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捷靠賣物業轉虧為盈。(資料圖片) |
至於稅項回撥,因香港稅局對思捷旗下公司作稅務查詢,涉2006/07至2008/09課稅年度。調查結果是往年稅項開支撥備過高,多出的4.09億元撥備需於今年回撥。此外,還有1.97億元因特殊非經常支出產生的淨稅項收益及往年稅項撥備,兩項合計為思捷帶來6.06億元稅項抵免。除上述特殊收益外,思捷於去年還有7.55億元特殊非經常性開支,包括精簡人手4.62億元,IT應用程式減值4,800萬元,為關閉店舖額外撥備1.86億元及為虧損店舖固定資產減值5,900萬元。撇除上述特殊非經常性收入和開支,思捷去年實質錄5.72億元經營虧損。雖則如此,但較2015年度的7.18億元經營虧損收窄20.3%。
經營虧損改善主因兩大經營開支即員工和租賃成本下降。撇除精簡人手特殊開支,年內員工成本30.18億元,對收入比率為17%,按年降1.4個百分點。租賃成本27.93億元,對收入比率為15.7%,跌0.6個百分點。兩項開支明顯減少,主要受惠於關閉盈利欠佳店舖和精簡組織架構。
值得留意,零售收入雖於去年減3.6%,但撇除匯兌因素影響的實質跌幅僅1.3%。此外,零售淨銷售面積減10.9%,但同店銷售卻升4.3%,德國和其他歐洲地區表現最好,前者銷售按當地貨幣計升5%,同店銷售增長5.8%。至於後者,兩個比率分別是3%和6.9%,顯示銷售有回升跡象。唯一擔心是亞太地區,銷售按當地貨幣計跌12.6%,同店銷售挫4.1%。另外,去年電子商店表現非常突出,銷售按當地貨幣計升15.3%,德國、歐洲其他地區和亞太地區升幅分別有11.5%、17.7%和72.2%,有望成為新的銷售增長來源。但思捷批發業務表現差勁,年內收入減17.3%,以當地貨幣計則跌10%,當中亞太區表現最差,跌38.4%,主因銷售面積減少。德國和歐洲其他地區則分別跌7.4%和10.1%,主要是同業競爭激烈、客量減少及部分銷售轉移至電子商店。
綜合而言,思捷的虧損雖收窄,但離真正轉虧為盈還有一段路程要走。個人認為最大問題是品牌老化,思捷目前客戶主要是X世代(即35歲至50歲)佔最多,品牌要健康發展,如何吸納千禧世代客戶(即35歲以下)是一大挑戰。此外,面對歐洲經濟不明朗,亞洲經濟增長放緩,加上歐元疲弱,但思捷大部分收入卻以歐元結算,今後幾年表現能否復甦,我們拭目以待。
原文刊於:am730 2016-09-30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