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1日星期二

Expected salary 寫幾多?

每當搵工跳槽,撰寫CV是首要工作。相信不少朋友遇過相同經驗,就是「執靚」CV不難,最麻煩是如何填寫「Expected salary」。經常收到讀者朋友來函,問的就是這個難題。最典型的提問莫過於問「身價」。例如:「在commercial firm工作了若干年,擁有學士學位以及現正考取專業試,期望薪金應該填多少?」

遇到類似問題,瓜瓜必先反問一句,究竟打算申請的職位是甚麼。其實大家有一個誤解,以為經驗和學歷是薪金的首要考慮因素,實情影響最大是「職位」。在資本市場下的商業社會,企業招聘每一個職位都有一個預算,這個預算主宰著薪金高低。舉個極端例子,如企業聘請一名文員,他們最多只會按當時的行情來釐定薪金,絕不會因申請人擁有博士學歷而額外給予博士級薪水。因此,在填寫期望薪金時,應先估計擬申請職位的薪金是多少,衡量過自己有能力勝任或可以接受才去申請。

問題來了,現實中大多數企業都不會公開薪酬預算,申請人又何從估計?當然,除非是人力資源部和用人部門,否則不會知悉,但還是有跡可尋。香港職場極度自由,若預算低於市場價格太多,請人就會出現困難。因此,我們可以參考該職位的市價來衡量期望薪酬。

了解行情的常用方法包括:

1) 人力資源顧問和招聘網站的薪酬調查:好處是較為全面、及時和準確,但不同顧問和網站的目標市場略有分別,例如某些著重中高層職位,某些則是基層。因此,宜多找幾份來參考。

2) 政府統計處的《工資及薪金總額按季統計報告》:定期公布選定行業及職業的平均每月薪金。雖然較為準確和及時,但涵蓋範圍並不全面。

3) 向行內人查詢:視乎該行內人對行業有幾了解,但最大問題是不一定找到對的人。不少朋友喜歡到網上討論區查詢,但真確性成疑。

了解行情後,接下來就可以定出自己的期望薪酬。一般來說,除非現職薪酬高於市價,否則都是按市價來訂。另外,若應徵比現職較高的職位,期望薪酬不妨可以叫高一些,例如比現職高二至三成屬合理範圍。但切忌獅子開大口,若果期望薪酬與現職薪金相差太遠,可能會給人不自量力的感覺而影響受聘機會。此外,若自己的條件較職位要求差,又或者是轉行,期望薪酬可能需要略低於市價,以求提高獲聘機會。

最後一提,不少朋友喜歡在Expected salary寫一個範圍,例如20K至30K。坦白講,這樣寫等於著僱主給你20K。與其揭示自己的底線,倒不如寫個實數,然後註明「可議」。

原文刊於:Education post 2016-05-27

&&&&&&&&

沒有留言:

LinkWithin

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