲簽發滿意紙或轉讓同意書、正在裝修或者待租以致空置的單位也包括其中。若要了解一手物業空置情況,較為相關的統計是運房局每季公布的《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數字》。截至今年3月底,發展商持有已落成但仍未出售的私人住宅單位(即一手貨尾)有9,000伙,較去年同期增加2,000伙或29%,是近3年新高。
若看帳齡更突顯問題嚴重,如2015年或以前落成但未出售的貨尾,於2016年和2017年分別餘下5,000伙和3,000伙,到了今年首季仍剩2,000伙,情況算是較好。若看2016年落成的貨尾,於該年餘下1,000伙,今年首季不變仍未出售。2017年落成的貨尾就更差,該年預計有3,000伙,最後增至5,000伙,現在也是仍未售出。
當然,貨尾數量增加未必一定是發展商刻意囤積,如那些沒有太多新項目的發展商,往往出於會計原因惜售貨尾,以維持賣樓收入平穩入帳。又例如屬於豪宅的貨尾,不是一時三刻可出售。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落成量上升,如2016年及2017年新落成單位的升幅分別是29%和22%。可惜因數據欠奉,無法準確計算貨尾與落成量比率。不過,粗略地將每年的落成量與3個月後的貨尾量比較,2015年的比率是25%,代表該年落成的單位,於2016年第一季仍有25%未售出。至於2016年和2017年的比率分別是7%和28%,情況未見十分嚴重。
地產項目主要靠借貸來融資,盡快將建成單位出售套現的誘因,似乎較囤積所賺到的為大,君不見近年新盤皆以預售樓花為主,等到落成才開售的樓盤並不多。況且持貨需承擔樓市一旦轉跌的風險,個人偏向相信,大部分發展商並非刻意囤積貨尾,若政府開徵空置稅,或許能加快售樓速度,但現在樓市供不應求,發展商會否將稅負轉嫁買家,變相推高樓價,值得政府小心研究。
原文刊於:am730 2018-06-08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2018年6月1日星期五
新秀麗沽空報告 可信嗎?
新秀麗(1910)上周遭沽空機構殺人鯨資本狙擊,股價急挫後停牌是意料中事,現在尚待管理層如何具體回應。好奇下找出該份沽空報告,發覺幾個重要指控與會計有關,內容比較艱澀難懂,會計底子不好,不易明白。市場瞬息萬變,要等到消化報告才作投資決定已經太遲,投資者大多先行沽貨離場靜觀其變,沽空機構已先贏一仗。報告提出的指控和理據,恕不在此贅述,就3點比較重大的,本文嘗試分析和探討其真確性。
首先是靠借巨債收購Tumi來提高利潤和盈利,以隱藏低業務增長。翻查未收購前業績,銷售淨額增幅於2013年和2014年有15%,2015年急降至3%。多得收購Tumi,2016年和2017年分別急升至16%和24%。若撇除收購因素,則升4%和10%。至於溢利率,收購前如2015年只有9%,收購後如2016年和2017年均是10%。股東應佔溢利也一樣,收購前如2015年僅1.98億(美元,下同),收購後如2016年增29%至2.56億元,去年更漲31%,至3.34億元。從上述數據來看,收購Tumi的確提升利潤和盈利。可是這些數據全在新秀麗年報中找到,沽空報告批評管理層利用收購來掩飾業務低增長並不合理。再講,眼見自身業務發展空間有限,以收購合併手段壯大業務看不出有甚麼問題。
另外,收購加重新秀麗債務是事實,收購前2015年負債對權益比是37:63,收購後2016年升至68:32。不過,重債不一定是壞事,最重要是看Tumi是否賺錢,以及額外的財務費用有否侵蝕盈利。上述已經提過,Tumi提高了新秀麗的利潤和盈利,股本回報率由2015年的15%,提升至2016年的18%和2017年的21%。另外,財務費用升幅確實驚人,如2015年至2017年分別升7%、220%和57%,利息覆蓋率(即EBITDA除財務費用)也在下降,如2015年至2017年分別是19.7倍、7倍和5.8倍,但個人認為現水平仍屬健康。
接著的指控是大玩收購價會計法,說收購Tumi時故意谷大其貿易應付帳至1.39億元,此舉可讓新秀麗其後減少6,200萬元至1億元開支。其實這種招數叫「餅乾罐儲備」,主要是看準了應計制弱點,先將負債不必要做大,日後當然不需要支付那麼多,到時將差額回撥變相降低開支。不過,此招用於收購未必著數,因谷大負債的後果是商譽隨之增加,商譽逾大減值壓力愈大,若日後Tumi營運表現欠佳,隨時得不償失。
最後想討論的是存貨估值問題,沽空報告指新秀麗有大量存貨是以可變現淨值入帳,如2016年和2017年分別佔製成品的46%和42%。可變現淨值代表存貨價值低於成本,因此質疑新秀麗怎可能維持現毛利率水平。
翻看該兩年業績,存貨撇減至可變現淨值分別是600萬元和620萬元,扣除因高於先前估計的售價出售過往撇減的存貨,撇減淨值分別是490萬元和310萬元,金額分別只是同期銷售成本的0.4%和0.2%,如此微不足道何以影響毛利率?就上述3點而言,沽空報告提出的指控乍看有理,但印證後發現理據甚薄弱,而且整份報告有賣弄會計知識之嫌,是否扮高深博市場不察而從中取利,留待大家評論。不過,新秀麗CEO似乎不爭氣,在學歷上給沽空報告拿個正著,看來將成為市場沽貨借口。
原文刊於:am730 2018-06-01
&&&&&&&&
首先是靠借巨債收購Tumi來提高利潤和盈利,以隱藏低業務增長。翻查未收購前業績,銷售淨額增幅於2013年和2014年有15%,2015年急降至3%。多得收購Tumi,2016年和2017年分別急升至16%和24%。若撇除收購因素,則升4%和10%。至於溢利率,收購前如2015年只有9%,收購後如2016年和2017年均是10%。股東應佔溢利也一樣,收購前如2015年僅1.98億(美元,下同),收購後如2016年增29%至2.56億元,去年更漲31%,至3.34億元。從上述數據來看,收購Tumi的確提升利潤和盈利。可是這些數據全在新秀麗年報中找到,沽空報告批評管理層利用收購來掩飾業務低增長並不合理。再講,眼見自身業務發展空間有限,以收購合併手段壯大業務看不出有甚麼問題。
另外,收購加重新秀麗債務是事實,收購前2015年負債對權益比是37:63,收購後2016年升至68:32。不過,重債不一定是壞事,最重要是看Tumi是否賺錢,以及額外的財務費用有否侵蝕盈利。上述已經提過,Tumi提高了新秀麗的利潤和盈利,股本回報率由2015年的15%,提升至2016年的18%和2017年的21%。另外,財務費用升幅確實驚人,如2015年至2017年分別升7%、220%和57%,利息覆蓋率(即EBITDA除財務費用)也在下降,如2015年至2017年分別是19.7倍、7倍和5.8倍,但個人認為現水平仍屬健康。
接著的指控是大玩收購價會計法,說收購Tumi時故意谷大其貿易應付帳至1.39億元,此舉可讓新秀麗其後減少6,200萬元至1億元開支。其實這種招數叫「餅乾罐儲備」,主要是看準了應計制弱點,先將負債不必要做大,日後當然不需要支付那麼多,到時將差額回撥變相降低開支。不過,此招用於收購未必著數,因谷大負債的後果是商譽隨之增加,商譽逾大減值壓力愈大,若日後Tumi營運表現欠佳,隨時得不償失。
最後想討論的是存貨估值問題,沽空報告指新秀麗有大量存貨是以可變現淨值入帳,如2016年和2017年分別佔製成品的46%和42%。可變現淨值代表存貨價值低於成本,因此質疑新秀麗怎可能維持現毛利率水平。
翻看該兩年業績,存貨撇減至可變現淨值分別是600萬元和620萬元,扣除因高於先前估計的售價出售過往撇減的存貨,撇減淨值分別是490萬元和310萬元,金額分別只是同期銷售成本的0.4%和0.2%,如此微不足道何以影響毛利率?就上述3點而言,沽空報告提出的指控乍看有理,但印證後發現理據甚薄弱,而且整份報告有賣弄會計知識之嫌,是否扮高深博市場不察而從中取利,留待大家評論。不過,新秀麗CEO似乎不爭氣,在學歷上給沽空報告拿個正著,看來將成為市場沽貨借口。
原文刊於:am730 2018-06-01
&&&&&&&&
Labels:
《am730》審計密探CIA專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