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0日星期二

從聯華看超市生意模式

【am730專欄】早前在拙作《百佳現值算算看》中估算過,百佳超市於2012年的淨溢利率約有4%,即使兩家世界級大型超市家樂福(Euronext:CA)和沃爾瑪(NYSE: WMT)也分別只有1.61%和3.78%。至於內地最大的超市集團、聯華(980),比率更只有1.17%。為甚麼這般低?

一般來說,超市做生意的模式是薄利多銷,毛利率不會太高,賺到的毛利減去年工資和舖租等分銷開支後,溢利按比率計其實所餘無幾。以聯華為例,去年整體營業額高達289.88億元(人民幣,下同),可是毛利和毛利率卻分別只有39.29億元和13.4%。加上其他收益的補貼,以及減去經營開支和其他項目後,股東應佔盈利只餘下3.4億元。由此可見,超市需要以量來賺取溢利。

超市生意模式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去貨快,並不乏現金流,看看聯華三個重要周轉期就一清二楚。據年報披露,去年存貨周轉期,即是貨品由購入至賣出是37天,應付帳款周轉期為59天。超市以現金銷售為主,理論上沒有應收帳。不過,現在流行電子貨幣,例如客戶使用了信用卡簽帳,應收發卡銀行的帳款就會形成。然而,這類帳款的周轉期特低,通常只有1至2天。或許這個原因,所以聯華沒有披露。

既然如此,自己動手計算吧。截至2012年12月,應收帳款的年內平均數(即年頭加年尾再除二),是9,988.2萬元,將此數除以年內營業額再除以366天,周轉期就是1天。

將上述三個周轉期綜合來看,聯華以賒帳方式從供應商購入貨品後,平均37天後賣出貨品,1天後收到貨款。但此時應付帳款還未到期,資金可以保留直至21天後才支付。換句話說,超市以供應商給予的賒帳期來做生意,何其妙哉。

聯華業務包括大型超市、超市和便利店,究竟三者的毛利率和經營利潤率有多少差別?年報內的「管理層討論及分析」做得非常好,每項業務的比率及變化原因都有披露。首先講大型超市業務,去年營業額達到172.53億元,雖然金額佔集團總額59.5%之多,但毛利率卻是三項業務中最低,比率只有12.87%。經營利潤率也偏低,同期只有1.35%,以此推算,經營溢利的金額有2.33億元,佔集團總額約45.5%。

接著是超市業務,去年營業額有98.19億元,雖然金額只佔集團總額33.9%,但毛利率卻有14.6%,較大型超市為高。此外,經營利潤率和金額是三項業務中最高,數值分別是2.9%和2.85億元。

至於便利店業務,毛利率較上述兩項為高,同期有14.89%。可是,去年營業額只有1.84億元,只佔集團總額6.3%。此外,經營利潤率是負1.3%,代表去年出現虧損。按年報解釋,這是市場競爭激烈導致毛利率下跌,以及人工和租賃成本持續增加所致。

香港的超市提供現金禮券,聯華也一樣,還包括食品券和生鮮產品券。截至2012年12月,這類憑證債項有102.59億元,按年增加了5.2%。

此外,聯華與同系附屬公司百聯集團簽訂了合約,客戶可以在百聯使用聯華禮券,聯華則收取介乎0.5%至3%的佣金,去年這些歸類為其他收益的收入就有1,793.2萬元。

在其他收益當中,以「向供應商取得之收入」最高,去年金額是19.37億元,主要包括促銷費、上架費、倉儲費、運輸費和資訊系統服務費。不要小看其他收益,以2012年為例,聯華全年的毛利是39.29億元,其他收益則合共25.3億元,是銷售以外的另一重要收益。

最後一提,聯華去年的股東應佔盈利下跌了45.8%,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分銷成本按年增加7.1%至58.86億元。據管理層解釋,是工資和店舖租金上升關係引致。於2012年,該集團的員工成本是26.86億元,按年增加9.7%。可是年內員工數目卻下跌2.3%,至59,224人。若計算人均年薪,2012年是4.53萬元,按年上升12.2%。由此可見,員工成本上升主要是人均薪金上調所致。

店舖租金開支的情況也差不多,2012年總開支16.29億元,按年增6.6%,當中1.5%升幅來自店舖增加,餘下5%,來自店舖平均租金上調。人工和租金高企,不單是香港,內地零售企業也面對相同問題吧?

文章來源:AM730 2013-09-10

&&&&&&&&

沒有留言: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