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0日星期二

公竟渡河 HKTV可會墮河?

古時有個故事,話說有個男人奔向湍急的河流要渡河,其妻在後面呼喊著制止不果,最終男人淹死在河中,妻子於是撥彈箜篌唱道:「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翻譯成現代用語,其意思大致是說,「都叫咗你唔好過河,但你偏唔聽係都要過,好啦,終於浸死咗,你叫我點算好」。此曲就是東漢蔡邕的《箜篌引》。所謂講古唔好駁古,不要問為何男子拋妻渡河,也不要問何故女子隨身拿著樂器,更不要質疑女子文思如此敏捷,夫死仍可在倉卒間譜出樂曲,但可以肯定,此曲在後世經常被引用,來諷刺那些身罹險境,但拒納勸誡堅持犯險的人。

然而,有危自有機,若自信能承受甚至駕馭風險,即使面對急流也能到達彼岸。在商場上,創業者往往有著這般特質,香港電視(1137,以下簡稱HKTV)的王維基相信是佼佼者。他的創業史在此不贅,只集中探討其網購事業。

王先生曾在其專欄撰文提到,當初搞網購生意,不少人曾勸說危機重重,在香港注定失敗,因港人普遍沒有網購習慣,覺得網上圖片和描述靠不住,必須看到實物才成。況且香港地方小交通又方便,網購很難發展云云。不過,王先生卻看到商機,他認為網購在外地之所以盛行,除因購物較不便外,用家可騰出時間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瓜瓜對此非常認同,特別是添置家居用品如食米、衞生紙和汽水之類,只要一機在手,今日下訂單,明日就送到門口,省時省力。

雖然不被眾人看好,但經一番努力,HKTV的網購生意終於略見成果。雖然繼2016年度蝕2.57億元後,2017年上半年度仍然虧損9,640.3萬元,但已按年收窄23.5%。財務表現得以改善,主要是網購業務發展理想,令收入增2.01倍至2.04億元。簡單地將收入除以2017年上半年的日數,代表每日平均收入為112.7萬元。

值得留意,HKTV早前收購了Groupon,及後改名為Hokobuy並於去年6月底上線,由此可以預期2017年度下半年的收入將會增加。按HKTV公布的每月營運數字,整個網購業務的平均每日訂單數量,由2017年7月的6,000宗升至去年12月的7,600宗。平均訂單值也一樣由475元增至537元,可謂價量齊升。

另外,利用平均訂單數量和訂單值來估算,2017年下半年度收入將有6.15億元,相當於每日平均有334.4萬元收入,較2017年上半年度升1.97倍。若將上下半年度的收入相加,2017年全年度收入大概是8.19億元,較2016年度增3.38倍。HKTV更預期,若Hokobuy全年營運,整個網購的收入可望達10億元。

來個大膽假設,若2017年下半年度的毛利率和經營開支與上半年相若,預計2017年全年度可賺3.19億元毛利。但經營開支估計4.95億元,毛利不夠抵扣開支,可能出現1.76億元經營虧損。若計入其他收入如投資業務收益和金融資產收入,相信虧損將進一步減少。由此推斷,HKTV在2017年度的業績應較2016年度大幅改善。

網購在香港愈來愈盛行,面對激烈競爭,HKTV將墮河而死還是成功渡河,以目前趨勢來看應是後者居多。

原文刊於:am730 2018-01-26

&&&&&&&&

11 則留言:

快活谷小子財自之路 說...

可以睇下佢個VARIABLE COST
2016年大增REVENUE, 但COST 同時增加
BOTTOM LINE 基本上係無跟著IMPROVE, 只靠ONE OFF ITEMS 鄧番條數

bittermelon 說...

快活谷小子兄
謝謝留言啊! 不過,根據去年中期業績, 收入增幅有201%, 但存貨成本只增123%, 其他經營開支也只增37%. 再講, 純利率由-185%改善至-47%,足足升咗138個百分點喎,並不是如你所說無改善吧?

快活谷小子財自之路 說...

營業額 2017 1H 203,905 (2016: 67,855) +300%
存貨成本 2017 1H 124,556 (2016: 55,932) + 222%
投資物業重估 2017 1H 23,900 (2016: -4000) NA
其他經營開支 2017 1H 247,657 (2016: 180,237) +37.4%
其他收入淨額 2017 1H 48,787 (2016: 46,856)

除稅前虧損 2017 1H 96,403 (2016: 125,720)

假設你ADD BACK 番投資物業重估, 23,900, 即係核心虧損 96,403+ 23,900 = 120,303

營業額增加3倍,但係核心淨利由輸125.72M 改善到120.303M
小子愚見, 睇唔到王生盤數有大進展 (利申: 1137前股東)

bittermelon 說...

你計錯了吧?收入和存貨成本何來增300%和222%?
再講,你只著眼於17年上半年,網購生意剛起步,收入未穩定,仲有好多前期開支charge咗入去,加上Groupon係下年年開始先貢獻收入,你單以17年上半年嚟assess未免有點武斷吧?

匿名 說...


不好意思! 本身看好HKTV,亦明顯看到他業績大幅改善。

不論他處理物流瓶頸,以及有策略擴展O2O shop,是目前香港新零售先軀。
(當然與國內相比,仍是稍為欠缺新意,但在香港來說的確是推進零售發展)
(起碼亦激起市場推展網購業務,e.g. PCCW︰ http://www.marketing-interactive.com/pccw-owned-e-commerce-marketplace-habbitz-to-launch-march-6/ )

講回正題,其實想請教一下,單純就學習角度看回去年中期業績公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818/LTN20170818835_C.pdf )


營業額 2017 203,905 (2016: 67,855) +300%
存貨成本 2017 124,556 (2016: 55,932) + 222%

營業額不是真的有300%增長?成本有222%增加嗎?

只在中學時有上過PA,沒有特別會計底,但純粹想請教一下如何作對比?謝謝!

bittermelon 說...

營業額增長率是量度”增了多少”是非“增至多少”,因此計算的公式是 (203905-67855)/67855=200%。

匿名 說...

啊!明白了,謝謝指教!

匿名 說...

瓜瓜你好, 剛看了HKTV 2017年全年業績,但有一地方看不明白,望賜教.

業績公告提及:
二零一七年的訂單總商品交易額較二零一六年的336,300,000港元增加218%
至1,070,400,000港元;

但又提及:
二零一七年的營業額增加160%至487,300,000港元(二零一六年:187,100,000港元)

為何交易額達10.7億,但營業額只得4.87億? 兩者有甚麼分別? 不是顧客落單的錢就是公司的營業額嗎?

Tom

bittermelon 說...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bittermelon 說...

Hi Tom,
訂單總商品交易額即是GMV,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是電商常用的營運指標,各電商對GMV的定義各有不同,一般來說,此數包括商品的售價,稅項(如有),運費等,但不包括折扣,和事後退貨。此外,若商品是第三方在平台寄買,電商只收取佣金,這佣金才是電商的營業額。因此,GMV必定大於電商的營業額。

匿名 說...

謝謝解說!HKTV MALL 也有很多其他公司的寄賣品,不怪得訂單總商品交易額與營業額差別那麼大.

Tom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