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7日星期四

為何維達財報出現持續經營基準

最近看了一部講行銷的書籍,當中提及美國食品製造商亨氏(Heinz),多年前一個反敗為勝的營銷故事。話說當年亨氏的番茄醬主要仍是玻璃樽裝,但自從競爭對手推出塑膠瓶裝後,醬汁較易倒出來,故搶去不少生意。苦思之下,最後亨氏憑一個廣告挽回劣勢。是甚麼?說來有趣,其實只在「番茄醬難倒出來」做文章,他們對外宣傳說,這是因為番茄醬太過濃郁所致。

成功將缺點變為優點,行銷技巧之高可見一斑。但有時優點也可讓用家吃不消。如某隻名牌紙巾,其堅韌程度無出其右,即使不小心掉進洗衣機,洗滌後仍然完好無缺,難怪不少慳家如瓜瓜者,經常將此紙巾一開三來用。早前他們推出廁紙,堅韌依然,但試過一次以後冇幫襯,為甚麼?正正因為太堅韌,不易在馬桶內沖走,這個品牌就是無人不識的Tempo。公平點說,或許是現居的喉管不夠暢通,又或許是馬桶的沖水力度太弱,但無論如何,其堅韌程度令瓜瓜卻步,其實他們可否出個減韌版,照顧一下部分用家?

說到Tempo,其所屬母公司就是瑞典愛生雅集團。他們曾是維達國際(3331)的第二大股東,去年全面收購維達,及後還出售部分股份,以維持維達在港的上市資格。有趣的是,維達於今年7月以11億元作價,向愛生雅收購了7個品牌在中國、香港和澳門的業務,當中包括Tempo,可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除宣布此項收購外,維達也同時公布今年度中期業績,單看top line(收入)和bottom line(純利),前者增加11.1%至36.8億元,後者減少21.8%至2.22億元。維達主力在中國市場,在內地今年經濟環境下,算是交到功課。不過,翻閱財務報表時,被當中一項附註吸引著,說的就是第2.1項「持續經營基準」。此項附註是這樣寫的:「本集團通過銀行貸款可滿足日常經營所需的營運資金。在經過詢問後,集團董事有理由預期本集團具備充足的資源以滿足在可預期的未來內持續經營。因此,本集團繼續以持續經營假設為前提製備此簡明合併中期財務資料。」

如何解讀?在編製財務報表時,假設企業能持續經營非常重要,因若企業不再有此打算,一切資產和負債都須歸類成流動,而且還需要以可變賣值來入帳。如機械設備,普遍以成本價入帳,每年扣除累積折舊得出帳面值,若沒有持續經營這個假設,就要即時以當時可變賣價值入帳。

一般此附註不需刻意列出,除非公司財政出現以下任何一個狀況,包括該年業績錄重大虧損,或流動負債高於流動資產。還有一個,也就是維達列出此附註原因,就是期內錄龐大現金淨流出。據現金流量表,於今年度首6個月,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2.11億元,加上融資活動的2.49億元現金淨流入,合共4.6億元。但同期投資活動現金淨流出卻高達5.65億元,故期內最終錄1.05億元現金淨流出。

投資活動動用的現金那麼多,主要是用於收購物業、廠房及設備這些固定資產,涉及金額5.57億元。其實今個年度已不算多了,去年度同期更高,金額達7.42億元。翻查維達過去3個年度的現金流量表,合共用了32.35億元在收購固定資產上,平均每年花10.78億元。寫到這裡有一個疑問,既然維達投資那麼多在固定資產上,究竟其效益又如何呢?

計算了一下,2012年和2013年固定資產(包括物業、廠房及設備,投資性房地產,租賃土地及土地使用權,和無形資產)的平均值(年頭加年尾再除二)分別是37.18億元和48.32億元,兩年收益分別是60.24億元和67.98億元,將收益除以固定資產平均值,兩年固定資產周轉率分別是162%和140.7%。換句話說,於2012年,每100元固定資產能創造162元收益,到了2013年卻下跌至140.7元,反映資產運用的效益轉弱。

其實,管理層在公告中已經透露,因行業新增產能超過消費量增長幅度,故此拉低整體產能使用率,並且促使同業拼價競爭,這也解釋為何維達今年度的中期純利倒退了。

文章來源:am730 2014-08-07

&&&&&&&&

沒有留言: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